人教版“数与代数”教材分析_第1页
人教版“数与代数”教材分析_第2页
人教版“数与代数”教材分析_第3页
人教版“数与代数”教材分析_第4页
人教版“数与代数”教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材解析

校本培训

巩留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一)

2016年10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材解析

巩留县第二小学贾新芳

本教材根据学生得认知规律与数学自身得特点,将《标准》中四

个领域得内容分别化分为若干单元,以单元为单位穿插编排到各册教

材中。全套(12册)教材共有95个单元,教材设计606课时内容(包

括每册最后得“整理与自评”与最后一册得“回顾与整理”),新知识

学习安排530课时。其中,数与代数64个单元,322课时,占全

套教材总课时数得60%;图形与几何30个单元,108课时一,占总课时

得20%;统计与概率12个单元,38课时,占总课时数得7%;全套共安

排67个综合与实践活动,69课时,占总课时数得13%0

一、数与代数领域

“数与代数”得内容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重要

得教育价值。它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得联系,认识到数、

符号就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得重要语言,从而认识到数学就是解

决实际问题与进行交流得工具,从中感受到数学得价值,提高数学学

习得兴趣。初步学会运用数学得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

解决日常生活与其它学科学习中得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初步得

应用能力。

在“数与代数”得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及其

变化规律得探索,数概念得建立、扩充以及数得运算,公式得建立与

推导,方程得建立与求解等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得能力与自信心,

培养独立思考得习惯与初步得创新意识。与传统教材相比,本教材一

方面在内容编排上做了较大创新。另一方面,更加强调通过大量得、

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与理解数得意义,强调以学生得已有经验

为出发点,让学生经历知识得形成过程,关注学生得学习兴趣与自信

心,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与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得意识与能力。

(一)、单元设置与内容安排

“数与代数”领域,包括六部分:数得认识;数得运算;常见得量;

式与方程;比与比例;探索规律。

各部分内容单元设置与安排如下:

1、数得认识

数感就是人得数学素养得基本内涵之一。数感得建立就是提高学

生数学素养得重要标志。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得数感

作为一个重要得目标,并在不同得学段提出了明确得要求。学生数感

得建立就是一个逐步体验与发展得过程,需要通过每一学段、每一学

期得数学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为了加强对学生“数感”得培养,考

虑到学生得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本套教科书将数得认识分为整数得

认识、分数得认识、小数得认识、百分数得认识、负数得认识、数得

整除六部分内容。

整数得认识分为1—10各数得认识,11-20各数得认识,100以

内数得认识,干以内数得认识,万以内数得认识,大数得认识6个阶

段。具体安排如下:

1-10各数得认识安排在一年级上册,分散在三个单元中教学,包

括认识10以内各数,<、=、>,1-10各数得顺序及序数意义,感

知合与分得方法,知道10以内各数得组成。第一单元《准备课》中

安排了两课内容,第一课《数一数》,通过活动认、读1—10各数,

初步了解学生学前数数、认数、读数情况,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得

方法。对1〜10十个数字,只就是了解而不就是正式教学。第二课

《比多少》,通过一一对应比较两组事物得多少,初步知道“同样多”

“多”“少”得含义。第三单元《1-5得认识与加减法》中安排了《1-

5得认识》、《比多少》、《第几》、《合与分》、《0得认识》5个内容,

从数概念得不同方面:基数、数得顺序,书写,大小比较,序数、数

得组成等几个方面进行认识1-5各数与0。第五单元《6—10得认识

与加减法》分《6、7得认识》、《8、9得认识》、《10得认识》三课

时,这里增加了用点子图表示数。

11-20各数得认识安排在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

得认识》,分两课《数11-20各数、读数与写数》、《数得顺序与比大

小》。仍然就是从数概念得几个方面:数数、数得顺序、比大小、序

数、读数、写数、数得组成来认识得。

100以内数得认识安排在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得

认识》中,分《数数》、《数得组成》、《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几

课来认识100以内各数、数得组成,个位、十位、百位。

千以内数得认识安排在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得认识》

中,分《数更大得数》、《千以内数得读写、组成》、《数得大小比较》

三课进行教学。

万以内数得认识也在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得认识》中,

安排了《万以内数得认识》、《万以内数得读写、组成》、《数位顺序》、

《中间有0得数得读法》、《总结万以内数得读法》、《万以内数得大小

比较》、《近似数》共7课时。

在这部分教材中,不仅安排了传统得有关万以内数概念得基本内

容,还增加了有助于学生理解一万、三位数、四位数得意义得教学。

让学生在认识这些数得过程中感知与经历更多得实例,在现实背景下

感受与体验数得含义,使学生更具体、更准确地理解万以内数得意义。

使学生逐步形成万以内数得概念,发展数感。万以内数得读写不再分

开教学。把数得读、写、组成结合起来教学。

大数得认识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得认识》当中,分

为《亿以内数得认识》、《数得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得

认识》、《计算工具得认识》5课时。这部分内容主要就是结合具体得

情境与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得意义,培养学生得数感。在教学亿

以内数得读写时,先在万以内数读写法得基础上教学整万数得读写法,

再教学含有两级得数得读写法,以便于学生得迁移类推,同时突出了

我国得四位一级得计数规律。内容得安排与素材得选择突出了数学得

文化特色。

分数得认识分为分数得初步认识与分数得再认识两个阶段来学

习,分数得初步认识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得初步认识》

中,有《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一得大小比较》、《认识几分之几》、

《十分之几得认识》、《同分母分数得大小比较》共5课时内容。借助

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得认识,虽然也出现了简单得分数大

小比较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得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

数得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

分数得再认识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得意义与性质》

中教学,共六课时:《分数得意义》、《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得基

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得互化》,在六年级上册第二

单元《分数乘法》中安排了《倒数得认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与初

步认识了分数得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概括出分数得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得产生、分数与除法得关

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得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得基本

概念,掌握必要得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

小数得认识分为小数得初步认识与小数得再认识两个阶段。小数

得初步认识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得初步认识》中,有《小

数得认识与读法》、《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得含义及其写法》、《一位、

两位小数得大小比较》3课时。目得就是达到课标中对第一学段得要

求“能认、读、写小数”。

小数得再认识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得意义与性质》

中,有《小数得意义与读写法》、《小数得性质》、《小数得大小比较》、

《小数点移动》、《生活中得小数》、《求一个小数得近似数》、《改写成

用“万”或“亿”作单位得数》共7课时,还有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中得《循环小数》。这部分认识小数得教学安排,注重学

生对小数意义得理解,发展学生得数感。让学生开始系统学习小数。

百分数得认识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中,分《百

分数得意义与写法》、《百分数与小数得互化》、《百分数与分数得互化》

3课时。编排上注意知识得迁移与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与应

用意识得培养。选取了较为丰富得、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时代气息得

素材。

负数得认识安排在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中,共4个例题。

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数概念得一次拓展。学生以往所认识

得数都就是算术范围之内得数,建立负数得概念则使学生认数得范围

从算术得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得认识。“负

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材得编排,注意为学生得学习

提供丰富多彩得素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得理解,还有助于培养

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得意识。这里还初步渗

透了数轴得概念,形成数得比较完整得认识结构,以及初步体会负数、

零与正数得大小关系,初步认识数轴上数得顺序,加深学生对有关数

得知识得理解。

数得整除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中,共3课

时,《因数与倍数》、《2、5、3得倍数得特征》、《质数与合数》。不再

以整除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与倍数,而就是在直观得基础上,通过乘

法算式得出因数与倍数得概念。增加了直观与联系实际,增加探索性

与开放性,加强了拓展性与知识性,这样得编排使因数与倍数教学得

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通过这样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得

掌握与数论相关得最基础得知识,体会数学学习得乐趣与实际价值,

同时可使学生获得逻辑思维得训练,自主探索意识与能力得培养,从

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2、数得运算

数得运算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四则运算(其中包括口算、估算与

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四则运算就是基础,四则混合运算与

简便计算就是对它得巩固与延伸。关于这部分内容得教学,理解四则

运算得意义就是前提,掌握运算方法就是重点,理解算理就是关键。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得运算就是按整数得运算,小数

得运算,分数得运算与百分数运算得顺序进行得。本套教材根据儿童

已有得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螺旋上升得编排原则将整数得运算分布

在1-4年级,具体编排如下:

・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厂5得认识与加减法(1-5得加减法;0得加减法),本

单元就是认数与计算分开编排,先集中认识1~5各数,再教学加、减

法。

第五单元:6-10得认识与加减法(6〜10得加减法;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本单元就是认数与计算穿插编排得。计算穿插在认数(6、

7;8、9;10)得各段中,每段在认数之后都有相应得加减计算。这部分

计算,主要就是结合操作与图来教学(也就就是“一图二式”“一图四

式”)。教材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一图二式”“一

图四式”老师们有一些现实问题:

比如◎◎◎◎◎在一图二式中,列两个加法算式。而它到了一

图四式,不仅列了两个加法算式,还列了两个减法算式,那么到底什么

情况下列减法算式?不好把握。

在列减法算式时,有得学生列出了把两部分相减得算式。3-2

=lo学生得算式也就是有道理得,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针对这些问题,教材进行了一些调整:

①改变了“一图几式”得编排:压缩“一图二式”(不再作为一小

段),直接由“一图二式”过渡到“一图四式”,最后由“一图四式”

过渡到“一图三式”(一加两减)。

②回避了两部分相减得算式。

对于写出把两部分相减得减法算式,我们并不要求,如果学生写

出也就是可以得。但为了避免给教学带来不必要得麻烦,我们回避了

这种问题,一般把被减数与减数都给出了,只要求学生根据图算出得

数。这里要注意把数得组成练习与计算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第六单元:11-20各数得认识(10力口几、十几加几与相应得减法,

教学十加几及相应得减法,主要就是通过操作(摆小棒)利用数得组成

进行计算。教学十几加几与相应得减法,为以后学习多位数得进位加

与退位减做准备。)

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得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计算得具体内容与结构,仍然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适当突出“凑十法”。)

・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20以内得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得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与相应得减法;解

决问题。)

第六单元:100以内得加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

加减一位数与整十数。)

・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100以内得加减法(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问题

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得数;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已经在前面学过,在这里重点就是列竖式计算;加减法估算:主要就是

让学生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得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得

多样性。关于估算,《课标》中有明确得说明,它就是这样描述得:“能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得过程。"(两点:估算、解释过

程))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2——6得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7-9得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这两个单元编排特点大体就是一致得,但与原教材相比,实验教

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两个变化:

1、除法不再结合着乘法同时出现,主要就是为了分散难点。

2、乘法得意义不变,但不再区分乘数、被乘数。

・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用2-6得乘法口诀求商;结合计算解

决问题。;)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7、8、9得乘法口诀求商;结合计

算解决问题。)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得认识(整千数得加减法;整十或整百得加法

及相应得减法。)

・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万以内加法与减法(一)

第四单元:万以内加法与减法(二)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位数(三

位数)乘一位数(笔算))

・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除数就是一位数得除法(口算一位数除商就是整十、

整百、整千得数;口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估算(除数就

是一位数);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除法得验算。)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大数得认识(用计算器计算)这里先用计算器进行大数

得运算,同时让学生探索计算得规律,把计算与探索规律有机结合起

来。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

内);口算:几百几十得数乘一位数;笔算:因数中间、末尾没有零得;

笔算:因数中间、末尾有零得;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得关系:这里主

要就是通过解决简单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速度、时间与所行得

路程之间得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X时间=路程,再用它来解决实

际问题;积得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因数末尾有0得乘法,同

时渗透函数思想;三位数乘三位数得估算。)

第六单元:除数就是两位数得除法(口算:用整十数除整十、几百

几十;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笔算:三位数除以两

位数(商两位数);商得变化规律)

・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同级运算顺序,含两级运算得顺序,含小括

号得运算顺序)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加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简便计算)

小数、分数、百分数运算部分得教材编排与整数运算部分编排结

构基本相同,都就是先从认识数开始,再到进行加减、乘除得计算,

其中小数、分数得认识都集中到第一学段得最后一学年一一三年级,

小数、分数得计算集中在第二学段,四至六年级完成。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关于小数、分数、百分数得教材编排特点:

小数运算主要安排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就是三年级下册第七

单元小数得初步认识,包括:简单得一位小数加减法;第二部分就是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包括:小数加减法及混合运算与小

数得加减法得简便算法;第三部分就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包括:小数乘法、积得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得两步计算与小数乘法

得简便计算;第四部分就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包括:小数

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得近似值、用计时器探索规律与解决

问题(去尾法进一法得应用)。

分数运算主要安排了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三年级上册第八

单元分数得初步认识,包括:同分母分数得加减法与1减几分之几;

第二部分就是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数加减法,包括:同分母分数加

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三部分就是六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与混合运算;

第四部分就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包括:运算意义、分数除

以整数、整数、分数除以分数、分数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

百分数得运算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与六年级下册第二单

元,主要包括:百分数得一般应用、折扣与纳税。

比例安排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3、常见得量

在小学阶段,常见得量主要包括:时间、人民币、长度、角度、重

量、面积、体积与容积共计八个方面得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多数都分

布在第一学段里。

时间这部分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方面就是在一年级上册第

七单元认识钟表,包括:认识钟面、电子表与整点;第二方面就是在二

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包括:认识“分”、认识几时几分与解决

问题;第三方面就是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时分秒,包括:秒得认

识与时间得计算;第四方面就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包括:

年月日得认识1、年月日得认识2、24时计时法与制作年历。

人民币部分主要体现在一年级下册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包括:认

识圆角分、进率、简单计算与解决问题。

长度部分包括两部分,分别就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得长度单位,

包括:统一单位、认识厘米、认识米;第二部分就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

元测量,包括:毫米、分米得认识与千米得认识。

角度方面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得认

识,包括:认识角、认识直角、认识锐角与钝角以及解决问题;第二

部分就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得度量,包括:角得度量、角得分类与

画角。

重量方面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与千

克,包括克与千克得认识、常见得秤与解决问题;第二部分就是三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测量,包括:吨得认识。

面积出现在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这部分,包括:面积与面积

单位、面积得进率以及公顷与平方千米。

体积出现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这部分,包括:

体积与体积单位与体积间得进率。

容积与体积一样同样出现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

体这部分,主要包括:容积与容积单位。

4、式与方程

这部分内容就是学生从算术学习转向代数学习得重要转折点,就

是学生后续学习数学得重要基础。这部分教学内容都安排在第二学段,

包括“用字母表示数”与“方程”两个内容。“用字母表示数”安排

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包含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

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与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这四方面内

容。“方程”也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包含方程得

意义、等式得基本性质、方程得解以及解形如ax=b、列方程解加减

计算得问题、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得问题、ax—b=c、ax+ab=c、a

x+bx=c这些比较简单得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在教学时要关注由具

体到一般得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得代数思想。

5、比与比例

比与比例得知识就是小学阶段数学最后学习得内容,比与比例得

应用非常广泛,就是小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得基础知识。这部分包括

“比”与“比例”两个内容。“比”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

除法中,包含比得意义、比得基本性质与比得应用这三方面内容。“比

例”安排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中,包含比例得意义、比例得基

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得量、成反比例得量、比例尺与用比例解

决问题这几方面内容。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注重让学生在具体得

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概念;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得发生、发展

过程,自主建构数学知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得应用意识。

6、探索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二两个学段把“探索规律”规定为独

立学习得内容,并且指出“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

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与初步得演绎推理能力。”小学数学中“探索

规律”选取得内容主要就是图形变化规律、数列变化规律与操作活动

变化规律,内容设计得活动性、探究性比较强。《标准》在两个学段都

有要求。第一学段内容标准就是“发现给定得事物中隐含得简单规

律”,安排在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第二学段内容标准就是“探求

给定事物中隐含得规律与变化趋势”,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与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三年级上册就是探索99乘一位数得乘法计算中乘数与积得规律;

四年级上册就是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四年级下册就是探索多边形边数

与分成三角形个数得规律。此外,“探索规律”内容还以“数学广角”

为题进行独立单元设计"并分布在各个年级。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安

排了简单得搭配(一);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安排了简单得推理;三年

级上册第九单元安排了集合问题;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安排了搭配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安排了优化问题;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安

排了鸡兔同笼;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安排了植树问题;五年级下册第

八单元安排了找次品;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安排了数与形;六年级下

册第五单元安排了鸽巢问题。一方面,在公式、法则、算法等规律性

知识得教学中强调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索得过程;另一方面,将“探索

规律”作为数与代数中得独立内容,以加强这方面知识得教学力度。

探索规律”得学习应当从一年级开始并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同时根据

学生得年龄特征与数学知识发展得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

进行安排,探索规律得过程必须蕴含一定得思维质量,体现解决问题

得探索性。

(二)、“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得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重视培养学生得数感

数感就是人得一种基本得数学素养。表现在人对数与运算得一般

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得方法做出数学判断与为解决复

杂得问题,提出有用得策略。从数学应用得角度讲,数感不单单就是

对数概念与数运算得理解,更重要就是一种主动地或自动化得理解数

与运用数得意识与态度。《标准》认为,小学生得数感主要表现在:

理解数得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得相

对大小关系等;能用数来表达与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

得算法;能估计运算得结果,并对结果得合理性作出解释。(6个方面)

《标准》对数感得描述,为教材编写提供了具体得、可操作性得

依据。本套教材重视培养学生数感得主要体现就是:

第一,在认识数得过程中,重视数感得培养。小学阶段学生要学

习整数、小数、分数、负数等数得概念,教材通过为学生提供充分得、

学生熟悉得、可感知得现实背景,让学生经历初步认识、理解、建立

数概念得过程,培养学生得数感。如,一年级上册第一课师生交流,

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认识1〜5各数,结合情境图,“瞧图

说话”通过“1可以表示什么?2可以表示什么?经历数得认识抽象过

程,估计、数一把花生、一杯花生有多少粒等”,体会实物与数得对应

关系,解数得意义;一年级下册,安排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

比红金鱼少一些等内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数得实际

意义,把握数得相对大小关系;二年级下册与四年级上册,通过一个一

个地数,十个十个地说,乃至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认识并感受1

000>10000以内得数,乃至亿以内数,将一亿张纸摞起来了,量一

量有多高,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数得概念;三年级上册,让学生在操作

中认识认识分数;三年级下册,结合学生熟悉得商品标价认识小数;

六年级上册,您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得数?与生活紧密联系认

识百分数;六年级下册,结合学生熟悉得天气温度,了解负数得意义

等,无论教材以什么样得方式出现,均旨在培养学生得数感。

第二,在数学运算中,培养学生得数感。首先,本教材特别重视估

算。如,学习两位数加法时,讨论“二十几加三十几结果可就是多少”;

加减计算练习时一,先估计一下结果,再计算;学习乘除法时,先估计积

就是几位数,再计算等。另外,通过具体得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选择不

同方法解决问题得过程中,了解如何运用计算结果,培养学生得数感。

如,三年级上册,租船问题,每条船坐5个人,44个人需要租几条船?

在这个现实背景下,学生不能只就是简单计算444-5=8-4,而要理

解这个余数4就是什么意思。4表示什么呢?44个人租8条船还剩下

4个人。进而要想到剩下4个人也需要1条船,所以要租9条船。

(2)重视口算

“应重视口算”就是《标准》提出得明确要求。一个人得口算技

能水平就是一个人数学素养得重要体现。能熟练地进行口算,不但就

是一个人日常数学应用得基本技能,更就是进一步学习数学,提高学

习效率得重要基础。本套教材把提高学生得基本口算技能作为一、二

年级数学学习得重要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改变传统教学中单纯进行

计算训练得方式,而就是设计丰富得、有一定挑战性得游戏活动,让学

生在''玩中练”口算。如,数学游戏,瞧数说口诀、数蛤蟆……,这种

练习口算得方式,使学生感到新奇、有挑战性,而且每个人都可以说出

自己得算式,更重要得就是,这种口算训练,不就是学生被动地瞧算式

写得数,而就是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形成算式与结果得过程。一、二

年级每册教材都安排了多个这种游戏。其主要目得之一就就是让学生

进行自主写算式得练习。把学生被动得、枯燥得口算训练,变为学生

乐意参与得、主动地学习。

(3)重视算法多样化

《标准》明确提出:“避免繁杂得计算与程式化得叙述'算理',

提倡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就是不同得人对数学理解得个性化表

现,也就是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得一种重要体现。本套教材把重视算

法多样化体现在鼓励学生个性化算法得交流中,其主要理念与做法就

是:

第一,承认数学运算方法得多样化,尊重每个人数学计算方法得

个性化,把让学生了解多种计算方法作为教材设计得重要内容。如,20

以内加法中得“凑十法”,传统教材只讲把大数凑成10,即“拆小数

凑大数”。本教材在介绍“凑十法”时,不但介绍把大数凑十,还介绍

把5凑成10。

第二,把重视算法多样化体现在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