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人行道技术规程 DG-TJ08-2241-2017_第1页
透水人行道技术规程 DG-TJ08-2241-2017_第2页
透水人行道技术规程 DG-TJ08-2241-2017_第3页
透水人行道技术规程 DG-TJ08-2241-2017_第4页
透水人行道技术规程 DG-TJ08-2241-201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本规程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6

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管〔2015〕871号)

的要求,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有关

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

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七章,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与符号;3基本

规定;4材料;5结构;6施工;7验收。

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中,若有意见和建议,请及

时反馈给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

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编:200092;Email:zhengxiaoguang@

smedi.com),或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

木桥路683号;邮编:200032;Email:bzglk@shjjw.gov.cn),以便

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同济大学

上海玖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昆山通海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

瓦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南京标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郑晓光温学钧钟山姚峰元黄婉利

张杰张力陈亚杰孙大权祁乐凤

—1—

崔恒香查文炜王学豪罗望群孙宏亮

朱明贤张林杨定明裴玉同孙炜宁

吴立报陈宏坡李建国

主要审查人:朱惠君吕伟民徐一峰李林毅孔庆伟

曹亚东闫国杰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2017年6月

—2—

目次

1总则!!!!!!!!!!!!!!!!!!!!!!1

2术语与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2

3基本规定!!!!!!!!!!!!!!!!!!!!!3

4材料!!!!!!!!!!!!!!!!!!!!!!5

4.1一般规定!!!!!!!!!!!!!!!!!!!5

4.2透水砖面层!!!!!!!!!!!!!!!!!!5

4.3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7

4.4透水沥青面层!!!!!!!!!!!!!!!!!9

4.5找平层!!!!!!!!!!!!!!!!!!!13

4.6基层!!!!!!!!!!!!!!!!!!!13

4.7垫层!!!!!!!!!!!!!!!!!!!15

4.8路基!!!!!!!!!!!!!!!!!!!15

5结构!!!!!!!!!!!!!!!!!!!!!17

5.1一般规定!!!!!!!!!!!!!!!!!!17

5.2结构组合与结构厚度!!!!!!!!!!!!!17

5.3接缝设计!!!!!!!!!!!!!!!!!!20

5.4排水系统设计!!!!!!!!!!!!!!!!21

6施工!!!!!!!!!!!!!!!!!!!!!23

6.1一般规定!!!!!!!!!!!!!!!!!!23

6.2透水砖面层!!!!!!!!!!!!!!!!!23

6.3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24

6.4透水沥青面层!!!!!!!!!!!!!!!!25

—1—

6.5路基、垫层与基层!!!!!!!!!!!!!!!26

7验收!!!!!!!!!!!!!!!!!!!!!28

7.1一般规定!!!!!!!!!!!!!!!!!!28

7.2透水砖面层!!!!!!!!!!!!!!!!!29

7.3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30

7.4透水沥青面层!!!!!!!!!!!!!!!!33

本规程用词说明!!!!!!!!!!!!!!!!!!!35

引用标准名录!!!!!!!!!!!!!!!!!!!!36

条文说明!!!!!!!!!!!!!!!!!!!!!!37

—2—

1总则

1.0.1为推动上海海绵城市建设,规范透水人行道的应用,保证

人行道的透水功能与路用性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

理,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上海地区新建和改建透水人行道的设计、

施工和验收。

1.0.3透水人行道的设计、施工、验收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

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与符号

2.1术语

2.1.1透水人行道permeablesidewalk

能使雨水通过透水性能良好的人行道结构层,直接渗入路基

土或由边缘排水系统排出路面结构的人行道。

2.1.2全透式结构fullpermeablestructure

路表水能够直接通过道路的面层、基层与垫层向下渗透至路

基土中的透水路面结构形式。

2.1.3半透式结构semipermeablestructure

路表水渗透至面层、基层或垫层后,进入排水系统,而不再渗

透至路基土中的透水路面结构形式。

2.1.4轻型荷载lightload

轴载小于40kN的车辆荷载。

2.1.5缝隙透水砖路面gappermeablebrickpavement

雨水通过面层砖之间设置的缝隙向下渗透,并能保证整体承

载能力与稳定性的路面。

2.2符号

犻———设计降雨强度(mm/h);

狇———土基的平均渗透系数(mm/s);

狋———降雨持续时间(min);

狏———透水人行道结构层平均有效孔隙率(%)。

—2—

3基本规定

3.1.1透水人行道的设计应根据水文、地质、气候环境等条件,

结合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要求,协调相关附属设施,不得影响现有

各种地下管线的安全。

3.1.2透水人行道应满足强度、透水、防滑等性能要求。设计应

满足上海2年一遇的暴雨强度下,持续降雨60min,表面不应产

生径流的要求。

3.1.3透水人行道按照面层材料可分为透水砖路面、透水水泥

混凝土路面与透水沥青路面。

3.1.4透水人行道按照透水方式可分为全透式人行道与半透式

人行道,新建透水人行道宜采用全透式结构,改建透水人行道根

据地质、管线、荷载、施工等因素可选用全透式或半透式结构。

3.1.5透水人行道结构与材料应分别按照人群荷载和轻型荷载

进行设计。

3.1.6全透式人行道的路基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路基渗透

系数不应小于10-3mm/s,且路基顶面距离地下水位宜大于

1.0m。路基渗透系数应由勘察单位测试确定,路基渗透系数测试

方法应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的相关

规定,当路基渗透系数及地下水位高程等条件不满足要求时,应

增加排水设施。全透式路面的路基顶面应设置反滤隔离层,可选

用粒料类材料或土工织物。

3.1.7透水人行道横坡度不宜小于1.0%。特殊路段可根据实

际情况结合其他排水设施设置纵、横坡度。

3.1.8透水人行道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防止人行道雨水径

流下渗对车行道、周边结构物体造成损坏。

—3—

3.1.9透水人行道上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与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无障

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的相关规定。

3.1.10透水沥青混合料施工应根据场地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

摊铺方式与压实机具。

—4—

4材料

4.1一般规定

4.1.1透水人行道面层应具有平整、抗滑、耐久及易于清洁的品

质,其强度及透水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可选用透水砖、透水水泥

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合料等透水性材料。透水面层应与周围环境

相协调,可考虑色彩功能。

4.1.2透水基层应满足强度、刚度与透水功能的要求,可选用级

配碎石、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骨架空

隙型水泥稳定碎石和透水水泥混凝土。

4.1.3半透式路面透水结构层下部应设置封层,封层材料的渗

透系数不应大于80ml/min,可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的相关规定。

4.1.4全透式路面的路基顶面宜设置反滤隔离层,可选用粒料

类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粒料类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

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的相关规定,土工合成材料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的相

关规定。

4.2透水砖面层

4.2.1透水砖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要

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透水砖外观质量应符合表4.2.11的规定。

—5—

表4.2.11透水砖外观质量

项目顶面其他面

贯穿裂纹不允许不允许

裂纹非贯穿最大投影尺寸长度(mm)≤10≤15

裂纹累计条数(投影尺寸长度≤2mm不计)(条)≤1≤2

沿所在棱边垂直方向投影尺寸的最大值(mm)310

缺棱

沿所在棱边方向投影尺寸的最大值(mm)1020

掉角

累计个数(三个方向投影尺寸最大值≤2mm不计)(个)≤1≤2

粘皮深度≥1mm的最大投影尺寸(mm)≤8≤10

与累计个数(投影尺寸长度≤2mm深度≥1mm,≤2.5mm≤1≤2

缺损

不计)(个)深度>2.5mm不允许不允许

注:1经两次加工和有特殊装饰要求的透水砖,不受此规定限制;

2生产制造过程中,设计尺寸的倒棱不属于“缺棱掉角”;

3透水砖侧面的肋,不属于“粘皮”。

2透水砖尺寸偏差应符合表4.2.12的规定。

表4.2.12透水砖尺寸偏差要求

长度宽度厚度厚度方向垂直度直角度

名称

(mm)(mm)(mm)(mm)(mm)

透水混凝土路面砖±2.0±2.0±2.0≤1.5≤1.0

透水烧结路面砖±2.0±2.0±2.0≤2.0≤2.0

3透水砖劈裂抗拉强度应符合表4.2.13的规定,单块的线

性破坏荷载不应小于200N/mm。透水砖的强度等级应通过设计

确定,可根据不同的荷载类型按表4.2.14选用。

表4.2.13透水砖劈裂抗拉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等级平均值(MPa)单块最小值(MPa)

犳ta3.0≥3.0≥2.4

犳ta3.5≥3.5≥2.8

犳ta4.0≥4.0≥3.2

犳ta4.5≥4.5≥3.4

—6—

表4.2.14透水砖强度等级

劈裂抗拉强度(MPa)抗折强度(MPa)

荷载类型

平均值单块最小值平均值单块最小值

轻型荷载≥4.0≥3.2≥6.0≥5.0

人群荷载≥3.0≥2.4≥5.0≥4.2

4透水砖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2.15的规定;抗冻性能应符

合表4.2.16的规定。

表4.2.15透水砖物理性能

项目要求

抗滑性(BPN)≥60

耐磨性(磨坑长度)≤35mm

透水系数≥0.1mm/s

表4.2.16透水砖抗冻性

抗冻指标单块质量损失率冻后顶面缺损深度强度损失率

D25≤5%≤5mm≤20%

4.2.2透水砖的接缝宽度不宜大于3mm。接缝用砂级配应符合

表4.2.2的规定。

表4.2.2透水砖接缝用砂级配

筛孔尺寸(mm)9.54.752.361.180.60.30.150.075

通过质量百分率

10090~10075~10050~9035~598~300~100~5

(%)

4.2.3缝隙透水砖路面拼接缝隙宜为5mm~10mm,每平方米

缝隙率宜大于8%,并应保证面层的整体强度与稳定性。

4.3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

4.3.1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

—7—

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

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

4.3.2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相关规定。

4.3.3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增强料可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

两类,有机材料包括聚合物乳液和聚合物粉体,增强料材料技术

指标应符合表4.3.3的规定,有机材料的游离甲醛宜小于

0.3g/kg,总挥发性有机物宜小于50g/L。

表4.3.3增强料的技术指标

含固量延伸率极限拉伸强度最低成膜温度

增强料

(%)(%)(MPa)(℃)

聚合物乳液≥40≥150≥1.0≤5

聚合物粉体≥98≥300≥5.0≤5

活性SiO2SiO2含量应大于85%

4.3.4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粗集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

净、密实的碎石料,碎石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卵

石、碎石》GB/T14685中的二级要求,并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表4.3.4碎石的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项目单位

123

尺寸mm2.4~4.754.75~9.59.5~13.2

压碎值%<15.0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15.0

含泥量(按质量计)%<1.0

表观密度kg/m3>2500

紧密堆积密度kg/m3>1350

堆积孔隙率%<47.0

—8—

4.3.5透水水泥混凝土采用的细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

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

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的相关规定。

4.3.6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

用水标准》JGJ63的相关规定。

4.3.7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7的规定。承

受轻型荷载的透水水泥混凝土宜检验耐久性,25次冻融循环后抗

压强度损失率不宜小于20%,质量损失率不宜小于5%。

表4.3.7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项目单位

人群荷载轻型荷载

耐磨性(磨坑长度)mm≤30

透水系数(15℃)mm/s≥1.0

连通孔隙率%≥15

强度等级-C20C30

抗压强度(28d)MPa≥20.0≥30.0

弯拉强度(28d)MPa≥2.5≥4.0

4.4透水沥青面层

4.4.1透水沥青面层应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作为结合料,技术

要求应满足表4.4.1的要求。

表4.4.1高粘度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

动力粘度(60℃)Pa·s≥20000

针入度(25℃)0.1mm≥40

软化点(环球法)℃≥80

—9—

续表4.4.1

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

延度(15℃)cm≥80

延度(5℃)cm≥30

闪点(COC)℃≥260

粘韧性N·m≥20

韧性N·m≥15

质量变化%±0.6

薄膜烘箱试验(163℃,5h)残留物

针入度比%≥65

4.4.2透水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应采用硬质石料,其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4.4.2的规定。当所用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等级低

于5级时,应采取抗剥落措施,抗剥落剂的品种与掺量应通过试

验确定。

表4.4.2粗集料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单位

上面层其他层

石料压碎值%≤26≤28

洛杉矶磨耗损失%≤28≤30

石料磨光值-≥42—

表观相对密度-≥2.60≥2.50

吸水率%≤2≤2

坚固性%≤8≤10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10≤15

水洗法小于0.075mm颗粒含量%≤1≤1

软石含量%≤3≤5

与沥青的粘附性等级(掺加抗剥落剂后)级55

—10—

4.4.3透水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应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

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机制砂,禁止采用料场的下脚料。细

集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4.3的规定。

表4.4.3细集料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

表观相对密度-≥2.50

坚固性(>0.3mm部分)%≤10

含泥量(小于0.075mm颗粒含量)%≤1

砂当量%≥60

棱角性(流动时间)s≥30

4.4.4透水沥青混合料用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等碱性岩石磨细

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清洁,能从矿粉仓中自由流出,不得使用回

收的粉尘。矿粉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4.4的规定。

表4.4.4矿粉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

表观相对密度-≥2.50

含水量%≤0.5

<0.6mm%100

粒度范围<0.15mm%90~100

<0.075mm%85~100

亲水系数-<1

塑性指数%<4

外观-无团粒结块

4.4.5透水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级配范围应符合表4.4.5的规定。

—11—

表4.4.5透水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级配范围

级配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类型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

PAC95~64~35~10~10~3~

中100-----

20100846231207

PAC90~70~45~12~10~6~4~3~3~2~

式100100

161009070302218151286

PAC90~60~12~10~6~4~3~3~2~

细100100100

1310080302218151286

PAC90~50~10~6~4~3~3~2~

式100100100100

10100702218151286

4.4.6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宜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进

行。透水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4.6的规定。

表4.4.6透水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

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次两面各50

马歇尔试件尺寸mmΦ101.6×63.5

配合比

空隙率%18~23

设计

连通空隙率%≥14

指标

马歇尔稳定度kN≥3.5

流值mm2~4

沥青膜厚度μm≥13

透水系数ml/15s≥900

配合比谢伦堡沥青析漏量%≤0.3

验证肯塔堡飞散损失%≤15

指标

动稳定度(60℃)次/mm≥1500

残留稳定度%≥85

冻融劈裂强度比%≥85

注:1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在施工最高温度下进行;

2车辙试验试件不得采用经二次加热重塑成型的试件,试验必须检验其密度是否

符合试验规程的要求。

—12—

4.5找平层

4.5.1透水砖面层与基层之间应设置找平层,其透水性能不宜

低于面层所采用的透水砖。

4.5.2找平层可采用碎石(2.36mm~4.75mm)、中粗砂或干硬

性水泥砂浆,厚度宜为20mm~30mm。

4.5.3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的配比(水泥∶砂)宜为1∶5~7

(质量比)。

4.6基层

4.6.1级配碎石基层集料压碎值不应大于26%,塑性指数应小

于6,空隙率大于15%,级配范围宜符合表4.6.1的规定。

表4.6.1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筛孔尺寸(mm)31.526.519.09.54.752.360.60.075

通过质量百分率

10080~9565~8530~6020~4010~223~121~6

(%)

4.6.2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的性能应符合本规程第4.3.7条承

受人群荷载的材料技术要求。

2集料压碎值不应大于26%;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

3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可采用再生骨料,再生骨料原料应

选用混凝土和石块为主的建筑垃圾,不得使用被污染或腐蚀的建

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用再

生粗骨料》GB/T25177Ⅲ类再生粗骨料的性能要求。

—13—

4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中可添加陶粒、植物纤维等增加其

保水、过滤功能,其力学性能应满足本规程的相关规定。

4.6.3骨架空隙型水泥稳定碎石可采用强度等级为32.5级或

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宜为8%

~12%,水灰比宜为0.39~0.43,集料级配范围见表4.6.3。空

隙率应大于等于15%,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5MPa。

表4.6.3骨架空隙型水泥稳定碎石的集料级配范围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筛孔尺寸(mm)31.52619169.54.752.360.075

通过质量百分率

10075~10050~8535~6020~350~100~2.50~2

(%)

4.6.4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级配范围见表4.6.4,马歇尔试验配

合比设计中宜采用Φ152.4mm×95.3mm试件,双面击实75次,

空隙率不应小于18%。

表4.6.4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级配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类型

37.5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

80~70~53~36~26~14~0~0~0~0~0~0~0~

ATPB30100

10095858075603333333

80~60~45~30~16~0~0~0~0~0~0~0~

ATPB25100100

1001009082703333333

4.6.5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SPM)的公称最大粒径不宜

小于26.5mm,可按表4.6.51选用级配范围。LSPM宜采用大

马歇尔成型方法,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6.52的规定。

—14—

表4.6.51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推荐级配范围

级配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类型

37.531.526.519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

LSPM90~70~40~28~19~6~6~3~2~1~1~1~

100

301009576583929181510764

LSPM70~50~32~20~6~6~3~2~1~1~1~

100100

259885624529181510764

表4.6.52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

击实次数(双面)次112

空隙率%13~18

析漏损失%<0.2

飞散损失%<20

推荐沥青用量%3~3.5

4.7垫层

4.7.1透水人行道应设置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cm。

4.7.2透水垫层可采用砂砾、碎石等透水性好的粒料类材料,且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的相关

规定。

4.8路基

4.8.1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

—15—

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的相关

规定。

4.8.2路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宜小于20MPa,路基压实度应大于

90%,全透式人行道的路基压实度不宜大于93%。

—16—

5结构

5.1一般规定

5.1.1透水人行道结构层应由透水面层、基层、垫层组成,全透

式人行道包括透水面层、透水基层与透水垫层,半透式人行道分

为面层透水、基层透水或垫层透水三类。

5.1.2透水人行道功能层包括找平层、反滤隔离层与封层,透水

砖面层与基层之间应设置找平层;半透式路面的透水层下应设置

封层,下承层为密实型材料;如果全透式路面路基顶面不是粒料

类材料垫层,则应设置反滤隔离层,如果全透式路面路基顶面为

粒料类材料垫层,则可不设反滤隔离层。

5.2结构组合与结构厚度

5.2.1透水砖面层厚度不应小于6cm,基层可选用级配碎石、骨

架空隙型水泥稳定碎石或透水水泥混凝土。

5.2.2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宜为8cm~15cm,表面可设置

为彩色透水混凝土或露骨透水混凝土,彩色混凝土厚度宜为3cm

~5cm,基层可选用级配碎石或骨架空隙型水泥稳定碎石。

5.2.3透水沥青面层可为单层或双层,单层厚度宜为3cm~

5cm,双层厚度宜为8cm~10cm,表面层宜选用细粒式透水沥青

混合料,下面层宜选用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基层可选用大粒

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级配碎石、骨架空隙

型水泥稳定碎石或透水水泥混凝土。

5.2.4轻型荷载的全透式透水人行道典型结构见表5.2.41~

—17—

5.2.43。

表5.2.41透水砖人行道典型结构(轻型荷载)

结构组合典型结构1典型结构2

面层≥8cm透水砖≥8cm透水砖

找平层2cm~3cm碎石、中粗砂、干硬性水泥砂浆

基层15cm~18cm骨架空隙型水泥稳定碎石12cm~15cm透水水泥混凝土

垫层10cm~15cm级配碎石、级配砾石10cm~15cm级配碎石、级配砾石

表5.2.42透水水泥混凝土人行道典型结构(轻型荷载)

结构组合典型结构1典型结构2

≥12cm≥10cm

面层

C30透水水泥混凝土C30透水水泥混凝土

15cm15cm~18cm

基层

级配碎石骨架空隙型水泥稳定碎石

10cm~15cm10cm~15cm

垫层

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级配碎石、级配砾石

表5.2.43透水沥青人行道典型结构(轻型荷载)

结构

典型结构1典型结构2典型结构3

组合

表面层:3cm~4cm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

面层

下面层:5cm~6cm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

15cm~18cm8cm~12cm大粒径透水

12cm~15cm

基层骨架空隙型沥青混合料、开级配

C20透水水泥混凝土

水泥稳定碎石沥青稳定碎石

10cm~15cm10cm~15cm10cm~15cm

垫层

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级配碎石、级配砾石

—18—

5.2.5人群荷载的全透式透水人行道结构见表5.2.51~5.2.53。

表5.2.51透水砖人行道典型结构(人群荷载)

结构

典型结构1典型结构2典型结构3

组合

面层6cm~8cm透水砖6cm~8cm透水砖6cm~8cm透水砖

找平层2cm~3cm碎石、中粗砂、干硬性水泥砂浆

15cm骨架空隙型8cm~10cm透水

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混凝土

20cm~30cm级配碎石

10cm~15cm级配10cm~15cm级配

垫层

碎石、级配砾石碎石、级配砾石

表5.2.52透水水泥混凝土人行道典型结构(人群荷载)

结构组合典型结构1典型结构2

8cm~10cm8cm~10cm

面层

C20透水水泥混凝土C20透水水泥混凝土

10cm~15cm15cm

基层

级配碎石骨架空隙型水泥稳定碎石

10cm~15cm10cm~15cm

垫层

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级配碎石、级配砾石

表5.2.53透水沥青人行道典型结构(人群荷载)

结构

典型结构1典型结构2典型结构3

组合

表面层:3cm~4cm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

面层

下面层(可选择):5cm~6cm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

15cm8cm~10cm

基层10cm~15cm级配碎石

骨架空隙型水泥稳定碎石C20透水水泥混凝土

10cm~15cm10cm~15cm10cm~15cm

垫层

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级配碎石、级配砾石

—19—

5.2.6透水人行道路面结构总厚度还应满足透水、储水功能的

要求。厚度计算应根据上海的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工程所

在地的土基平均渗透系数、透水人行道结构层平均有效孔隙率进

行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可参照式(5.2.6)进行计算。

(犻-3600狇)狋

犎=(5.2.6)

600狏

式中:犎———透水人行道结构总厚度(cm);

犻———设计降雨强度(2年一遇,持续60min)(mm/h);

狇———土基的平均渗透系数(mm/s);

狋———降雨持续时间(min);

狏———透水人行道结构层平均有效孔隙率(%)。

5.3接缝设计

5.3.1透水水泥混凝土结构层应设置纵向和横向缩缝,缩缝构

造设计见图5.3.1。纵向缩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m~4.5m

范围内确定,横向缩缝的间距为4.0m~6.0m。基层有结构缝时,

面层缩缝应与其相应结构缝位置一致。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接

缝处不应设置传力杆。

图5.3.1缩缝构造设计图

5.3.2当透水水泥混凝土施工长度超过30m,应设置胀缝。在透

水水泥混凝土面层与侧沟、建筑物、雨水口、铺面的砌块、沥青铺面

等其他构造物连接处,应设置胀缝。胀缝构造设计见图5.3.2。

5.3.3接缝填缝料应选用与混凝土接缝槽壁粘结力强、回弹性

—20—

图5.3.2胀缝构造设计图

好、适应混凝土板收缩、不溶于水、高温时不流淌、低温时不脆裂、

耐老化的材料。

5.4排水系统设计

5.4.1当路基渗透系数及地下水位等条件不满足本规程第3.1.6

条的规定及降雨强度超过渗透量时,全透式路面应设置边缘排水系

统,见图5.4.1。

图5.4.1全透式人行道边缘排水系统图

5.4.2半透式人行道内部应设置边缘排水系统,见图5.4.2。

5.4.3边缘排水系统可采用软式透水管,软式透水管管径应通

过排水计算确定,宜大于50mm,软式透水管纵向坡度宜与路线纵

—21—

图5.4.2半透式人行道边缘排水系统图

坡相同,但不得小于0.3%,并应与雨水井相连接,软式透水管材

料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软式透水管》JC937的相关

规定。

5.4.4透水人行道与车行道交界处应设置防渗膜,见图5.4.4,

土工合成材料类防渗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土工合成材料

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的相关规定。

图5.4.4透水人行道与车行道衔接图

—22—

6施工

6.1一般规定

6.1.1透水人行道施工必须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合理的施

工工期。

6.1.2遇冬季低温、夏季高温或雨期等特殊气候施工时,应结合

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后实施。

6.1.3透水人行道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

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与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道路、排水管

道成品与半成品施工及验收规程》DG/TJ08-87的相关规定。

6.1.4透水人行道与不透水路面衔接处,应做好封水、防水

处理。

6.1.5土工合成材料类的封层、反滤隔离层与防渗膜施工应符

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

的相关规定。

6.2透水砖面层

6.2.1运至现场的透水砖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2.2透水砖铺筑时,基准点和基准面应根据平面设计图、工程

规模及透水砖规格、块形及尺寸设置。

6.2.3透水砖的铺筑应从透水砖基准点开始,并以透水砖基准

线为基准,按设计图铺筑。铺筑透水砖路面应纵横拉通线铺筑,

每3m~5m设置基准点。

6.2.4透水砖铺筑过程中,不得直接站在找平层上作业,不得在

—23—

新铺设的砖面上拌合砂浆或堆放材料。

6.2.5透水砖铺筑中,应随时检查牢固性与平整度,应及时进行

修整,不得采用向砖底部填塞砂浆或支垫等方法进行砖面找平;

应采用切割机机械切割透水砖;铺装所用的干硬性水泥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