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导学案17-33课_第1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导学案17-33课_第2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导学案17-33课_第3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导学案17-33课_第4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导学案17-33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设计

课题17、真希望

1、认识“希、囱、而”等10个生字,会写“而、囱、扬、洁、彩、芬、

芳、晶”8个字以及以下词语:希望、晶莹、悠扬、而是、洁白、芬芳、粉

尘、云彩。

导学目标

3:理解装《内容',引导学生土注自己周围的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

护环境的行动

导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掌握课文的内容

导学难点背诵课文,朗读课文,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预习要求读通课文,认识生字,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鼓励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导学过程

环节学案导案

预习检测抽查学生的认字情况,看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

谈话引入:

导入感知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希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17课《我真希望》。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认知生字

1、师:借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

顺,读正确,圈出文中的生字,和

词语在一块多读几遍。

2、字词学习(小黑板出示)。

①小老师领读(有注音),想领读哪个就读哪个。

②集体读(有注音)。

自主探究③开火车读(无注音)。

分析理解④抢读(无注音,打乱顺序)。

3、学生自由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同桌

听。

二、朗读感悟

师:读了晟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并找出

问题,四人小组带着问题边读边

讨论。

2、小组交流并讨论:“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希望?该怎

么读才能表达出我的心情?屏幕

上随机出现相应的画面内容。

3、全班汇报,朗读感悟。

4、感情朗读

①学生自由读全诗。

②男女生分读全诗。

③教师引读:我真希望……

不是……

而是

三、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课文,

1、读生词卡片;

2、背诵课文。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深入调查了周围的环境,

你有什么收获吗?

二、交流调查结果,拓展延伸

1、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2、谈自己的感受。

师:做了这么细致的调查,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感受

吗?有什么新的希望吗?该为

环境保护做点什么呢?

3、语言实践,拓展延伸。

师:请大家模仿课文中诗歌的表达形式,用上“我真希

望”的开头,把自己对改变环境

的愿望写一写,可以写一段,也可以写二至三段。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三、巩固课文,加强语言文字的练习

1、出示问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洁白的()芬芳的()动听的()

2、指导“我会写的字”

①出示我会写的字,引导观察。

②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③根据书写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④学生再练。

3、采集本课中表达环境美的词语。

四、总结

师:学了这一课,让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来,为保护环

境,保护地球母亲,做出自己的

贡献吧!

五、作业:生字各写一行。

展示交流自己模仿着写,同学之间相互传诵

师:学了这一课,我们深深感触到污染无处不在,保护

环境,治理污染已经刻不容缓。让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

总结巩固

来,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母亲,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课外拓展自己模仿着写,同学之间相互传诵

1、积累词语:填写词语花篮;交流自己欣赏的词语;认读词语。

作业设计

2、抄写词语。(鼓励学困生多写几遍)

17《我真希望》

不是而是

导学板书飘黑烟云彩

喷粉尘泉水

吐气味芬芳

保护环境

导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设计

课题18、清清的溪水

1分角色朗读课文

导学目标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树木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导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掌握课文的内容

导学难点背诵课文,朗读课文,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预习要求读通课文,认识生字,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鼓励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导学过程

环节学案导案

预习检测抽查学生的认字情况,看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

课件引入,激情导趣

1、出示课件: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师:

你看到了什么呢?你有什么感想呢?

2导入课文。

导入感知

师:是呀,我们的大自然美极了,不但有茂密的树林,

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是一条条清清的溪水。今天,我们

学习的课文就是大自然中的清清的溪水。谁会读课

题?(指名读课题)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如,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

拼音,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出示会认字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检查认读。

(1)小组检查(抽读)

(2)师生推荐:开火车读(师边听边纠正)

3、出示没标拼音的课文进行朗读。

自主探究(1)自由读,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分析理解(2)几位学生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

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推荐自身掌握的情况。

师:这些生字中,你会读哪个字,请同学们在小组推

荐。

2、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推荐,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互、象、被、掉;四个字,学习新偏旁;

家;。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和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

范,指导学生书写。

(2)学生范写生字t;俩、读、沿、朝t;。引导学生在己

认识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身正确书写。

(3)学生书写,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三、语文实践活动(一字开花)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这儿个动物发生了什

么事?

2、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说这

幅图说的是什么?(推荐)

3、出示图1:课文是怎样写的?请自由读一读。

4、小组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3自然段。

6、小结师: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为什么?假如

再这样做,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所以,假如你是大

象、棕熊,你会怎样做呢?

7、学习第10,11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说得对极了。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错

了,它们也懂得维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了,你们

看(出不动画课件)。

(2)指导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3)看了动画、读了课文,你想对大象,棕熊说些什么

呢?

五、深化练习,积累词汇

出示课后第二题:

例:挖(坑)

栽()培()浇()

六、汇读全文,整体感悟

1、自由读课文,感悟课文。

展示交流自己模仿着写,同学之间相互传诵

这是一篇充溢童真、童趣的童话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大

象、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

总结巩固经过小兔的教导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得溪水又

变清了的事。

课外拓展自己模仿着写,同学之间相互传诵

1、积累词语:填写词语花篮;交流自己欣赏的词语;认读词语。

作业设计

2、抄写词语。(鼓励学困生多写几遍)

18清清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拔树

导学板书

浑浑的溪水

种树

清清的溪水

导学反思

课题19、一封奇怪的信

1.认识“姑、娘”等14个生字,会写“信、呀、怪”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

姑娘、种树、奇怪、举着。

导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儿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绿化的美好情

1.认识“姑、娘”等14个生字,会写“信、呀、怪”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

导学重点姑娘、种树、奇怪、举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

导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告诉我们的道理。

预习要求预习课文,不会的查字典,把课文读熟悉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鼓励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种子

导学过程

环节学案导案

预习检测抽查学生的认字情况,看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大西北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西北看一

看。(播放大西北水土流失的资料片段。)

导入感知2、同学们,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一个小姑娘知道了大西

北的情况,用行动来表达了自己的心。这节课我们学习

第19课《一封奇怪的信》。

3、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多拼读几

遍。

2、同桌互读生字词,纠正读音。

3、请小老师带读生字词。

4、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自主探究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分析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

什么事?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读懂的地方。

3、引导探究,感悟课文。

(1)指导学生朗读第2至第8自然段,明白小姑娘要寄

什么样的信。

师:小姑娘冒着寒冷的秋风,要寄一封什么样的信呢?

联系实际,体会“沉甸甸”的意思。

(2)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9、第10自然段,感悟内容。

师:从小姑娘说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小姑娘为什么要寄槐树籽到大西北去,感

悟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4、轻声读课文,用“—”线画出小姑娘说的话,用

线画出叔叔说的话。(相机出示人物对话。)

5、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重点读出小姑娘骄傲、惊

奇和叔叔不解的语气,体会小姑娘的爱心。

同学之间学习了这篇课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相互说说

展示交流

一说自己的看法。

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喜欢课文中的小姑娘吗,为什么?

总结巩固

3、除了寄种子,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支援西部建

设?(例如:可以寄零用钱、学习用品、衣物……)

课外拓展请你给大西北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

1、积累词语:填写词语花篮;交流自己欣赏的词语;认读词语。

作业设计

2、抄写词语。(鼓励学困生多写几遍)

19一封奇怪的信

沉甸甸

导学板书可爱可敬支援大西北(关心祖国建设)

没有字

导学反思

课题20、不用嗓子的歌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目标2、能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小动物奇妙的发音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

感、培养求知的兴趣。

导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导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小动物有趣的发声方式

预习要求预习课文,不会的查字典,把课文读熟悉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鼓励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

导学过程

环节学案导案

预习检测抽查学生的认字情况,看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

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动物都是靠什么发声的吗?现在老师就带同学

导入感知

们去看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课文的大意。

2、边读边划出生字词。

3、学生汇报,师指导。

二、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拼读生字卡上的生字。

2、指名读,师正音。

3、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摘抄词语。

三、巩固练习。

1、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

四、作业:熟读生字、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

自主探究

2、齐读课文。

分析理解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把这篇课文自由读一读,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一

下,看看你们能解决哪个问题。

2、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

3、说说你们解决了哪个问题?

4、这些动物是怎样唱歌的?教师相机板书:

三、精读课文、表演,加深理解

1、太神奇了,这些动物竟然不用嗓子就可以发出这么

好听的声音。同学们觉得有趣吗?

你觉得哪个歌手唱歌最有趣,就把写它的那个自然段读

一读,要读得让别人一听就

觉得太有趣了。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2、指名读。学生评议。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其实,还有很多动物不用嘴巴唱歌,你还知道哪些

动物用什么发声?(学生汇报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四、总结:

同学之间学习了这篇课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相互说说

展示交流

一说自己的看法。

《不用嗓子的歌手》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小蜜蜂、小

青蛙、蝉这三种小动物的发声方式,大自然真是太奇妙

了,有这么多不用嗓子的歌手,同学们喜欢这个奇妙的

大自然吗?其实,动物界中还有许多奥妙在等着小朋友

总结巩固

们去发现呢,希望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一定还

会有更多奇妙的发现,巨大的收获。

总结:原来这么多歌手都不用嗓子唱歌啊,大自然真是

课外拓展太奇妙了!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不用嗓子唱歌吗?下节

课告诉老师,好吗?

现在老师要检查检查,看大家这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出示课件}给予回答

作业设计

正确的学生奖励。

20不用嗓子的歌手

小蜜蜂靠振动翅膀发声

导学板书

小青蛙靠振动声囊发声

蝉靠振动肚子上两片透明薄膜发声

导学反思

课题21、动物过冬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们都是怎样过冬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导学目标3、以课文对话为蓝本,进行口语对话能力的训练,要求说的明白、通顺。

4、教育学生和人交流要有礼貌。

5、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和人交流要有礼貌。

导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招呼、发问、回答的不同语气。

导学难点2、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静悄悄的”句式写话。

3、知道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预习要求预习课文,不会的查字典,把课文读熟悉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鼓励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图片、头饰

导学过程

环节学案导案

预习检测抽查学生的认字情况,看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生活有什么变化?我们人类都穿

上了保暖的棉衣,那么森林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导入感知

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知识童话故事第21课

(动物过冬),它将告诉我们动物是怎么过冬的。(齐读

课文)

第一课时

一、初读裸文,自学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了哪些小动物的过冬

方式?用“一一”划出来。

2、自学课文、生字。

①、轻声读一读课文,碰到生字多读几遍。

②、划出带生字的词语,想一想在课文中的意思。

③、记一记生字的字形。

④、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2)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加偏旁、换偏

旁……)重点指导识记:“周”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

“土”和“口”。“静”认识“青”字旁。

(3)分段指名读课文,及时正音。

三、巩固练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齐读词语卡片。

自主探究

(3)完成书上练习2比一比,再组词。

分析理解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周:注意“横折钩”的折要写直,里面

“上”和“口”不宜大小。

忽:上下要相差不多。勿取之于“物”

挖:注意最后一笔”横折弯钩“横短,弯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用“〜〜”划出写冬天气候特征的句子。

(2)小动物都到哪儿去了呢?他们又是怎样过冬的?

(3)小蚂蚁来到哪里?碰到谁?通过谈话知道了什

么?

2、学生汇报,师指导。

重点指导小蚂蚁、鸟类、青蛙师怎样过冬的。

三、总结谈话

同学之间学习了这篇课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相互说说

展示交流

一说自己的看法。

1、完成课后第4题。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他们是

怎样过冬?

2、你还能说说其他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蛇是冬

总结巩固

眠,大雁是飞到南方过冬的。)

师:你还知道那些动物的过冬方式?生说自己知道的动

课外拓展

物过冬方式。

作业设计生字各写一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1动物过冬

导学板书动物过冬方式

黄莺、燕子飞到南方去

啄木鸟不怕冷,留下来工作

导学反思

课题22、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1.认识“盆”、“位”、“选”等12个生字。会写“分”、“要”等6个

字。

导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知道诚实是人的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人。

导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让学生感悟出诚实的品质最可贵。

导学难点体会诚实是一种美德

预习要求预习课文,不会的查字典,把课文读熟悉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鼓励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课件

导学过程

环节学案导案

预习检测抽查学生的认字情况,看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些小伙伴,不但知道了

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一些道理。今天我们再次走

进童话王国,超越时空回到古代(适时播放相关录像或

导入感知有关画面),看那儿的人们吵吵嚷嚷在干什么?原来国王

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是什么方法呢?为什么最

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了继承人?谈谈课文,我们就知

道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第一课时

一、自由朗读课文,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段落。

2、认读生字(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点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写字学习

1、出示8个要写的字,练习拼读。

2、给8个字组词。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都”、“鲜”、“男”、“怎”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讲评学生的书写。

三、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生词

1、抽读生字卡。

自主探究2、齐读课文。

分析理解二、学习课文

1、师出示图一,学习一至二自然段。

(1)问:图上画的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年老的国

王想干什么?他想了什么办法?请默读第一、二自然

段,呆会儿告诉大家。

(2)生默读第一、二自然段。

(3)汇报学习。

2、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1)师:想不想知道国王把王位交给了谁?请大家认

真听叔叔的朗读你就知道了。

(2)学生汇报。

3、出示图(二)

(1)师:大家来看看这些手捧鲜花的孩子们,他们脸

上都有笑容,美滋滋地想着,他们

在想什么呢?

(2)学生小组学习解决问题。

(3)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①国王是怎么做的?皱眉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皱眉

头?怎样皱眉头

②出示图三

③孩子怎样?孩子说的话应该怎样读?

④国王听完怎样,他说了什么话?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国王知道谁是诚实的孩子?

2、煮过的花籽能开花吗?

四、分角色读课文

1、师:老师要请同学们分角色来读课文,你们认为怎

样分工好呢?

2、分角色读课文。

3、问:你喜欢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吗?为什么?

4、你能诚实地说说自己或别人吗?

五、师总结课文,激发他们愿意做诚实的人的愿望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之间学习了这篇课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相互说说

展示交流

一说自己的看法。

1、故事讲到这里,你还认为雄日手捧的是空花盆吗?

(不是)他捧着的是什么?

2、板画:诚实之花、吃苦耐劳之花、坚持不懈之花。

3、出示句子升华情感:(师生合作读)

雄日的花盆里并不是空的,而是种了一朵诚实之花,正

总结巩固

是这朵诚实之花才是国王所说的最美的花。诚实是一种

美德,它不仅是未来国王应有的品质,也是我们每个人

应该具备的品质。

1、上节课老师给大家讲过的有关国王挑选继承人的小

故事中,有的国王是让“心中有他人”的人成为继承

人,有的是选择“聪明”的人成为继承人。而这位国王

课外拓展

要选择雄日做继承人的原因是一一诚实。

2、如果雄日当了国王,他的国家会是怎样一个的王国

呢?(出示思考)

1、把《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作业设计

2、找一找诚实的故事、成语、格言,带来和大家一起积累

22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雄日]]不发芽空花盆(诚实)

导学板书L煮熟的种子J

其它孩子J[鲜花盛开(不诚实)

导学反思

课题23、九色鹿

1.读课文,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

想感情。

导学目标2.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

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导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把握人物形象,崇尚真善美。

导学难点品读语言文字。

预习要求预习课文,不会的查字典,把课文读熟悉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鼓励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搜集和课文内容或主题有关关的民间故事

导学过程

环节学案导案

预习检测抽查学生的认字情况,看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

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叙述导入:敦煌位于我国陕西甘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

圣地。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天堂。那

里有享誉国内外的建筑、雕塑以及壁画。壁画的内容丰

导人感知

富多彩,有描绘神像的,有反应民间生活的,有描摹自

然风景的,有记录神佛故事的……其中,在第257窟西

壁上,记载着一个神奇的故事那就是九色鹿的故事。

(板题:九色鹿)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2、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那就请同学们再回头读读课

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同桌互读课文。

4、指导识字。

(1)教师点击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学生开火车

读。

(2)小老师领读。

(3)全班读。

5、请同学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再读一遍课文,

看看还认不认识它,要是认识了就

擦去生字上的圈。

二、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同学们的识字本领真大!老师相信你们写字本领也很

大!(出示“义”、“求”、“并”、“任”

等八个生字。)

自主探究

2、同学们再用你们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

分析理解

么?

3、说说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漂亮,再看看老师在田字格

中怎么写,记住笔顺。

4、请在书上描一个,写两个。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改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感悟文意

1、同学们的字不但记得好,写得好,课文也一定能读

出感情来。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

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分别用“一

一”和—分别标出九色鹿

的话和那个人的话。仔细读读,看看你想对九色鹿说些

什么?

3、四人小组互相读他们的对话,并说说自己想对九色

鹿说的话。通过各抒己见,学生

们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说出来,大家对九色鹿的好心

肠,产生共鸣。

4、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配乐读等形式朗读九色鹿

和被救的那个人的对话。

5、聪明的孩子,请你们读读第五至七自然段看看你又

知道一些什么?

(1)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后,并让他找出相关的句

子,训练怎样读好这些句子;重在通

过自由读、同桌读、挑战读等形式指导朗读好第六自然

段,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到被

救的那个人为了贪图富贵、享乐,不讲信用。

6、播放第八至十一自然段的动画和课文录音,让学生

边观看边听,并配上动作留意它

他的神态、动作、语言。

(1)自由组合,三人一个小组演一演。

(2)配乐请三位同学上台演表演,其他同学边看边听

边思考:国王为什么叫人放了九色

鹿?那个人为什么躲到大山里独自生活去了?

(3)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当小老师带读。

三、总结课文,结合思想教育

1、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

获?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做一个讲信用的好孩

子。

同学之间学习了这篇课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相互说说

展示交流

一说自己的看法。

1、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

获?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做一个讲信用的好孩

总结巩固

子。

1.读了这个神话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课外拓展2.想象九色鹿和落水者第二次见面的情景,想一想他

们会说些什么,然后再写下来

1、阅读其他版的《九色鹿》。

作业设计

2.演一演故事

23九色鹿落水人

导学板书

(见义勇为)抓(见利忘义)

导学反思

课题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

1、认知目标:认识“孟、推、剪”等10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

课的词语。

导学目标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

理。

导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导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预习要求预习课文,不会的查字典,把课文读熟悉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鼓励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导学过程

环节学案导案

预习检测抽查学生的认字情况,看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

故事导入

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

导入感知

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

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板书课题)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

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二、识记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一一堂稚一一推继一一断桃一一逃

3、加力口:刖男子孟口呆

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

三、写字学习

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四、作业:1、生字各写一行。2、熟读课文。

自主探究

第二课时

分析理解一、复习

1、抽卡认读生字。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2、小组讨论:

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

后会怎么做?

3、全班汇报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

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

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

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四、分角色演课本剧

五、总结全文。结合思想教育

同学之间学习了这篇课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相互说说

展示交流

一说自己的看法。

《孟母断织劝学》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大学问家孟

子的母亲教育他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逃学的事。孟母

总结巩固以剪断布无法再接,比喻学习如果间断,将一无所获

课外拓展收集孟子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1、把一类字工整地写在拼田本里。

作业设计

2、熟读剧本,想想孟母和孟子两人分别该怎么演,试着和同伴演一演

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

导学板书孟母用心良苦

孟子知错就改

导学反思

课题25、苏雅的画儿

1、能认识12个会认字,会写8个会写字(另加2个,共10个);

导学目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心情;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肯动脑,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

1、学习生字、词;

导学重点

2、指导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

导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人物的心情;

预习要求预习课文,不会的查字典,把课文读熟悉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鼓励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

导学过程

环节学案导案

预习检测抽查学生的认字情况,看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

出示课题并读,说说你想知道什么?你从这个课题中

导入感知

知道了什么?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学习会认字

1、请你自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得流利、正确,想一

想文中的主人公都有谁,写了

一件什么事?

2、画坏之后,苏雅和爸爸都有什么样的表现?请你读

一读。(指导看图)

3、从文中勾划出你喜欢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把你

喜欢的词语读给同桌听听。

4、习会认字。

(1)小组长主持学习会认字;

(2)卡片识字(抽读、开火车)

二、写字学习

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三、作业:1熟读课文。2、生字各写一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自主探究

1、抽读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分析理解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指名说)

二、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2、分角色朗读,苏雅和父亲的对话。

3、理解词语“端详”。

4、谈一谈读后的体会。

5、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四至十自然段。

1、分组朗读第四至十自然段。

2、观察图画,指出哪个是苏雅?哪个是爸爸?他们的

表情怎样?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表情?

3、指名回答。

4、用“一一”画出苏雅表现的句子,用画爸爸

表现的句子。

5、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6、小组分角色朗读。

(=)学习第十一至十五自然段。

1、自读第十一至十五自然段。

2、当苏雅拿出画时,同学们都说了什么?

3、苏雅的画获奖了吗?她的心情怎样呢?她高兴些什

么?

4、她读懂了爸爸讲的什么道理?联系课文,说说你对

这句话的理解。

5、小结。

三、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你感悟到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按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新词。

3、预习新课。

同学之间学习了这篇课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相互说说

展示交流

一说自己的看法。

1、齐读全文,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巩固2、小组分角色,按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你能举些“只要肯动脑筋,就会把坏事变成好事”的例子

课外拓展

吗?

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2、生字各写一行。

25苏雅的画

满意

导学板书

着急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

喜悦

导学反思

课题26、《梅花》、《夜雪》

1、指导学生学习8个生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导学目标

3、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和夜雪

的美。

导学重点认识8个汉字,会写6个生字。

导学难点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体会夜雪可感不可见的美。

预习要求预习课文,不会的查字典,把课文读熟悉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鼓励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导学过程

环节学案导案

预习检测抽查学生的认字情况,看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度

《梅花》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它们在什么季节开放?今天我们

导入感知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梅花》

《夜雪》导入

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走进一个雪花飞舞的世界。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梅花》。

一、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圈出

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解决。教师巡视并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并纠正读音。

3、师范读,学生跟着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4、以组为单位,学生练习朗读。小组内互相讨论,提

出疑难问题并尝试解答。

5、师生共同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6、学生互相提问,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

诗句的意思。

7、反复练习朗读,想像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怒放的画

自主探究面。

分析理解8、在读、议、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洁白的特

点。

9、师小结:这首诗通过写梅花不畏严寒,冒雪开放,

赞扬了梅花坚强的品格。

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

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识字朋

友吧!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进

行认读。

2、小组合作,进行认读、识记生字。

3、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

能端正、美观。

(2)学生试写,教师重点提示:

独、梅、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书写时要注意避让。

寒:要注意端正。下面两点要写在竖中线上,撇和捺要

舒展,起出宝盖头,三条横线间

距要均匀。

三、作业: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夜雪》。

一、学习古诗,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读识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并用铅笔圈出认识的

新字朋友。

3、教师领读生字卡片,并进行正音练习。

4、师领读古诗,学生跟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5、理解诗句大意,解释重点词语。

6、指导学生反复练习朗读,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读出感情。

7、同桌互相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连起来试说诗句的意

思:

二、学习生字,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共同交流记忆方法和结果。

讶:形声字,左形右声。

枕:(编顺口溜)木头横着放,倦腿人枕上。

复:(编顺口溜)人上,日中,折文下,不止一次还复

杂。

3、指导书写。

讶:讶的第四笔是竖折。

折:第五笔撇,要写在竖中线上。右边是“斤”,不是

“斥

这两个字的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才好看。

三、作业:

1、背诵古诗

2、把你喜欢的梅花或雪景画下来。同桌互相讲解、欣

赏。

同学之间学习了这篇课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相互说说

展示交流

一说自己的看法。

复习巩固,处理课后练习

1、背诵古诗,指读生字、组词

总结巩固

2、处理课后练习: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课外拓展

发展学生语言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背诵古诗

26古诗两首

梅花夜雪

导学板书凌寒不畏严寒讶冷

不是雪洁白如雪见明

暗香幽香远飘知重

闻声

导学反思

课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