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有关铝热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了铝的还原性B.可用于焊接铁轨,反应为2Al+Fe2O3Al2O3+2FeC.可用于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D.能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2、下列使用漏斗的实验中,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甲所示装置吸收HCl尾气B.用图乙所示装置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备CO2气体C.用图丙所示装置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并把碘的苯溶液从漏斗下口放出D.用图丁所示装置用锌粒与稀盐酸制取H2气体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是半径最小的原子,非金属元素X形成的一种单质能导电.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B.元素X与W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有多种C.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4、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C.该反应反应物断裂旧键所吸收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D.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分解反应5、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灼烧蚕丝织物有烧焦羽毛的气味B.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C.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解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说明水解的产物为非还原性糖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肥皂6、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的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A.在炭粉中加入氯酸钾,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B.过氧化氢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即可迅速放出气体C.固态氯化铁和固体氢氧化钠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D.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加快7、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B.BC.CD.D8、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甲烷和氯气光照下生成四氯化碳 B.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C.苯与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 D.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9、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B.配制100mL0.1mol/L的盐酸C.排水法收集NOD.氨气吸收10、下表是氧化镁和氯化镁的熔、沸点数据:请参考以上数据分析,从海水中提取镁,正确的方法是()物质氧化镁氯化镁熔点/℃2852714沸点/℃36001410A.海水Mg(OH)2MgB.海水MgCl2溶液MgCl2晶体MgC.海水Mg(OH)2MgOMgD.海水Mg(OH)2MgCl2溶液MgCl2(熔融)Mg11、C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和它的一氯取代物的数目分别是()A.2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B.4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C.3个甲基,能生成5种一氯代物D.4个甲基,能生成5种一氯代物12、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之比为1:1:1:1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1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溶液显酸性B.所有原子一定共面C.能够发生加成反应D.能够发生酯化反应14、某无色气体,可能含CO2、SO2、HCl、HI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把溶液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份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对于原无色气体推断一定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SO2 B.—定含有HClC.肯定没有CO2 D.不能肯定是否含有HI15、固体NH5(也可写为:NH4H)属离子化合物,它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它也能跟乙醇、乙酸、盐酸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H5叙述正确的是()A.1molNH5中含有3NA个N﹣H键B.NH5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C.1molNH5与水反应时,转移电子为NAD.与乙酸反应时,NH5被还原16、已知反应3A(g)+B(g)2C(g)+2D(g)ΔH<0,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A与B反应时,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想使曲线b(实线)变为曲线a(虚线),可采用的措施是①增大A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D浓度④加入催化剂⑤恒温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⑥加入稀有气体,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A.①②③ B.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17、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时测得生成0.8molD,0.4molC。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x=1 B.2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C.2min时,A的浓度为0.9mol·L-1 D.B的转化率为60%18、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CO2、H2、O2、CH4、SO2五种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B.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C.所含的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SO2>CO2>O2>CH4>H2D.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O2>CO2>O2>CH4>H219、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材料主要化学成分A普通水泥、普通玻璃硅酸盐B刚玉、金刚石三氧化二铝C天然气、可燃冰甲烷D光导纤维、石英二氧化硅A.A B.B C.C D.D20、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 B.是一种纯净物C.具有丁达尔效应 D.具有净水作用21、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C8H18在表中应为12345678910C2H4C2H6C2H6OC2H4O2C3H6C3H8C3H8OC3H6O2C4H8C4H10A.第24项 B.第25项C.第26项 D.第27项22、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3g钠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NAB.50ml12mol/L的盐酸与足量的MnO2共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0.3NAC.0.6mol过氧化钠晶体中所含阴离子的数目为0.6NAD.常温常压下,8.8gN2O和CO2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为0.6N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是红棕色固体,B是常见的强酸,C是常见的无色液体。E、F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中E能使品红溶液褪色。G可用作补血剂,I是一种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最终变成红褐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F的电子式为_____。(2)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3)可确定反应②中金属离子已完全反应的试剂为_____(填化学式)。反应③的装置如上图所示,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4)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24、(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1)①表示的元素名称是____,②对应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简单离子半径比较②______④。(填“大于”、“小于”、“等于”)(2)③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族。(3)④的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4)用电子式表示③和⑤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25、(12分)亚硫酸钠在印染、造纸等众多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小组用Na2CO3溶液吸收SO2制备Na2SO3。其实验流程如下:查阅资料可知,向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硫的过程中,溶液中有关组分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右图是所示。(1)下图中的线表示的组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2)实验时,“反应Ⅱ”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国家标准规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97.0%为优等品,≥93.0%为一等品。为了确定实验所得产品的等级,研究小组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测定。①方法Ⅰ:称取2.570g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加入足量的双氧水使Na2SO3完全氧化生成Na2SO4,再加过量的BaCl2溶液,所得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质量为4.660g。请通过计算确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②方法Ⅱ:称取1.326g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25.00mL该溶液,滴加0.1250mol·L-1I2溶液,恰好使Na2SO3完全氧化生成Na2SO4时,消耗I2溶液20.00mL。请通过计算确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③试判断Na2SO3产品的等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26、(10分)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项重大贡献。(1)某课外实验小组欲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性(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A.比较铝和铜的硬度和熔点B.比较二者在稀硫酸中的表现C.用铝片、铜片、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比较二者的活动性D.分别做铝片、铜片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E.将铝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共同投入稀盐酸中接入电流计,观察电流方向上述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2)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Zn+H2SO4=ZnSO4+H2↑。上述反应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作负极的物质发生了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所示方式插入100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D.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乙(填“>”、“<”或“=”)。原因是______。③当甲中产生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将锌、铜片取出,再将烧杯中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中c(H+)=0.1mol/L(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试确定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27、(12分)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装置工作过程中,两种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2)该电池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3)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的体积为_____L。28、(14分)(1)写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NH4Cl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2)用电子式表示H2O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一定条件下,白磷转化为红磷释放出能量,则等质量的白磷比红磷具有的能量___(填“高”、“低”),故白磷比红磷稳定性_____(填“强”、“弱”),等质量的白磷和红磷充分燃烧均生成五氧化二磷,______放出热量多。(4)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类型能体现“原子经济性”原则的是____。(请填序号)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分解反应,④取代反应,⑤加成反应,⑥加聚反应(5)电解法冶炼金属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取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的混合物进行铝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29、(10分)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XYZW(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_____族;(2)比较X与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写化学式);(3)XW2的电子式为_____;(4)比较X、Y、Z、W四种原子半径由大到小关系:_____;(5)X和W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析】

铝与某些高熔点金属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详解】A项、铝热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Al为还原剂,故A正确;B项、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铁,可用于焊接钢轨,故B正确;C项、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故C正确;D项、为吸热反应示意图,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D。2、D【解析】

A.HCl极易溶于水,吸收HCl时应防止倒吸,漏斗口边缘应该刚刚没入水面下,故A不选;B.碳酸钠粉末会从多孔塑料板漏下去,不能起到该装置应起的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作用,故B不选;C.苯密度比水小,萃取碘后在上层,应把下层的水从漏斗下口放出,然后再把碘的苯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故C不选;D.安全漏斗中部可以储存一部分加入的稀盐酸,起到液封作用,故D选;故选D。3、C【解析】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是半径最小的原子,则W为H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为O元素;非金属元素X形成的一种单质能导电,则该单质为石墨,所以X为C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而且原子序数比O大,则Z的电子排布为2、8、6,所以Z为S元素;A.Y为Al元素,Al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故A正确;B.C与H可以形成烷烃、烯烃、炔烃等,则元素X与W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有很多种,故B正确;C.元素W为H,X为C,二者的氯化物中,HCl中的H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C错误;

D.元素S可与元素C形成共价化合物CS2,故D正确;故选C。4、B【解析】

A.根据图示可知: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所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正确;B.任何化学反应发生都有断裂反应物化学键吸收能量的过程,和形成生成物化学键释放能量的过程,与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无关,B错误;C.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说明反应物断裂旧键所吸收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C正确;D.碳酸钙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图示过程是吸热反应,因此可能为碳酸钙分解反应,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5、C【解析】

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蚕丝织物有烧焦羽毛的气味,A正确;B.蔗糖和麦芽糖都为二糖,分子式均为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C.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解后加入适量的碱,使溶液呈碱性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说明水解的产物为非还原性糖,C错误;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制肥皂,D正确;答案为C6、B【解析】

A项、在炭粉中加入氯酸钾,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促进燃烧,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与催化剂无关,故A错误;B项、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故B正确;C项、加入水,固态氯化铁和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迅速产生沉淀,与催化剂无关,故C错误;D项、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Zn与Cu2+发生置换反应反应生成Cu,Zn、Cu在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放出氢气的速率加快与催化剂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注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物质发生变化的实质是解答关键。7、C【解析】实验室中加入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故A错误;向氨气、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通二氧化碳应该从长管通入,故B错误;用过滤法分离出碳酸氢钠晶体,故C正确;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不能加热干燥碳酸氢钠,故D错误。8、B【解析】

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详解】A项、光照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氯化碳和氯化氢,故A错误;B项、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故B正确;C项、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硝酸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故C错误;D项、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与乙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取代反应,注意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特点,明确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是解答关键。9、B【解析】

A.碘易溶于酒精中,用分液方法不能进行分离,A项错误;B.配制100mL0.1mol/L的盐酸容量瓶选择正确,操作正确,B项正确;C.NO在常温下即可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且微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NO气体应从短管进,长管排水集气,C项错误;D.氨气极易溶于水,直接用导气管通入水中易引起倒吸现象发生,D项错误;答案选B。10、D【解析】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正确方法是:先加石灰乳使水中的镁离子通过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然后利用盐酸溶解氢氧化镁生成氯化镁溶液,从氯化镁溶液中冷却结晶得到MgCl2·6H2O,在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得到无水MgCl2,镁是活泼的金属,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即可以得到金属镁。综上分析,A、B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A、B错误;C、因为氧化镁的熔点远远高于氯化镁,工业会选择氯化镁电解得到镁,选项C错误;D.海水Mg(OH)2MgCl2溶液―→MgCl2(熔融)Mg符合题意;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海水的综合利用,海水中含有MgCl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首先是富集;根据石灰乳比氢氧化钠廉价易得,一般不用氢氧化钠,在海水苦卤中加石灰乳过滤得沉淀氢氧化镁;加盐酸得到氯化镁,经浓缩、结晶、脱水、电解可以得到金属镁分析。11、C【解析】试题分析:A.含2个甲基,为CH3CH2CH2CH2CH2CH3,有3种H原子,则有3种一氯代物,A错误;B.含4个甲基,有和两种结构,前一种结构有2种一氯代物,后一种结构,有3种一氯代物,B错误;C.含3个甲基,有和两种结构,前一种结构有5种一氯代物,后一种结构,有4种一氯代物,C正确;D.含4个甲基,则有和两种结构,前一种有2种一氯代物,后一种有3种一氯代物,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判断12、C【解析】

A、根据反应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因此压强始终不变,则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正确;B、反应达到平衡时,P、Q、R、S物质的量的浓度之比可能为1﹕1﹕1﹕1,也可能不是1﹕1﹕1﹕1,这与该反应的初始分子数及转化率有关,故B错误;C、当反应到达平衡,P的生成速率和P的消耗速率相等,而P的消耗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所以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故C正确;D、根据反应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因此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则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答案选C。13、B【解析】分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结合相应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解答。详解:A.含有羧基,其水溶液显酸性,A正确;B.含有甲基,则所有原子一定不共面,B错误;C.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D.含有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D正确。答案选B。14、A【解析】

①无色混合气体通入氯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HI能够被氯水氧化成碘单质,碘水显黄色,则一定不存在HI;②向与氯水反应后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只能为硫酸钡,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SO2;③另一份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也有白色沉淀生成,由于之前通入氯水,引进了氯离子,无法确定原气体中是否含有HCl,二氧化碳在实验中没有涉及,不能确定是否含有,因此合理选项是A。15、C【解析】

A.NH5是离子化合物氢化铵,化学式为NH4H,所以1molNH5中有4NA个N-H键,A错误;B.NH5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NH4H,阴离子氢离子为-1价,铵根离子中氢元素为+1价,则氮元素为-3价,B错误;C.NH4H中阴离子氢离子为-1价,变成0价的氢,所以1molNH5与水反应时,转移电子为NA,C正确;D.根据NH5与水反应类比知,与乙醇反应时,NH5中阴离子氢离子的化合价由-1价→0价,所以失电子作还原剂,NH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与计算,题目难度中等,能根据题意判断化合物NH5含有的阴阳离子是解本题的关键。16、B【解析】

3A(g)+B(g)2C(g)+2D(g)△H<0,该反应为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的且正反应为放热的反应,从图可以看出,当采用措施D的百分含量并不发生改变,而且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了;增大A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但是D的百分含量与原来的不一样,故①错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但是D的百分含量与原来的不一样,故②错误;增大D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但是D的百分含量与原来的不一样,故③错误;加入催化剂,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且不改变化学的平衡点,故④正确;恒温下,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因为该反应为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压强的改变并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故恒温下,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且不改变化学的平衡点,故⑤正确;加入稀有气体,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相对于减小压强,而化学反应速率变小,故⑥错误,所以本题的答案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移动等相关知识,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本题要抓住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而且D的百分含量不变。17、D【解析】

由题给数据建立如下三段式:3A(g)+B(g)=xC(g)+2D(g)起(mol)3100变(mol)1.20.40.40.8末(mol)1.80.60.40.8【详解】A项、根据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1,故A正确;B项、2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故B正确;C项、2min时,A的浓度为=0.9mol·L-1,故C正确;D项、B的转化率为×100%=40%,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注意三段式的建立和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相关公式的应用是解答关键。18、C【解析】

A.根据n=可知,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则同温同压下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质量相同的CO2、H2、O2、CH4、SO2五种气体,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故A正确;B.根据n=可知,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分子数越少,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CO2、H2、O2、CH4、SO2,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故B正确;C.取mg四种气体,质量相同的CO2、H2、O2、CH4、SO2五种气体含电子数分别为:×22,×2,×16,×10,×32,所含的电子数由多到少是:H2>CH4>CO2=O2=SO2,故C错误;D.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CO2、H2、O2、CH4、SO2五种气体摩尔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H2<CH4<O2<CO2<SO2,密度之比为:H2<CH4<O2<CO2<SO2,故D正确;故答案为C。19、B【解析】A.普通玻璃主要成分为Na2SiO3、CaSiO3和SiO2;水泥的成分为: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二者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故A正确;B.金刚石成分为碳单质,刚玉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故B错误;C.天然气、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故C正确;D.光导纤维、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D正确;故选B。20、B【解析】

A.氢氧化铁胶体胶粒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A正确;B.氢氧化铁胶体是氢氧化铁和水的混合物,B错误;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正确;D.氢氧化铁胶粒能吸附水中的杂质颗粒,有净水的作用,D正确;答案选B。21、C【解析】根据表中的化学式规律采用分组分类法推出:每4个化学式为一组,依次是烯烃、烷烃、饱和一元醇、饱和一元酸。把表中化学式分为4循环,该组中碳原子数为2+(x-1)×1=8,x=7,即C8H18是第7组中第二位的烷烃,4×(7-1)+2=26,即第26项,故选C。22、B【解析】A、1molNa→1molNa+,失去1mol电子,23g金属钠失去电子物质的量为23×1/23mol=1mol,故A说法正确;B、MnO2只跟浓盐酸反应,因为MnO2是过量的,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降低,到达某一浓度,反应将会停止,根据信息,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故B说法错误;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1molNa2O2中含有阴离子物质的量为1mol,即0.6mol过氧化钠中含有阴离子物质的量为0.6mol,故C说法正确;D、N2O和CO2摩尔质量都为44g·mol-1,且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中含有原子物质的量相等,即8.8g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8.8×3/44mol=0.6mol,故D说法正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B和选项C,选项B学生常常忽略MnO2只跟浓盐酸反应,不与稀盐酸反应,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降低,反应停止,如果MnO2是少量,盐酸是过量或足量,这样就可以根据MnO2计算Cl2,或转移电子物质的量,选项C,学生常常只注意到Na2O2中氧原子的右下标是2,认为1molNa2O2中含有2mol阴离子,进行判断,解决此类题应注意过氧化钠的电子式,通过电子式进行判断和分析;解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问题要求学生基本功扎实。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KSCN防止发生倒吸2NH3+2H2O+Fe2+=Fe(OH)2↓+2NH4+(或2NH3·H2O+Fe2+=Fe(OH)2↓+2NH4+)【解析】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是红棕色固体,则为氧化铁;E能使品红溶液褪色,E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为二氧化硫;B是常见的强酸,在根据E和D、C反应,生成B,说明B为硫酸,C为水;F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I是一种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最终变成红褐色,说明F为氨气;G可用作补血剂,说明是硫酸亚铁;【详解】⑴F为氨气,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⑵反应②是铁离子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O2+2H2O+2Fe2+=4H++2Fe2++SO42-,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故答案为;⑶可确定反应②中金属离子已完全反应即无铁离子,可用KSCN来确认,反应③的装置如上图所示,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用倒置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故答案为KSCN;防倒吸;⑷反应③主要是亚铁离子和氨气、水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2NH3+2H2O+Fe2+=Fe(OH)2↓+2NH4+(或2NH3·H2O+Fe2+=Fe(OH)2↓+2NH4+)故答案为2NH3+2H2O+Fe2+=Fe(OH)2↓+2NH4+(或2NH3·H2O+Fe2+=Fe(OH)2↓+2NH4+)。24、碳大于三ⅡA2Al+2OH-+2H2O=2AlO2—+3H2↑【解析】

由题给周期表可知①为C元素、②为O元素、③为Mg元素、④为Al元素、⑤为氯元素。【详解】(1)①为C元素,名称为碳;②为O元素,氧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氧离子和铝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氧离子半径大于铝离子,故答案为:碳;;大于;(2)③为Mg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ⅡA族,故答案为:三;ⅡA;(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4)③和⑤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氯化镁,氯化镁是由镁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镁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点睛】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注意左端是原子的电子式,右端是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用“”表示电子的转移。25、(1)线2表示的组分为NaHCO3。(2)NaHSO3+NaOH=Na2SO3+H2O(主要)SO2+2NaOH=Na2SO3+H2O(次要)(3)①98.05%②95.02%③产品为一等品。产品中含有的硫酸钠和碳酸钠,在方案I的测定中,硫酸钠和碳酸钠杂质使得测定值偏高。而方案II是直接测定亚硫酸钠,更可信。【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图像可知在Na2CO3溶液里通入SO2,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SO2+H2O=2NaHCO3+Na2SO3,2NaHCO3+SO2=Na2SO3+2CO2↑,Na2SO3+SO2+H2O=2NaHSO3;据此可知线2表示的组分为NaHCO3;(2)I中得到的是NaHSO3溶液,则II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中和NaHSO3得到Na2S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SO3+NaOH=Na2SO3+H2O(主要)、SO2+2NaOH=Na2SO3+H2O(次要);(3)方法I:Na2SO3+H2O2=Na2SO4+H2O,Na2SO4+BaCl2=2NaCl+BaSO4↓m(BaSO4)=4.660,n(BaSO4)=4.660g÷233g/mol=0.020mol,则经氧化后n(Na2SO4)=0.020mol,m(Na2SO4)=0.020mol×142g/mol=2.840g,根据差量法,原混合物中的Na2SO3:n(Na2SO3)=2.840g-2.570g16g/mol,m(Na2SO3)=2.840g-2.570g16g/mol×126g/mol=2.12625g,w(Na2SO3)=2.12625g2.570g×100%≈82.73%。如若不考虑杂质,则n(Na2SO3)=n(BaSO4)=0.020mol,m(Na2SO3)=0.020mol×126g/mol=2.520g,w(Na2SO3方法II:Na2SO3+I2+H2O=Na2SO4+2HIn(Na2SO3)=n(I2)=20.00mL×10-3L/mL×0.1250mol/L=0.0025mol,m(Na2SO3)=0.0025mol×126g/mol×100mL25.00mL=1.260g,w(Na2SO3)=1.260g方案I中的产品为优等品,方案II中的产品为一等品。但是方案I产品中含有的硫酸钠和碳酸钠等杂质,在方案I的测定中,硫酸钠和碳酸钠杂质对测定有干扰,而方案II是直接测定亚硫酸钠,可信度和精确度都要更高一些。【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图分析、判断与计算【名师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难度较大。无机工业流程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为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类题成为近年来高考的必考题型。流程题的解题思路为: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仔细分析每步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得到的产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注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该题的难点是纯度计算。26、BCEB氧化BD>甲池锌铜可形成原电池,能加快Zn与硫酸的反应速率1mol·L-1【解析】分析:(1)比较金属性强弱,可以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构成原电池的负极等方面分析,而与硬度、熔沸点及氢氧化物的稳定性等无关,据此进行解答;(2)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3)①甲装置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是原电池,乙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据此判断;②构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加快;③先计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再计算原来稀硫酸的浓度。详解:(1)A.铝和铜的硬度和熔点与金属性强弱无关,A错误;B.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可通过比较Cu、Al在稀硫酸中的表现判断其金属性强弱,B正确;C.用铝片、铜片、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根据是否发生置换反应可比较二者的活动性,C正确;D.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铝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活泼性无关,不能根据是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判断金属性强弱,D错误;E.将铝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共同浸入稀盐酸中,接入电流计,通过观察电流方向可判断金属性强弱,E正确;答案选BCE;(2)A.NaOH+HCl=NaCl+H2O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B.Zn+H2SO4=ZnSO4+H2↑是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锌失去电子,负极是锌,发生氧化反应;(3)①甲装置是原电池,乙装置不是原电池,锌与稀硫酸直接发生置换反应。则A、甲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乙不是,A错误;B、乙装置中铜片不反应,也没构成原电池的正极,所以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B正确;C、甲、乙中锌片均失去电子,质量都减少,甲中铜片质量不变,C错误;D、两个烧杯中都产生氢气,氢离子浓度都降低,所以溶液的pH均增大,D正确。答案选BD;②由于甲池锌铜可形成原电池,能加快Zn与硫酸的反应速率,所以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乙;③稀释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L×0.1mol•L-1=0.1mol,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05mol,所以原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原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0.2mol÷0.1L=2mol/L,一分子硫酸电离出两个氢离子,所以原溶液中稀硫酸的浓度为1mol•L-1。点睛:本题考查了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等,涉及原电池原理、金属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明确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题目难度中等。27、化学能→电能电能→光能H2-2e-+2OH-=2H2O1.12【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给出的电子流动方向可知通气体a的电极有电子流出,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通气体b的电极有电子流入,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详解:(1)该装置为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该装置外接导线连接一个灯泡,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2)通气体a的电极有电子流出,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3)通气体b的电极有电子流入,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会消耗0.05mol转化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原电池中,活泼电极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不活泼电极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电子从负极经外接导线流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28、高弱白磷②⑤⑥2Al2O3(熔融)4Al+3O2↑Fe2O3+2Al2Fe+Al2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