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上海市四区生物高一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系统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膜为两层膜 B.具有核仁C.是储存营养物质的场所 D.是遗传信息库2.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A.1:1 B.1:2 C.4:1 D.2:13.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呼吸作用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1/N2)×100%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D.N5的去向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4.下列为某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一段DNA片段,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段多肽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C.这段DNA中的②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D.若发生基因突变,则该多肽链的结构不一定改变5.下列关于下图植物中生长素合成、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的解释合理的是A.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合成B.a处合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到达根尖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b>c>d>aD.根部顶端优势与横向运输有关6.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B.三倍体无籽西瓜不能产生种子,因此是不可遗传变异C.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突变是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D.基因结构的改变都属于基因突变7.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那一项属于其研究过程中的“演绎”()A.测交预期结果:高茎,矮茎接近于1∶1B.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8.(10分)如图表示叶片面积指数与光合产物实际量、呼吸量等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植物单位面积中叶面积的数量,此数量越大,表示叶片交叉程度越大)。则图中曲线1、2、3及D点所代表的生物意义依次为A.光合作用实际量、呼吸作用量、干物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等于零B.光合作用实际量、干物质量、呼吸作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等于零C.干物质量、光合作用实际量、呼吸作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大于零D.呼吸作用量、光合作用实际量、干物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小于零二、非选择题9.(10分)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A、a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1)丙的基因型是____,丁的基因型是____。
(2)F1形成的配子种类是____________。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的____。
(4)写出F2中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__________。(只考虑抗锈和感锈一对相对性状)10.(14分)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2)进行图中8过程时,细胞之间有信息交流,完成信息交流的细胞结构是,相关的成分是。(3)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⑷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4—6时期为个。⑸若8过程发生在人体内,此时后代性别(填“已决定”或“未决定”);所形成的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数量(填“父方多”、“母方多”或“一样多”)。11.(14分)如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关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染色体的变化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选择“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填空)(2)经历图甲中的C过程,_____________数量加倍。此过程可对应到图乙中的_________阶段到_________阶段。(3)图丙中的c时期,除了包括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过程。若此图表示一个雌性动物相关细胞的变化规律,处于IJ阶段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与D之间的虚线对应图丙中的N-O时期,那么你认为图丁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12.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系统,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请回答(1)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水中分布着芦苇,岸边有柳、白杨树等植被,这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2)人们通过对荒滩引水、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湿地生物群落,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______。(3)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该食物网中影响螺蛳种群密度的种间关系是_____,若水草固定的太阳能为20000kJ,黑鱼最多可获得______kJ的能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详解】真核细胞具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核膜包括两层膜,A正确;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具有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的场所,是遗传信息库,不是储存营养物质的场所,C错误;D正确。2、D【解析】
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两个DNA,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2∶1,故选D。3、D【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主要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详解】A.生产者呼吸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ATP中暂时储存,ATP是物质不是能量,A错误;B.生产者的能量是N2,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是N5,因此能量的传递效率是N5/N2×100%,B错误;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0,流向蜣螂的能量N6是来自生产者,C错误;D.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N5的去向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正确。【点睛】两个易错点:一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不能说转变为ATP,只能说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二是分解者从粪便中获得的能量直接来自于产生粪便的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不是来自于产生粪便的营养级的同化量。4、C【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一段DNA链,转录是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已知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其对应的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为TAC,因此这段DNA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多肽片段由5个氨基酸组成,因此含有4个肽键(-CO-NH-),A正确;根据起始密码子可知,①链为转录的模板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为AUG、CCC、ACC、GGG、GUA,B正确、C错误;若发生基因突变,则转录形成的mRNA肯定发生了改变,但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决定的氨基酸种类不一定发生改变,因此该多肽的结构不一定改变,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条件和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根据起始密码子判断出转录的模板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C【解析】
考查植物生长素合成、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知识和应用相关知识解释有关生长现象的能力。【详解】单侧光使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影响生长素的运输不影响合成,A错误。a处合成的生长素可以通过极性运输到茎的相关部位,如侧芽,不能达到根尖,根部生长素主要由根尖合成,B错误。顶叶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使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到抑制,而顶叶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根据侧芽的生长的受抑制情况可知浓度高低依次是b>c>d>a,C正确。根部顶端优势是由于根尖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向侧根积累,使侧根生长慢,而根尖优先生长,与横向运输无关,D错误。【点睛】植物的生长方向是形态学上端。植物的地上部分向上生长,所以上部是形态学的上端,下部是形态学下端;地下部分向下生长,所以上部是形态学的下端,下部是形态学上端。6、D【解析】
可以遗传的变异分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又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详解】A、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导致子代发生性状分离的原因是Aa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是随机的而不是基因重组,A错误;B、三倍体无籽西瓜是染色体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变异,B错误;C、基因重组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C错误;D、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D正确。故选D。7、A【解析】试题分析:演绎推理的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F1高茎与矮茎进行杂交,后代会出现高茎∶矮茎接近于1∶1的分离比,A项正确;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均属于假说内容,B、C项错误;测交结果为:30株高茎,34株矮茎,属于实验的验证,不属于演绎过程,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8、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既能光合作用又能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水和二氧化碳,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植物实际光合速率即就是净光合速率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根据叶面积指数的概念可知,叶面积指数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大,合成的有机物越多,干物质量越大.解:ABCD、植物正常生长,光合产物实际量要大于呼吸量.随叶面积指数增大,叶片交叉程度越大,呼吸量越大,净光合作用越小.到一定程度,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相等,净光合作用等于零.曲线1是光合作用实际量,曲线3是呼吸作用量,曲线2是干物质量(即净光合量,是光合作用实际量与呼吸作用量之差),D点代表植物的净光合量等于零,ACD错误;B正确.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二、非选择题9、(1)AaRraaRr(2)AR、Ar、aR、ar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分离,而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3)1/2(4)RR∶Rr=1∶2【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以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毛颖、抗锈。因为亲本为纯种,因此亲本甲的基因型是AArr,亲本乙的基因型为aaRR。由以上分析可知F1(丙)的基因型为AaRr。丙与丁杂交,单独分析抗锈和感锈病这一对相对性状,F2中抗锈:感锈=3: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单独分析毛颖和光颖这一对相对性状,F2中毛颖:光颖=1:1,属于测交类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由此推断亲本丁的基因型为aaRr。(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丙的基因型为AaRr,丁的基因型是aaRr。(2)由于丙的基因型为AaRr,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形成的配子种类有AR、Ar、aR、ar。产生这4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分离,而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3)根据F1丙(AaRr)×丁(aaRr),在得到的F2中,表现型与甲相同(A_rr)的比例占1/2×1/4=1/8,表现型与乙相同(aaR_)的比例占1/2×3/4=3/8,因此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代的1-1/8-3/8=1/2。(4)单独分析抗病与感病这对性状,根据F1丙(Rr)×丁(Rr),在得到的F2(为RR、Rr、rr=1:2:1)中,其中抗锈病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R:Rr=1:2。【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尤其应注意(3)(4)小题的分析思路和方法。10、(7分,每空1分)(1)曲线B(2)细胞膜糖蛋白(3)4~7(4)20(5)已决定母方多【解析】(1)分析:由图可看出1之前与8-9时为分裂间期,此时DNA复制导致数量加倍,而染色体数量不变。(2)分析:8时期时DNA与染色体均突然加倍,故为精卵结合的受精作用。(3)分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与有丝分裂后期之前均有染色单体。(4)分析:由图可知为20条。(5)分析:基因突变发生在分裂间期,自由组合发生在分裂后期。(6)分析:6-7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姐妹染色单体,设两对同源染色体为AA与aa,则在细胞两端分别为Aa与Aa。根据DNA和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变化特点可知,曲线A为DNA的变化曲线,B为染色体的变化曲线。这个图把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很好的联系在一起。0~8表示的是减数分裂;8位点发生受精作用;8~13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具体的时间段1~2、2~3、3~4、4~5、5~6、6~7、7~8依次为减Ⅰ的前期、中期、后期、减Ⅱ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9~10、10~11、11~12、12~13依次为有丝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发生在减Ⅰ后期,即3~4;四分体形成于减Ⅰ前期,消失于减Ⅰ后期,存在区间即1~3着丝点分裂是瞬间完成的,在两个地方发生:减Ⅱ后期和有丝后期刚开始时,这里很多同学往往不是漏掉一个就是填成区间。1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IIII受精作用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每条染色体上的DNA【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考查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和染色体、DNA数目变化的理解。图乙中黑色柱形图代表染色单体,灰色柱形图代表染色体,白色柱形图代表DNA,图丙中,a代表有丝分裂,b代表减数分裂,c代表受精作用和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详解】(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裂过程中均会出现染色质复制、螺旋变粗形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的过程,无丝分裂没有这些变化。(2)图甲中通过C过程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量加倍。图乙中的III阶段到I阶段,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过程。(3)图丙中的c时期,LM代表受精作用,若此图表示一个雌性动物相关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管理外部环境适应试题及答案
- 小区地基打夯方案范本
- 卫生洁具行业品牌建设与零售市场竞争优势提升路径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征地苗木处理方案范本
- 粮油物资捐赠方案范本
- 混凝土施工方案 砼试块
- 2023云南红河州金平县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学校实习老师劳动合同书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股权激励之股权转让协议书
- 参股协议书范文
- 体育场馆消防设施提升施工方案
- 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设计之七年级第三单元便捷的互联网服务
- 合作无固定期限合作协议书范本
- 【《新能源汽车行业融资模式探析:以蔚来汽车为例》11000字(论文)】
- 超聚变 FCIA 考试题库
- 劳动实践烹饪课程设计
-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径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 2024年社区工作者面试题库与答案
- 销售人员工资方案底薪+提成+奖金
- DB34∕T 3221-2018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规程
- 地震监测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