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随时间(min)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时间水样0510152025I(pH=2)0.400.280.190.130.100.09II(pH=4)0.400.310.240.200.180.16Ⅲ(pH=4)0.200.150.120.090.070.05IV(pH=4,含Cu2+)0.200.090.050.030.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0~20min内,I中M的平均分解速率为0.015mol·L-1·min-1B.其它条件相同时,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C.在0~25min内,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II大D.由于Cu2+存在,IV中M的分解速率比I快2、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形成锌-铜原电池 B.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C.证明酸性:CHCOOH>H2CO3>硅酸 D.石油的分馏3、已知:25℃、l0l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ΔH=-2834.9kJ/mol4Al(s)+2O3(g)=2Al2O3(s)ΔH=-3119.91kJ/mol: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4、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NH3被氧化为常见无毒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K+向电极b移动B.氨气在电极a上发生氧化反应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D.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反应一段时间后,电解液的pH升高5、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A.酸性:HNO3>H2CO3>H2SiO3B.稳定性;H2S>H2O>HFC.还原性:Cl->Br->I-D.碱性:NaOH>Mg(OH)2>Ca(OH)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激光照射硫酸铜溶液可以观察到丁达尔现象B.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无关C.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不能继续燃烧D.利用氯气单质的氧化性可以把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基环已烷一氯代物有4

种B.乙二醇与丙三醇互为同系物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苯的邻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可以证明苯分子中没有单、双键交替结构8、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炸药爆炸 B.干冰的气化 C.烃的裂解 D.铁生锈9、下列各组物质互相接近时,能发生反应,并有大量白烟生成的是()A.浓氨水跟硫酸 B.浓盐酸和浓氨水C.氯化铵溶液跟烧碱 D.氨气跟水10、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A.乳浊液B.溶液C.胶体D.悬浊液1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甲烷和氯气光照下生成四氯化碳 B.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C.苯与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 D.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12、分子式为C4H10O且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A.4种B.5种C.6种D.7种13、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7,X、Y在同一周期,X+与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B.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C.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mol乙烷和1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B.0.1molNa2O2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1.7g羟基(-OH)所含电子的数目为NAD.56gFe与足量的水蒸汽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转移电子数为3NA15、工业上制硫酸的一步重要的反应是SO2在400-500℃下催化氧化反应:2SO2+O22SO3,该反应是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B.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C.增加O2的浓度,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D.当SO2和SO3的浓度相等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16、如图W、X、Y、Z为四种物质,若箭头表示能一步转化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选项中按WXYZ的顺序)A.SSO2SO3H2SO4 B.NaNa2O2NaOHNaClC.FeFeCl3Fe(OH)2FeCl2 D.AlAlCl3NaAlO2Al2(SO4)317、Xn-A.aA+n(A-N+n)molB.C.Aa+n(N+n)molD.18、下列方法不能用来鉴别乙醇和乙酸的是A.观察溶液颜色B.加入碳酸氢钠溶液C.加入紫色石蕊溶液D.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9、排布在下列各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所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K层 B.L层 C.M层 D.N层20、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Δ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v正(b点)<v正(d点)B.前10min内用v(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min)C.25min时,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升高温度D.a和c点:Qc(浓度熵)<K(平衡常数)21、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20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22、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B将打磨过的铝箔用酒精灯加热证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C向乙酸和酒精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金属钠确定酒精中是否有乙酸DC2H5OH与浓硫酸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检验制得气体是否为乙烯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机物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此物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D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F是一种高聚物,可制成多种包装材料。(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2)B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24、(12分)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C和化合物d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B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2)反应⑧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⑥用于实验室制乙烯,为除去其中可能混有的SO2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5)己知D的相对分子量为118,其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68%、5.08%,其余为氧元素,则D能发生酯化反应,且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则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6)请补充完整检验反应①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方案:取反应①的溶液2mL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10%的Na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碘水.25、(12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在图上把导管补充完整_________。(2)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和12mL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①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填编号)。A.铁粉B.BaCl2溶液C.银粉D.Na2CO3溶液(3)装置C中试管D内盛装的是品红溶液,当B中气体收集满后,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待反应结束后,向C中烧杯内加入沸水,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4)实验装置C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试用最简单的方法加以解决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用品自选)。26、(10分)某化学课外小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查阅资料如下:主反应:CH3COOH+C2H5OH⇌浓H2SO4120-125℃CH副反应:2CH3CH2OH→140℃浓硫酸CH3CH2OCH2CH3(乙醚)+HCH3CH2OHCH2=CH2↑+H2O根据查得的资料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装置忽略)制取纯净的乙酸乙酯。步骤如下:①在图1的三口烧瓶中加入3mL乙醇,边摇动边慢慢加入3mL浓硫酸,在分液漏斗中装入3:2的乙醇和乙酸混合液。②油浴加热三口烧瓶至一定温度,然后把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液慢慢地滴入三口烧瓶里并保持反应混合物在一定温度。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向锥形瓶中缓慢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并不断摇动,分层后进行分液。④用饱和食盐水和氯化钙溶液洗涤酯层,再分液,在酯层加入干燥剂干燥得粗乙酸乙酯。⑤将粗乙酸乙酯转入图2的仪器A中,在水浴中加热,收集74~80℃的馏分即得纯净的水果香味无色透明液体。根掲题目要求回答:(1)在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______;混合液加热前都要加入碎瓷片,作用是________。(2)歩驟②中油浴加热保持的一定温度范围_____,原因是________。(3)图2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冷凝管中冷水从______(填a或b)口进入。(4)步骤③和④中都用到了分液操作,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在分液操作时,上下两层液体移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5)步骤④中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______(填字母)。a.五氧化二磷b.无水Na2SO4c.碱石灰27、(12分)滴定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实验方法:Ⅰ.酸碱中和滴定:常温下,用0.1000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1)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__________(填“1”或“2”)(2)滴定前CH3COOH的电离度为__________(3)达到B、D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a__________b(填“>”“<”或“=”)Ⅱ.氧化还原滴定原理与中和滴定原理相似,为了测定某NaHSO3固体的纯度,现用0.1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回答下列问题:(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酸性KMnO4溶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酸性KMnO4溶液的还原产物为MnSO4,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3)若准确称取WgNaHSO3固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mL。则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NaHSO3固体的纯度为_________。(4)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A未用标准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B滴定前锥形瓶未干燥C盛装酸性KMnO4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D不小心将少量酸性KMnO4溶液滴在锥形瓶外E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28、(14分)物质生产工艺的设计,必须牢牢抓住物质的性质,而推断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常从两个角度分析:Ⅰ、物质的属类(如氧化物、酸、碱或盐等);Ⅱ、组成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处于最高价、中间价态或最低价)。请回答2(1)已知SiO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试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有Fe2O3、FeO、SiO2、Al2O3等多种氧化物,工业生产过程中可利用该炉渣制备Fe2O3。利用炉渣制备氧化铁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①若盐酸浸泡后所得滤液用氯气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足量的NaOH溶液”处理后,存在于炉渣中的铝元素最终以_____________形式被除去。A.AlB.Al(OH)3C.Al3+D.[Al(OH)4]—②现有a、稀硫酸b、HNO3溶液c、KSCN溶液d、KMnO4溶液e、NaOH溶液f、碘水等试剂,为检验原炉渣中是否含有FeO,应该选择上述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对应的字母)。若存在FeO,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乙酸乙酯是一种良好的工业溶剂,可通过下列转化制取(部分反应条件略去):(1)CH3CH2OH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2)反应①是加成反应,CH3COOH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乙烯()。已知: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乙烯通常采用排水法收集而不用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4)CH3COOH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有机物Q。该有机物Q的摩尔质量是102g·mol-1,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47.06%,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3。有机物Q的化学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解析】

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数学表达式,v(M)==0.015mol/(L·min),故A说法正确;B、对比I和II,在相同的时间内,I中消耗M的量大于II中,说明其他条件下不变,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故B说法正确;C、在0~25min内,III中M的分解百分率=×100%=75%,II中M的分解百分率=×100%=60%,因此III中M的分解百分率大于II,故C说法正确;D、I和IV中pH不同,因此不能说明Cu2+存在,IV中M的分解速率大于I,故D说法错误。故选D。2、D【解析】

A.酒精是非电解质,不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错误;B.导气管不能伸到Na2CO3溶液中,防止倒吸,故B错误;

C.由于醋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醋酸,醋酸会干扰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的反应,CO2在通入硅酸钠溶液之前,要除去CO2中混有的醋酸,故C错误;D.根据馏分温度不同采用蒸馏方法分馏石油,温度计测量馏分温度,冷凝管中水流方向采取“下进上出”原则,符合操作规范,故D正确;本题答案选D。3、A【解析】试题分析:由给出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看出:相同条件下得到相同质量的氧化铝,臭氧比氧气放热要多。说明等质量的O3比O2能量高。能量越低越稳定。由臭氧变氧气为放热反应。正确选项为A。考点:考查氧气与臭氧的稳定性及包含的能量大小的知识。4、D【解析】

NH3被氧化为常见无毒物质,应生成氮气,a电极通入氨气生成氮气,为原电池负极,则b为正极,氧气得电子被还原,结合电极方程式解答该题。【详解】A.因为a极为负极,b为正极,则溶钾离子向正极移动,A正确;B.氨气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在负极a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C.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3价,O元素化合价降低4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消耗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C正确;D.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总反应式为4NH3+3O2=2N2+6H2O,反应后氢氧根的浓度减小,电解液的pH下降,D错误。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根据O、N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正负极,再结合反应物、生成物及得失电子书写电极反应式,注意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结合电解质特点,为易错点。5、A【解析】

A.非金属性N>C>Si,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NO3>H2CO3>H2SiO3,选项A正确;B.非金属性F>O>S,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HF>H2O>H2S,选项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离子的还原性:Cl-<Br-<I-,选项C错误;D.金属性Na>Mg、Ca>Mg,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NaOH>Mg(OH)2、Ca(OH)2>Mg(OH)2,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注重基础积累的积累即可,易错点为选项B:根据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判断对应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6、D【解析】

A.硫酸铜是溶液,不是胶体,用激光照射硫酸铜溶液可观察不到丁达尔现象,A错误;B.钠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则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B错误;C.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能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C错误;D.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氯气能与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D正确;故选D。【点睛】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燃着的镁条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是解答关键。7、D【解析】

A.甲基环已烷一氯代物有5

种,故A错误;B.乙二醇与丙三醇官能团个数不同,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C.蛋白质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物质,故C错误;D.苯的邻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可以证明苯分子中没有单、双键交替结构,故D正确。8、B【解析】

A.炸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干冰的气化是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正确;C.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烃发生裂解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D.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9、B【解析】

A.浓氨水有挥发性,硫酸没有挥发性,浓氨水跟硫酸互相接近时,挥发的氨气溶解于硫酸溶液生成硫酸铵,无白烟,故A错误;B.浓盐酸和浓氨水均有挥发性,二者挥发的HCl与NH3相遇生成NH4Cl白色晶体,看到白烟生成,故B正确;C.氯化铵溶液和烧碱均没有挥发性,氯化铵溶液跟烧碱互相接近时,不能发生反应,无白烟,故C错误;D.氨气极易溶解于,但无白烟,故D错误;答案为B。10、C【解析】试题分析: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雾的粒子的大小在1—100nm之间,为胶体,故选C。考点:考查了胶体的相关知识。11、B【解析】

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详解】A项、光照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氯化碳和氯化氢,故A错误;B项、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故B正确;C项、在浓硫酸作用下,苯与硝酸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故C错误;D项、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与乙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取代反应,注意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特点,明确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是解答关键。12、A【解析】

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为饱和一元醇,可以写成C4H9OH,书写丁基-C4H9异构,丁基异构数目等于丁醇的异构体数目。【详解】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为饱和一元醇,丁基-C4H9可能的结构有:-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2、-C(CH3)3,丁基异构数目等于丁醇的异构体数目,因此该有机物的可能结构有4种;答案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难度不大,利用烃基异构判断,比书写丁醇的同分异构体简单容易。注意一元取代物数目的判断方法。13、C【解析】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7,X、Y在同一周期,X+与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X、Y、Z分别是Na、Cl、F。第三周期元素中钠的金属性最强,故A正确;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HF的稳定性最高,故B正确;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Na+<Cl-,故C错误;第三周期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ClO4最强,故D正确。14、B【解析】A.1mol乙烷的化学键为7mol,1mol乙烯含有5mol化学键,故错误;B.因为反应中过氧化钠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所以0.1mol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中,转移电子为0.1mol,故正确;C.1个羟基含有9个电子,所以1.7克羟基即0.1mol羟基含有0.9mol电子,故错误;D.56克铁与水蒸气反应转移8/3mol电子,故错误。故选B。【点睛】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题是必考题型,其中关于氧化还原反应通常涉及歧化反应等,常见的反应为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的反应,或氯气与水或氢氧化钠的反应,或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掌握特殊反应中的转移电子数是关键。15、D【解析】分析:A、根据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分析;B、根据反应是可逆反应解答;C、根据增大氧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判断;D、根据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详解:A、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因此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A正确;B、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在上述条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转化为SO3,B正确;C、增加O2的浓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C正确;D、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因此当SO2和SO3的浓度相等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D错误,答案选D。16、D【解析】

A.硫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B.Na燃烧生成Na2O2;C.铁在氯气中燃烧只生成氯化铁;D.Al与HCl反应生成X,Al与NaOH反应生成Y,Al与硫酸反应生成Z,Z与氯化钡反应生成X,X与NaOH反应生成Y,Y与硫酸反应生成Z。【详解】A、S不能一步转化为SO3,选项A错误;B、NaCl不能一步转化为Na2O2,选项B错误;C、FeCl3不能一步转化为Fe(OH)2,选项B错误;D、铝与盐酸或氯气等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过量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硫酸铝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铝,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转化,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条件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7、A【解析】

根据Xn-化合价可得X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nX,因X的质量数为A,则HnX的摩尔质量为(A+n)g/mol,agX的氢化物的物质的量为aA+nmol,每个HNX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N+n),故agX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aA+n(A-N+n)mol,故18、A【解析】乙醇和乙酸都是无色液体,不能通过观察溶液颜色鉴别,故选A;乙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乙醇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能通过加入碳酸氢钠溶液鉴别,故不选B;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乙醇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能通过加入紫色石蕊溶液鉴别,故不选C;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通过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故不选D。19、A【解析】

离原子核越近的电子层能量越低,离核越远的电子层能量越高,K层是离原子核最近的电子层,所以K层上的电子能量最低,故选A。20、A【解析】

0-10min内,Δc(X)=0.4mol/L,Δc(Y)=0.2mol/L,则可以推出X为NO2,Y为N2O4;25min时,NO2的浓度突然增大,然后再减小,而N2O4的浓度是逐渐增大,由此可以推出此时是增加了NO2的浓度引起的平衡的移动。【详解】A.经分析,X为NO2,Y为N2O4,c(NO2)b<c(NO2)d,则v正(b点)<v正(d点),A正确;B.0-10min内,v(N2O4)=0.2mol/L10min=0.02mol/(L·min),BC.25min时,c(NO2)突然增大,再慢慢减小,而c(N2O4)则慢慢增大,说明此时平衡的移动是由增加NO2的浓度引起的,C错误;D.a点,c(NO2)在增大,c(N2O4)在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点Qc>K;c点,c(NO2)在减小,c(N2O4)在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c点Qc<K;D错误;故合理选项为A。【点睛】本题的突破口在起始0-10min内X、Y的浓度变化情况,通过这一点可以判断出X为NO2,Y为N2O4。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看图像一定要看全面,再仔细分析。21、D【解析】

A.根据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知,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故A错误;B.香叶醇含有碳碳双键,香叶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B错误;C.香叶醇含有碳碳双键、羟基,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香叶醇含有碳碳双键、羟基,所以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22、B【解析】分析:A.水解后检验溴离子,应在酸性条件下;B.根据实验现象分析;C.酒精、乙酸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D.乙醇易挥发,乙醇及生成的乙烯均使高锰酸钾褪色。详解:A.水解后检验溴离子,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没有加硝酸至酸性,不能检验,A错误;B.将打磨过的铝箔用酒精灯加热过程中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这说明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B正确;C.酒精、乙酸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则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有气泡产生不能说明酒精中有乙酸,C错误;D.乙醇易挥发,乙醇及生成的乙烯均使高锰酸钾褪色,则现象不能说明是否有乙烯生成,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操作、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等,题目难度中等。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H2=CH2羟基2C2H5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取代反应(酯化反应)【解析】

有机物A是来自石油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此物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所以A是H2C=CH2,E是具有果香味的有机物,E是酯,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则B和D一种是酸一种是醇,B能被氧化生成D,D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则D为酸;A反应生成B,碳原子个数不变,所以B是CH3CH2OH,D是CH3COOH,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CH3CH2OH被氧气氧化生成C,C是CH3CHO,乙酸与乙醇分子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A反应生成F,F是一种高聚物,则F为,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知,A为乙烯,结构简式为H2C=CH2,故答案为:H2C=CH2;(2)B为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羟基,F是聚乙烯,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羟基;;(3)②为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O22CH3CHO+2H2O,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反应③是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该反应属于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2C2H5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24、羧基取代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NaOH溶液HOOCCH2CH2COOH用10%的NaOH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再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一段时时间,另取反应①的溶液2mL于试管中,加入碘水。若既有砖红色沉淀且碘水变蓝,则证明淀粉部分水解;若只有砖红色沉淀但碘水不变蓝,则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若没有砖红色沉淀但碘水变蓝,则证明淀粉没有水解究全水解。【解析】CH3CH2OH在Cu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A为CH3CHO,CH3CHO进一步氧化生成B为CH3COOH,CH3COOH与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为CH3COOC2H5,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rCH2CH2Br,BrCH2CH2Br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NC-CH2CH2-CN,(5)中D的相对分子量为118,其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68%、5.08%,其余为氧元素,则分子中N(C)=118×40.68%/12=4、N(H)=118×5.08%/1=6、N(O)=(118−12×4−6)/16=4,故D的分子式为C4H6O4,则其结构简式为HOOC-CH2CH2-COOH。(1)B为CH3COOH,分子中的官能团为羧基;(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⑧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③的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4)反应⑥用于实验室制乙烯,为除去其中可能混有的SO2应选用的试剂是NaOH溶液;(5)由上述分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H2-COOH;(6)反应①是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反应①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方案:用10%的NaOH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再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一段时时间,另取反应①的溶液2mL于试管中,加入碘水。若既有砖红色沉淀且碘水变蓝,则证明淀粉部分水解;若只有砖红色沉淀但碘水不变蓝,则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若没有砖红色沉淀但碘水变蓝,则证明淀粉没有水解究全水解。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注意常见有机物与官能团的检验。D物质的推断和实验方案设计是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25、Cu+2H2SO4(浓)CuSO4+2H2O+SO2↑随着反应进行,硫酸被消耗,产物有水生成,所以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停止AD红色褪去恢复红色用浸有NaOH的溶液的面团塞在试管口【解析】

(1)铜跟浓硫酸反应生成了SO2气体,SO2比空气重,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所以装置中的导气管应长进短出,装置图为;(2)①铜跟浓硫酸在加热时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CuSO4+2H2O+SO2↑;②6.4g铜片的物质的量是0.1mol,该铜和12mL18mol/L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依据化学反应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2H2O+SO2↑的定量关系可知,0.1mol铜与含0.216mol硫酸的浓硫酸反应,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说明一定剩余酸,这是因为浓硫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变小成为稀硫酸,不再和铜发生反应,所以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用铜片完全溶解;③根据反应后必有硫酸铜产生,所以要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只有证明氢离子,A.铁粉与氢离子反应产生气泡,正确;B.BaCl2溶液只能与硫酸根产生沉淀,无论硫酸是否过量,都会发生沉淀反应,因此不能证明硫酸是否过量,错误;C.银粉不反应,无现象,不能证明硫酸是否过量,错误;D.Na2CO3溶液与氢离子反应产生气泡,正确。答案选AD。(3)装置C中试管D内盛装的是品红溶液,当B中气体收集满后,SO2进入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待反应结束后,向C中烧杯内加入沸水,升高温度,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分解,SO2逸出,品红溶液又变为红色;(4)实验装置C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由于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水,因此可以用浸有NaOH的溶液的面团塞在试管口。26、催化剂、吸水剂防止暴沸120—125℃温度过低,酯化反应不完全;温度过高,易发生醇脱水和氧化等副反应蒸馏烧瓶b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解析】分析:(1)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作用;碎瓷片可以防暴沸;(2)根据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可能发生的副反应解答;(3)根据仪器构造分析;根据逆向冷却分析水流方向;(4)根据分液的实验原理结合物质的性质选择仪器和操作;(5)根据乙酸乙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容易水解分析。详解:(1)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中有水生成,则在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由于反应需要加热,则混合液加热前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2)由于温度过低,酯化反应不完全;温度过高,易发生醇脱水和氧化等副反应,因此根据已知信息可知歩驟②中油浴加热保持的一定温度范围为120~125℃。(3)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可知图2中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冷凝管中冷水与蒸汽的方向相反,则冷水从b口进入。(4)步骤③和④中都用到了分液操作,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在分液操作时,为防止试剂间相互污染,则上下两层液体移出的方法是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5)由于乙酸乙酯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反应,步骤④中干燥乙酸乙酯时不能选择酸性或碱性干燥剂,五氧化二磷是酸性27、11%>酸式滴定管5HSO3-+2MnO4-+H+=5SO42-+2Mn2++3H2O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100%E【解析】

Ⅰ.(1)CH3COOH不完全电离,HCl完全电离,使CH3COOH溶液中c(H+)比同浓度的HCl溶液中c(H+)小,pH大;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1,故答案为1;(2)根据图1可知盐酸溶液的起始浓度为0.1mol/L,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是等浓度的,所以醋酸溶液起始浓度也为0.1mol/L,根据图2可知醋酸溶液的起始pH=3,溶液中c(H+)=10-3mol/L,电离度α=×100%=1%,故答案为1%;(3)达到B、D状态时,溶液为中性,NaCl不水解,CH3COONa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为使CH3COONa溶液显中性,需要少加一部分NaOH,使溶液中留有一部分CH3COOH,所以反应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a>b,故答案为>;Ⅱ.(1)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所以选用酸式滴定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2)酸性KMnO4溶液的还原产物为MnSO4,+4价的硫被氧化为+6价,生成硫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SO3-+2MnO4-+H+=5SO42-+2Mn2++3H2O,故答案为5HSO3-+2MnO4-+H+=5SO42-+2Mn2++3H2O;(3)KMnO4溶液呈紫色,与NaHSO3反应,紫色褪去,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紫色不褪去;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若准确称取WgNaHSO3固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用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mL。2MnO4~5HSO3-0.1mol/L×V×10-3Ln(HSO3-)解得n(HSO3-)=5/2×V×10-4mol,即25.00mL溶液中NaHSO3的物质的量为5/2×V×10-4mol,所以500mL溶液中NaHSO3的物质的量为5×V×10-3mol,NaHSO3固体的质量为5×V×10-3mol×104g/mol=5.2×V×10-1g,纯度为×100%=×100%,故答案为×100%;(4)A.未用标准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标准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