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湖州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湖州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湖州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湖州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一、阅读与鉴赏(本大题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材料一:“普世价值”不是抽象的价值共识,而是思想统治的形式,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支配人们头脑、规范人们行为、支撑相应国家制度的统治思想。人类的某些共同价值追求,无非以两种方式存在:一是作为美好的愿望存在,二是作为一个时期社会的主流价值存在。“普世价值”视资本主义现代化为“普世道路”,把资本主义制度视为符合人性的“终极设计”。“普世价值”以现下大多数人的主观认同为前提,不是以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为前提;它看似意味着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实际上与普遍真理、客观规律有本质的区别。“普世价值”的力量主要来自某一时段大多数人的主观认同。历史反复证明,历史潮流不取决于一时的人数多少,而取决于是否遵循客观真理和历史规律;从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历史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于某种“普世价值”的颠覆。材料二:现在国内很多人说的普世价值,实际上就是方便面包装的西方的东西,他们把这些东西看成了普世价值。什么叫普世价值?你可以把它提升到“大家都吃面”这个层面,这是普世价值,但是吃什么面,各个地方是不一样的,再上升,所有人都要吃东西,这是普世价值。我们中国人要治理国家,美国要治理国家,其他国家都要治理国家,这是普世的,但是怎么去做,可能就需要各种各样的解决方式。英文中有一个词叫monoculture,就是一个地方都种一样的东西。现在这种种植方式在全世界受到广泛的批评,它违反了自然规律,造成了极大的环境和生物灾难。在政治社会里,也不能有mono-culture,中国在政治上的做法也是普世价值中的一种,中国特色就是普世价值。材料三:人类有没有共同价值?当然有。这本是一个近乎常识、无需争论的问题。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也是人类在长期奋斗中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问题在于,不同的阶级、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对自由、民主、人权的理解和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由、民主、人权的实现形式和途径也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模式。“普世价值”被某些人热炒,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所宣扬的“普世价值”根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共同价值,而是专指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他们一方面把西方制度模式说成是“普世价值”,一方面把中国一切不好的东西都归咎于制度和体制,鼓吹中国只有接受“普世价值”才有前途,其用意何在,是清清楚楚的。而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普世主义,从来就是西方对外扩张、征服世界的思想源流。(选自《人民论坛》2014年02期)1.对文中四处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普世价值”视资本主义现代化为“普世道路”,否认社会主义现代化。B.“普世价值”把资本主义制度视为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终极设计”。C.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的完全颠覆。D.“方便面包装的西方的东西”既指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也指自由、民主等共同价值。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普世价值”是支配头脑、规范行为、支撑相应国家制度的统治思想。B.“普世价值”与普遍真理有本质区别,但意味着人心所向、大势所趋。C.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做法也是一种普世价值。D.阶级、地位高的人对自由、民主、人权的要求更高,反之则更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甲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是的。”“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选自鲁迅《祝福》)乙鲁侍萍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选自曹禺《雷雨》)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1)间或:▲。(2)工夫:▲。4.甲文写“我”旧历年前遇见祥林嫂,乙文写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后不期而遇,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语句对刻画人物的作用。(4分)(1)甲文:▲。(2)乙文:▲。5.下列社会现象与《乡土中国》中的重要概念不相匹配的一项是(3分)A.有些地方,乡邻之间出现矛盾或纠纷,邀请有威望的长者出面调解。——无讼B.离开老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一个新村落。——地缘关系C.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协助学校管理相关事务。——礼治秩序D.“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熟人社会6.下列人物不属于“宁国府”的一位是(3分)A.贾珍B.贾惜春C.贾环D.贾蔷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我虽不敏,请尝试之C.两股间脓血流离D.汝可以模拟得之8.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崖限当道者B.客有吹洞箫者C.人非生而知之者D.求人可使报秦者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外扮监斩官上。外:“外末”的简称,次要角色,扮演男童。B.林冲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沧州刺:活时的肉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C.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D.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君然向然,奏刀骕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赛,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孤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选自《庖丁解牛》)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乃中《经首》之会会:节奏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遇:遇见C.彼节者有间间:空隙D.善刀而藏之善:揩拭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技盖至此乎进乎技矣B.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吾见其难为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而况大辄乎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无厚入有间1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开头写了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解牛”在庖丁那里,可以说不是技术,而是艺术。B.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从侧面烘托了庖丁技艺的精湛,同时也引出了庖丁的解释。C.庖丁首先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接着依次阐述了自己达到“道”境的三个阶段。D.庖丁尽管已经达到“道”境,但每次遇到筋骨错杂之处,依然会谨慎从事,心存戒惧,动作也轻微迟缓。13.下列对《窦娥冤(节选)》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唱)早已是十多年不睹爹爹面。(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A.【滚绣球】运用了对偶、反问、反复、呼告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朴实、生动,又符合窦娥的反抗个性。B.【滚绣球】窦娥斥责天地不该“为地”“做天”,反衬出后面“天地”被窦娥冤情之大感动。C.【叨叨令】交代多年不见上朝取应的爹爹,既写出了窦娥身世的不幸,也为后文窦天章为女平冤埋了伏笔。D.选文曲词委婉曲折,既表达了窦娥对不公社会的满腔怨愤,又体现了曲词具有浓烈抒情色彩的特征。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任选两题,如全选,则取前两题评分)(1)“荆轲刺秦王”历来有颇多赞语,也有不少非议,苏洵《六国论》用“,”来评论此事件。(2)《涉江采芙蓉》中诗人通过“,”自问自答,感情由欢乐突转为悲哀:这是深沉的疑问、无奈的叹息。(3)古代常以“汗青”代指书籍史册,在古代诗歌中也有使用“汗青”一词的诗句,如“,”。二、表达与交流(本大题共6小题,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甲】抓细,才能抓具体、抓深入,能将工作严之又严、实之又实地落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单位。关注细节、关注小处,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关注全局、关注大事。“尽小者大,积微者著。”只有从细节抓起、从小处严起,多积尺寸之功,才能积小胜为大胜、化蓝图为现实。相反,在细节问题上马马虎虎、大而化之,【乙】就会因为“细节中的魔鬼”而使目标流于空谈,给工作带来被动,甚至造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②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尽管干什么事情,仅重视战略和宏观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细节。目标确立之后,就应该以钉钉子精神坚□不拔推进、□而不舍奋斗,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能否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阻止因为“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太局,体现着领导干部的智慧和能力、胸怀和境界。③()”【丙】无论是干事业,还是抓建设,领导干部都应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既要提高科学谋划能力,善于“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又要在落实、务实、求实上下功夫,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把握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的关系,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真正统一起来,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咬定目标加油干,稳扎稳打勇向前。(选自《解放军报》2021年12月28日,有删改)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方框处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坚□不拔□而不舍A.dīguì忍楔B.dīkuì韧锲C.tíguì韧楔D.tíkuì忍锲16.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而化之B.甚至C.阻止D.功成不必在我17.根据前后语境,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甲B.乙C.丙18.根据前后语境,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关注全局、关注大事。B.尽管干什么事情,仅重视战略和宏观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细节。C.能否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阻止因为“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大局,体现着领导干部的智慧和能力、胸怀和境界。D.又要在落实、务实、求实上下功夫,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19.下列填入第③段括号内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李渤、苏轼先后探秘,清代曾国藩又在冬日水落之时,进入山中洞穴,以为山如倒钟,山以形名。三人皆可谓“目见耳闻”,各持己见,皆以为得其实。从古至今,我们都有探求事件真相的愿望。相比古人,我们有了更为发达的信息手段,可以轻易抵达“现场”,“目见耳闻”。我们以为掌握了事件“真相”,因而理直气壮地进行评论。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泄露个人信息。202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1.A(A项,“普世价值”把资本主义制度视为符合人性的“终极设计”,就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否定。B项,偷换概念,“普世价值”把资本主义制度视为符合人性的“终极设计”。C项,绝对化,把“对于某种‘普世价值’的颠覆”说成是“完全颠覆”。D项,扩大范围,专指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2.C(A项,转换信息时遗漏信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B项,转换信息时遗漏信息“看似”,而且颠倒了关系。D项,转换信息时曲解内容,原文依据是“不同的阶级、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对自由、民主、人权的理解和要求是不同的”。)3.(1)偶尔,有时候(2)时间(指占用的时间)4.(1)肖像描写。两处都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表现了祥林嫂精神上已经完全丧失了活力,巨大的痛苦和悲哀已经使她变得麻木了。“我”的出现就像是她最后的希望,所以眼睛“忽然发光”。(2)舞台说明。“徐徐立起”说明很吃惊,“低声”表明自知理亏,担心对方闹事,想哄住侍萍;“忽然严厉地”“冷冷地”,暴露出周朴园的本来面目,表现了他对侍萍的敌视和仇恨。这些动作、神态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周朴园卑鄙无耻的性格特征。5.C(C项体现的是“法制秩序”。)6.C(贾环为贾政之子,赵姨娘所生,属于“荣国府”。)7.B(A项,指意外的变故/异乎寻常的,特殊的。B项,愚钝,谦辞。C项,形容液体湿淋淋地往下滴的样子/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D项,想象,揣摩/模仿。)8.C(C项为否定句,其余三项皆为定语后置句。)9.A(外:扮演成年男子。)10.B(遇:接触)11.D(A项,语气词,表疑问/介词,相当于“于”。B项,介词,替/动词,根据前后文可以译为“动刀”。C项,表转折,但/连词,表递进关系,何况。D项,介词,用。)12.A(“可以说不是技术,而是艺术”有误。应该用递进关系来陈述:“解牛”在庖丁那里,可以说不仅是技术,而且是艺术。)13.D(“委婉曲折”有误。应为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14.(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5.B16.C(此处应用“防止”。防止: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阻止,使不能前进,使停止不动。)17.C(删除引号里面的句号,在后引号后面加上逗号。注意关联词“既……又……”。)18.C(A项,介词不当,改为“从某种意义上说”。B项,关联词使用不当,改为“无论干什么事情”。D项,语序不当,改为“又要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19.A(语境强调积累。B项,强调坚持不懈。C项,强调借助外物。D项,强调用心专一。)20.【解析】我们生活在可以轻易获得发言机会的网络时代,手机的摄像头就是凝视的眼睛,键盘可以控制舆论场。“看见”似乎变得容易,“获取真相”好像变得轻巧;“说话”似乎变得很容易,“发表观点”好像更加轻飘飘。我们常以为看到了真相,下意识地认为自己与真理和正义为伍,掷地有声地指点江山。面对所谓的“邪恶”,常想“替天行道”。一旦遭遇所谓的“真相”戏剧化地“反转”,我们自己也陷入了迷茫和彷徨。本题不仅考查对《石钟山记》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而且拷问一群跟互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