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4794-2024 内燃机 压缩天然气滤清器(正式版)_第1页
JBT 14794-2024 内燃机 压缩天然气滤清器(正式版)_第2页
JBT 14794-2024 内燃机 压缩天然气滤清器(正式版)_第3页
JBT 14794-2024 内燃机 压缩天然气滤清器(正式版)_第4页
JBT 14794-2024 内燃机 压缩天然气滤清器(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7.020CCSJ94JBInternalcombustionengines—Compressednaturalgasf2024-03-29发布2024-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IJB/T14794—2024前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技术要求 24.1总体要求 24.2一般要求 24.3性能要求 24.4清洁度 24.5静压强度 24.6密封性 24.7抗超扭矩性能 34.8耐脉冲疲劳性能 34.9耐腐蚀性能 34.10耐振动性能 34.11密封圈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 34.12密封圈耐氧老化性能 34.13密封圈耐臭氧老化性能 34.14密封圈耐热老化性能 34.15非金属材料相容性 34.16外观质量 45试验方法 45.1性能测量 45.2清洁度测量 55.3静压强度试验 65.4密封性试验 65.5抗超扭矩性能试验 65.6耐脉冲疲劳性能试验 65.7耐腐蚀性能试验 75.8耐振动性能试验 75.9密封圈耐氧老化性能试验 75.10密封圈耐臭氧老化性能试验 75.11密封圈耐热老化性能试验 75.12非金属材料相容性试验 75.13外观质量检查 8JB/T14794—62024检验规则 18总则...........................................................................86.2检验类别 86.3出厂检验 86.4型式检验 86.5抽查 87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97.1标志 97.2包装 97.3运输 97.4贮存 97.5其它 9图1质量清洁度试验装置原理图 5表1密封性 3JB/T14794—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华原过滤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臻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凤凰滤清器股份有限公司、临海市江南内燃机附件厂、浙江莱恩过滤系统有限公司、杭州特种纸业有限公司、临海市江南滤清器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红节、邓福生、刘国军、陈登宇、金文华、张宇、吴安波、冯贻海、乔亮亮、黄利友。本文件首次发布。1JB/T14794—2024内燃机压缩天然气滤清器本文件规定了内燃机压缩天然气滤清器的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单燃料、双用燃料或双燃料内燃机用压缩天然气滤清器的制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69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计划GB/T351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3672.1橡胶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GB/T3672.2橡胶制品的公差第2部分:几何公差GB/T7762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10893.1压缩空气干燥器第1部分:规范与试验GB19147-2016车用柴油GB/T20110液压传动零件和元件的清洁度与污染物的收集、分析和数据报告相关的检验文件和准则GB/T30475.1压缩空气过滤器GB/T30475.3压缩空气过滤器试验方法试验方法第1部分:悬浮油第3部分:颗粒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压缩天然气滤清器compressednaturalgasfilter去除压缩天然气气流中外来杂质的滤清器。3.2公称压力servicepressure在15℃恒定气体温度下,压缩天然气钢瓶的最大工作压力。3.32JB/T14794—2024额定压力workingpressure压缩天然气滤清器设计的最大承受压力。注:高压压缩天然气滤清器的额定压力为压缩天然气钢瓶的公称压力,即20MPa,低压压缩天然气滤清器的额定3.4试验压力testpressure试验时压缩天然气滤清器承受的压力。4技术要求4.1总体要求内燃机用压缩天然气滤清器(以下简称燃气滤)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4.2一般要求燃气滤应能适应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如下:安装于发动机舱:-40℃~120℃;安装于其他部位:-40℃~85℃。4.3性能要求4.3.1原始阻力在额定体积流量时,原始阻力不应大于25kPa。4.3.2过滤与分离效率在额定体积流量时,燃气滤的过滤与分离效率应满足如下要求:a)大于等于1μm颗粒的过滤效率不应低于99%;b)悬浮油的分离效率不应低于99%;4.4清洁度燃气滤的质量清洁度不应大于6mg,最大硬质颗粒尺寸不应大于0.3mm。4.5静压强度燃气滤在试验压力为2.5倍额定压力的油压下,保压3min,外壳等零部件不应出现破损或泄漏等现象。4.6密封性燃气滤的密封性应满足表1中湿式法的规定,如密封面出现气泡,则应满足干式法的规定。3JB/T14794—2024表1密封性℃性24.7抗超扭矩性能燃气滤在150%安装扭矩下,经15min后,应无变形、损坏或泄漏现象,且满足4.5和4.6的规定。4.8耐脉冲疲劳性能燃气滤经20000次脉冲疲劳循环后,应满足4.5的规定。4.9耐腐蚀性能燃气滤经144h盐雾试验后,应满足4.5和4.6的规定。4.10耐振动性能燃气滤在三正交轴的每一轴向各经30min振动试验后,应无损坏现象,且满足4.5和4.6的规定。4.11密封圈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4.11.1密封圈的尺寸公差应符合产品图样规定,产品图样按GB/T3672.1中规定的级别进行选取。4.11.2密封圈的几何公差应符合产品图样规定,产品图样按GB/T3672.2中规定的级别进行选取。4.12密封圈耐氧老化性能燃气滤密封圈在2MPa、70℃下,经过96h耐氧老化试验后,应无肉眼可见裂纹和损坏现象出现。4.13密封圈耐臭氧老化性能燃气滤密封圈在40℃下,经过72h耐臭氧龟裂静态拉伸试验后,应肉眼可见无裂纹现象出现。4.14密封圈耐热老化性能燃气滤密封圈在120℃(安装于发动机舱的燃气滤)或85℃(安装于其他部位的燃气滤)下,经过168h耐热老化试验后:a)抗拉强度变化率下降不应大于25%;b)断裂伸长率变化率增加不应大于10%、下降不应大于30%。4.15非金属材料相容性4.15.1与天然气接触的非金属件4JB/T14794—2024与天然气接触的非金属件,经温度为室温、压力为额定压力的天然气中浸泡70h后,体积变化率增加不应大于25%或减少不应大于1%、质量变化率不应大于10%。4.15.2与压缩机油接触的非金属件与酯基或α-烯烃基合成或非合成压缩机油接触非金属件,在室温的压缩机油中浸泡70h后,体积变化率增加不应大于25%或减少不应大于1%、质量变化率不应大于10%。4.15.3与压缩天然气接触的非金属件与压缩天然气接触的非金属件,经温度为23℃的正戊烷中浸泡72h后,体积变化率不应大于20%;再经40℃空气中储存48h后,质量变化率减少不应大于5%。4.16外观质量4.16.1产品外表面应平整、光滑,无磕碰、划伤、折皱、拉毛、尖角、毛刺等缺陷。4.16.2所有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零件应坚固、可靠,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无开裂、变形等缺陷。4.16.3所有金属材料制成的零件应经防锈处理,外表面应均匀、光滑,不应有流挂、污物、裂纹、露底和脱落等现象。4.16.4滤芯应清洁,内外表面不应有污垢、杂质,不应有破裂、穿孔、漏胶、脱胶和脱焊等缺陷。5试验方法5.1性能测量5.1.1试验流量性能试验的试验体积流量应为试验压力为0.7MPa下的额定体积流量,当用不等于0.7MPa的压力来标称额定体积流量时,以其额定压力下的当量流速来计算试验体积流量。标准状态下的试验流量由式(1)进行计算:qVn,REF=....................................................................(1)式中:qVe,REFqVn,REF——标准状态下的额定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标准状态下的试验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pe——绝对试验压力(绝压),单位为兆帕(MPa);pn——绝对额定压力(绝压),单位为兆帕(MPa);KT——在额定压力和20℃时空气的压缩系数,无量纲。5.1.2原始阻力测量在额定体积流量下,按GB/T10893.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试验介质为干燥压缩空气。5.1.3过滤与分离效率测量在额定体积流量下:a)颗粒的过滤效率按GB/T30475.3的规定进行测量;5JB/T14794—2024b)悬浮油的分离效率按GB/T30475.1的规定进行测量。5.2清洁度测量5.2.1质量清洁度试验5.2.1.1试验装置试验装置见图1。图1质量清洁度试验装置原理图5.2.1.2试验用油及油温按GB19147-2016中规定的-10号车用柴油,试验油温度为23℃±5℃,粘度应在4mm2/s~6范围内。5.2.1.3试验程序5.2.1.3.1用镊子将一张5μm的滤膜放入称量瓶中,半开盖放入已升温至90℃±5℃的烘箱内,经60min烘干后取出,置于干燥箱中冷却30min后称重,精确到0.1mg。5.2.1.3.2将试验油用0.8μm的X型微孔滤膜过滤后加入试验油箱,过滤时通过滤膜的压差应不超过85kPa,试验油箱加油量不少于8L。5.2.1.3.3安装被试燃气滤。5.2.1.3.4取出称量瓶中的微孔滤膜装于不锈钢滤膜过滤器(9)中。5.2.1.3.5以两倍的滤清器额定体积流量循环60min。5.2.1.3.6将被试燃气滤卸下,并将滤膜过滤器中的油放净,然后揭开滤膜过滤器盖,用装于清洁瓶中的清洁石油醚小心冲洗掉附在滤膜上面的燃油。用平头镊子将微孔滤膜钳到经称量的称量瓶中,使瓶盖半开,放入90℃±5℃烘箱内烘60min取出,并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将经烘干冷却的带杂质滤膜的称量瓶放在天平上称量,读数精确到0.1mg。按公式(2)计算杂质质量,即质量清洁度。W=G2-G1................................................................................(2)6JB/T14794—2024式中:W——质量清洁度,单位为毫克(mgG1——过滤前称量瓶与滤膜质量,单位为毫克(mgG2——过滤后称量瓶与滤膜质量,单位为毫克(mg)。5.2.2颗粒清洁度试验将按5.2.1称重后的带杂质滤膜,按GB/T20110中颗粒尺寸法进行分析。5.3静压强度试验将开口试验连接座堵塞燃气滤出口。将清洁油液通入燃气滤,将压力调节至2.5倍额定压力下(升压梯度不应大于1.4MPa/s),保压3min,观察外壳等零部件破损或泄漏等现象。5.4密封性试验5.4.1一般要求5.4.1.1试验前,用氮气冲洗燃气滤,然后用氮气、干燥空气或天然气密封燃气滤,压力为30%额定压力。5.4.1.2试验应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5.4.2检测方法5.4.2.1采用合适的接头堵塞燃气滤出口。5.4.2.2将压缩空气、氮气或天然气通入试验件入口。5.4.2.3在所规定的试验温度下,将燃气滤浸没于合适的试验介质中2min~2.5min。5.4.2.4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无气泡,则试验通过。如有可见气泡,则采用干式法测量泄漏率。5.4.3试验条件5.4.3.1低温密封性:燃气滤应在-40℃~-45℃下,75%额定压力和2.5%额定压力下进行。5.4.3.2常温密封性:燃气滤应在室温下,2.5%额定压力和150%额定压力下进行。5.4.3.3高温密封性:燃气滤应在120℃~125℃(安装于发动机舱的燃气滤)或85℃~90℃(安装于其他部位的燃气滤)下,5%额定压力和150%额定压力下进行。5.5抗超扭矩性能试验5.5.1将一新燃气滤按安装扭矩安装至一连接座上。5.5.2将扭矩调整至150%安装扭矩,并保持15min。5.5.3拆卸下燃气滤,并检查变形和破损情况。5.5.4按5.4进行密封性检测。5.5.5按5.3进行静压强度检测。5.6耐脉冲疲劳性能试验5.6.1试验程序5.6.1.1燃气滤应按要求安装,并采用干燥空气、氮气或天然气在合适的载荷下进行循环试验。5.6.1.2采用合适的滤座安全连接燃气滤,压力源为干燥空气、氮气或天然气,进行20000次持续工作循环。每一循环应包括一全负荷工作过程和调整间隙,时间间隙由试验委托方确定。7JB/T14794—20245.6.1.3完成试验循环后,应进行5.3静压强度试验。非载荷期间,试验装置下游压力应低于50%试验压力值。试验压力为100%额定压力。5.6.2室温循环试验在室温和额定压力条件下,燃气滤运行96%总循环次数。完成室温循环后,燃气滤应按5.4规定进行密封性试验。如有需要,在试验运行到20%时,可暂停进行密封性试验。5.6.3高温循环试验在120℃~125℃(安装于发动机舱的燃气滤)或85℃~90℃(安装于其他部位的燃气滤)和额定压力条件下,燃气滤运行2%总循环次数。完成高温循环后,燃气滤应按5.4规定进行高温密封性试验。5.6.4低温循环试验在-40℃和100%额定压力(最大到20MPa)条件下,燃气滤运行2%总循环次数。完成低温循环后,燃气滤应按5.4规定进行低温密封性试验。完成持续工作试验和密封性试验后,应立即进行5.3静压强度试验。5.7耐腐蚀性能试验按下述程序进行:a)将燃气滤按正常安装位置支撑,盐雾舱内温度保持在33℃~36℃,盐溶液应为5%氯化钠+95%蒸馏水(质量比),按GB/T10125的规定进行144h盐雾试验;b)盐雾试验后,立即冲洗和小心清洁沉淀盐,再按5.4规定进行密封性试验;c)密封性试验后,立即按5.3规定进行静压强度试验。5.8耐振动性能试验5.8.1采用干燥空气、氮气或天然气将压力调节到燃气滤额定压力后,密封两端口。在共振频率下,在三正交轴的每一轴向振动燃气滤各30min,共振频率按下述方法确定:——加速度为1.5g;——正弦频率范围为10Hz~500Hz;——扫频时间为10min。5.8.2在此范围内,如未找到共振频率,试验则按500Hz进行。5.9密封圈耐氧老化性能试验按GB/T3512规定的方法,将密封圈样品暴露在2MPa、70℃的氧化条件下96h进行试验。5.10密封圈耐臭氧老化性能试验试验按GB/T7762的规定进行。试验样品应加载20%伸长率,在温度为40℃、臭氧浓度为百万分之50的气体中暴露72h进行试验。检查放大倍数为20倍。5.11密封圈耐热老化性能试验按GB/T3512规定的方法,将密封圈样品暴露在120℃(安装于发动机舱的燃气滤)或85℃(安装于其他部位的燃气滤)下168h进行试验,并测定抗拉强度变化率和断裂伸长率变化率。5.12非金属材料相容性试验8JB/T14794—20245.12.1与天然气接触的非金属件相容性试验5.12.1.1制备、测量和称重燃气滤中非金属件样品,将样品浸入盛装温度为室温、压力为额定压力(但不小于100kPa)的天然气容器中浸泡70h。5.12.1.2迅速将试验压力降至大气压力,样品应无碎裂和分解。5.12.1.3再次测量或称重样品,测量体积变化率,以及质量变化率。5.12.2与压缩机油接触的非金属件相容性试验按GB/T1690或下述方法进行试验:a)制备、测量和称重燃气滤中非金属件样品,将样品浸入盛装单一试验液的容器中浸泡70h;b)取出样品,并在1h内再次测量和称重样品,测量膨胀率或收缩率,以及质量变化率。5.12.3与压缩天然气接触的非金属件相容性试验5.12.3.1采用下述条件按GB/T1690中规定进行试验:a)介质:正戊烷;b)温度:23℃(允差按GB/T1690规定);c)浸泡时间:72h。5.12.3.2再经40℃空气中放置48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