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永乐第一中学度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测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1页
南明区永乐第一中学度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测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2页
南明区永乐第一中学度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测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3页
南明区永乐第一中学度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测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4页
南明区永乐第一中学度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测试卷(PDF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明区永乐第一中学度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测试卷(PDF版含答案)2023-2024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姓名:

评价等级:」

一、书写水平(3分)

1.请规范、端正、整洁地使用楷体字答题,此题将根据作文的书写情况计分。(3分)

二、倾听能力(6分)

2.太空授课已经成为我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后的保留项目,截至2022年3月23日,我国在

太空中进行了()次授课。(2分)

A.二

B.三

C.四

D.五

3.在“天宫课堂"水球变冰球”的实验过程中,航天员老师原本想将溶液挤出水袋,等水球悬浮

在空中后再轻轻触碰它完成实验,但在前两次尝试中,水球还没挤出水袋口就已经结晶成了

冰球。地面跟随一起做实验的同学看到后,产生了放弃心理,作为学习委员,你会说些什么

来鼓励同学们继续实验?(4分)

三、基础积累(13分)

来吧,一起走进中学时代!中学时代,黄金时代!迈着轻捷的步①

走进校门,秋

天的校园美不胜收。体育课上,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球,有的在跳绳,个个精神憔悴;

语文课上,同学们在背诵古诗文,书声琅琅,人声鼎沸;数学课上,同学们zuanyan②

着难题,欲探数字的奥秘…中学时代,理想的风帆一旦扬起,未来就有了着落,有了q③

盼和曙光。

4.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5.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轻捷

B.美不胜收

C.憔悴

D.人声鼎沸

6.默写(5分)

(1)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朱自清《春》)

(2)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

(《陈太丘与友期行》)

(3)子日:“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4)在外漂泊的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来抒发自己的愁绪。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咏絮之才"形容女子特别有才华,富有智慧,其典故源出东晋才女谢道粗。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可只

0000000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其中的作品。

D.《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四、阅读能力(30分)】

(一)整本书阅读

8.选段中的“她"和“元旦的古怪仪式”分别指的是()(2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

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

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

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A.沈四太太穿新衣服,写春联

B衍太太吃冰块,打旋子

C.母亲吃煮蚕豆,看五猖戏

D.阿长说祝福话,吃福橘

(二)现代文阅读

那么恨,其实就是那么爱

“妈!”二十年来,她第一次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而在此之前,她恨那个她叫妈的女人。

奇怪的是,在女儿第一声啼哭响起时,她忽然泪流满面,她拔电话,接通时大喊一声:“妈!"

电话那头分明有些迟疑,片刻,那个熟悉的声音传过来:“二姑娘?”她说:“你当外婆了,十分钟

之前,我生了个女儿。"母亲忽然哭了起来,哭声越来越大,母亲一个劲儿地哭,于是,她默默挂

了电话。

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因为遥远的母亲,在秦岭之南。此时,她在鸟鲁木齐。

那年春天父亲去世之后,生活眼看着变得捉襟见肘,母亲咬着牙说:“只要我有一口气,我

就要让你们念书。我要让你们都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过好日子。”

话虽这样说,可日子总得一天天过。

远在新疆的伯父写信来,说别的忙也帮不上,但可以帮着养个丫头,这就意味着她们姐妹

仁之中有一个得离开。

她想自己被送走的概率只有三分之一。可她没有想到,那年暑假伯父回来后,她成了要被

带走的人。她大哭,因为她压根儿不想去城里,她要留在母亲身边…她哭哑了嗓子,恳求母

亲,母亲坚决说不,那一刻她觉得自己被遗弃了。她开始恨母亲。

在乌鲁木齐待了一个冬天之后,她接受了现实,于是,她安心地待在伯父家,但她恨,恨母

亲狠心遗弃了她。

十三岁那年署假,伯父带着她回了一趟老家。那么想回家,回到家她却摆出一副冰冷的样

子。她喝不惯家里的水,因为开水瓶里闪着油花。于是,母亲把锅和开水瓶洗了又洗。她想一

个人睡,要干净的床单,于是母亲给她腾了一张床。离开那天,她是蹦蹦跳跳走的,从回家到离

开,她没有叫过一声妈。

后来,她上高中那年还回去一次。那一次,她安静了许多,母亲头上已经夹杂了白发,她也

想喊一声妈,可嘴巴却像生锈了一样。

0000000答案:

1.略。

2.B

3.示例:同学们,不断尝试是科学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只是看到了航天员老师失败了两次,但是后来航天员老师就成功啦,我们还没有开始尝试就放弃,不仅得不到实验结果,也体会不到实验的乐趣,耐心点,咱们一起动手试试吧!

4.①伐②钻研③企

5.C(“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6.(1)呼朋引伴(2)元方入门不顾(3)思而不学则殆(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B(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8.D(文段选自《阿长与〈山海经>》,根据人物特点可知,“她”是阿长,“元旦的古怪仪式"是指农历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她说:“阿妈,恭喜恭喜!”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9.C(根据文中倒数第二段可知答案)

10.①慈爱。从文中的“母亲把整整一万块钱交给她,却不肯多["说一句话”“第二天傍晚,母亲出现在病房门口那一刻,她一下子蒙了,只一个劲儿地哭"可知,母亲是一个慈爱的人。《秋天的怀念》中的母亲细心照顾病中的儿子,小心翼翼,尽量不触及儿子的伤心处,可知其慈爱。②隐忍、包容。从文中的“她喝不惯家里的水……她没有叫过一声妈”可知,母亲是一个隐忍、包容的人。《秋天的怀念》中的母亲面对儿子的坏脾气,从无怨言,可知其隐忍、包容。③无私。从文中母亲为了女儿的将来能有所成就,忍痛把女儿送到伯父家,自己承受痛苦的情节可知,母亲是一个无私的人。《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同样是一个无私的人。母亲病情严重,却还是无私地照顾着儿子,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身体。(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1.C(根据文中倒数第二段可知,应是“凤凰山的银杏树")

12.①不可以(1分)②这些表示各种颜色的词语,能够突出阳产晒秋随意和色彩缤纷的特点(2分)③拟人(1分)④生动形象地写出树在秋天硕果累累的情景(2分)13.A(根据“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可知答案)

14.①为人不能倔强固执,使气斗狠;②要学会谦让谅解,要有宽大的胸怀;③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15.B(均为动词,到,到达。A.名词,天/名词,太阳;C.动词,存在/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D,连词,表修饰,不译/连词,表转折,却,但是)

【参考译文]有一对父子都性格刚烈,一点都不肯谦让于人。一天,父亲留客人饮酒,派儿子去城里买肉。儿子提着肉回家,将要出城门,遇到一个人面对面走来,两人不肯相让,于是挺着身子面对面地站在那里,僵持了很久。父亲(见儿子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回来)就去寻找,看到这种情景,就对儿子说:“你暂且带着肉回去陪客人饮酒,等我跟他在这里对站着!”

16.C(A.第一首诗中“带得寒鸦两两归"提到乌鸦;B.第二首诗中“拂堤杨柳醉春烟”提到柳树;D.第二首诗中“忙趁东风放纸鸢"提到风筝)

17.示例一:第一首。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这一宁静、祥和的村居生活令我向往。示例二:第二首。一,二两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三、四两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这种充满蓬勃生机、富有朝气的村居生活令我向往。

【参考译文]《村居》张舜民。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荚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村居》高鼎。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绿枝条轻拂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凝聚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18.上联:岁寒知松柏下联:患难见真情

19.A(本语段在谈论交友话题。②④句的作用是引出作者的观点,③句是作者的观点“交朋友也讲究门当户对”,①句用孔子的话支撑观点,⑥句是对孔子话的进一步阐释,⑤句从反面论述观点。故正确排序为②④③①⑥⑤)20.①把“不再"去掉。②把“是否”去掉。21.略。【听力材料]

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再次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三名航天员又一次给全国的青少年们带来了精彩的太空实验。从2013年6月我国神舟十号飞行乘组第一次太空授课,到2021年12月的第二次,再到去年3月的第三次,太空授课已经成为我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后的保留项目。太空授课究竟是如何吸引众多青少年的这样的科普又能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什么样的理想种子呢“天宫课堂”第二课,还是在高速飞行的中国空间站里,还是大家熟悉的三位航天员老师。这一次,变化的是老师们展示的实验,不变的是带给同学们耳目一新的体验。

学生:我就喜欢那个在太空中,分离水和油的那个实验,像那个甩那个油一样就是这样甩甩甩甩甩。实验好玩好看的背后,是实打实的科学原理。

王亚平: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离心作用更加明显,就能实现失重状态下的水油分离。小原理可以发挥大作用哦。很多复杂的科学设备,应用的都是简单的科学原理。原理虽然简单,但想要完美呈现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在昨天的课堂上,第一个项目:水球变冰球利用的是乙酸钠溶液过饱和后,碰到颗粒物时会结晶的原理。航天员老师原本想将溶液挤出水袋,等水球悬浮在空中后再轻轻触碰它完成实验,但在前两次尝试中,水球还没挤出水袋口就已经结晶成了冰球。

“天宫课堂"授课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红祥:我们在实验室的时候也屡屡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做了两遍给大家展示了这么一个过程,它会告诉同学们,实验

就是这样的,即使是两次实验都没有做成,这个也是正常的。

王亚平:同学们看到了吗,液体球迅速结晶,它看起来是不是很像一个冰球呢不断尝试是科学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地面的学生来说,光看不练也无法体会这些实验背后的天地差异。为了让同学们有更直观的感受,中国科技馆作为中国空间站科创体验基地,在承担主会场任务的同时,还精心设计了配套的地面同步实验器材,和在中国科技馆上课的同学一样,全国其他地方的许多师生都在天宫授课前收到了这些专用器材。

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展览教育部科普辅导老师刘丛丛:他们聚精会神地在跟着王亚平老师听课,同时动手在做。这些同学们能够通过他们的操作得出一个实验结果,同时可以跟天宫

的实验形成一个鲜明对比。

学生:地面上的它的水桥距离特别短,而在太空呢,它的水桥距离特别的长,而且就比地面上的要壮观一点。

学生:我最感兴趣的是研究离心力的实验-水油分离。因为我小的时候也经常玩抡水桶的那种游戏,但是水并不会洒出来,我小时候只知道这样操作,但是我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今天在天宫课堂上,我知道了这一个科学实验它的原理以及如何操作,所以我觉得这一课很有收获。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一起来探索宇宙的奥秘,最近两次太空授课,许多地方的地面课堂也和北京主会场一样,并没有设在学校,而是以科技馆为主要支撑体系开展。此次“天宫课堂”,

中国科技馆通过现代科技馆体系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渠道共发动站点2000余个,参与学生200余万人次。

魏红祥:这几年我是觉得国家的科普氛围、科教氛围在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