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课件(共49张)-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课件+素材)_第1页
1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课件(共49张)-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课件+素材)_第2页
1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课件(共49张)-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课件+素材)_第3页
1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课件(共49张)-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课件+素材)_第4页
1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课件(共49张)-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课件+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49张)—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课件+素材)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词的有关知识

一、词的起源

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离。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词题;这大约从宋代开始。如苏东坡的《更漏子》(词调名),外加《送孙巨源》,说明该词为何而作,这后者就是词题。

二、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等均有各自的不同的规格。有水调歌头、采桑子、沁园春等。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____

词的分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按风格

豪放派

婉约派

三、词的分类

四、词的风格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纳兰性德,晏几道,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等。

1、题材

豪放派:多表现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观察和感受,更多关注社会生活和国家、个人命运。

婉约派:闺情、离愁、个人不幸遭遇。

2、感情

豪放派:激越、高昂、开朗、刚健、奔放,豪迈壮阔。

婉约派:闲静、和谐、哀婉、真挚、韵味悠长。

3、语言特点

豪放派:笔力刚健遒劲,气势雄浑豪放

婉约派:清新秀丽、婉转舒缓、清雅空灵

4、景物特点

豪放派:雄奇壮观、意境开阔

婉约派:纤巧、细腻、清丽优雅、可人宜意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

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丑奴儿(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满江红

___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

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被誉为“词圣”,留存词作363首,有《东坡乐府》;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豪放派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有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绘画:开创“湖州画派”,善画墨竹

美食: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

水利:杭州“苏堤”,广州“自来水"

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医药:编《苏学士方》,建安乐坊

服饰:发明东坡帽(又称“东坡笠”)

坎坷的一生

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常州---汝州

北宋版图

眉山

杭州

黄州

凤翔

汴京

惠州

儋州

密州

三次贬谪

苏轼:“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1、1080年~1084年:44岁时谪往黄州

宋神宗时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

2、1094年~1096年:58岁谪往惠州

※宋哲宗时因改革派打压而被贬。

3、1097年~1100年:61岁谪往海南儋州

※宋哲宗时仍因改革派打压而被贬徽宗即位后大赦天下,召苏轼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

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外儒内道,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超脱出世;佛家的四大皆空。

既积极进取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

“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苏轼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又叫词调名。相传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一个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悦耳,于是取为调名。这首词又名为《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等,这是取苏轼这首词中的句子为调名。

“赤壁怀古"是题目,是词要咏怀的内容。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怀着抑郁的心情游览黄冈城西的“赤壁矶”后所作。一般认为三国赤壁鏖战的古战场在现在湖北蒲圻(qi)。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1080年出狱后被贬黄州,在黄州期间为了排遣政治上遭受打击所带来的思想苦闷,经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写下了关于赤壁的“一词两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时年46岁。这时距他被贬为黄州

团练副使已两年。

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

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

(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乌台诗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听完泛读之后,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雄浑豪放

思考:这种“雄浑豪放"的基调是通过什么来表现出来的?

小组讨论内容:

1、文中写了何景?景有何特点?

2、文中写了何人?写了他的哪些事?有何用意?

3、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4、作者想抒何情?

精读上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精读诗歌,理解内容思考:

1.上阕写景,主要选择了哪些具体意象?突出刻画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乱石、惊涛

景物特点:乱石险峭、波涛汹涌、浪花如雪。

渲染磅礴宏伟的气势,勾勒出一幅雄奇撞击的画面。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写景的语句中哪些字词用得较好?好在哪里?

字词

穿

特点

山崖险怪

山峰高峭

巨浪汹涌

怒涛力度

狂澜奔腾

水色纯白

角度

修辞

夸张

比拟

比喻

基调

赤壁壮美如画

写景的语句中哪些字词用得较好?好在哪里?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精读下阕思考:

下阙写了谁?

周瑜

思考:

作者是如何写周瑜的,为了我们描绘了怎样一个形象。

正面

外貌

羽扇纶巾

动作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儒雅

从容镇定

足智多谋

侧面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英姿勃发

年轻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英俊潇洒、文武双全、年轻有为、镇定自若的儒将的周瑜

思考:

那么多历史人物,作者为什么只写周瑜?

对比

神宗时,王安石执政推行新法,意见相左,刚入仕途的苏轼自请离京先后到杭州、密州、湖州等地任职,后因诗文中有讽刺新法的内容,以“诋毁新法”罪入狱一百多天,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后经多方营救出狱,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哲宗继位后,哲

宗继位后,反对新法的旧派司马光执政,重用苏轼,官至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后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再次离京任杭州、颍州、扬州等地知府,后变法派又得势,苏轼被一贬再贬,58岁的苏轼被流放惠州、儋州;

徽宗继位后,被赦免内迁,死于回常州的途中,时年65岁。

人物

年龄

34岁

47岁

职务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虚职)

事业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人生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周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否表达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思想?如何理解?

人生如梦,人生短暂,不必让种种“闲愁"萦回于心,还不如放眼大江,喝酒赏月。一位旷达乐观、善于自解自慰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浮现在我们面前。

情感归纳:

1、表达对周瑜的仰慕与缅怀之情。

2、年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无限感慨。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节选: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