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5H12有2种同分异构体 B.CH2Cl2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异丁烷的一氯代物有2种 D.乙烷与HCl光照反应可得到氯乙烷3、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食盐和蔗糖熔化B.钠和硫熔化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4、下列变化中,既有旧化学键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A.酒精溶解于水 B.氯化钠受热熔融C.碘单质受热产生紫色气体 D.碳酸氢铵受热产生刺激性气味5、常温下,关于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两溶液的OH-浓度也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Cl)>c(CH3COOH)B.c(Cl-)=c(CH3COO-)C.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完全反应,盐酸产生的H2多D.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恰好反应完全,盐酸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多6、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列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A.13C、15N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12C60互为同位素C.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D.15N与14N核外电子排布相同7、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 B.石油分馏 C.石油裂化 D.乙烯聚合8、用纯净的CaCO3与1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F点收集到的CO2的量最多B.OE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C.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mol·L-1・min-1D.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6:79、下列对科学家的相关成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15H22O5),青蒿素属于烃类B.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的催化剂,催化裂解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C.凯库勒研究了苯环的结构,苯环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结构D.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10、在溶液中滴加溶液滴后,再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可证明溶液和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是A.再滴加溶液,观察是否有AgI沉淀产生B.加入振荡后,观察下层液体颜色C.加入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红色D.加入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溶液,观察是否有AgCl沉淀产生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硫酸铝的化学式:AlSO4B.NaCl的电子式:C.O2-的结构示意图:D.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SO4=Na22++SO42-12、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甲烷中的少量乙烯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向溴水中加入苯,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13、某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筒是原电池的正极B.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铵根离子流向石墨电极D.电子经石墨沿电解质溶液流向锌筒14、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X2-和Y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X B.单核阴离子还原性:Z>XC.电解Y的熔融氯化物可制备Y单质 D.WZ2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1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NO3-、SO42-B.Ag+、NO3-、Cl-C.H+、K+、CH3COO-D.NH4+、Na+、OH-16、由氯乙烯(CH2=CHCl)制得的聚氯乙烯()可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聚氯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氯乙烯可由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制得C.由氯乙烯制得聚氯乙烯符合“原子经济”D.大量使用聚氯乙烯塑料可造成白色污染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A和甲。A是气态烃,甲是液态烃。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醛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氧化为羧酸(1)A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C的分子式是________。(2)在反应①~④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3)B和D反应进行比较缓慢,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可用于鉴别B、D和甲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18、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ⅠA01①ⅡAⅢAⅣAⅤAⅥAⅦA2②③④⑧3⑤⑥⑦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④的名称是______(2)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3)按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⑥④⑦的氢化物稳定性:________(写氢化物的化学式)。(4)④的最简单氢化物比⑦的最简单氢化物沸点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元素⑤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所得产物中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电子式表示①与⑨反应得到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7)两种均由①④⑤⑦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8)第三周期元素NaMgAlSCl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9)已知1g①的单质燃烧生成液态产物时放出142.9kJ的热量,写出表示该单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1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2)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揭开泡沫塑料板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上下搅动(3)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4)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20.520.623.6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校学生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装置Ⅱ中生成有机物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装置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简述这一操作的方法__________。(4)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5%的NaOH溶液洗涤、振荡、分液;③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④加入无水CaCl2粉末干燥;⑤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21、H2S在金属离子的鉴定分析、煤化工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请回答:Ⅰ.工业上一种制备H2S的方法是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用天然气与SO2反应,同时生成两种能参与大气循环的氧化物。(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Ⅱ.H2S可用于检测和沉淀金属阳离子。(2)H2S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3)已知:25℃时,Ksp(SnS)=1.0×10-25,Ksp(CdS)=8.0×10-27。该温度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CdCl2和Sn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H2S,当Sn2+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Cd2+)=_______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Ⅲ.H2S是煤化工原料气脱硫过程的重要中间体。反应原理为ⅰ.COS(g)+H2(g)H2S(g)+CO(g)ΔH=+7kJ·mol-1;ⅱ.CO(g)+H2O(g)CO2(g)+H2(g)ΔH=-42kJ·mol-1。(4)已知:断裂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所需吸收的能量如表所示。分子COS(g)H2(g)CO(g)H2S(g)H2O(g)CO2(g)能量/(kJ·mol-1)1319442x6789301606表中x=________。(5)向10L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S(g)、1molH2(g)和1molH2O(g),进行上述两个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体系内CO的平衡体积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①随着温度升高,CO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为_______②T1℃时,测得平衡时体系中COS的物质的量为0.80mol。则该温度下,COS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A、植物油例如油酸甘油酯,油酸C17H33COOH烃基中含C=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错误;B、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C、淀粉属于多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C正确;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变性,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故D错误。2、C【解析】

A.C5H12有3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A项错误;B.CH4是正四面体结构,则CH2Cl2是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B项错误;C.异丁烷分子中有两种等效氢,则一氯代物有2种,C项正确;D.乙烷与Cl2光照反应可得到氯乙烷,与HCl不能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C。3、C【解析】试题分析:A中前者克服的是离子键,后者是分子间作用力;B中前者是金属键,后者是分子间作用力;C中都分子间作用力;D中前者是共价键,后者是离子键,答案选C。考点:考查物质熔化时微粒间作用力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所形成的晶体类型,熔化灵活运用即可。4、D【解析】

A.酒精溶解于水,是物理变化,没有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A错误;B.氯化钠受热熔融,会破坏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离子键,没有新化学键形成,B错误;C.碘单质受热产生紫色气体,是物理变化,没有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C错误;D.碳酸氢铵受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是化学变化,既有旧化学键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D正确;故答案选D。5、B【解析】

A.醋酸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pH相等时,醋酸浓度较大,即c(HCl)<c(CH3COOH),故A错误;B.溶液的pH相等,则两溶液中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l-)=c(CH3COO-),故B正确;C.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完全反应,由于醋酸的浓度较大,则醋酸产生的H2多,故C错误;D.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恰好反应完全,由于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则醋酸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多,故D错误;故选B。【点睛】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醋酸为弱电解质,氯化氢是强电解质,pH相等时,醋酸浓度较大;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盐酸的pH较小,酸性较强。本题的易错点为CD。6、D【解析】

A.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为7、8,A错误;B.13C是核素,12C60属于单质,二者不能互为同位素,B错误;C.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为15﹣7=8,不相同,C错误;C.15N与14N的核外电子数都是7,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中的数量关系,较简单,熟悉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及判断可解答。7、B【解析】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则煤的干馏、石油裂化、乙烯聚合等均是化学变化,而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答案选B。考点:考查物质变化判断8、C【解析】

A.根据图像可知,G点收集到的CO2的量最多,为784mL,A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EF段表示的1min内收集的二氧化碳量最多,平均速率最快,B错误;C.EF段,生成二氧化碳为672mL-224mL=448mL,即标况下0.02mol,消耗盐酸0.04mol,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0.04/(0.1×1)=0.4mol·L-1・min-1,C正确;D.OE、EF、FG三段中,该反应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4:1,D错误;答案为C。9、B【解析】

A.青蒿素(C15H22O5)中含有O元素,则青蒿素属于烃的衍生物,A错误;B.重油裂解的催化剂可以获得乙烯等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B正确;C.凯库勒研究了苯环的结构,苯环不是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结构,苯环的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6个碳原子还共同形成一个大键,C错误;D.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D错误;答案为B10、C【解析】

可逆反应的特点是不能进行彻底,FeCl3中加过量的碘化钾,若仍有三价铁离子存在,则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硫氰化钾,溶液变血红色,证明有三价铁离子存在,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C正确,故选C。11、C【解析】

A项、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2(SO4)3,故A错误;B项、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B错误;C项、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氧离子,氧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C正确;D项、硫酸钠在溶液或熔融状态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SO42-,故D错误;故选C。12、B【解析】A.稀硫酸和锌反应过程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正确;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乙烯生成二氧化碳,增加了新的杂质,故错误;C.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故正确;D.溴在苯中的溶解度比水中的大,所以可以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故正确。故选B。13、C【解析】分析:锌锰干电池中,锌作负极,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碳作正极,二氧化锰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氯化铵是电解质,据此分析。详解:A.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负极,石墨作正极,选项A错误;B.锌锰干电池中,锌筒作负极,石墨作正极,正极上二氧化锰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选项B错误;C.原电池中阳离子定向移动到正极,故铵根离子流向石墨电极,选项C正确;D.电子经导线由负极锌筒流向正极石墨电极,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锌锰干电池,明确锌锰干电池的成分及放电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14、C【解析】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则W为C元素;X2-和Y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X是O元素、Y是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Z是S元素。【详解】A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元素强于C元素,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H4<H2O,故A正确;B项、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单核阴离子还原性越弱,氧气的氧化性强于硫单质,则单核阴离子还原性:S2—>O2—,故B正确;C项、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可制备Al单质,熔融的氯化铝不导电,故C错误;D项、CS2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只存在共价键,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注意依据题给信息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注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5、A【解析】A.Na+、NO3-、SO42-离子间不发生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Ag+与Cl-能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H+与CH3COO-能够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NH4+与OH-能够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点晴: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要注意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利用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要熟记常见的易错的一些离子反应,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等。16、B【解析】

A.聚氯乙烯的分子式为(C2H3Cl)n,其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很大,其本身就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B.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得到的是氯乙烷,氯乙烯是由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制得,B错误;C.氯乙烯制得聚氯乙烯的过程中,没有其他产物生成,所有原子都构成了目标产物,所以这个过程符合“原子经济”,C正确;D正确;故合理选项为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2H4O①加入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或加入过量乙醇等2CH3CH2OH+O22CH3CHO+2H2O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解析】

A是气态烃,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确定B为CH3CH2OH,D为CH3COOH,则A为CH2=CH2,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B为CH3CH2OH,B能氧化得到C为CH3CHO,C氧化得到D为CH3COOH,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A和甲,甲为液体,确定甲为苯,据此解答。【详解】(1)A为CH2=CH2,电子式为;C为CH3CHO,分子式为C2H4O;(2)①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②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③乙醛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④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3)B和D反应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进行比较缓慢,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方法主要有:加入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或加入过量乙醇等;(4)反应②是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5)由于乙酸具有酸性,乙醇溶于水,而苯与水溶液不互溶,可用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鉴别B(乙醇)、D(乙酸)和甲(苯)。【点睛】本题的突破点为,有机中常见的连续氧化为醇氧化为醛,醛氧化为酸。18、氧PH3<H2S<H2O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离子键和共价键S2->Cl->Na+>Mg2+>Al3+【解析】

由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⑨分别为H、C、N、O、Na、P、S、Ne、Cl。【详解】(1)④为O,名称为氧,故答案为氧;(2)元素⑦为S,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故答案为;(3)非金属性O>S>P,⑥④⑦的氢化物稳定性为PH3<H2S<H2O,故答案为PH3<H2S<H2O;(4)④为O,⑦为S,H2O的沸点比H2S高,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故答案为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5)元素⑤为Na,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所得产物为过氧化钠,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和共价键;(6)①与⑨分别为H和Cl,能形成一种化合物为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故答案为。(7)由①④⑤⑦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NaHSO3和NaHSO4,在水溶液中这两种物质要发生电离,NaHSO3=Na++HSO3-,NaHSO4=Na++H++SO42-,电离出的HSO3-和H+发生反应H++HSO3-=SO2↑+H2O,故答案为H++HSO3-=SO2↑+H2O;(8)比较半径,首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内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故NaMgAlSCl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Na+>Mg2+>Al3+,故答案为S2->Cl->Na+>Mg2+>Al3+;(9)1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的热量,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kJ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点睛】比较半径,首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内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电子层数和质子数都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据此,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小于阴离子半径。19、CDΔH1=ΔH2<ΔH3-51.8kJ·mol-1不能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解析】分析:(1)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分几次倒入,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2)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时,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3)H+(aq)+OH-(aq)═H2O(l);△H=-57.3kJ•mol-1;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4)根据中和热计算公式Q=cm△T中涉及的未知数据进行判断;(5)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生成沉淀的过程中会有热量变化,影响测定结果。详解:(1)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故选C;(2)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不能使用温度计搅拌;也不能轻轻地振荡烧杯,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溅出或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更不能打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有热量散失,故选D;(3)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57.3kJ;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程,稀氨水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小于57.3kJ,反应焓变是负值,所以△H1=△H2<△H3,故答案为△H1=△H2<△H3;(4)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05℃,反应后温度为:23.2℃,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5℃;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3℃,反应后温度为:23.4℃,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55℃,反应后温度为:23.6℃,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05℃;50mL的0.50mol/L盐酸与50mL的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为m=100mL×1g/cm3=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00g×=1.2959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2959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2959kJ×=51.8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1.8kJ/mol,故答案为-51.8kJ/mol;(5)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aSO4沉淀,该反应中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故答案为不能;因为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点睛: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测定方法、计算、误差分析,注意掌握测定中和热的正确方法,明确实验操作过程中关键在于尽可能减少热量散失,使测定结果更加准确。本题的易错点为(4),要注意中和热的△H<0。20、冷凝回流a吸收溴蒸气Ⅲ中硝酸银溶液内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反应结束后装置Ⅱ中存在大量的溴化氢,使I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开启K2,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蒸馏【解析】

苯和液溴在催化作用下可生成溴苯,同时生成HBr,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小试管内苯可用于除去溴,可用硝酸银溶液检验生成HBr,Ⅳ中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结束,可开启K2,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使I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溴化铁对苯和溴单质的反应起到催化剂的作用,+Br2+HBr;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中的溴蒸气,避免干扰溴离子检验;故答案为+Br2+HBr;吸收溴蒸气;(2)因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化氢,溴化氢不溶于苯,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故答案为Ⅲ中硝酸银溶液内有浅黄色沉淀生成;(3)因装置Ⅱ中含有溴化氢气体能污染空气,使I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操作方法为开启K2,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故答案为反应结束后装置Ⅱ中存在大量的溴化氢,使I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开启K2,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4)加入无水CaCl2粉末干燥,然后通过蒸馏操作,获得纯净的溴苯,故答案为蒸馏。【点睛】本题主要以苯的性质实验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掌握反应的原理、各物质的性质以及操作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1、4SO2+3CH44H2S+3CO2+2H2OH2SH++HS-8.0×10-3mol·L-11076增大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反应ⅱ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平衡体积分数也增大20%0.044【解析】

I.(1)工业上一种制备H2S的方法是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用天然气与SO2反应,同时生成两种能参与大气循环的氧化物,从元素角度考虑,这两种氧化物为CO2和H2O,反应产生H2S;II.(2)H2S的第一步电离产生H+和HS-,是不完全电离;(3)根据溶度积常数计算;III.(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5)①根据方程式和图象分析,升高温度,CO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升高温度使化学反应平衡向吸热方向进行;②T1℃时,测得平衡时体系中COS的物质的量为0.80mol,此时CO的平衡体积分数为5%,根据方程式计算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