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答案〗C〖解析〗《诗》《书》由孔子的私学教材最后位列汉代官方史书的第一大类,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提升,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故选C项;诸子“百家争鸣”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始皇帝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大受打击,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司马迁撰《史记》明显与孔子和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无关,故排除D项。2.“人之一身应事接物,无非义理之所在,人虽不能尽知,然其大端宜亦无不闻者要力行其所已知,而勉求其所未至,则自近及远,由粗及精,循循有序,而日有可见之功矣。”材料所强调的观点是A.格物致知 B.经世致用 C.知行合一 D.明道救世〖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求其所未至,则自近及远,由粗及精,循循有序,而日有可见之功”可知要贯通,必须要花功夫,格一物,需由近及远,层层而进,体现了宋明时期二程和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故A项正确;经世致用是由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形成,主张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题干中未涉及到社会现实问题,故B项错误;知行合一是明中期思想家王阳明提出,认为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与题干探究事物无关,故C项错误;明道救世是顾炎武的思想,明道就是明白道理,救世就是要对社会有贡献,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3.在一部古代亚洲文学作品中,记录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在太阳神帮助下打败怪兽的故事,其中就包括洪水故事,反映了早期两河流域居民的生命观。该作品是()A.《天方夜谭》 B.《罗摩衍那》 C.《吉尔伽美什》 D.《万叶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洲。结合所学可知,《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C项正确;《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排除A项;《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史诗,原为民间口头创作,在长期流传中屡经增润,相传由印度诗人蚁垤编写定本,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排除B项;《万叶集》收录了4516首绝美的和歌,是日本经久不衰的国民和歌集,堪称日本版《诗经》,排除D项。故选C项。4.古代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重要问题的思索,通过理性思考提出了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他们思考实践的结果是()A.丰富了人类的知识 B.形成了基督教神学体系C.形成了悲剧和喜剧 D.创造了西方史学的经典〖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重要问题的思索,通过理性思考提出了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且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哲学家通过各自的一些方式进行思考实践,丰富了人类的知识,A项正确;基督教产生于中古时期的西欧地区,其神学体系的形成也历经四百余年,也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与古代希腊哲学无关,二者是两种思想体系,排除B项;悲剧和喜剧是雅典城邦时代戏剧的杰出代表,和古代希腊哲学家的思考结果无关,排除C项;创造了西方史学的经典的是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古代希腊哲学家无关,排除D项。故A项正确。5.读如图,图中反映的趋势导致美国社会()A.印第安文化迅速消亡 B.族群之间实现了完全的平等C.人道主义救助的加速 D.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0——1990年(美国)。据本题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可知,美国总人口增长中移民比例增速较快,可得出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得到强化,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印第安文化,排除A项;“完全的平等”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是关于移民的,与人道主义救助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失业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创造和提高就业成为各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首选目标。就业与宏观经济、就业与贸易、就业与包容性发展等成为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关注的议题。这是因为当今世界()A.经济全球化增强 B.出现多极化趋势C.教育信息化加速 D.文化多样性加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据材料可知,国际金融危机后,失业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说明世界的联系性增强,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而非多极化,也没有描述教育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排除B项、C项和D项。故选A项。7.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大宛等国都属于中亚,据材料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在于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说明了张骞所获得信息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着直接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和建立西汉与西方的联系,AB错误;汉宣帝时,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C项无法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张骞通西域8.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B.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D.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可知世界各地的交流加强,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世界交往的理性化,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新的生产方式,排除D项。故选B项。9.兴起于17世纪的中俄“万里茶道”,其路线是从汉口出发,北上经过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进入俄国,最远到达13000千米外的圣彼得堡。这条商路()A.与“草原丝绸之路”线路一致 B.是当时中西商业交流的唯一通道C.将中国饮茶文化风俗传至欧洲 D.打破了中欧之间贸易隔绝状态〖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中国、俄国)。据材料可知,兴起于17世纪的中俄“万里茶道”,将中国的饮茶文化风俗传至欧洲,致使欧洲饮食结构发生变化,C项正确;草原丝绸之路是指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与材料描述的线路不同,排除A项;“唯一通道”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中欧之间仍有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线路,“打破了”一词说法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C项。10.南北战争后,惨败的南方精英们推崇种族歧视。种族歧视便替代“老南方的旧制度”,成为美国南方的“特殊制度”。美国的种族歧视源于()A.分权制衡的联邦制 B.种植园奴隶制度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考迪罗独裁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战争后(美国)。根据材料“南北战争后,惨败的南方精英们推崇种族歧视。”并结合所学可知,种植园奴隶制是16世纪初至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盛行于美国南部的种植园经济制度。随着欧洲殖民主义者强占北美殖民地而发展起来,既带有殖民地经济性质,又具有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特征。奴隶制度的实行强化了黑人的种族歧视,剥夺了他们的人权和自由,B项政权;美国颁行《1787年宪法》后,实行分权制衡的联邦制,排除A项;美国未经历过封建社会,排除C项;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以自强。清政府的活动中,对新技术和新思想在中国传播起促进作用的是()①太平天国运动②洋务运动③戊戌变法④新文化运动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本题要求找出清政府活动中对新技术和新思想在中国传播起促进作用的内容。①“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战争,不是清政府的活动;②“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开展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活动;③“戊戌变法”是维新派依靠光绪帝进行的改良,促进了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④“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资产阶级激进派进行的。所以,②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本题选D项。12.1914年,印度齐心协力地支持英国参战,王公们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援助。同时,至少有90万印度人在英国军队中当战斗员,还有30万印度人当劳工。海外服役的士兵带着新思想和新观念回到故土。“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新”表现在()A.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印度教思想传播C.佛教思想传播 D.传播儒家思想的精华〖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4年至1918年(印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参加一战的士兵在战场上看到为国家奋战的其他国家士兵,激发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回国后将这种新思想带回印度,A项正确;印度教是印度本土宗教,不是新思想,排除B项;佛教发源于印度,对印度人来说也不是新思想,排除C项;印度士兵是去欧洲参战,并非中国,所以也不可能是儒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并将经济独立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定经济计划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据此可知,这些国家()A.借助非洲已有的良好工业化基础 B.接受了美苏两国的经济援助C.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 D.借鉴了先进国家的建设经验〖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借鉴他国发展经验发展本国经济,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前期,这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些国家多参加不结盟运动,不会接受美苏两国的经济援助,故B项错误;“充分利用”的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14.在中古时期的欧洲,抄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和15个月的时间,仅羊皮就占去书的一半成本。1470年,一位意大利主教观察到,三个人使用一部印刷机工作三个月,可以印出300册书,而这么多书要是用手工抄录,需要三个抄写人一辈子的时间。这种变化是由于()A.雕版印刷术西传 B.谷登堡发明印刷机械C.印刷书的出现 D.研究型大学的产生〖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的欧洲。根据材料“三个人使用一部印刷机工作三个月,可以印出300册书,而这么多书要是用手工抄录,需要三个抄写人一辈子的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大约在14世纪后期,中国的雕版印刷术传到欧洲,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A项正确;谷登堡发明印刷机械是雕版印刷术西传的基础上的升级和改造,排除B项;印刷书的出现是材料所述现象的表现,并非原因,排除C项;目前公认的第一所研究型大学是1810年德国洪堡建立的柏林大学,且研究型大学的产生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5.1909年,清政府拟定的《保存古物推广办法章程》重点说明:“周秦以来碑碣、石幢、石磬、造像及石刻、古画、摩崖字迹之类,现存何县、何地,及某县某种物共有若干,某物字迹现存若干,有无断折残缺情形,拟令督抚饬属详查咨部存案备核。”据此说明清政府A.修复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B.建立古物保护专门机构C.重视古物的调查与保护 D.重视保护各地自然遗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试图通过立法加强对古代文物的保护,故选择C;材料中并未体现古城的保护,故排除A;材料中的保护方式是立法而不是建立专门机构,故排除B;清政府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体现对自然遗产的保护,故排除D。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轴心时代”是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中、西方人文精神始祖的孔子和苏格拉底等生活的时代,也是人口迁移、王朝更迭的动荡时代。他们分别开创了两种文化最本原的东西,为两种文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者都将伦理道德教育作为救世济民的最高精神。——摘编自[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材料二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增强了启蒙思想家们的文化普遍性和相对性的观念。中华文化在欧洲的广泛传播,使启蒙思想家认识到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并非是世界上唯一的、最早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普遍存在,都有其独特性和价值,基督教会并不能垄断全部的“德行”和“真理”。启蒙运动崇尚理性精神,据许多研究者认为,至少部分地源于中国。例如历史学家方豪就曾认为:“此运动之来源,中国实多于希腊。”——摘编自武斌《文明的力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说明两人在思想文化上的主要贡献。(2)根据材料,简析中华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答案〗(1)背景:孔子时代,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争霸。苏格拉底时代,古希腊奴隶制民主由盛转衰,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贡献: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形成了重人伦、重道德修养的道德教育传统,使中国文化充满了人文精神;苏格拉底提出了以“善”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思想,为西方教育重知识、重理性和逻辑论证奠定了基础。(2)中国文化使启蒙思想家增强了摆脱神学思想束博的信心和依据;儒家学说成为启蒙思想家崇尚理性精神的思想来源之一;中华文化对启蒙运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不同时代背景产生不同的思想文化;不同的思想文化各有自身的特质和价值;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能够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解析〗【小问1】背景:根据材料一“‘轴心时代’是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中、西方人文精神始祖的孔子和苏格拉底等生活的时代,也是人口迁移、王朝更迭的动荡时代。”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时代,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争霸。苏格拉底时代,古希腊奴隶制民主由盛转衰,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关于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形成了重人伦、重道德修养的道德教育传统,使中国文化充满了人文精神;苏格拉底提出了以“善”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思想,为西方教育重知识、重理性和逻辑论证奠定了基础。【小问2】根据材料二“中华文化在欧洲传播,增强了启蒙思想家们的文化普遍性和相对性的观念。”得出中国文化使启蒙思想家增强了摆脱神学思想束博的信心和依据;根据材料二“启蒙运动崇尚理性精神,据许多研究者认为,至少部分地源于中国。”和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学说成为启蒙思想家崇尚理性精神的思想来源之一;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化对启蒙运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小问3】关于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思想文化各有自身的特质和价值、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能够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等方面分析作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上丝路萌芽于先秦,正式开辟于秦汉,徐闻(今广东徐闻)合浦(今广西合)港成为始发港,远航印度洋,引发了以佛教、作物新品种为中心的第一次文化大交流。唐五代为其兴盛时期,广州为世界性大港,中外商贾云集。宋元时期海上丝路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取得主港地位,并与阿拉伯世界建立起密切的商贸关系;还产生了海神妈祖崇拜,占城稻种由丝路传入中国,因而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土地利用格局。——摘编自司徒淌纪、许桂灵《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演变》材料二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3世纪末历泉州时,盛赞那是ー个“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国际化大都市。唐宋以来,作为“天下货仓”的泉州制桐港,与东亚的高丽、日本,南亚的南洋诸国,以及波斯、阿拉伯半岛及东非地区,都有商船贸易往来。泉州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海外输送茶、丝绸,中国工艺技术,通过民间互动传播儒家、道家思想。海上丝绸之路深刻地影响着沿线国家和地区,甚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许多国家崇尚中国器之风盛行,日本和英国先后形成茶道文化和下午茶文化。——摘编自林华东《利益驱动,文明交汇——海上丝路的文化阐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固。(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答案〗(1)特点: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悠久,受政府重视,不断发展,在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促进相关国家的发展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原因: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吸引了沿路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中国政府的重视;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等。(2)影响: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是中西文化的运河,加强了沿线国家和中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相关国家的友谊和发展。〖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萌芽于先秦,正式开辟于秦汉”,“远航印度洋,引发了以佛教、作物新品种为中心的第一次文化大交流”,“广州为世界性大港,中外商贾云集”,“产生了海神妈祖崇拜,占城稻种由丝路传入中国,因而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土地利用格局”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历程到内容及作用等方面,进行概括。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科技和中外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2)影响:根据两则材料,特别是材料二中“泉州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海外输送茶、丝绸,中国工艺技术,通过民间互动传播儒家、道家思想。海上丝绸之路深刻地影响着沿线国家和地区,甚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许多国家崇尚中国器之风盛行,日本和英国先后形成茶道文化和下午茶文化”等,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外交流、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影响等方面,说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又称紫禁城。故宫主要建筑自南向北端正地排列在一条贯通紫禁城的中轴线上,配属建筑分别向东西两侧依次排列,全部建筑群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雍正帝时期,养心殿开始成为皇帝居住和清朝朝政的主要处理地点,此后军机处设立之后办公地点也在养心殿附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故宫被抢劫的无价之宝多达数千件。1912年以后,依据《清室优待条件》部分条款,加之袁世凯感念旧主,帝制虽然被废除,但皇帝溥仪仍居故宫中。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故宫。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33年山海关失陷后,故宫博物院决定将故宫的文物分批运往上海,1936年又被运往南京,七七事变后,又运往大后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故宫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辟为“故宫博物院”。——摘编自胡先妮《最伟大的文明奇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