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七篇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七篇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七篇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七篇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七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范文七篇

第1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

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教学应该更多的关

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以及相互尊

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性。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

让他们发挥内在的潜力,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

的人格。

案例描述:

我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

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

目如下:1:2、5X32、7、8+6、5+2、215X(4-0>5)2:

100-6348+3917X40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

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

“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整数口算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的一样顺畅,但是“比赛”学生的

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

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

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

事者追求的境界吗?于是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

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说道:“对不

起,老师在出题时只考虑到差生,要帮助差生,给差生机会,

建立他们的信心,而没有考虑你们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

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

和从容。对差生我则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

的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分析:

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

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

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

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

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

要.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

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

的作用.”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

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尤其是“差生”的情感.事实上,健康

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

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而“差生”一个

班最能体现学习数学的最终效果.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

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

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

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

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

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

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

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

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

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

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

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

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

学生情感的重要。

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的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

折教育

在回答对老师的问题时,“差生”受到教师的表扬后的

那种惊喜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使什么让他们眼中一直闪悦那

种激动的神情呢久而久之,让我发现这不是别的,正是教师

一句表扬的话.为什么我们不是给“差生”更多的表扬,更

多的鼓励,更多的阳光呢这样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鼓舞,还

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我们还要时时

关注“差生”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没有生命的教育.

课堂上当老师用真情走进“差生”的情感世界,用心灵去感

受心灵,用情感去赢得情感时,“差生”就会以十二分的热

情回报你,喜欢你,接受你所教的知识,喜欢数学学习。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

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

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

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

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

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

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自古英雄我磨难,从来纨绮少伟

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是儿童成长中不

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老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

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

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

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

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

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

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

仅用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能超越挫折。

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

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

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没有情感的教育

是没有生命的教育。课堂上当老师用真情走进学生的情感世

界,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用情感去赢得情感时,学生就会以

十二分的热情回报你,喜欢你,接受你所教的知识,喜欢数

学学习。

这使我明白:课堂上只有当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

时,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达到有效学习的目

的。重视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变

生硬灌输为师生共同探讨,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感情和活

力。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缺乏师生之间的情

感交流,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情绪受压抑,思维闲置,

学习效果差,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

环节,多组织有“趣”的活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

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

第2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近年来,教师有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我想购买一套住

房,我想把我和爱人在家经常讨论买哪个小区、贷款多少、

还款多少年等问题推给学生讨论,借以复习已学过的数学知

识。

《生活中的数学》

列举我们身边的教学目标:

1、实例使学生意识到中学数学知识尤其是函数知识在

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用数学的原动力。

2、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训练学生对主要信息的捕捉,体验现实问题决策的

多样性与开放性。

教学重点:建模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数学模型的建立。

教学过程:

师:最近老师想以贷款的方式购买一套住房,在走访了

几个同类小区后,老师把目光锁定在相同条件下两个小区。

A小区,首付6万元,每月还款H52.8元。

B小区,零首付,每月还款1562.5元。

贷款年限不少于3年,必须在退休之前还清,对于我来

说,不得超过15年,请同学们帮我拿主意,看我究竟该选

哪个小区?

生:老师你应该哪种省钱选哪个。我设贷款为x月,所

交金额为y元。

yA=60000+1152.8x

yB=1562.5x

师:那我们如何比较呢?

生:可以用不等式,令yA>yB即:

60000+1152.8x>1562.5x

60000>409.7x

解得:x

由于是房贷问题,所以有X

同理求得,当x>147时yA

即:当x小于147时选B小区;当x等于147时选A和

B小区均可;当x大于147时选A小区。

师:利用我们所学的不等式知识,可以得到答案。还有

其他的办法吗?

生:可以用函数图像。

师:好,请同学们借助函数图像解决。

师:让我们共同分析一下这三个图像吧!

生A:老师,我认为图像甲画得不对,因为x、y不可能

为负数。

师:有道理,那么乙图像是否正确呢?

生B:老师,乙图像画得也不对,因为规定贷款年限不低

于三年,所以两个函数图像的起点应在x=3X12=36处。

生C:我觉得丙图像基本符合题意,它注意到了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即3X12WxW15X12,即36WxW180。

(学生在利用数学知识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因地制宜、灵

活处理,这正符合“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学习数学的最

终目的,思维很有创造性。)

生:同意。

师:D同学,请问如何用图像判定哪种方式更省钱?

生D:交点处x的值即为前面求的147o这里yA=yB,选

哪一种均可;在交点右方,当x取相同值时,yA

师:看来同学们从经济问题方面帮助老师考虑,在贷款

年限相同时,哪种方式还款少,我选择哪种。请大家不要停

下思考的脚步,看看我们还有没有要考虑的问题和新的角

度。

生E:老师,我觉得思路拓展开了,首先应考虑你手中是

否有6万元,如果有,你有两种选择,如果没有,你只能选

B小区。

生F:老师,我认为你的贷款年限最多15年,共180个

月,公积金的贷款利率较低,如果你有6万元,也应该选B

小区,因为这样到期yB-yA=1562.5X180-(60000+1152.8X

180)=13746元。随着工资的增加,物价上涨,在十五内,多

出的13746元早就充里面去了。而且老师现在还可拿这60000

元来投资其他获利,创造更高的价值。

师: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赞同生F给我的建议,他很

有头脑,好好努力,今后会成为一个成功的金融人士。

课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思想,

真正使学生获得作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

时,由于学生的观察点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在教

学过程中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把数学学活,使

数学真正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评析:

第一,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列举我们身边的实例,使学

生意识到中学数学知识尤其是函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巨大作

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第二,正确处理书本中的实际问题与实际中的数学问题

的差异。由于决策人的社会背景的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的

差异,往往会引发结论的多样性,有时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结

论,所以本节课的第二个特点在于:训练学生对主要信息的

捕捉,以确定答题角度,同时体会现实生活结论的开放性和

多样性。

第3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就要创造合适的教学

情景,让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去认知,变被动为主动,就好

比是数学发展史还没有写到今天,许多性质和结论是学生探

究推导出来的,也就是说,知识不只是单方面通过教师传授

得到的,学生也可以在一定的情景中,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

并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主动建构而获得,这种教学模式强调

以学习者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知

识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

遵循这个原则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大的

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一:

课题:轨迹的探求

教学过程:教师按传统的教学方法,顺利地讲完了这节

课的内容后,讲了下面这个问题:

题目:已知M是定圆。上的点,N是圆0所在平面上一

定点,线段MN中点为P,当M在圆。上运动时,求点P的轨

迹。

我认为这个问题已讲清楚了,但学生的作业,却出现了

共性问题,许多学生对如下题目仍不会做。

已知M是定圆。上的点,N是圆0所在平面上一定点,

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与0M的交点为P,与MN的交点为Q,

当M在圆。上运动时,求点P的轨迹。

学生甲:老师,这个题我不会做。

师:课堂上讲的那道题你理解了吗?

学生乙:我们都会了,但这个题我们几个人得出的结论

都不同,我算的是双曲线,他算的是椭圆,到底谁的对呢,

应当怎么样考虑呀?

师:你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呢?什么原因产生的?

学生丙:我解得的是N点在圆上;她俩解得的N点一个

在圆外,一个在圆内。

师:这就说明,这个题要对N点位置进行讨论呀。

学生乙:那还有没有别的情况呢,怎么样才能解全面

呀?

学生丁:那么上课的题目中,当N点在不同位置时,又

会怎么样呢?

师:需要进行讨论分析。

生丁:可我们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情况下要讨论,什么

情况下不讨论呀?

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是他们感到最困惑的。这还是肯

动脑子的学生,其他学生,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又明白了多

少呢?

对以上案例的反思:

从问题结论的不确定性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方法,无

法让学生直观地发现动点变化的情况,更难以理解结论产生

的原因,即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或引导学生思

考,学生也仅仅只能记住教师所讲的结论,没有自己的探究

和思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只注意

强制性地把知识注入学生脑中,学生没有自己主动探索与建

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思维呈依赖性,所以学生只能消极

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达到有意义地理解和灵活运用。

总之,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存在着缺陷。多年来,

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上做出了一定

的贡献,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所在。但也就是这种优势

使我国基础教育只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理解和掌握,强调

解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

的发展,特别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建构观下的教学设计

三、课堂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a.问题引入。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向学生呈现

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必须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本

能地产生一种想知道“怎么回事”的冲动。

b.探求背景。这一阶段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根

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查阅资料或动手实验去研究探索。

c.结论的发现。根据实验得出的数据,提出假设与猜想。

这一阶段要注意充分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大胆想

象,勇于质疑。

d.结论的论证。用数学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发现的结

论。这一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逻辑推理,培养学生思维

的严谨性。

e.反思评价。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反思。关键是让学生

掌握如何从过去的知识经验中找到着眼点,找出思考问题的

途径,掌握分析的方法,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综合评价的

过程。同时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总之,通过案例研究,创设情景,改进教学策略,较好

地优化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收到了较

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4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教科书P8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中的第

3-6题。

三维目标:

L使学生加深对千米的认识,知道长度单位在实际中的

应用。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2.难点:长度单位间简单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填空

1千米=()米

1000米=()千米

4米=()分米

1分米二()厘米

6厘米=()毫米

500毫米=()分米

二、导学阶段;

1、教学例5:

出示例5:

3千米二()米

出示问题:

1千米是多少米?

3千米是几个1000米?

谁知道例5的空格里应填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5000米=()千米

问:多少米是1千米?5000米是几个1000米?空格里填

几?

做”做一做”中的题目。

师:题里给出的两个条件单位名称一样吗?你是怎么想

的?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二中的第3-6'题。

1、第3题独立完成。

2、第4题

独立完成。指名说说推理过程。

3、第5题

说说图意再独立做。

5、第6题小组讨论,全班反馈。

板书设计:

千米和米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3千米=3000米

5000米二5千米

教学后记:

第5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课程改革后,“估算”教学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小学教

材中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四舍五入法,估算时,也大都

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进行估算。实际上,求近似数的方

法,还有进一法,去尾法等,估算时,也经常根据具体情况,

用不同的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主要是组织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切实展开探索

活动,充分模拟生活情景放手让学生学习加法估算的基础

上,运用该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感到学有所用。

通过对课堂教学案例的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新课程改

革的魅力所在。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也

说明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以往教科书上枯燥

的例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现在新课程改革,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会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

兴趣、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

积极主动,才会学得兴趣盎然。

估算源于生活。

“估算”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

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

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

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培

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

――估算妈妈买东西带的钱够不够一一估算参加运动会的

人数一一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一一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一一估

算写大字的字数一一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近学生生活实

际,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

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算法的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指

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让

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发掘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如:估算妈妈带的钱够

不够,有的分别估算出热水瓶、烧水壶、水杯的价格再加起

来和100元比较;有的从100元里去掉热水瓶、烧水壶的大

约钱数,剩下的钱和水杯的价格比较;有的把三种物品的价

格加起来再估算;有的用口算估算等等。由于学生的知识基

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

的理解、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

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不同见

解,只要符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新课

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

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当然,完美的课是不存在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仍有

许多不足之处。这节课上,我觉得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

和空间还不够,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听不到“学困生”

求助的声音,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虽然在教学中注意发挥

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某些环节没有发掘学生内驱力,导

致学生来不及细想。要真正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

得愉快,首先还需教师从观念上转变过来,多引导,少包办。

第6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

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阿凡提是

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

喜欢他。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

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

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

就不用死。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

“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

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

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

慧逃过了一劫。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

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

的?”(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

试一试。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阿凡提告诉你们,他“拿的

不是红色的球",那你们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颜色的吗?你怎么

想的?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

戏。(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

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

拿的是什么书?”

(2)同桌交流。

(3)汇报。(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它们是:兔、狗、猫,

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

友取名字)

(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

游戏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

4.游戏

(1)3人一组,模仿课本P100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

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2)请2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

三巩固新知

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

们,有信心吗?

(1)让学生看P101页第4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

下?

(2)汇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如何推理的。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你们会了吗?这些就是数学

中的简单推理知识,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碰到这些问题,阿凡

提希望我们今后遇到这些问题时,能冷静地去推理判断,找

出解决的方法。

五下课游戏:(全班分3组,按要求走出教室。)第一组

不是最先出去的,第二组跟在第三组的后面。哪组同学先走

出教室?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清晰的语

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许多学生碰到问题大部

分懂得怎样解决,但要他们有条理表达是较困难的。这教时

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推理的

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学习过程较多关注“有

趣.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喜爱的伙伴它

是伴着儿童成长。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在

这教时中,我采用与教学内容有些相关的故事来引入新课,

从故事中不仅初步感知推理知识,而且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

树立对机智人物的喜爱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的

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