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刷题第1部分专题训练专题6稳态与调节一_第1页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刷题第1部分专题训练专题6稳态与调节一_第2页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刷题第1部分专题训练专题6稳态与调节一_第3页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刷题第1部分专题训练专题6稳态与调节一_第4页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刷题第1部分专题训练专题6稳态与调节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6稳态与调节(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摩擦性水泡是因运动摩擦产生的表皮与皮下组织分离形成间隙,并令其间充满液体,主要发生在手掌和脚底。水泡内层的皮肤呈红肿、湿热,有刺痛感。但往往几天后水泡就消失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出现刺痛感的原因是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后形成痛觉B.水泡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C.水泡自行消失的原因是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将积聚于患处的液体排出来的方法可以是使用针或剪刀直接将水泡戳破答案D解析痛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患者出现刺痛感的原因是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后形成痛觉,A正确;据题干信息推测水泡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水分进入组织液的量增加,B正确;组织液可以生成淋巴液,也可以生成血浆,水泡自行消失的原因是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正确;水泡不能使用针或剪刀直接戳破,以免受到细菌感染,D错误。2.(2023·预测题)巴甫洛夫对狗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从而使狗建立了条件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食物是条件刺激,实验②中铃声是非条件刺激B.实验①中的感受器分布在眼球和鼻,效应器分布在脊髓C.实验③中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由神经中枢发出D.实验④的维持需食物的强化,若无食物强化,该条件反射会逐渐消退答案D解析能引起机体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是非条件刺激,实验①中食物是非条件刺激,实验②中铃声是无关刺激,A错误;实验①中的感受器分布在眼球、鼻和口腔,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B错误;实验③中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在神经节中,传出神经由神经中枢发出,C错误;实验④是条件反射,该反射的维持需食物强化,若无食物强化,该条件反射会逐渐消退,D正确。3.(2023·辽宁省协作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略改)用火柴棍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大拇趾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该现象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下列关于该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此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控制该动作完成C.该现象消失说明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D.在大脑中央前回的底部有控制脚趾运动的代表区答案C解析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但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为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与本现象无关,B错误。4.(2023·预测题)有关研究表明,抑郁症与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过低有关。如图表示NE的分泌和回收过程,以及两类抗抑郁药物(三环类化合物、MAO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表示抑制作用。A.NE的释放过程和向突触后膜的移动过程均消耗能量B.NE的去向可以是被MAO酶分解或者被突触前膜回收C.NE激活突触后受体过程体现了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D.三环类化合物通过抑制NE的回收来增加内环境中NE的含量答案A解析NE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然后NE以扩散的方式移向突触后膜,此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由题图可知,NE的去向可以是被MAO酶分解或者被突触前膜回收,B正确;由题图可知,三环类化合物可以抑制NE的回收,增加内环境中NE的含量,D正确。5.(2023·趋势题)“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句谚语。劝告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有好处。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与人体体温调节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春捂”时,人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以便抵御初春时乍暖还寒的气温变化B.“秋冻”时,人体散热增多,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多,排尿增多C.“春捂秋冻”后要“知冷知热”,以避免过度的“冷”“热”对身体造成伤害D.“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蕴含着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答案C解析“春捂”是因为早春的气温变化比较大,多捂一捂,避免天气降温使身体着凉,但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A错误;秋天天气变凉,人体散热增多,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代谢增强,因排汗减少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排尿增多,B错误;进入晚春或深秋后,天气稳定后要及时地添减衣服,避免过热或过冷,对身体造成损伤,C正确;“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其中包含了通过神经系统感受温度,通过体液调节生理活动及通过免疫调节避免生病,蕴含着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D错误。6.(2023·山东,8)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GC)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体内GC的分泌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作为药物服用时,血浆中高浓度的GC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GC可用于治疗艾滋病B.GC分泌增加不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C.GC作为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直接促进GC的分泌答案C解析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血浆中高浓度的GC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使免疫功能降低,不利于艾滋病的治疗,A错误;GC分泌增加可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含量,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B错误;长期服用GC导致体内GC含量升高,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C正确;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不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GC的分泌,D错误。7.(2023·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一模)人类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包括MHC-Ⅰ和MHC-Ⅱ两类。MHC-Ⅰ分子能与侵入人体细胞的抗原水解产生的短肽结合,形成的MHC-Ⅰ抗原肽复合物转至靶细胞表面,呈递给免疫细胞。体液中的病原体则会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形成MHC-Ⅱ抗原肽复合物,转至细胞表面。MHC-Ⅰ几乎能在所有有核细胞中表达,可作为分子标签被自身免疫细胞识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HC-Ⅰ抗原肽复合物可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B.MHC-Ⅱ可在树突状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中表达C.辅助性T细胞识别到巨噬细胞膜上MHC分子后就会被激活D.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MHC-Ⅰ是否一致或相似答案C解析依题意可知,MHC-Ⅰ抗原肽是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宿主细胞表面出现MHC-Ⅰ抗原肽复合物,会被细胞毒性T细胞所识别,A正确;依题意可知,在抗原呈递细胞中可形成MHC-Ⅱ抗原肽复合物,故MHC-Ⅱ可表达于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B正确;巨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形成MHC-Ⅱ抗原肽复合物,会将抗原肽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故MHC-Ⅱ抗原肽复合物才会激活辅助性T细胞,C错误;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而MHC-Ⅰ几乎能在所有有核细胞中表达,可作为分子标签被自身免疫细胞识别,故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MHC-Ⅰ是否一致或相似,D正确。8.(2023·重庆第一次学业质量调研)某女士对某化妆品过敏,该女士在某次涂抹该化妆品一天后,引发皮肤红肿、疼痛。如图是过敏反应发生机理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女士再次接触过敏原而引发了过敏反应B.该女士产生了针对过敏原的特异性抗体C.过敏反应是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胺引起的一系列反应D.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区别之一是抗体存在的部位不同答案C解析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吸附有抗体的肥大细胞会释放组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C错误。9.(2023·趋势题)顾方舟是“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的发明者,他提取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并将其活性和毒性弱化,包裹在糖衣中,制成“糖丸”。服用“糖丸”后,低活性的病毒会激发人体的抵抗力,但不具有使人感染患病的能力。目前,已研发出由完全灭活的病毒制成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糖丸”相当于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抵御病毒的侵害B.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疫苗免疫效果持久,但毒力可能恢复C.灭活疫苗能促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且需多次接种D.人体识别的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因此灭活疫苗是将病毒的遗传物质灭活答案C解析“糖丸”中含有活性和毒性减弱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相当于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抵御病毒的侵害,A正确;灭活疫苗是由完全灭活的病毒制成的,安全性高,而减毒疫苗是将病毒的活性和毒性弱化,免疫效果持久,但毒力有可能恢复,B正确;灭活疫苗只能促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需多次接种才能增强免疫效果,C错误。10.土壤中盐浓度较高会导致脱落酸在番茄体内积累,随着脱落酸水平的升高,细胞通过一系列基因调控使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降低。研究表明脱落酸对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信号的抑制有利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存活。根据上述实例作出的推断不合理的是()A.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B.脱落酸浓度升高可能与促进气孔开放的功能有关C.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减少可以使植物生长减缓D.番茄的盐胁迫反应是由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完成的答案B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脱落酸对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起抑制作用,因此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A正确;由于土壤中盐浓度高导致脱落酸积累,即脱落酸浓度升高可能与抑制气孔开放的功能有关,减少水分的散失以维持植物水平衡,B错误;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减少可以使植物生长减缓,C正确;依据题干,盐浓度升高导致脱落酸水平升高,进一步通过一系列基因调控使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降低,从而有利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存活,番茄的盐胁迫反应是由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完成的,D正确。11.(2023·浙江台州二模)给小鼠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可以特异性破坏其胰岛B细胞,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为检测糖尿病小鼠模型是否构建成功,下列操作合理的是()A.在空腹状态下测定小鼠的血糖含量及血液中胰岛素含量B.在饱足状态下测定小鼠的血糖含量及血液中胰岛素含量C.在空腹状态下测定小鼠的血糖含量,在饱足状态下测定小鼠血液中胰岛素含量D.在饱足状态下测定小鼠的血糖含量,在空腹状态下测定小鼠血液中胰岛素含量答案C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2023·预测题)动物乳汁中主要乳成分的合成过程是由不同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复杂过程。催乳素促进主要乳成分的合成,且依赖于雌激素、孕激素、胰岛素等激素共同发挥作用,通过刺激特定乳蛋白mRNA的合成,来调控主要乳成分的合成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乳素、雌激素、孕激素、胰岛素的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乳汁的产生需要多种激素的协调作用C.激素可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来促进乳汁的分泌D.由于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所以激素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答案BCD解析雌激素和孕激素属于脂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故性激素的受体一般在细胞内,A错误;由题意可知,乳汁的产生需要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完成,B正确;由题意可知,激素通过刺激特定乳蛋白mRNA的合成,来调控主要乳成分的合成过程,即激素可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来促进乳汁的分泌,C正确;由于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失活,所以激素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D正确。13.(2023·湖北省十一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改编)矮化后的夹竹桃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培育矮化植物时,除了进行摘除顶芽等一些修剪工作外,还要控制光照等条件才能达到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探究2,4­D促进夹竹桃生根的最适浓度,使用较高浓度溶液,处理时间较短的是沾蘸法B.矮化过程中,摘除顶芽的目的是抑制顶端优势C.光敏色素是感受光信号的分子,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分布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其中在植物体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D.为了探究某矮化夹竹桃是赤霉素受体异常还是不能产生赤霉素造成的,应该选择夹竹桃成体为实验材料答案ABC解析沾蘸法是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沾蘸一下(约5s),深约1.5cm,所以使用较高浓度溶液,处理时间较短的是沾蘸法,A正确;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抑制侧芽生长,顶芽优先生长,表现为顶端优势,矮化过程中,摘除顶芽的目的是抑制顶端优势,B正确;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C正确;为了探究某矮化夹竹桃是赤霉素受体异常还是不能产生赤霉素造成的,应该选择夹竹桃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因为使用幼苗,生长变化明显,D错误。14.(2023·湖北省十一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改编)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出现发热症状,部分人高烧至39℃左右。药物布洛芬可以减少炎症性物质的产生,使用后会有明显的止痛效果。除此之外布洛芬还具有抑制下丘脑活性的功效,能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减少后,可以加快散热的速度,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关于体温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炎症性的物质会引发神经冲动使人产生疼痛等症状B.退烧药布洛芬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高热持续期,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退热中大量出汗会导致血钠含量降低,肾上腺髓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答案AB解析布洛芬可以减少炎症性物质的产生,使用后会有明显的止痛效果,可推测炎症性的物质会引发神经冲动使人产生疼痛等症状,A正确;布洛芬能抑制神经中枢下丘脑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正确;高热持续期若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错误;退热中大量出汗会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会导致血钠含量降低,所以,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D错误。15.(2023·北京,8,改编)水稻种子萌发后不久,主根生长速率开始下降直至停止。此过程中乙烯含量逐渐升高,赤霉素含量逐渐下降。外源乙烯和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影响如图。以下关于乙烯和赤霉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促进主根生长B.赤霉素促进主根生长C.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过不同途径调节主根生长D.乙烯增强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促进作用答案AD解析由实验结果可知,乙烯抑制主根生长,赤霉素促进主根生长,A错误,B正确;赤霉素和乙烯的作用效果不同,可能通过不同途径调节主根生长,C正确;同时施用赤霉素和乙烯时,主根长度小于只施用赤霉素时的,由此可知乙烯减弱了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促进作用,D错误。三、非选择题16.(2023·福建部分地市4月高三联考)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技术面临的重大难题,其部分机制如图所示。脑部分泌的褪黑素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为探究褪黑素影响免疫排斥的机理,我国科研人员以移植心脏后的大鼠为材料开展相关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注:IL­2是一种细胞因子;IL­2R是位于T细胞细胞膜表面的IL­2受体。移植心脏后的大鼠部分生理指标对照组实验组血液中IL­2平均含量(ng/mL)22.0013.09移植后存活平均天数(d)6.1711.83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外源器官相当于________,其引起的免疫排斥属于________(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2)实验组的处理是对大鼠灌胃适量褪黑素,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数据表明,褪黑素可能是抑制了图中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从而降低了对外源心脏的免疫排斥。为确定褪黑素对②过程是否有影响,实验中还应增加检测________________。(3)CD8+细胞是一种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T细胞。有人推测褪黑素通过抑制CD8+细胞的形成进而降低免疫排斥反应。请以移植心脏后的大鼠为材料,设计实验以验证该推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抗原特异性(2)对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①细胞膜上IL­2R的含量(3)实验思路:将生理状态相同的、移植心脏后的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灌胃适量褪黑素,B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大鼠CD8+细胞数量和存活天数预期结果:A组大鼠CD8+细胞数量少于B组,存活天数多于B组解析(1)移植到人体内的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或抑制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的成活,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2)分析题意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褪黑素影响免疫排斥的机理,实验的自变量是褪黑素的有无,因变量是血液中IL­2平均含量及移植心脏后存活的平均天数。实验组大鼠灌胃适量褪黑素,对照组大鼠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由于对照组血液中IL­2平均含量高于实验组,结合图中分析,可能是褪黑素抑制了过程①中T细胞合成、分泌IL­2。②过程表示T细胞合成IL­2R,IL­2R可与IL­2特异性结合,导致T细胞增殖分化,攻击外源器官,影响外源器官移植后存活天数。所以为确定褪黑素对②过程是否有影响,实验中还应增加检测细胞膜上IL­2R的含量。(3)为验证“褪黑素通过抑制CD8+细胞的形成进而降低免疫排斥反应”,要依据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对照原则等实验原则来设计实验。实验的自变量是褪黑素的有无,因变量是移植心脏后大鼠CD8+细胞数量和存活的平均天数。实验思路:取生理状态相同的、移植心脏后的大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大鼠灌胃适量的褪黑素、B组大鼠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A、B两组大鼠的CD8+细胞数量和存活的平均天数。预期结果:由于褪黑素通过抑制CD8+细胞的形成进而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所以A组大鼠CD8+细胞数量少于B组,存活的平均天数多于B组。17.(2023·趋势题)研究发现,ATP对突触传递具有调控作用。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Glu),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Na+内流;Glu也可作用于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神经胶质细胞释放ATP,ATP作用于突触前膜上的P2Y受体,对Glu的释放发挥抑制性调控作用,作用机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________神经元等多种功能,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存在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信息交流。(2)Glu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________,其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引起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员电刺激神经元时,能够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开放,Ca2+内流促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推测神经胶质细胞释放的ATP对突触传递发挥调控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兴趣小组以具有突触联系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为材料,欲验证对突触传递具有抑制作用的ATP是由神经胶质细胞产生的。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细胞数量不作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营养和修复双向(2)胞吐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3)ATP与突触前膜上的P2Y受体结合,抑制Ca2+内流,进而抑制Glu的释放(4)将具有突触联系的神经元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单独培养,一组与神经胶质细胞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组均给予突触前神经元适宜刺激,测量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解析(1)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由题意和题图可知,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存在双向的信息交流。(2)Glu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Glu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导致Na+内流,即引起动作电位,因此突触后膜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3)分析题意和题图可知,Ca2+内流促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由此可推测ATP与突触前膜上的P2Y受体结合后,抑制Ca2+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不能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