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1338-2024 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正式版)_第1页
JBT 11338-2024 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正式版)_第2页
JBT 11338-2024 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正式版)_第3页
JBT 11338-2024 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正式版)_第4页
JBT 11338-2024 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9220208:4JB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代替JB/T11338-2012Miniaturevalve-regulatedlead-acidbattJB/T11338—202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和代号 4产品分类及外形尺寸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图1型号命名示意图 图2安全阀动作测量系统图 表1蓄电池外形尺寸及质量 表2检验项目及检验样品数量 表3全项试验程序和型式检验 JB/T11338—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JB/T11338-2012《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与JB/T11338-2012相比,主要在以下部分有改变:——增加了标准的具体适用范围(见1章——增加“DOD”缩略语(见3.2);——修改了“型号编制、外形尺寸”,增加了参考质量(见图1和表1);——增加“蓄电池名称、型号、端子极性符号和质量”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1和6.3——修改了“额定容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2和6.4);——增加“低温容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3和6.5);——修改了“荷电保存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9和6.11——修改了“循环耐久能力技术要求”(见5.11)。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铅酸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旭派电源有限公司、安徽力普拉斯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漳州市华威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古越电源有限公司、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安徽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河南晶能电源有限公司、济源市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沈阳蓄电池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定华、董捷、何丽华、杨云珍、郭锡民、柏丽莉、曹苗根、程养辉、陆春梅、张腾、张荣宝、陈玉松、刘亮、戴德兵、杨绍坡、王伟鹏。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11338-2012。1JB/T11338—2024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本文件界定了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产品分类、外形尺寸和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草坪灯、电蚊拍、手电筒、头灯和探照灯等便携式灯具和玩具车等市场用4000mAh及以下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本文件不适用于用作其它目的的蓄电池。如:电动助力车或电动道路车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应急测量设备、不间断电源和移动测量设备等通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B/T2599铅酸蓄电池名称、型号编制及命名办法GB/T2900.41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JB/T9461动槽水银气压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和代号3.1术语和定义GB/T2900.41中界定的术语适用于本文件。3.2缩略语DOD——放电深度(depthofdischarge)3.3代号Ca——10小时率实际容量,单位为毫安小时(mAh)。Ca5——5小时率实际容量,单位为毫安小时(mAh)。C10——10小时率额定容量,数值为1.00C10,单位为毫安小时(mAh)。C5——5小时率额定容量,数值为0.80C10,单位为毫安小时(mAh)。I10——10小时率放电电流,数值为0.1C10,单位为安(mA)。I5——5小时率放电电流,数值为0.16C10,单位为安(mA)Cd——在-10℃±1℃的低温条件下,蓄电池实际所能放出的电量,单位为毫安小时(mAh)。Cr——在25℃±5℃的环境下静置120d,蓄电池实际所能放出的电量,单位为毫安小时(mAh)。4产品分类及外形尺寸4.1型号编制微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型号编制应符合JB/T2599要求。产品类型及特征代号确定为汉语拼音缩写“WF”。详细命名见图1。2JB/T11338—2024nWF50010小时率额定容量的数值(单位为mAh结构特征代号,阀控式;类型代号,微型(容量范围指4000mAh及以下)串联单体蓄电池数,n=2,3,4,5,6(一个单体不标注)。示例:2个串联单体的10小时率额定容量为500mAh的微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表示为2WF500。图1型号命名示意图4.2蓄电池外形尺寸及质量蓄电池外形尺寸及质量见表1。表1蓄电池外形尺寸及质量VgC44444444444444444注:表中未列规格型号,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确定;5技术要求5.1外观、名称、型号、尺寸、端子极性和质量蓄电池外观、名称、型号、尺寸、端子极性符号和质量应符合如下要求——蓄电池的外观不应有变形及裂纹、划痕及清洁无酸液,且标志清楚;——蓄电池名称、型号、尺寸、端子极性和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5.2额定容量JB/T11338—20245.2.110小时率容量蓄电池10小时率容量应符合如下要求:——10小时率额定容量C10应符合表1的规定。——蓄电池按6.4.1试验时,实际容量Ca在第五次充放电循环内不应低于C10。5.2.25小时率容量蓄电池5小时率容量应符合如下要求:——5小时率额定容量C5应符合表1的规定。——蓄电池按6.4.2试验时,实际容量Ca5在第五次充放电循环内不应低于C5。5.3低温容量蓄电池按6.5试验时,在-10℃±1℃温度下的放电容量不应低于0.70C10。5.427分钟率放电蓄电池按6.6试验时,放电持续时间不应低于27min。5.5过放电性能蓄电池按6.7试验时,实际容量不应低于0.75C5。5.6过充电性能蓄电池按6.8试验时,实际容量不应低于0.95C5,外观不应出现异常。5.7排气阀动作蓄电池按6.9试验时,排气阀应在压力为25kPa~55kPa的范围内可靠地开、关。5.8安全性蓄电池按6.10试验时,外观不应出现漏液等异常现象。5.9荷电保存蓄电池按6.11试验时,荷电保存率不应低于75%Ca.5.10耐冲击性能蓄电池按6.12试验时,端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外观不应出现漏液等异常现象。5.11循环耐久能力蓄电池按6.13试验时,充放电循环不应低于200次。6试验方法6.1测量仪器6.1.1电气测量4JB/T11338—20246.1.1.1仪表量程所有仪表量程应随被测电压和电流的量值而变,指针式仪表读数应在量程的后三分之一范围内。6.1.1.2电压测量测量电压用的仪表应是具有不低于0.5级准确度的电压表,电压表内阻至少应是10kΩ/V。6.1.1.3电流测量测量电流用的仪表应是具有不低于0.5级准确度的电流表。6.1.2温度测量测量温度用的温度计应具有适当的量程,其分度值不应大于1℃。6.1.3气压测量测量气压用的仪表应符合JB/T9461的规定。6.1.4时间测量测量时间用的仪表按时、分、秒分度,至少应具有±1%的准确度。6.1.5尺寸测量测量蓄电池外形尺寸的量具精度不应低于±0.01%。6.1.6压力测量测量压力用的仪器精度不应低于±1%。6.1.7质量测量称量蓄电池质量的衡器,应具有±0.1%以上的精度。6.2试验进行前的预处理6.2.1试验应在蓄电池生产后60d内进行,试验前所有蓄电池应完全充电。6.2.2蓄电池的完全充电可按恒流充电或恒压充电进行,也可由制造厂另行确定。6.2.2.1恒流充电方法一:蓄电池在温度为15℃~35℃的环境中,以0.5I5~1.0I5(A)电流(或制造厂规定的电流)充电,当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达到2.40V以后,再以0.25I5~0.5I5(A)电流(或制造厂规定的电流)充入0.25C5~0.50C5电量时,就认为蓄电池已完全充电。方法二:蓄电池在温度为15℃~35℃的环境中,以0.5I5~1.0I5(A)电流(或制造厂规定的电流)充电,充入电量达到放出电量的110%~150%时,就认为蓄电池已完全充电。6.2.2.2恒压充电蓄电池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以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2.45V±0.05V(或制造商规定电压电流不大于1.5I5(A)电流充电16h或当充电流值低于0.1I5(A)时继续充6h以上,就认为蓄电池已完全充电。6.2.2.3其它充电方式JB/T11338—2024制造商可另行规定以电方式,没有明确应优先采用6.2.2.2恒压充电方式。6.3蓄电池外观、型号、尺寸、端子极性和质量检验6.3.1外观、名称、型号检查用目视检查蓄电池的外观、名称和型号。6.3.2尺寸检验按表1或按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图纸中规定的结构尺寸,用符合精度的量具测量蓄电池的外形尺6.3.3端子极性检验用符合精度的电压表或反极仪检查蓄电池端子极性,检查极性标志。6.3.4质量检验擦净蓄电池表面,用符合精度的衡器称量蓄电池的质量。6.4额定容量6.4.110小时率容量6.4.1.1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静止5h~24h,然后以I10(A)电流放电到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达到1.75V时终止,记录放电时间。6.4.1.2蓄电池实际容量Ca按公式(1)计算。Ca=I10×t×[1-0.006(T-25)]………(1)式中:t—放电持续时间,单位为小时(h)。T—放电终止时蓄电池的温度(电池周围5cm内为准),单位为摄氏度(℃)。6.4.25小时率容量6.4.2.1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静止5h~24h,然后以I5(A)电流放电到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达到1.75V时终止,记录放电时间。6.4.2.2蓄电池实际容量Ca5按公式(2)计算。Ca5=I5×t×[1-0.006(T-25)]………(2)式中:t—放电持续时间,单位为小时(h)。T—放电终止时蓄电池的温度(电池周围5cm内为准),单位为摄氏度(℃)。6.5低温容量6.5.1蓄电池经6.4试验,且符合5.2规定,方可进行本试验。6.5.2将完全充电的蓄电池放入低温箱或低温室内,在-10℃±1℃环境中保持16h~24h,然后在-10℃±1℃环境中以I10(A)电流放电至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1.75V时终止,记录放电持续时间t1。6.5.3用放电电流I10(A)乘以放电持续时间t1(h)计算出蓄电池的低温容量Cd。JB/T11338—20246.627分钟率放电6.6.1蓄电池经6.4试验,且符合5.2规定,方可进行本试验。6.6.2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静止5h~24h,然后以1.0C10(A)电流放电到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达1.60V时终止,记录放电时间。6.7过放电性能6.7.1蓄电池经6.4试验,且符合5.2规定,方可进行本试验。6.7.2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5℃的环境中,以放电初期电流为(10±1)I5(A)的定阻抗连续放电15d。6.7.3然后以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2.50V±0.05V,最大电流不应大于2I5(A)电流充电48h。6.7.4按6.4.1进行试验。6.8过充电性能6.8.1蓄电池经6.4试验,且符合5.2规定,方可进行本试验。6.7.2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25℃±5℃的环境中,以0.5I5(A)电流充电6h,检查外观是否正常。6.7.3然后以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2.50V±0.05V,最大电流不应大于2I5(A)电流充电48h。6.7.4按6.4.1进行试验。6.9排气阀动作6.9.1在温度为25℃±5℃的环境中,按图2所示方法将完全充电的蓄电池连接到测量装置,并置于水槽中,水槽液面至蓄电池顶部的距离不超过10mm。图2安全阀动作测量系统图6.9.2先测记U形汞柱压力计的平衡位刻度值,启动气泵,将压力控制在1个大气压力,缓慢打开控制阀给蓄电池内部加压,此时U形汞柱压力计内的汞柱分别偏离平衡值,当加压至排气阀部位冒出气泡时刻,关闭截止阀,测记汞柱压力计连通大气压侧的刻度值,然后关闭控制阀及气泵并打开截止阀,通过自然减压法观察排气阀处气泡产生情况,当无气泡冒出时,测记U形汞柱压力计汞柱连通大气压侧的刻度值。6.9.3开按式(3)、式(4)计算开阀压力、闭阀压力:开阀压力=(P1-P0)×2×0.1332 (3)闭阀压力=(P2-P0)×2×0.1332 (4)式中:P0——平衡位汞柱刻度值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P1——开阀时汞柱刻度值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P2——闭阀时汞柱刻度值的数值,单位为毫米(mm7JB/T11338—20240.1332——1mm汞柱(Hg)压力值,单位为千帕(kPa)。6.10安全性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15℃~35℃的环境中将电池倒置,并以I5(A)电流连续充电5h,停止充电,然后继续倒置48h,检查有无漏液,外观是否正常。6.11荷电保持能力6.11.1蓄电池经6.4试验,且符合5.2规定,方可进行本试验。6.11.2蓄电池再按6.4.1试验,得到静置前容量Ca。6.11.3然后将蓄电池完全充电,擦净表面,在温度为25℃±5℃的环境中静置120d。6.11.4蓄电池静置120d后,不再充电,按6.4.1试验,得到静止后容量Cr。6.11.5按公式(5)计算荷电保持能力。R=×100…………(5)e式中:R——蓄电池保持能力(%Cr——蓄电池静置后的实际容量,单位为毫安时(mAhCe——蓄电池静置前的实际容量,单位为毫安时(mAh)。6.12耐冲击性能6.12.1蓄电池完全充电后,在温度为16℃~35℃的环境中静置4h以上,将蓄电池从300mm高处,底部朝下,自由落到厚度为10mm以上的硬木板上,如此跌落三次。6.12.2检查蓄电池端电压及外观是否正常。6.13循环耐久能力6.13.1一般要求蓄电池按6.4试验,且符合5.2规定,方可进行本试验。6.13.2充放电循环试验6.13.2.1整个试验均在温度为25℃±2℃的环境中进行,试验之前蓄电池应完全充电。/单格限压充电6h,组成一次充放循环。6.13.2.3在蓄电池的第25、50、75……次充放电循环时,以I1(A)电流放电至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达1.75V时终止,计算容量,然后蓄电池继续6.13.2.2试验。6.13.2.4按6.13.2.2和6.13.2.3进行的试验,当蓄电池容量小于0.7C5,并再经1次充放循环验证蓄电池容量仍小于0.7C5时,试验结束。容量小于0.7C5之前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不计入充放电循环寿命次数。7检验规则8JB/T11338—20247.1检验分类7.1.1出厂检验、周期检验凡提出交货的产品,应按出厂检验项目和周期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及检验样品数量见表表2检验项目及检验样品数量1—234567897.1.2型式检验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进行型式检验,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抽样进行型式检验:——新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