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第一节
物流配送中心概述第二节资料收集与EIQ分析第三节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第四节
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确定第五节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设计第六节系统不知方法——SLP1本章学习目标掌握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和分类了解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流程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原则、考虑因素和决策步骤了解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确定的方法了解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7.1物流配送中心概述
(一)配送中心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给配送中心(Logisticscenter)下的定义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①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②配送功能健全;③辐射范围小;④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⑤主要为末端客户提供配送服务。物流节点的种类(1)转运型节点:以接连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的节点,一般而言,由于这种节点处于运输线上,又以转运为主,所以货物在这种节点上停滞的时间较短。(2)储存型节点:以存放货物为主要职能的节点,货物在这种节点上停滞时间较长。在物流系统中,储备仓库、营业仓库、中转仓库、货栈等都是属于此种类型的节点。(3)流通型节点:以组织物资在系统中运动为主要职能的节点,在社会系统中则是组织物资流通为主要职能的节点。现代物流中常提到的流通仓库、流通中心、配送中心就属于这类节点。(4)综合性节点:在物流系统中集中于一个节点中全面实现两种以上主要功能,并且在节点中并非独立完成各自功能,而是将若干功能有机结合于一体,有完善设施、有效衔接和谐调工艺的集约型节点。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
(1)集货发货功能(2)储存功能(3)分拣功能(4)加工包装功能(5)配送功能(6)商品展示与贸易功能(7)信息功能(8)增值服务功能(①结算功能。②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能。③物流教育与培训功能。④需求预测功能。⑤其他服务功能)物流配送中心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一)从隶属关系角度分类(1)生产企业自办的物流配送中心。(2)商业企业自办物流配送中心。(3)仓储、运输企业设立的物流配送中心。(4)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二)根据作业特点分类(1)流通型物流配送中心。(2)加工配送型物流配送中心。(3)批量转换型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的分类
(三)根据服务区域分类(1)城市物流配送中心。(2)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四)根据货物的流向分类(1)供应物流配送中心。(2)销售物流配送中心。(五)根据服务的适应性分类(1)专业物流配送中心。(2)柔性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的分类
(六)根据配送货物种类分类
根据配送货物种类不同,也可将物流配送中心分为食品物流配送中心、日用品物流配送中心、医药品物流配送中心、化妆品物流配送中心、家电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电子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书籍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服饰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汽车零件物流配送中心等等。配送中心规划的主要内容
(1)设施选址(2)物流功能规划与设计(3)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4)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5)运营系统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规划的主要内容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包括新建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和对原有物流企业或企业的物流部门向配送中心转型的改造规划与设计。类型新建改造单个多个委托方新型企业、跨国企业等多为传统物流企业规划目的较高的起点、较高的标准、较低的成本成为企业、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传统物流设施向现代配送中心的转变规划重点配送中心选址及功能布局物流系统构造及节点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进行企业作业流程及组织重组规划内容选址物流功能作业流程物流设施信息系统物流功能物流系统物流网络信息系统网络网点布局物流设施企业发展战略物流功能作业流程物流设施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流程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流程1)准备阶段。首先,必须明确物流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目标,以利于有针对性的收集资料和分析规划需求,并确定规划与设计的限制条件。2)总体规划阶段。在此阶段,我们要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设施、区域平面布置和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包括:物流配送中心功能规划、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规划、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区域规划、设施设备的规划与设计、区域布局设计、方案评价。3)详细布置设计阶段。对经过评估选定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主要确定各设施设备的详细设计,并结合设施设备的特性对各区域面积进行详细布置规划。若局部调整难以满足规划与设计需要,需回到总体规划阶段调整区域的平面布置。完成详细布置设计之后,进行组织机构、人力、作业的详细规划与设计,并完成成本分析和评估。4)实施阶段。完成各项成本及效益评估分析后,如果决定设立物流配送中心,即可进入实施阶段。在运营过程中,根据企业运营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必要改进与完善。7.2 资料收集与EIQ分析(一)
基础资料的收集
7.2 资料收集与EIQ分析
1)ABC分析法。
一般物流配送中心的货品品种数量繁多,为了产生最大效益,根据商品特性或者订货数量频率等,将商品品种划分为A群组、B群组、C群组,则可考虑依照品种群组将物流配送中心分为若干个小区,分别适用不同形态的设备和作业方式,以便集中资源重点管理并避免彼此干扰,若某两个群组的变动趋势互补时,可考虑合并成同一区域。2)订单变动趋势分析法。
对订单变化趋势的分析,可用来规划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和作业能力,以及设定未来的扩充弹性。首先要总结历史收发货资料,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收发货趋势和变化情况,寻找有关的变化趋势以利于后续资料分析。常用的订单变动趋势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资料分析方法3)EIQ分析法。
由于订单的品名、数量、发货日期千变万化,针对不确定和波动条件的物流配送中心系统,日本铃木震先生提出EIQ分析方法(E—Entryoforder,订单;I—Item,品种;Q—Quantity,数量)。EIQ分析法从订单、品种、数量等三项主要资料出发,通过EQ/EN/IQ/IK分析出货的形态变化,其目的在于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订货特征、接单特征和作业特征等,进而了解客户特征、货品特征、储存特征等,以此作为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分析、功能区域规模确定的依据,将整体设计容量转变为个别功能区的容量大小,确保设计方案中不发生瓶颈现象。其意义在于根据物流配送中心的目的,掌握物流特性,为从物流特性衍生出来的物流状态到运作方式规划出合理的物流系统。EIQ分析的主要步骤包括订单资料的收集、分解、统计和分析,其详细方法将结合一个例子加以说明。资料分析方法订单资料的收集:订单品项数量分析从收集订单开始,收集的订单量以能反映和代表配送中心的全面状态为标准。一般由于配送中心订单资料数据量庞大,在实际分析中需对资料进行取样分类,通常先选取一个作业周期内的订单加以分析,若有必要再扩大采样范围进一步分析。订单资料的分解:获得所需的订单资料后,即对每张订单的出货品项、各品项出货量等,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资料分解。在填表时需注意数量单位的一致性,考虑商品的物性和储运单位,将所有订单品项的出货数量转换成相同的计算单位。在以某一工作天为单位的分析数据中,订单资料可分解成表7-3;如果分析资料的范围为一定时间周期,则需加入时间参数T,见表表7-4的格式。资料分析方法资料分析方法资料分析方法③订单资料的统计:主要采用柏拉图分析、次数分布,结合ABC分析法等多种统计方法,从订单量(EQ)分析、订货品项数(EN)分析、品项数量(IQ)分析、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4个方面对分解的订单资料按类进行统计整合,并以直观的图表形式表现出来。④订单资料的分析:根据获得的统计图表,对配送中心的模式、各个功能区域的规划等分别提出直接建议和要求,以备实际规划参考。EQ、EN、IQ、IK分析的主要成用范围如下表7-4所示。资料分析方法③订单资料的统计:主要采用柏拉图分析、次数分布,结合ABC分析法等多种统计方法,从订单量(EQ)分析、订货品项数(EN)分析、品项数量(IQ)分析、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4个方面对分解的订单资料按类进行统计整合,并以直观的图表形式表现出来。④订单资料的分析:根据获得的统计图表,对配送中心的模式、各个功能区域的规划等分别提出直接建议和要求,以备实际规划参考。EQ、EN、IQ、IK分析的主要成用范围如下表7-4所示。资料分析方法资料分析方法4)EIQ-PCB分析法。
物品在各作业区域流动是依不同包装单位为基础的,不同的作业单元可能产生不同的设施配备、人力需求。在进行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时,还应考虑物品的相关特性、包装规格及特性、储运单位等因素。EIQ-PCB分析法即是依照各品种的计量换算单位,以转换订单内容成整托盘、整箱或单件形态的EIQ相关分析,借以了解物流配送中心内部的托盘、箱或单件存取的需求分析状况,作为整体系统设计时,设计设施的参考依据,以提升物流作业效率。资料分析方法用PBC分析得到配送中心内各作业流程储运单位的转换关系图资料分析方法E1Q分析是建立在PCB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的,又称为E1Q-PCB分析,其具体应用如下:(1)出货单位的PCB分布状态可作为计算拣货与出货人力需求,以及搬运与配送设备的选用依据;(2)从PCB分析法中得知出货量与标准工时,便可计算出托盘箱和单品拣取时所需的设备数目和人力需求预估;(3)由EQ分析客户订单量,并依订单内容分析其PCB的分布,可了解出货状态及区域销售的数量和包装特征;(4)结合1Q分析作PCB分布分析,可知单一品种被订购的状态和包装单位,并以此作为拣货系统、储存方式和设备设计的参考;(5)E1Q分析法可结合不同的PCB单位分别制定拣货策略,以比较不同拣货单位的拣货效率,并从中选出效率最高的拣货单位和拣货策略组合。资料分析方法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一)订单数量(EQ)分析EQ分析主要是了解单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情形,决定订单处理的原则,以对拣货系统进行规划。EQ分析通常以单一营业日为主。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二)品项数量(IQ)分析
主要了解各类产品出货量的分布状况,分析产品的重要程度与运量规模。可用于仓储系统的规划选用、储位空间的估算,并将影响拣货方式及拣货区的规划。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二)品项数量(IQ)分析若将单日及全年的IQ图以ABC分析将品项依出货量分为ABC(大、中、小)三类,并产生对照组合后进行交叉分析,则将其物流特性分成以—下几类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二)品项数量(IQ)分析Ⅰ:年出货量及单日出货量均很大,为出货量最大的主力产品群,仓储与拣货系统的规划应以此类为主,仓储区以固定储位为较佳,进货周期宜缩短而存货水平较高,以应付单日可能出现的大量出货,通常为厂商型配送中心或工厂发货中心。Ⅱ:年出货量大但单日出货量较小,通常出货天数多且出货频繁,而使累积的年出货量放大。可考虑以零星出货方式规划,仓储区可以固定储位规划,进货周期宜缩短并采取中等存货水平。Ⅲ:年出货量小但单日出货量大,虽总出货量很少,但是可能集中于少数几天内出货,是容易造成拣货系统混乱的可能因素。若以单日量为基础规划易造成空间浪费及多余库存,宜以弹性储位规划,基本上平时不进货,于接到订单后再行进货,但前提是必须缩短进货前置时间。Ⅳ:年出货量小且单日出货量也小,虽出货量不高,但是所占品项数通常较多,是容易造成占用仓储空间使周转率降低的主要产品群。因此仓储区可以弹性储位规划,以便于调整货位大小的储存设施为宜,通常拣货区可与仓储区合并规划以减少多余库存,进货周期宜缩短并降低存货水平。Ⅴ:年出货量中等但单日出货量较小,为分类意义较不突出的产品群,可视实际产品分类特性再归纳入相关分类中。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三)订单品项数(EN)分析以Qei=数量(订单e,品项i)符号表示单一订单订购某品项的数量,则分析各指标的意义如下:1.单一订单出货品项数计算单一订单中出货量大于0的品项数,就个别订单来看,可视为各订单拣取作业的拣货次数。N1=COUNT(Q11,Q12,Q13,Q14,Q15,……)>02.总出货品项数计算所有订单中出货量大于0或出货次数大于0的品项数。N=COUNT(Q1,Q2,Q3,Q4,Q5,……)>0或COUNT(K1,K2,K3,K4,K5,……)>0,且N>=Ne(总出货品项数必定大于单一订单的出货品项数)此值表示实际有出货的品项总数,其最大值即为配送中心内的所有品项数。若采用订单批次拣取策略,则最少的拣取次数即为总出货品项数。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三)订单品项数(EN)分析3.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次数将所有订单出货品项数加总所得数值,即为EN绘制柏拉图累计值的极值。GN=N1+N2+N3+N4+N5+……GN≥N(当个别订单间的品项重复率越高,则N越小)此值可能会大于总出货品项数甚至所有产品的品项数。若采订单别拣取作业,则拣取次数即为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次数。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四)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
主要分析产品别出货次数的分布,对于了解产品别的出货频率有很大的帮助,主要功能可配合IQ分析决定仓储与拣货系统的选择。另外,当储存、拣货方式已决定后,有关储区的划分及储位配置,均可利用IK分析的结果作为规划参考的依据,基本上仍以ABC分析为主,并从而决定储位配置的原则。EIQ图表数据判读与分析(五)IQ及IK交叉分析将IQ及IK以ABC分析分类后,可为拣货策略的决定提供参考的依据。将IQ及IK以ABC分析分类后,所得交叉分析的分类整理如表7-11所示。依其品项分布的特性,可将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为以订单别拣取或批量拣取的作业形态,或者以分区混合处理方式运作。实际上拣货策略的决定,仍需视品项数与出货量的相对量来作判断的依据。7.3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是指在一个具有若干供应点及若干需求点的经济区域内,选一个地址设置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过程。较佳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案是商品通过物流配送中心汇集、中转、分发,直至输送到需求点的全过程的总体效益最好。(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2)协调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4)战略性原则。选址规划所要考虑的因素(一)经济环境因素1)货流量的大小。物流配送中心设立的根本目的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如果没有足够的货流量,物流配送中心的规模效益便不能发挥。所以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一定要以足够的货流量为条件。2)货物的流向。货物的流向决定着物流配送中心的工作内容和设施设备配备。对于供应物流来说,物流配送中心主要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应当选择靠近生产企业的地点,便于降低生产企业的库存,随时为生产企业提供服务,同时还可以为生产企业提供暂存或发运工作。对于销售物流来说,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将产品集结、分拣,配送到门店或用户手上,故应选择靠近客户的地方。在货物的流向分析上要考虑客户的分布和供应商的分布:①客户的分布。为了提高服务水准及降低配送成本,物流配送中心多建在城市边缘接近客户分布的地区,如零售商型配送中心,其主要客户是超市和零售店,这些客户大部分是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或大城市,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要接近这样的城市或区域。②供应商的分布。供应商的分布地区也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进入物流的商品全部是由供应商所供应的。如果物流配送中心愈接近供应商,则其商品的安全库存可以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因为我国国内一般进货的输送成本是由供应商负担的,因此这个因素往往不受到重视。选址规划所要考虑的因素3)城市的扩张与发展。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既要考虑城市扩张的速度和方向,又要考虑节省分拨费用和减少装卸次数,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的许多仓库,20世纪70年代以前处于城乡结合部,不对城市产生交通压力,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仓库现处于闹市区,大型货车的进出受到管制,专用线的使用也受到限制,不得不选择外迁。大凡道路通达之后,立即就有住宅和工商企业兴起,城市实际上沿着道路一块一块发展着、迁徙着,物流配送中心也不是固守一地的。4)交通条件。交通的条件是影响物流的配送成本及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运输的不便将直接影响车辆配送的进行。因此必须考虑对外变通的运输通路。以及未来交通与邻近地区的发展状况等因索。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宜紧临重要的运输线路,以方便配送运输作业的进行。考核交通方便程度的条件有:高速公路、国道、铁路、快速道路、港口、交通限制规定等几种。一般物流配送中心须尽量选择在交通方便之高速公路,国道及快速道路附近的地方,如果以铁路及轮船当运输工具,则要考虑靠近火车编组站,港口等。对于综合型物流配送中心,一定要选择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交汇地,如港口水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的各种组合。对于港口物流配送中心,还要选择内河运输与海运的交汇地,既要满足水较深、能浮靠大型货船的需要.又要克服内河泥沙淤积、河道疏通的困难。选址规划所要考虑的因素5)经济规模的要求。一般认为物资年吞吐量小于30万吨,设置铁路专用线不经济。当物流配送中心仓库位于铁路编组站附近,都能有较好的车源供应。仓库距编组站在2Km以内不仅基建费用少,而且管理营运费用也少,营运方便。6)人力资源条件。在仓储配送作业中,人力资源是重要的资源需求。由于一般物流作业仍属劳动力密集型的作业形态,在物流配送中心内部必须要有足够的作业人力,因此在决定物流配送中心位置时必须考虑员工的来源、技术水准、工作习惯、工资水准等因素。如果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位置附近人口不多且交通又不方便时,则基层的作业人员不容易招募;如果附近地区的薪资水准太高,也会影响到基层的作业人员的招募。因此必须调查该地区的人力、上班交通及薪资水准等评估条件。选址规划所要考虑的因素(二)自然环境因素1)地理因素。市镇的规模应该与物流配送中心的大小相适应。地形对仓库基建投资的影响也很大,地形坡度应在1%~4%之间,在外形上可选择长方形,不宜选择狭长或不规则形状;库区设置在地形高的地段,容易保持物资干燥,减少物资保管费用;临近河海地区,必须注意当地水位,不得有地下水上溢;土壤承载力要高,避免地面以下存在淤泥层、流沙层、松土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以免受压地段造成沉陷、翻浆等严重后果。另外由于物流配送中心作业比较繁忙,容易产生许多噪音,所以应远离闹市或居民区。应考虑物流配送中心周边不应有产生腐蚀性气体、粉尘和辐射热的工厂,至少应处于这些企业的上风方向。还应与易发生火灾的单位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油库、加油站、化工厂等。2)气候因素。在物流用地的评估当中,自然条件也是必须考虑的,事先了解当地自然气候环境有助于降低建设的风险。例如在自然环境中有湿度、盐分、降雨量、风向、风力、瞬时风力、地震、山洪、泥石流等几种自然现象,有的地方靠近山边湿度比较高,有的地方湿度比较低,有的地方靠近海边盐分比较高,这些都会影响商品的储存品质,尤其是服饰产品或电子产品等对湿度及盐分都非常敏感。另外降雨量、台风、地震及河川等自然灾害.对于物流配送中心的影响也非常大,必须特别留意并且避免被侵害。选址时要避开风口,因为在风口建设会加速露天堆放商品的老化。选址规划所要考虑的因素(三)政策环境因素政策环境条件也是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评估的重点之一,尤其是物流用地取得困难的现在,如果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则更有助于物流业者的发展。政策环境条件包括企业优惠措施(土地提供、减税)、城市规划(土地开发、道路建设计划)、地区产业政策等。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建立了现代物流园区,其中除了提供物流用地外,也有关于税赋方面的减免。有助于降低物流业者的运营成本。另外,还要考虑土地大小与地价,在考虑现有地价及未来增值状况下,配合未来可能扩充的需求程度,决定最合适的用地面积大小。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程序和步骤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程序和步骤
(一)选址约束条件分析1)需求条件。主要分析物流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顾客的现在分布情况,对其未来分布情况进行预测,分析货物作业量的增长率以及物流配送的区域范围。
2)运输条件。应靠近铁路货运站、港口和公共车辆终点站等运输节点,同时也应靠近运输业者的办公地点。如北京市的四道口蔬菜、果品配送中心就建在铁路货运站的旁边,并且紧靠公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3)配送服务的条件。根据客户要求的到货时间、发送频率等计算从物流配送中心到客户的距离和服务范围。4)用地条件。是利用现有土地还是重新征用土地?重新征用土地的成本有多大?地价允许范围内的用地分布情况如何?5)区域规划。根据区域规划的要求,了解选定区域的用地性质,是否允许建立物流配送中心?6)流通职能条件。商流职能是否要与物流职能分开?物流配送中心是否也附有流通加工的职能?考虑到通行方便,是否要限定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范围?7)其他。不同的物流类别,有不同的选址要求。如货物的冷冻或保温保管、危险品的保管等,对选址都有特殊要求。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程序和步骤
(二)收集整理资料选址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成本计算,也就是将运输费用、配送费用及物流设施等费用模型化,根据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建立数学公式,从中寻求费用最小的方案。但是,采用这样的选址方法,寻求最优的选址解时,必须对业务量和生产成本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1)掌握业务量。选址时,应掌握的业务量主要包括:工厂到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输量、向顾客配送的货物量、物流配送中心保管的数量和配送路线上的业务量等。由于这一数量在不同时期会有种种波动,因此,要对所采用的数据进行研究。除了对现状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外,还必须确定中心运行后的预测数据。2)掌握费用。选址时,应掌握的费用主要包括:工厂至物流配送中心之间的运输费、物流配送中心到顾客的配送费和与设施、土地有关的费用及人工费、业务费等。由于运输费和配送费会随着业务量和运送距离的变化而变动,所以必须对每一吨公里的费用进行(成本)分析。3)其他。用地图表示顾客的位置、现有设施的位置和工厂的位置,井整理各候选地址的配送路线及距离等资料;与成本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必备车辆数、作业人员数、装卸方式、装卸费用等。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程序和步骤
(三)地址筛选在对所取得的上述资料进行充分的整理和分析、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对需求进行预测后,就可以初步确定选址范围,即确定初始候选地点。(四)定量分析针对不同情况运用运筹学的原理,选用不同的模型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如对单一物流配送中心进行选址,可以采用重心法等;如果对多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选址,可采用鲍摩一瓦尔夫模型、CFLP法等。(五)结果评价结合市场适应性、购置土地条件、服务质量等,对计算所得结果进行评价,看其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及可行性。(六)复查分析其他影响因素对计算结果的相对影响程度,分别给予它们一定的权重,采用加权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复查。如果复查通过,则原计算结果即为最终结果;如果复查发现原计算结果不适用,则返回地址筛选阶段,重新分析,直至得到最终结果为止。(七)确定选址结果在用加权法复查通过后,则计算所得的结果即可作为最终的选址结果。但是所得解不一定为最优解,可能只是符合条件的满意解。7.4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确定(一)确定配送中心规模的影响因素1)宏观影响因素,包括候选地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物流实践表明,物流量的大小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的经济规模总量具有正相关关系。②产业结构及产业布局:从运输需求来看,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对运输需求量的影响表现为:原材料和低附加值的产品对运输需求大,农业、轻工业和服务业对运输需求小。③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及交通规划。运输港站布局、运输网的密度和等级对运输需求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④城市规划及区域自然特征。包括区域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人口规模和密度、人均收入水平、地理分布等。⑤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环境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大气污染、废弃物、劳动问题、法规问题、经济发展动向及各种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都有影响。2)微观影响因素,为适应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目的、方针,所设定的物流配送中心的战略规划。包括功能定位、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可用投资等因素。(一)需求分析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确定模型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确定方法
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确定方法
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确定方法
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确定方法(四)参数确定物流配送中心分担的区域物流适站量比例
,可由区域交通运输统计资料分析得到,分析区域内物流流量流向以及其分布规律,考虑规划物流配送中心对物流的吸引力,并结合其战略规划发掘潜在的物流调控能力,来确定
。若该区域有
个物流配送中心,则
其中,
为第
个物流配送中心所分担的区域物流适站量比例。物流操作系数
,指物流操作量与相应适站量之比。货物经过物流配送中心至少要进行一次装卸,因此
。该值与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作业流程、区域布局以及操作组织完善程度等因素有关。物流功能区单位面积作业能力
,体现着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管理水平以及设施设备的利用水平。通过调查各类不同发展阶段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规模确定方法7.5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设计(一)布局规划目标与流程1.布局目标1)符合物流配送中心流程操作工艺过程的要求。2)最有效的利用空间。3)货品搬运费用最小。4)保持生产和安排的柔性。5)适应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的方便。6)为员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2.布局规划流程(一)需求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是根据企业对市场较为了解的人员的主观判断和假设所做出的预测。这类方法的准确性依赖于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判断能力以及诚实程度等。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想象法②市场调查法③类比法④德尔菲法(Delphimethod):2)定量预测:通过历史数据,建立定量化模型,以用于对未来值的预测。可分为时间序列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模拟法三类。①时间序列分析法②因果分析法③模拟法功能区需求规划(二)功能区需求规划流程功能区需求规划(二)功能区需求规划流程功能区需求规划1.物流配送中心功能规划
物流配送中心功能是物流配送中心能够提供的各种物流服务的总称。物流配送中心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物流组织,不仅需要具备一般的物流服务功能,还应该具备提供适合不同需要的高附加值和定制化个性服务的增值功能。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设计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根据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原则,对物流功能规划所涉及的核心因素进行列举和分析,针对物流需求的多样性,找到适合自己进入的细分市场。2.功能区作业功能规划
根据区域内作业性质,一般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区分为两大类:物流功能区和非物流功能区。其中,在物流功能区内完成对应相关物流作业,分析物流作业流程与物流配送中心功能的关系以及物流活动之间的联系,将物流功能区分为进货区、仓储区、流通加工区、理货区、出货区物流辅助作业、配合作业以及行政、生活服务等在非物流功能区进行。2.功能区作业功能规划物流配送中心功能区功能区需求规划3.功能区空间需求规划1)计算法。分别根据各功能区人员活动和货物储存的空间需求计算各个活动或区域所需要的个别空间或小区域,然后汇总而获得空间需求的方法。2)换算法(又称为因素法)。根据现有布局的占地面积,通过分析未来布局计划中可能改变的因素做出合理的预测,得出所需面积,常用于初期估算需求面积,较为常用。3)空间标准法。参考已建设施的空间标准来决定规划设施所需空间,该法也较为常用。4)经验推算法。根据以往经验,在掌握可能的物流作业量的基础上推算出需求规模。5)比率趋势法。以面积对某些因素的比率(如:人数/平方米),做出空间需求的估算,该法适用于固定设备和投资较少且设备有多种用途的区域(如储存区)的长期计划。功能区需求规划
功能区需求规划2)仓储区。在计算仓储区的空间需求时,无论仓储区如何布局,均应首先考虑存货所需占用的空间大小,并考虑货品特征及数量、存储方式、存取设备规格、通道空间以及作业要求等因素。由于目前只是为总体布置作初步规划,可采用周转率估计法估算仓储区储运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平均库存需求量=(年仓储运转量/年周转次数)×安全系数或平均库存需求量=(年仓储运转量/365)×平均在库时间×安全系数功能区需求规划
功能区需求规划
功能区需求规划5)逆向物流作业区。预测处理退货、瑕疵品及废品等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量,以此确定逆向物流作业区空间需求的大小。6)非物流功能区。非物流功能区包括辅助作业区、配合功能区、服务功能区。非物流功能区对物流活动的进行起重要的支持作用,并对生产活动的效率、安全和顺畅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功能区需求规划(三)通道规划通道的规划与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空间经济性。即尽量用较小的空间占有率发挥最大的空间效益。一般情况下,厂房越大通道空间占用率相对越小。2)设计顺序。结合进出口位置设计主要通道,详细规划阶段再考虑次要通道设计。3)安全原则。消防通道、紧急疏散通道顺畅,保证工作人员安全,尽量减少突发情况时的损失。4)楼层间的交通。对于多层库房,电梯是楼层间的主要交通工具,电梯与主通道衔接顺畅,并不影响主要通道的交通。5)流量的经济性。即货物和工作人员在工作场区内的移动路线顺畅且最短。功能区需求规划(三)通道规划1、物流通道规划根据通道重要性,物流通道可分为以下三类:1)运输通道(主通道)。连接场区进出口与各作业区,供装卸运输设备在场区内运行,其宽度主要取决于装卸运输设备类型、外形尺寸和单元装载的大小。2)作业通道(副通道)。连接主通道与各作业区域,供作业人员存取搬运货物的行走通道,一般平行或垂直于主通道,其宽度取决于作业方式和货物的大小。3)检查通道。供仓库人员检查库存货物时的行走通道,其宽度只要能使检查人员通过即可。功能区需求规划2.物流配送中心内交通通道规划场内交通通道规划主要有三个方面:车流行驶线路规划、通道规划和停车场设计。物流配送中心内的交通流组织是场内交通规划的重点,在空间功能布局确定的基础上进行车流行驶线路规划,应主要考虑以下三点:1)快速集散交通流。2)有序组织交通流。3)交通流线适当分开。功能区需求规划2.物流配送中心内交通通道规划根据交通流组织规划,设计场内道路系统,除了应满足车流、人流通行需求以外,还要遵从以下几条规则:1)物流配送中心内道路布置要与总平面布置协调一致。2)场内道路系统一般宜采用正交和环形布置,尽量避免尽端式。3)在满足运输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缩减场内道路敷设面积,节约投资和用地。4)满足消防、卫生、安全等环境保护要求及排除雨水要求。对于场区内通道布置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通道的走向和位置。2)通道的宽度。3)停车场规划。功能区需求规划2.物流配送中心内交通通道规划根据使用对象和车型分析停车场的需求。主要有两种:①客户与员工停车场。为了降低运输和配送成本,易于补充劳力,新建物流配送中心大都设置在城市郊外。由于交通不便,用户和员工都须自备交通工具才能顺利工作,因此,必须具备较大的停车场。此类停车场多停放小汽车、摩托车以及自行车。②运输车辆停车场。大多数物流配送中心都有自备运输车辆,需要一定停车场地。另外,对于转运、分货功能较强的物流配送中心,在司乘人员休息过程中,也需要为其他单位长途运输车辆提供停放场地。此类停车场一般停放大型货车。功能区需求规划2.物流配送中心内交通通道规划停车场的一般规划步骤:(1)停车需求调查;(2)分析停车需求,决定停车场容量(包括各类停车位的需求量);(3)根据车型决定每辆汽车所需停车面积,进而确定停车场所需的总空间需求。若物流配送中心停车场停放车辆车型结构复杂,计算面积时可采用如下方法:T=k*S*N式中:
T—停车场面积k—车辆换算系数(按面积,k=2,或3)S—单车投影面积(m2)N—停车场容量单车投影面积根据选取主要车型的投影面积来确定功能区需求规划2.物流配送中心内交通通道规划(4)依据现有空地面积,发展不同停车场形式及其布局方案,并形成数个可满足需求的布局方案。(5)选择最佳的空间利用率和最方便实用的停车场布局。功能区需求规划7.6系统布置方法——SLP(一)系统布局方法系统布局方法(SystematicLayoutPlanning,SLP)是由1961年美国的查德缪瑟(RichardMuther)提出的极具代表性的系统布置设计(SLP)。系统布置设计是一种久负盛名的经典方法。这种方法要建立一个相关图,表示各部门的密切程度。相关图类似于车间之间的物流图。相关图要用试算法进行调整,直到得到满意方案为止。接下来就要根据建筑的容积来合理地安排各个部门。为了便于对布置方案进行评价,系统布置设计也要对方案进行量化。根据密切程度的不同赋予权重,然后试验不同的布置方案,最后选择得分最高的布置方案。7.6系统布置方法——SLP1.SLP方法的特点SLP将设施规划和设计向科学化、精确化和量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它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②以大量的图表分析和图形模型分析为手段,直观清晰;③采用了严密的系统分析手段和规范的设计步骤,逻辑性和条理性较强;④着眼于整个物流系统,反复修正与调整,设计方案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和实用性;⑤操作性和实践性强,适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7.6系统布置方法——SLP威廉·温拿等工厂设计师们在实践中不断对SLP进行发展和完善,在90年代提出了新的战略化Cstrategicfacilitiesplanning,SFP)。其核心思想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把设施布置提升至战略高度,通过一次根本性的再聚焦以及精益原则来提高企业整体生产力。实施的关键是企业流程再造原理,进行业务重组。第二,新的战略设施规划融合了优良的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方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设施布置的快速响应,在设施布置项目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的今天,考虑到时效性,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方法已经逐渐成为设施布置设计的主流。7.6系统布置方法——SLP2.SLP方法的基本思路在SLP方法中,Muther将研究设施布置问题的依据和切入点,归纳为P—产品、Q—产量、R—工艺过程、S—辅助部门、T—时间这五个基本要素,采用SLP法进行总平面布置的首要工作是对各作业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分析,包括物流关系和非物流关系,经过综合得到作业单元相互关系图,然后根据相互关系图中作业单元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决定各作业单元之间距离的远近,安排各作业单元的位置,绘制作业单元位置相关图,将各作业单元实际占地面积与作业单元位置相关图结合起来,形成作业单元空间相关图;通过作业单元空间相关图的修正和调整,得到数个可行的布置方案;最后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择优,以得分最多的布置方案作为最佳布置方案。7.6系统布置方法——SLP3.原始资料分析在SLP方法中,缪瑟最初是以工厂布置问题为依据和出发点的,故把产品P、数量Q、生产路线R、辅助部门S和时间安排T作为五个基本要素。这五项基本要素是设施规划时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而在物流配送中心布置规划中,可以把这些要素的概念适当修正为:物流对象P、物流量Q、物流作业路线R、辅助部门S和作业时间安排T。其中物流对象P、物流量Q、物流作业路线R是重点分析的对象。7.6系统布置方法——SLP4.物流分析物流分析主要是确定物流对象在物流作业过程中每个作业单元之间移动的最有效顺序以及移动的强度和数量。物流分析是物流配送中心布置设计的核心工作。物流分析通过对基础数据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分析,为后续的布置设计提供参考。物流分析方法通常由物流对象P和物流量Q的性质决定,不同的运作类型,应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7.6系统布置方法——SLP5.作业单元相关性分析物流分析是物流配送中心规划的重要依据,但有时还存在一些非物流关系。这些非物流关系可能对物流运作产生重大影响,是必须要重视的。另外,在物流配送中心内还存在一些管理或辅助性的功能区域,这些区域尽管本身没有物流活动,但却与作业区有密切的业务关系,而这些非物流的业务关系必须通过作业单元相关性分析来反映。不同的是,物流分析的基础是物流对象P、物流量Q、物流路线R,而作业单元关系分析是以物流对象P、物流量Q和辅助部门S为基础的。而评价作业单元相互关系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程序性关系:因物料流、信息流而建立的关系;②组织与管理上的关系:部门组织上形成的关系;③功能上的关系:区域间因功能需要而形成的关系;④环境上的关系:因操作环境、安全考虑上需保持的关系。7.6系统布置方法——SLP5.作业单元相关性分析7.6系统布置方法——SLP5.作业单元相关性分析7.6系统布置方法——SLP6.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分析综合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物流关系与非物流关系的相对重要性。②将关系密切程度等级量化。一般取A=4,E=3,I=2,O=1,U=O,X=-1。③计算两个作业单元之间综合相互关系的量化值。④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⑤经过调整,建立综合相互关系图,其形式与图7-9中作业单元相互关系图一致。7.6系统布置方法——SLP7.作业单元位置和空间关系图确定在布置设计确定位置时,首先根据综合相互关系图中级别高低按顺序先后确定不同级别作业单元的位置,关系级别高的作业单元之间距离近,关系级别低的作业单元之间距离远,而同一级别的作业单元按综合接近程度的分值高低顺序来进行布置。作业单元综合接近程度分值高的应处于中间位置,分值低的处于边缘位置。7.6系统布置方法——SLP7.作业单元位置和空间关系图确定根据图7-9的作业单元相互关系图的关系等级可生成初步线型图,如图7-10所示。7.6系统布置方法——SLP8.方案评价与选择对调整修正得到多个可行的布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最后选择一个最优的布置方案。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的规划流程:(1)现状分析,确定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的范围和目标。(2)明确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中的约束条件。
(3)根据规划目标,收集所有有关的数据资料,一般来说包括节点资料的收集,此外还要收集客户需求情况和关键的物流环境要素的数据。(4)选择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模型。(5)提出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6)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评价。(7)根据评价结果,对物流网络进行改进,直至得到最优的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方案。课后习题
7.1简述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和分类。7.2简述物流配送中心规划的主要内容。7.3简述EIQ分析方法的步骤。7.4如何确定物流配送中心规模?7.5简述系统布置方法的步骤。7.6如何绘制线型布置图?它需要哪些信息?7.7如何评价作业单元的相互关系?根据其密切程度如何分级?7.8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作业路线类型有几种?第八章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方法第一节
物流系统评价概述第二节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第三节物流系统评价方法89本章学习目标了解物流系统评价的含义和要求了解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物流系统评价的一般方法8.1物流系统评价概述
(一)物流系统评价的含义物流系统评价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方法,对于各种设计方案和系统经常需要做出能否满足需要、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实施上的可能性、是否为最优或最满意的等几个方面的评价。物流系统一般都具有多个目标,对多个目标进行评价,一方面要将目标进行分解,分别建模、分别评价;另一方面,还要将这些子目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还需要将各种指标归一化,以便进行比较。另外,涉及每一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至少有几十种,精确的量化不等于评价的精确,因此,应该选取恰当数量的指标,既能反映较全面的信息,而数量尽可能少。因此,物流系统评价与方案选择具备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及实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方案的抉择,涉及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方案的合理性、运营的经济性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性等方面。投资很大的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项目,建设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多,影响决策的因素多,决策过程复杂,决策结果影响巨大,决策正确与否对建设项目的成败和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物流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还会对环境及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或较大的影响。因此,物流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初步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许多方面有助于完善物流项目规划方案或初步设计,能将未来可能产生的一些遗憾消灭在萌芽阶段,减少投资的盲目性,从而确保物流通道畅通,提高物流建设项目投资经济效益。8.2 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一)
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
(一)关键绩效指标法企业关键业绩指标(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相关性(Relevant),指是指年度经营目标的设定必须与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责紧密相关。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二)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是绩效管理中的一种新思路,适用于对部门的团队考核。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美国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兼总裁戴维·诺顿(David
Norton)发展出的一种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平衡计分卡自创立以来,在国际上,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很快引起了理论界和客户界的浓厚兴趣与反响。
(1)客户导向角度(2)内部运作角度(3)未来发展角度(4)财务价值角度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为了更好地进行物流系统的评价,设计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并且符合实际情况。在评价指标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如下几个步骤:①认真、全面地分析拟评价的物流系统的各项目标要求;②拟定指标草案,在调查分析基础上,运用头脑风暴法或德尔菲法制定出指标体系;③经过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反复交换信息、统计处理和综合归纳,不断调整评价指标;④考虑各种因素后,确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而评价指标体系本身的内容通常涉及这几方面内容:①政策性指标。政策性指标包括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要求等。这一类指标对社会物流系统的评价尤其重要。②技术性指标。技术性指标包括系统所使用设备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服务能力与灵活性等。③经济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包括各个方案成本效益、建设周期与投资回收期、财务评价类指标等。④社会性指标。它包括社会福利、社会节约、对所在的区域或国家经济贡献所做的贡献、对生态环境与环保的影响因素等。⑤资源性指标。如物流工程项目中的人、财、物、能源、水源、土地条件等。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举例(一)快递行业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速,但物流效率普遍低下,远不及国际的先进水平,我国快递行业的物流效率有待提高的,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物流成本方面、周转速度方面以及产业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水平和效率较低。目前,物流各环节的衔接还不够顺畅,运转效率不高,反映为货物在途时间、储存时间、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和提高的空间。各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
对于物流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有关研究,可以从业务流程、基础设施及信息化水平、物流成本费用、客户服务水平等4个方面设计评价指标,并在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计二级、三级评价指标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举例(二)区域物流设施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不同层次物流系统发展的需要,对于区域物流设施(货运枢纽站场、物流中心)、城市集配中心(配送中心)等规划方案的评价可以根据评价目的、要求和规划内容的差异设计评价指标,就其共性而言,进行物流站场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概括为如图8-1所示范畴。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举例(三)物流中心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物流中心规划的影响因素可以抽象与归纳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效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集成电路卡订制购销法律协议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忠县三汇中学高三下第二次检测试题数学试题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磐安县二中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训练数学试题
- 2024限定收藏品无偿交接协议
- 2024工程项目垫资协议示例
- 2024矿山工程承包协议模板
- 2024保障:权威协议样本解析
- 2024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协议模板
- 2024年大清包劳务施工业务协议模板
- 2024年货车运输专属驾驶员劳动协议
- 办理营业执照委托书
-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卡4
- 船舶电气安装理论图纸相结合PPT课件
- 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PPT课件
- 幕墙打胶工艺
- 违约损失率(LGD)研究
- 新冀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第26课课件
- 编写标准必备文件 国家标准 地方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格式模板大全
- 《钻木取火》PPT
- 2021-2025乡村5年规划三篇
- 无线电遥控帆船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