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遗传学-朱军课后答案_第1页
园艺遗传学-朱军课后答案_第2页
园艺遗传学-朱军课后答案_第3页
园艺遗传学-朱军课后答案_第4页
园艺遗传学-朱军课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参考答案)

1、解释下列名词: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

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

子染色体。

着丝点:即着丝粒。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

位不染色。

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

(cellcycle)。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homologouschromosome)□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

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

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

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

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

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最后形成的两

个子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性质上与母细胞相同。

单倍体: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⑹的个体。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联会复合体一一减数分裂偶线期和粗线期在配对的两个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结构,包

括两个侧体和一个中体。

胚乳直感:又称花粉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

性状。

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4、可以形成:40个花粉粒,80个精核,40个管核;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10个胚囊,

10个卵细胞,20个极核,20个助细胞,30个反足细胞。

6、(1)叶:20条;(2)根:20条;(3)胚乳:30条;(4)胚囊母细胞:20条;(5)胚:

请预览后下载!

20条;(6)卵细胞:10条;(7)反足细胞:10条;(8)花药壁:20条;(9)花粉管核:10

请预览后下载!

7、如果形成的是雌配子,那么只形成一种配子ABC或A'B'C'或A'BC或AB'C'或

AB'C或A'BC'或ABC'或A'B'C;

如果形成的是雄配子,那么可以形成两种配子ABC和A'B'C'或AB'C和A'BC'或

A'BC和AB'C'或ABC'或和A'B'C。

8、1.减数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2.减数分裂遗传物质交换(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

3.减数分裂中期后染色体独立分离,而有丝分裂则着丝点裂开后均衡分向两极;

4.减数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减半;

5.分裂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上的排列有差异: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排列于赤道板两侧,而有丝分裂时则整齐

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9、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1)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双亲性母细胞(2n)经过减数分裂产生性细胞(n),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

•雌雄性细胞融合产生的合子(及其所发育形成的后代个体)就具有该物种固有

的染色体数目(2n),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子代的性状遗传和发育得以正常

进行。

(2)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减数分裂中期I,二价体的两个成员的排列方向是随机的,所以后期I分别

来自双亲的两条同源染色体随机分向两极,因而所产生的性细胞就可能会有2n

种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形式(染色体重组,recombinationofchromosome)0

•另一方面,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导致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交换(exchange

ofsegment),使子细胞的遗传组成更加多样化,为生物变异提供更为重要的

物质基础(染色体片断重组,recombinationofsegment)□同时这也是连锁遗

传规律及基因连锁分析的基础。

请预览后下载!

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参考答案)

1.解释下列名词

半保留复制:以DNA两条链分别作模板,以碱基互补的方式,合成两条新的DNA双链,

互相盘旋在一起,恢复了DNA的双分子链结构。这样,随着DNA分子双螺旋的完全拆开,

就逐渐形成了两个新的DNA分子,与原来的完全一样。DNA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

复制(semiconservativereplication),因为通过复制所形成的新的DNA分子,保留原

来亲本DNA双链分子的一条单链。DNA在活体内的半保留复制性质,已为1958年以来的

大量试验所证实。DNA的这种复制方式对保持生物遗传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碱基互补的方式,以U代替T,

合成mRNA,在细胞核内将DNA的遗传信息转录到RNA上。

翻译:以mRNA为模板,在多种酶和核糖体的参与下,在细胞质内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

遗传密码:DNA链上编码氨基酸的三个核昔酸称之为遗传密码。

4.一般将瓦特森和克里克提出的双螺旋构型称这B—DNA。B—DNA是DNA在生理状态下

的构型。生活细胞中极大多数DNA以B—DNA形式存在。但当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

DNA的构型也会发生变化。实际上在生活细胞内,B-DNA一螺圈也并不是正好10个核

昔酸对,而平均一般为10.4对。

当DNA在高盐浓度下时,则以A—DNA形式存在。A—DNA是DNA的脱水构型,它也

是右手螺旋,但每螺圈含有11个核昔酸对。A—DNA比较短和密,其平均直径为23A。

大沟深而窄,小沟宽而浅。在活体内DNA并不以A构型存在,但细胞内DNA—RNA或RNA

—RNA双螺旋结构,却与A—DNA非常相似。

现在还发现,某些DNA序列可以以左手螺旋的形式存在,称为Z—DNA。当某些DNA

序列富含G—C,并且在喋吟和喀咤交替出现时,可形成Z—DNA。Z—DNA除左手螺旋外,

其每个螺圈含有12个碱基对。分子直径为18

请预览后下载!

A,并只有一个深沟。现在还不知道,Z—DNA在体内是否存在。

5、染色质的基本结构:核小体和连接余余组成的长链

宽度增加长度压缩

第一级DNA+组蛋白W9核小体5倍7倍

第二级螺线体3倍6倍

第三级螺线体超螺线体13倍40倍

第四级超螺线体染色体2.5-5倍5倍

500-1000倍

5,8400倍

(8000-10000)

第四章孟德尔遗传(参考答案)

1.写出下列杂交组合的亲本及杂交后代的基因型。

(1)毛颖x毛颖,后代全部毛颖;

(2)毛颖X毛颖,后代3/4毛颖:1/4光颖;

(3)毛颖义光颖,后代1/2毛颖:1/2光颖。

解:由于毛颖X毛颖后代能分离出光颖,因此,毛颖是显性(P),光颖是隐性(p)。

(1)PPXPP或PPXPp或PpXPP

III

pp1pP:1pp1pP:1pP全部表现为毛颖。

(2)PpXPp

I

lPP:2Pp:lpp

毛颖:光颖=3/4:1/4

请预览后下载!

(3)PpXpp

1Pp:1pp

毛颖:光颖=1/2:1/2

1.解⑴PPXPP或者PPXPp

(2)PpXPp

⑶PpXpp

2.杂交组合AAXaaAAXAaAaXAaAaXaaaaXaa

Fl基因型全AaAA,AaAAAaaaAaaaaa

Fl表现型无芒无芒无芒无芒有芒无芒有芒有芒

出现无芒机会113/41/20

出现有芒机会001/41/21

3.Fl基因型:Hh;表现型:有移

F2基因型HH:Hh:hh=l:2:l;表现型有程:裸粒=3:1

4.紫花X白花一紫花一紫花(1240株):白花(413株)

PPXpp-Pp-3P_:lpp

5.纯种甜粒玉米和纯种非甜粒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粒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粒种子,而非甜

粒玉米果穗上却找不到甜粒种子。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怎样验证?

解:设非甜粒为显性(Su),甜粒为隐性(su)。

当纯种甜粒玉米与非甜粒玉米相间种植时,甜粒玉米果穗接受非甜粒玉米的花

粉产生非甜粒种子(Susu);非甜粒玉米果穗接受甜粒玉米的花粉亦产生非甜粒

种子(SuSU),而不会产生甜粒种子(SUSU)。

验证:种植甜粒玉米果穗上的非甜粒种子,与甜粒玉米杂交应分离出非甜粒:

甜粒=1:1,或者自交应分离出非甜粒:甜粒=3:1;

种植非甜粒玉米果穗上的所有种子,与甜粒玉米杂交,部分植株的杂交后代不发生分离,

部分植株的杂交后代应分离出非甜粒:甜粒=1:1,或者自交应分离出非甜粒:甜粒=3:

1。

请预览后下载!

5.解释:玉米非甜对甜为显性验证:获得的后代籽粒再与甜粒个体杂交,看性状分离情

6.

杂交组合TTrrXttRRTTRRXttrrTtRrXttRrttRrXTtrr

亲本表型厚红薄紫厚紫薄红厚紫薄紫薄紫厚红

配子TrtRTRtr1TR:ITr:ItR:ItrItr:ItRItR:ItrITr:Itr

匕基因型TtRrTtRrlTtRR:2TtRr:ITtrr:1ttRR:2ITtrr:ITtRr:IttRr:Ittrr

ttRr:Ittrr

工表型厚壳紫色厚壳紫色3厚紫:1厚红:3薄紫:1薄红1厚红:1厚紫:1薄紫:1薄红

7.番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没

有互作。当一株红果、二室的番茄与一株红果、多室的番茄杂交后,子一代(F1)群体内有:3

/8的植株为红果、二室,3/8是红果、多室,1/8是黄果、二室,1/8是黄果、多

室。试问这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

解:红果:黄果=3:1,表明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基因型Yy;

二室:多室=1:1,表明二室亲本的基因型是Mm,多室亲本的基因型是

mirio

因此,红果、二室亲本的基因型为YyMm红果,多室亲本的基因型为Y

ymmo

7.根据杂交子代结果,红果:黄果为3:1,说明亲本的控制果色的基因均为杂合型,

为Yy;多室与二室的比例为1:1,说明亲本之一为杂合型,另一亲本为纯合隐性,即分

别为Mm和mm,故这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YyMm和Yymm。

8.PprrXpprr;PpRrXpprr;PpRrXppRr;ppRrXppRr

9.如果两品种都是纯合体:bbRRXBBrr-BbRrFl自交可获得纯合白秤光芒种bbrr.

如果两品种之一是纯合体bbRrXBBrr-BbRrBbrrFl自交可获得纯合白稗光芒bbrr.

如果两品种之一是纯合体bbRRXBbrr-BbRrbbRrFl自交可获得纯合白秤光芒bbrr.

如果两品种都是杂合体bbRrXBbrr-BbRrbbRrBbrrbbrr直接获得纯合白秤光芒bbrr.

10.(1)PPRRAaXppRraa

毛颖抗锈无芒(PpR_Aa);毛颖抗锈有芒(PpR_aa)

请预览后下载!

(2)pprrAaXPpRraa

毛颖抗锈无芒(PpRrA_);光颖感锈有芒(pprraa);毛颖抗锈有芒(PpRraa);光颖

感锈无芒(pprrAa);毛颖感锈无芒(PprrAa);光颖抗锈有芒(ppRraa);毛颖感锈

有芒(Pprraa);光颖抗锈无芒(ppRrAa)

(3)PpRRAaXPpRrAa

毛颖抗锈无芒(P_R_A_);毛颖抗锈有芒(PRaa);

光颖抗锈有芒(ppR_aa);光颖抗锈无芒(ppR_A_)

(4)PprraaXppRrAa

毛颖抗锈无芒(PpRrAa);光颖感锈有芒(pprraa);毛颖抗锈有芒(PpRraa);

光颖感锈无芒(pprrAa);毛颖感锈无芒(PprrAa);光颖抗锈有芒(ppRraa);

毛颖感锈有芒(Pprraa);光颖抗锈无芒(ppRrAa)

11.2.小麦毛颖(P)对光颖(p)是显性,抗锈(R)对感锈(r)是显性,无芒(A)对有

芒(a)是显性,三对基因独立遗传,没有互作。用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

颖、感锈、有芒(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中选出10个毛颖、抗锈、无芒(PPR

RAA)的纯合株系,问F2至少要种多少株?在F2群体中至少要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

无芒的小麦多少株自交?

解:在F3中要选出10个纯合的毛颖、抗锈、无芒株系,F2必须选10株毛颖、

抗锈、无芒(PPRRAA)单株自交。

F2中PPRRAA基因型的频率为1/64。

因此,64:1=X:10X=640即F2至少要种640株。

在F2毛颖、抗锈、无芒表现型中,纯合体的频率是1/27。

因此,27:1=Y:10Y=270即,在F2群体中至少要选择表现型

为毛颖、抗锈、无芒小麦270株自交。

11.由于Fs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中PPRRAA的比例仅为1/27,因此,要获得

10株基因型为PPRRAA,则F3至少需270株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

12.设有三对独立遗传、没有互作、完全显性的基因A—a、B—b、C—c在杂合基因型个体A

aBbCc自交后代群体中,试求具有5显性基因和1隐性基因的个体的频率,以及具有2显性性

状和1隐性性状个体的频率。

解:由于每对杂合基因自交后代出现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频率都是1/2,因此,

二次项展开式为(1/2+1/2);注意,这里的n等于杂合基因个数或杂合

基因对数乘以2O

其中,5显性基因和1隐性基因个体的频率为:

请预览后下载!

(6!/5!1!)(1/2)5(1/2)・6/64

由于每对杂合基因自交后代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频率分别是3/4和1

/4,因此,二次项展开式为(3/4+1/4)k这里的n等于杂合基因对数。

2显性性状和1隐性性状出现的频率为:

(3!/2!1!)(3/4)2(1/4)x=27/64

13.基因型为AaBbCcDd的植株自交,设这4对基因都表现完全显性、独立遗传、无互作,

试求自交后代群体中每一类表现型可能出现的概率;在这一群体中任意抽取5株遗作为一样本,试

求3株全显性性状、2株全隐性性状的样本出现的可能概率。

解:(1)利用二次项展开式。这里,n=4(即有4对杂合基因),

p=3/4,q=1/4

(3/4+1/4)4=81/256+108/256+54/256+12/25

6+1/256即,全显性个体的频率为81/256;3显性1隐性个体的频率为1

08/256;2显性2隐性个体的频率为54/256;3显性1隐性个体的频率

为12/256;全隐性个体的频率为1/256o

(利用多项展开式。其中某项为:(

2)n!/r!m!k!)(prqmuk)o

其中,r+m+k=n,p+q+u=1

因此,随机取5株,3株全显性性状2株全隐性性状的频率为:

(5!/3!0!0!0!2!)(81/256)3(108/256)°(54/25

6)°(12/256)0(1/256)2=10X813/2565=0.0000

048

14.玉米籽粒有色是三对独立遗传的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三对基因全显性(A_C_R_)时,

籽粒有色;只要有一对基因为隐性,籽粒就表现为无色。一株有色籽粒植株分别与以下三个纯合品

系杂交,获得下列结果:

(1)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2)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籽粒;

(3)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试分析该有色籽粒亲本植株的基因型。

解:(1)不考虑R基因。不管有色植株是RR还是Rr,杂交后代都是R

—表现型。A_C_Xaacc获得50%有色籽粒,说明有色亲本的A和C

两对基因中,一对是显性纯合一对是杂合;

(2)同理,不考虑C基因。杂交结果说明有色亲本的A和R两对基因

都是杂合的。结合(1),A是杂合的(Aa),C就一定是纯合的(CC)。于

是,有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CCRro

请预览后下载!

(3)对上述结论进一步验证,有

AaCCRrXAAccrr50%A_C_R_。

14.根据(1)试验,该株基因型中A或C为杂合型;

根据(2)试验,该株基因型中A和R均为杂合型;

根据(3)试验,该株基因型中C或R为杂合型;

综合上述三个试验,该株的基因型为AaCCRr

15.萝卜块根的形状有长形、圆形、椭圆形,以下是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

长形X圆形一595椭圆形

长形X椭圆形一205长形:201椭圆形

圆形X圆形一198椭圆形:202圆形

解:萝卜块根形状属一对基因的不完全显性遗传。

AAXaafAa

AAXAa-*1/2AA:1/2Aa

AaXaa^l/2Aa:1/2aa

AaXAa-l/4AA:2/4Aa:1/4aa

15.不完全显性

16.(1)四种可能,但一个特定染色体上只有其中一种,即为或包或包或为。

(2)十种可能,但一个特定个体只有其中一种,即@同或a2a2或a3a3或34a4或@百2或a.

或或2a3或2a4或3a40

(3)十种者B会出现,即@同,a2a2,a3a3,a4a4,@途2,@田3,@1@4,a2a3,a2a4,a3a40

第五章连锁锁传的性连锁(参考答案)

1.交换值与连锁强度成反比,与基因间的距离成正比。即:交换值越大,连锁强度越

小,基因间的距离越大;反之,交换值越小,连锁强度越大,基因间的距离越小。

请预览后下载!

2(略)

3.Fl表现为带壳散穗;Ft后代不符合1:1:1:1,说明N与L基因间连锁,交换值为:

R(n-1)=(18+20)/(18+20+201+203)=8.6%;如果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

20/(4.3%*4.3%)=10817

4.8种:AByabYaByAbYABYabyAbyaBY

符合系数为0.26时,实际双交换值=10%*6%*0.26=0.156%

双交换型Aby=aBY=l/2*0.156%=0.078%

单交换aBy=AbY=l/2*(630.156%)=2.922%

单交换ABY=aby=l/2*(1030.156给=4.922%

亲型Aby=abY=l/2*(l-0.156%-5.844%-9.844%)=42.078%

5.

42%AB42%ab8%Ab8%aB

46%DE0.1932ABDE0.1932abDE0.0368AbDE0.0368aBDE

46%de0.1932ABde0.1932abde0.0368Abde0.0368aBde

4%De0.0168ABDe0.0168abDe0.0032AbDe0.0032aBDe

4%dE0.0168ABdE0.0168abdE0.0032AbdE0.0032aBdE

6.R=(3+5+98+106)/1098=19.2%R)=(3+5+74+66)/1098=13.5%

(a-b)(a-c

R„=32.7%符合系数=0.28

(b-c)

7.b,c为相引组时:

93ABC:93Abe:7ABc:7AbC:93aBC:93abc:7aBc:7abC

b,c为相斥组时:

7ABC:7Abe:93ABc:93AbC:7aBC:7abc:93aBc:93abC

8.(先将两对性状连在一起,看第三对性状的比例是否为1:1)匍匐/丛生这对性

状与白花/有色这对性状是连锁的,交换值是24%;光滑/多毛这对性状位于另一对染色

体上,与前两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

请预览后下载!

9.ad----bc

25510

11.VgvgX*X''XvgvgX'Y-VgvgX,MVgvgX'x''vgvgX''x''vgvgX''x''

WwWw

VgvgXYVgvgXYvgvgXYvgvgXY

VgvgX\XvgvgX'X^VgvgX'YvgvgX'YVgvgX\wvgvgXV

12.伴性遗传:决定性状位于性染色体上使某些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伴随遗传,正反交

结果不同,表现交叉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限性遗传:位于Y或W染色体上的

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某一种性别表现。从性遗传:决定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由于内分泌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使性状的表现在两种性别不同的现象。

13.雌性:Hh;雄性:hh从性遗传

第六章染色体变异(参考答案)

1.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缺失了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断造成假显性,可以通过观察

是否有缺失环或断裂融合桥循环来来验证。第二种可能是基因突变,可以通过与亲本

回交看后代的分离情况来得以解释。

2.某玉米植株是第九染色体缺失杂合体,也是糊粉层基因Cc杂合体。C在缺失染色体上,c在

正常染色体上。已知缺失染色体不能通过花粉传递。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cc

植株为母本的杂交中,后代出现5%的有色籽粒。请解释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2.答:出现有色籽粒的原因:

一是c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产生C配子。本题中有色籽粒出现的频率为5%,远

远高于基因突变频率(10-5-10-6),因此可以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性。

二是C基因和缺失断点间发生交换,产生具有正常染色体的C配子。根据有色

籽粒的频率可以判断C基因与缺失断点间相距5遗传距离单位。

2.是因为有缺失的带有C基因的染色单体与正常带c基因的染色单体发生交换使带有C基

因的染色单体成为完整的染色体。

3.某个体的某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一个是12•34567,另一个是12•3

6547(“•”代表着丝点)。请回答下列三个问题。(1)这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怎样联会?(2)

假若在减数分裂时,5与6之间发生一次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请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

请预览后下载!

结构,并指出所产生的配子的育性。

请预览后下载!

(3)假若减数分裂时,着丝点与3之间和5与6之间发生三线双交换,请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

染色体结构,并指出所产生的配子的育性。

解:(1)这是一个臂内倒位杂合体,减数分裂时两条染色体联会形成倒位圈。

(2)这是在倒位区段内发生单交换,将形成后期I桥,产生的四种配子中,亲型配

子可育,交换型配子都是缺失配子而不育。

(3)这是在倒位区段内、外发生三线双交换,将产生后期II桥,产生的四种配子中,一种

是亲型配子,可育;三种是交换型配子,其中两种是缺失配子而不育,另一种交换型配子,可

育。

3.解.(1)联会出现倒位圈

(2)属于臂内倒位,参考书120页图示。

(3)有一半不育

4.如果把第一种定为原种,那么第二种是DEFGH倒位形成,第三种又是由于第二种的EDI

倒位形成。

5.第一对形成到位圈,第二对和第三对形成十字形,第四对正常

6.玉米第六染色体的一个易位点(T)距离黄胚乳基因(Y)较近,交换值为20%。以黄胚乳

的易位纯合体与正常白胚乳纯系(yy)杂交,再以F1与白胚乳纯系测交。试解答以下问题:(1)

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如何?并指出配子的育性。(2)测交子代基因型及表现型(胚乳颜色和

育性)的种类和比例如何?

6.解:

YTYTTTXytytt1

(1)F1产生的可育配子为YTT,ytt,Ytt,yTT,频率分别为20%,

20%,5%和5%;

产生的不育配子为YTt,ytT,YtT,yTt,频率分别为20%,20%,

5%和5%。

(2)测交子代:

请预览后下载!

生因型次现型筑率

YTyiTt黄师乳不育10

yv'yit/1白师乳、可ft40

Ytyttt黄肺乳、可ftOn

yTvtTt白师乳不育4k»**

6.(1)F1形成的有效配子:YT、yt、Yt、yT

白胚乳品系形成的配子:yt

(2)测交子代基因型YyTt、yytt、Yytt、yyTt

表型黄半不育、白可育、黄可育、白半不育

40%40%10%10%

7.曾使叶基边缘有条纹(f)和叶中脉棕色(bm2)的玉米品系(ffbm2bm2),与叶基

边缘和中脉颜色都正常的易位纯合体(FFBm2Bm2TT)杂交,F1植株的叶边缘和脉色都

正常,但为半不育。检查发现该F1的抱母细胞内在粗线期有“十”字形的四价体。使全隐性的纯

合亲本与F1测交,测交子代分离为:

育性

叶基边缘有无白条纹中脉颜色

半不育全可育

无正常996

有棕色140

无棕色6712

有正常153

已知F—f和Bm2—bm2本来连锁在染色体1的长臂上,问易位点(T)与这两个基因的位

置关系如何?

7.解:将育性最少的看成是双交换型,如果叶基边缘有条纹、中脉棕色、半不育(1)

是双交换型,对应的另一种应是叶基边缘无条纹、叶脉正常、全可育(6);如果叶基

边缘有条纹、叶脉正常、半不育(1)是双交换型,则对应的另一种应是叶基边缘无条

纹、中脉棕色、全可育(12)。

理论上两种双交换型是相等的,所以第一种判断双交换型合计为12,第二种判

断双交换型合计为24,显然第一种最少,应是双交换型。

将双交换型与亲型比较,育性发生变化,说明易位点(T)位于F和Bin,两基因

中间。

双交换值=(1+6)/279=2.5%;

F与T间的交换值=(12+1+1+6)/279=7.2%;

请预览后下载!

T与Bm2间的交换值=(67+53+1+6)/279=45.52%。

8.某同源四倍体为AaaaBBbb杂合体,A-a所在染色体与B—b所在染色体是非同源

的,而且A对a完全显性,B对b完全显性。请分析该杂合体自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

8.解:先分别分析A—a和B—b基因的自交后代表现型,然后进行自由组合。基

因分离可能是染色体随机分离,也可能是染色单体随机分离。

假定都进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则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35A_:1a)(35B_:1b)

::

=1225A_B_35A_b35aB_:1aabbo

9.普通小麦的某一单位性状的遗传通常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控制,为什么?用小麦属的二

倍体种、异源四倍体种、异源六倍体种进行电离辐射的诱变处理,哪个种的突变型出现频率最高,

哪个种的最低?为什么?

9.解:由于普通小麦的A、B、D三个染色体组间具有部分同源关系,因而存在异

位同效基因,表现为某一性状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突变型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二

倍体种,其次是四倍体种,最低的是异源六倍体种。因为六倍体种的A、B、D三个

染色体组间存在部分同源关系,某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后,另外两个染色体组中

的部分同源染色体上的异位同效基因可进行补偿,不表现突变性状。

10.普通小麦与圆锥小麦杂交,它们的F1植株的体细胞内应有哪几个染色体组和染色体?该F1

植株的抱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理论上应有多少个二价体和单价体?F2群体内,各个植株的染色

体组和染色体数是否还能同F1一样?为什么?是否还能出现与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相

同的植株?

10.解:普通小麦X圆锥小麦

(2n=AABBDD)(2n=AABB)

I

F1(AABBD)

即Fl植株体细胞内应有2个A染色体组、2个B染色体组和1个D染色体

组。

F1抱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理论上应有14个二价体和7个单价体。

F2群体内各个植株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不能完全同于F1。原因是F1单价体

可能随机进入某一子细胞,也可能发生丢失。

能够出现与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相同的植株。因为当7个D染色体

请预览后下载!

单价体进入同一子细胞后,可与ABD配子结合成合子(AABBDD)。其频率为

(1/2)

请预览后下载!

7X(1/2)7=(1/2)14

10..普通小麦(AABBDD),圆锥小麦(AABB),Fl(AABBD),5个染色体组,35条染色

体。联会成14个二价体和7个单价体。

有极少个体能与*染色体组一样。可能出现与普通小麦染色体组相同的植株。

11.马铃薯(2n=48)是个四倍体。曾经获得马铃薯的单倍体,经细胞学检查,发现该单倍体

在减数分裂时形成12个二价体。据此,你对马铃薯的染色体组的组合成分是怎样认识的?为什么?

11.解:是一个同源四倍体。因为只有同源四倍体的单倍体是二倍体,减数分裂时全部

联会成二价体。

11.单倍体能形成12个二价体,说明单倍体中有两个相同的染色体组,因此推断马铃薯

是同源四倍体。

12.

90%n10%(n+1)

50%n0.45(2n)0.05(2n+l)

50%(n+1)0.45(2n+l)0.05(2n+2)

四体:5%、三体:50%、双体:45%。

13.以番茄正常叶形的第六染色体的三体(2n+I6)为母本,以马铃薯叶形(cc)的正常番

茄(2n)为父本进行杂交,再用F1群体中的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形的正常番茄测交,试问:(1)

假若c基因在第六染色体上,测交子代的染色体数及其表现型(叶形)种类和比例如何?(2)如

果c基因不在第六染色体上,上述测交子代的表现种类和比例又如何?

13.解:(1)(n—1)II+IIICCccc,如果(n—l)II+II6和n

+1雌配子完全可育,则进行染色体随机分离时,正常叶形:马铃薯叶形=5:1;进

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时,正常叶形:马铃薯叶形=4:1;或许,n+1雌配子不育,

或者部分可育,总之偏离1:1的比例。

(2)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正常叶形:马铃薯叶形=1:lo

14.玉米的淀粉质胚乳基因(Su)对甜质胚乳基因(su)显性。某玉米是甜质纯合体(sus

u),同时是第十染色体的三体(2n+I)。曾使该三体植株与粉质纯合的正常玉米10(2n)

杂交,再让F1群体内的三体植株自交,F2群体内有1758粒淀粉质,586粒甜质。问S

u-su这对基因是否在第十染色体上?为什么?

请预览后下载!

14.解:不在第十染色体上。因为F2群体中淀粉质:甜质=1758:586=3:

1o符合孟德尔遗传比例。

如果在第十染色体上,F1三体植株是单式三体(9II+1IIICcc),

n+1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则进行染色体随机分离时,F2的比例为:(22Cc:

1CC:1C:2CC)(1C:2C)=2C_:1c,即淀粉质:甜质=2:1;

如果进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同样,n+1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F2的比例为:(2

6cc:8Cc:lCC:10c:5C)(10c:5C)=29C_:16c,即

淀粉质:甜质=29:16„

总之,C基因在第十染色体上时,F2不会得到3:1的比例。

15.一般认为烟草是两个野生种N.sulvestris(2n=24=12II=2x=SS)

和N.tommentosiformis(2n=24=l2I1=2x=TT)合并起来的

异源四倍体(2n=48=24II=SSTT)o某烟草单体(2n=47)与N.su1ve

stris杂交的F1群体内,一些植株有36条染色体,另一些植株有35条染色体。经细胞学

检查,有35条染色体的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成11个二价体和13个单价体。试问:(1)该单

体所缺的那条染色体是属于S染色体组还是属于T染色体组?(2)如果所缺的那条染色体不属于

你解答的那个染色体组,上述的35条染色体F1的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应该联会成几个二价体和几

个单价体?

15.解:(1)属于S染色体组。N.su1vestris为后代提供12条S染

色体,单体烟草是S染色体组单体时,为后代提供12条T染色体和11条S染色

体,则F1联会成11个IIs及1个Is和12个IT

(2)如果单体烟草是T染色体组单体时,为后代提供11条T染色体和12条S

染色体,于是,F1联会成12个Ils和11个IT。

16.白肋型烟草的茎叶都是乳黄色,基因型是yb的隐性纯合体。植株只1yb1yb2yb2要

有Yb或者两个显性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就表现为正常绿色。曾使白肋型烟草1Yb2分别与9

个表现为绿的不同染色体的单体(从M到U)杂交,得到9个F,群体19个F1内的单体

再分别与白肋型烟草回交,得到如下结果:

眄交后代我现量及株敢

正常绿色乳黄绿色

M369

N288

()1917

P339

Q3212

R2712

S271

T288

U378

试问Yb1—yb1或Yb2—yb2在哪一条染色体上?为什么?

请预览后下载!

39.W:

在。染色体t.之电体染色体上存在Yb,-yb,«RYk-yblH.回交后代"体&

现为1正常绿色«1H黄绿色,单体染色体I1、fMYb,-yb,或Yb—ybM.网交后

代IT体&现为3正常绿色«1乳黄绿色.

(1》与。染色体中体的杂交和网交.假定丫儿一丫从位于。染色体上.则田

2311gl*+LMX23ir1+ILje

2311/*:十小尸"”III:II11

f

231极+L>"

23MII-1正常镰色

23123nH+LF乳黄绿色

?

231”"+L1〉23ir正常镰也

231"、+L1>*乳黄绿色

(2)与其也染色体单体的杂交和何文(如。M单体)

2311“'―:+】MX23IM-:+11M

^;ii'II,.MUIj-ir+1U

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3.试比较大肠杆菌和玉米的染色体组。

答.

大肠杆菌玉米

染色体一条环状双链DNA形成的染色体十对线状染色体

基因个数少多

基因之间的关系连锁独立,连锁

连锁图距时间,交换值交换值

4.

解:噬菌体杂交能够在寄主中形成完整的二倍染色体,可以完全配对,所以噬菌体杂交中的基因重

组与高等生物的遗传重组的分析方法完全相同。本题相当于三个两点测验结果。

(1)3个相互连锁的基因a,b,c,重组频率越高,基因之间的距离越远,比较它们两两重组频率

可知:a与b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c则是位于ab之间。由于两点测验忽略了双交换,所以它们之

间的距离不是累加的。

(2)ab+cXa+bc*是三点测验,双交换型重组型的频率最低,由于c位于ab之间,所以ab'c'和a'bc

应该最少。

(3)首先对照两点测验结果推算双交换值:

对于acb+Xa+c+b产生的6种重组型为:

单交换I单交换II双交换

请预览后下载!

ac+bacbac+b+

a+cb+a+c+b+a+cb

当对ac进行两点测验时:则ac+b,a+cb+,acV,a+cb都是重组类型,所以两点测验与三点

测验的结果相同;

同样对cb进行两点测验时:acb、a+c+b\ac+b\a'cb都是重组类型,与两点测验与三点测验的

结果相同;

对ab进行两点测验时:只包括了ac+b>acb'、acb、四种重组类型,而双交换acb和

a+cb却不是重组型。

已知ac重组值=2.0%,cb重组值=1.5%,根据三点测验,ab之间的重组值应该=2.0%+1.5%

=3.5%,它与两点测验所得非3.0%相差两个双交换值,即2X双交换值=0.5%

双交换值为0.25%。

然后,计算各种重组类型的频率:

双交换型:acb=a+cb=0.25%2=0.125%

单交换I型:ac+b=a+cb+=(2%-0.25%)2=0.875%

单交换H型:acb=a+c+b+=(1.5%-0.25)2=0.625%

5.解:这是一个三点测验的分析题,正如上题指出:可以完全按照高等植物的三点测验分析方法进

行:由于噬菌体是单倍体,所以单倍体各种基因型个体及其比例相当于高等生物配子的基因型及

其比例。

(1)杂交后代个体最多的基因型分别是+++(235)和pqr(270)所以亲本的噬菌体基因型分别

是+++和pqr。

(2)(3):三点测验:

首先,确定基因之间的顺序:将双交换型个体:+qr和p++与亲本型比较可知p位于qr之

间。

其次,求交换值:

14+7

双交换值;黑蒲——-x100%^1.52%

726

单交换I(p-q)=0爹+x100%+双交换值=48+40*100%+1.52%=13.64

总个体数726

单交换II(p-r)=二^1^±*100%+双交换值=K±^x100%+1.52%=18.32%

总个体数726

最后,做连锁图:

13.64请预困底海!

->

qP1

6.试比较转化、接合、转导、性导在细菌遗传物质传递上的异同。

转化接合性导转导

是否有性因子无FF,无

是否需要载体无无无噬菌体

细菌之间是否需要接触否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