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复习特训-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_第1页
2022年中考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复习特训-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_第2页
2022年中考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复习特训-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_第3页
2022年中考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复习特训-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_第4页
2022年中考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复习特训-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1.在学习“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一框内容时,张晓借助思维导图对社会主义民主进行了归纳总结,请帮助她补充完整 (B)A.维护人民利益选举民主B.人民当家作主选举民主C.反映人民心声民主选举D.公民当家作主民主选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也发展协商民主,B正确。2.下面漫画说明 (D)①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我国公民通过民主决策参与民主生活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我国实行人民民主,切实维护人民根本利益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某市发改委就地铁票价举行了听证会,有消费者、专家、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19人参与此次听证,并就三个票价方案提出意见。发改委根据大家的意见选择了方案二,公布了最终票价。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听证会 (C)①是积极履行监督义务的表现②是参政议政意识较强的表现③彻底解决了地铁票价问题④有助于监督政府部门依法行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法治道路,是因为法治 (A)①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③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④维护公民的所有权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追求法治的原因。法治能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而不是维护公民的所有权益,④说法绝对,排除。5.近年来,为了立“良法”,行“善治”,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下面漫画中所反映的这一举措 (A)①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②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立法为民,提高立法的科学性③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④有利于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漫画中开门立法,征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立法的科学性,①②正确;在我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③说法错误;行政机关没有立法权,④排除。6.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在2020年底前,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各级政务服务机构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综合性评价。此举有利于 (C)①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改进工作③扩大公民对政务机构的建议权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下列说法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有 (C)①科学立法,制定良法②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③全民守法,依法办事④无为而治,以德化民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意思是有法律而不去遵循,法律虽好如同没有法律。与这一观点相符的观点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办事,②③符合题意;名言强调的是遵循法律,没有体现科学立法,①不符合题意;题文强调依法治国,而不是无为而治、以德化民,④错误。8.针对“高铁扒门”“高铁霸座”等不文明乘车行为,《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说:刚性规则涉及复杂的公共利益,有人违背了,执法必须严格,规则的刚性需要全社会共同捍卫。此评论启示青少年应该 (A)①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②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③做到科学立法,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④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题干的要求“启示青少年应该”,③是国家立法机关的职责,与题意要求不符,排除;①②④是对青少年的要求。9.“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习近平总书记借用孟子的名言,解开国家治理的“德”“法”新密码。这告诉我们 (C)①国家治理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②法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③德治以其强制性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④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0.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正日益走进我们的政治生活。在网上,只要达到法律允许的参政条件,有条件上网的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人们在互联网上拥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可以自由地发展意见和评论,聚合某种愿望或诉求,凝成某种舆论,从而形成网络民意,进而影响政府决策,对民主政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材料二:为了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吸引更多游客,某旅游城市决定制定《市民文明行为公约》,并向全市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意见稿公布后,许多市民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形式踊跃参与,许多市民都认为,开展《市民文明行为公约》的意见和建议征求活动,意义非常大,十分必要,这必将对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互联网+政治”的积极影响。(2)材料二中广大市民为什么会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活动?答案:(1)①拓宽了公民表达诉求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与民主生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②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③有效保障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权利,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享有广泛的真实的民主权利。②市民的行为体现着人们的民主素养,直接关系城市乃至国家的形象,直接关系全体人民的利益。③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民主能力。11.【关注“民法典”建设法治中国】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人格权单独成编是该法典的一个重大创新,也体现了我国法律对人格权保护的高度重视。这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充分体现时代特点、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必将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完备的民事法制保障。我们要学习、宣传、遵守这部法律,在全社会普及这部法典,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减少民事纠纷,化解民事矛盾,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稳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出台,说明了什么?(写出4点即可)(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将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厉行法治,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我们做出怎样的努力?答案:(1)①生活需要法律,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善扬恶、伸张正义。④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强化对人格的全面保护,让人民生活更有尊严。⑤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⑦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⑧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⑨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⑩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维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价值追求。(2)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