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2.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3.理解道路交通的变化对政治、经济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学习重难点】重点:古代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的发展和作用;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活动和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对近现代交通发展的推动作用;历代交通的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难点:交通对城市发展格局的影响;交通的改善方便了信息交流。知识梳理一、交通进步的表现:1、动力的改进:人力→畜力→蒸汽→电力、内燃机2、工具的改进:①古代:车、船;②近代:火车、汽船、汽车、飞机等;二、道路建设的史实:(1)陆路:①罗马道路连接罗马和各行省;秦朝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等,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②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成为连贯欧亚大陆的大通道;③元代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④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开展,铁路逐渐成为陆路交通主干,带动机器制造、钢铁、建筑等行业发展;⑤20世纪以来,汽车的普及,推动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二战后,高速铁路也迅速发展起来;(2)运河:①春秋时期,吴国开凿邗沟;秦朝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成为中原和岭南的交通捷径;②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南北;元朝北京成为政治中心,河道变迁,京杭大运河;③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目前仍在通航;④阿姆斯特丹的运河系统:17世纪建立,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3)海洋:①中国古代已经形成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近海到远海)②新航路开辟,主要大洋和大陆之间建立直接海上航线,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区域到全球)③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极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④20世纪,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航海雷达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发展,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4)航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飞行者1号”,飞机时代开始。随后民用航空不断发展起来。三、交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一)原因模板:①经济:生产力的进步,经济的发展;②政治:巩固统一的需要;③文化:思想文化交流的需要;④其他:科技、工具的改进;(二)示例:1、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原因?经济:生产力的进步:①小农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②商品经济发展;(如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政治:巩固统一的需要;(如隋朝修建大运河,驿道与驿站的修建等)文化:思想文化交流的需要;其他:科技、工具的改进;(铁器使用、造船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运用等)2、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影响?经济:①促进地区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联系;②推动全国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③影响城市的发展;政治:①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②提高行政效率;民族:利于民族交融;生活:便利人们出行,方便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丰富生活3、新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政治:①新中国建立,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政府政策的重视;经济:①中国工业化不断发展(如一五计划推动);②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③城市化发展,人口增加。思想:环保理念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推动/思想解放。科技:科技进步推动;群体: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贡献。达标检测1.秦汉时期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当时用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传递文书的机构多称“驿置”。当时还创立了漕运,秦始皇征服百越时开凿灵渠,方便军粮漕运。以上材料体现了古代物流A.由政府主导进行专业化管理 B.以政治经济功能为主C.以运输公粮和军需物资为主 D.方式多样且水陆并用2.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3.隋朝修建大运河后,将扬州作为运河重要的码头。605年,隋朝中央政府将扬州改为江都郡,管辖扬州及镇江部分地区。材料中江都郡的设置()A.推动运河沿线商业网络形成 B.体现了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C.反映了扬州经济影响力上升 D.表明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4.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至中、晚唐时期,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在大运河的影响下,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A.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B.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C.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 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5.从隋至元“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形的改变,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A.解决了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B.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C.影响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 D.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6.清朝定都北京后,仿明制实行漕运制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京奉铁路建成通车,以后京汉铁路、津浦铁路也相继通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政府下令取消漕运。光绪三十年(1904年)漕运官署悉行裁撤,漕运制度遂告废止。这一变化()A.反映了东北农业的发展 B.始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C.凸显了中央集权的弱化 D.适应了近代经济的发展7.如表为1934年全国汽车使用情况统计表(单位:辆)。这折射出当时中国()普通汽车公共汽车运货汽车机器脚踏车共计各省73738679154468518281都市2373415055521198231742共计30107101847065266750023注:都市包括下列各地:南京、上海、广州、北平、天津、汉口、青岛、济南、旅顺、大连、澳门、广州湾。A.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B.半殖民地特征日益明显C.区域经济的差异日益明显 D.社会生活呈现不平衡性8.在不同的地区与历史时期,运河开凿的经济价值、军事作用和政治意义不尽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