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课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课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课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课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孔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等人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正确评价其历史作用;正确认识古代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等思想。2、从多种空间、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原因。3、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培养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培养家国情怀。【学习重难点】1.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价值2.难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原始社会到秦统一)1、原始社会:多元起源,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2、西周时期:提出“敬天保民”思想并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文明3、春秋战国:①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共同血缘和文化认同;②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③百家争鸣,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二)发展:秦汉到明清1、秦汉时期: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①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崇法家学说;②董仲舒融合阴阳、黄老、法家思想形成汉代新儒学。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儒学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2、魏晋到隋唐:民族交融、中外文化交融随着汉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融景象;3、宋元:哲学化、思辩化;世俗化、平民化①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理学形成。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哲学化),但宣扬封建礼教,压抑人性。②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文化逐渐世俗化、平民化,如宋词、戏曲、话本等;4、明清:①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提倡个性自由;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工商皆本、经世致用;②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钳制思想,禁锢中华文化发展;(三)转型:晚清以来(1840年以来)①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华文化进步;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①起源于发展具有本土性;②文化的多样性;③包容性;④凝聚性;⑤连续性;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①民本思想,重视以人为本;②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③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④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⑤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⑥主张和而不同;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①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②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③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④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借鉴;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政治:中央集权下国家统一、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发展完善;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奠定物质基础;思想:①统一的文化政策推动;②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③中华文化自身的优势,具有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民族:民族交融推动文化发展;对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丰富文化内涵;其他:①重视教育和史学传统;②先进人物的传承与创新;(如孔子、朱熹等)六、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特点。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一统思想贯穿其中,从秦朝的法家大一统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再到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另一方面在统一性中则包含着多样性,例如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程朱理学则吸收了佛道思想,同时每个时期都存在着多个学派。综上所述可见,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与统一的碰撞与交流中不断发展的。七、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如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新儒学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例如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提出了限制君权和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思想主张。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达标检测1.有学者认为,在政治方面,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并使用人牲;而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建立了调节人际关系的礼乐制度。这一变化表明,西周时期()A.专制君主的权力出现异化 B.治国理念趋于理性C.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 D.宗法意识日趋淡漠2.牛河梁遗址距今5500年,是红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如图是该遗址发掘出土的玉猪龙和彩色女神头像。这些考古发现,反映出牛河梁先民()玉猪龙彩色女神头像A.审美价值取向 B.农业文明产生 C.神权色彩浓厚 D.贫富分化加剧3.下表中两位思想家讨论的共同话题是()思想家观点孟子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荀子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A.道法自然 B.天人关系 C.民本思想 D.宇宙法则4.南宋时期兴起永嘉学派,其代表人物陈亮认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叶适也提出“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的主张。据此可知,永嘉学派()A.受格物致知思想的影响 B.与心学一脉相承C.维护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D.主张经世致用5.《墨子·备穴》中提及一种守城装置——“地听”。通过在城墙脚下间距相等的数口深井,将薄皮革裹紧的坛子埋入其中,可利用共振原理探查敌袭。类似的设置方式,后来被较广泛地用于古戏台的搭建。“地听”的发明和使用()A.始终贯彻了“非攻”信条 B.凝聚了我国先民的智慧C.说明技术创新源于战争 D.表明中国曲艺源远流长6.清末民初,把中国视为“东亚病夫”或“病夫国”等论调流行一时:时人指出,西方人“视中华为垂危之病夫,床笫呻吟,罔然自主”;民初的一则广告曰:“欲雪东方病夫之耻乎?请速服强体大王的血中宝”。由此可知,“东亚病夫”等论调()A.表明传统中医疗效不彰 B.反映民众精神危机严重C.被大量应用于商业宣传 D.呈现出浓厚的民族意识7.老子主张“以无事取天下”,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孟子系统地阐述了“仁政”学说,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