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Fe——56
一、中国学者代言的化学元素(共20分)
1.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IUPAC等向世界介绍了118位优秀青年化学家,并形成一张“青年化学家元素
周期表”。中国学者雷晓光、姜雪峰、刘庄分别成为“7N、16S、80Hg”元素代言人。
(1)上述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填元素符号)。
(2)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图2为缺少信息的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此判断,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图1中200.59表示,图2中的x=。
2.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扑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加热红色硫
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和硫黄又能重新变为红色硫化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B.应隔绝空气实现上述物质的转化
C.丹砂与水银均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汞蒸气有毒,中国古代“炼丹术”并不科学
3.硒(Se)与硫位于同一主族,均是生命必需元素。下列推断正确是
A.酸性:H&eO4>H为O4B.热稳定性:H^Se>H^S
C.二氧化硒(SeCh)只具有还原性D.硒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2价
4.某品牌去屑洗发水的有效成分为二硫化硒(SeS2),利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分析,SeS2中Se元素化合价呈正价的原
因。O
5.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负离子”的盐一(N5)6(H3O)3(NH4)4C1»该固体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Imol“五氮负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moL
二、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共20分)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
程。
6.下列描述的原子,一定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A.可以失去电子
B.最外层上少于4个电子
C.其构成的单质具有金属光泽
D.第3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
7.由如图可知,人类冶炼金属的年代远近主要和_________因素有关。铜和金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我国三星
堆遗址出土了大量铜、金装饰的文物,古人通过敲打,将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形状的物件,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目前,我国5G技术世界领先,其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性。
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图所示:
8.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的“湿法炼铜”工艺就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有关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9.炼铁的原理是利用CO还原铁的氧化物。以Fe*Oy代表铁的氧化物,写出高温下CO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10.铝及其合金是金属材料界后起之秀。铝的冶炼历史较短,这是由于炼铝原料AhO3的熔点较高的缘故,直到人
们找到助熔剂冰晶石(NasAlFj,才实现了AbCh在较低温度下的熔融电离。据此判断:AI2O3属于(选填
“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列举一个事实证明并判断:组成冰晶石的两种金属元素,它们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11.用铁铝合金片制造的铁心,涡流损耗小,重量较轻,有良好的耐中子辐射性能。下列关于铁、铝两种元素的说
法中错误的是
A.Fe(OH)3和A1(OH)3都不溶于氨水
B.常温下,浓硫酸可用铝制或者铁制容器贮存、运输
C.控制发生条件,可将铁盐和铝盐转化为Fe(OH)3和A1(OH)3胶体
D.两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若消耗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产生气体的量一定相等
12.已知:常温下,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提高铝的抗腐蚀性。为研究影响铝抗腐蚀性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已
知:含Cl?+溶液呈酸性)
现将一置于空气中的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
溶液温度迅速上升。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
(1)造成上述不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o
A.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
B.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C.生成物AlCb溶于水,而A12(SC)4)3不溶于水
D.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
(2)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你的选择o
三、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工业(共20分)
13.我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的外壳覆盖了一种新型结构陶瓷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氮化硅,该陶瓷材料可
由石英固体与焦炭颗粒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如下反应制得:SiCh+C+N2高温>Si3N4+CO;
(1)N2分子的结构式为。
(2)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o
14.碱金属中的锂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锂电池在航空工业中有着重要作用。离子化合物氢化锂(LiH)是一种
制氢剂,其中H-离子半径大于Li+离子半径,用物质结构理论分析,其原因是=
15.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及其单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保存碱金属时,都必须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B.碱金属一旦着火,要迅速用泡沫灭火剂扑灭
C.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Li<Na<K<Rb
D.水溶液中正离子氧化性:Li*>Na*>K*>Rb.
16.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交会对接。飞船的轨道舱内安装盛有NazCh颗粒
装置,为宇航员供氧。
(1)NazCh中的正、负离子的个数比为=
(2)NazC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体现了NazCh的性质有。
17.为保持航天器中气体成分恒定,需处理人体呼出气体。下表列出相关气体的成分及含量:
成分人体吸入空气人体呼出气体
N278%74%
0221%16%
H2O(g)0.5%6%
0.03%4%
co2
(1)上述气体组分中,N2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若有100L空气被人体吸入,则相同条件下,人体呼出气体的体
积为L。(保留1位小数)(均为体积百分含量)
(2)设航天器内有100L空气被人体吸入,现将呼出的气体通过Na2O2处理,若NazCh先与呼出的CCh反应,再
与呼出的H2O(g)作用;试通过计算回答:欲使气体恢复至原空气成分且体积仍为100L,是否还需额外补充水蒸
气。若需要,应补充多少升的水蒸气;若不需要,应使多少升的水蒸气冷凝。(计算过程保留3位小
数)。
四、碳捕捉(共20分)
碳捕捉,即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之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和天然气领域或者其他安全
的地下场所,其吸引力在于能够减少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有害气体。
18.作为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气体,CCh会导致
A.酸雨B.臭氧空洞C.温室效应D.光化学烟雾
19.SO2和CCh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将SO2通入下列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是
A.Ba(NO3)2B.溶有NH3的BaC%C.氢硫酸D.NaOH
20.科学家设计出烧碱溶液捕捉CO2法,原理如图所示:
(1)900℃反应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2)上述流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和NaOH,请说明NaOH循环利用的途径。
(3)如下为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与消耗HC1物质的量的关系图。现向流程中NaHCC>3和Na?CO3的混合液中逐
滴加入稀盐酸,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4)现有100mL5mol-iTiNaOH溶液,理论上最多可吸收CO2mol;此时溶液中的溶质的电离方程式
为:。若喷洒完上述NaOH溶液后,测得吸收液中n(Na2co3):n(NaHCC)3)=l:8,则被吸收的
C0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o
(5)实验室中,有60mL2moi的NaOH溶液和盛有足量CO2的气体钢瓶,要制备得到纯度最大的NazCX^
溶液,具体的实验步骤为:(实验可供选择仪器:烧杯、量筒、试管、胶头滴管、乳胶管、导管)o
五、综合利用化废为宝(共20分)
铁及其合金是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综合利用其在工业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具有现实意义。
21.下列关于铁及其合金认识正确的是
A.生铁的硬度高于铁B.铁的氧化物都属于合金
C.钢是性能优且纯度高的铁D.不锈钢中只含铁与碳两种元素
22.下列铁的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A.FeChB.Fe(OH)2C.Fe3O4D.Fe(OH)3
23.向含有Fe3+、Fe2+、(2小+的蚀刻铜箔回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分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有固体剩余,则该固体一定含有Cu
B.若有固体剩余,则该溶液可能含有CiP+
C.若无固体剩余,则该溶液不可能含有Fe3+
D.无论固体是否剩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24.以废铁屑(含少量Fe£)3、FeS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HQ),流程示意图如下:
(1)酸浸时,H为CU的作用是压S+2H・=:E氏++F@?T、+♦=♦+2个、(用离子方程式
表示)。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可用溶液吸收。
(2)酸浸时间对所得溶液的成分影响如下表所示。
酸浸时间Imin30min120min
用KSCN溶液未变
变红变红
检验红
用文字说明导致上述颜色变化的可能原因。
(3)已知:FeSCUIHQ受热易失水,则操作X为:蒸发浓缩、、过滤、洗涤。FeSCU强热后继续分
解,推测产物为、FezCh和SO3。
测定所得硫酸亚铁晶体中的含量,步骤如下:
I.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
II.取出10mL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滴入13111011*?的10^1104溶液,至反应完全,共消耗KMnC%溶液cmL。
2++2+3+
(反应原理:MnO;+5Fe+8H=Mn+5Fe+4H2O)
(4)计算硫酸亚铁晶体样品中Fe?+质量分数o
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中国学者代言的化学元素(共20分)
1.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IUPAC等向世界介绍了118位优秀青年化学家,并形成一张“青年化学家元素
周期表”。中国学者雷晓光、姜雪峰、刘庄分别成为“7N、16S、80Hg”元素的代言人。
(1)上述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填元素符号)。
(2)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图2为缺少信息的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此判断,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图1中200.59表示,图2中的x=。
【答案】(1)S(2)①.六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③.2
【小问1详解】
N、S、Hg三种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的为N、S,N最外层电子数为5,S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属于短周期元
素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S;
【小问2详解】
由图1,汞元素原子序数是80,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0,由图2可知,核外电子从最内层开始,每层上的电子数依
次为2、8、18、32、18、X,可以解得x=2,核外电子层数为6,故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图1中
200.59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扑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加热红色硫
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和硫黄又能重新变为红色硫化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B.应隔绝空气实现上述物质的转化
C.丹砂与水银均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汞蒸气有毒,中国古代“炼丹术”并不科学
【答案】C
【分析】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S+Hg'Hg+S=HgS,据此回答。
【详解】A.上述反应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A正确;
B.应隔绝空气实现上述物质的转化,因为在空气中灼烧会生成HgO、二氧化硫,B正确;
C.丹砂与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金属活动顺序Hg在H之后,不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H2,C错误;
D.汞蒸气有毒,中国古代“炼丹术”并不科学,D正确;
故选Co
3.硒(Se)与硫位于同一主族,均是生命必需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酸性:H&e(?4>H为O,B.热稳定性:H^Se>H为
C.二氧化硒(SeCh)只具有还原性D.硒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2价
【答案】D
【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同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酸性
H2SO4>H2SeO4,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同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H2Se<H2S,B错误;
C.二氧化硒(SeCh)中Se的化合价为+4价,处在Se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错误;
D.根据同主族元素的相似性可知,硒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2价,D正确;
故选D。
4.某品牌去屑洗发水的有效成分为二硫化硒(SeS。利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分析,SeS2中Se元素化合价呈正价的原
因。O
【答案】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s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e,得电子能力强
【详解】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S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e,得电子能力强,所以SeS2中Se元素化
合价呈正价。
5.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负离子”的盐一(N5)6(H3O)3(NH4)4C1O该固体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Imol“五氮负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moL
【答案】①.共价键、离子键②.36
【详解】①由题目可知,该物质盐,由NH:、H3O\cr和N?构成,阴离子和阳离子形成离子键,镂根离子
内部有共价键;
②N:的电子数为5x7+1=36个,则Imol“五氮负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36mo1。
二、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共20分)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
程。
6.下列描述的原子,一定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A.可以失去电子
B.最外层上少于4个电子
C.其构成的单质具有金属光泽
D.第3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
【答案】D
【详解】A.H可以失去电子变为H+,但H不是金属,A错误;
B.H最外层1个电子,是非金属,B错误;
C.Si单质具有金属光泽,是非金属,C错误;
D.第3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为Mg,是金属元素,D正确;
故选D。
7.由如图可知,人类冶炼金属的年代远近主要和_________因素有关。铜和金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我国三星
堆遗址出土了大量铜、金装饰的文物,古人通过敲打,将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形状的物件,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目前,我国5G技术世界领先,其基站供电系统多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性。
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图所示:
铁器时代/q-'、
新石理”:铜器时传""180W—N^1
「----Fe公元500年1792奉----Mg
/公元前6000年----Zn
——Cu
【答案】①.金属的活泼性②.延展性③.导电性
【详解】金属越活泼,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而人类的冶炼技术不发达,利用的就比较晚;金属的延展性是将
金属拉成丝,打制不同的形状,故为延展性;金属具有导电性,故可以做导线。
8.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的“湿法炼铜”工艺就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有关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答案】Fe+Cu2+=Cu+Fe2+
【详解】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2+=Cu+Fe2+o
9.炼铁的原理是利用CO还原铁的氧化物。以Fe*Oy代表铁的氧化物,写出高温下CO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FexOy+yCO-xFe+yCO2
【详解】CO还原铁的氧化物生成二氧化碳与铁单质,方程式为:FexOy+yCO=xFe+yCO2o
10.铝及其合金是金属材料界后起之秀。铝的冶炼历史较短,这是由于炼铝原料A12O3的熔点较高的缘故,直到人
们找到助熔剂冰晶石(Na3AlF6),才实现了A12O3在较低温度下的熔融电离。据此判断:AI2O3属于(选填
“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列举一个事实证明并判断:组成冰晶石的两种金属元素,它们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答案】①.离子②.NaOH为强碱,A1(OH)3为两性氢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其
金属性越强,则金属性Na>Al
【详解】①AI2O3熔融电离,故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
②NaOH为强碱,A1(OH)3为两性氢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则金属性
Na>AL
11.用铁铝合金片制造的铁心,涡流损耗小,重量较轻,有良好的耐中子辐射性能。下列关于铁、铝两种元素的说
法中错误的是
A.Fe(OH)3和A1(OH)3都不溶于氨水
B.常温下,浓硫酸可用铝制或者铁制容器贮存、运输
C.控制发生条件,可将铁盐和铝盐转化为Fe(OH)3和A1(OH)3胶体
D.两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若消耗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产生气体的量一定相等
【答案】D
【详解】A.Fe(OH)3和A1(OH)3都不溶于氨水,但是A1(OH)3可溶于强碱,A正确;
B.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浓硫酸可用铝制或者铁制容器贮存、运输,B正确;
C.控制发生条件,可将铁盐和铝盐转化为Fe(OH)3和A1(OH)3胶体,例如,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制
得氢氧化铁胶体,C正确;
D.两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若消耗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产生气体的量不一定相等,比如
2A1+3H,SO4=A12(SO4)3+3H2Fe+H2SO4=FeSO4+H2T,2moiAl生成3moiH2,2moiFe生成2moiH2,D
错误;
故选D。
12.已知:常温下,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提高铝的抗腐蚀性。为研究影响铝抗腐蚀性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已
知:含Cu2+溶液呈酸性)
现将一置于空气中的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
溶液温度迅速上升。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
(1)造成上述不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o
A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与硫酸铜溶液不反应
B.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C.生成物AlCb溶于水,而A12(SC)4)3不溶于水
D.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
(2)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你的选择。
【答案】(1)B(2)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的铝片,无明显现象,加入NaCl,若
反应明显加快了,说明判断正确
【小问1详解】
A.置于空气中的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造成现象的原因不是铝和两种溶液反应的差异造成,且铝能
置换出铜离子,铝与氯化铜和硫酸铜溶液都反应,A错误;
B.置于空气中的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氯化铜和硫酸铜的阴离子不同,说明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
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B正确;
C.氯化铝和硫酸铝都溶于水,C错误;
D.氯化铜溶液和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相同,题中已知含Ci?+溶液呈酸性,故同浓度的两种溶液酸
性应当相同,D错误;
故选B;
【小问2详解】
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可以设计如下实验证明: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表面有一层致
密的氧化物薄膜的铝片,无明显现象,加入NaCl,若反应明显加快了,说明判断正确。
三、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工业(共20分)
13.我国成功发射的“天宫一号”飞行器的外壳覆盖了一种新型结构陶瓷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氮化硅,该陶瓷材料可
由石英固体与焦炭颗粒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如下反应制得:SQ2+C+N2高温>Si3N4+CO;
(1)N2分子结构式为。
(2)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1)N三N
(2)3SiO2+6C+2N2^^Si3N4+6CO
【小问1详解】
氮气之间共用三对电子,结构式为N三N;
【小问2详解】
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iO2+6C+2N2=Si3N4+6CO。
14.碱金属中的锂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锂电池在航空工业中有着重要作用。离子化合物氢化锂(LiH)是一种
制氢剂,其中H-离子半径大于Li+离子半径,用物质结构理论分析,其原因是=
【答案】H+与Li+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Li+的核电荷数大于H+,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核电荷数大的
半径小
【详解】H+与Li+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Li+的核电荷数大于H+,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核电荷数大
的半径小。
15.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及其单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保存碱金属时,都必须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B.碱金属一旦着火,要迅速用泡沫灭火剂扑灭
C.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Li<Na<K<Rb
D.水溶液中正离子氧化性:Li*>Na*>K*>Rb.
【答案】B
【详解】A.碱金属活泼性强,易与氧气和水反应,故保存碱金属时,都必须隔绝空气和水蒸气,A正确;
B.泡沫灭火剂中含水,碱金属可以与水反应,故碱金属一旦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剂扑灭,B错误;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大,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剧烈,故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Li<Na<K<Rb,
C正确;
D.金属性越强,越易失电子,失电子后的阳离子越不易得电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Li<Na<K<Rb,故水溶液中
正离子氧化性:Li*>Na+>K+>Rb+,D正确;
本题选B。
16.2022年U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交会对接。飞船的轨道舱内安装盛有NazCh颗粒
装置,为宇航员供氧。
(1)NazCh中的正、负离子的个数比为o
(2)NazC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体现了NazCh的性质有。
【答案】(1)2:1(2)①.2Na2O2+2CO2=2Na2CO3+O2②.氧化性、还原性
【小问1详解】
NazCh由2个Na+与一个。>构成,所以正、负离子的个数比为2:1;
【小问2详解】
①NazCh与CO2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氧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②NazCh既做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即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
17.为保持航天器中气体成分恒定,需处理人体呼出气体。下表列出相关气体的成分及含量:
成分人体吸入空气人体呼出气体
N278%74%
0221%16%
H2O(g)0.5%6%
0.03%4%
co2
(1)上述气体组分中,N2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若有100L空气被人体吸入,则相同条件下,人体呼出气体的体
积为L。(保留1位小数)(均为体积百分含量)
(2)设航天器内有100L空气被人体吸入,现将呼出的气体通过Na2O2处理,若NazCh先与呼出的CCh反应,再
与呼出的H2O(g)作用;试通过计算回答:欲使气体恢复至原空气成分且体积仍为100L,是否还需额外补充水蒸
气。若需要,应补充多少升的水蒸气;若不需要,应使多少升的水蒸气冷凝。(计算过程保留3位小
数)。
【答案】⑴105.4
(2)呼出气体体为105.405L,呼入气体中氧气的体积=100Lx21%=21.000L,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是
105,405Lxl6%~16.865L,所以氧气体积减少为(21.000-16.865)L=4.135L,二氧化碳气体增加的量=105.405Lx4%-
100Lx0.03%=4.216L-0.030L=4.186L,将增加的CCh用NazCh吸收,根据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2Na2O2+2CO2=2Na2co3+。2,生成的体积是CCh的一半,为2.093L,为补足减少的4.135LO2,还需要2.042LO2,
则需要用NazCh吸收H2O(g),根据Na2O2和H2O的反应,2Na2O2+2H2O=4NaOH+C)2,比0恒)体积为氧气的2倍
=2.042Lx2=4.084L,剩余的H20(g)=105.405Lx6%-4.084L=2.240L,即需要使2.240L水蒸气冷凝。
【小问1详解】
N2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呼入和呼出气体中,N2的体积不变,根据N2在吸入和呼出气体中的占比,可以列出方
程100Lx78%=V呼出X74%,解得V呼出M05.4L;
【小问2详解】
由第一问,呼出气体体积保留三位小数为105.405L,呼入气体中氧气的体积=100Lx21%=21.000L,呼出的气体中
氧气的体积是105.405Lxl6%F6.865L,所以氧气体积减少为(21.000-16.865)L=4.135L,二氧化碳气体增加的量
=105.405Lx4%-100Lx0.03%=4.216L-0.030L=4.186L,将增加的CO2用NazCh吸收,根据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
应:2Na2O2+2CC)2=2Na2co3+O2,生成O2的体积是CO2的一半,为2.093L,为补足减少的4.135LCh,还需要
2.042LO2,则需要用NazCh吸收H20(g),根据NazCh和H2O的反应,2Na2O2+2H2O=4NaOH+C>2,比0仁)体积为氧
气的2倍=2.042Lx2=4.084L,剩余的H2O(g)=105,405Lx6%-4.084L=2.240L,即需要使2.240L水蒸气冷凝。
四、碳捕捉(共20分)
碳捕捉,即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之后,压回到枯竭的油田和天然气领域或者其他安全
的地下场所,其吸引力在于能够减少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有害气体。
18.作为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气体,CO?会导致
A.酸雨B.臭氧空洞C.温室效应D.光化学烟雾
【答案】C
【详解】A.酸雨是因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A错误;
C.臭氧空洞是因为氟利昂的大量使用,造成的臭氧层破坏,与CO2的排放无关,B错误;
C.温室效应是因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的排放造成的,C正确;
D.光化学烟雾,是城市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NO。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链式大气
化学反应,生成以臭氧(03)为代表的刺激性二次污染物,与CO2有关,D错误;
故选C。
19.SO2和CCh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将SO2通入下列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Ba(NO3)2B.溶有NH3的BaCl?C.氢硫酸D.NaOH
【答案】AB
【详解】A.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酸性条件下硝酸根有强氧化性,能将SO2氧化为硫酸根,硫酸根结合钏
离子转化为硫酸钢白色沉淀,A正确;
B.溶有氨气的氯化领先与SO2生成亚硫酸锈,亚硫酸镂与氯化领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亚硫酸钏白色沉淀,B正
确;
C.氢硫酸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s,C错误;
D.NaOH与SCh反应不会生成沉淀,D错误;
故选ABo
20.科学家设计出烧碱溶液捕捉CO2法,原理如图所示:
(1)900℃反应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上述流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和NaOH,请说明NaOH循环利用的途径。
(3)如下为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与消耗HC1物质的量的关系图。现向流程中NaHCC>3和Na?CO3的混合液中逐
滴加入稀盐酸,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4)现有100mL5molNaOH溶液,理论上最多可吸收CO?______mol;此时溶液中的溶质的电离方程式
为:o若喷洒完上述NaOH溶液后,测得吸收液中n(Na2co3):n(NaHCC)3)=1:&则被吸收的
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o
(5)实验室中,有60mL2moi-匚1的NaOH溶液和盛有足量CO2的气体钢瓶,要制备得到纯度最大的NazC。?
溶液,具体的实验步骤为:(实验可供选择仪器:烧杯、量筒、试管、胶头滴管、乳胶管、导管)。
【答案】(1)CaCO3==CaO+CO2T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Ch和NaOH,生成的氢氧化钠可以循环利用
+
(3)C(4)①.0.5②.NaHCO3=Na+HCO;10.08
(5)用量筒将60mL2moi/L的NaOH平均分为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用导管向其中一个烧杯通入足量的二氧化
碳,待反应结束后将两个烧杯混合在一起,即可制得纯度最大的Na2cCh溶液
【分析】CO2含量高的空气与NaOH溶液反应转化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与氢氧化
钙反应生成CaCCh和NaOH,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CaO和CCh,生成的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据此
回答。
【小问1详解】
900℃反应炉中,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与水,方程式为CaCO33caO+CO27;
【小问2详解】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O3和NaOH,生成的氢氧化钠可以循环利用;
【小问3详解】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先将碳酸钠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钠,此时没有气体,当所有的碳酸钠都
转化为碳酸氢钠后,又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与水,根据方程式Na2cC>3+HCl=NaHCO3+NaCl、
NaHCC)3+HCl=NaCl+H2O+CO2T可知,满足要求的图像为C,此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为1:1;
【小问4详解】
①100mL5moi/L的NaOH溶液,被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为0.5mol,若全部转化为NaHCCh为吸收CCh最大值,
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碳酸氢钠为0.5moL则吸收的CO2为0.5mol;
+
②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③喷洒完100mL5mol/L的NaOH溶液,被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为0.5mol,则根据Na守恒可知有
2n(Na2co3)+n(NaHCC>3)=0.5mol,再结合已知条件n(Na2co3):n(NaHCOa)=l:8,可得n(Na2co3)=0.05mol,
n(NaHCO3)=0.4mol,再根据碳守恒可知被吸收的CO2有0.45mol,标况下体积为10.08L;
【小问5详解】
用量筒将60mL2moi/L的NaOH平均分为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用导管向其中一个烧杯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
待反应结束后将两个烧杯混合在一起,即可制得纯度最大的Na2c03溶液。
五、综合利用化废为宝(共20分)
铁及其合金是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综合利用其在工业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具有现实意义。
21.下列关于铁及其合金认识正确的是
A,生铁的硬度高于铁B.铁的氧化物都属于合金
C.钢是性能优且纯度高的铁D.不锈钢中只含铁与碳两种元素
【答案】A
【详解】A.合金的硬度高于纯金属,生铁的硬度高于铁,A正确;
B.铁的氧化物不是合金,合金是混合物,铁的氧化物是纯净物,B错误;
C.钢的性能优,但是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度很高的铁,C错误;
D.不锈钢的成分为Cr、Ni、Ti、Mn、N、Nb、Mo、Si、Cu等,D错误;
故选A„
22.下列铁的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A.FeChB.Fe(OH)2C.Fe3O4D.Fe(OH)3
【答案】B
【详解】A.根据反应Fe+2FeCb=3FeC12,所以氯化亚铁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故A不选;
B.无法通过化合反应得到氢氧化亚铁,故B选;
C.铁在氧气中燃烧得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四氧化三铁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故C不选;
D.根据反应4Fe(OH)2+O2+2H2O=4Fe(OH)3,所以氢氧化铁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故D不选;
故选B。
23.向含有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徽审计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左心力衰竭护理查房
- 电脑不能放课件解决方案
- 简约清新 手绘花卉 答辩模板
- 2023年下半年工作总结与计划汇报
- 脑梗死病人鼻饲饮食护理
- 昆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5月)过关检测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南安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高分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
- 医保应急处理预案制度
- 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 植物化学保护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
- 油井调剖技术参考资料
- 计算机系统操作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12技能考试题库-
- 2023-尔雅《星海求知:天文学的奥秘》课后章节答案
- LY/T 1955-2022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
- 专练11(30题)(网格作图题)2022中考数学考点500题(吉林)解析版
- GB/T 6672-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