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_第1页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_第2页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_第3页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_第4页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反思在小学平方、立方和有理数加、减、乘、除的基础上,本节课引入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学生通过探索,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这节课既是有理数乘方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计数法和开方的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乘方运算和幂的概念教学,难点是对幂的读法和运算理解。首先,我选取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如"拉面"问题或折纸,以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其次,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累了新课标要求的四基中的"基本活动经验"。第三,根据本地区学生特点,采用同伴互动、小组讨论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最后,针对学生易混淆的负数和分数幂的表示,结合乘方的意义进行辨析,以达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目的。本节的教学目标明确:例一要求全体学生掌握,例二在优生学会的基础上,以"小老师"带动下90%学生学会。"我能行"为突破难点设置的,而"探究乐园"为提优做准备的。本节课存在的不足:1.应给学生统一的纸张。2.课堂引入应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3.语速有点快。4.时间有点紧。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根据乘法的意义,具体地阐述了乘方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方法,教师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起到"引导—帮助—点拨"的作用,较好地实现了从知识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变。优点:为了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知识的熟练运用,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尽量围绕学生展开。如:1.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在本课中,有很多小组合作活动,要求所有同学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2.在备课中,我认真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回答"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有什么关系?"等问题。3、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一开始,我给学生用生活问题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如果一层楼按高3米计算,把足够长的厚0.1毫米的纸连续折叠20次约有104米高,有34层楼高;连续折叠30次后有10万多米高,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你相信吗?由此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通过多折纸活动,让学生观察纸的层数的变化过程,列式表示层数,引出乘方的概念;还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一些算式,猜想得到其中的乘方运算法则.教学时,多次提醒学生:负数的乘方,分数的乘方,在书写时一定要把整个负数(连同符号)分数用小括号括起来;让学生通过观察特例,自己总结规律,学生在计算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延缓了教学进程。主要问题有:分数的乘方与分子的乘方也很混淆;还有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甚至小学的乘法运算学生掌握得不牢固。4、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强调,强化训练。(1)注意区别(-2)3和-23区别。前者代表3个(-2)相乘,后者代表2×2×2的相反数。念法前者可以念做“负2的三次方”,后者可以念做“2的三次方的相反数”。总之,本节课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较好,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我深深感觉到,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正确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摒弃虚假,追求真实,努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师生交往的有效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有事先没预计到的,也有想体现但没体现完整的。经过课后反思及同年组教师的指点,主要表现在:(1)较多的着眼于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及学生能力(如:合作、探究、交流等)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学中最重要的知识点的落实。综合应用部分的练习题处理得很仓促,例题讲解不够细致,板书不够。(2)小组讨论可以说是新教材框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事先一定要有详细的计划。这也是本堂课暴露缺陷较多的环节。分工不够明确,如谁记录,谁发言等等,避免某些小组成员流离于合作之外。(3)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发言过分地注重于探索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探索过程的展示。同时教师有些总结性的话,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较为单一,肯定不够及时,表扬不够热情,比如当最后一个平常表现较为一般的学生有此创意时,教师就应大加赞扬,从而也能激发课堂气氛。今天,听了胡老师的一节录像课---《有理数的乘方》。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1)胡老师在情境创设上下了一番功夫,通过让学生回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和折纸30次能否达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在课的结束时回归、解决这个问题,做到前后呼应。(2)对学生的适时表扬、鼓励能进一步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3)对学生易错点能准确把握并能及时纠正、巩固。如和、和的区别等。(4)课后问题设计较好。同时,还有以下几点个人观点,一起议一议:(1)对于有理数的乘方,一定把握这是一种新运算,是继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之后的第五种运算,所以务必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人认为,要进一步加强与这几种运算的对比,可以用下面的表格进行对比。(2)加强对问题的设计。如自主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