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普陀区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普陀区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普陀区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普陀区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普陀区名校2024学年中考试题猜想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呼吸时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A.扩散作用

B.渗透作用

C.消化作用

D.吸收作用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H7N9禽流感病毒是该疾病的()

A.传染源B.病原体C.传播途径

3、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这两种物质是

A.水、二氧化碳B.水、氧气C.葡萄糖、二氧化碳D.有机物、氧气

4、人体内残存了在其他哺乳动物体内相当发达的阑尾,这一生物进化中的证据属于()。

A.化石证据B.胚胎学证据C.比较解剖学证据D.分子生物学证据

5、免疫细胞主要指()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

6、视力良好的人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比较清晰,图中参与该过程调节的结构主要是

A.①和④B.④和⑤

C.②和③D.③和④

7、生命世界真奇妙!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的是。

①家蚕②蝗虫③蜜蜂④蜷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B.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鸟发达的胸肌两端都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9、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相同的适宜温度下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

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先萌发B.乙先萌发C.同时萌发D.乙不萌发

10、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一个细胞,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

A.卵巢B.输卵管C.输精管D.子宫

11、下列动物中,属于海南特有珍稀哺乳动物的是()

A.黑冠长臂猿B.白鳍豚C.朱鹘D.大鲸

12、学习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后,小路同学找来一根白色长绳,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等颜色涂出了长短不一的区段,

之后,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在小路的动手活动中,长绳、各色区段、短棒分别代表的是

A.DNA、染色体、基因B.DNA、基因、染色体

C.基因、DNA、染色体D.染色体、DNA、基因

13、下列有关艾滋病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体内检测出有艾滋病病毒,就可认定其为艾滋病患者

B.艾滋病病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是艾滋病的传染源

C.艾滋病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只要发现艾滋病病人,要严格将其隔离控制起来,进行治疗

D.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容易造成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等其他系统的继发性感染,引起多种相

关疾病而致人死亡

14、一男子已经20岁了,智力发育正常,但身高只有1米。请问患者是由于幼年时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A.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

15、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C.哺乳动物都有胎生哺乳的特征,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D.家鸽飞行时呼吸特点是: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16、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的方式不同

B.由于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不同,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C.大树具有的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和器官

D.植物体逐渐长大主要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17、在下面关于预防近视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躺卧着看书B.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C.边走路边看书D.在光线阴暗的地方看书

18、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霉的杀菌作用和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B.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搞好个人卫生都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C.日前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

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19、下表中的甲、乙、丙代表从肾脏不同部位抽取的液体,其中乙代表()

主要成分甲乙丙

蛋白质7.000.000.02

葡萄糖0.100.000.10

尿素0.032.000.03

无机盐0.751.280.75

A.血浆B.血液C.原尿D.尿液

20、下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C.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①③过程形成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不变

21、如图是消化系统的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c、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两部分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到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图中

[4],它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图中口处。[8]分泌胆汁。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据报道,全世界每天有1.7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患病人数

达数亿。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材料二:当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

病者进行急救,可以尽可能争取拯救生命的机会(如图示)。

病毒和细菌、真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目前还没有研制出可临床使用的有效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

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o在救援过程中,如要判断患者有无心跳,可通过图[]所示方法来判断;

如发现患者无心跳,可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正确按压部位是图B中的[]处;如发现患者无呼吸,可通过的

方法进行抢救。

参考答案

1、A

【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了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解:气体扩散是指某种气体分子通过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它气体里;因为气体分子的不规则运动比较激烈,所以扩散

比较明显.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渗

透作用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

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消化作用是对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变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作用,包

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呼吸作用是指组织细胞利用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因此呼吸时进行气体

交换的原理是气体扩散.

故选A.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

2、B

【解题分析】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

就流行不起来。病原体是引起生物患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的总称。

【题目详解】

A.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所以H7N9禽流感病毒是该疾病的病原体,故B符

合题意。

C.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故C不符合

题意。

故选B。

【题目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病原体的概念。

3、D

【解题分析】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而且也是动物和人所需要营养物质的最终来源,制造的氧气供生物

的呼吸。

4、C

【解题分析】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

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

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

【题目详解】

据分析可知,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人体内残存

了哺乳动物体内相当发达的阑尾,是属于比较解剖学上的同源器官。

【题目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并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5、D

【解题分析】

淋巴细胞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又名T细胞)和B淋巴细胞(又名B细胞)都起源于造

血干细胞。T细胞随血循环到胸腺,在胸腺激素等的作用下成熟,B细胞则到脾脏或腔上囊发育成熟。然后再随血循

环到周围淋巴器官,在各自既定的区域定居、繁殖。受抗原激活即分化增殖,产生效应细胞,行使其免疫功能。

【题目详解】

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不属于免疫细胞,A错误。

B.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不属于免疫细胞,B错误。

C.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不属于免疫细胞,C错误。

D.淋巴细胞是由淋巴器官产生的,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D正确。

故选:D。

【题目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淋巴细胞的产生、发育过程。

6、A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①睫状体内有平滑肌,④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

晶状体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7、B

【解题分析】

(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

大,如蝴蝶、蜜蜂、家蚕。

(2)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

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如蟋蛀、蝗虫等。

【题目详解】

②蝗虫、④蟋姑的发育都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①家蚕、③蜜蜂的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蝴蝶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所以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的是①家蚕、③蜜蜂。

故选B。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掌握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鲤呼吸,鳍游泳,有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选项A正确;蜥

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细鳞或角质鳞片,保护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好地适应陆地生活,选项B正确;

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肌腱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利于收缩和舒张,形成运动,选项C不正确;胎生和哺乳是哺乳

动物的特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选项D正确。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应适应,难度中等。

9、C

【解题分析】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

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题目详解】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

分成甲、乙两组,在相同的适宜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

种子的发芽状况是甲组、乙组同时发芽,因为甲、乙两组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故选:Co

【题目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10、B

【解题分析】

人体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完成受精作用,也就是生命的开始,从受精卵分裂的第一刻标志着人体发育的开始。

【题目详解】

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A错误;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结合,形成一个受精

卵,生命就开始了,B正确;输精管输送精子的管道,C错误;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D错误。

【题目点拨】

人体受精完成、人体发育的初期的部位都是输卵管。

11、A

【解题分析】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金丝猴、白鳍豚、朱鹘、扬子鳄(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银杉(植物中的“活化石”“大熊

猫”)、琪桐。

【题目详解】

A.黑冠长臂猿现仅见于云南、海南岛,呈零星分布,现存量400〜500头已濒于灭绝,为我国珍惜的哺乳动物,符合

题意。

B.白暨豚为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是一种淡水鲸类白饕豚科动物,仅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流域,不符合题意。

C.朱鹘属于珍稀鸟类,不是哺乳动物,不符合题意。

D.大鲸属于两栖动物,不是哺乳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题目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

12、B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

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是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

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在长绳上用红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则长绳,各色区段、短棒分别代表的是DNA、

基因、染色体。

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3、D

【解题分析】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

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

【题目详解】

人体体内检测出有艾滋病病毒,不一定是艾滋病患者,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A错误;艾滋病病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

是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B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

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因此C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容易造成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等其他

系统的继发性感染,引起多种相关疾病而致人死亡,D正确。

【题目点拨】

不歧视不孤立艾滋病患者;与他们和谐相处;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

14、B

【解题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题目详解】

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身材矮小,智力低下,A不符合题意。

B.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一男子已经20岁了,智力发育正常,但身高只有1米,说明他是一名侏儒

症患者,B符合题意。

C.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C不符合题意。

D.性激素与人体第二性征的出现有关,所以性激素分泌过少,会影响第二性征,D不符合题意。

【题目点拨】

掌握激素的作用以及分泌异常症可解答。

15、B

【解题分析】

此题可根据各种动物的特征和生活环境分析解答,动物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题目详解】

A.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且在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寄生。有的寄生虫

如蛔虫的幼虫和成虫生活在小肠内,而感染性虫卵主要分布在温度湿润的土壤中,A错误。

B.两栖动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卵生;雌雄抱对时将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两

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鳏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的幼

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由此可见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爬行动

物体内受精,卵生;爬行动物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受精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上发育成幼体;爬

行动物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B正确。

C.并不是所有哺乳动物都是胎生,鸭嘴兽卵生,但能用乳汁哺育后代,所以它属于最原始最低级的哺乳动物,C错

误。

D.鸟类的肺能进行气体交换;气囊只能贮存气体,不进行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B。

【题目点拨】

此题考查的是两栖动物、鸟卵、哺乳动物的特征,注意综合掌握。

16、B

【解题分析】

从细胞的分裂,分化,生长思考作答。

【题目详解】

A、动物细胞的分裂是细胞核最先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新细胞,且每个细

胞中各含一个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分裂是细胞核最先一分为二,然后在两个细胞核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将

细胞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所以,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央的细胞膜

向内凹陷;植物细胞则是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A正确。

B、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细胞分化只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改变,B

错误。

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植物体,大树属于植物,具有的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和器官,C正

确。

D、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所以生物体逐渐长大主要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D正

确。

故选:Bo

【题目点拨】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后均分,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17、B

【解题分析】

解答时可以从预防近视眼的“三要、五不看”和近视眼的矫正方面来切入。

【题目详解】

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端正,读书写字时眼与书

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

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

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所以躺卧着看书、边走路

边看书、在光线阴暗的地方看书,都不利于预防近视。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可预防近视。

故选:Bo

【题目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预防近视的“三要、五不看”。能够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18、C

【解题分析】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

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题目详解】

A、唾液中的溶菌霉的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

B、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搞好个人卫生都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C、日前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正确;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

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故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但当人

体某些器官损坏,需要移植外界器官时,由于免疫的存在,不容易移植成活,这种情况下,免疫不是有益的,错误;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免疫的功能.

19、D

【解题分析】

血浆、原尿和尿液三者的成分的比较如表:(单位:克“00毫升)

水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尿酸无机盐

血浆9380.10.030.0040.9

原尿9700.10.030.0040.9

尿液95001.80.0051.5

由上表可以判断甲是血浆,乙是尿液,丙是原尿。

【题目详解】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

被过滤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而剩

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了尿液。表格中样品乙中不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因此样品乙是尿液,抽取样品丙的肾

单位结构部位为肾小管。D正确。

【题目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的形成过程、血浆、原尿、尿液的区别以及正确识图。

20、B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①②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②是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

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③过程中细胞的数目不变,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③表示细胞的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①是细胞的生长,染色体数目不发生改变;

③细胞分化过程中只有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而染色体数目不发生改变;

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21、消化腺小肠3胃肝脏

【解题分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其起点上有阑尾)和肛

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其上有胆囊)、胰腺、位于胃内的胃腺、位于小肠内的肠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它的分泌物是胆汁。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开始

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

解成氨基酸。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在小肠中,首先在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

的接触面积,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题目详解】

(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其起点上有阑

尾)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其上有胆囊)、胰腺、位于胃内的胃腺、位于小肠内的肠腺。

(2)从图中可以看到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图中4小肠,它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小肠是消化食物

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特点是小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