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生物•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2分,共38分)
1.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会增加癌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的发病风险,阳光照射可促进
维生素D3原转化成维生素D3。科学家发现,番茄中的一种物质(7-脱氢胆固醇)可将维生素D3原转化
成胆固醇,通过编辑相关基因阻断该过程,可使番茄的果实和叶片中大量积累维生素D3原,同时不影响
番茄果实的生长、成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苏丹!□染液可用来鉴定番茄果实中维生素D3原的含量
B.夏季是维生素D3转化速度最快的季节,也是补钙的良好季节
C.番茄生吃与熟吃不会因酶空间结构改变而导致维生素D3原含量改变
D.基因编辑后可能导致7-脱氢胆固醇不能合成或能合成但无活性
【答案】A
【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
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
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服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III染
液(或苏丹IV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碘液可以将淀粉染成蓝色。
A、苏丹III染液鉴定的是组织中脂肪的有无,不能鉴定维生素D3原的含量,A错误;
B、夏季是一年中阳光最好的季节,维生素D3转化速度快,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因此夏季也
是补钙的良好季节,B正确;
C、番茄可以食用时,维生素D3原的含量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生吃或熟吃不会因酶空间结构改变而导致
维生素D3原含量的改变,C正确;
D、通过编辑相关基因,可能导致7-脱氢胆固醇不能合成或者合成的7-脱氢胆固醇因空间结构改变而失
活,降低维生素D3原向胆固醇的转化,D正确。
故选Ao
2.根系泌氧是指水生植物通过通气组织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运输到根部,并释放到根际土壤或水体的过
程。研究证实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有助于植物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根系泌氧现象是长期水体缺氧环境对植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B.水生植物根系泌氧可提高水体溶解氧,使得好氧微生物在植物根系表面聚集繁殖
C.微生物产生酶分解根系周围水体污染物,植物可吸收的有机营养物质增多
D.在一定范围内,水生植物生长越旺盛,越有利于提高污水净化的效率
【答案】C
【解析】题意分析,根系泌氧是指水生植物通过通气组织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运输到根部,并释放到
根际土壤或水体的过程。这种现象是长期水体缺氧环境对植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水生植物根系泌氧
可提高水体溶解氧改善根系周围的微环境,进而使得好氧微生物在植物根系表面聚集繁殖,微生物产生
酶分解根系周围大分子,使得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增多,植物生长更加旺盛,提高污水净化效率。
A、根系泌氧现象是长期水体缺氧环境对植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水生植物适应水体缺氧环境的表
现,A正确;
B、水生植物根系泌氧可提高水体溶解氧,使得好氧微生物在植物根系表面聚集繁殖,微生物的聚集能
通过分解有机物为植物提供无机物,B正确;
C、微生物产生酶分解根系周围大分子,使得植物可吸收的矿质物质增多,植物生长更加旺盛,植物不
能吸收有机营养,C错误;
D、在一定范围内,水生植物生长越旺盛,分泌氧越多,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提高微生物分解水
中有机物污染物的能力,越有利于提高污水净化的效率,D正确。
故选Co
3.在一个个体数目较多且相对封闭(没有迁徙),不与外界个体发生基因交流且与周围环境高度适应的群
体中,显性基因是否比隐性基因更易于传播?当该群体中各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发生变更后,试问该种群
的遗传平衡如何保持?以下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释正确的是()
A.显性基因比隐性基因更易于传播。因为显性基因和一些在选择中占优势的表现型有关联。随机交配
能使群体保持平衡
B.隐性基因比显性基因更易于传播。因为隐性基因控制的表现型为纯合子,能稳定遗传不再发生性状
分离。按一定比例人工干预基因型组成能使群体保持平衡
C.显性基因并不比隐性基因更易于传播。除非该显性基因和一些在选择中占优势的表现型有关联才更
易于传播。随机交配能使群体保持平衡
D.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均可能易于传播。只要该基因和一些在选择中占优势的表现型有关联就更易于
传播。按一定比例人工干预基因型组成能使群体保持平衡
【答案】C
【解析】遗传平衡定律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
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
遗传平衡要满足5个条件:①种群足够大;②种群中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
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
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基因A的频率为p,基因a的频率为q,则A+a=p+q=l,
AA+Aa+aa=p2+2pq+q2=lo
A、基因在传播中是否占优势与显隐性无关,取决于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A错误;
B、基因在传播中是否占优势取决于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因此隐性基因不比显性基因更易
于传播,B错误;
C、若该基因控制的表现型适应环境,在选择中占优势,则含有基因的个体更易于生存下来并将基因传
给后代;通过随机交配能使基因在种群中扩散概率相同,保持遗传平衡,C正确;
D、遗传平衡的条件之一是没有自然选择,若按一定比例人工干预基因型组成,会导致种群中不同基因
扩散概率产生差异,不能保持遗传平衡,D错误。
故选C。
4.科学家们制备了许多序列不同的mRNA作为体外翻译的模板,得到了不同的多肽(超过三肽)片段。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mRNA序歹(JPolyUCPolyACPolyUUCPolyCAAPolyUUAC
翻译出的多苯丙氨酸、苏氨酸、谷亮氨酸,酪
丝氨酸、组氨酸、
肽中所含氨丝氨酸、亮氨酰胺、天氨酸、苏氨
亮氨酸苏氨酸
基酸氨酸冬酰胺酸
注;poly意为多聚,如polyAC指序列为ACACACACAC….的RNA片段,其中含密码子为ACA、CAC。体外翻
译时从mRNA上的随机位置处起始翻译。
A.分析表中结果,最多可破译5种密码子
B.分析表中PolyUUC和PolyUUAC组的结果可知CUC是亮氨酸的密码子
C.分析表中PolyUC和PolyUUC组的结果无法推知UCU是亮氨酸的密码子
D.理论上翻译体系需添加的物质包括核糖体、各种氨基酸、mRNA、ATP,适宜缓冲液(含翻译相关的
酶)即可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poly意为多聚,如polyAC指序列为ACACACACAC….的RNA片段,其中含密码子为
ACA、CAC,所以PolyUC可组成密码子UCU、CUC,又由于体外翻译时从mRNA上的随机位置处起始翻译。
说明UCU对应丝氨酸,CUC对应亮氨酸。或者UCU对应亮氨酸,CUC对应丝氨酸。同理可推出其它氨
基酸的密码子。
A、PolyUC可形成的密码子为UCU、CUC,对应丝氨酸、亮氨酸两种氨基酸,PolyAC可形成的密码子为
ACA、CAC,对应组氨酸、苏氨酸,PolyUUC可形成的密码子为UUC、UCU、CUU,对应苯丙氨酸、丝氨
酸、亮氨酸,PolyCAA可形成的密码子为CAA、AAC、ACA,对应苏氨酸、谷氨酰胺、天冬酰胺,PolyUUAC
可形成的密码子为UUA、CUU、ACU、UAC,对应亮氨酸,酪氨酸、苏氨酸,对比不同多聚RNA中的唯
一的相同密码子与翻译的相同氨基酸可判断该氨基酸的密码子,所以能判断CUU为亮氨酸的密码子,ACA
为苏氨酸的密码子,CAC为组氨酸的密码子,即可破译3种密码子,A错误;
B、分析表中PolyUUC和PolyUUAC组的结果可知,两组共有的氨基酸为亮氨酸,两组共有的密码子为CUU,
可推知CUU是亮氨酸的密码子,B错误;
C、分析表中PolyUC和PolyUUC组的结果,可知两组共有的氨基酸为丝氨酸和亮氨酸,两组共有的密码
子为UCU、据此无法推知UCU是亮氨酸的密码子还是丝氨酸的密码子,C正确;
D、理论上翻译体系需添加的物质包括核糖体、各种氨基酸、mRNA,ATP、适宜缓冲液(含翻译相关的
酶),还需要加入tRNA,D错误。
故选C。
5.小球藻是单细胞绿色藻类,大约10h分裂一次,其死亡个体叶绿素a含量降低。研究人员吸取小球藻培
养液,统计其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O45
O・40
z
bO•35
琼
O・30
渝O•25
盖
4O・20
O•
弯15
O•
四10
O・05
O・
・
。
。
A.第2天时小球藻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B.第4天后浓度下降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足
C.第5天小球藻红光吸收量大于第3天
D.第6天小球藻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答案】D
【解析】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着强度增加,小
球藻光合速率加快,积累的有机物越多,小球藻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单位体积中小球藻数量增加。
A、由图可知,第2天时小球藻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快,A正确;
B、温度、营养物质等非密度制约因素能制约小球藻种群的增长,第4天后浓度下降可能是因为营养不
足,B正确;
C、由图可知,小球藻第5天的相对浓度值大于第3天的,即第5天的小球藻数量大于第3天的,故第5
天小球藻红光吸收量大于第3天,C正确;
D、实验结果显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在第4天以及此后的检测中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即在第4天左右达到K
值,D错误。
故选Do
6.下图为水稻糊粉层细胞中G蛋白合成和运输模式图,字母表示细胞结构,数字表示运输途径。研究发现,
正常水稻糊粉层细胞的贮藏型液泡合成并储存淀粉,其胚乳正常;gpa3基因突变的水稻糊粉层细胞因G
蛋白结构异常而错误运输,通过与细胞膜融合定位至细胞壁,最终导致其贮藏型液泡缺陷,不能正常合
成并储存淀粉,其胚乳萎缩,粒重下降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胚乳萎缩水稻的糊粉层细胞壁上可积累结构异常的G蛋白
B.可以用15N代替3H标记氨基酸研究②途径中淀粉的运输过程
C.G蛋白的合成起始于附着在A上的核糖体,B结构起运输枢纽作用
D.含有G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液泡前体融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A
【解析】1、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可
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2、核糖体有的附于粗面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是蛋白
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它由膜围成的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结构连接形成一个
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有些内质网上有核糖体附着,叫粗面内质网;有些内质网上不含有核
糖体,叫光面内质网。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
送站”。
A、胚乳萎缩水稻gpa3基因突变,G蛋白结构异常而错误运输,通过与细胞膜融合定位至细胞壁,所以
胚乳萎缩水稻的糊粉层细胞壁上会积累结构异常的G蛋白,A正确;
B、研究②途径中淀粉的运输过程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法,由于淀粉的组成元素是C、H、0,且其单体是
葡萄糖,可以用3H标记葡萄糖来研究淀粉的运输过程,不能用15N代替3H标记,且不应标记氨基酸,
B错误;
C、G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其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
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A(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B结构为高尔基体,起运输枢纽作用,C
错误;
D、含有G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液泡前体融合,体现了细胞内的信息交流,D错误。
故选A。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发现,在常氧环境下,肿瘤细胞能够大量摄取葡萄糖,但所产生的丙酮酸并不经过氧化磷酸化(物
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能量合成ATP的反应),而是在细胞质中酵解形成大量乳酸,这一发酵型糖代谢现象
称为瓦氏效应;而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调节细胞表面的氢离子载体的数量,及时把肿瘤细胞内的氢离子运
出,避免癌细胞因高糖酵解造成乳酸堆积而引起酸中毒。而限制肿瘤细胞葡萄糖摄入能抑制有氧糖酵解,
导致细胞产能减少,从而激活对能量敏感的腺甘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o大量研究表明,AMPK的激活
会促进脂肪酸氧化和糖酵解,从而增加ATP产生;AMPK具有多种功能: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建立和维
持细胞极性、调节动物寿命、调节生物节律等;AMPK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感受细胞内ADP/ATP比值的变
化并激活,通过调控能量产生和消耗过程的平衡来维持机体能量状态稳定,是细胞内的"能量感受器”。
7.下面关于肿瘤细胞呼吸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瓦氏效应是指肿瘤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了大量乳酸和少量的ATP
B.葡萄糖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糖酵解形成大量乳酸,导致肿瘤细胞酸中毒
C.丙酮酸氧化磷酸化是一个放能反应,场所是线粒体,能产生大量的ATP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正常细胞产生的ATP大于肿瘤细胞产生的ATP
8.下面关于腺昔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叙述正确的是()
A.AMPK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只在肿瘤细胞中合成
B.AMPK的激活会促进脂肪酸氧化和糖酵解,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AMPK的激活增加了ATP产生,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分裂
D.AMPK在核糖体合成,活化后可激发一系列反应来恢复细胞内能量平衡
【答案】7.B8.D
【解析】1、癌细胞: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的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
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①无限分裂增殖:永生不死细胞;②形态结构变化:扁平的成纤维细胞癌变球形;
③细胞物质改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粘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癌细胞膜表明含肿瘤抗原,
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④正常功能丧失;⑤新陈代谢异常: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⑥引发免
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⑦可以种间移植。
7.A、由题干信息可知,肿瘤细胞大量摄取葡萄糖,产生的丙酮酸在细胞质中酵解形成大量乳酸,无氧
呼吸产生少量的ATP,A正确;
B、葡萄糖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糖酵解及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形成大量乳酸,而肿瘤细胞表面氢
离子载体的数量明显增多,使肿瘤细胞不会因高糖酵解活性造成堆积而引起酸中毒,B错误;
C、丙酮酸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产生大量的ATP,是一个放能反
应,C正确;
D、肿瘤细胞的糖酵解是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ATP,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正常细胞进行的有氧呼吸,
产生的ATP远远大于癌细胞产生的ATP,D正确。
故选Bo
8.AD、AMPK是一类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其不仅在肿瘤细胞中合成,还能在正常
细胞中合成,AMPK活化后可激发一系列反应来恢复细胞内能量平衡,A错误,D正确;
B、AMPK的激活会促进脂肪酸氧化和糖酵解,消耗的葡萄糖增多,产生的ATP不多,能量的利用率降低,
B错误;
C、AMPK的激活会促进脂肪酸氧化和糖酵解,增加了ATP产生,可以为肿瘤细胞的分裂提供能量,C错
误。
故选Do
9.研究者调查了川西北不同退化程度下高寒草地中部分生物组成情况及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项目环境变量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
植物植物种类数141314
蛾类70.89%46.51%30.75%
小型土壤
跳虫10.13%49.10%59.09%
节肢动物组成
昆虫18.98%4.39%10.16%
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碳(g-kg-1)75.39%59.95%69.20%
A.草地植物和土壤中的小型节肢动物共同组成群落
B.可用蛾类数量评估不同区域高寒草地的退化程度
C.植物种类多样性降低对不同土壤动物的影响不同
D.土壤有机碳被微生物分解后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
【答案】A
【解析】1、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
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此外,统计土壤小动物类群丰
富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群落的演替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
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
己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
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A、草地和土壤中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群落,A错误;
B、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退化程度越高蛾类所占的比例越少,所有可用螭类数量评估不同区域高寒草
地的退化程度,B正确;
C、植物种类多样性降低时螭类和昆虫比例减少,但是跳虫比例上升,所以植物种类多样性降低对不同
土壤动物的影响不同,C正确;
D、土壤有机碳被微生物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可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D正确。
故选Ao
10.研究表明,细胞中的OTUD1蛋白可以直接结合并抑制铁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IREB2)的泛素化,从而
抑制IREB2蛋白的降解,激活其下游转铁蛋白基因TFRC的表达。TFRC的合成增多,导致铁离子大量进入
细胞,引起自由基增多,细胞死亡,即铁死亡(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0TUD1可能属于原癌基因,其过量表达会促进细胞的铁死亡
B.IREB2可能促进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以激活基因TFRC表达
C.铁离子借助TFRC以协助扩散方式大量进入细胞,引起细胞凋亡
D.提高肿瘤组织中基因TFRC的表达量有利于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
【答案】A
【解析】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
的增殖,细胞发生癌变后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A、分析题意可知,基因。TUD1能抑制IREB2的泛素化,激活TFRC基因的表达,TFRC的合成增多,会
引起细胞死亡,故基因0TUD1过量表达会促进细胞的铁死亡,该基因可能属于抑癌基因,A错误;
B、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用于驱动基因的转录,IREB2可能促进RNA聚合酶与启动
子结合以激活基因TFRC表达,B正确;
C、据图可知,铁离子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且该过程需要TFRC协助,故方式是协助扩散,C
正确;
D、据题分析可知,TFRC的合成增多,会导致铁离子大量进入细胞,引起自由基增多,细胞死亡,故提
高肿瘤组织中基因TFRC的表达量有利于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D正确。
故选A。
11.细胞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由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并产生少量NADH„
在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与NADH可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乳酸和NAD+。在酵母菌的细胞质
基质中,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分解为C02与乙醛,乙醛与NADH再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乙
醇和NAD+。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乳酸菌细胞与酵母菌细胞中均存在NAD+向NADH转化的过程
B.有氧条件下,乳酸菌细胞中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ATP减少
C.乳酸菌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若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产生的C02量与有氧条件相同,则无氧条件消耗葡萄糖量是有氧条件的2倍
【答案】A
【解析】细胞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俗称糖酵解,由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
酮酸,并产生少量NADH与能量。
无氧呼吸分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中,丙酮酸与NADH可
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乳酸和NAD+;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中,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分解
为C02与乙醛,乙醛与NADH再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乙醇和NAD+o
A、乳酸菌细胞与酵母菌细胞中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均产生了NADH,A正确。
B、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ATP,B错误。
C、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C错误。
D、若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产生的C02量与有氧条件相同,则无氧条件消耗葡萄糖量是有氧条件的3倍,D
错误。
故选Ao
12.为研究酵母细胞壁(YCW)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科学家选用1日龄科宝肉
鸡200只,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A饲喂基础日粮,实验组B、C和D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500和
1000g/tYCw,试验期42d,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回肠菌群数量盲肠菌群数量
组别出栏重/kg抗体相对含量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A2.06±0.045.24±0.828.897.217.827.54
B2.16±0.085.95±0.687.235.477.505.56
C2.34±0.156.40±0.715.125.367.145.48
D2.09±0.116.87±0.726.696.467.357.06
A.酵母细胞壁可能能够吸附肠道病原菌,阻碍病原菌在肠壁上的黏附,降低菌群数量
B.酵母细胞壁成分纤维素被分解为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实验组抗体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酵母细胞壁能促进脾脏的发育
D.建议养鸡场选用500g/t的YCW去饲喂肉鸡,从而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
【答案】B
【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
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
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A、分析表格知,添加酵母细胞壁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含量都有所下降,所以推测酵母细胞壁可能能
够吸附肠道病原菌,阻碍病原菌在肠壁上的黏附,降低菌群数量,A正确;
B、酵母属于真菌,细胞壁成分是几丁质,B错误;
C、分析图表,可知BCD组抗体水平都高于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酵母细胞壁能促进脾脏的发育,C正确;
D、用500g/t的YCW去饲喂肉鸡,肠道致病菌含量最低,出栏重最高,养鸡场选用500g/t的YCW去饲
喂肉鸡,D正确。
故选Bo
13.为研究不同光质对草莓无菌苗叶片形成愈伤组织的影响,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分析
正确的是()
最早出愈伤组诱导率愈伤组织特愈伤组织再
处理
织时间/天/%征分化趋势
浅绿色、紧分化芽较多,
白光750.7
实长势较快
黄绿色、疏分化早,幼芽
红光561.0
松徒长
分化晚,分化
黄绿色、疏
蓝光1239.3芽少,长势健
松
壮
红光:蓝浅绿色、紧分化芽较多,
757.3
光=2:1实长势快
A.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细胞结构和功能未发生变化
B.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含水、无机盐、蔗糖等营养物质
C.蓝光处理促进愈伤组织的光合作用进而提高诱导率
D.红光处理能更有效地提高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效果
【答案】B
【解析】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根尖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来,放在适当的
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不过这种组织没有发生分
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叫做愈伤组织。在适合的光照、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与激素等条件下,愈伤
组织便开始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A、愈伤组织是植物细胞脱分化后形成和一种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细胞结构和
功能均发生了变化,A错误;
B、愈伤组织具有再度分化成其他组织细胞的能力,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含水、无机盐、蔗糖等营养物质
(愈伤组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提供有机物),B正确;
C、愈伤组织不能光合作用,且蓝光处理诱导率最低,C错误;
D、红光处理分化早,幼芽徒长,红光:蓝光=2:1处理,分化芽较多,长势快,且诱导率较高,比红光
处理能更有效地提高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效果,D错误。
故选Bo
14.肠道微生物及其产物(如脂多糖LPS)能够从肠道转移并渗透到肝脏。研究者对肝脏应对上述情况的机
理做了相关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结果一:肝脏细胞中存在一类T细胞,称为CD8+T细胞。若CD8+T细胞表面表达LPS受体CD14,则称为
CD14+CD8+T细胞,这类细胞不会随血液流动,而是长期驻留在肝脏组织。
结果二:肝脏CD14+CD8+T细胞占所有CD8+T细胞的比例并不稳定,肠道微生物及其产物能上调CD14+CD8+T
细胞的比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D14+CD8+T细胞长期驻留在肝脏中有助于肝脏抵御肠道微生物侵染
B.LPS转移到肝脏后,CD14+CD8+T细胞会分泌更多的抗体结合肠道微生物
C.机体可根据肠道微生物数量和LPS含量调节CD14+CD8+T细胞的比例
D.CD14+CD8+T细胞比普通CD8+T细胞对肠道微生物有更强的特异性
【答案】B
【解析】分析题意,本实验是研究肠道微生物及其产物(如脂多糖LPS)能够从肠道转移并渗透到肝脏
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研究CD14+CD8+T细胞进行的,据此分析作答。
A、由题干信息可知,肠道微生物及其产物(如脂多糖LPS)能够从肠道转移并渗透到肝脏,故CD14+CD8+T
细胞长期驻留在肝脏中有助于肝脏抵御肠道微生物侵染,A正确;
B、抗体由浆细胞分泌,B错误;
C、由结果二可知,肠道微生物及其产物能上调CD14+CD8+T细胞的比例,C正确;
D、由于肠道微生物感染导致CD14+CD8+T细胞比例升高,可推测该细胞比普通CD8+T细胞对肠道微生
物有更强的特异性,D正确。
故选Bo
15.如图所示,光敏色素存在两种状态,非活化态光敏色素(Pr)和活化态光敏色素(Pfr),而Pfr吸收远
红光会转变回Pr。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种植密度大或高低作物间作会导致荫蔽胁迫(R/FR)降低,这一
现象会对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R/FR改变可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作物生长
B.Pfr可导致作物体内多种植物激素的合成速率下降
C.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均可影响生长素,且作用机制相同
D.在玉米一大豆间作体系中,荫蔽胁迫会使大豆植株徒长而减产
【答案】C
【解析】1、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2、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A、R/FR改变会导致Pr和Pfr之间的相互转化、油菜素内酯合成基因和BZRI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作物
生长,A正确;
B、据图可知,Pfr可导致作物体内多种植物激素的合成速率下降,如赤霉素、乙烯等,B正确;
C、据图可知,赤霉素通过增加生长素的量影响植物的生长,但油菜素内酯并没有增加生长素的量,C错
误;
D、在玉米一大豆间作体系中,则会引起荫蔽胁迫,合成的有机物少,使大豆植株下胚轴消耗更多的有
机物,进而导致大豆减产,D正确。
故选C。
16.在基因工程操作中,通常需要利用质粒作为载体将基因送入受体细胞。如图1所示
为PUC1V19的结构示意图(Am"是氨苇青霉素抗性基因),pUC18和pUC19除了MCS序列不同外,其他
序列完全相同。图2为pUC18和MCS序列。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pUC18
455—.Lacz399
5-GAATTCGAGCTCGGTACCCGGGGATCCTCTAGAGTCGACCTGCAGGCATGCAAGCTTGGC-3f
I,l-r-yH,H-T—I,IHr—II—
EC。*FT胸卅率斤嬴THMm
Xmal温Ssc83871
pUC19HineII
图2
A.由环状质粒PUC1W19得到图2中的单链结构,只需要用到DNA解旋酶
B.由质粒pUC18和pUC19形成的图2中的单链,彼此不能完全互补配对
C.用8cgi限制酶对质粒和目的基因进行酶切,导入成功的受体细胞的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氨茉青霉
素
D.若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需使细胞处于兴奋状态
【答案】C
【解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
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A、将环状质粒打开成图2中的单链结构需要用到限制酶(将环状链切割成直链)及DNA解旋酶(解开
双链变成单链),A错误;
B、pUC18和pUC19除了MCS序列不同外,其他序列完全相同。由图可知,MCS序列已被切割,因此由
质粒pUC18和pUC19形成的图2中的单链,彼此能完全互补配对,B错误;
C、若使用了BegI限制酶同时对质粒和目的基因进行酶切,氨苇青霉素抗性基因被切断而失活,故导入
成功的受体细胞不能置于含有氨苇青霉素的培养基中,C正确;
D、若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需用Ca2+处理细胞制备感受态细胞,D错误。
故选c。
17.黏连蛋白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离有重要作用,如图所示。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多处与黏连蛋白
结合。在减数分裂I后期,染色体臂上的黏连蛋白复合体断开,同源染色体分离。但着丝粒附近的黏连
蛋白被动粒保护蛋白保护,仍然将姐妹染色单体黏连在一起。动粒保护蛋白可募集磷酸酶,可以去除着
丝粒附近黏连蛋白的磷酸基团,从而使其无法被分离酶切开。在减数分裂n,动粒保护蛋白降解,姐妹
染色单体也被拉向两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黏连蛋白可能在间期合成,可黏连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B.减数分裂I前期黏连蛋白起保护作用,此时具有四分体
C.减数分裂I后期,染色体上不存在黏连蛋白
D.减数分裂II中黏连蛋白可被分离酶分解导致染色体单体分离
【答案】C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分裂I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分裂I: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
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分裂II:
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A、间期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多处与黏连蛋白结合,因此,黏连蛋白可能是在间期合
成的,可黏连两条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
B、着丝粒附近的黏连蛋白被动粒保护蛋白保护,仍然将姐妹染色单体黏连在一起,因此,在减数分裂I
前期靠黏连蛋白起保护作用,此时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B正确;
C、着丝粒附近的黏连蛋白被动粒保护蛋白保护,仍然将姐妹染色单体黏连在一起,减数分裂I后期,同
源染色体分离(存在染色单体),此时染色体上还存在黏连蛋白,C错误;
D、在减数分裂n,动粒保护蛋白降解,无法募集磷酸酶除去着丝粒附近黏连蛋白的磷酸基团,从而黏
连蛋白被分离酶酶切分解,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正确。
故选C。
is.下面的图表是兴奋在神经i~ni上传导和传递的数据。在神经i~m上标记点山气5,如图1所示。对神
经工和口的同一点p以及神经in的点Q(P和Q各为d「d5中的某一点)同时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
刺激4ms后测得神经l~ni上各点膜电位见下表。神经I的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传导速度均为2V,神经n和
ni的兴奋传导速度依次为3V和6V。神经I~川上各点产生动作电位时,膜电位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兴奋在各神经上只发生1次传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神41ns后的膜电位(mV)
经
di山d3由
I-70a9b?
IICa?cb
IIIC-809a9
注:a、b、藻示不同的膜电位数值,
?表示膜电位未检恻。
A.点P对应点ch,点Q对应点d4
B.刺激后神经I的点心的膜电位不变
C.刺激4ms后,神经II的点d3的膜电位是-80mV
D.兴奋在神经n上的传导速度为2cm/ms
【答案】D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在突触上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
传递。
A、兴奋神经H以3V的速度传导。在神经I的传导速度为2V,对神经I和H的同一点P以及神经III的点
Q同时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刺激点的膜电位变化相同,所以P对应d2,故Q对应d4,A正确;
B、因为刺激的是d2,那么对于神经I而言,dl与d2之间存在突触,那么从d2到dl需要从突触后膜
到突触前膜,信号不能从突触后膜到突触前膜,dl的膜电位没有变化,B正确;
CD、神经ffid2为-80mV,由图2可知-80mV是刺激作用3ms后的电位,这是由于d4是刺激点,d2对
应兴奋后3ms时的电位。说明从d4到d2经过了1ms,传到距离为2cm,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相同,神经II和III的兴奋传导速度依次为3V和6V,故神经II上兴奋从d2到d3经过了1ms,传到距离
为1cm,各神经元膜电位随时间的变化相同,神经II的点d3的膜电位是-80mV,且神经元上传导速度为
lcm/ms,C正确,D错误。
故选Do
19.某些人的某编号染色体全部来自父方或母方,而其它染色体均正常,这种现象称为"单亲二体"。三体细
胞(染色体比正常体细胞多1条)在有丝分裂时,三条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丢失,可产生染色体数目正
常的体细胞,这种现象称为"三体自救"。发育成某女子的受精卵为三体细胞,该细胞发生"三体自救"后,
该女子成为“单亲二体",两条X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但两条X染色体的碱基序列差异很大。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母亲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减I后期X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
B.受精卵卵裂时发生"三体自救,来自父方的性染色体丢失
C.此女子患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高于母亲
D.发育成此女子的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X或XXY
【答案】C
【解析】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
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
缺失。
A、两条X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但两条X染色体的碱基序列差异很大,说明不是相同的染色体,则来
自母亲的一对同源染色体,说明母亲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减I后期X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A正
确;
B、该女子成为“单亲二体”,两条X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则说明受精卵卵裂时发生''三体自救,来自
父方的性染色体丢失,B正确;
C、此女子含有的两条X染色体与母亲的一样,则该女子患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与母亲的相
同,C错误;
D、母亲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减I后期X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产生的卵细胞性染色体为XX,父
亲产生的精子性染色体为X或Y,故发育成此女子的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X或XXY,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空1分,除说明外,共62分)
20(共13分)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
0.5℃),称为发热。秋冬季流行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发热途径如下图所示,内生致热原(EP)是作用于体
温调节中枢从而使体温升高的细胞因子。回答下列问题:
I\
内生致热源
(EP)
流感病毒—*免疫细胞等期询
1Iy।
消除、体温上升
⑴当EP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时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中枢整合信息并发出冲动,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
引起,使产热增加;另一方面,经("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
散热减少,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至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
⑵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轴来进行的。这种调控模式意义是,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⑶发热过程中的信号分子除了细胞因子外,还有0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是相同的,都是
而达到最终的调控目的。
⑷严重感冒时,常服用适量的“布洛芬混悬液",该药物可降低内环境中前列腺素含量。请根据生活经验推
断,体内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时,机体会(至少写出3点)。
【答案】
⑴骨骼肌战栗交感神经
(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2分)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2
分)
⑶神经递质、激素(2分)直接与受体接触(2分)
⑷发热、肌肉酸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其它合理答案也可)(3分)
【解析】机体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来维持体温恒定,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
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1)结合图示可知,当EP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时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中枢整合信息并发出冲动,
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战栗,使产热增加;另一方面,经“交感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散热
减少,最终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至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进而表现为发热。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分级调节实现的,即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来进行的。这种分级
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3)结合图示可知,发热过程中的信号分子除了细胞因子外,还有神经递质、激素。这些信号分子的作
用方式是相同的,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进而实现对相应生理过程的调控。
(4)严重感冒时,表现为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此时常服用适量的“布洛芬混悬液”,而该药物可降
低内环境中前列腺素含量。据此推测,体内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时,机体会发热,肌肉酸痛,还会有鼻塞、
流涕等症状。
21.(16分)氮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每年通过人类活动新增的“活性"氮导致
全球氮循环严重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下图是氮循环示意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生态系统的氮循环发生的范围是,具有特点。氮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形式流动,通过群落内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最终以形式重返无机环境。
(2)大气中的氮不能被绝大多数植物直接利用,农业生产中需经常向农田中施加氮肥,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
析,其原因是。但种植豆科植物时,一般不需要施加氮肥,原因是o生物固氮
作用形成的钱态氮,还可通过硝化细菌的硝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独立董事聘用合同模板完整版3篇
- 方程教学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
- 2024年度企业礼品定制与供应合同
- 2024年度光纤网络铺设及维护合同5篇
- 2024年度给水安装工程分包合同4篇
- 消毒餐具配送合同
- 2024年度市场推广合同标的推广策略与执行方案3篇
- 《富国海底世界》课件
- 《钢铁》阅读练习课件
- 外包工程安全协议书 3篇
- Ceph之RADOS设计原理与实现
- DB11-T 1764.11-2023 用水定额 第11部分:数据中心
- 小学科学学法指导讲座
- 药学中的药物计量和营养支持
- 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涯发展展示
- 设备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 《水稻栽培》课件
- 《宪法基本知识》课件
- 2024年天津津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课件
- 足月小样儿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