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热运营数据统计方法2023-09-07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25供热单位信息 36供热设施基础信息 47供热单位经营数据 8供热运行数据 9农村供热数据 附录A(规范性)供热系统运行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B(规范性)热源运行能源消耗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C(规范性)供热管网运行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D(规范性)热力站运行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E(规范性)供热故障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F(规范性)农村供热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 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城镇供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5)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承德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牡丹江热电有限公司、太原市热力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鸿巨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京能热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邢襄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泰安市泰山城区热力有限公司、西安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热力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热电有限公司、河北昊天热力发展有限公司、力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北明天时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牛小化、杨健、王与娟、夏建军、刘海燕、王芃、杨旭东、李春林、杜鹏、刘荣、1供热运营数据统计方法本文件规定了供热运营数据统计方法的基本要求、供热单位信息、供热设施基础信息、供热单位经本文件适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工业生产的供热运营数据统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GB/T33833—2017城镇供热服务GB/T51161—2016民用建筑能耗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供热系统heatingsystem由热源通过供热管网向热用户供应热能的设施总称。热电联产cogeneration热电厂同时生产电能和可用热能,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的联合生产方式。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热源的集中供热系统,供热管网互相连通的运行方式。备用热源stand-byheatsource在事故工况、异常气候条件等应急状态下投入运行的热源。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gas-firedcombinedcooling,heatingandpowersystem热(冷)的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从供热系统获得热能的单位或居民。2自热源至主要厂站(中继泵站、中继能源站或隔压换热站)长度超过20km的热水管道及其沿线的管路附件和附属构筑物的总称。供热能力heatingcapacity供热系统或供热设备所能提供的最大供热功率。供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暂停供热面积suspendedheatingarea停止向热用户供给热量的供热面积。实际供热面积actualheatingarea实际向热用户供给热量的供热面积,数值等于供热面积与暂停供热面积之差。统计周期statisticalperiod供热运营数据统计的时间区间。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meandailyoutdoortemperatureduringheatingperiod供暖期内每日逐时或定时室外温度的平均值。供暖度日数heatingdegreedays;HDD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18℃的差值乘以1d,所得乘积的法定供暖期legalheatingperiod地方供热管理办法或法规中规定的当地供暖起止时间区间。实际供暖期actualheatingperiod实际供暖起止时间区间,其天数包括提前供暖、法定供暖期和延迟供暖天数。供热单位heatingenterprise利用其他热源单位提供的热能或自产的热能从事供热运营服务的单位总称。从事供热运营服务且以供热作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法人单位。4总体要求4.1供热运营数据分为城镇供热运营数据和农村供热运营数据两类,其中城镇供热运营数据分为供热3单位信息、供热设施基础信息、供热单位经营数据、供热运行数据四类。农村供热运营数据统计方法仅适用于农村地区分散供热,农村集中供热运营数据统计方法参照城镇集中供热运营数据统计方法。4.2供热单位经营数据、热源碳排放数据的统计周期应为一个完整自然年,其他供热数据的统计周期应为不包括试运行期的一个完整供暖期。4.3热电厂供热燃料消耗量应按GB/T51161—2016中6.5.2的方法对燃料消耗量进行分摊计算后确定。4.4锅炉能源消耗量折算为标准煤时,应按经核定的平均实际低位发热量取值。电力消耗量折算为标准煤时,应按上一年度供电标准煤耗取值。4.5蒸汽的供热能力为单位时间内,外供给蒸汽的热量与回收凝结水热量的差值,1t/h按0.7MW折算。5供热单位信息5.1经营性供热单位信息统计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经营性供热单位信息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统一社会信用代码——2注册资本万元03□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国有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供热服务对象□居住建筑口其他□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工业生产—— 5供热方式□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含多热源联网)□非热电联产————□分散供热———6从业人数”人07总供热面积08总供热能力⁴0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应为企业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类型。”从业人数为在岗职工总人数,不包括临时用工人数。总供热面积为供热单位所供热用户的供热面积之和。总供热能力为供热单位具有的额定供热能力之和。5.2非经营性供热单位信息统计应符合表2的规定。4表2非经营性供热单位信息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隶属单位类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国有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口其他2供热方式□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含多热源联网)□非热电联产——口分散供热3从业人数“人04总供热面积05总供热能力0“从业人数为从事供热生产、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人员数量,不包括临时用工人数。6供热设施基础信息6.1集中供热6.1.1.1热源总量基础信息统计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热源总量基础信息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供热能力(民用建筑供热)总供热能力“02备用热源0304可再生能源°05工业余热06热源类型热电联产(含多热源联网)07非热电联产08供热介质热水09蒸汽05表3热源总量基础信息统计(续)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供热面积(民用建筑供热)总供热面积0热源类型热电联产(含多热源联网)0非热电联产0连接方式直接供热0间接供热0供热能力(工业蒸汽供热)总供热能力0用途工业生产蒸汽0工业建筑供热0工业建筑制冷0供热面积(工业建筑供热)总供热面积0热电联产(含多热源联网)供热0非热电联产供热0总供热能力为热电联产(含多热源联网)供热和非热电联产供热的热源额定供热能力之和。总供热能力含备用热源供热能力。”外购热源供热能力为售热给供热单位的外部热源的最大供热能力。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6.1.1.2热电联产(含多热源联网)热源基础信息统计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热电联产(含多热源联网)热源基础信息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热电厂自有总供热能力MW02备用热源MW03热电厂数量个04单一热电厂名称————5机组容量及数量MW×台0×06能源类型□燃煤□生物质□其他7换热类型□抽汽口乏汽口背压□其他—— 一8外购“总外购供热能力MW09热电厂数量个0单一热电厂名称 一机组容量及数量MW×台0×0能源类型□燃煤□生物质——6GB/T43097—2023表4热电联产(含多热源联网)热源基础信息统计(续)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锅炉房总供热能力0备用热源0锅炉房数量个0单一锅炉房名称 ——额定功率及数量MW×台能源类型□电□生物质□燃油□其他 其他热源工业余热0太阳能0地热能0其他(空气源、水源热泵等)0本表仅给出单一热电厂或锅炉房的主要信息统计方法,同类热源有两个及以上的,应分别填写。”外购热源供热能力为售热给供热单位的外部热源的最大供热能力。6.1.1.3非热电联产热源基础信息统计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非热电联产热源基础信息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锅炉房总供热能力02备用热源03锅炉房数量锅炉房总数量个04燃煤锅炉房数量个05总供热能力06备用热源07燃气锅炉房数量个08总供热能力09备用热源0其他数量个0总供热能力0备用热源0单一锅炉房名称 ——额定功率及数量MW×台能源类型——7表5非热电联产热源基础信息统计(续)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其他热源工业余热0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0太阳能0地热能0其他(空气源、污水源、地表水)0本表仅给出单一锅炉房的主要信息统计方法,同类热源有两个及以上的,应分别填写。6.1.2.1管网长度按供水或蒸汽管道长度统计。6.1.2.2长输管网长度统计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长输管网长度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管道总长度02敷设方式直埋敷设03架空敷设04管沟敷设05综合管廊敷设06管径DN≤120007DN>120008使用年限使用年限≤15年0915年<使用年限<30年0使用年限≥30年0上年度完成更新改造长度0厂站中继泵站数量座0设计流量0投入年代 0中继能源站数量座0机组容量MW0投入年代—0隔压换热站数量座0机组容量MW0使用年代—0长输管网长度应统计自热源至主要厂站(中继泵站、中继能源站或隔压换热站)之间的供热管道长度,不包括各类厂站内部的管道长度。86.1.2.3一级管网长度统计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一级管网长度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总长度02敷设方式架空敷设03管沟敷设04直埋敷设05综合管廊敷设06管径DN≤30007300<DN<80008800≤DN<120009DN≥12000使用年限使用年限≤15年015年<使用年限<30年0使用年限≥30年0上年度完成更新改造长度0一级管网长度应统计热源(或隔压站、中继能源站)至热力站之间的供热管道长度,不包括各类厂站内部的管道长度。6.1.2.4二级管网长度统计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二级管网长度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总长度02工作管材质钢管03塑料管04其他05敷设方式架空敷设06管沟敷设07直埋敷设08综合管廊敷设09使用年限使用年限≤15年015年<使用年限<30年0使用年限≥30年0上年度完成更新改造长度0二级管网长度应统计热力站至楼栋热力入口之间的供热管道长度。6.1.2.5直接连接管网长度统计见表7,应统计热源至楼栋热力入口之间的直接连接的供热管道长9度,不包括各类厂站内部的管道长度。6.1.2.6蒸汽管网长度统计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蒸汽管网长度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总长度02敷设方式架空敷设03管沟敷设04直埋敷设05综合管廊敷设06管径DN≤3000708DN≥80009使用年限使用年限≤15年015年<使用年限<25年0使用年限≥25年0上年度完成更新改造长度0热力站数量统计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热力站数量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热力站总数量座02管理权限自管热力站座03其他座04换热形式汽-水换热座)5水-水换热座06连接形式混水或直接连接座07间接连接座08自动化程度无人值守运行座09有人值守自动化运行座0手动运行座0规模供热面积≤1万m²座01万m²<供热面积≤5万m²座05万m²<供热面积<10万m²座0供热面积≥10万m²座0特殊类型楼宇热力站座0吸收式大温差热力站座06.1.4.1供热系统或热力站对应的热用户基础信息统计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11供热系统或热力站对应的热用户基础信息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热用户数量“总数量户02居住建筑热用户户03冷暖联供用户户04供热面积居住建筑总供热面积05冷暖联供用户06建筑节能等级非节能及一步节能07二步节能08三步节能)9四步及以上节能0供暖末端形式散热器0地板辐射0风机盘管0收费类型按面积收费0按热计量收费0公共建筑总供热面积0冷暖联供用户b0建筑节能等级节能0非节能0供暖末端形式散热器0地板辐射0风机盘管0收费类型按面积收费0按热计量收费0”热用户数量以一个缴费单元为1户,含冷暖联供用户。冷暖联供户数为既有冬季供暖也有夏季供冷的热用户数量,一个缴费单元为1户。6.1.4.2单栋建筑物对应的热用户基础信息统计应符合表12的规定。表12单栋建筑物对应的热用户基础信息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基本信息建筑位置小区楼栋—— 2建筑年代————3建筑类型□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工业建筑——4用户数量户05供热面积06建筑节能等级公共建筑7居住建筑□非节能及一步节能□二步节能□三步节能□四步及以上节能8供暖系统制式□水平单管串联□垂直单管跨越□水平单管跨越□分户独立循环□垂直双管□其他————9热计量方式□户用热量表 □其他□散热器热分配计法□通断时间面积法□温度面积法调控方式——供暖末端形式散热器0地板辐射0风机盘管0收费方式□按面积收费□按热计量收费□其他————6.1.5.1蒸汽供热工业热用户基础信息统计应符合表13的规定。表13蒸汽供热工业热用户基础信息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负荷用途□生产工艺□化工□食品□纺织□机械□其他□工业建筑供暖2负荷使用时间□全年负荷□季节性负荷(注明具体季节) 一3负荷性质□连续负荷□间断负荷(注明使用时间)— 一4生产工艺用最大蒸汽负荷05供暖热负荷06供冷热负荷07供热(冷)面积08用户数量“户09凝结水回收率设计值%2回收温度设计值℃0工业热用户的生产工艺用蒸汽、供暖用热、夏季蒸汽供冷用热应分别统计,并注明使用时间。6.1.5.2热水供热工业热用户基础信息统计应符合表14的规定。表14热水供热工业热用户基础信息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基础信息名称———2建筑年代——03供热面积04用户数量“户05厂房用途6使用时间□连续使用□间断使用(注明使用时间) ——7供热收费方式8散热形式————9室内温度设计值℃1“一个缴费单元为1户。6.2分散供热分散供热单栋建筑基础信息统计应符合表15的规定。表15分散供热单栋建筑基础信息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基本信息建筑位置小区楼栋———2建筑年代——3建筑类型———4建筑节能等级公共建筑————5居住建筑□非节能及一步节能□三步节能□二步节能□四步及以上节能6热源类型□燃气壁挂炉□空气源热泵□其他□电直热设备□地源热泵□洁净煤炉□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7供暖末端形式□顶板辐射□其他————8热用户数量热用户总数量户09热源类型燃气壁挂炉户0电直热设备户0洁净煤炉户0空气源热泵户0地源热泵户0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户0其他户0表15分散供热单栋建筑基础信息统计(续)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供热面积总供热面积m²0热源类型燃气壁挂炉m²0电直热设备m²0洁净煤炉m²0空气源热泵m²0地源热泵m²0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m²0其他m²07供热单位经营数据7.1供热价格7.1.1民用建筑热用户供热价格统计应符合表16的规定。表16民用建筑热用户供热价格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按面积收费居民供热价格元/(m²·供暖期)22非居民供热价格元/(m²·供暖期)23按热计量收费居民基础热价元/(m²·供暖期)24计量热价元/(kW·h)35非居民基础热价元/(m²·供暖期)26计量热价元/(kW·h)37.1.2工业热用户供热(冷)价格统计应符合表17的规定。表17工业热用户供热(冷)价格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蒸汽元/t22热水元/GJ23凝结水损失费“元/t24计量热价25计量冷价2“凝结水损失指蒸汽使用量与凝结水回收量的差值。7.1.3夏季蒸汽供冷热用户供冷价格统计应符合表18的规定。表18夏季蒸汽供冷热用户供冷价格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按面积收费居民供冷价格22非居民供冷价格23按热计量收费居民基础冷价24计量冷价元/GJ25非居民基础冷价26计量冷价元/GJ27.1.4供热用能价格统计应符合表19的规定。表19供热用能价格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热量购买价格*燃煤热电联产□有长输管网□无长输管网元/GJ22燃气热电联产□有长输管网□无长输管网元/GJ23核能热电联产□有长输管网□无长输管网元/GJ24生物质热电联产元/GJ25工业余热元/GJ26太阳能元/GJ27地热能元/GJ28污水源元/GJ29其他元/GJ2能源价格"标煤元/tce2电元/(kW·h)2天然气(标准状态下)2生物质成型燃料元/t2其他2水价格综合水d2自来水2再生水2自备井水2上述价格均为购销双方贸易结算点价格,当统计周期内价格变动,应取统计周期内加权平均值。“从热电联产电厂购买的热量价格应按照有无长输管线分别统计。”能源价格统计时应先统计对应的燃料热值,再根据标准值进行折算。电价为统计周期内电费总额与购电量的比值。综合水价为统计周期内各类水费(含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等)总额与总购水量的比值。7.2收入与成本供热收入与成本统计应符合表20的规定。表20供热收入与成本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万元02居民供热费热费收入万元03收费率%24非居民供热费热费收入万元05收费率%26热费总收费率%27补贴收入万元08供热配套费收入“万元09投资收益'万元0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万元0变动成本外购热力成本万元0燃料成本万元0水电成本万元0环保成本万元0固定成本工资或薪酬万元0固定资产折旧万元0修理维护费万元0税金及附加总额万元0环保税万元0期间费用总额万元0销售费用万元0管理费用万元0研发费用万元0财务费用万元0其他万元0营业外收支净额万元0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等应税污染物的应纳税金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的相关规定计算。注1: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数据以企业财务报表为准。注2:供热费收费率为统计周期内供热费实际收入与供热费应计收入的比率。供热配套费收入为统计周期内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新建供热设施的配套收入。”投资收益项填报时,投资损失以负值填列。环保成本为企业生产过程中为预防或降低污染物排放而发生的原材料成本(水、电、药剂)、人工成本、修理费等。7.3供热设施投资供热设施投资统计应符合表21的规定。表21供热设施投资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供热设施总投资万元02新建供热设施投入“万元03老旧供热设施改造投入’万元04清洁供热设施改造投入“万元05智慧供热系统技术改造投入万元0新建供热设施投入为统计周期内供热单位新增供热设施建设实际记账金额。老旧供热设施改造投入为统计周期内供热单位对已有供热设施进行改造的实际记账金额。清洁供热设施改造投入为统计周期内供热单位投入清洁供热改造的实际记账金额。智慧供热系统技术改造投入为统计周期内供热单位为建设智慧供热系统而实际支付的软件和硬件实际记账金额。7.4税收减免供热税收减免统计应符合表22的规定。表22供热税收减免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增值税减免税金万元02进项税留抵和退税万元03实缴税金万元04房产税减免税金万元05实缴税金万元06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金万元07实缴税金万元08其他减免税金万元0注1:减免税金为统计周期内经营性供热单位享受减免税种的金额。注2:进项税留抵和退税为经营性供热单位进项税当年未完全抵扣销项税而继续留抵以后年度销项税或申报退税的金额。注3:实缴税金为统计周期内经营性供热单位享受减免后实际缴纳的税种金额。7.5主要评价指标供热单位经营数据的主要评价指标统计应符合表23的规定。表23主要评价指标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万元02其他业务利润万元03利润总额含补贴收入万元04不含补贴收入万元05净利润含补贴收入万元06不含补贴收入万元07财务评价销售毛利率%08息税前折旧摊销前利润含补贴收入万元09不含补贴收入万元0息税前利润含补贴收入万元0不含补贴收入万元0销售利润率含补贴收入%0不含补贴收入%0成本费用利润率含补贴收入%0不含补贴收入%0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含补贴收入%0不含补贴收入%0总资产报酬率含补贴收入%0不含补贴收入%0资产负债率%0效益评价人均热费收入万元0平均供暖成本"2平均工业蒸汽成本元/t2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平均供冷成本元/(kW·h)2平均供热成本元/GJ2平均综合成本元/GJ2平均单位环保成本“燃煤锅炉元/GJ2燃气锅炉元/GJ2生物质锅炉元/GJ2效率评价人均供热面积d万m²/人1平均供暖成本为统计周期内供热主营业务成本与实际供热面积的比值。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供冷(供热及综合)平均成本为统计周期内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供冷(供热及综合)业务成本与其销售量的比值。平均单位环保成本为环保成本与对应供热量的比值。环保成本应包括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原材料成本(水、电、药剂)、人工成本、修理费、折旧费等。人均供热面积为企业总供热面积与企业总人数的比值。8供热运行数据8.1基础数据8.1.1民用建筑热用户供热运行基础数据统计应符合表24的规定。表24民用建筑热用户供热运行基础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法定供暖期开始日期(年/月/日)——2结束日期(年/月/日)————3法定供暖天数d04实际供暖期开始日期(年/月/日)5结束日期(年/月/日)6实际供暖天数d07实际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18当地政府规定的居民室温达标温度℃19实际供暖度日数08.1.2工业蒸汽和夏季吸收式制冷热用户供热运行基础数据统计应符合表25的规定。表25工业蒸汽和夏季吸收式制冷热用户供热运行基础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供热生产用热开始日期(年/月/日)——2结束日期(年/月/日)——3供热天数d04供暖开始日期(年/月/日)————5结束日期(年/月/日)—— 6供暖天数d07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18供暖度日数09供冷开始日期(年/月/日)——结束日期(年/月/日)——供冷天数d0供冷期室外平均温度℃1空调度日数08.2供热系统8.2.1供热系统运行数据统计应符合表26的规定。表26供热系统运行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实际供热面积02暂停供热面积03供热量总供热量”04自产热量05外购热量06趸售热量"07耗电量总耗电量08输送耗电量09补水量长输管网总补水量⁴0一级管网总补水量0二级管网总补水量'0供热量单耗单位面积供热量3单位供暖度日数单位面积供热量kJ/(m²·℃·d)0耗电量单耗单位面积耗电量2单位供热量输送耗电量2综合能耗综合能耗2单位面积综合能耗2单位供暖度日数单位面积综合能耗1单位供热量综合能耗2总供热量为实际供热面积对应的供热量,等于自产热量与外购热量之和。’趸售热量为拥有自有热源的供热单位向其他单位以趸售的形式出售的热量。总耗电量为供热生产耗电量和输送耗电量之和,输送耗电量包括热源循环泵、隔压泵站、中继泵站、中继能源站循环泵和热力站循环泵的耗电量。长输管网总补水量包括热源对长输管网的补水量和长输管网各补水点的补水量之和。一级管网总补水量包括热源对一级管网的补水量和一级管网各补水点的补水量之和。二级管网总补水量为该供热系统各热力站的补水量之和。8.2.2供热系统运行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8.3.1热源运行能源消耗数据统计应符合表27的规定。表27热源运行能源消耗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自有热电厂能源类型□燃煤□燃气□核能□生物质□其他2消耗量kgce或m³03平均热值kJ/kg或kJ/m³04供热量(热水)05平均供水温度℃16平均回水温度℃17供热量(蒸汽)08供汽温度℃9凝结水回收量0凝结水温度℃1耗电量供热首站耗电量0供热首站主循环泵耗电量0供热首站补水量0锅炉房能源类型□燃煤□燃气□燃油□电□生物质□其他消耗量0平均热值kJ/kg或kJ/m³0供热量(热水)0平均供水温度℃1平均回水温度℃供热量(蒸汽)0平均供汽温度℃1耗电量°总耗电量0主循环泵(或给水泵)耗电量0耗水量'0凝结水回收量0凝结水平均温度℃1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消耗量0平均热值0供热量0耗电量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耗电量0主循环泵耗电量kW·h0补水量0表27热源运行能源消耗数据统计(续)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单位供热量燃料消耗量kgce/GJ或m³/GJ1单位供热量耗电量1注1:供热量为供暖期热源出口热量。注2:天然气消耗量和平均热值按标准状态下的消耗量统计。锅炉房耗电量应统计为锅炉房用于供热生产和输送的耗电量,不包括电锅炉、电动热泵等产热装置的耗电量。”锅炉房耗水量为供暖期锅炉房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水量。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耗电量分别统计能源站耗电量和输送耗电量,能源站耗电量包括热泵、溴化锂机组、制冷机、冷却塔等设备的生产耗电量。输送耗电量统计管网循环泵向外输送的热能或者冷量所消耗的电量。8.3.2热源运行能源消耗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按附录B的规定执行。8.3.3热源运行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统计应符合表28的规定。表28热源运行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热电联产电厂(燃煤)烟尘排放量22二氧化硫排放量23氮氧化物(以NO₂计)排放量24汞及其化合物25热电联产电厂(燃气)烟尘排放量26二氧化硫排放量27氮氧化物(以NO₂计)排放量28热电联产电厂(生物质)烟尘排放量29二氧化硫排放量2氮氧化物(以NO₂计)排放量2一氧化碳排放量2汞及其化合物2锅炉房锅炉(燃煤)颗粒物排放量2二氧化硫排放量2氮氧化物排放量2汞及其化合物2锅炉房锅炉(燃气)颗粒物排放量2二氧化硫排放量2氮氧化物排放量2GB/T43097—2023表28热源运行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统计(续)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锅炉房锅炉(生物质)颗粒物排放量2二氧化硫排放量2氮氧化物排放量2一氧化碳排放量2汞及其化合物2注:热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为统计周期内热源单位供热量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8.3.4热源碳排放数据统计应符合表29的规定。表29热源碳排放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02化石燃料燃烧的碳排放量t03消耗外购电力对应的碳排放量t08.4供热管网8.4.1热电联产(含多热源联网)供热管网运行数据统计应符合表30的规定。表30热电联产(含多热源联网)供热管网运行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长输及一级管网最高运行供水温度℃12平均供水温度℃13平均回水温度℃14设计压力MPa15最大运行压力MPa16供热半径27最大循环流量“m³/h18总补水量09上游电厂补水量'0自有补水量0单位面积最大循环流量m³/(h·万m²)1管网热损失率%0单位面积月补水量kg/(m²·月)1表30热电联产(含多热源联网)供热管网运行数据统计(续)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蒸汽管网最高运行供汽温度℃平均供汽温度℃1平均凝结水温度℃1设计压力MPa1最大运行压力MPa1最大瞬时流量0蒸汽管网压力降1蒸汽管网温度降2蒸汽管网综合管损%2注:一级管网平均供、回水温度为法定供暖期内热电联产(含多热源联网)一级管网每日加权平均供、回水温度的算术平均值。“最大循环流量为供暖期内系统循环流量的最大值。b上游电厂补水量为上游热电厂向一级管网补充的水量。自有补水量为供热单位向一级管网补充的水量。8.4.2供热管网运行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按附录C的规定执行。计算。8.4.4非热电联产供热管网运行数据统计应符合表31的规定。表31非热电联产供热管网运行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最高运行供水温度℃12一级管网平均供水温度℃13一级管网平均回水温度℃14设计压力MPa15最大运行压力MPa16供热管网最大循环流量m³/h17总补水量m³18单位面积最大循环流量m³/(h·万m²)19管网热损失率%0每月单位面积补水量kg/(m²·月)18.5热力站8.5.1热力站运行数据统计应符合表32的规定。GB/T43097—2023表32热力站运行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实际供热面积m²22供热量“总量03供暖04生活热水05其他06耗电量”耗电量kW·h07一次侧循环水泵kW·h08二次侧循环水泵kW·h09其他(补水泵、加压泵等)kW·h0补水量m³0蒸汽凝结水回收量dm³0供热量单耗单位面积供热量GJ/m²3单位供暖度日数单位面积供热量kJ/(m²·℃·d)0耗电量单耗单位面积耗电量kW·h/m²2单位供热量输送耗电量kW·h/GJ2单位面积月补水量kg/(m²·月)1热力站内有多个换热系统时,宜对每个换热系统的运行数据单独计量和统计。蒸汽热力站供热量应为进入热力站蒸汽总热量与送往热源厂凝结水总热量的差值。”热力站耗电量应统计热力站所有用电设备耗电量。热力站二次侧循环水泵耗电量为供暖用循环泵、混水泵和补水泵耗电量。蒸汽凝结水回收量为热力站在统计周期内送回热源厂的蒸汽凝结水总量。8.5.2热力站运行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按附录D的规定执行。8.6热用户8.6.1供热系统或热力站对应的热用户运行数据统计应符合表33的规定。表33供热系统或热力站对应的热用户运行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热用户数量总用户数量总数量户02公共建筑户03居住建筑户04报停用户数量总数量户05公共建筑户06居住建筑户0表33供热系统或热力站对应的热用户运行数据统计(续)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7热用户数量实际缴纳热费用户数量总数量户)8公共建筑户09居住建筑户0报停缴纳用户数量总数量户0公共建筑户0居住建筑户0供热面积实际供热面积0公共建筑总面积0节能建筑0非节能建筑0居住建筑总面积0非节能及一步节能0二步及三步节能0四步及以上节能0收费类型按面积收费0按热计量收费0供热量总供热量0供暖供热量0单位面积供热量38.6.2单栋建筑物对应的热用户运行数据统计应符合表34的规定。表34单栋建筑物对应的热用户运行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基本信息名称2建筑年代3建筑类型□公共建筑口居住建筑4建筑节能等级公共建筑5居住建筑□一步节能及非节能6供热收费方式□按面积收费□按热计量收费□其他7供暖末端形式□散热器□地板辐射□风机盘管—8用户数量总用户数量户09实际缴纳热费用户数量户0热费收缴率%1表34单栋建筑物对应的热用户运行数据统计(续)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供热面积总供热面积m²0实际供热面积m²0室内温度监测户数户0平均室内温度℃1室内温度达标率"%1室内温度超高率'%1供热量总供热量0供暖供热量0单位面积供热量GJ/m²3室内温度达标率指统计范围内用户室内供暖温度达到当地规定标准的用户数量占总用户数量的百分比。室内温度超高率指统计范围内用户室内供暖温度超过24℃用户数量占总用户数量的百分比。8.6.3工业建筑热用户运行数据应符合表35的规定。表35工业建筑热用户运行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基础信息名称 2建筑年代 03实际供热面积04厂房用途5使用时间□连续使用□间断使用(注明使用时间)6供热收费方式————7供暖末端形式8室内温度设计值℃19供暖期间平均室内温度℃1供热量0单位面积供热量38.6.4工业蒸汽热用户运行数据统计应符合表36的规定。表36工业蒸汽热用户运行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负荷用途2负荷使用时间□全年负荷□季节性负荷(注明具体季节)—3负荷性质□连续负荷□间断负荷(注明使用时间)———表36工业蒸汽热用户运行数据统计(续)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4工业用户负荷t)5蒸汽负荷最大蒸汽负荷06平均蒸汽负荷07最小蒸汽负荷08连续不间断最小负荷09最大蒸汽压力(表压)MPa1最高蒸汽温度℃0蒸汽量t0凝结水回收温度“℃0回收量”t0折合回收热量0回收率4%1凝结水回收温度为统计周期内典型工况下热用户回收的蒸汽凝结水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凝结水回收量为统计周期内热用户回收的凝结水总量。凝结水折合回收热量是指进入热用户蒸汽的热量与回收凝结水热量的差值。凝结水回收率为统计周期内热用户回收蒸汽凝结水累计质量与消耗蒸汽的累计质量的比率。8.7供热服务8.7.1供热服务数据统计应符合表37的规定。表37供热服务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室温抽测用户室内温度抽测率"%02自动采集室温户数占供暖居民用户比例%03人工抽检室温户数占供暖居民用户比例%04室温合格率d%05用户满意率“%06供热设施抢修响应率%07投诉处理及时率%08投诉办结率%09报修处理响应率%0报修处理及时率%0用户室内温度抽测率为参与室温抽测的居民用户总户数与供暖居民用户总户数的比率。自动采集室温户数占供暖居民用户比例为运用信息化系统远程监测获得的室温户数与供暖居民用户总户数的比率。人工抽检室温户数占供暖居民用户比例为通过入户测温获得的室温户数与供暖居民用户总户数的比率。室温合格率为室温合格的居民户数与检测室温总户数的比率。用户满意率为满意用户数量与被调查的用户总数量的比率。8.7.2居民热用户室内温度合格标准应符合GB/T33833—2017的规定,非居民热用户的室内温度合格标准按供热经营企业和热用户在合同中约定的要求执行。8.7.3计算用户满意率时,不包括下列情况:a)用户诉求与供热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地方规定、合同约定相悖;b)情况不属实、恶意举报等非合理诉求。8.7.4供热设施抢修响应率、投诉处理及时率、投诉办结率、报修处理响应率和报修处理及时率应按GB/T33833—2017中的10.4.1~10.4.5计算,统计周期为一个供暖期。8.8供热故障8.8.1供热故障数据统计应符合表38的规定。表38供热故障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故障次数故障总次数次02影响供热面积≥1000万m²,24h内无法恢复的次03影响供热面积≥1000万m²,24h内恢复的次04500万m²<影响供热面积<1000万m²,24h内无法恢复的次05500万m²<影响供热面积<1000万m²,24h内恢复的次06100万m²<影响供热面积≤500万m²,24h内无法恢复的次07100万m²<影响供热面积≤500万m²,24h内恢复的次08影响供热面积≤100万m²,12h内无法恢复的次09影响供热面积≤100万m²,12h内恢复的次0停止供热时间≥24h的故障总数次0平均抢修时间h1停止供热面积小时数m²·h0停止供热率%08.8.2供热故障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按附录E的规定执行。9农村供热数据9.1建筑基础数据农村建筑基础数据统计应符合表39的规定。表39农村建筑基础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建造年份——2建筑面积13供热面积1表39农村建筑基础数据统计(续)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4常住人口人05房屋结构□砖混结构□木结构□框架结构□竹结构□石砌结构□其他□钢结构— 一6外墙材料□实心黏土砖□混凝土□石材□其他7外墙厚度mm08内墙材料□实心黏土砖□混凝土□石材□其他—9内墙厚度mm0屋面形式□平屋面□单坡屋面□双坡屋面————外门形式外窗形式供暖现状及房间使用模式□全时间全空间□部分时间部分空间□全时间部分空间 ——有保温措施的房间围护结构□外墙□内墙□吊顶□太阳暖廊 一9.2供热设备农村供热设备数据统计应符合表40的规定。表40农村供热设备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设备名称—— 2使用时长月13供热能力总供热能力04热源类型燃气壁挂炉05电直热设备06洁净煤炉07空气源热泵08地源热泵09生物质成型燃料炉具0其他0供暖末端形式□散热器□地板辐射□风机盘管□其他——能效%2安装年份——9.3可再生能源产能设备9.3.1村级农村可再生能源产能设备数据统计应符合表41的规定。表41村级农村可再生能源产能设备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1地面光伏系统光伏板型号————2光伏板数量块03光伏板功率W/块04装机容量kW05全年发电量kW·h06上网电量kW·h07自用电量kW·h08用于供热的电量kW·h)9数量座0风电系统装机容量kW0全年发电量kW·h0上网电量kW·h0自用电量kW·I0用于供热的电量kW·h0数量座0沼气系统沼气池体积m³0年产气量m³0用于供热的气量m³0数量座09.3.2户级农村可再生能源产能设备数据统计应符合表42的规定。表42户级农村可再生能源产能设备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户用光伏系统光伏板型号—— 2光伏板数量块03光伏板功率W/块04装机容量05全年发电量kW·h06上网电量kW·h07农户自用电量kW·h08用于供热的电量kW·h0表42户级农村可再生能源产能设备数据统计(续)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9风电系统装机容量kW0全年发电量kW·h0上网电量kW·h0农户自用电量kW·h0用于供热的电量kW·h0沼气系统沼气池体积m³0年产气量m³0用于供热的气量m³09.4运行数据9.4.1农村供热设备运行数据统计应符合表43的规定。表43农村供热设备运行数据统计序号指标单位小数位数供热耗电量02天然气消耗量(标准状态下)m³13平均热值(标准状态下)kJ/m³04生物质成型燃料消耗量t15平均热值kJ/kg06煤炭消耗量”t17平均热值kJ/kg08其他消耗量自定19平均热值kJ/kg或kJ/m³0供热期燃料单价自定2供热期内能源消耗费用元2供热期室内温度“℃1”供热耗电量为电热供暖设备的耗电量。”农村供热设备供暖期消耗煤炭量可参考附录F生物质成型燃料的计算方式。农村供热期室内温度为供暖房间的室内平均温度。9.4.2农村供热设备运行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按附录F的规定执行。GB/T43097—2023(规范性)供热系统运行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A.1供暖期实际供热面积按式(A.1)计算。层高超高的房间,其供热面积应按当地规定折算。…………(A.1)式中:A——供暖期实际供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A,.;——供暖期内第i时期的实际供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T;——供暖期内第i时期的天数,单位为天(d);ta——实际供暖天数,单位为天(d)。A.2供暖期暂停供热面积按式(A.2)计算。式中:A、——供暖期暂停供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As——供暖期内第i时期的暂停供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T;——供暖期内第i时期的天数,单位为天(d);t。——实际供暖天数,单位为天(d)。A.3单位面积供热量应按式(A.3)计算。…………(A.3)式中:qʌ——单位面积供热量,单位为吉焦每平方米(GJ/m²);Q*——供热系统总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A——供暖期实际供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A.4单位供暖度日数单位面积供热量应按式(A.4)计算。…………(A.4)式中:qA.HDD——单位供暖度日数单位面积供热量,单位为千焦每平方米摄氏度天[kJ/(m²·℃·d)];qA——单位面积供热量,单位为吉焦每平方米(GJ/m²);HDD——实际供暖度日数,单位为摄氏度天(℃·d)。A.5单位面积耗电量应按式(A.5)计算。式中:beA——单位面积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²);B。——供热系统总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A——供暖期实际供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A.6单位供热量输送耗电量应按式(A.6)计算。GB/T43097—2023be.q——单位供热量输送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吉焦(kW·h/GJ);Be——输送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Q*——供热系统总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A.7供热系统综合能耗应按式(A.7)计算,热电厂供热燃料消耗量应按GB/T51161—2016中6.5.2的方法对燃料消耗量进行分摊计算后确定。B——供热系统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tce);C;——第i种燃料折算标准煤系数;B;——第i种热源燃料的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或立方米(kg或m³);C。——电力折算标准煤系数,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千瓦时[kgce/(kW·h)];B。——供热系统总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注:天然气消耗量按标准状态下的消耗量计算。A.8单位面积综合能耗应按式(A.8)计算。bA——单位面积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平方米(kgce/m²);B——供暖系统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tce);A——供暖期实际供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A.9单位供暖度日数单位面积综合能耗应按式(A.9)计算。…………(A.8)bxHop——单位供暖度日数单位面积综合能耗,单位为克标准煤每平方米摄氏度天[gce/bA——单位面积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平方米(kgce/m²);HDD——实际供暖度日数,单位为摄氏度天(℃·d)。A.10单位供热量综合能耗应按式(A.10)计算。bq——单位供热量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吉焦(kgce/GJ);B——供热系统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tce);Q⁴——供热系统总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GB/T43097—2023(规范性)热源运行能源消耗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B.1单位供热量燃料消耗量应按式(B.1)计算。…式中:br.s.q——单位供热量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吉焦或立方米每吉焦(kgce/GJ或m³/GJ);B.s——热电厂供热燃料总消耗量或锅炉房燃料总消耗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或立方米(kgceQ;——热源总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B.2单位供热量耗电量应按式(B.2)计算。式中:b……q——单位供热量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吉焦(kW·h/GJ);B.——供热首站或锅炉房耗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Q*——热源总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GB/T43097—2023(规范性)供热管网运行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C.1单位面积最大循环流量应按式(C.1)计算。………………gAmx——单位面积最大循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时平方米[m³/(h·m²)]Gmax——供热管网最大循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时(m³/h);A——供暖期实际供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C.2单位面积补水量应按式(C.2)计算。bw.A——每月单位面积补水量,单位为千克每平方米(kg/m²);B级管网总补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³);p——水的密度,单位为吨每立方米(t/m³);A——供暖期实际供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t——实际供暖天数,单位为天(d)。C.3蒸汽管网综合管损应按式(C.3)计算。式中:f——蒸汽管网综合管损;D——热源厂出口的蒸汽平均流量,单位为千克每时(kg/h);h——热源厂出口蒸汽的平均焓值,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D——第i个热用户入口蒸汽平均流量,单位为千克每时(kg/h);……………(C.3)h;——第i个热用户入口蒸汽平均焓值,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GB/T43097—2023(规范性)热力站运行数据统计指标计算方法D.1热力站单位面积供热量应按式(D.1)计算。式中:qwh,A——热力站单位面积供热量,单位为吉焦每平方米(GJ/m²);Q,——热力站供热量,单位为吉焦(GJ);Aswb——热力站实际供热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D.2热力站单位供暖度日数单位面积供热量应按式(D.2)计算。…………(D.2)式中:qwh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材定金合同范本
- 会计临时劳务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合同范本购买
- 协议证明合同范本
- 业委会与物业委托合同范本
- 别墅规划合同范本
- 区域保护合同范本
- 农村房子修缮承包合同范本
- 公园门卫服务合同范本
- 包装费合同范本
- 闽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教案
-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高职版)全套教学课件
- 中小学必背飞花令诗词-(春、月、风、花、山、江、人、日、动物、颜色、数字)
- 缓刑解除矫正个人总结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一课一练课课练(含答案)
- 白酒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方案
- 发扬体育精神展青春光彩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汇编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课件
- 孕产妇深静脉血栓预防与护理课件
- 脚轮行走测试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