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954-2017 低产低效针叶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1页
DB36-T 954-2017 低产低效针叶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2页
DB36-T 954-2017 低产低效针叶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3页
DB36-T 954-2017 低产低效针叶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4页
DB36-T 954-2017 低产低效针叶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

B64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954—2017

低产低效针叶林改造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nreconstructionoflow-functionandlowyieldconiferous

forest

2017-10-23发布2018-01-01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6/T954—2017

前言

本标准编写规则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林业厅科教处、江西省山江湖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地

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上饶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小凡、杨桦、刘光正、胡加林、戴星照、王丽艳、林洪、李新、沈文清、李

庆康、朱恒、徐福华。

II

DB36/T954—2017

低产低效针叶林改造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产低效针叶林的评判标准、改造原则、低效生态针叶林改造、低产用材针叶林改造

和跟踪调查和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对低产低效针叶林实施改造的生产技术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LY/T1384杉木速生丰产用材林

LY/T1496马尾松速生丰产林

LY/T1528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1690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产低效针叶林low-functionandlowyieldconiferousforest

受人为因素的直接作用或自然因素的影响,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衰退,系统功能退化

或丧失,导致森林生态功能、林产品产量或生物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类型林分平均水平的针

叶林分总称。

3.2

低效生态针叶林lowfunctionprotectionconiferousforest

生态防护功能低下的针叶林(低效防护林)。

3.3

低产用材针叶林lowyieldtimberconiferousforest

林木生长慢、质量差,明显低于所在立地条件应有生产力水平的针叶林。

1

DB36/T954—2017

3.4

低产低效针叶林改造reconstructionoflow-functionandlowyieldconiferousforest

对低产低效针叶林采取的结构调整、树种更替、补植补播、封山育林、林分抚育等营林措施。

4评判标准

4.1低效生态针叶林

低效生态针叶林需符合如下技术要求:

a)满足LY/T1690中4.2.2的通用标准;

b)植被覆盖度<40%的中龄林及以上的林分;

c)林地土壤侵蚀模数大于或等于中度(≥2500t/km2·a)的林分;

d)组成单一、结构不良、林相残败、防护功能低下、无培育前途的林分;

e)林分衰败,生态防护功能显著下降的成、过熟林。

4.2低产用材针叶林

4.2.1低产杉木林

林分生长量及规模等条件低于LY/T1384指标与条件的杉木用材林。

4.2.2低产湿地松林

林分生长量指标低于LY/T1528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4.2.3低产马尾松林

林分生长量及规模等条件低于LY/T1496速生丰产林指标的马尾松用材林。

5改造原则

5.1采用近自然经营理念、保护生物多样性;

5.2以补阔为主,促使林分形成针阔混交林;

5.3补植及保留树种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培育与保护相结合;

5.4低效生态林改造,以封山和补植相结合。

6低效生态针叶林改造

6.1补植改造

6.1.1针叶纯林改造

6.1.1.1补植条件

林下无更新层,立地条件较好的低效针叶林分结合封山进行林下补植,早期补植耐荫的乡土珍贵阔

叶树种,如栲树、观光木、闽楠等;立地条件较差,林下补植喜光、耐瘠薄的阔叶树种,如木荷、枫香

树等。

2

DB36/T954—2017

6.1.1.2补植方法

现有林木分布比较均匀的林地采用均匀补植,现有林木呈群团状分布、林中空地及林窗较多的林地

采用块状补植,林冠下补植采用耐荫树种。

6.1.1.3补植密度

根据现有株数和该类林分所处年龄阶段合理密度而定,补植后密度应达到该类林分合理密度的85%

以上。

6.1.2针阔疏林改造

对林分结构较均匀的针阔混交低效林,保留乔木树种,星状补植木荷、闽楠、杨梅等优良乡土树种

和经济树种。

对于林分结构不尽合理,森林质量差的针阔混交疏林,采用块状或带状整地,人工种植木荷、枫香

等优质速生阔叶树种。

6.1.3封育改造

适用于立地条件较差的困难立地,或不需要调整林分目的树种、天然更新条件较好的林分。

封育方法:

对天然更新及现状较好的林分采取封禁育林,对自然更新有障碍的林地可辅以人工促进更新措施。

封育措施:

按照GB/T15163有关规定执行。

7低产用材针叶林改造

7.1更新改造

适用于郁闭度0.3以下,龄组为中龄林及以上的低产用材针叶林;或龄组为近、成、过熟林,但林

分蓄积量<45m3/ha,以及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

7.1.1人工更新

主要选用优良乡土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造林树种主要有杉木、湿地松、马尾松、木荷、香樟、

楠木类、栲类等,小班阔叶树比例20%以上。

7.1.2改造方法

视林分情况,可对改造小班进行全面改造,也可采用带状或块状改造,可逐年更替。

7.2抚育改造

适用于低效针叶纯林、经营不当林及病虫危害林。

7.2.1抚育方法

对需要调整树种组成、密度或结构的林分,宜采取透光伐抚育,间密留稀,留优去劣;对需要调整

林木生长空间,扩大单株营养面积,促进林木生长的林分,宜采用生长伐抚育或育林择伐;对病虫危害

林可通过彻底清除受害木和病源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可望恢复林分健康发育的低效林,宜采取卫生伐

或育林择伐。

3

DB36/T954—2017

7.2.2抚育强度

按照GB/T15781有关规定执行。

8跟踪调查与档案管理

8.1跟踪调查

由经营主体对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措施的林分进行跟踪调查,定期掌握林分的动态变化。

8.2建档

以小班为基本单元逐级建档(包括纸质及电子档案),纳入县级管理。

8.3档案内容

8.3.1作业设计相关文件及批复文件等;

8.3.2调查设计卡片;

8.3.3小班施工卡片;

8.3.4施工监理相关文件;

8.3.5检查验收调查卡片与报告;

8.3.6财务概算、结算报表;

8.3.7改造前后及施工过程的影像资料;

8.3.8监测记录及报告。

4

DB36/T954—2017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低产低效针叶林改造重点引入和抚育应当保留的目的树种

分类种名

木荷(Schimasuperba)、枫香树(Liquidambarformosana)、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

石栎(Lithocarpusglaber)*、麻栎(Quercusacutissima)、黧蒴栲(Castanopsisfissa)、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光皮桦(Betulaluminifera)、乐昌含笑(Micheliachap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

观光木(Micheliaodora)、黄檀(Dalbergiahupeana)、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山合欢(Albizzia

喜光

树种kalkora)、红椿(Toonaciliata)、苦楝(Meliaazedarach)、蓝果树(Nyssasinensis)、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拟赤杨(Alniphyllumfortunei)、越南安息香(Styraxtonkinensis)、山乌桕(Sapiumdiscolor)、

油桐(Verniciafordii)、桤木(Alnuscremastogyne)、猴欢喜(Sloaneasinens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檫木(Sassafrastzumu)

甜槠(Castanopsiseyrei)*、米槠(Castanopsiscarlesii)*、栲树(Castanopsisjucunda)*、乳源

木莲(Manglietiayuyuanensis)、金叶含笑(Micheliafoveolata)、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冬

青(Ilexchinensis)、小果冬青(Ilexmicrococca)、花榈木(Ormosiahenryi)、杨梅(Myricarubra)、红

耐荫

树种楠(Machilusthunbergii)、闽楠(Phoebebournei)、紫楠(Phoebesheareri)、刨花楠(Machiluspauhoi)、

浙江楠(Phoebechekiangensis)、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山杜英(Elaeocarpussylvestris)、

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东南栲(Castanopsisjucunda)*

耐瘠枫香树、苦槠、米槠、麻栎、光皮桦、黄檀、胡枝子、山合欢、红椿、苦楝、蓝果树、山乌桕

薄树

种注: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宜使用容器苗,带*树种需用二年生容器苗造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36/T954—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判标准...........................................................................2

5改造原则...........................................................................2

6低效生态针叶林改造.................................................................2

7低产用材针叶林改造.................................................................3

8跟踪调查与档案管理.................................................................3

附录A(资料性附录)低产低效针叶林改造重点引入和抚育应当保留的目的树种...............5

I

DB36/T954—2017

低产低效针叶林改造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产低效针叶林的评判标准、改造原则、低效生态针叶林改造、低产用材针叶林改造

和跟踪调查和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对低产低效针叶林实施改造的生产技术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LY/T1384杉木速生丰产用材林

LY/T1496马尾松速生丰产林

LY/T1528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1690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产低效针叶林low-functionandlowyieldconiferousforest

受人为因素的直接作用或自然因素的影响,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衰退,系统功能退化

或丧失,导致森林生态功能、林产品产量或生物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类型林分平均水平的针

叶林分总称。

3.2

低效生态针叶林lowfunctionprotectionconiferousforest

生态防护功能低下的针叶林(低效防护林)。

3.3

低产用材针叶林lowyieldtimberconiferousforest

林木生长慢、质量差,明显低于所在立地条件应有生产力水平的针叶林。

1

DB36/T954—2017

3.4

低产低效针叶林改造reconstructionoflow-functionandlowyieldconiferousforest

对低产低效针叶林采取的结构调整、树种更替、补植补播、封山育林、林分抚育等营林措施。

4评判标准

4.1低效生态针叶林

低效生态针叶林需符合如下技术要求:

a)满足LY/T1690中4.2.2的通用标准;

b)植被覆盖度<40%的中龄林及以上的林分;

c)林地土壤侵蚀模数大于或等于中度(≥2500t/km2·a)的林分;

d)组成单一、结构不良、林相残败、防护功能低下、无培育前途的林分;

e)林分衰败,生态防护功能显著下降的成、过熟林。

4.2低产用材针叶林

4.2.1低产杉木林

林分生长量及规模等条件低于LY/T1384指标与条件的杉木用材林。

4.2.2低产湿地松林

林分生长量指标低于LY/T1528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

4.2.3低产马尾松林

林分生长量及规模等条件低于LY/T1496速生丰产林指标的马尾松用材林。

5改造原则

5.1采用近自然经营理念、保护生物多样性;

5.2以补阔为主,促使林分形成针阔混交林;

5.3补植及保留树种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培育与保护相结合;

5.4低效生态林改造,以封山和补植相结合。

6低效生态针叶林改造

6.1补植改造

6.1.1针叶纯林改造

6.1.1.1补植条件

林下无更新层,立地条件较好的低效针叶林分结合封山进行林下补植,早期补植耐荫的乡土珍贵阔

叶树种,如栲树、观光木、闽楠等;立地条件较差,林下补植喜光、耐瘠薄的阔叶树种,如木荷、枫香

树等。

2

DB36/T954—2017

6.1.1.2补植方法

现有林木分布比较均匀的林地采用均匀补植,现有林木呈群团状分布、林中空地及林窗较多的林地

采用块状补植,林冠下补植采用耐荫树种。

6.1.1.3补植密度

根据现有株数和该类林分所处年龄阶段合理密度而定,补植后密度应达到该类林分合理密度的85%

以上。

6.1.2针阔疏林改造

对林分结构较均匀的针阔混交低效林,保留乔木树种,星状补植木荷、闽楠、杨梅等优良乡土树种

和经济树种。

对于林分结构不尽合理,森林质量差的针阔混交疏林,采用块状或带状整地,人工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