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福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3/34/wKhkGGZzTH-AMDUdAAG3p7O7GhI481.jpg)
![2024年4月福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3/34/wKhkGGZzTH-AMDUdAAG3p7O7GhI4812.jpg)
![2024年4月福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3/34/wKhkGGZzTH-AMDUdAAG3p7O7GhI4813.jpg)
![2024年4月福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3/34/wKhkGGZzTH-AMDUdAAG3p7O7GhI4814.jpg)
![2024年4月福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0/13/34/wKhkGGZzTH-AMDUdAAG3p7O7GhI48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4月福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检测试卷
试卷总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2024.4
一、古诗文联读。(32分)
(-)(17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雪
天公翦水①,宇宙飘花,品之,有四美焉: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平均,句
也;洞窗掩映,明也。宜长松修竹,老梅片石;怪石峻噌②,深林窈窕③;寒江远浦,断岸小桥;
古刹层峦,疏篱幽径;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小酌清谈高楼长啸: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④
把盏,老僧对坐,韵士闲评;披鹤擎⑤,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水,此乐何极?如此景况,何
必峨眉千尺?
(选自《明文精选》)
【注】①翦水:指下雪。②峻噌:高耸突兀,形容山势高峻。③窈窕:深远,幽深。④黛眉:黛画
之眉,代指女子。⑤鹤整:鸟羽制成的外套。
【乙】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清]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①,冷处偏佳。别有根芽②,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③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④,万里西风瀚海沙。
【注】①癖爱:癖好,特别喜爱。轻模样:雪花轻轻飞扬的样子。②根芽:比喻事物的根源、根由。
③谢娘:指晋王凝之妻谢道镉。④悲笳:悲凉的笳声。笳,古代军中号角,其声悲壮。
1.用为【甲】文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
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小酌清谈高楼长啸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品之.
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以我酌油知之。
D.此之谓失其本心。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沾衣不染,洁也。
(2)如此景况,何必峨眉千尺?
4.【甲】文中“御貂裘”的“御”一字传神,请结合上下文,联系链接加以赏析。
链接: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5.从【乙】词中可以看出塞上雪花有哪些特点?词人借此传达怎样的情感?
6.请梳理诗文和名著中有关“雪”的句子,补全下表。
诗文中的''雪"名著中的''雪"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___。(李白《行路难》)
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虞候火烧草料场(施耐庵
《水浒传》)
③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⑧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⑤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⑥________,______,足肤皴裂而不知。(宋濂《送东阳马(《艾青诗选》)
生序》)
探究:文人墨客热衷写雪,同样的“雪”,却有不同的文化意蕴。有时象征人物经历的艰辛,
如①⑤⑦;有时象征边关苦寒生活,如(1);有时象征(2),如④;有时
7.请参考示例创作一首有关“雪”的三行诗。
要求:能契合“雪”的特点;能传达出一定的意蕴;三句即可。
示例:
2
《月》《砖》
月光醉成了一蓬莲花,叠罗汉,
晕染了,看墙外面,
夜晚的天空。是什么。
二、现代文阅读。(58分)
(一)(29分)
学校话剧社准备排演《骆驼祥子》第三幕,请你参加。
(老马掀开门帘走进来。他是个老拉车的,七十岁左右,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的莲篷篓
儿似的棉袄,襟上、肘上都已露出了棉花。脸上蒙着一层厚厚的尘土,惨白的头发在一顶破毡帽下
髭髭着,眉上、鬓上都挂着些冰珠儿。他掀开门帘慢吞吞地往里走。)
虎妞:你找谁?
老马:这不是刘四爷的人和车厂吗?
虎妞:是啊,有什么事儿?
老马:没什么事儿,来望望老掌柜的。真冷,这个天儿……我……
(说着说着,老马身体支持不住摇摆欲倒。祥子一步过去扶住他,扶他到火炉边的板凳边。)
祥子:老爷子,这儿坐,暖和暖和!
老马:啊,谢谢……(还不等坐稳就晕过去了,顺势一溜,瘫在地上。)
(小六子赶忙端过碗热茶米,放到老马唇边。)
祥子:(扶起他)您坐稳了说话!
虎妞:可吓死我了!差点儿出人命!
老马:不碍事。我是又冷又饿,这屋里热,我一阵头晕,不要紧。惊动了众位,对不起。
虎妞:你找刘四爷有什么事儿啊?
老马:啊我是拉着车,打这门口儿路过,刘四爷是老掌柜的,从前我也赁刘四爷的车,
哦,这不是大姑娘吗?不认识我了?
虎妞:你是老马...大叔!
老马:嘿嘿,对了。
虎妞:几年不见可改了模样儿了。刘四爷不在家。
老马:我也没事儿。……我拉着辆破车整整转悠了一天,可没揽上什么座儿,哼,人家看我
这个岁数,想坐车的主儿也害怕。天又冷,风又大,我是又冷又饿,我怕一下子倒卧在雪地上就算
3
完了。……我一抬头看见这儿是老人和车厂,我……勉强爬进来,想暖和暖和,缓口气!我实在撑
不住了……要不,我也不进来添麻烦。
祥子:您好点儿了?再来一碗!
老马:成婆!我是肚子里没食,心发慌,这屋子热就晕过去了,不要紧。这可怎么说的,穷
人的命就像个枣核儿,两头尖,中间大。小的时候不饿死,万幸:到老的时候不饿死,万难:只有
中间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饿劳碌,还能像个人儿似的……
小顺子:大叔,您说得痛快,大实话。干这行的,谁早晚也有一个跟头摔死的行动。早晚!
祥子:人就该这么一辈子?
老马:可也不尽然,这不是赶上这年月了吗?要是好年头儿,太太平平的,没什么张大帅、
吴大帅的争地盘成天价地打仗,粮食便宜,咱们的日子也不至于这么苦,是不?
祥子:对,就是张大帅、吴大帅这群狗日的把咱们害苦了!
老马:盼着吧,总该有那么一天,世道不能老这样。
小顺子:几时能把它兜底儿翻个个儿,让穷人的气儿喘顺了。
老马:刮风下雨不要紧,天不能老阴着,太阳总有出来的时候,云彩多厚也挡不住。别看老
阳儿躲在云彩背后,它是在那儿指劲儿呢。一出来就是晴天大日头!是不?唉,我也缀过气儿来了,
得,谢谢众位……
(门外有喊卖素包子的声音。)祥子:老爷子,您先等等。(下)
(祥子匆匆回来,手里用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素包子,一直送到老马的面前。)祥子:热的,
您吃吧。
老马:我叫小马去,我的小孙子。他还在外边看着车呢。
祥子:敢情那是……您坐下,我去。(下)
老马:(望望包子)我这可就叨扰了。真是!难得哥儿们这点义气。(用手抹抹眼泪,又用
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可始终没往起拿。)
(祥子拉着小马走进来。)
(小马十二三岁,脸上挺瘦,可是身上穿得挺圆。两只大眼睛闪闪冒亮光。鼻子冻得通红,
一脸稚气。)
小马:爷爷!
老马:小马儿,乖乖,给你这包子。这位大叔给你买的,吃吧!
小马:(望了望祥子,接过包子来一口一个)爷爷吃了吗?
4
老马:唉,慢慢吃,爷爷吃两个就够了。剩下都是你的。吃完了,咱们收车回家,不拉啦。
小马:爷爷,您吃三个吧,剩下是我的,我回头把爷爷拉回家去。
小顺子:你十几岁了?
小马:十三。
小顺子:帮着爷爷拉车呀?
小马:爷爷拉,我在车后边推着,让爷爷省点儿力气,我也多认识道儿,将来好自己拉车,
不用问警察。
小顺子:倒有个心眼儿,长大了咱不拉车了。
小马:不拉车,那敢情好,可也得成啊。
小顺子:怎样不成,你长大了就该是好年头了。
小马:爷爷,是真的吗?那么我就快快地长。长得跟这位大叔(指祥子)一样儿高。
小顺子:你爸爸呢?
小马:爸爸……
老马:他爹也是因为那一年打仗,让大兵给拉夫拉去了。一去不回头。媳妇也走了,就剩下
我们爷儿俩,吃这辆车,车破,可是自己的,就仗着天天不必为车份儿着急,挣多挣少爷俩儿苦混,
没法。
小马:爷爷咱走吧!
(老马拉小马走出,今々目塔。)
8.【梳理冲突】冲突是戏剧构成的重要内容。阅读选文,补全下面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图。
众人
①众人▲\
老马▲
样子-----------------老马
不£马买了十]]鬻悲北鬻、
个包子老马却不吃v修燃将包,止
小丹-----------------小顺孑
----------------
团小9▲
小・子▲
9.【揣摩台词】细读下面台词,你认为画横线处的台词哪一处读重音?结合其中的比喻义,说明
理由。
5
老马:穷人的命就像个枣核儿,A两头尖,B中间大。小的时候不饿死,万幸;到老的时候不饿死,
万难。只有中间一段,年青力壮,不怕饥饿劳碌,还能像个人儿似的……
10.【探究改编】剧本把原著中的“祥子目送”改为了“众人目送”。你认同这样的改编吗?请结合作
品内容简述理由。
链接材料:
祥子呆呆的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
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11.【发表观感】台词往往有言外之意。你是如何理解选文中老马说的“太阳总有出来的时候”这句
话的?并从下面名著主人公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探寻“阳光”对主人公成长的积极意义。
A.简爱(《简爱》)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鲁迅(《朝花夕拾》)
12.话剧《骆驼祥子》的演出需要向学生会递交申请,具有表演价值和意义的节目才能通过审核,
请帮助文学社社长小语撰写申请书。(100字左右)
。(17分)
小必和小胜一起研读一篇文章,请帮他们完成后面问题。
让流量之花开在文化价值深处
①近日,关于“请大英博物馆归还中国文物”的呼吁在互联网领域掀起一股热潮。据《环球
时报》报道,在大英博物馆里约有2.3万件来自中国的文物,其中大多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
联军攻占北京时抢掠所得。8月27日晚,《环球时报》发表社评要求把所有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的
中国文物无偿归还中国。此后,一则关于此话题的自媒体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引发热议并收获
一众好评。
②视频创作者究竟应创作怎样的作品?流量之花应如何开放?这其中有很多细节值得品味学
习。《逃出大英博物馆》是由短视频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联合拍摄制作的短视频系列,
共有三集,主要讲述了一盏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从大英博物馆逃出后在沿途邂逅中国记
者并请求其帮助自己逃回中国的故事。“文物拟人”是一种人格化的传播方式,无疑适应了短视频
时代的规律。当每一件文物都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就化作了人的灵魂和喜悲,
因此吸引了许多对传统文化不熟悉或不感兴趣的年轻人去主动关注、学习历史。“小玉壶”就是这
样以灵动的外表、坦率的谈吐,让流于海外的文物回归人们的视野,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6
③另外,该视频不盲目追逐流量热点,其用精细化的制作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赢得观众发
自内心的掌声。
④如今的网络世界短视频占据了一方广阔天地,在“人人自媒体”的时代与“多元”和“交
融”并存的还有部分文化作品质量低下的事实。如背后隐藏着商业利益的虚假“慈善”视频,制造
狗血剧情的"生活连续剧”,靠大吼大叫煽动情绪的有毒鸡汤如此背景之下人们对于优质的短
视频作品就有了更为急切的需求。《逃出大英博物馆》从多个方面展现了其制作的考究与精良,如
作为女主角的“玉壶”的拟人化形象身着与玉壶同色的翠绿色汉服、头戴翠绿色发饰,脸上还带有
出逃时留下的斑驳污迹;又如女主角玉壶在被记者带回住所时发现房间里只住了两个人从而下意识
感叹出的“这么大的柜子只住两个人”的情节源于大英博物馆中中国的文物都被挤放在甬道内这
一背景事实。这些细节纷纷打动了网友的心,同时也为更多的人科普了有关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的
相关知识。
⑤此外,“玉壶出逃”这一情节设定与国人内心深处对国家文物的情感深深相应。这部剧用
玉壶逃出大英博物馆辗转回归祖国的这个故事回应了国人对流失文物回归的强烈期盼,充满着浓浓
的家国情怀,希望文物能够逆转流落海外的孤苦无依的处境。“夏天妹妹”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发布
了他们创作此系列视频的原因:“是承诺,也是自媒体人的热忱,是少年的一拍即合,是不计成
本的赤诚之心,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争口气‘。”
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自媒体创作者树立了良好的作品典范,为更多有深度有价值的文艺
作品的出现提供可能。自媒体创作者要将流量用于文化传播的有益之处,为文艺作品创作的旅途开
拓更加广阔光明的道路。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小必读完文章之后对本文中心论点有疑惑,请帮他选出正确答案()
A.“请大英博物馆归还中国文物”的呼吁在互联网领域掀起一股热潮。
B.自媒体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引发热议并收获一众好评。
C.自媒体创作者要将流量用于文化传播的有益之处。
D.《逃出大英博物馆》爆火的理由。
14.小必和小胜就文章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你帮忙补全对话。
小必:我最近刚看了《逃出大英博物馆》,我要把这篇文章转载到班级公众号!
小胜:是啊,已经上过很多次热搜了。它的爆火是有理由的,一是(1);二是因为
这部短剧从多个方面展现了其制作的考究与精良;最后是(2)o
7
小必:哎呀,我在编辑过程中不小心把第④段和第⑤段弄反了,应该没关系吧。
小胜:如果要尊重文章的逻辑,我认为不能调换,因为(3)0
小必:原来是这样,你真细心!我还有一个问题,第④段为什么要提到一些质量低下的作品
呢?
小胜:这段话运用了(4)的论证方法,作用是(5)0
小必:我明白了,谢谢你!
15.同样是表达让文物回归中国的想法,雨果写信,《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作者拍视频。小胜比较
了文章和下面的选段,觉得二者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篮。他们
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
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三)(12分)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说到朗读,我们常常会想起小学生早上的晨读课,然而,这种朗读的方式真的有助于学习
吗?是否朗读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
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
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依次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③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
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
能会根据诗句内容强化理解,或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如果
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
④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像依
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视觉呈现
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
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
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
8
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
助我们记住它。
⑤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如利
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
点到8点效率最低。
【材料二】
①形成长期记忆的第一步是付出注意力。如果你对周围的世界关注度不足,大脑根本不会把
你体验到的感觉存储下来。大脑通过连接神经细胞形成长期记忆,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越强,你的
记忆就越鲜明。神经连接的大网将所有感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段记忆:某个场景看起来是什么样
子,摸起来是什么感觉,闻起来是什么气味。但是,如果你没有付出注意力,外部信息甚至没有进
入你的短期记忆,那么你的大脑自然无法形成长期记忆。
②心理学家坦普尔顿表示,“手机会让人分心,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的体验,所以记不住那
些本应专心欣赏的东西。现今无所不在的智能手机就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
【材料三】
遗忘曲线
100fl
保75
持
的50
百
分25
率
051015202530
学习后的天数
16.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
B.一切经验都要依次经过编码、提取和储存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C.边看边读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D.智能手机,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让注意力无法集中。
17.在记忆“后座、傍晚、宠溺、回头”这些词语时,小语选择按顺序背诵,小文则选择将其组成一
个句子“傍晚放学,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爸爸回头宠溺地看着我”背诵。请结合【材料三】,说
明小文记忆更长久的原因。
18.小明在背诵《鱼我所欲也》这篇古文时觉得很困难。程老师请你结合三则材料和学习经验,给
小明提供一些有助于记诵的建议。
9
三、作文。(60分)
19.学校举办征文活动,请你参与。
“和而不同”源自儒家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美美与共”这一概念最
初由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其含义是人们不仅要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
包容地欣赏别人创造的美,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近十年来,中国坚持“和而不同”,倡导“美美与共”,共建“一带一路”,为各国人民交
流对话搭建桥梁,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织就纽带,让世界看到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力量和
价值。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择以下一项任务,完成写作。
任务一:回顾相关经历,抒发感悟,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任务二:提炼相关论点,展开论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1)标题自拟,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套作、抄袭。(4)不得出现透露
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1.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小酌清谈/高楼长啸
2.C3.(1)轻轻沾衣,纤毫不染,洁。
(2)这种风情,这种美丽,何必一定要到峨眉山?
4.御:驾着,驾驶。“御”字,极富画面感,这里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赏雪的场景,也表达了作者对自
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高雅情趣和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5.雪花:轻倩飘洒、漂泊无依、空灵莹洁。该词体现了词人心中的清高孤傲无人同与的悲凉之感。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老人披着蓑衣,约三两好友骑着毛驴寻梅作诗。或者喝两杯小酒,仰天长啸,吟诗作对。
首先是“老叟披蓑垂钓”,描述的是一位老人在雨中垂钓的情景;“骚人跨蹇寻诗”,描述的是文人骑
着蹇驴寻找灵感或诗句的场景;“小酌清淡”,描述的是朋友之间小酌几杯、轻松交谈的温馨场面;
“高楼长啸”,描述某人站在高楼之上,放声长啸,表达内心的豪情壮志。这四个场景各自独立,因
此需要在它们之间断句。从语法角度来看,“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小酌清谈”和“高楼长啸”
这四个短语都是完整的动宾结构,每个短语都可以独立成句;
10
故断句为:老叟披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小酌清谈/高楼长啸。
2.本题考查词语用法。“品之”的“之”是代词。
A.动词,到;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代词,这、那;
D.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要注意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特殊情况。
重点词有:
(1)也: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2)如此:像这样。
4.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思是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御:驾着,驾驶。
甲文中“御貂裘''的“御”字极为传神。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有“驾驭”之意,通常用于描述对马匹或车
辆的驾驭,给人一种掌控、自由的感觉。在甲文中,作者选择用“御”字来搭配,貂裘”,形成了一种
反常却极富画面感的表达。貂裘是冬季保暖的衣物,通常给人一种厚重、温暖的感觉,而“御”字则
赋予它一种灵动、飘逸的气质。这种搭配凸显了登山赏雪时,尽管身处寒冷之中,但内心却充满了
快意和潇洒。作者通过这一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赏雪的场景,更深入地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
热爱和向往,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高雅情趣和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大意为我喜欢的并不只是雪花轻舞飞扬的姿态,还有它那
不惧寒冷的精神。无根却似有根,有着人间富贵之花不可比拟的高洁之姿。谢道镉去世后有谁真正
了解、怜惜它呢?漂泊天涯,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声中任西风吹向无际的大漠。可见诗人自己所爱
者不只是雪花的轻倩飘洒,而且更是她那种冰雪精神。再跃进一层,雪花似花非花,她以无根为有
根,其六出之姿,空灵莹洁,若有若无,丝毫没有人间富贵花一牡丹那种深根、茂叶和丰腴的体
态。这,既是词人的审美选择,又是他对于富贵门阀种种束缚的逆反心态的反射。该词寄托了天涯
行役之苦,如雪花之漂泊无依般,体现了词人心中的清高孤傲无人同与的悲凉之感。词中词人抛开
了咏雪的成规,把雪花当作跟牡丹一样的“花儿”来歌咏,营造一种新奇的错位,表现了词人天马行
空、自由挥洒而独出机杼的高超才调。
【点睛】参考译文:
【甲】天上下雪,宇宙瞬间处处飞花,静心感受,它有四种美:悄然落地,寂寂无声,静;轻轻沾
11
衣,纤毫不染,洁;高低匀称平均,匀;洞窗相互掩映,互相掩映,明。适合看那苍劲的松树,修
长的翠行,苍劲的梅花,片片的石头,幽深的山林,苍茫的江面,寒气袅袅;古老的堤岸,宁静的
小桥;山腰的古寺,幽深的小径。老人披着蓑衣,约三两好友骑着毛驴寻梅作诗。或者喝两杯小酒,
仰天长啸,吟诗作对。船头茶灶飘烟座上轻盈女子,把酒助兴,老僧面对面坐,韵士闲谈,披上鹤
鳖,穿上貂裘,园林里去赏雪,在山水间流连。这种风情,这种美丽,何必一定要到峨眉山?
6.将登太行雪满山雪上空留马行处回乐烽前沙似雪夜来城外一尺雪云
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③凄苦生活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背诵默写能力。注意“满”“烽”“似”“横”“秦”“蓝”“字形正确书写。
其中,⑨空,依据“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
有如秋霜。是指边塞的景象。作者借助边关月月景,触发征人乡思之情。所以,选③。
⑩空,依据“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句子意思是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
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这是写出卖炭翁即使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下,也必须
去卖炭,维持自己的生活。所以,这表现了卖炭翁的凄苦生活。
7.《雪》
一朵朵雪花落下,
亲吻着,
忍冬的麦苗。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注意题干要求“意蕴”,要有美感。
示例:《雪》
雪花穿着白纱,
在空中,
欢快漫舞。
8.①众人感叹世道不太平,老马相信穷人能翻身②小马想快点长大好拉车,小顺子希望他长大
能不再拉车(意对即可)9.示例一:A处重读。“两头尖”表面上讲枣的特点,实则指穷人年
幼和年老时生存之艰难,随时有丧命的危险。重读“两头尖”,强调老马体会到的穷人人生之苦,传
递出老马对这种朝不保夕悲惨命运的悲叹,揭示当时社会下穷人的悲惨命运。
示例二:B处重读。“中间大”表面上讲枣的特点,实则指穷人在年轻力壮生命力尚且顽强时的生存
状况。重读“中间大”,强调老马对自己年轻力壮时生活的怀念和聊以自慰,表现老马饱尝生活艰辛
后仍对生活抱有希望。10.示例一:我不认同这样的改编。原著中祥子看到老马小马的命运后,
12
对自己想有一辆人力车的信念产生了一定的动摇,他深刻看到了穷人人生之苦,明白即使拥有自己
的人力车仍改变不了穷人悲惨的命运,这为祥子后面的人生转折埋下伏笔,“祥子目送”看似闲笔,
实则富有深意。
示例二:我认同这样的改编。老马小马的悲惨遭遇,给众人极大的心理震撼,激起了大家的恻隐之
心和对生活艰难的由衷感慨,直至老马小马离开时仍不由“目送”,以此突出众人此时内心的不平静;
且结尾众人目送与戏剧开场众人在屋内的表现相呼应,体现了戏剧的完整性。11.第1问:老
马说“太阳总会有出来的时候”,意为老马相信穷人能翻身,世道会改变,对未来充满希望。(意对
即可)第2问采用分层赋分。
选择A:简•爱
层级一:直接描述。思维较肤浅,理解角度单一。
示例1:简•爱得到了罗切斯特的爱和尊重,这也是简•爱生命中的“阳光”,这使她的生活变得更加美
好。
层级二:深入分析。思维较全面,角度多样,理解有一定深度。
示例2:寒冬里,祥子的几个包子给老马阳光般温暖。简•爱在罗切斯特家找到了自我价值和存在的
意义。罗切斯特先生的关心,激发了简•爱内心深处的勇气和力量,使她敢于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这份关心就像阳光一样,温暖了她的心灵,也照亮了她的未来。
层级三:意义拓展。思维全面深入,角度多样,理解有深度。
示例3:文中的老马生活穷困潦倒,但众人的关照给了他阳光般的温暖。海伦的宽容和善是简•爱生
命中的一道光,安抚了她无助不安的灵魂。他们从这些经历中感受到人间的善良和温柔,也让他们
在艰难生活中,不失希望。这告诉我们,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只要有信念,有爱、有尊重、能坚
持,就有可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阳光”不仅让生命个体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更是对人性
的一种肯定和弘扬。它使我们明白,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只要心中有光,就有希望走出困境,找
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选择B:孙少平(《平凡的世界》)
层级一:直接描述。思维较肤浅,理解角度单一。
示例1:孙少平在煤矿工作期间,虽然环境艰苦,但他依然感受到了生活中的“阳光”,他的努力和
奋斗给他带来了成功和喜悦。
层级二:深入分析。思维较全面,角度多样,理解有一定深度。
示例2:文中的老马一直未放弃,带着孙子在艰难生活,孙少平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
13
命运,也想给家人带来生活的希望。他们的奋斗精神就像阳光一样,照亮了前行的路。小马在老马
阳光般关怀下对未来充满期待,孙少平在煤矿工作期间结识的朋友、以及他与田晓霞的纯洁友谊,
都像阳光一样照亮了他的生活,充满力量。
层级三:意义拓展。思维全面深入,角度多样,理解有深度。
示例3:选文中,老马在困境中的坚守、众人改变自己命运的意识都告诉我们,想要创造新生活,
实现价值,就要心怀梦想,努力坚持。孙少平从田晓霞那得至U的“阳光”终究会远去,他的那份坚守
除了来自他人激励,更有来自内心的信念和力量。我从他们经历中明白,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
心中有阳光,就有希望,就有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选择C:鲁迅(《朝花夕拾》)
层级一:直接描述。思维较肤浅,理解角度单一。
示例1: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回忆了童年时期的一些美好时光,这些时光就像他生命中的“阳光”,
给他带来了温暖和快乐。
层级二:深入分析。思维较全面,角度多样,理解有一定深度。
示例2:老马在车厂里得到祥子和众人的关心照顾,让老马深深感激。鲁迅在回忆中也从很多人身
上感受到快乐和温暖,如他的保姆长妈妈,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但她的善良和朴实让鲁迅
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鲁迅在日本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尊重,对鲁迅包括他后来的文学创作
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鲁迅心中的“阳光”,激发了他对人性、社会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使他有勇气用
文字去揭露社会黑暗,唤醒民众意识。
层级三:意义拓展。思维全面深入,角度多样,理解有深度。
示例3:老马饥寒交迫之时,在车厂里得到祥子和众人的关心照顾,这让老马心存感激,不禁感叹“太
阳总有出来的时候”。《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少年闰土、藤野先生等一个个淳朴善良的鲜活人物,
就像一道道的阳光,给鲁迅带来温暖,照亮鲁迅前行的道路。老马、鲁迅的经历无不促使我们对人
性、社会等问题有更深刻思考和反思,他们的经历也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启示我们去思考、去抗
争、去追求真正的生活。
12.示例:
申请书
尊敬学生会会长:
您好!
我是学校话剧社的社长,我们准备在学校上演话剧《骆驼祥子》,这是一部老舍先生的代表
14
作,向我们展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冷暖自知,如果能在现场亲自看过那就会有更深的印象了。
通过观看戏剧,相信能触动同学们的心灵,以此更好的珍惜当下的生活。希望您能给我们一次机会,
谢谢,期盼来信。
学校话剧社
2024.4.25
【解析】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一空,结合“老马:可也不尽然,这不是赶上这年月了吗?要是好年头儿,太太平平的,没什么张
大帅、吴大帅的争地盘成天价地打仗,粮食便宜,咱们的日子也不至于这么苦,是不”、“祥子:对,
就是张大帅、吴大帅这群狗日的把咱们害苦了”等内容概括可知,众人感叹世道不太平,老马相信穷
人能翻身;
二空,结合“小顺子:帮着爷爷拉车呀?”、“小马:爷爷拉,我在车后边推着,让爷爷省点儿力气,
我也多认识道儿,将来好自己拉车,不用问警察”、“小顺子:倒有个心眼儿,长大了咱不拉车了”、
“小马:不拉车,那敢情好,可也得成啊”、“小顺子:怎样不成,你长大了就该是好年头了”等内容
概括可得:小马想快点长大好拉车,小顺子希望他长大能不再拉车。
9.本题考查朗读设计。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1:我认为应重读“两头尖”,结合“穷人的命就像个枣核儿,两头尖,中间大。小的时候不饿死,
万幸;到老的时候不饿死,万难。只有中间一段,年青力壮,不怕饥饿劳碌,还能像个人儿似的”
可知,“两头尖”在此可理解为穷人年幼和年老时生存之艰难,随时有丧命的危险。重读“两头尖”,
重读“两头尖”更能体会出老马尝尽穷人谋生的艰难后对生活的感叹。
示例2:我认为应重读“中间大”,结合“穷人的命就像个枣核儿,两头尖,中间大。小的时候不饿死,
万幸;到老的时候不饿死,万难。只有中间一段,年青力壮,不怕饥饿劳碌,还能像个人儿似的”
可知,“中间大”可理解为穷人在年轻力壮生命力尚且顽强时的生存状况。重读“中间大”,表明老马
对自己年轻力壮时生活的怀念和聊以慰藉的情感,表明老马对生活仍怀有一丝希望。
10.本题考查主观表达。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不同意这样的改编。结合“祥子呆呆的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在小
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可知,原著中祥子目送
老马祖孙俩远去,在老马身上,祥子看到了未来自己的影子,并由此开始对未来的路产生动摇,为
后文祥子由积极向上沦落为行尸走肉这一情节内容做铺垫。而改为众人目送老马离去则不具有这样
15
的表达效果。因此,我不同意这样的改编。
1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从《简爱》《平凡的世界》和《朝花夕拾》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选文及名著内容探寻“阳
光”对生活的积极意义。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选A,老马说“太阳总会有出来的时候”,意为老马相信穷人能翻身,世道会改变,对未来
充满希望。《简爱》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
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
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文中主人公简•爱
在洛伍德学校读书时遭遇校长布洛克赫斯特的百般刁难,但谭波尔小姐和海伦给予简•爱温暖和呵
护,她们对简•爱的关爱就像阳光一样,让她拥有直面挫折的勇气。
12.本题考查申请书撰写,注意格式和字数等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
申请书
尊敬学生会成员们:
大家好!
我是学校话剧社的社长,我们准备在学校上演话剧《骆驼祥子》,这是一部由小说改编的戏
剧,相信同学们对内容都很熟悉,如果能在现场亲自看过那就会有更深的印象了。这是一部了解旧
北京社会风土人情的好作品,也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愿能触动同学们的心灵,更好的珍惜当下的生
活。希望您能给我们一次机会,谢谢,期盼来信。
学校话剧社
2024.4.25
13.C14.采用适应短视频时代规律的传播方式这一视频顺应了国人的感情期待和爱国情怀
第②段、第③段与第⑤段介绍了《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原因,而第④段则是通过对比,分析有些短
视频引发不了人们关注的原因。逻辑关系上,从正面到反面。对比论证证明了“其创作者将流
量用于文化传播的有益之处”这一观点。
15.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主要通过反语来谴责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
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并直接呼吁法国将中国文物主动归还给中国;《逃出大英
博物馆》的作者拍视频是为了引发人们对海外文物回归祖国的期待与渴望。表达“让文物回归中国的
想法”较为含蓄。
16
【解析】
13.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炼。本文以《逃出大英博物馆》这一短视频火爆出圈而引发思考,得出
“自媒体创作者要将流量用于文化传播的有益之处,为文艺作品创作的旅途开拓更加广阔光明的道
路”这一观点,自媒体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引发热议并收获一众好评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了“自媒
体创作者要将流量用于文化传播的有益之处”这一观点。《逃出大英博物馆》爆火的理由也正是因为
《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创作者将流量用于文化传播的有益之处的结果。所以,文章的论点是:自媒
体创作者要将流量用于文化传播的有益之处,为文艺作品创作的旅途开拓更加广阔光明的道路。故
选C。
14.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及文章的层次理解。
第一、二两空:
从第②段“'文物拟人’是一种人格化的传播方式,无疑适应了短视频时代的规律……就是这样以灵动
的外表、坦率的谈吐,让流于海外的文物回归人们的视野,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可知,它的爆火是因
为采用适应短视频时代规律的传播方式;
从第③段“另外,该视频不盲目追逐流量热点,其用精细化的制作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赢得观众发
自内心的掌声,,可知,它的爆火是因为这部短剧从多个方面展现了其制作的考究与精良;
从第⑤段“此外,‘玉壶出逃’这一情节设定与国人内心深处对国家文物的情感深深相应”可知,它的
爆火是有理由的,还因为是这一视频顺应了国人的感情期待和爱国情怀。
第三、四、五空:
从第③段“另外,该视频不盲目追逐流量热点,其用精细化的制作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赢得观众发
自内心的掌声”可知,这是介绍《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的第二方面原因,而第⑤段则是介绍《逃
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的第三方面原因,所以,这两段联系紧密。而第④段则通过对比,阐述其
他短视频不能吸引观众的原因。进而得出《逃出大英博物馆》爆火的理由是因为其创作者将流量用
于文化传播的有益之处。所以,第④段和第⑤段不能调换。
第④段提到一些质量低下的作品是为通过对比,阐述其他短视频不能吸引观众的原因。进而得出《逃
出大英博物馆》爆火的理由是因为其创作者将流量用于文化传播的有益之处。故采用的是对比论证
的方法,得出《逃出大英博物馆》爆火的理由是因为其创作者将流量用于文化传播的有益之处。
15.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分析。
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的“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可知,雨果勇通
过反语来谴责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这样说使用反语给
17
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
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而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
物主”则是直接呼吁法国将中国文物主动归还给中国。
结合第②段“《逃出大英博物馆》是由短视频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联合拍摄制作的短视频系
列,共有三集,主要讲述了一盏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从大英博物馆逃出后在沿途邂逅中
国记者并请求其帮助自己逃回中国的故事”可知,《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作者拍视频是为了引发人们
对海外文物回归祖国的期待与渴望。表达“让文物回归中国的想法”较为含蓄。
16.B17.因为小丁进行了编码,将这几个词语组成了一个句子,赋予了词语意义,而有意义
的信息更容易被记忆,信息的遗忘慢于无意义的信息。
18.①建议在每天中午11点到12点进行背诵。②背诵时应大声朗读,背诵完后应及时温习。
【解析】16.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和辨析。
B.根据材料一第②段“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可知,原句中
是“储存和提取”,选项中“提取和储存”有误;
故选B。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
根据材料三可知,遗忘曲线揭示了记忆遗忘的规律,即信息在学习后如果不进行复习,会随着时间
的推移以一个递减的速度被遗忘。有意义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更复杂的神经网络,这种关联性使得
信息在提取时有更强的线索可依,因此遗忘速度会比无意义的信息慢。小明只是按顺序背诵,这些
词语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记忆的编码较为单一,容易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逐渐遗忘。联系材料一第
③段“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可知,小丁通过
将词语编织成故事,将词语进行了个人编码,增加了信息的深度和关联性,所以他的记忆持久性更
高。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1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和拓展应用。
根据材料一第⑤段“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
率最低”可知,根据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建议小明选择上午11点到12点这个记忆效率最高的
时间段来背诵。
结合材料一第④段“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
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可知,朗读时大声朗读,
18
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要记忆的信息上有助于我们记忆。所以可建议小明大声朗读,这样可以进行
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的双编码过程,加深记忆。
根据材料三中遗忘曲线可知,我们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遗忘,尤其在记忆后的前5天遗
忘速度最快。所以可以建议小明在背诵完后及时复习,尤其可以在记忆后的第3天和第5天,及时
进行复习以巩固记忆。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19.例文一: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我的成长感悟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时常思考,何为和而不同,何为美美与共。这两个概念如同两盏明灯,
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领悟。
记得在我初一的时候,我和同桌小王因为性格和习惯的不同,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争吵不休。
小王是个活泼开朗的人,他热爱运动,喜欢和同学打成一片;而我则比较内向,更喜欢独自阅读,
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之间的分歧,似乎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然而,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团队活动中,我们被分配到同一个小组。面对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群路密码机系列合作协议书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2025年速冻丸类制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个体诊所合作协议(三篇)
- 2025年买卖别墅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产品区域代理合同协议常用版(2篇)
- 2025年产品设计合同(三篇)
- 2025年二年级教研组工作总结(2篇)
- 2025年个人幼儿园的课题总结范文(二篇)
- 2025年个人房屋防水施工合同模板(2篇)
-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五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2.笔算减法 第1课时 笔算减法课件2024-2025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 2025江苏太仓水务集团招聘1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语寒假作业(五)
- 2025年八省联考陕西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2025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 Q∕GDW 12118.3-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3部分:样本库格式
- 客户的分级管理培训(共60页).ppt
- 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转学转出申请表(样本)
-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生产经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