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

1.(2分)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汉字真的落后吗?——说在七八十年前,我们的先辈们,那些“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斗士们对这一问题还不能慨

然回答的话,,作为他们的子孙们,我们可以理直气壮而又毫不迟疑地回答:汉字并不落后。汉字

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文字之一。

A.如果那么则因为所以B.虽然但是却不只并且

C.如果那么则不仅而且D.即使然而却不但也

2.(2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承德是北京和天津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三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

B.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来,同学之间不但加深了相互了解,而且增进了友谊。

C.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要抱着即使“百防而无一用”,也要“常防不辍”的态度。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市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3.(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常用于宴会典礼。

B.《小石潭记》和《马说》的作者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C.《呐喊》和《朝花夕拾》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社戏》一文出自《呐喊》。

D.《苏菲的世界》常因其有着深奥晦涩的哲学“高冷”面孔而不受大家欢迎。

4.(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5.(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进入21世纪后,亚洲各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亚洲文明的意义和价值也不断被重新认识和发现,并在人类文明发

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B.近年来,遍布浙江各地的百余条古道,浓缩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为一体,是诗画江南的重要组成

部分。

C.2019年春节档电影里,最火爆的当是改编自刘慈欣经典作品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随之而来,社会上掀起了一

股阅读科幻小说的热潮。

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

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6.(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专号堡的一项是()

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是“空前绝后”一一前面露出脚趾头,后面露出脚后跟。

C.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D.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接,但是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7、(10分)(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③,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

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

王谱写的琴曲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单有佳肴()⑵不知其旨也()

⑶然后能自尊也()⑷孔子学琴手师襄子()

2.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耳用的一项(b

A.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B.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C.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D.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⑵师襄子辟席再拜。

4.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隆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5.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

8、(3分)这首诗主要采用和的表现手法,表现了菊花和

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9、(7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选贤与能,o(《礼记•大道之行也》)

②怒而飞,。(《庄子•北冥有鱼》)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

⑤,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⑥,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根据下面提示或语境填空。

①《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是:o

②《小石潭记》中形容岸势峭拔多姿的句子是:a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会飞的火车

①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火车都是有轮子的,但也有一种会“飞”的火车,它不需要轮子就可以在轨道上行进,这就

是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发明者是海曼•肯佩尔。

②海曼•肯佩尔出生在位于德国与荷兰边境的下萨克森州的一个小镇拉腾。一天,肯佩尔异想天开,希望火车也

可以像天上的飞机一样,没有轮子就能够飞行于地面之上。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钻研电学知识。功夫不负有

心人,最终他从电磁铁的特性中获得了灵感。

③大家都非常熟悉磁铁,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如果是电磁铁,断开电源,铁芯由于没有了电流

立即去磁,肯佩尔想,如果把很多电磁铁装在火车上及地面的轨道上,这样火车就会因为它们产生相互排斥的力量而

悬浮起来,如果再找到可以令悬浮的火车前进的方法,那火车就可以抛开轮子了,而且这样的行驶速度会远远大于普

通火车。

④因此,肯佩尔开始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创造高速火车模型。他把发动机的部件一一转子(转子是电动机的转动部

分,由转轴、转子铁芯、转子绕组、风扇等部分组成)和定子线圈(定子是电动机的不动部分,由定子铁芯、定子绕

组和机座等构成)平铺在地面上,并且让10万赫兹的振荡电流通过它,果然和预想的一样,电磁力使火车模型悬浮了

起来。1934年,肯佩尔申请并获得了磁悬浮列车专利。

⑤1969年,第一台磁悬浮列车在德国研制成功。

⑥1974年,日本研制出小型碰悬浮列车,并于1985年在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上进行现场表演,总计约有11万人

次试乘。

⑦1994年,世界上第一条从柏林到汉堡的磁悬浮列车铁路正式开始动工修建。运行于其上的列车速度快于高速列

车1/3,而票价则与高速列车相差无几。

⑧我国已经在上海至杭州建造了一条磁悬浮铁路,全长170千米,列车速度可达500千米/小时。乘客乖超高速

磁悬浮列车,仅需1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

⑨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如今,它正期着超导磁悬浮列车和真空隧道磁悬浮飞车方向发展。超导磁悬

浮列车用的是没有电阻的超导电磁线圈,即使经过很长时间,电流量也不会衰减,又进一步提高了列车速度。真空隧

道磁悬浮飞车是设想修建一条长距离被抽成真空的地铁隧道,由于运行中几乎没有空气阻力,列车速度可达1.3万千

米/小时。当理想变成现实以后,磁悬浮列车便会真的飞起来。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1018年3月版)

2.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

3.文章第⑦段画线句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阅读第⑧段,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乘客乘超高速磁悬浮列车,仅需1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

5.你想象的未来交通是什么样的?请将你的设想与大家分享。

11、(15分)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小题。

(材料一)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一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

华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标示“国内生产总值排位”的红柱上,中国的排位一路超越,最终超过日本、上升到世

界第2位……40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同志乘坐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时感慨道:”就像风一样快!”如今,我国

自主研发生产的“复兴号”高铁,在神州大地上飞驰。40年来,改革开放的东风,激发了人们建设美丽家园的斗志,

神州大地上每棵绿树的年轮,都见证着一场场“绿色革命”。40年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截至2017

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人,153个贫困县摘帽,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

(材料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版图上具有地标意义的城市,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从鲜为人知

的小渔村,到充满活力的大都市、被誉为全球经济特区的“头号成功典范”;从1979年开始,深圳以“三天一层楼”

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人类历史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奇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取

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缩影,也成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生动写照。

(材料三)下面是一副关于改革开放“民生'获得’”的图片。

(材料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

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要始终把人

民的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

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

史伟业”“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

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我

们为创造了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选自党建网微平台

1.下列说法不争令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大型展览主要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日新月异的变化。

B.“复兴号”高铁是在我国引进国外的高科技技术的基础上才研发生产的。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民生有了极大的发展,减贫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D.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缩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管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未来我国贫困人口还将会逐步减少。

B.脱贫攻坚使民生得到改善、国家得到发展。

C.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动。

D.在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仍然任重道远,还需人民努力、国家发展。

3.“材料三”是一幅有关改革开放的漫画,请描述画面内容并说明其寓意。

4.根据材料内容,概括改革开放之后,哪些领域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5.根据“材料四”,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

12、(5分)名著阅读。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有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

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

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

16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1)文段出自名著—,作者是—O

(2)文段中“他”指的是谁?“他”因为什么事被关押审问?

13、(5分)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人们的青睐一一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

因此,学校开展了“中青少年网络使用内容调查”活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中的信息。

用内容

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网络文学网络游戏

学设

小学生439%8r2第13.3%19.9%70.9%

中学生70.6%93一5第35.0%49.6%65%

大学生84.0%96.256.7%52.4%5.4%

五、书写与作文(53分)

14、书写(3分)

15、作文(50分)

作文

人活于世,与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无限的牵连。一个人、一份情、一处风景,都可能在你的心里有着不可

割舍的情缘。

请以“最是难割舍”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

名。

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

1、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这是正确使用词语中虚词能力的考查,考试题型将选择题改为填空题,但难度比填空题大。回答此题的关

键是要分辨出前后句之间的句意关系(如转折、递进、并列等),然后选择对应关系的虚词填空。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D

【解题分析】

D.“防止”与“不再”表意混乱,语意不明,可将“不再”去掉。故选D。

3、B

【解题分析】

A选项中,“风”指的是十五国风,是指十五种地方性的民歌;C选项中,《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D选

项中,《苏菲的世界》虽是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和发展,但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

绘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因此广受好评。B选项中《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马说》的作者是韩愈,均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因此答案选B。

4、B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

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

语感能力。B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的准备”。C项语

意重复,“约有”与“左右”重复,可去掉其中一个。D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可把“能否”去掉。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

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C

【解题分析】

A:语序不当,“认识”和“发现”调换位置。B:句式杂糅。去掉“为一体”。D:搭配不当,删去“和儿子前进路上可

能出现的困难”。故选C。

6、D

【解题分析】

D是陈述句,句尾用句号。故选D。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7、1.即使甘美勉励向

2.A

3.⑴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⑵师襄子离开座位,向孔子连着行了两次礼。

4.D

5.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

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

后之知不足。

【解题分析】甲文选自:《礼记》作者:戴圣年代:西汉

乙文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年代:西汉

甲文译文: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

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

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乙文译文:

孔子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止步不进。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

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

习演奏的技巧,可以学习新的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意境、志趣啊。“过了一段时

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习乐曲的意境、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乐曲的

作者啊。“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欣喜陶然,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的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

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顽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

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两次拜礼,恭敬的说:“老师说这乐曲就叫做《文王操》啊。“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

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

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强:勉励。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

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

构。A项正确,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他有着黑黑的面孔,高大的身材,目光凝视远方,好像

是个王者,正在关注着四方。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是这个样子呢!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

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

词语。重点词语:反:反省。辟:通“避”,离开。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

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

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

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项理解分析错误,孔子并没有认为《文王操》是

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

5.本题考查对选文主旨的把握。回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意思,其次是结合自己的

文章内容来展开。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

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注意结合乙文具体事例来说明“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

8、对比托物言志耐寒美丽

【解题分析】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托物言志的。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

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

篱菊的清绝耐寒与美丽。

9、(1)①讲信修睦②其翼若垂天之云③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心忧炭贱愿天寒⑤拣尽寒枝不肯栖

⑥零落成泥碾作尘(2)①豁然开朗②犬牙差互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

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睦、庇、俱、贱、愿、拣、栖、碾、豁然、差互”等字词容易

写错。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0、2.示例:时间顺序本文是按照磁悬浮列车的发明、发展、前景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3.示例: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磁悬浮列车与高速列车的速度和票价进行比较,突出准确地说明了磁

悬浮列车的省时经济的特点。

4.示例:“仅”字表示限制,突出强调了高速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达杭州所运用的时间之短,运行速度之快。“仅”

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5.想象合理即可

【解题分析】

2.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本文第一段引出说明对象一一磁悬浮列车,

第二段到第五段介绍了磁悬浮列车的发明,第六段到第八段介绍了磁悬浮列车的发展,第九段介绍了磁悬浮列车的前

景,这是运用了时间顺序。

3.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

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方面来分析其作用。细读画线句可知,这句话中有准确的数字,并把磁悬浮列车

与高速列车进行了比较,所以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突出准确地介绍了磁悬浮列车速

度之快,票价实惠。

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类试题需要首先解释加点词语的大意,然后根据其所在的句子,分析加点词对说

明语言准确性所起的作用。这句话中的“仅”是对时间的限制,突出了时间之短,说明高速磁悬浮列车具有高速、便

捷的特点。

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

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作答本题时,联系当前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表述自己对

于未来交通的设想即可。

点睛: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以帮助对文意的理解。这类题型有助于让学生独立发表见解,

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作答时注意言之有据。

11、1.B

2.B

3.画面内容:图中有一棵树干上有“国家发展”四字的枝繁叶茂的大树,结出一个个“民生改善”的果实,树下男女

老幼每人手里捧着一个果实喜笑颜开。(言之有理即可)寓意: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得到发展,民生随之改善,人民因此

享受到福利。(言之有理即可)

4.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民生改善。

5.①将“为了人民”作为改革开放的一条主线。②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

者和真正的英雄。

【解题分析】

1.结合“材料一”中的内容“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复兴号'高铁,在神州大地上飞驰”可知,“复兴号”高

铁是我国自主研发的,B项表述错误。

2.结合材料内容,可知是“改革开放使民生得到改善、国家得到发展”而不是因为脱贫攻坚,B项描述错误。

3.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注意结合画面内容分析,注意画面中树上的汉字“国家发展”“民生改善”和树下男女老幼

手捧果实喜笑颜开的生动表情。并据此结合题干中“改革开放”的重要提示进行分析解答。

4.解答时注意“材料一”中提及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最终跃居世界第2、自主研发的“复兴号”高铁在神州大地上飞

驰、“建设美丽家园”的“绿色革命”以及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材料二”则以深圳这一座城市为缩影,表明了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建设工作。“材料三”则重点突出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民生“获得”。

5.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仔细阅读“材料四”,找到相关句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

民情、致力民生”“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

的”概括作答即可。

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

12、(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或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或保尔)为了

救朱赫来而袭击押送兵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

(2)文段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