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阅卷人

、单选题

得分

1.某次公益活动中,共募得捐款32100000元,将321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321x108B.3.21x107C.3.21x106D.321x105

2.如图,哪一个选项的右边图形可由左边图形平移得到()

AFhB.QFc.FFD.

3.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i,长与宽的差是那么长与宽分别为()

A.3cm,5cmB.4cm,5cmC.4.5cm,3.5cmD.10cm6cm

4.在实数白,及",V16,竿,71,20123122312223…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5.下面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调查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B.调查我市食品合格情况

C.调查你在的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

D.调查南京电视台《今日生活》收视串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6,-2)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7.若久<y,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有()

A.%+5<y+5B.-2%<—2yC.a2%>a2yD.%—1>y—1

8.如果方程组的解为,那么“口”和“△”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zy=3

A.14,4B.11,1C.9,-1D.6,-4

9.如图,折成正方体后,如果相对面所对应的值相等,那么x的平方与y的立方根之和为()

A.2B.3C.4D.5

10.如图,AB||CD,将一副直角三角板作如下摆放,ZGEF=60。,Z.MNP=45°.下列结论:①GE||

MP;②NEFN=150。;③NBEF=75。;④乙4EG=NPMN.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B.2C.3D.4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L16的算术平方根是

12.已知是方程3m久一2y=9的解,则m=.

13.在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都匀市有40名同学进入复赛,把他们的成绩分为六组,第一组〜第四组的

人数分别为10,5,7,6,第五组的频率是0.2,则第六组的频率是.

14.不等式组1:的解集是0<久<2,那么(a+b)2023=.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P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从原点出发,第1次运动到点Pi(L1),

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P3C,-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点「2023的坐

阅卷入

得分

16.计算:(_2猿_|_51_V144

17.解方程组就M■

I。人Iy—/

18.如图,已知NB=118。,C4平分NBC。,AB||CD,求N1的大小.

19.如图所示,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0及4

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1)直接写出A、B、C三点的坐标;

(2)将AABC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AiBiQ,画出△A/IQ;

(3)求AZIBIQ面积.

20.某校团委生活部为了了解本校七年级学生的睡眠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七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间情

况,并绘制了如下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组另U频数频率

3<t<420.04

4<t<540.08

5<t<612b

6<t<7140.28

7<t<8a0.24

8<t<960.12

合计501.00

(1)上面频数分布表中,a=,b=;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若初中生合理的睡眠时间范围为7<t<9,那么请你估算该校500名七年级学生中睡眠时间在

此范围内的人数是多少?

21.已知:如图所示,NABD和/BDC的平分线交于E,BE交CD于点F,Z1+Z2=9O0.

(2)试探究/2与/3的数量关系.

22.为引导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某校七(2)班决定购买A、B两种书籍.若购买A种书籍1本

和B种书籍3本,共需要180元;若购买A种书籍3本和B种书籍1本,共需要140元.

(1)求A、B两种书籍每本各需多少兀?

(2)该班根据实际情况,要求购买A、B两种书籍总费用不超过700元,并且购买B种书籍的数量

是A种书籍的|,求该班本次购买A、B两种书籍有哪几种方案?

23.如图

B

CFD

图3

(1)【感知】如图1,AB||CD,ZAEP=50°,ZPFD=120°,求NEPF的度数;

(2)【探究】如图2,AB||CD,ZAEP=48°,ZPFC=122°,求NEPF的度数;

(3)【应用】如图3,在以上【探究】条件下,ZPEA的平分线和NPFC的平分线交于点G,求NG

的度数.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B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32100000=3.21X10000000=3.21X107.

故答案为:B.

【分析】把一个绝对值不小于1的数写成axion的形式(其中上间<10,n是正整数,n的值等于原数中

整数部分的位数减1),这种形式的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据此可得答案.

2.【答案】C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C中的图形是平移得到的.

故选C.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作答.

3.【答案】C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宽为y,

(x+y=16+2①

Ix-y=l@,

①+②,得%=4.5,

①-②,得y=3.5,

二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4.5cm,3.5cm.

故答案为:C.

【分析】设长方形的长为x,宽为y,根据长方形周长是16cm可列出方程x+y=8,再根据长与宽的差是

1cm可列出方程x-y=l,联立方程组解得x、y的值.

4.【答案】B

【知识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无理数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2,V16=4,

•••在实数条,口,V16,竿,兀,20123122312223…中,无理数是m20123122312223...,共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立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将需要化简的数进行化简;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常见的无理数有四类: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与兀有关的数,③规律性的数,如

0.101001000100001000001…(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0)这类有规律的数,④锐角三角函数,如

sin60。等,根据定义即可一一判断.

5.【答案】C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A、该调查的调查对象数量大,不方便采用全面调查,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该调查的调查对象的覆盖面广数量大,不方便采用全面调查,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该调查的调查对象数量合适,可采用全面调查,故选项C符合题意;

D、该调查的调查对象数量大,不方便采用全面调查,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遇到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作调查的情况,不适合用普查方式,需要采用抽

样调查,据此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6.【答案】D

【知识点】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6,-2)中,x=6>0,y=-2<0,

•••点(6,-2)在第四象限.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点的坐标符号与象限的关系:第一象限的点(+,+),第二象限的点(-,+),第三象限的

点第四象限的点(+,-),判断得出答案.

7.【答案】A

【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

.1.%+5<y+5,故选项A成立;

B、x<y,

-2x>-2y,故选项B不成立;

C、当a=0时,a2x-a2y—0,故选项C不成立;

D、vx<y,

%-1<y-1,故选项D不成立.

故答案为:A.

【分析】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到的不等式仍成立,据此可判断A、D选项;不

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正数,所得的不等式仍成立;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负

数,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所得的不等式才成立,据此判断B、C选项.

8.【答案】B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析】【解答】把x=5代入x-2y=3,得5-2y=3,解得:y=l,即△表示的数为1,

把x=5,y=l代入2x+y=口,得10+1=口,所以口=11,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方程组解的意义,将其代入方程使方程成立。故将x值代入2式,求出y,再代入1式即

可求出“口”。

9.【答案】D

【知识点】实数的运算;几何体的展开图;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解答】解:如图,编号相同的面是折成正方体后的相对面,

■■■相对面所对应的值相等,

(x+y=3①

"(x-y=1②,

①+②,得久=2,

①-得y=1,

x2+=22+V1=4+1=5.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找相对面的方法:“Z”字两端是对面,一线隔一个,先知道折成正方体

后的相对面,再根据相对面所对应的值相等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得x、y的值,然后求出x的平方与

y的立方根之和.

10.【答案】D

【知识点】角的运算;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乙GEF=60°,NGFE=30°,/.EGF=90°=乙MPN,4PMN=乙PNM=45°,

Z.MPG=Z.EGP=90°,

EG||PM,故①符合题意;

•••AEFG=30°,

:.乙EFN=180°-30°=150°,故②符合题意;

如图,延长EG交AB于K,

CMND

•••AB||CD,

•••乙GKE=乙PNM=45°,

•••"EG=90°-45°=45°,

ZBEF=180°-45°-60°=75°,AAEG=Z.PMN=45°,故③④符合题意;

综上:正确的有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D

【分析】证出NMPG=乙EGP=90°,得出EG||PM,故①符合题意;证出NEFN=180°-30°=

150°,故②符合题意;证出NBEF=180。一45。-60。=75。,^AEG=/.PMN=45°,故③④符合

题意;即可得出答案。

11.【答案】4

【知识点】算术平方根

【解析】【解答】742=16,

-716=4-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出结果.

12.【答案】5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析】【解答】解:把仁Z;代入方程3g—2y=9,

得3租-2x3=9,

m=5.

故答案为:5.

【分析】将x、y的值代入原方程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进而解得m的值.

13.【答案】0.1

【知识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解:第五组的人数:40X0.2=8(人),

第六组的人数:40-10-5-7-6-8=4(人),

第六组的频率:4+40=0.1.

故答案为:0.1.

【分析】先利用第五组的频率乘以总人数求得第五组的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前五组人数得到第六组人

数,然后计算出第六组的频率.

14.【答案】1

【知识点】代数式求值;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尸2:>%,

解不等式①,得%>4一2a,

解不等式②,得X〈竽,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0<久<2,

(4—2a=0

‘I竽=2,

解得a=2,b=-1,

.­.(a+b2。23=(2-l)2023=1.

故答案为:1.

【分析】先分别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再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列出关于a、b的方程组,进而解得a、b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求得代数式的值.

15•【答案】(2023,-2)

【知识点】点的坐标;探索图形规律

【解析】【解答】解:分析图象可以发现,点P的运动每4次位置循环一次;

每循环一次向右移动四个单位,

而2023=4x505+3,

当第504循环结束时,点P位置在(2020,0),在此基础之上运动三次到(2023,-2).

故答案为:(2023,-2).

【分析】分析图象可以发现,点P的运动每4次位置循环一次;每循环一次向右移动四个单位,从而用

2023+4,商决定循环次数,余数判断出具体位置,从而结合规律可得答案.

16.【答案】解:原式=4-5-12

-13

【知识点】实数的运算

【解析】【分析】先分别计算乘方、开方运算和绝对值,再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17.【答案】解:7R,

13%+y=7@

②-①,得2x=2,解得x=l,

把x=l代入①,得l+y=5,解得:y=4,

所以仁〉

【知识点】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利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8.【答案】解:平分NBCD,

・•・Z-BCA=z.2.

•・.AB||CD,

ZB+Z2+LBCA=180°,Z2=Z1,

••・Z-BCA=z,2=z.1.

・•・ZB+2zl=180°,

・・・118。+241=180°,

解得21=31°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先通过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Z.BCA=N2,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得Z.BCA=22=

41,然后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得N1的度数.

19.【答案】(1)解:,4(-4,2),B(-l,3),C(-2,-1);

(2)解:如图所示,△A/iG即为所求.

[1]

(3)角军:=4X3—x3x1—x2x3—x1x4=5.5

・•・△C]面积的面积为5.5.

【知识点】点的坐标;作图-平移;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

【解析】【分析】(1)根据原点。的位置,利用网格图确定点A、B、C三点到坐标轴的距离,进而表示

出三点坐标;

(2)利用网格纸的特点,由平移的性质分别找到点A、B、C三点都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

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对应点Ai、Bi、Ci,再连接即可;

(3)观察图形,利用割补法可知△AiBiCi的面积等于其外接矩形面积减去3个直角三角形面积,据此列

式计算即可.

...估算该校500名七年级学生中睡眠时间在此范围内的人数是180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与频率;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解析】【解答】解:⑴a=50X0.24=12;b=12+50=0.24;

故答案为:12;0.24;

【分析】(1)根据频率=粤,利用表格中的对应数据求得a、b的值;

息数

(2)由(1)可得第5组的频数为12人,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表示出来即可;

(3)先计算样本中睡眠时间范围为7M<9的人数所占频率,再用该校七年级学生的总人数乘以样本中

睡眠时间范围为7Wt<9的人数所占频率,可计算该校七年级学生中睡眠时间在此范围内的人数.

21.【答案】(1)证明:VBE,DE平分NABD、NBDC,

:.Z1=jZABD,Z2=ZBDC;

VZ1+Z2=9O°,

.•.ZABD+ZBDC=180°;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解::DE平分NBDC,

・・・N2=NFDE;

VZl+Z2=90°,

.,.ZBED=ZDEF=90°;

.\Z3+ZFDE=90°;

AZ2+Z3=90°.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1)已知BE、DE平分NABD、ZBDC,且Nl+N2=90。,可得NABD+NBDO180。,

根据同旁内角互补,可得两直线平行.(2)已知Nl+N2=90。,即NBED=90。;那么N3+NFDE=90。,将

等角代换,即可得出N3与N2的数量关系.

22.【答案】(1)解:设A种书籍每本x元,B种书籍每本y元,由题意得

fx+3y=180

(3x+y=140'

解得:g:to-

答:A种书籍每本30兀,B种书籍每本50兀。

(2)解:设购买A种书籍a本,则购买B种书籍|a本,由题意得

30a+50x|a<700,

解得:a<冬,

又a为正整数,且|a为整数,

所以a=2、4、6,共三种方案,

方案一:购买A种书籍2本,则购买B种书籍3本,

方案二:购买A种书籍4本,则购买B种书籍6本,

方案三:购买A种书籍6本,则购买B种书籍9本。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中所对应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方程即可。

(2)根据总价=单价x数量,根据相应的数量关系列出关于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