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学案【学习目标】1.概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程及表现。理解科技革命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2.简述20世纪以来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冷冻食品工业与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并分析其意义。3.说明世界饥饿问题出现的原因,概述联合国、中国等为消除饥饿所做的努力。简析中国的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成就取得的原因及意义。【学习重难点】重点: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难点: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预习新知】知识点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农业生产的现代化(1)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转变。(2)过程①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②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3)表现①农业机械现代化原因20世纪以来,、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各国特点美国农业机械以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影响a.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b.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转变②杂交育种技术进步成就美国1930年,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由过去的100千克增加到350千克墨西哥1941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小麦亩产量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续表成就菲律宾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一季稻的亩产可达600—650千克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2014年,“”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意义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2.畜牧业现代化(1)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2)生产规模大型化。3.渔业现代化(1)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2)水产养殖向、机械化、经营发展。(3)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知识点一1.(1)现代农业(2)①农业机械化②单位面积产量(3)①汽油拖拉机大型自动化②中国超级杂交水稻2.(1)自动控制3.(2)工厂化集约化知识点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时间表现原始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来存储余粮古代社会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功能20世纪50年代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储粮技术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2.食物储存技术的发展(1)古代食品保存: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2)冷冻食品加工的发展: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3)冷冻食品储存:家用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产业也发展起来。(4)中国冷链物流产业:2010年,中国颁布《》,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知识点二1.陶器保鲜美国机械制冷低温2.(3)冰箱冷链物流(4)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知识点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粮食安全(1)产生原因①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②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③各国政府都把保障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2)解决措施世界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中国1996年,发布了《》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3)取得成就: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30476.5万吨,2020年达到66949万吨。2.食品安全(1)产生原因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2)解决措施①世界: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②中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中国政府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知识点三1.(1)③粮食安全(2)中国的粮食问题粮食基本自给2.(1)③食品添加剂(2)②法律【巩固训练】1.1958年,德国成功研发了机械制冷低温储粮专用设备谷物冷却机,并开始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逐渐被德国粮食仓储业普遍采用,完全替代了化学药剂熏蒸。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的普遍使用()A.扩大了粮仓仓储容量 B.有利于食品与环境安全C.解决了大气污染问题 D.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2.1996年,国家实施“种子工程”,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出台《种子法》等多项配套法规,累计投资近63亿元,建成农作物种质资源库39个。我国种子生产能力由640万吨提高到800万吨。“种子工程”的实施反映了()A.立法工作回应民生关切 B.种业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备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D.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提升3.1820年,生活在伦敦的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库姆写道:“我们吃的泡菜是用铜染绿的;我们吃的醋是用硫酸勾兑的;我们吃的奶酪是在坏了的牛奶里掺入木粉或木薯粉制成的;我们吃的糖果是将糖、淀粉和黏土混合在一起,再用铜和铅染色的。”这一记录旨在说明()A.化学添加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B.消除饥饿是各国重要职责C.工业革命必然会造成食品污染 D.农业现代化丰富食物供应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考证,为了鲜荔枝运到长安,古人将藏在地窖的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带有隔温夹层的木箱中进行运输。荔枝保鲜箱可谓当时冷库的雏形,而快马加鞭又全程“低温”的荔枝运输队伍,也算得上世界上较早的“冷链”系统。由此可知()A.物种交流受到重视 B.生活催生冷链物流C.长途贩运发展迅速 D.茶马古道开始兴盛5.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浙江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及产业链。这主要得益于()A.环境治理和气候变化 B.河流疏浚和交通便利C.改革开放和土地流转 D.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6.在蔬菜专用的收获机器收获莴苣时,会先用射线照射莴苣头以确定其是否成熟。当机器横向通过作物时,作物发出的辐射能量下降到低于某预定数值时仪器就会发出一个信号,用以说明射线所照射的莴苣是可以摘取的,机器上的切割机就会自动切下所选定的莴苣。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A.智能化 B.规模化 C.市场化 D.社会化7.183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济贫法(修正案)》,史称“新济贫法”。它比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要严苛很多,如规定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贫民习艺所中从事苦役的贫民,而贫民习艺所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英国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B.减少政府开支以应对经济衰退C.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 D.惩戒工人运动以维护民主政治8.在某一时期,英国进口的主要商品由传统的香料、茶及瓷器等,变为大量进口金属、染料及棉花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世界市场形成 C.中国闭关锁国 D.生产方式变化9.《“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生产过程整洁卫生并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动监测已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时处置不符合标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据此可以看出()A.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 B.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进C.国家卫生环境已经得到改善 D.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开始受到关注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据考证,为了把鲜荔枝运到长安,古人将藏在地窖的寒冰和荔枝一起放入带有隔温夹层的木箱中进行运输。荔枝保鲜箱可谓当时冷库的雏形,而快马加鞭又全程“低温”的荔枝运输队伍,也算得上世界上较早的“冷链”系统。由此可知()A.物种交流受到重视 B.生活需要催生冷链物流C.长途贩运发展迅速 D.茶马古道开始兴盛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58年的德国。根据材料“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逐渐被德国粮食仓储业普遍采用,完全替代了化学药剂熏蒸。”可知,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即利用制冷机产生的冷量对自然空气进行冷却降温,除湿,再通过风机及粮仓内的通风管道使冷却后的空气穿过粮堆,使粮食温度降到15°C以下进行低温储藏的一项科学,先进的粮食储藏技术,有助于无污染的储存粮食和保护环境安全,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粮仓仓储容量扩大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并不能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表述有误,排除C项;21世纪以来,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的说法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1996年,国家实施‘种子工程’,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出台《种子法》等多项配套法规”可知,国家通过法律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了我国种子的生产能力,促进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能力提升,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重点是粮食安全和种子安全,并未反映“民生关切”,排除A项;“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备”只是反映的表象并不是本质,排除B项;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初步确立”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故选D项。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时期的食品安全问题。材料“我们吃的泡菜是用铜染绿的;我们吃的醋是用硫酸勾兑的;我们吃的奶酪是在坏了的牛奶里掺入木粉或木薯粉制成的”体现的是化学添加剂引发食品安全问题,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化学添加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B、C、D与材料无关,排除。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食品储藏方式。根据材料可得出,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催生了冷链物流的产生,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物种交流,排除A;材料强调物品的保鲜,而不是强调长途贩运发展迅速,排除C;“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D。5.答案:D解析:本题以浙江出现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及产业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互联网+农业”的特征。从题干中可看出,浙江的特色农产品基地生产的产品,通过营销公司、微商和客户之间建立起了一条产业链,而这条产业链的沟通方式主要是网上订单和网络物流,故D项正确。6.答案:A解析:蔬菜收获机器利用射线确定莴苣是否成熟,并对成熟莴苣进行自动收割,这一新技术体现了现代农业生产工具智能化的特点,故选A项;规模化指事物的规模大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排除B项;市场化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排除C项;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排除D项。7.答案:C解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材料中的法案实际上是希望贫民进入工厂从事劳动,维持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故C项正确;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故A项错误;当时英国还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其经济是快速发展而不是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主要的目的是为当时的工厂提供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和维护民主政治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8.答案:D解析:金属、染料及棉花属于原料,是工业化发展所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这一时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产品的需求随之转变,D项正确;新航路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