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耳和听觉【期末复习】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1/09/wKhkGWZsQzyAdXWVAAIq8uJFXWI794.jpg)
![2 3耳和听觉【期末复习】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1/09/wKhkGWZsQzyAdXWVAAIq8uJFXWI7942.jpg)
![2 3耳和听觉【期末复习】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1/09/wKhkGWZsQzyAdXWVAAIq8uJFXWI7943.jpg)
![2 3耳和听觉【期末复习】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1/09/wKhkGWZsQzyAdXWVAAIq8uJFXWI7944.jpg)
![2 3耳和听觉【期末复习】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1/09/wKhkGWZsQzyAdXWVAAIq8uJFXWI79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耳和听觉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一、选择题1.(2022春·浙江绍兴·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高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利用次声波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2.(2022春·浙江金华·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鸟语花香”这一成语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听到“鸟语”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B.接收到“鸟语”的感受器位于耳廓C.闻到“花香”的感觉是在鼻腔中产生的 D.不同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相同3.(2022春·浙江丽水·七年级统考期末)每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挖耳屎不当很容易造成传导性耳聋,最有可能损坏的是()A.鼓室 B.耳蜗 C.鼓膜 D.听小骨4.(2021春·浙江金华·七年级统考期末)无论我们在何处,我们都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对周围世界产生各种感觉,下面有关感觉的描述正确的是()A.“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了”是由于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B.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相同的C.酸、甜、苦、辣都是人的基本味觉D.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鼓膜是我们的听觉感受器5.(2021春·浙江嘉兴·七年级统考期末)无论人在何处,都会依靠各种器官接受周围世界各种刺激,并产生各种感觉,以适应周围环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皮肤具有保护功能,也可感受外界刺激 B.耳感受各种声音,也帮助身体保持平衡C.产生味觉等各种感觉的部位都在大脑 D.嗅觉灵敏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6.(2020春·浙江杭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用大小不同的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D.用发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7.(2020春·浙江·七年级统考期末)学校每周一的室外晨会上,常用的扩音设备是用来(
)A.加大声音的速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变声音的音色 D.增大声音的响度8.(2020春·浙江台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各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手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人不能听到蝴蝶飞翔的声音,是因为蝴蝶飞翔时的频率太低C.超声波是指频率不超过20000赫的声波D.土电话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9.(2020春·浙江湖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利用钢尺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B.乙实验:不断抽气时,听到的钟声逐渐变小,声源振幅不断变小C.丙实验: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鼓面的振动频率的关系D.丁实验:土电话通话说明气体传声效果比固体好10.(2020春·浙江湖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a实验将声波与水波作类比,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形式也是波B.图b实验中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叉发出声音是由声叉振动产生的C.图c是高速路的隔音墙,能减弱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D.图d中的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易被反射的原理,人听到倒车时的蜂鸣声就是超声波的声音11.(2020春·浙江绍兴·七年级统考期末)小科在学习《耳和听觉》这一节时做了一些笔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耳是听觉器官,所以在耳中产生听觉 B.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是有一定限度的C.人们将响度、音调、音色称为声音三要素 D.优美的音乐在一定时候也会成为噪声12.(2020春·浙江杭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听长笛和箫吹奏同一首乐曲,能够区分是两种不同乐器,这是靠辨别声音的音色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让医生听得更清楚C.声音在不同得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D.考试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13.(2020春·浙江绍兴·七年级统考期末)小张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B.音叉的振动频率与敲击的力度有关C.小张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14.(2020春·浙江杭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2400多年前战国早期的文物,编钟的钟体呈合瓦形,敲击钟的正面和侧面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称为“一钟双音”,其主要原因是敲击正面时振动的频率不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听到编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编钟发出优美的声音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C.敲击体积不同的编钟,响度一定不同D.敲击编钟的正面和侧面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15.(2020春·浙江杭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近段时间.一首名叫《惊雷》的喊麦歌曲刷屏各大短视频平台,“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同学们争相模仿,其中小乐同学的模仿受到大家的称赞,堪比原唱。“堪比原唱”称赞的是他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波长二、单选题16.(2022春·广西贵港·七年级统考期末)用手掌托住耳廓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能够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三、填空题17.(2022春·浙江台州·七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保护听力使用耳机时要遵循国际上公认的“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60%,声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使用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1)耳是人体听觉器官,耳感受到外界声波刺激后,在___________形成听觉;(2)国际上公认的“60-60-60”原则,主要在于控制声音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8.(2022春·浙江湖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1)人的听觉器官是___________;(2)歌曲需要填词作曲,作曲者谱写的曲是演唱者唱歌时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3)运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声呐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19.(2020春·浙江台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为直径为10cm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
(1)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5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此实验说明了______。
A.声音具有能量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声音由振动产生(2)为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小组成员将甲、乙两筒的距离s分别调节到10cm、15cm、20cm,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说明了________。
(3)以上两次实验均用到乒乓球,请任意选择一次说明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20.(2020春·浙江台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小学艺术节上,古筝演奏者倾情演奏了《女儿情》《高山流水》等曲目赢得到一片掌声。
(1)演奏者用手指拨动琴弦时,声音是由于琴弦________产生。
(2)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演奏者的演出,这是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
(3)某同学坐在最前排还是不能看清演奏者,针对他平时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的眼睛问题,下面两个示意图中正确的矫正方法是________。四、探究题21.(2022春·浙江金华·七年级统考期末)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是直径为10cm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实验1]: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5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1)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填字母)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由振动产生(2)实验1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3)[实验2]分栏筒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小组成员将甲、乙两筒的距离s分别调节到10cm、15cm、20cm,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根据实验2: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详解】A.声波传播需要介质,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C.减弱噪声有三种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了噪声的产生,故C正确;D.利用超声波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故D错误。故选C。2.A【详解】A.听到“鸟语”,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故A正确。B.“鸟语”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相关神经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故B错误。C.闻到花香是香气分子刺激鼻腔中的嗅觉感受器,再通过神经传导在我们的大脑内形成了嗅觉,故C错误。D.不同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A。3.C【分析】声音的传导途径: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详解】挖耳屎会导致传导性耳聋,其最有可能破坏的就是鼓膜。因为用力太大会刺激到鼓膜,甚至是挖穿。故选C。4.A【分析】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详解】A.嗅觉的适应性,因此,“时间长了,腥臭味闻不出来了”这是属于嗅觉适应,A正确。B.人体的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例如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B错误。C.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麻、凉、金属味等十种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鲜是基本味觉,C错误。D.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耳蜗是我们的听觉感受器,D错误。故选A。5.D【分析】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详解】A.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这属于第一道防线,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皮肤覆盖在身体表面,对人体内部具有屏障作用;真皮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外界刺激,A不符合题意;B.耳能感受各种声音,在耳蜗上部的三个环形管子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身体的平衡,这三条管子称为“半规管”,里面充满了液体,当你运动时,管内的液体会随着一起动。耳蜗的神经末梢此时就可收集到信息,并将其送到大脑。这样,人就能判断自己是向下还是向上,是向前还是向后运动了。B不符合题意;C.产生味觉等各种感觉的部位都在大脑,C不符合题意;D.嗅觉灵敏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D符合题意。故选D。6.C【详解】A.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A不符合题意;B.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高度不同,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D.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详解】A.扩音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扩音时,声音的频率不变,所以音调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扩音时,声音的音色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扩音时,声音的响度变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8.C【详解】A.手捂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不合题意;B.人不能听到蝴蝶飞翔的声音,是因为蝴蝶飞翔时的频率太低,发出次声波,故B正确,不合题意;C.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000赫的声波,故C错误,符合题意;D.“土电话”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9.A【详解】A.甲实验: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第一次伸出桌面的长度大些,第二次伸长桌面的长度小些,注意观察钢尺的振动频率大小与音调高低之间的关系,故A正确;B.乙实验:不断抽气时,听到的钟声逐渐变小,这是因为传声介质越来越少;声源是闹钟,它的铃声由发条驱动,因此振幅几乎保持不变,故B错误;C.丙实验:用大力敲击鼓面时,纸屑跳动的高;用小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低,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鼓面的振动幅度的关系,故C错误;D.丁实验:“土电话”的传声介质是细线而不是空气,因此说明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故D错误。故选A。10.D【详解】A.图a实验将声波与水波作类比,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形式也是波,故A正确,不合题意;B.图b实验中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B正确,不合题意;C.图c是高速路的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能减弱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故C正确,不合题意;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Hz,超出了人类的听觉范围,即人类听不到超声波,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1.A【分析】(1)根据听觉形成的过程分析。(2)人耳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3)根据声音的三要素分析。(4)根据噪声的定义分析。【详解】A.耳蜗里的听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由听觉神经传进大脑,最后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故A错误,符合题意;B.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是有一定限度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声音三要素为响度、音调、音色,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凡是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就都是噪声;音乐虽然优美,但是晚上人们都休息的时候播放,肯定影响人体的健康,也就是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2.A【详解】A.我们能听出不同的乐器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同辨别的,故A正确;B.“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故B错误;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故C错误;D.考试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13.C【详解】A.该实验中,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音叉的振动幅度与敲击的力度有关,故B错误;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C正确;D.如图所示实验,发现小球会跳动,即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跳动,便于观察,故D错误。故选C。14.C【详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编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由振动产生,编钟发出优美的声音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符合题意;D.编钟的钟体呈合瓦形,敲击钟的正面和侧面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称为“一钟双音”,其主要原因是敲击正面时振动的频率不同,即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5.B【详解】不同人的声音音色不同;所以,网友们模仿传唱,主要模仿的是音色。故选B。16.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耳朵的结构,耳朵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耳廓、外耳道属于外耳,鼓膜和听小骨属于中耳,耳蜗和半规管属于内耳,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外耳道的作用是将声波传到中耳,鼓膜的作用是传导声波,听小骨的作用是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耳蜗的作用是感受外界刺激,将声波转换为神经冲动,半规管和前庭的作用是感受头部运动的方向。17.大脑皮层响度【详解】(1)[1]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因此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2)[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60-60-60原则即耳机音量分贝须少于60分贝,耳机音量须少于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时间须少于60分钟,主要在于控制声音响度。18.耳朵/耳音调不能【详解】(1)[1]人的听觉器官是耳朵;(2)[2]一首歌曲的作曲,作曲家主要谱写的是演唱者唱歌时的音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歌曲的旋律;(3)[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声呐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塔吊设备销售与现场安装指导服务合同(2025年)
- 体检检查法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墓地开发与管理合作协议
- 内控培训之财务风险管理(企业培训课件)
- 《台体体积的计算》课件
- 14蜜蜂(课件)【知识精研】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长期经济增长》课件2
- 《饭店的量化管理》课件
- 3.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知识精研】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2025至2031年中国密封型行程开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学科模拟试卷(广东专属)
- 光伏安全施工方案范本
- 2025年大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上半年江苏省南通如东事业单位招聘7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计划与教案
- 【课件】液体的压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解读课件
- 冷冻食品配送售后服务体系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自动光学检测仪(AOI)市场竞争格局与前景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 销售培训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