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区(五四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牟平区(五四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牟平区(五四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牟平区(五四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牟平区(五四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牟平区(五四制)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三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请将答案书写到答题纸中,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字。

幽悄()蓦()然繁衍()

山lù()迁xǐ()fú()水

【答案】①qiǎo②.mò③.yǎn④.麓⑤.徙⑥.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幽悄:yōuqiǎo,形容声音微弱,听不清楚。也形容环境寂静无声。

蓦然:mòrán,忽然;猛然

繁衍:fán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指繁殖衍生;使繁殖衍生。

山麓:shānlù,山坡和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为山麓。

迁徙:qiānxǐ,迁移;搬家。

凫水:fúshuǐ,意思是泅水,游泳。

2.默写。

(1)求之不得,_。(《诗经·关雎》)

(2)______,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纷纷暮雪下辕门,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与君离别意,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6)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答案】①.寤寐思服②.坐观垂钓者③.风掣红旗冻不翻④.同是宦游人⑤.青青子衿⑥.其岸势犬牙差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寤寐、钓、掣、宦、衿、势"等字词容易写错。

3.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她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以声出字,字义清晰。声音逐渐升高,更加凸显字义,忽而在最高音处戛然而止。——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

B.夜读“岳阳楼诗词选”,最有气魄的还是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和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句中标点符号运用准确。

C.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这句话有语病,应去掉“根据"或“显示”。

D.《小石潭记》《核舟记》作者分别是“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苏轼。——这句话中文学常识表述是错误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B.有误。书名应使用书名号,而不是引号;因此,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夜读《岳阳楼诗词选》……”。

故选B。

4.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组织有关“二十四节气"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节气概述】

春盎然,暑滋长,秋静收,冬贮藏。“二十四节气”文化与自然物候现象和中华农业文明相伴而生,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绵延赓续千年,是可以持续jí取营养的优秀文化遗产。

观测物候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划分制定出了二十四节气。我国物候学奠基人竺可桢在其著作《物侯学》中用①(A.深入浅出B.平易近人)的语言阐述了物候学的相关理论。物候学是观测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繁殖,了解气候变化对动植物影响的科学。也许有人会问,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为什么不用现代化手段,用仪器测出数据指导农时,而要采用古老的观测方法呢?这是因为,物候是农作物所需要的许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全国各地物候特点②(A.大相径庭B.千差万别),通过经年累月观测总结出来的物候历,对指导农业生产起到简单便捷的效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字。

贮()藏jí()取

(2)在①②处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写序号即可)

(3)提取下面句子主干。

通过经年累月观测总结出来的物候历,对指导农业生产起到简单便捷的效用。

【节气诗句】

(4)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东方人智慧的结晶。下列诗句与节气无关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料量还轻。

C.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D.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节气特点】

(5)同学们在参与活动时,搜集了一些与节气相关的俗语,请你认真阅读这些俗语,根据俗语内容,概括相应节气的特点。

示例:谷雨谚语集锦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谷雨下秧,大致无妨。节气特点:适宜栽种处暑谚语集锦叶子长得强,枣子灌满瓤。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处暑高粱红,家家遍拿镰。节气特点:

【答案】(1)①.zhù②.汲

(2)①A②.B

(3)物候历起到效用。(4)D

(5)示例:许多农作物成熟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贮藏:zhùcáng,储藏。指把一样东西长久的保管起来。

汲取:jíqǔ,吸取,汲取教训;从中取得。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第一空:“深入浅出":这个成语意味着讲话或写文章的内容深刻,但语言表达却浅显易懂。“平易近人”: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人的态度或言语和蔼可亲,使人容易接近。语境分析:在描述竺可桢在《物候学》中阐述物候学相关理论时,需要的是一个既能够体现理论的深度,又能让普通读者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因此,“深入浅出"更贴合这一语境,因为它强调了内容的深刻与表达的简单。故选A。

第二空:“千差万别”:这个成语形容事物之间的差异极大,种类繁多,各不相同。“大相径庭":这个成语表示事物之间有很大的差别,通常指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显著不同。语境分析:在描述全国各地物候特点时,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突出各地特点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词语。因此,“千差万别”符合这一需求,因为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各地物候特点的多样性。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缩写句子。首先,识别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这个句子虽然较长,但其核心意义仍然可以通过找到这三个部分来概括。

主语:“物候历"。这是句子描述的主要对象,即“经年累月观测总结出来的物候历”。但在这个提取主干的语境中,我们可以简化它,只保留“物候历"作为主语。

谓语:“起到”。这是句子中描述主语动作的部分,表示“物候历"具有某种作用或功能。

宾语:“效用”。这是谓语“起到"所指向的对象,表示“物候历”所起到的具体作用或效果是“效用"。

故缩写句子为:物候历起到效用。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明确提到了“清明"这个节气,描述的是清明时节人们祭祖扫墓的情景。

B.“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料量还轻。”这句诗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小满"这个节气名称,但从小满时节的天气特点(温和夏意浓)和农作物(麦仁满料)的生长情况可以看出,它描绘的是小满时节的景象。

C.“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明确提到了“冬至"这个节气,表达的是作者在冬至夜思念家人的情感。

D.“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虽然提到了“端午”,但端午并非二十四节气之一,而是一个传统节日,用来纪念屈原。

故选D。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由处暑谚语集锦中的“叶子长得强,枣子灌满瓤”可知,枣树在处暑时节叶子生长茂盛,枣子也已经饱满成熟,这暗示了处暑时期是枣子的收获期。同样,“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这句谚语说明,在处暑的晴天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着采摘新棉,这也表明棉花在这个时节已经成熟,可以进行采摘。而“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和“处暑高粱红,家家遍拿镰"两句则进一步描述了处暑时节农作物丰收的景象,金黄的高粱、满地的农作物都说明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些谚语共同描绘了一个农作物成熟的画面,展现了处暑时节的特点。因此,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空格应该填写与农作物成熟相关的内容,故此空应填“许多农作物成熟”。

名著阅读。

5.小语和小文同学去书店购买《经典常谈》时,发现有两个封面不同的版本,两人欣赏着两个封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帮小文补充完整。

小语:我喜欢封面一,《经典常谈》的作者是朱自清,此书以作者头像为封面,直接点明作品的作者。

小文:我喜欢封面二,________。

【答案】示例:封面二上一只小船,喻指此书是畅游中华传统文化的“航船”,可以带领我们驶向经典的海洋,让我们了解国学经典的前世今生,与作品主旨契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作品《经典常谈》及其封面设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帮助小文补充观点时,我们需要注意到封面的设计元素,并尝试从中解读出与作品内容或主题相关的含义。同时,我们的回答应该体现出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封面设计的独特见解。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全书共十三篇,涉及《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典著作,内容详实,语言流畅,旨在向读者普及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朱自清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修养和独到的见解,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条通往经典世界的途径。

示例:

小文:我喜欢封面二,因为它采用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手法,令人眼前一亮。封面上的小船不仅代表着书籍作为知识的航船,引领我们探索未知的领域,更寓意着《经典常谈》这本书就像一艘载满经典的航船,带领我们穿越时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小船所在的河流象征着历史的脉络,它静静地流淌着,见证着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这样的设计既符合《经典常谈》作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的主题,又充满了艺术感和想象力,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阅读了《经典常谈》同学们开展了内容猜读游戏,下面两个选文分别选自《经典常谈》的哪个篇目?请选择合适的选项,使之匹配。

诗文节选《经典常谈》篇目

《诗》《书》《礼》《乐》等是周文化的代表,所以他拿来作学生的必修科目。这些原是共同的遗产,但后来各家都讲自己的新学说,不讲这些;讲这些的始终只有“述而不作”的儒家。因此《诗》《书》《礼》《乐》等便成为儒家的专有品了。①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②

A.《战国策》第八B.《尚书》第三C.《诸子》第十D.《诗》第十二

【答案】①C②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①结合“《诗》《书》《礼》《乐》等是周文化的代表,所以他拿来作学生的必修科目。这些原是共同的遗产,但后来各家都讲自己的新学说,不讲这些;讲这些的始终只有‘述而不作’的儒家。因此《诗》《书》《礼》《乐》等便成为儒家的专有品了”可知,诗文节选出自《诸子》第十。《诸子》第十从诸子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介绍了诸子的出身和兴起,然后以孔子儒学为首,逐一介绍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最后写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战国时代言论思想极端自由的浪潮平息了,落笔分,收笔合,大开大合,介绍的很系统。故选C。

②结合诗文“(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可知,诗文讲述的是苏秦刺股的故事,而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曾经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而《战国策》就是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一本书。故选A。

7.《水浒传》中宋江被称为“及时雨"。书中说宋江“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请从书中选择一个能体现宋江这一特点的事例,简要介绍。

【答案】示例:晁盖、吴用劫了朝廷的生辰纲之后东窗事发,宋江得知官府正要派人逮捕晁盖,就立即给晁盖通风报信,让晁盖得以逃脱,正体现他“周人之急,扶人之困"的特点。(列举其他事例亦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分析。本题要求写出能体现宋江“及时雨”特点的事例。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原是郓城县押司,为人仗义疏财,人称“及时雨"。他怒杀阎婆惜后逃亡,后在江州浔阳楼题下反诗,被判死刑,幸得梁山好汉相救,最终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他带领梁山好汉多次打败官军,接受招安后,为朝廷征战四方,最后被奸臣毒害。

关于宋江的主要情节有:私放晁盖,宋江得知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后,通风报信帮助他们逃脱追捕;怒杀阎婆惜,阎婆惜发现了宋江与晁盖的往来书信并以此要挟,宋江一怒之下将其杀死;浔阳楼题反诗,宋江被发配江州后,在浔阳楼借酒消愁并题下反诗,被黄文炳告发;三打祝家庄,宋江带领梁山好汉三次攻打祝家庄,最终成功攻破。接受招安:宋江积极推动梁山接受朝廷招安,带领众人为朝廷征战;被毒身亡,宋江在征讨方腊后,被朝廷封官,但最终被高俅等人设计用毒酒害死。

示例:武松在柴进庄上患病将愈,欲回清河县寻找哥哥,却因缺少盘缠而滞留。宋江偶然遇见武松,了解情况后,不仅给武松钱财做路费,还与他结为兄弟,这体现了宋江周人之急、扶人之困的品质。

二、阅读(40分)

(一)古诗阅读(4分)

南征①

杜甫

春岸桃花水②,云帆③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②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又名“桃花汛”。③云帆:白帆。

8.诗歌首联描写景物,联系全诗分析其作用。

9.诗歌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8.示例:诗歌首联写诗人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如此景色本该令人愉悦,但是诗人面临的却是离乱漂泊、老病贫弱,面对美景诗人反而潸然泪下了。诗人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深化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

9.示例:既表达诗人即便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不减的情怀;又表达诗人知音难觅的感慨。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

在杜甫的《南征》一诗中,首联“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春水上涨,淹没了河岸,岸边的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同时,远处的天空飘着白云,白云之下,帆船正缓缓驶过枫树林,画面宁静而优美。然而,当我们深入解析这首诗时,会发现首联的景物描写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杜甫此时正面临着离乱漂泊、老病贫弱的困境,他的心情是沉重而悲苦的。面对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色,他并没有感到愉悦和宁静,反而更加触动了内心的悲伤。这种情与景的对立,正是杜甫在首联中运用景物描写所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他通过描绘美丽的春天景色,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凄凉和无奈,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强烈。这种反衬的手法,不仅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因此,首联的景物描写在《南征》一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了描绘画面,更是为了反衬诗人内心的情感,深化诗歌的主题,加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这种反衬的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复杂,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颈联“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年老多病、南征漂泊的处境,但同时表达了对朝廷的深深眷恋和感激之情。他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并未减少,他始终怀着对朝廷的忠诚和感恩之心,希望能够为国家尽一份力。这种情感在“君恩北望心"一句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即使他身处南方,也时刻向北遥望,思念着朝廷,表现出对朝廷的深厚感情。

尾联“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则表达了诗人知音难觅的感慨。他一生歌唱自苦,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欣赏他。这种孤独感和失落感在“未见有知音"一句中得到了深刻体现,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综合起来看,诗歌后两联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感恩、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心,同时也流露出他知音难觅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歌深厚的情感底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文言文阅读(11分)

选文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选文二

明日,宿旦子冈。甫①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询美②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甫:刚,才。②询美:确实美。询,通“洵”,信,确实。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B.阡陌交通交通:交往,往来

C.俱耘于田间俱:全,都

D.自恨不如远甚也恨:遗憾

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何陋之有

B.俱耘于田间___于我如浮云

C.其俗询美矣___其一犬坐于前

D.而妇人汲井且浣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2.翻译下面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余顾而慕之。

13.两个选文描写的场景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案】10.B11.D

12.(1)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2)我看了很羡慕他们。

13.示例:生活环境优美、祥和,人们安居乐业(要从环境和生活两方面做答)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B.句意:田间小路,交错相通。交通:交错相通;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A.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B.介词,在/介词,对于;

C.代词,代指江北/代词,其中;

D.都是连词表递进;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1)黄发:老人;垂髫:小孩;怡然自乐:安闲快乐。

(2)余:我;顾:看;慕:羡慕。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结合选文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和选文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可知,两文都描写了优美祥和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安居乐业的闲适生活。

【点睛】参考译文:

【选文一】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选文二】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大粪,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数目,孩子嬉戏欢笑,鸡狗相闻。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

(三)现代文阅读Ⅰ(13分)

白兰花

戴涛

①我每次走过街边的花店,总免不了朝里面的鲜花看上几眼,心想会不会有白兰花呢?可每次都会很失望。其实我也知道,白兰花是不会出现在花店里的,而且我也不是在花店里认识她的。

②那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黄昏,我下班后去一家百货公司买东西,这家公司坐落在已经繁华了百年的淮海路(旧名“霞飞路”)上。当我经过一个弄堂口时,感觉有一缕香气飘来,香气自然清幽,还夹带了一丝暖暖的甜味,这显然不同于平日里空气中弥漫着的各类人造香精。

③于是我开始寻找,在弄堂口我看到了一位六十来岁的妇人,她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她的跟前放着一个竹子编织的篮子,篮子里面铺着一块蓝条白底的湿毛巾,在毛巾的上面排着十几朵奶白色的小花,它两三厘米长,体型纤细,却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④“阿婆,这是什么花?"

⑤“白兰花。”

⑥“哦,白兰花,这花真好闻。"

⑦“嗯,这可是最迷人的花香。”

⑧老妇人说话的声音,还有她的笑容都显得特别优雅,完全颠覆了我平日里对街头摆摊者或者一般市民的印象。我被她吸引,便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卖花。

⑨这时走过一对青年男女,女子问男子:“老公,这是什么花?这么香呀。"男子说:“我也不知道。”于是他们蹲下来问老妇人。当知道这叫白兰花时,男青年显得异常兴奋:“哇,这就是白兰花!我看过几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老电影,里面都有在街头叫卖,‘白兰花’‘白兰花’。这叫声又嗲又糯,每次看完了电影,这声音还在我的脑子里转。"老妇人微笑着看着他们:“嗯,白兰花在这个城市被人喜欢的时间啊,已经超过了我的年龄。”

⑩女青年对男青年说:“老公,我要买。"

“好的。”“阿婆,这花多少钱一朵?"

“难得你们年轻人喜欢,就送给你啦。”说完,老妇人从篮子里精心挑选出一朵白兰花,小心翼翼地把拴在花上的铁丝弯成一个钩子,将花轻轻地挂在了女青年胸前的扣子上,随后还送上一句祝福:祝福你们像白兰花一样美好。

眼前的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我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了。

告别了老妇人,我的心情却有些沉重。如果不是生活拮据,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会坐在弄堂口卖花吗?可照她这样的卖法,一天又能挣几个钱?

我开始有意无意地路过那里,然后买一朵白兰花。不久后的一天,我和一位经营宾馆的朋友聊天,他说他想打造一家能够体现上海这座城市文化风貌的酒店,问我有什么建议。我说:“可以在每个房间放上一朵白兰花,并且告诉客人,这是这座城市的味道。"朋友听后说:“好像有点道理,可以试试。”我说:“这花由我来提供吧。"朋友笑了,说:“这点小生意你也做。”

我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老妇人,她的脸上还是那么优雅、那么平静,说:“这样好吗?"

“这有什么不好?不是为了宣传我们城市的文化嘛。”老妇人终于同意了。

“明天您准备两百朵花吧,我和您一起送过去。"不麻烦你了,我自己去吧。”

“第一次我还是陪您去吧。"我坚持道。老妇人见我这样坚决的态度,也就只好答应了。我们说好了第二天中午我去她家接她。

第二天中午,我按照她给我的地址找到了她的家。这是在市中心区域的一排老式洋房,应该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推开她家的门,客厅的设计和家具的摆设全是欧式的。

她让我坐到沙发上,给我倒上一杯白开水,充满歉意地对我说:“真对不起,我先生走了以后,家里已经不备咖啡、茶叶了。”

为了打破尴尬气氛,我问她:“您怎么会想到去街上卖白兰花?"

她沉默了片刻,说:“记得小时候,我看见妈妈穿的旗袍上总是别着一朵白兰花,白兰花的气味就像是妈妈的气味,然后整个城市好像也是这个气味,所以我就迷上了白兰花。从我上小学到开始教书,每天都会佩戴着一朵白兰花。可是现在,白兰花要从这个城市消失了,人们脚步匆匆,似乎并不留意平凡的白兰花。”

“喜欢白兰花就需要辛辛苦苦地在街头卖白兰花吗?"

“我是想叫更多的人能够喜欢白兰花。还有,我感觉拿卖花的钞票去帮助失学儿童,要比拿其他钞票更有意义,也更让我开心。”

(选自《山西文学》)

14.本文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15.根据要求,品读下面句子。

(1)告别了老妇人,我的心情却有些沉重。

“我"的心情为什么会沉重?

(2)为了打破尴尬气氛,我问她:“您怎么会想到去街上卖白兰花?”

说说“尴尬"的原因。

16.文章多处提到老人的“优雅”,这样写的用意是______。

17.通读全文,说说老人到街上卖白兰花的原因。

18.文章以《白兰花》为题目,有何妙处?

【答案】14.①.倒叙②.示例:开头从花店里找不到白兰花入手,引出对往事的回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示例:(1)“我"为老人的生计担忧,因而心情沉重。(2)“我”一度认为老人是因为生活拮据才不得以到街头卖花,还帮老人介绍生意,看到老人的家境后,发现老人其实生活条件富足,所以感觉尴尬。

16.示例:暗示老人生活并不拮据,为下文埋下伏笔

17.示例:一是对妈妈的怀念;二是让更多人喜欢白兰花,让这所城市曾经的味道不丢失;三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帮助失学儿童,让生命有价值。

18.示例:文章主要记叙了老人卖白兰花的故事,同时又以白兰花的洁白馨香喻指老人美好的内心。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记叙顺序和作用分析。

结合①段中“我每次走过街边的花店,总免不了朝里面的鲜花看上几眼,心想会不会有白兰花呢?可每次都会很失望。其实我也知道,白兰花是不会出现在花店里的,而且我也不是在花店里认识她的”,②段中“那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黄昏,我下班后去一家百货公司买东西,这家公司坐落在已经繁华了百年的淮海路(旧名‘霞飞路’)上。当我经过一个弄堂口时,感觉有一缕香气飘来,香气自然清幽,还夹带了一丝暖暖的甜味,这显然不同于平日里空气中弥漫着的各类人造香精”等内容可知,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倒叙的记叙顺序能够先声夺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追寻事情的来龙去脉,使文章情节更加曲折生动,增加故事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在本文中,作者从花店里找不到白兰花入手,引出对往事的回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再逐渐揭示背后的故事和原因,使读者在追寻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加深刻的情感和思考。这种叙述方式也能够增强文章的结构感和层次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内容和语境,进行分析。

(1)结合段中“告别了老妇人,我的心情却有些沉重。如果不是生活拮据,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会坐在弄堂口卖花吗?可照她这样的卖法,一天又能挣几个钱?"的内容可知,老妇人虽然以优雅和善良的方式在街头卖花,但作者意识到这可能是因为她生活拮据而不得不采取的生计方式。老妇人的年纪已高,而卖白兰花可能并不是她长久以来的主要职业或爱好,而是因为某种需要而被迫选择。据此可概括为:“我”为老人的生计担忧,因而心情沉重。

(2)结合段中“第二天中午,我按照她给我的地址找到了她的家。这是在市中心区域的一排老式洋房,应该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推开她家的门,客厅的设计和家具的摆设全是欧式的"的内容可知,作者在老妇人家中意外地发现她的客厅设计和家具摆设全是欧式的,说明老妇人家境优越,这与她街头卖花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作者感到有些不自在或意外,从而产生了尴尬的感觉。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句段作用。

结合③段中“于是我开始寻找,在弄堂口我看到了一位六十来岁妇人,她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她的跟前放着一个竹子编织的篮子,篮子里面铺着一块蓝条白底的湿毛巾,在毛巾的上面排着十几朵奶白色的小花,它两三厘米长,体型纤细,却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段中“第二天中午,我按照她给我的地址找到了她的家。这是在市中心区域的一排老式洋房,应该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推开她家的门,客厅的设计和家具的摆设全是欧式的"的内容可知,文章多处提到老人的“优雅”,这样写的用意是:强调老人的内在气质和修养,使得她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立体。通过“优雅"的描写,形成与老人街头卖花这一行为的对比,引发读者对老人生活背景和动机的好奇与猜测;同时,暗示老人生活并不拮据,为下文埋下伏笔。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段中“她沉默了片刻,说:‘记得小时候,我看见妈妈穿的旗袍上总是别着一朵白兰花,白兰花的气味就像是妈妈的气味,然后整个城市好像也是这个气味,所以我就迷上了白兰花。从我上小学到开始教书,每天都会佩戴着一朵白兰花。可是现在,白兰花要从这个城市消失了,人们脚步匆匆,似乎并不留意平凡的白兰花’”可概括为:对妈妈的怀念,想让更多人喜欢白兰花,让这所城市曾经的味道不丢失;

结合段中“我是想叫更多的人能够喜欢白兰花。还有,我感觉拿卖花的钞票去帮助失学儿童,要比拿其他钞票更有意义,也更让我开心"可概括为:通过自己的劳动,帮助失学儿童,让生命有价值。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赏析。本文主要内容是关于作者与一位在淮海路弄堂口卖白兰花的优雅老妇人的相遇和交往。作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被老妇人卖的白兰花的香气所吸引,进而与老妇人进行了交流。老妇人不仅向作者介绍了白兰花的美丽和香气,还分享了她对白兰花的喜爱以及她在街头卖花的原因。老妇人通过卖花不仅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白兰花,还希望能用所得的钱去帮助失学儿童。作者被老妇人的优雅和善良所打动,开始有意无意地购买她的白兰花,并最终建议将白兰花用于一家体现上海城市文化风貌的酒店的装饰,以此宣传上海的文化。通过这段经历,作者不仅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体会到了老妇人对白兰花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贡献。

结合全文来看,文章以《白兰花》为题目,妙处在于它不仅直接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白兰花和卖白兰花的老人展开的故事,而且还具有象征和隐喻的深意。白兰花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花卉,在文章中不仅代表了老人的生计来源,更象征着老人纯净、美好的内心品质。白兰花的洁白馨香与老人的优雅、善良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文章的核心意象。同时,题目《白兰花》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激发了读者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因此,以《白兰花》为题目,既准确概括了文章内容,又富有象征意义,具有深刻的艺术效果。

(四)现代文阅读Ⅱ(12分)

百变“翼龙”风雨之中显“神通"

①前不久,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救援行动中,“翼龙”无人机备受瞩目。它搭载侦察和通信载荷,执行灾情侦察和通信中继任务,为灾区救援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保障。

②经过十几年发展,“翼龙"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到产业创新,实现了与世界强国的同台竞技。如今,“翼龙”系列无人机已具备执行通信、探测、侦察、投送等任务的能力,成为重大应急救援的新质力量。

③12月20日,积石山县地震救灾指挥大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侦察的灾情画面。图像、数据上下贯通,一个个塌方地点被精准定位,搜救画面被实时回传。

④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是“翼龙"系列产品翼龙-2的衍生型,主要用于执行灾害探查、应急通信保障、应急投送等。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在空中搭起的通信中继站,使移动信号具有长时、稳定和连续的特点,可覆盖约50平方公里范围。

⑤2012年11月,在第九届珠海航展上,首款“翼龙”原型机亮相,被命名为翼龙-1。此后,“翼龙"家族不断壮大,其中不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明星机型。例如,翼龙-2是我国首架搭载国产涡桨动力系统的大型无人机,于2015年立项研制,2017年实现首飞。其气动布局、机体结构和机载系统先进,各项技术指标趋近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同类无人机。特别是,它具有超强的自主性。

⑥今年11月28日,在四川自贡航空产业园,翼龙-2在中航无人机生产试飞基地完成了一次飞行演示。当天,翼龙-2携带光电吊舱和合成孔径雷达等载荷,按指令起飞。按预定规划执行自主短距起降、高速升空、低空盘旋、“8”字绕飞……一系列动作灵活机动、控制精准。机头下方的高清光电吊舱,如火眼金睛,将识别到的高清画面实时回传,航程越远,识别范围越广。

⑦低空盘旋和“8"字绕飞等动作,对飞行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翼龙-2结合高分辨率光电系统,可对现场进行360度拍摄。可以说,经过十几年发展,“翼龙”系列无人机已初步形成谱系化。

⑧“翼龙"无人机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大胆突破核心技术,自行研制的系列化、中空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11年来,“翼龙”创新不止。在研发新型号的同时,中航无人机也开始探索“一机多用"。

⑨2019年3月,为解决祁连山生态修复问题,甘肃省率先探索启动大型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他们把目光锁定在翼龙-2身上。传统大面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多采用有人机播撒的方式。有人机搭载催化剂,飞至云层中进行催化剂播撒。但达到催化作业条件的云层,内部温度较低,易导致飞机空中结冰。结冰后,飞机自身加重,会出现气动外形变化、控制舵面结冰卡滞等,安全隐患极大。无人机则很好地规避了这些隐患。

⑩利用大型无人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填补了国内大型无人机人工增雨的空白,属于世界前沿性技术,促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得到巨大提升。这样的创新故事,在“翼龙”一机多用的探索中,比比皆是。一机多用的成功探索,让“翼龙"成为百变之身。

今年3月,国资委印发《关于印发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的通知》,中航无人机位列其中。未来无人机应用场景将进不断扩大。

未来无人机会被用来提供数据服务。把无人机作为空中数据端口,针对不同行业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提取、分析和展现,为用户提供更精确、更强大的数据流服务。这个功能将用于环境监测与执法、消防、管线监测、道路监控、智能空中交通、边境巡视、灾害探测、石化大气污染、气象探测等场景。

从研制之初,“翼龙”系列无人机就根植于我国航空工业乃至我国整体的科技、工业基础上,相关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我们目前的技术、制造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足够支撑保障“翼龙"系列无人机的市场需求。

百变“翼龙”展大国之翼。朝着既定目标,“翼龙"家族,展开双翼,并不断变换姿态与队形,向着深邃的天空,自由飞翔。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全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对说明对象进行了介绍。

20.第⑨段画线句子运用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

21.通读全文,说说你对题目中“百变”的理解。

2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翼龙"系列无人机已具备执行通信、探测、侦察、投送等任务的能力,成为重大应急救援的新质力量。

B.翼龙—2无人机气动布局、机体结构和机载系统先进,各项技术指标已接近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同类无人机。

C.无人机提供的数据服务,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与执法、消防、灾害探测、石化大气污染、气象探测等场景。

D.“翼龙”系列无人机相关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我们目前的技术、制造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足够支撑保障“翼龙"系列无人机的市场需求。

【答案】19.①.“翼龙”系列无人机②.“翼龙"系列无人机的发展③.“翼龙”系列无人机的功能④.“翼龙"系列无人机发展前景

20.①.作比较②.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将无人机与有人搭载机进行比较,突出无人机的优势

21.示例:“翼龙”系列无人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一机多用"成功的探索,使“翼龙”无人机发挥不同的作用。22.C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结合第②段“经过十几年发展,‘翼龙’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到产业创新,实现了与世界强国的同台竞技”,第④段“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是‘翼龙’系列产品翼龙-2的衍生型”,第⑤段“2012年11月,在第九届珠海航展上,首款‘翼龙’原型机亮相"2015年立项研制,2017年实现首飞”,第⑥段“今年11月28日,在四川自贡航空产业园,翼龙-2在中航无人机生产试飞基地完成了一次飞行演示"可知,文章从发展历程方面对“翼龙”系列无人机进行了介绍;

结合第②段“‘翼龙’系列无人机已具备执行通信、探测、侦察、投送等任务的能力,成为重大应急救援的新质力量”,第④段“主要用于执行灾害探查、应急通信保障、应急投送等”,第⑥段“按预定规划执行自主短距起降、高速升空、低空盘旋、‘8’字绕飞”,第⑦段“翼龙-2结合高分辨率光电系统,可对现场进行360度拍摄”,第⑩段“利用大型无人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可知,文章从功能方面对“翼龙”系列无人机进行了介绍;

结合第段“未来无人机会被用来提供数据服务"这个功能将用于环境监测与执法、消防、管线监测、道路监控、智能空中交通、边境巡视、灾害探测、石化大气污染、气象探测等场景”可知,文章从发展前景方面对“翼龙"系列无人机进行了介绍;

综合以上内容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翼龙”系列无人机。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等。划线句是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面将“有人机"与“无人机”相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无人机"作业的优势,能够更好地规避“有人机”在气动外形变化、控制舵面结冰卡滞等方面的不足,从而降低安全隐患。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结合第①段“执行灾情侦察和通信中继任务”,第②段“已具备执行通信、探测、侦察、投送等任务的能力,成为重大应急救援的新质力量”,第③段“图像、数据上下贯通,一个个塌方地点被精准定位,搜救画面被实时回传”,第⑦段“可对现场进行360度拍摄”,第⑨段“甘肃省率先探索启动大型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可知,“百变”指的是“翼龙"无人机可以执行多种任务,指出了它在功能和用途上的多样性;

结合第⑧段“‘翼龙’无人机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大胆突破核心技术,自行研制的系列化、中空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11年来,‘翼龙’创新不止”可知,“翼龙"系列无人机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结合第⑧段“在研发新型号的同时,中航无人机也开始探索‘一机多用’”,第⑩段“一机多用的成功探索,让‘翼龙’成为百变之身"可知,“一机多用”成功的探索,使“翼龙"无人机发挥不同的作用。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

C.结合第段“未来无人机会被用来提供数据服务”“这个功能将用于环境监测与执法、消防、管线监测、道路监控、智能空中交通、边境巡视、灾害探测、石化大气污染、气象探测等场景"可知,未来无人机将会被用来提供数据服务,题干中“已广泛应用于”说法错误;

故选C。

三、写作(50分)

23.同学们,对于你生活的这座城——牟平有多少了解?这座城的人、事、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选取让你印象深刻的部分,以《牟平印象》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吧。

要求:(1)文体不限,言之有物,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2)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

【答案】例文:

牟平印象

在我心中,牟平这座小城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我生长在这里,见证了它的变迁,也感受到了它带给我无尽的温暖和感动。

牟平的清晨,总是那么宁静而美好。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街头巷尾,那些勤劳的牟平人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或提着篮子去市场买菜,或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往工作单位,或悠闲地在公园里散步。这些平凡而真实的场景,构成了牟平独有的生活画卷,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馨。

牟平的人民热情好客,他们的淳朴和善良让我深受感动。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迷路而焦急万分,是一位热心的牟平阿姨帮我找到了回家的路。她不仅耐心地给我指路,还陪我走了好长一段路,直到确定我安全到家才放心离开。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牟平人民的温暖和关爱。

牟平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如牟平古城、牟平博物馆等。这些古迹见证了牟平的历史变迁,也承载了牟平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每当我漫步在这些古迹之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蕴。

除了历史文化遗产,牟平的自然风光也令人陶醉。这里有碧波荡漾的大海、郁郁葱葱的山林、清澈见底的溪流……这些自然景观为牟平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浪漫。每当周末或节假日,我都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海边散步、去山林探险、去溪流边嬉戏。这些美好的时光,成为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牟平的美食也是一绝。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和特色菜肴,如牟平炸糕、牟平鱼面等。这些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价格实惠,深受牟平人民的喜爱。每当我品尝到这些美食时,都能感受到一种家乡的味道和温暖。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牟平也在不断地改变。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设施日益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无论牟平如何变化,它那种独特的魅力和韵味永远不会消失。因为它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个家,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地方。

总之,牟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人、事、物都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我爱牟平这座小城,也爱这里的一切。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牟平会变得更加美好和繁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牟平印象》这个题目要求我们描绘出对牟平这座城市的独特感受和认知。首先,我们要明确“印象"二字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城市的风景,更是对这座城市的人、事、物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因此,写作主题应当聚焦于“我”眼中的牟平,展现牟平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以及个人的情感共鸣。在确定主题时,可以从牟平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城市风貌、人文关怀等多个角度入手,结合自身的观察和体验,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构建出全面而深入的牟平印象。

二、选材构思。在选择素材时,我们可以从牟平的各个方面入手,如历史遗迹、自然景观、民俗活动、地方美食、市民生活等。首先,可以简要介绍牟平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为后续的描写奠定基础。接着,可以选取几个典型的场景或事物进行详细描绘,如古老的庙宇、繁华的街市、秀美的山水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牟平的独特魅力。同时,可以结合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对牟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行文构思上,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情感线索等不同的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在语言表达上,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可以先从牟平的自然风光入手,描绘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画卷;然后转入对牟平历史文化的介绍,讲述一些古老的故事和传说;接着,可以描写牟平的城市风貌和市民生活,展现牟平的现代气息和人文关怀;最后,结合自身的感受,表达对牟平的热爱和期许。通过这样的构思和行文,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结构紧凑、情感真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三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请将答案书写到答题纸中,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字。

幽悄()蓦()然繁衍()

山lù()迁xǐ()fú()水

2.默写。

(1)求之不得,_。(《诗经·关雎》)

(2)______,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纷纷暮雪下辕门,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与君离别意,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6)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3.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她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以声出字,字义清晰。声音逐渐升高,更加凸显字义,忽而在最高音处戛然而止。——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

B.夜读“岳阳楼诗词选”,最有气魄的还是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和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句中标点符号运用准确。

C.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这句话有语病,应去掉“根据”或“显示"。

D.《小石潭记》《核舟记》作者分别是“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苏轼。——这句话中文学常识表述是错误的。

4.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组织有关“二十四节气"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节气概述】

春盎然,暑滋长,秋静收,冬贮藏。“二十四节气”文化与自然物候现象和中华农业文明相伴而生,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绵延赓续千年,是可以持续jí取营养的优秀文化遗产。

观测物候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划分制定出了二十四节气。我国物候学奠基人竺可桢在其著作《物侯学》中用①(A.深入浅出B.平易近人)的语言阐述了物候学的相关理论。物候学是观测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繁殖,了解气候变化对动植物影响的科学。也许有人会问,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为什么不用现代化手段,用仪器测出数据指导农时,而要采用古老的观测方法呢?这是因为,物候是农作物所需要的许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全国各地物候特点②(A.大相径庭B.千差万别),通过经年累月观测总结出来的物候历,对指导农业生产起到简单便捷的效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字。

贮()藏jí()取

(2)在①②处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写序号即可)

(3)提取下面句子主干。

通过经年累月观测总结出来的物候历,对指导农业生产起到简单便捷的效用。

【节气诗句】

(4)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东方人智慧的结晶。下列诗句与节气无关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料量还轻。

C.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D.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节气特点】

(5)同学们在参与活动时,搜集了一些与节气相关的俗语,请你认真阅读这些俗语,根据俗语内容,概括相应节气的特点。

示例:谷雨谚语集锦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谷雨下秧,大致无妨。节气特点:适宜栽种处暑谚语集锦叶子长得强,枣子灌满瓤。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处暑高粱红,家家遍拿镰。节气特点:

名著阅读。

5.小语和小文同学去书店购买《经典常谈》时,发现有两个封面不同的版本,两人欣赏着两个封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帮小文补充完整。

小语:我喜欢封面一,《经典常谈》的作者是朱自清,此书以作者头像为封面,直接点明作品的作者。

小文:我喜欢封面二,________。

6.阅读了《经典常谈》同学们开展了内容猜读游戏,下面两个选文分别选自《经典常谈》的哪个篇目?请选择合适的选项,使之匹配。

诗文节选《经典常谈》篇目

《诗》《书》《礼》《乐》等是周文化代表,所以他拿来作学生的必修科目。这些原是共同的遗产,但后来各家都讲自己的新学说,不讲这些;讲这些的始终只有“述而不作"的儒家。因此《诗》《书》《礼》《乐》等便成为儒家的专有品了。①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②

A《战国策》第八B.《尚书》第三C.《诸子》第十D.《诗》第十二

7.《水浒传》中宋江被称为“及时雨"。书中说宋江“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请从书中选择一个能体现宋江这一特点的事例,简要介绍。

二、阅读(40分)

(一)古诗阅读(4分)

南征①

杜甫

春岸桃花水②,云帆③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②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又名“桃花汛"。③云帆:白帆。

8.诗歌首联描写景物,联系全诗分析其作用。

9.诗歌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11分)

选文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选文二

明日,宿旦子冈。甫①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询美②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甫:刚,才。②询美:确实美。询,通“洵”,信,确实。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翻译有误一项是()

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B.阡陌交通交通:交往,往来

C.俱耘于田间俱:全,都

D.自恨不如远甚也恨:遗憾

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何陋之有

B.俱耘于田间___于我如浮云

C.其俗询美矣___其一犬坐于前

D.而妇人汲井且浣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2.翻译下面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余顾而慕之。

13.两个选文描写的场景有什么共同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Ⅰ(13分)

白兰花

戴涛

①我每次走过街边的花店,总免不了朝里面的鲜花看上几眼,心想会不会有白兰花呢?可每次都会很失望。其实我也知道,白兰花是不会出现在花店里的,而且我也不是在花店里认识她的。

②那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黄昏,我下班后去一家百货公司买东西,这家公司坐落在已经繁华了百年的淮海路(旧名“霞飞路")上。当我经过一个弄堂口时,感觉有一缕香气飘来,香气自然清幽,还夹带了一丝暖暖的甜味,这显然不同于平日里空气中弥漫着的各类人造香精。

③于是我开始寻找,在弄堂口我看到了一位六十来岁的妇人,她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她的跟前放着一个竹子编织的篮子,篮子里面铺着一块蓝条白底的湿毛巾,在毛巾的上面排着十几朵奶白色的小花,它两三厘米长,体型纤细,却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④“阿婆,这是什么花?”

⑤“白兰花。"

⑥“哦,白兰花,这花真好闻。”

⑦“嗯,这可是最迷人的花香。"

⑧老妇人说话的声音,还有她的笑容都显得特别优雅,完全颠覆了我平日里对街头摆摊者或者一般市民的印象。我被她吸引,便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卖花。

⑨这时走过一对青年男女,女子问男子:“老公,这是什么花?这么香呀。”男子说:“我也不知道。"于是他们蹲下来问老妇人。当知道这叫白兰花时,男青年显得异常兴奋:“哇,这就是白兰花!我看过几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老电影,里面都有在街头叫卖,‘白兰花’‘白兰花’。这叫声又嗲又糯,每次看完了电影,这声音还在我的脑子里转。”老妇人微笑着看着他们:“嗯,白兰花在这个城市被人喜欢的时间啊,已经超过了我的年龄。"

⑩女青年对男青年说:“老公,我要买。”

“好的。"阿婆,这花多少钱一朵?”

“难得你们年轻人喜欢,就送给你啦。"说完,老妇人从篮子里精心挑选出一朵白兰花,小心翼翼地把拴在花上的铁丝弯成一个钩子,将花轻轻地挂在了女青年胸前的扣子上,随后还送上一句祝福:祝福你们像白兰花一样美好。

眼前的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我的眼睛不禁有些湿润了。

告别了老妇人,我的心情却有些沉重。如果不是生活拮据,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会坐在弄堂口卖花吗?可照她这样的卖法,一天又能挣几个钱?

我开始有意无意地路过那里,然后买一朵白兰花。不久后的一天,我和一位经营宾馆的朋友聊天,他说他想打造一家能够体现上海这座城市文化风貌的酒店,问我有什么建议。我说:“可以在每个房间放上一朵白兰花,并且告诉客人,这是这座城市的味道。”朋友听后说:“好像有点道理,可以试试。"我说:“这花由我来提供吧。”朋友笑了,说:“这点小生意你也做。"

我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老妇人,她的脸上还是那么优雅、那么平静,说:“这样好吗?”

“这有什么不好?不是为了宣传我们城市的文化嘛。"老妇人终于同意了。

“明天您准备两百朵花吧,我和您一起送过去。”“不麻烦你了,我自己去吧。"

“第一次我还是陪您去吧。”我坚持道。老妇人见我这样坚决的态度,也就只好答应了。我们说好了第二天中午我去她家接她。

第二天中午,我按照她给我的地址找到了她的家。这是在市中心区域的一排老式洋房,应该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推开她家的门,客厅的设计和家具的摆设全是欧式的。

她让我坐到沙发上,给我倒上一杯白开水,充满歉意地对我说:“真对不起,我先生走了以后,家里已经不备咖啡、茶叶了。"

为了打破尴尬气氛,我问她:“您怎么会想到去街上卖白兰花?”

她沉默了片刻,说:“记得小时候,我看见妈妈穿的旗袍上总是别着一朵白兰花,白兰花的气味就像是妈妈的气味,然后整个城市好像也是这个气味,所以我就迷上了白兰花。从我上小学到开始教书,每天都会佩戴着一朵白兰花。可是现在,白兰花要从这个城市消失了,人们脚步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