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25届高一生物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也相等B.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C.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1∶2∶3∶4D.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2∶1∶4∶32.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②─腺嘌呤C.③─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D.④─腺苷3.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证明RNA是遗传物质C.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的数量等于T的数量,C的数量等于G的数量D.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5.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A.血浆和组织液 B.淋巴和组织液 C.组织液 D.血浆6.一位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女子与正常男子结婚,若生男孩,则100%患该病;若生女孩,则100%正常。该病的遗传方式为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尿素、激素、血红蛋白等成分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8.(10分)不会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加倍的结构或物质是A.中心体 B.DNA C.染色体 D.核基因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1)若Ⅱ4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填显或隐)性遗传。图中Ⅰ1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Ⅲ4与表现型正常男性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2)若Ⅱ4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Ⅲ2与Ⅲ4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3)研究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及其遗传方式时,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10.(14分)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核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注:图中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1)图中代表核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2)图中0~8时期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分裂过程。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8-13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分裂过程。(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4)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1~4时期为__________个。11.(14分)分析下面图表,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B代表________________,F代表4种________________,G代表_______________。(2)1个A中有_______或________个C。(3)D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_______,构成B的氨基酸大约有_________种。12.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其中字母A、B、C、D代表细胞结构,序号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②、④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2)发生在B场所的反应,使能量由________(形式)转变成________(形式)。(3)在温度适宜、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发生在C和D中的总化学反应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在双链DNA中,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配对,相等,一条链上的T与另一条链上的A配对,相等,因此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A正确;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配对,相等,一条链上的T与另一条链上的A配对,相等,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B正确;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是T相等,一条链上的G与另一条链上是C相等,因此,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也是A:T:G:C=2:1:4:3,C错误;由C项分析可知,D正确.【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名师点睛】本题是根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进行相关的碱基推算.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分布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对之间的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并且配对的碱基数相等.2、B【解析】

①是ATP,圆圈内是代表腺苷;

②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圆圈内是腺嘌呤;

③含有U,说明是RNA,圆圈内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④含有碱基T,说明是DNA分子,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圆圈内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详解】A、①的圆圈内是腺苷,A错误;B、②的圆圈内代表腺嘌呤,B正确;C、③代表RNA分子,圆圈内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错误;D、④代表DNA分子,圆圈内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错误;故选B。3、B【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只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A错误;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B正确;C、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只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不是蛋白质,C错误;D、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4、D【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DNA是的遗传物质,A错误;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

DNA分子两条链中的A的数量等于T的数量,C的数量等于G的数量,C错误;

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正确。5、A【解析】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种。不同的组织细胞所处的液体环境不同。【详解】毛细血管的外面是组织液,里面是血浆,因此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于组织液和血浆之中,即其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故选A。6、D【解析】

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伴X显性遗传病和伴Y遗传)、多基因遗传病(如青少年型糖尿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一位患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女子与正常男子结婚,若生男孩,则100%患该病;若生女孩,则100%正常。说明该病在男女中患病概率不同,另外女性也会患病,故为伴X遗传病。又因为女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说明母亲是纯合子,又因为女儿一定正常,故该病很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无中生有为隐性遗传病,若女患者的儿子或父亲有正常的,则该病一定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有中生无为显性遗传病,若男患者的女儿或母亲有正常的,则该病一定不是伴X显性遗传病。7、B【解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即细胞要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A正确。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内环境稳态一旦发生改变,如温度会影响到酶的活性,细胞代谢就会紊乱,所以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正确。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大多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D正确。8、C【解析】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此外中心体的复制也发生在间期。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详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后,每条染色体形成了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但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核DNA含量加倍,核基因也随之加倍。动物细胞含有的中心体在有丝分裂间期因复制而倍增。综上分析,不会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加倍的结构或物质是染色体。故选C。二、非选择题9、X隐XBXb1/82/3C【解析】

分析遗传图谱:II3和II4表现正常,他们儿子III3患病,推测该病为隐性遗传;若Ⅱ4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若Ⅱ4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详解】(1)据图谱分析,II3和II4表现正常,他们儿子III3患病,推测该病为隐性遗传,若Ⅱ4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则II3的基因型为XBXb,II4的基因型为XBY;图中Ⅰ1个体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XBXb;Ⅲ4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Ⅲ4与表现型正常男性(基因型为XBY)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2×1/4=1/8;(2)若Ⅱ4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I1的基因型为bb,II2的基因型为Bb,则Ⅲ2的基因型为Bb;II3的基因型为Bb,II4的基因型为Bb,则Ⅲ4的基因型为1/3BB、2/3Bb,则Ⅲ2与Ⅲ4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3)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根据遗传图谱,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根据各个体的表现型推测其可能的基因型及概率,并计算子代的相关基因型的概率。10、曲线A减数受精作用有丝0~48~1340【解析】

根据DNA和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变化特点可知,曲线A为DNA的变化曲线,B为染色体的变化曲线。0〜8表示的是减数分裂;8处发生受精作用;8〜13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具体的时间段1〜2、2〜3、3〜4、4〜5、5〜6、6〜7、7〜8依次为减Ⅰ的前期、中期、后期、减Ⅱ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9〜10、10〜11、11〜12、12〜13依次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详解】(1)DNA在间期的S期复制,是逐渐加倍的过程,所以图中代表核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是曲线A。

(2)分析曲线图可知,图中0~8时期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减半,所以该段表示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从减半恢复正常,所以8处是受精作用,8~13表示形成受精卵之后,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

(3)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4〜8)中,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而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所以图中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0〜4和8〜13。(4)1~4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这一阶段DNA已完成复制,但细胞还没有分裂,因此,核DNA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由于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所以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1~4时期为40个。【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受精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1、蛋白质碱基脱氧核糖12D在A上呈线性排列E20【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准确定位B、F、G所示物质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围绕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及核酸的种类、组成成分、结构层次,对各问题进行分析作答。(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据此分析图示可知:B代表蛋白质,F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