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课件_第1页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课件_第2页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课件_第3页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课件_第4页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

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探视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可在医院内感染发病或离院不久即发病。

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的意义防范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最终使病人、医院、社会共同受益。保障医务人员安全、提高治疗水平、减少医疗纠纷、加快病床周转、提高医院声誉等。保障病人安全、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提高疾病治愈好转率等。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1.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2.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3.感染链的存在。(病原体来源广泛,易感人群增多)4.医院布局不妥和隔离措施不健全。5.消毒灭菌不严和无菌技术操作不当。6.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如插入性(侵袭性)操作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等。7.大量新型抗生素的开发和使用。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感染链

感染源

易感宿主传播途径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感染源

易感宿主传播途径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无菌技术无菌技术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一、概念

无菌技术

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无菌物品

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无菌区域

一、概念无菌技术

--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无菌物品

--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无菌区域

--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一)操作前准备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二)无菌物品保管原则(三)操作中保持无菌的原则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一)操作前准备

(二)无菌物品保管原则

(三)操作中保持无菌的原则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二、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1.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2.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准备,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3.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概念。4.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且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5.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面向无菌区;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

6.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避免交叉感染。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

目的:用于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一)无菌持物钳使用法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一)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目的:用于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准备

1.工作人员准备2.用物准备3.环境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物品放置合理。

镊子三叉钳

卵圆钳无菌持物浸泡在消毒液中准备

1.工作人员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镊子、卵圆钳、三叉钳、无菌持物浸泡在消毒液中

3.环境准备: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物品放置合理。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

无菌持物钳使用法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1.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触及非无菌物品。2.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无菌油纱布,也不能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3.到远处夹取无菌物品,应同时搬移无菌持物筒,以免无菌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而污染。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1.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触及非无菌物品。

2.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无菌油纱布,也不能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

3.到远处夹取无菌物品,应同时搬移无菌持物筒,以免无菌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而污染。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

目的:存放无菌物品并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无菌状态。

(二)无菌容器使用法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二)无菌容器使用法目的:存放无菌物品并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无菌状态。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准备

1.工作人员准备2.用物准备3.环境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物品放置合理。

常用的无菌容器有无菌盒、罐、盘及贮槽等。无菌容器内盛放无菌物品如棉球、纱布、治疗碗等。

准备

1.工作人员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常用的无菌容器有无菌盒、罐、盘及贮槽等。无菌容器内盛放无菌物品如棉球、纱布、治疗碗等。

3.环境准备: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物品放置合理。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操作步骤无菌容器使用法

手持无菌容器

打开无菌容器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无菌容器使用法

无菌容器使用法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无菌容器使用法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的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2.无菌容器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h。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的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

2.无菌容器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h。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

目的:保持无菌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无菌状态。(三)无菌溶液取用法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三)无菌溶液取用法

目的:保持无菌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无菌状态。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准备

1工作人员准备2.用物准备3.环境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物品放置合理。

无菌溶液(密封瓶装)、启瓶器、弯盘、盛装无菌溶液的容器、消毒溶液、无菌棉签、笔。

准备1工作人员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无菌溶液(密封瓶装)、启瓶器、弯盘、盛装无菌溶液的容器、消毒溶液、无菌棉签、笔。

3.环境准备: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物品放置合理。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操作步骤无菌溶液取用法无菌溶液取用法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1.取用无菌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器械直接伸入瓶内蘸取,也不可将无菌敷料接触瓶口倒液。2.已倒出的无菌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3.打开的无菌溶液,如未污染可保存24h。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1.取用无菌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器械直接伸入瓶内蘸取,也不可将无菌敷料接触瓶口倒液。

2.已倒出的无菌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3.打开的无菌溶液,如未污染可保存24h。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

目的:存放无菌物品并使包内物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无菌状态。(四)无菌包使用法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四)无菌包使用法

目的:存放无菌物品并使包内物品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无菌状态。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准备

1.工作人员准备2.用物准备3.环境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放置合理。①包布②待灭菌物品③化学指示卡及胶带、标签、无菌持物钳、盛放无菌物品的容器、笔等。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操作步骤无菌包使用法无菌包开包法无菌包包扎法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无菌包使用法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1.打开无菌包时,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操作时手臂勿跨越无菌区。2.无菌包过期、潮湿或包内物品被污染时,均须重新灭菌。包布有破损时不能使用。3.打开过的无菌包,如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在未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24h。注意事项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

目的:将无菌治疗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一无菌区,用于短时间放置无菌物品。(五)铺无菌盘法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准备

1工作人员准备2.用物准备3.环境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放置合理。①无菌持物钳、无菌治疗巾包。②治疗盘、无菌敷料罐(内装纱布块)、小毛巾、卡片、笔。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治疗巾横折法治疗巾纵折法操作步骤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操作步骤铺无菌盘法

单层底铺盘法

双层底铺盘法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铺无菌盘法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1.治疗台及治疗盘清洁干燥2.操作者的手、衣袖及其他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3.无菌盘有效时限不超过4h。注意事项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

目的:确保医疗护理操作的无菌效果,保护病人免受感染。(六)戴脱无菌手套法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准备

1.工作人员准备2.用物准备3.环境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宽敞、安全,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放置合理。一次性无菌手套、弯盘、无菌持物钳、无菌敷料罐(内装纱布块)。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操作步骤戴脱无菌手套法分次取手套法一次性取手套法无菌手套的放置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1.戴手套时,避免手套外面(无菌面)触及任何有菌物品。2.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内面(非无菌面)。3.发现手套有破损,应立即更换4.戴手套后双手应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以内,避免污染。5.脱手套时,应从手套口往下翻转脱下,不可强拉手指和手套的边缘,以免损坏。注意事项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隔离技术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一)隔离的概念一、隔离基本知识隔离是将传染病病人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对传染病病人采取的隔离称为传染源隔离,对易感人群采取的隔离称为保护性隔离。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二)隔离区域的设置一、隔离基本知识1.远离普通病区、食堂、水源和其他公共场所。2.病区出入口应使工作人员和病人分道进出。3.隔离室配置必要的消毒设备、隔离标志及隔离衣、避污纸等。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三)隔离单位的划分一、隔离基本知识1.以病人为隔离单位2.以病种为隔离单位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四)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划分一、隔离基本知识1.清洁区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治疗室、配餐室、库房、更衣室等。2.半污染区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走廊、检验室、消毒室等。3.污染区指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室、厕所、浴室等。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一)一般消毒隔离

二、隔离原则

1.悬挂隔离标志,配备必要的消毒隔离设备及物品。2.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3.

为病人做治疗前,应备齐所需物品,尽量将各种操作集中进行,避免反复穿脱隔离衣。4.

病室应每日进行消毒。5.

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如血压计、听诊器)或落地的物品应视为污染,消毒后方可给他人使用;病人的衣物、信件、票证等须消毒后才能送出;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6.向病人、陪伴者及探视者宣传、解释有关知识,使其遵守隔离要求和制度。7.传染性分泌物连续三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已渡过隔离期,方可解除隔离。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二)终末消毒处理

二、隔离原则1.病人的终末处理出院或转科的病人应洗澡、更换清洁衣裤,将个人用物消毒后一并带出。死亡的病人,应用消毒液擦拭尸体,并用无菌棉球填塞口、鼻、耳、阴道、肛门等孔道,并更换伤口敷料,然后用一次性尸单包裹尸体。2.病室的终末处理将病室的门、窗封闭,打开床旁桌,摊开棉被,竖起床垫,按规定用消毒液进行熏蒸消毒。用消毒液擦洗家具;被服类放入标明“隔离”字样的污物袋内,消毒后再行清洗;床垫、被芯和枕芯还可用日光曝晒处理。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三、隔离种类

严密隔离

呼吸道隔离肠道隔离接触隔离血液--体液隔离昆虫隔离保护性隔离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

目的:口罩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避免互相传染,并防止飞沫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食物等;帽子防止工作人员的头发、头屑散落或头发被污染。

四、常用隔离技术

(一)口罩、帽子的使用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准备

1.工作人员准备2.用物准备3.环境准备着装整洁,清洗双手。环境整洁、安全。帽子、口罩(用6~8层纱布缝制),或一次性使用的帽子、口罩。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操作步骤

口罩、帽子的使用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1.戴口罩后,不可用污染的手接触口罩;口罩潮湿时,立即更换。2.口罩用后,立即取下,不可悬挂在胸前,取下时手不可接触污染面。3.纱布口罩使用4~8h应更换;一次性口罩使用不超过4h;每次接触严密隔离的传染病人后应立即更换。注意事项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

目的:除去手上的污垢及病原微生物,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及清洁物品。

(二)手的消毒

包括:刷手法卫生洗手法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准备

1.工作人员准备2.用物准备3.环境准备衣帽整洁,符合隔离原则要求。环境整洁、宽敞、安全,物品放置合理。

流动水洗手设备,采用感应式、脚踏式或肘式开关(如无洗手池设备,则另备消毒液和清水各一盆);10%肥皂液、消毒手刷4把、消毒小毛巾或纸巾、红外线干手机。刷手法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刷手法适用于接触感染源后的双手消毒。步骤:用避污纸打开水龙头,润湿双手用刷子蘸肥皂液刷洗双手(顺序: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每手刷30s,双手共1min;同法再刷一次。刷洗双手共2min)纸巾或小毛巾擦干或热风机吹干以纸巾或小毛巾将水龙头关闭。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1.洗手时身体勿靠近水池,以免隔离衣污染水池边缘或溅湿工作服。2.流水冲洗时,腕部要低于肘部,使污水从前臂流向指尖,并避免水流入衣袖内。3.肥皂液应每日更换,手刷及容器应每日消毒。注意事项

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卫生洗手法

适用于各种操作前后的清洁双手。具体:在进入和离开病房前;处理干净的物品前;处理污染的物品后;使用厕所前后;无菌操作前后;戴手套前和脱手套后;在接触伤口前后;接触特殊易感者前;与任何病人长时间和密切接触后;在高危病房中接触不同病人前;在接触感染病人或可能携带具特殊临床意义的微生物的病人后。医疗行为中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操作卫生洗手法

取下手表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接取无菌肥皂液或擦洁净的肥皂充分搓洗双手10~15s(范围为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