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
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
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
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
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本病使
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糖尿病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复合
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包括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经血循环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的靶细胞,与
特异受体结合并引发细胞内物质代谢效应,这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
常均可导致糖尿病。
我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已有认识,属“消渴”症的范畴,早在公元前2世
纪,《黄帝内经》已有论述。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
化、生活方式改变而迅速增加,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L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
我国1979〜1980年调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994〜1995年调查成人糖尿
病患病率为2.5%,另有糖耐量减低(IGT)者2.5%;1995〜1996年调查成人
糖尿病患病率为3.21%。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4千万,居世界第2位。
2型糖尿病的发病正趋向低龄化,儿童中发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
家中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负
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卫生部于1995年已制定
了国家《糖尿病防治纲要》以指导全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
【糖尿病分型】
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1999):
1.1型糖尿病尿病M)B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自身免疫性:急性型及缓发型。
特发性:无自身免疫证据。
2.2型糖尿病尿2DM)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
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⑴胰岛B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①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maturity-onsetdiabetesmellitusoftheyotang,MODY):迄今已发现6
种亚型,按其发现先后,分别为不同的基因突变所致:MODY”肝细胞核因子
4a(HlNF-4a),MoDY2/葡萄糖激酶(GCK),MODY:,/肝细胞核因子la(HNF-la),MODY4
/胰岛素启动子1(IPFJ,MODY5/肝细胞核因子13(HNF-1B),MODY6/神经源
性分化因子।(NeuroDI/BETA2)o②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③其他。
(2)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卜型胰岛素抵抗、妖精貌综合征、Rabson-
Mendenhall综合征、脂肪萎缩型糖尿病等。
(3)胰腺外分泌疾病:胰腺炎、创伤/胰腺切除术、肿瘤、囊性纤维化病、
血色病、纤维钙化性胰腺病等。
(4)内分泌病: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胰升糖素瘤、嗜倍细胞瘤、甲
状腺功能亢进症、生长抑素瘤、醛固酮瘤等。
㈤药物或玄学济历激徽瞒.•毗甲硝苯胭(vacor,一种毒鼠药)、喷他眯、
烟酸、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二氮嗪、B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睡嗪类利
尿药、苯妥英钠、a-干扰素等。
(6)感染: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等。
⑺不澧见的免疫分导糠家笳.•僵人(stiffman)综合征、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B型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等。
⑶其死:可能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性综合征包括Down综合征、Klinefelter
综合征、Turner综合征、Wolfram综合征、Friedreich共济失调、Huntington
舞蹈病、Laurence一Moon-Biedel综合征、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口卜琳病、Prader
—Willi综合征等。
4.妊娠期糖尿病(GDM)临床分期指在糖尿病自然进程中,不论其病因如
何,都会经历的几个阶段。疾病可能已存在一段很长时间,最初血糖正常,以
后血糖随疾病进展而变化。首先出现空腹血糖和(或)负荷后血糖升高,但尚未
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称葡萄糖调节受损(IGR),包括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和(或)IGT,二者可同时存在。IGR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
的中间代谢状态,其命名尚未确定,有称之为“糖尿病前期”。达到糖尿病诊断
标准后,某些患者可通过控制饮食、运动、减肥和(或)口服降血糖药而使血糖
得到理想控制,不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随着病情进展,一些患者需用胰岛素控
制高血糖,但不需要胰岛素维持生命;而有些患者胰岛细胞破坏严重,已无残
存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必须用胰岛素维持生命。
在糖尿病自然进程中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进行病因学分型。某些类型糖尿病
甚至在血糖正常时即可发现导致糖尿病的病因,例如在正常血糖的个体出现胰
岛细胞抗体,提示这一个体可能存在T1DM的自身免疫过程。某些患者最初仅能
根据其临床特征划人不同阶段,随着对患者糖尿病病因的了解,进一步进行病
因学分型。
【病因、发病机制和自然史】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同,即使在同一类型中也存在着异质
性。过程。至今未完全阐明。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尽相总的来说,遗传因
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
(一)1型糖尿病
绝大多数T1DM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
程。某些外界因素作用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激活T淋巴细胞介导的一系列
自身免疫反应,引起选择性胰岛B细胞破坏和功能衰竭,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
进行性加重,导致糖尿病。
1.多基因遗传因素
T1DM多基因遗传系统至少包括IDDM1/HLA、IDDM2/INS5'VNTR以及
IDDM3-IDDM13和IDDM15等。其中IDDM1和IDIDM2分别构成T1DM遗传因素的
42%和10%,IDDM1为T1DM易感性的主效基因,其他为次效基因。
HLA是一种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由HLA复合体所编码。HLA复合体位于人类
第6对染色体短臂,其功能基因可被分为三类:I类基因包括HIA-A、B、C等;
H类基因包括HLA-DR.DQ和DP等;III类基因主要编码补体、肿瘤坏死因子(TNF)
等。HLA-经典I类及H类分子均为抗原递呈分子,可选择性结合抗原肽段,转
移到细胞表面,被T淋巴细胞受体所识别,启动免疫应答反应。IDDM1包含HLA
区域与T1DM关联的一组连锁位点,主要是HLA-DRB1、DQA1和DQB1,它们的易
感或保护效应强弱不等,ID—DM1关联是HLA-DRB1、DQA1和DQB1的综合效应。
由于HLA复合体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这些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等位基
因构成一个单倍型(haplotype),在遗传号过程中,HLA单倍型作为一个完整的
遗传单位由亲代传给子代,更能反映与T1DM的关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报道
的与T1DM易感性关联的单倍型不尽相同。
IDDM2/INS5'VNTR是T1DM第二位重要的基因,它是胰岛素基因(INS)
旁5,调控区转录起始点前一可变数量的串联重复序列(5‘VNTR)。根据串联重
复单位的数目可将vNTR分为I类、II类及III类等位基因。I类短VNTR与对T1DM
的易感性有关,III类长VNTR与对T1DM的保护性有关。认为后者的显性保护效
应与其诱发自身免疫耐受有关。
T1DM存在着遗传异质性,遗传背景不同的亚型其病因及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2.环境因素
(1)病毒感染:据报道与T1DM有关的病毒包括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柯
萨奇病毒、脑心肌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可直接损伤胰岛B细胞,
迅速、大量破坏B细胞或使细胞发生微细变化、数量逐渐减少。病毒感染还可
损伤胰岛B细胞而暴露其抗原成分、启动自身免疫反应,这是病毒感染导致胰
岛B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
(2)化学毒性物质和饮食因素:链胭佐菌素和四氧嗑碇糖尿病动物模型以及
灭鼠剂毗甲硝苯服所造成的人类糖尿病可属于非自身免疫性胰岛8细胞破坏
(急性损伤)或自身免疫性胰岛B细胞破坏(小剂量、慢性损伤)。母乳喂养期短
或缺乏母乳喂养的儿童T1DM发病率增高,认为血清中存在的与牛乳制品有关的
抗体可能参与B细胞破坏过程。
3.自身免疫许多证据提示T1DM为自身免疫性疾病:①遗传易感性与HLA
区域密切相关,而HLA区域与免疫调节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②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艾迪生病等;③早期病理改
变为胰岛炎,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④许多新诊断患者存在各种胰岛细胞抗体;
⑤免疫抑制治疗可预防小剂量链胭佐菌素所致动物糖尿病;⑥同卵双生子中有
糖尿病的一方从无糖尿病一方接受胰腺移植后迅速发生胰岛炎和B细胞破坏。
在遗传的基础上,病毒感染或其他环境因素启动了自身免疫过程,造成胰岛B
细胞破坏和T1DM的发生。
⑴体液免疫:已发现90%新诊断的T1DM患者血清中存在胰岛细胞抗体,
比较重要的有胰岛细胞胞浆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竣酶
(GAD)抗体和胰岛抗原2(IA-2)抗体等。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检测可预测T1DM的发
病及确定高危人群,并可协助糖尿病分型及指导治疗;GAD抗体和IA-2抗体还
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
(2)细胞免疫:在T1DM的发病机制中,细胞免疫异常更为重要。T1DM是T
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失调体现在免疫细胞比例失调及其所分泌细
胞因子或其他介质相互作用紊乱,其间关系错综复杂,现人为将其简单分为三
个阶段:
D免疫系统的激活:用T淋巴细胞与胰岛B细胞的相互识别、接触及免疫
细胞的激活。当免疫耐受遭到破坏时,胰岛B细胞自身成分可能被当成抗原物
质;或在环境因素作用下,病毒感染、化学毒物或食物因素直接或间接使胰岛
B细胞自身抗原得以表达或因细胞损伤而被释放出来。抗原被巨噬细胞摄取、
加工,所形成的多肽片段与巨噬细胞内HLAII类分子的肽结合区结合成复合物,
转运至巨噬细胞膜表面,被提呈给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巨噬细胞和Th在此
过程中被激活,释放干扰素(IFN)-Y、白介素(IL)-IB和各种细胞因子,募集
更多的炎症细胞,产生免疫放大效应。
2)免疫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按照所分泌淋巴因子不同分为1%和Th,
两个亚类。TN主要分泌IL-2、IL-KTNF-a,TNF-B、INF-Y等;Th2主要分泌
IL-4、IL-5和ILTO等。各种细胞因子在胰岛自身免疫炎症反应及Y细胞杀伤
中发挥不同作用。总的来说,有的细胞因子促进胰岛炎症反应,大量破坏B细
胞,如IL-12、IL-2、INF-Y等;有的细胞因子下调自身免疫性,对B细胞有保
护作用,如IL-4、ILTO等;有的细胞因子表现为双向作用,如IL-1和TNF-a,
但当它们在外周血及局部组织中浓度显著增高时,主要表现为B细胞损伤作用;
细胞因子之间还可产生协同效应。上述提示Th和Th?之间存在相互调节和制约
的关系,T1DM患者Th及其细胞因子比例增高,Th?及其细胞因子比例降低,免
疫调节紊乱与T1DM发病有密切关系。
3)胰岛B细胞损伤的机制:免疫细胞通过各种细胞因子(如IL-1B、TNF-a、
INF-Y等)或其他介质单独或协同、直接或间接造成B细胞损伤,促进胰岛炎症
形成。T1DM胰岛B细胞破坏可由于坏死或凋亡,其中凋亡更为重要。
4.自然史T1DM的发生发展经历以下阶段:①个体具有遗传易感性,在
其生命的早期阶段并无任何异常;②某些触发事件如病毒感染引起少量胰岛B
细胞破坏并启动自身免疫过程;③出现免疫异常,可检测出各种胰岛细胞抗体;
④胰岛B细胞数目开始减少,仍能维持糖耐量正常;⑤胰岛B细胞持续损伤达
到一定程度时(通常只残存10%B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糖耐量降低或出现
临床糖尿病,需用胰岛素治疗;⑥最后胰岛B细胞几乎完全消失,需依赖胰岛
素维持生命。
(二)2型糖尿病
T2DM也是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对T2DM的病因
仍然认识不足,T2DM可能是一种异质性情况。
1.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素DM是由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综合引起的复杂
病,其遗传特点为:①参与发病的基因很多,分别影响糖代谢有关过程中的某
个中间环节,而对血糖值无直接影响;②每个基因参与发病的程度不等,大多
数为次效基因,可能有个别为主效基因;③每个基因只是赋予个体某种程度的
易感性,并不足以致病,也不一定是致病所必需;④多基因异常的总效应形成
遗传易感性。
环境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现代生活方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子
宫内环境以及应激、化学毒物等。在遗传因素和上述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引
起的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和T2DM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有关
肥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详见第八篇第五章。
2.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在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如果B细胞
能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则可维持血糖正常;当B细胞功能有缺陷、对胰岛
素抵抗无法代偿时,就会发生T2DM。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T2DM发病
机制的两个要素,不同患者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所具有的重要性不
同,同一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两者的相对重要性也可能发生变化。
⑺屣禹素好旅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
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主要机制包括抑制肝脏葡萄糖产
生(HGP)、刺激内脏组织(肝和胃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以及促进外周组织(骨骼
肌、脂肪)对葡萄糖的利用。
组织中胰岛素作用主要涉及胰岛素受体及其调节过程、受体后信息传递至
发挥效应的过程以及影响体脂含量和分布异常的过程等。遗传因素可能引起上
述生物学过程中有关环节多种基因的多态性或突变,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多种基
因细微变化叠加效应的后果。环境因素中主要为摄食过多、体力劳动过少导致
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可引起一系列代谢变化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如
游离脂肪酸(FFA)、TNF-a,瘦素、抵抗素等增加和脂联素降低以及慢性内质网
应激等,进一步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加重胰岛素抵抗。
(2)B细胞功能缺陷:T2DM的B细胞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①胰岛素分泌量
的缺陷:随着空腹血糖浓度增高,最初空腹及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代偿性
增多(但相对于血糖浓度而言胰岛素分泌仍是不足的);但当空腹血糖浓度进一
步增高时,胰岛素分泌反应逐渐降低。②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静脉葡萄糖耐
量试验(IVGTT)中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弱或消失;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中早期胰岛素分泌延迟、减弱或消失;胰岛素脉冲式分泌削弱;胰岛素原和胰
岛素的比例增加等。
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口细胞胰岛素合成及分
泌过程、损伤过程以及再生、修复过程。影响上述过程的遗传因素、各种原因
引起的B细胞数量减少、胰岛淀粉样沉积物等均可导致B细胞功能缺陷。低体
重儿、胎儿期或出生早期营养不良可损伤口细胞发育。
3.葡萄糖毒性和脂毒性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高血糖和脂
代谢紊乱可进一步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和损伤胰岛B细胞功能,分别称为“葡萄
糖毒性(glLmotoxicity)”和“脂毒性(lipotoxicity)”,是糖尿病发病机制中
最重要的获得性因素。
脂毒性还可能是T2DM发病机制中的原发性因素。血循环中FFA浓度过高以
及非脂肪细胞(主要是肌细胞、肝细胞、胰岛B细胞)内脂质含量过多可通过各
种有关途径导致胰岛素抵抗性的发生以及引起胰岛6细胞脂性凋亡和分泌胰岛
素功能缺陷。
4.自然史T2DM早期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胰岛B细胞可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
泌时,血糖可维持正常;当B细胞功能有缺陷、对胰岛素抵抗无法代偿时,才
会进展为IGR和糖尿病。T2DM的IGR和糖尿病早期不需胰岛素治疗的阶段较长,
但随着病情进展,相当一部分患者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维持生命。
【临床表现】
(一)基本临床表现
1.代谢紊乱症状群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口渴多饮;
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渐见乏力、
消瘦,儿童生长发育受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维持机体活动,患者常易饥、
多食,故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
重减轻。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血糖升高较快时可使眼房水、晶体渗
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致视力模糊。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
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
2.并发症和(或)伴发病见下文。
(-)常见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1.1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I频庭痞口垄力诊断时临床表现变化很大,可以是轻度
非特异性症状、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或昏迷,取决于病情发展阶段。多数青少年
患者起病较急,症状较明显;未及时诊断治疗,当胰岛素严重缺乏或病情进展
较快时,可出现DKA,危及生命(详见下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某些成年患
者,起病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糖尿病不需胰岛素
治疗的阶段,有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aLltoimmune
diabetesinadults,LADA)”。尽管起病急缓不一,一般很快进展到糖尿病需
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维持生命。这类患者很少肥胖,但肥胖不排除本病可能性。
血浆基础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曲线低平。胰岛8细
胞自身抗体检查可以阳性。
(2)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通常急性起病,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减退甚
至衰竭,临床上表现为糖尿病酮症甚至酸中毒,但病程中B细胞功能可以好转
以至于一段时期无需继续胰岛素治疗。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检查阴性。在不同
人种中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病因未明,其临床表型的差异反映出病因和发病机
制的异质性。诊断时需排除单基因突变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一般认为,95%糖尿病患者为T2DM,目前认为这一估算
偏高,其中约5%可能属于“其他类型”。本病为一组异质性疾病,包含许多不
同病因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人,常在40岁以后起病;多数发病
缓慢,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
或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很少自发性发生DKA,但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也可发生
DKA0T2DM的IGR和糖尿病早期不需胰岛素治疗的阶段一般较长,随着病情进展,
相当一部分患者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或维持生命。常有家族史。
临床上肥胖症、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IGT或T2DM等疾病常同
时或先后发生,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目前认为这些均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称
为代谢综合征。有的早期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餐后3〜5小时血浆
胰岛素水平不适当地升高,引起反应性低血糖,可成为这些患者的首发临床表
现。
3.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
(1)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
病。主要临床特征:①有三代或以上家族发病史,且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
律;②发病年龄小于25岁;③无酮症倾向,至少5年内不需用胰岛素治疗。
(2)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最早发现的是线粒体tRNA亮氨酸基因324.3
位点发生A-G点突变,引起胰岛B细胞氧化磷酸化障碍,抑制胰岛素分泌。临
床特点为:①母系遗传;②发病早,6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自身抗体阴性;③
身材多消瘦(BMK24);④常伴神经性耳聋或其他神经肌肉表现。
4.妊娠期糖尿病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均可
认为是GDM.GDM不包括妊娠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后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但二者均需有效处理,以降低围生期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GDM妇女分娩后血
糖可恢复正常,但有若干年后发生T2DM的高度危险性;此外,GDM患者中可能
存在各种类型糖尿病,因此,应在产后6周复查,确认其归属及分型,并长期
追踪观察。
【并发症】
(一)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指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见下文。
(二)感染性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疳、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败
血症或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体癣也常见。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
炎是女性患者常见并发症,多为白念珠菌感染所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生
率较非糖尿病者高,病灶多呈渗出干酪性,易扩展播散,形成空洞。肾盂肾炎
和膀胱炎多见于女性患者,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
(三)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尚未完
全阐明,认为与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氧化应激等多方面因素的
相互影响有关。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是重要的共同机制,进一步引起多元醇
途径激活、非酶糖化、蛋白激酶C(PKC)激活以及己糖胺途径激活,导致组织损
伤。止匕外,直接或间接参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尚包括:
胰岛素、性激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等多种激素水平异常;脂代谢异常、脂
肪细胞的内分泌和旁分泌功能变化;低度炎症状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异常等。各种并发症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
合同时或先后出现。并发症可在诊断糖尿病前业已存在,有些患者因并发症作
为线索而发现糖尿病。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
病肾病。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所有原因的死亡增加L5〜2.7倍,
心血管病的死亡增加L5〜4.5倍,失明高10倍,下肢坏疽及截肢高20倍;
此外,糖尿病肾病是致死性肾病的第一或第二位原因。
1.大血管病变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较,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
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较快。作为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已
知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在糖尿病(主要是
T2DM)人群中的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
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2.微血管病变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
□m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网。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其典型
改变是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发生机制极为复杂,除了与上述糖尿
病慢性并发症的共同发病机制有关外,尚涉及以下方面:①细胞内信号转导过
程异常;②细胞外信号分子调节异常,如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
子-B最为重要)、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异常等;③全身因素引起的局部
变化,如高血压、血脂异常、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异常等。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
在视网膜、肾、神经和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为重要。
(1)糖尿病肾病: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T1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
因;在T2DM,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病理改变有3种类型:①结节性
肾小球硬化型,有高度特异性;②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最常见,对肾功能
影响最大,但特异性较低,类似病变也可见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和系
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③渗出性病变,特异性不高,也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活检所见组织学改变与临床表现和肾功能损害程度缺乏恒定的相关性。糖尿
病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可分五期:①I期:为糖尿病初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
人球小动脉扩张,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内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
升高;②II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多数正常,
可间歇性增高(如运动后、应激状态),GFR轻度增高;③m期:早期肾病,出现
微量白蛋白尿,即UA:ER持续在20〜200/ug/min(正常<10ug/min),GFR
仍高于正常或正常;④IV期:临床肾病,尿蛋白逐渐增多,UAER>200ug/min,
即尿白蛋白排出量>300rag/24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h,GFR下降,
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⑤V期:尿毒症,多数肾单位闭锁,UAER
降低,血肌酎升高,血压升高。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是本病早期的重要特点,
表现为高灌注(肾血浆流量过高)状态,可促进病情进展。美国糖尿病协会
(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ADA)(2007)推荐筛查和诊断微量白蛋白尿
采用测定即时尿标本的白蛋白/肌酎比率,<30ng/mg、30〜299ug/mg和2
300pg/mg分别为正常、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患者合并程度不
等的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视网膜改变可分为六期,分属两大
类。I期:微血管瘤、小出血点;II期:出现硬性渗出;in期:出现棉絮状软性
渗出。以上I〜m期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w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
V期:纤维血管增殖、玻璃体机化;VI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失明。以上w〜
VI期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当出现PDR时,常伴有糖尿病肾病及神经病变。
⑶其死: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称为
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此并发症可
以加重那些同时患有糖尿病和其他心脏病患者的预后。
3.神经系统并发症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一部分。认为其发生机制尚涉
及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免疫机制以及生长因子不足等。
(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①伴随严重DKA、高血糖高渗状态或低血糖症
出现的神志改变;②缺血性脑卒中;③脑老化加速及老年性痴呆危险性增高等。
(2)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
缓慢。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可伴痛觉过敏、疼痛;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
出现肌力减弱甚至肌萎缩和瘫痪。腱反射早期亢进、后期减弱或消失,音叉震
动感减弱或消失。电生理检查可早期发现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单一
外周神经损害较少发生,主要累及脑神经。
(3)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生
殖系统功能。临床表现为瞳孔改变(缩小且不规则、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
排汗异常(无汗、少汗或多汗),胃排空延迟(胃轻瘫)、腹泻(饭后或午夜)、便
秘等,直立性低血压、持续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以及残尿量增加、尿
失禁、尿潴留、阳痿等。
4.糖尿病足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
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轻者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睇
月氐(高危足);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残主要原因。
5.其他糖尿病还可引起视网膜黄斑病(水肿)、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
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其他眼部并发症。皮肤病变也很常见,某些为糖尿病特
异性,大多数为非特异性,但临床表现和自觉症状较重。
【实验室检查】
(-)糖代谢异常严重程度或控制程度的检查
1.尿糖测定大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的是尿葡萄糖,尿糖阳性是
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尿糖阳性只是提示血糖值超过肾糖阈(大约lOmmol/
L),因而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可能。并发肾脏病变时,肾糖阈升高,虽然
血糖升高,但尿糖阴性。妊娠期肾糖阈降低时,虽然血糖正常,尿糖可阳性。
2.血糖测定和OGTT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又是判断糖尿病
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血糖值反映的是瞬间血糖状态。常用葡萄糖氧化
酶法测定。抽静脉血或取毛细血管血。可用血浆、血清或全血。如血细胞比容
正常,血浆、血清血糖比全血血糖可升高15%。诊断糖尿病时必须用静脉血浆
测定血糖,治疗过程中随访血糖控制程度时可用便携式血糖计(毛细血管全血测
定)。
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时,须进行OGTT。OGTT应
在清晨空腹进行,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或82.5g含一分子水的葡萄糖,
溶于250〜300rnl水中,5〜10分钟内饮完,空腹及开始饮葡萄糖水后2小时测
静脉血浆葡萄糖。儿童服糖量按每公斤体重L75g计算,总量不超过75g。
3.糖化血红蛋白(GHbAl)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GHbAl是葡萄糖或其他糖
与血红蛋白的氨基发生非酶催化反应(一种不可逆的蛋白糖化反应)的产物,其
最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GHbAl有a、b、c三种,以GHbAlC(AlC)最为主要。正
常人A1C占血红蛋白总量的3%〜6%,不同实验室之间其参考值有一定差异。
血糖控制不良者A1C升高,并与血糖升高的程度相关。由于红细胞在血循环中
的寿命约为120天,因此A1C反映患者近8〜12周总的血糖水平,为糖尿病控
制情况的主要监测指标之一。血浆蛋白(主要为白蛋白)同样也可与葡萄糖发生
非酶催化的糖化反应而形成果糖胺(fructosamine,FA),其形成的量与血糖浓
度相关,正常值为1.7〜2.8mmol/I。。由于白蛋白在血中浓度稳定,其半衰
期为19天,故FA反映患者近2〜3周内总的血糖水平,为糖尿病患者近期病情
监测的指标。
(二)胰岛B细胞功能检查
1.胰岛素释放试验正常人空腹基础血浆胰岛素约为35〜145pmol/
L(5〜20mU/L),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或100g标准面粉制作的馒头)后,血浆
胰岛素在30〜60分钟上升至高峰,峰值为基础值5〜10倍,3〜4小时恢复到基
础水平。本试验反映基础和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释放功能。胰岛素测定受血清
中胰岛素抗体和外源性胰岛素干扰。
2.C肽释放试验方法同上。基础值不小于400pmol/L,高峰时间同上,
峰值为基础值5〜6倍。也反映基础和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释放功能。C肽测定
不受血清中的胰岛素抗体和外源性胰岛素影响。
3.其他检测B细胞功能的方法如静脉注射葡萄糖一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了解
胰岛素释放第一时相,胰升糖素-C肽刺激试验反映B细胞储备功能等,可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目的而选用。
(三)并发症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血脂、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时的酮
体、电解质、酸碱平衡检查,心、肝、肾、脑、眼科以及神经系统的各项辅助
检查等。
(四)有关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检查
GAD65抗体、IAA及IA-2抗体的联合检测;胰岛素敏感性检查;基因分析
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早期T2DM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在临床工作中
要善于发现糖尿病,尽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诊断以血糖异常升高作为
依据,应注意单纯空腹血糖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应加验餐后血糖,
必要时进行OGTT。诊断时应注意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分型、有无并发症
和伴发病或加重糖尿病的因素存在。
(一)诊断线索
①三多一少症状。②以糖尿病的并发症或伴发病首诊的患者;原因不明的
酸中毒、失水、昏迷、休克;反复发作的皮肤疝或痈、真菌性阴道炎、结核病
等;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肾病、视网膜病、周围神经炎、下
肢坏疽以及代谢综合征等。③高危人群:IGR[IFG和(或)IGT]、年龄超过45岁、
肥胖或超重、巨大胎儿史、糖尿病或肥胖家族史。
此外,30〜40岁以上健康体检或因各种疾病、手术住院时应常规排除糖尿
病。
(二)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要点如下:
1.糖尿病诊断是基于空腹(FPO)、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2hPG)。
空腹指8〜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一
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人量。oGTT采用75g无水葡萄糖负荷。糖尿病症状指多尿、
烦渴多饮和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FPG3.9〜6.Ommol/L(70〜108mg/dl)为
正常;6.1〜6.9mmol/L(110〜125mg/dl)为IFG;27.Ommol/L(126mg/dl)
应考虑糖尿病。OGTT2hP()<7.7mmol/L(139mg/dl)为正常糖耐量;7.8〜
11.Ommol/L(140~199mg/dl)^jIGT;2n.Immol/L(200rag/dl)应考虑糖
尿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NILImmol/
L(200mg/dl),或FPG27.Ommol/L(126mg/dl),或0GTT2hPG211.Immol
/L(200mg/dl)o需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
2.对于临床工作,推荐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如用全
血或毛细血管血测定,其诊断切点有所变动(表8—2—1)。不主张测定血清葡萄
糖。
3.对于无糖尿病症状、仅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
天复查核实而确定诊断。如复查结果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应定期复查。IFG
或IGT的诊断应根据3个月内的两次OGTT结果,用其平均值来判断。在急性感
染、创伤或各种应激情况下可出现血糖暂时升高,不能以此诊断为糖尿病,应
追踪随访。
表8*2-1糖尿病及其他类型高血糖的诊断标准
(WHO错尿病专家委员会报告,1999年)
血糖浓度(mmol/L)
静脉血浆静脉全血毛细血管全血
糖尿病
空腹和(或)》7.0>6.1>6.1
服糖后2小时>11.1>10.0>11.1
糖耐材减低(IGT)
空腹(如有检测)和<7.06.1<6.1
服糖后2小时7.8—11.06.7〜9.97.8—11.0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空腹6.1-6.9-5.6〜6.05.6〜6.0
服糖后2小时(如有检测)<7.8<6.7<7,8
注:mmol/L转换mg/dl为乘以换算系数18.
•2003年11月国际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建议将IFG的界限值修订为5.6~6.9mmol/L
4.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相同。
(三)鉴别诊断
注意鉴别其他原因所致尿糖阳性。肾性糖尿因肾糖阈降低所致,尿糖阳性,
但血糖及OGTT正常。某些非葡萄糖的糖尿如果糖、乳糖、半乳糖尿,用班氏试
剂(硫酸铜)检测呈阳性反应,用葡萄糖氧化酶试剂检测呈阴性反应。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空肠吻合术后,因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快,可引
起进食后1/2―1小时血糖过高,出现糖尿,但FPG和2hPG正常。弥漫性肝病
患者,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功能减弱,肝糖原贮存减少,进食后1/2-1小时
血糖过高,出现糖尿,但FPG偏低,餐后2〜3小时血糖正常或低于正常。急性
应激状态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
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糖耐量减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应激过后可恢复正常。
(四)分型
最重要的是鉴别T1DM和T2DM,由于二者缺乏明确的生化或遗传学标志,主
要根据以上所述疾病的临床特点和发展过程,从发病年龄、起病急缓、症状轻
重、体重、酮症酸中毒倾向、是否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等方面,结合胰岛B细
胞自身抗体和B细胞功能检查结果而进行临床综合分析判断。从上述各方面来
说,二者的区别都是相对的,有些患者暂时不能明确归为T1DM或T2DM,可随访
而逐渐明确分型。
MODY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有一定临床特点,但确诊有赖于基因分析。
许多内分泌病,如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库欣综合征、嗜倍细胞瘤可分
别因生长激素、皮质醇、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拮抗胰岛素而引起继发性糖尿病。
还要注意药物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上述),一般不难鉴别o
(五)并发症和伴发病的诊断
对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以及代谢综合征的其他组分,如经常伴随出现的肥
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也须进行相应检查和诊断以便给予治疗一。
【治疗】
由于对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乏病因治疗。强调治疗须
早期和长期、积极而理性以及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治疗目标为纠正代谢紊
乱,消除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健康和学习、劳动能力,
保障儿童生长发育,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而且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国际
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了糖尿病治疗的5个要点分别为: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
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近年来循证医学的发展促进了糖尿病
治疗观念上的进步。D)CCT(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1993)和UKPDS(英国前瞻
性糖尿病研究,1998)分别对大样本的T1DM和T2DM患者进行了平均为期6.5
年和10.4年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应用强化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可减少微血
管病变的发生,首次证实控制血糖的重要性。EDIC研究(糖尿病干预和并发症的
流行病学研究,2003)为DCCT的后续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早期强化治疗可延缓
T1DM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这一保护作用可持续较长时间(称为“代谢记忆效
应”);Steno-2研究(2003)结果表明,全面控制T2网的危险因素可以降低心血
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在糖尿病诊断之时就应该注意保护或逆转胰岛B细胞
功能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而不仅仅是控制血糖。除了控制空腹高血糖,还
应注意餐后血糖和HBAlc达标,减少全天血糖波动。糖尿病心血管病的病因及
表8-2-2糖尿病控制目标和开始干预的起点
(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2005年第4版)
指标目标值指标目标值
1.HbAlc6.5%5.甘油三函1.5mmol/L(133mg/dl)
2.血压130/80mmHg6.尿白蛋白/肌杆2.5mg/mmol<22mg/g)一男性
3.LDL-胆固醉2.5mmol/L(97mg/dl)3.5mg/mmol(31mg/g)一女性
4.HDL-胆固醇1.Ommol/L(39mg/dl)7.运动150分钟/周
注:1.若表中第1项指标>目标值,第2,3.5.6项指标》目标值,第4项指标W目标值,则需要对各个指标开
始进行干预,以保证第1项指标《目标值,第2,3.5,6项指标〈目标值,第4项指标>目标值。
2.本表中未提及血糖控制目标。2002年第3版中要求空腹血浆葡萄糖4.4〜6.Immol/L,非空腹血浆葡期糖4.4~
8.Ommol/L
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高血糖以及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因此糖尿病防治策略应
该是全面治疗心血管危险因素,除积极控制高血糖外,还应纠正脂代谢紊乱、
严格控制血压、抗血小板治疗.(例如阿司匹林)、控制体重和戒烟等并要求达标
(表8—2-2)o
(-)糖尿病健康教育
是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医学模式被生
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取代,医护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
健康教育被公认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
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降低耗费和负担,使患者和国家均受益。健康教育包括糖尿病防治专业人员的
培训,医务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和公众的卫生保健教育。应对
患者和家属耐心宣教,使其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持之以恒。让患
者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学会测定尿糖或正确使用便携式血
糖计,掌握医学营养治疗的具体措施和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使用降血糖药物
的注意事项,学会胰岛素注射技术,从而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长期坚持合理治疗
并达标,坚持随访,按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生活应规律,戒烟和烈性酒,讲求
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二)医学营养治疗(medicalnutritiontherapy,MNT)
是另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应长期严格执行。对T1DM患者,在合适的
总热量、食物成分、规则的餐次安排等措施基础上,配合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控
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对T2DM患者,尤其是肥胖或超重者,医学营养治疗有
利于减轻体重,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以及减少降糖约物剂量。医字营
乔治疗方菜包括:
1.计算总热量首先按患者性别、年龄和身高查表或用简易公式计算理想
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原
来生活习惯等,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年人休息状态下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
给予热量105〜125.5KJ(25〜30kcal),轻体力劳动125.5~146kJ(30-35kcal),
中度体力劳动146〜167KJ(35〜40kcal).重体力劳动167kJ(40kcal)以上。儿
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消瘦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
酌减,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左右。
2.营养物质含量糖类约占饮食总热量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
一定量杂粮,忌食用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各种糖果、甜糕点饼干、冰
淇淋、含糖饮料等)。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15%,成人每日每公斤理想
体重0.8-1.2g,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增至1.5〜
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
在0.6g0蛋白质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
脂肪约占总热量30%,饱和脂肪、多价不饱和脂肪与单价不饱和脂肪的比例应
为1:1:1,每日胆固醇摄人量宜在300mg以下。
此外,各种富含可溶性食用纤维的食品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
峰,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并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每E1饮食中纤
维素含量不宜少于40g,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粗谷物、含糖成分
低的水果等。每日摄人食盐应限制在10g以下。限制饮酒。
3.合理分配确定每日饮食总热量和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组成后,按每
克糖类、蛋白质产热16.7kJ(4kcal),每克脂肪产热37.7KJ(9kcal),将热量
换算为食品后制订食谱,并根据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需要进行安排。
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
4.随访以上仅是原则估算,在治疗过程中随访调整十分重要。如肥胖
患者在治疗措施适当的前提下,体重不下降,应进一步减少饮食总热量;体型
消瘦的患者,在治疗中体重有所恢复,其饮食方案也应适当调整,避免体重继
续增加。
(三)体育锻炼
应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
不同条件,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T1DM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时,常可能处于胰
岛素相对不足和胰岛素过多之间。在胰岛素相对不足时进行运动可使肝葡萄糖
输出增加、血糖升高;在胰岛素相对过多时运动使肌肉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增加,
有可能诱发低血糖反应。故对T1DM患者,体育锻炼宜在餐后进行,运动量不宜
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对T2DM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减
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如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亦
应按具体情况作妥善安排。
(四)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并建议患者应用便携式血糖计进行自我监测血糖(SMBG);
每3〜6个月定期复查AIC,了解总体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每年1〜2
次全面复查,了解血脂以及心、肾、神经和眼底情况,尽早发现有关并发症,
给予相应治疗。
(五)口服药物治疗
1.促胰岛素分泌剂
(1)磺服类(sulfonylureas,SUs):第一代SUs如甲苯磺丁胭(tolbutamide,
D-860)氯磺丙(chlorpropamide)等已很少应用;第二代SUs有格列本版
表8-2・3第二代横麻类的主要特点及应用(glibenclami
名称片剂量(mg)剂量范围(mg/d)服药次数(每天)作用时间(h)肾脏排泄(%)
de)、格列毗嗪
格列本脉2.5-51.25〜20-216〜2450
格列毗嗪
52.5〜301-212〜2489(glipizide)、
格列齐特8040〜2401〜212〜2480
格列哇酮
3030〜1801〜25格列齐特
格列美服11-8110〜2060
(gliclazide)>格列喳酮(gliquidone)和格列美版(glimepiride)等。第二代SUs
的作用特点见表8—2—3o
SUs的主要作用为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其作用部位是胰岛6细胞膜
上的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KQ。Km是钾离子进出细胞的调节通道,对葡萄糖
以及SUs刺激胰岛素分泌非常重要。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葡萄糖被胰岛B细胞
摄取和代谢,产生ATP,ATP/ADP比值升高,关闭KATP,细胞内钾离子外流减少,
细胞膜去极化,激活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钙离子内流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增高,刺激含有胰岛素的颗粒外移和胰岛素释放,使血糖下降。KATP由内向整流
型钾离子通道(Kir)和磺胭类受体(SUR)组成,含有4个Kir亚单位和4个SUR
亚单位。Kir形成钾离子通道,SUR则调节Kir开放或关闭。sUs与SuR结合,
也可关闭Km,通过上述相同过程,启动胰岛素分泌而降低血糖,其作用不依赖
于血糖浓度。SUs降血糖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机体尚保存相当数量(30%以上)有功
能的胰岛B细胞。
适应证:SUs作为单药治疗主要选择应用于新诊断的T2DM非肥胖患者、用
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年龄》40岁、病程<5年、空腹血糖〈lOmmol
/L时效果较好。随着疾病进展,SUs需与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口服降糖药或胰
岛素联合应用。当T2DM晚期B细胞功能几乎消失殆尽时,SUs及其他胰岛素促
分泌剂均不再有效,而必须采用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
禁忌证或不适应证:T1DM,有严重并发症或晚期B细胞功能很差的T2DM,
儿童糖尿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大手术围手术期,全胰腺切除术后,对SUs
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等。
不良反应:①低血糖反应:最常见而重要,常发生于老年患者(60岁以上)、
肝肾功能不全或营养不良者,药物剂量过大、体力活动过度、进食不规则、进
食减少、饮含酒精饮料等为常见诱因。糖尿病患者随病程延长和自主神经系统
损伤,对低血糖的对抗调节能力越来越差,低血糖症状也越来越不明显、不易
被察觉。严重低血糖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反复或持续低血
糖可导致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甚至昏迷死亡,应予避免。作用时间长的药物(如
格列本版和格列美版)较容易引起低血糖,而且持续时间长、停药后仍可反复发
作,急诊处理时应予足够重视。②体重增加:可能与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有关。
③皮肤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等。④消化系统:上腹不适、食欲减退等,
偶见肝功能损害、胆汁淤滞性黄疸。⑤心血管系统:上述SUs关闭B细胞膜上
Km而刺激胰岛素分泌,但KA什至少有三种类型:SUR1/Kir6.2主要分布在胰
腺P细胞和大脑神经元,SUR2A/Kir6.2主要在心肌、骨骼肌,SUR2B/Kir6.2
主要在血管平滑肌。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Kg主要调节心肌收缩、氧
耗量、血管阻力和血流量,在生理情况下基本上是关闭的,缺血时则开放,使
血管阻力下降、血流量增加,可减轻对心肌组织的损伤。SUs关闭心肌/血管平
滑肌细胞膜上的Kx冲,可能妨碍缺血时的正常反应。不同SUs对不同类型Km
的亲和力不同、选择性结合的特异性不同,某些SUs。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带来不
利影响,但有待于以心血管事件为终点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
临床应用:目前应用的基本上是第二代SUso各种药物的降糖机制基本一致,
虽存在作用强度的差别(格列美胭最强),但作用强的片剂量较小,作用弱的片
剂量较大,因而相同片数的各种SUs临床效能大致相似,各种SUs最大剂量时
降糖作用也大致一样。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早餐前半小时一次服用,根据血糖
逐渐增加剂量,剂量较大时改为早、晚餐前两次服药,直到血糖达到良好控制。
格列毗嗪和格列齐特的控释药片,也可每天服药一次。一般来说,格列本胭作
用强、价廉,目前应用仍较广泛,但容易引起低血糖,老年人及肝肾心脑功能
不好者慎用;格列毗嗪、格列齐特和格列喳酮作用温和,较适用于老年人;轻
度肾功能减退(肌醉清除率〉60ml/min)时几种药物均仍可使用,中度肾功能减
退(肌酎清除率30〜60ml/min)时宜使用格列喳酮,重度肾功能减退(肌酎清除
率<30ml/min)时格列喳酮也不宜使用。应强调不宜同时使用各种SUs,也不宜
与其他胰岛素促分泌剂(如格列奈类)合用。
(2)格列奈类:此类药物也作用在胰岛口细胞膜上的KATP,但结合位点与SUs
不同,是一类快速作用的胰岛素促分泌剂,可改善早相胰岛素分泌。降血糖作
用快而短,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低血糖症发生率低、程度较轻而且限于
餐后期间。较适合于T2DM早期餐后高血糖阶段或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老年患者。
可单独或与二甲双呱、胰岛素增敏剂等联合使用。禁忌证和不适应证与SUs相
同。于餐前或进餐时口服。有两种制剂:①瑞格列奈(repaglinide):为苯甲酸
衍生物,常用剂量为每次0.5〜4mg0②那格列奈(nateglinide):为D-苯丙氨
酸衍生物,常用剂量为每次60〜120mg。
2.双麻类(biguanides)目前广泛应用的是二甲双军。主要作用机制为
抑制肝葡萄糖输出,也可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
取和利用。近年来认为二甲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文化传媒内容制作合同
- 2024年大型活动保障车辆租赁合同
- 2024年上海房屋装修工程分包合同
- 2024年廉洁承诺函:双方诚信自律协议
- 教育工作者主要先进事迹(5篇)
- 中学生读书演讲稿
- 2024年度质量控制合同:MLB棒球帽正品知识分享
- 2024年工程监测与检测合同
- 2024室内外演唱会舞台安全检测合同
- 2024年国际商贸合同的科学与艺术
- 体育课堂数字化教学设计方案
- 2024年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区别课件
- 人行安全门通道闸机施工方案
- 《爱情婚姻家庭》课件
- 外卖配送部管理制度
- 20100927-宣化上人《愣严咒句偈疏解》(简体全)
- 护理员服务外包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智能化农业装备
- JGJT241-2011 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