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需重弹创新是真经》 论文_第1页
《老调需重弹创新是真经》 论文_第2页
《老调需重弹创新是真经》 论文_第3页
《老调需重弹创新是真经》 论文_第4页
《老调需重弹创新是真经》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调需重弹,创新是真经摘要: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责任,振兴戏曲艺术学校音乐教育应该说是责无旁贷。而今,戏曲虽然走入了中小学音乐课堂,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戏曲的学习都是过眼云烟,蜻蜓点水,一晃而过,别说学生不会,就连许多教师都知之甚少。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和爱国情操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在中小学推广普及艺术是青少年成长的一大需要,而且只有这样,戏曲这朵艺术奇葩才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成为校园一支健康的主旋律。因此,加强中小学音乐课堂戏曲学习有其相当大的必要性。关键词:民族文化戏曲艺术音乐教育素质教育中小学音乐课堂第一章戏曲艺术的发展戏曲艺术在我国文学艺术园地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古代戏曲与诗、词、文、赋等文学体裁不同的是:戏曲既作为阅读的文本存在,包括剧本的情节、结构、关目、宫调、曲牌、文辞、声韵等方面;又有着复杂的艺术形式,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舞台布景、音乐伴奏等,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是在漫长的发展中经过几千年的沉淀、积累、创新、逐渐形成的比较完整的艺术体系;它是人民审美观念、审美心理系统全面的体现;它博大深厚、源远流长,陶冶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戏曲艺术发展面临困境第一、快速文化兴起,传统戏曲艺术遭遇冷落

在文化市场竞争中,当代人们更热衷于更直接、更生动形象、更简单易懂表达故事情节的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由于能够,而戏曲艺术收到了冷落。传统的戏曲艺术由于过分拘泥于艺术形式、艺术表现手法,表演内容传统守旧,很难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因此遭受冷落。同时,电影、电视剧更多的贴近人们现实生活、故事情节展开节奏感强且形象生动容易被人们接受,所以进出电影院的人们显然比进出戏院的人要多得多,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文化消费思想上的冷落。

第二、戏曲艺术的过度商业化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艺术是民族艺术源远流长的结晶,戏曲艺术的商业化一方面将其更快更广地传播推向大众,让更多观众有机会享受戏剧艺术的独特美质;另一方面以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的商业化运作,扭曲了戏曲艺术创作最初的目的,使其庸俗低级化。于是以娱乐性演出获取经济利益便成了合乎逻辑的选择,同时传播、弘扬中华优秀的戏曲艺术文化责任被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如何娱乐大众来获取更大的利益。第三、地方剧消亡速度急速增长众多地方戏曲小剧种,由于自身优势不明显不受重视,当地政府保护措施不到位,加之当代青年不愿学习传承,其生存空间逐渐变小以致消亡。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由于资金不到位,政府补贴不够县级以下剧团解体过多,而这些剧团往往又是地方稀有剧种生存发展的重要载体。剧团解体了,演员没有了表演的组织,剧种的传播失去了载体,必将面临消亡的危险。即使剧团还在,观众没有兴趣,演员表演的欲望不强,地方局还是岌岌可危终将面临消亡的危险。同时一批又一批的老艺人相继辞世,年轻一代兴趣不浓,地方剧技艺日渐失传。戏曲艺术自身优势一、戏曲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鉴别、审美能力和培养演唱才能的重要途径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部分包含的精神,审美情趣,人格魅力,悲剧艺术等等,作为文化的观念层面,构成某一种文化特色的价值体系。读戏的过程是对戏曲鉴赏能力的训练过程,也是欣赏障碍的克服过程。在艺术鉴赏中鉴赏者的生活体验占主导作用,一个有丰富经验的鉴赏者可以从多角度发现音乐的美。戏曲艺术鉴赏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多看,多听,多体验以此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作品。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戏曲艺术的渗入无疑是提高学生鉴别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通过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促使鉴别和审美能力逐渐提高。学生通过演唱戏曲,毫无疑问演唱能力得到加强。二、戏曲艺术教育是发扬传统文化、丰富历史知识、了解中国艺术瑰宝的重要渠道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遗产中独树一帜,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它是融表演、唱腔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集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之大成,经无数艺术家不断创新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戏曲文化的发展史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过程。然而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出现了只听不唱或是音乐课直接不上的情况。音乐课堂成了流行音乐的传播场所,最糟糕的是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音乐课直接不上,戏曲音乐可以说是空白。所以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渗入戏曲艺术教育,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间音乐、民间艺术,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振奋民族精神同时可以让他们对戏曲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并使其发扬光大。三、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不可缺少的因素戏曲艺术是一门重要艺术,它既能细腻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又能开启学生智力和大脑思维。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戏曲艺术,可以让学生在感受传统的同时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审美,并结合多种音乐表现方式去激发学生主动地追求美、感受美。欣赏者要在头脑中塑造完整的戏曲艺术的形象,就必须借助于想象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完全是由欣赏者主观控制的。如果说作曲家是一度创作,演唱(奏)家是二度创作,那么欣赏者便是三度创作。欣赏者在已有的感知材料上进行重新组合、合理加工,使其在大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由于每个人的先天遗传情况不同,所以人的思维能力会具有与生俱来的差异,但无论如何,大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但相同的是戏曲艺术的学习不仅能提高人们的乐感,而且会有益于他们的运动控制、记忆能力和思维发展,使脑的功能得到更多的开发。第二章让戏曲艺术融入音乐课堂的自我尝试戏曲艺术教育的最初阶段是聆听和了解的阶段。教师从戏曲的形成、发展以及特色出发,试从经典剧目、剧中人物扮相特点、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生平影响等一般性知识入手,将学生逐渐引入戏曲艺术的欣赏之中。由欣赏著名艺术家,如梅兰芳、马连良、尚长荣、叶少兰等有代表性的演唱到现代流行因素中的戏曲与表演,再到了解戏剧服装,脸谱,唱腔等特色形式,进而发展到对戏曲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内容主题及典型人物的分析与鉴赏。要把欣赏与学唱、学做结合起来。要努力开发学生内在的表演才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喜好扬长避短,选择一些易学、易唱、易做的剧目进行学唱与学做,使之循序渐进地步入不同角色和人物的学习之中。除进行课堂教学外,还可通过看演出、参观演出前的准备工作邀请名家大师教学等形式,让学生直接接触戏曲表演艺术。通过亲身地体验真正地理解戏曲艺术,化被动为主动。只有真正融入到戏曲中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戏曲艺术的精髓得到情感的升华。第一、教学内容的选取注意体现时代性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在教学中多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法使用不慎就会使得教学进入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导致教师教的累学生学得也累。长久的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生机,音乐课上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大都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脱离了学生认识观,不被学生所接收。内容略显呆板,沉闷.学生们提不起神来,也就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对待戏曲艺术也是如此。这时,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反思创新,结合学生群体的心理、生理特点重新组织教学。我在教学期间了解到,大多数学生都觉得“京剧”等戏曲形式,艺术表演性确实很高,但太过死板,没有创新变化,不能紧跟时代、体现时代性。因此,我在上戏曲课时进行了一些尝试、专研戏曲教学如何才能有所创新地教授,如何才能紧贴时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上《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节课时,老师可以从现代流行歌曲入手,不要一开始就谈京剧的基本知识和梅兰芳大师的生平,因为那样的教学模式太呆板,太沉闷。老师让学生先欣赏一首歌《说唱脸谱》作为导入。听完之后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歌的感觉(喜欢不喜欢).为什么?(2)让学生思考这首歌的风格(流行民族)?(3)从这首歌歌词围绕的主题,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点?这样同学们首先会觉得《说唱脸谱》这首歌曲很特别很好听,明明是首旋律明快的流行歌曲,却有着与其他流行歌曲不一样的元素,在歌曲中加入了京剧唱腔的模仿,可以说是流行唱法与京剧唱腔的完美结合。而且歌词也很有意思,学生在学习时从说唱中自然地就了解了京剧人物脸谱的特点并且容易记忆,这样学生们就不会感觉到沉闷呆板,反而觉得是一种创新,带有京剧韵味的演唱很新鲜,他们也就乐于学习京剧。第二、教学环节中多创设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喜欢展示自我。课堂也应该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天空,所以音乐课要从学生自主参与的角度出发,创设更多地平台给学生尽情地展示自我。实际上,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比“填鸭”式的灌输要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后,教学进入了学唱环节。老师可以先带着学生学唱两遍《说唱脸谱》。接着采用多媒体播放出京剧脸谱的一些图片,结合图片给他们介绍京剧的发展概况、京剧的行当、唱腔等知识,然后播放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梅兰芳大师的《贵妃醉酒》,上课之前可以先给同学们讲一讲贵妃醉酒的典故让同学们从故事中了解背景。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带着同学们做一些经典的动作以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可以给学生欣赏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在听完之后,让学生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比较新版与经典在唱腔、气息等方面的区别(传统的京剧唱腔更有戏曲的韵味,一动一静,唱念做打都是那么高雅)。这样的教学也使得学生乐于融入戏曲艺术的情境中,学习戏曲大师的演唱。第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深入贯彻以“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美”促进学生情感体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戏曲欣赏教学中结合欣赏,审美,体验、实践,合作,创作等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但是,在音乐教育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音乐教师如何做到“有序施教,有导施教,有乐施教,有别施教”还需做更多地探究学习,在原有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加入创新是对每一位音乐教育者的要求。如何将沉闷的戏曲知识融入到欢快有序的音乐课堂中更是需要音乐教育者不断开阔实践。参考文献[1]刘佳.戏曲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P1-P303.[2]韩敬波.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P1-P265.[3]祖晶.心理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P1-P387.[4]杨晓红.戏曲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J].当代戏曲.2005年,04期:P48-P49.[5]李娜.戏曲走入高中艺术新课程的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年,11期:P12-P13.[6]杨吉慧.如何进行音乐趣味教学[J].江西教育.2006年,18期:P36.[7]邓咏涛.发挥戏曲艺术教育优势,促进学生音乐素质提高[J].科技信息.2007年,06期:P150.[8]贾桂君.试论在中小学校普及戏曲艺术教育的必要性[J].群文天地.2008年,09期:P28-P2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