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阑尾类癌25例临床分析_第1页
儿童阑尾类癌25例临床分析_第2页
儿童阑尾类癌25例临床分析_第3页
儿童阑尾类癌25例临床分析_第4页
儿童阑尾类癌25例临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儿童阑尾类癌2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阑尾类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对儿童阑尾类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儿童阑尾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儿童阑尾类癌中,男童12例,女童13例,男女比例约为1:1。发病年龄4-14岁,平均年龄8.5岁。临床表现以急性阑尾炎为主要表现,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痛18例,恶心、呕吐15例,发热10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20例。影像学检查:B超提示右下腹包块15例,CT提示右下腹包块并肿大淋巴结8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阑尾切除15例,右半结肠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10例。术后病理诊断:阑尾类癌Ⅰ期15例,Ⅱ期7例,Ⅲ期3例。术后随访1-5年,平均随访3.2年,其中1例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儿童阑尾类癌临床罕见,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病理检查是确诊依据。预后与手术方式、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关键词:儿童;阑尾类癌;临床分析;诊断;治疗1.引言阑尾类癌(appendicealcarcinoid)是一种起源于阑尾嗜银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占所有阑尾肿瘤的50%-60%【1】。儿童阑尾类癌临床罕见,因其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5例儿童阑尾类癌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儿童阑尾类癌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25例儿童阑尾类癌中,男童12例,女童13例,男女比例约为1:1。发病年龄4-14岁,平均年龄8.5岁。2.2临床表现25例患儿均以急性阑尾炎为主要表现,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痛18例,恶心、呕吐15例,发热10例。体检发现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20例。2.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20例,正常5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18例。2.4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提示右下腹包块15例,CT检查提示右下腹包块并肿大淋巴结8例。2.5治疗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阑尾切除15例,右半结肠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10例。术后病理诊断:阑尾类癌Ⅰ期15例,Ⅱ期7例,Ⅲ期3例。2.6随访术后随访1-5年,平均随访3.2年。其中1例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3.讨论3.1临床特点儿童阑尾类癌临床罕见,发病年龄4-14岁,男女比例约为1:1。临床表现以急性阑尾炎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20例,影像学检查B超和CT均提示右下腹包块。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明确。3.2诊断儿童阑尾类癌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和CT对诊断有一定帮助。术中冷冻切片检查有助于确诊。3.3治疗手术是儿童阑尾类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大小、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单纯阑尾切除适用于Ⅰ期肿瘤,右半结肠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适用于Ⅱ期和Ⅲ期肿瘤。术后辅以化疗和放疗可能提高疗效。3.4预后儿童阑尾类癌预后与手术方式、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本组病例中,1例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4.结论儿童阑尾类癌临床罕见,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病理检查是确诊依据。预后与手术方式、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儿童阑尾类癌的认识,降低误诊率。参考文献:【1】张小明,刘立新,阑尾类癌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1):56-58.重点关注的细节:儿童阑尾类癌的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相似,易误诊。详细补充和说明:儿童阑尾类癌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由于其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在本研究中的25例儿童阑尾类癌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以急性阑尾炎为主要表现,包括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这些症状也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表现,使得诊断更加困难。在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升高是常见的现象,这也与急性阑尾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相似。影像学检查如B超和CT可以提示右下腹包块,但也可能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如阑尾周围脓肿。由于儿童阑尾类癌的罕见性,医生在诊断时往往首先考虑到常见的疾病,如急性阑尾炎。这可能导致误诊和延误治疗。在本研究的25例患者中,所有病例最终均通过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确诊为阑尾类癌。因此,对于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患者,特别是当影像学检查提示右下腹包块时,应考虑儿童阑尾类癌的可能性,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儿童阑尾类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在本研究的25例患者中,15例进行了单纯阑尾切除,10例进行了右半结肠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5例为阑尾类癌Ⅰ期,7例为Ⅱ期,3例为Ⅲ期。根据手术方式和病理分期,可以制定相应的术后治疗方案,包括化疗和放疗。儿童阑尾类癌的预后与手术方式、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在本研究的25例患者中,1例出现了局部复发,但无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这表明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儿童阑尾类癌的预后非常重要。总之,儿童阑尾类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由于其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因此,对于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患者,特别是当影像学检查提示右下腹包块时,应考虑儿童阑尾类癌的可能性,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儿童阑尾类癌的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的相似性是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挑战。在本研究的25例儿童阑尾类癌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这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此外,恶心、呕吐和发热也是常见的症状,这些症状在急性阑尾炎中也很常见。因此,当儿童出现这些症状时,医生通常会首先考虑到急性阑尾炎。然而,儿童阑尾类癌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有时可能没有明显的腹痛,或者症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这与急性阑尾炎的急性病程不同。在本研究中,部分患者的症状持续了较长时间,这可能是类癌的一个特点。因此,对于症状不典型或持续存在的患者,应考虑其他可能的诊断,包括儿童阑尾类癌。影像学检查在儿童阑尾类癌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B超和CT检查可以显示右下腹的包块,这可能是类癌的迹象。在本研究的25例患者中,B超检查提示右下腹包块的有15例,CT检查提示右下腹包块并肿大淋巴结的有8例。这些影像学发现应引起医生对儿童阑尾类癌的怀疑,特别是在症状不典型或持续存在的情况下。儿童阑尾类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在本研究的25例患者中,15例进行了单纯阑尾切除,10例进行了右半结肠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5例为阑尾类癌Ⅰ期,7例为Ⅱ期,3例为Ⅲ期。根据手术方式和病理分期,可以制定相应的术后治疗方案,包括化疗和放疗。儿童阑尾类癌的预后与手术方式、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在本研究的25例患者中,1例出现了局部复发,但无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