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朝阳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朝阳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朝阳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朝阳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朝阳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学业评测地理试题教材版本:商务星球命题范围:6-8章第四节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考试用时60分钟,共100分。2.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否则,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读亚洲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亚洲这个“大家庭”的“左邻右舍”,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隔乌拉尔山脉与欧洲相邻 B.西南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相接C.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D.西北隔土耳其海峡与非洲相望2.亚洲有“奔腾不息的江河”,亚洲的大江大河()A.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B.形成放射状水系 C.流程长,最终消失在沙漠 D.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3.亚洲自然环境多样主要表现在()①平原集中分布在中部②地形类型多样③季风气候广泛分布在西部④气候类型复杂多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C2.B3.C【解析】【1题详解】由图可知,亚洲西部与欧洲相邻,东临太平洋,A错误;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B错误;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C正确;西北隔土耳其海峡与欧洲相望,D错误;故选C。【2题详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有奔流不息的江河,受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多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B正确,A错误;亚洲河流的流程大多较长,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大多是外流河,CD错误;故选B。【3题详解】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所以平原集中分布在四周,故①错误;亚洲地形类型多样,故②正确;亚洲季风气候广泛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故③错误;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故④正确;②④正确,故选C。【点睛】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综合影响,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性显著。读图东南亚局部地区图,完成问题。4.图示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有()A.甜菜、玉米 B.小麦、棉花 C.水稻、小麦 D.天然橡胶、油棕5.下列有关该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处“十字路口”,位置优越 B.热带季风气候广布,降水多、气温高C.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D.石油、锡矿等资源丰富6.图所示区域中,具有重要航运价值的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白令海峡【答案】4.D5.B6.A【解析】【4题详解】读图分析,图示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有天然橡胶、油棕,D正确;玉米属于粮食作物,A错误;小麦属于粮食作物,B错误;水稻也属于粮食作物,C错误,故选D。【5题详解】读图分析,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非常优越,A正确;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广布,B错误;该区域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C正确;该区域石油、锡矿等资源丰富,D正确,故选B。【6题详解】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航运价值重要,A正确;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最南端,B错误;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C错误;白令海峡位于亚洲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点的威尔士王子角之间,D错误,故选A。【点睛】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非洲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合作伙伴,未来中非合作的前景会更加广阔。图1为非洲地形分布图,图2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关于非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地跨寒、温、热三带C.海岸线曲折蜿蜒,多优良港湾 D.地形以山地为主8.非洲的气候特点是()A.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B.以温带气候为主 C.普遍炎热,全部为热带气候 D.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9.历史上尼罗河经常定期泛滥的自然原因是()A.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B.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C.下游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D.支流众多,导致水位变化大【答案】7.A8.D9.A【解析】【7题详解】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A正确。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大陆,没有寒带,B错误。非洲海岸线平直,缺乏优良港湾,C错误。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D错误。故选A【8题详解】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低纬度,以热带气候为主;非洲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等,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赤道穿越非洲中部,非洲的气候类型大致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D正确,ABC错误,故选D。【9题详解】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雨季定期泛滥,A正确。定期泛滥跟长度无关,B错误。尼罗河下游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C错误。尼罗河支流少,D错误。故选A。【点睛】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非洲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约有3/4的面积在热带,号称“热带大陆”;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有“高原大陆”之称。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1年7月23日-8月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下图是本州岛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下列关于在东京举办夏季奥运会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陆空交通便利,利于国内外运动员和游客前往B.地势平坦,利于建造体育场馆C.属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举办夏季奥运会D.远离地震带,避免地震带来的危害11.运动员村广场由来自日本不同地区的4万根木头搭建而成,可拆卸再利用;奖牌从淘汰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小家电中提炼而成。这体现出日本()A.矿产、森林资源丰富 B.各种资源丰富,物尽其用C.土地、森林资源匮乏 D.注重资源循环利用【答案】10.D11.D【解析】分析】【10题详解】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故海运便利,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故铁路呈环状和条带状分布,陆路运输发达,东京是主要的国际航空港,航空运输发达,故A正确;东京位于关东平原上,地势平坦,利于建造体育场馆,故B正确;东京位于北纬35度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举办夏季奥运会,故C正确;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发,D错,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题详解】日本矿产缺乏,森林丰富,故A错;日本除了森林、水能丰富外,其它资源全部短缺,故B错;日本是岛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故土地狭小。故C错;运动员村广场由来自日本不同地区的4万根木头搭建而成,可拆卸再利用;奖牌从淘汰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小家电中提炼而成。这体现了注重资源循环利用,故D正确,依题意,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的相关知识点。12.中东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读“中东地区位置及石油分布示意图”及当地居民阿拉伯人的照片,由其着装可知,阿拉伯人聚居区()A.淡水资源匮乏 B.气候炎热干燥 C.地形多高原 D.石油资源丰富【答案】B【解析】【详解】读图所示,着装为白色长袍,戴头巾。白色有利于反射太阳光,利于降温;长袍减少皮肤外露,利于防晒;头巾一方面可以保护头部,也有利于防风沙。民居和服饰深受自然环境影响,中东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沙漠广布。不能知道淡水资源概况、地形,石油资源等。ACD错误,B正确,故选B。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关于南、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由大陆构成,北极地区由海洋构成 B.每年的7月前后是南极地区的暖季C.南、北极地区共同的气候特征都是酷寒、烈风、干燥 D.企鹅和北极熊是南、北极地区共有的代表性动物14.我国在南、北极地区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图中距离黄河站(79°N,12°E)最近的地区点是()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15.在南极设立考察站的主要目的是()A.勘探矿产资源,便于今后开采利用 B.进行科学考察,观测极地环境变化C.研究极地环境,便于今后大量移民 D.保护好环境,作为今后的旅游景点【答案】13.C14.C15.B【解析】【13题详解】北极地区指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沿海岛屿与陆缘冰、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故A错误。每年7月是北极地区的暖季,1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故B错误。南北极气候属于极地气候,多大风、酷寒、干燥,故C正确。企鹅是南极代表性动物,北极熊是北极代表性动物。故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图中甲和丁位于南极地区,故AD错误。丙和乙位于北极地区。图中距离黄河站(79°N,12°E)最近的地点一定位于北极地区即乙或丙。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据图中信息可得,丙的经纬度大约是78°N,12°E,该点距离黄河站最近,故C正确。乙的经纬度大约是75°N,40°W。故B错误。故选C。【15题详解】在南极开采矿产资源、开发旅游资源不利于保护南极的环境,故AD错误。南极气候酷寒、干燥、烈风不适于居住,故C错误。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有利于观测基地环境变化,进而保护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故B正确。故选B。【点睛】极地地区气候独特,有丰富的资源,在极地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对极地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可以更好的保护基地环境。芝加哥是美国中部最大城市,以屠宰、粮食加工和罐头生产等食品加工业闻名世界。下图为“芝加哥及周边地区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6.图示区域()A.湖泊均位于美国境内 B.铁路线与纬线平行C.五大湖附近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区 D.盛产热带经济作物17.芝加哥发展食品加工业的有利条件是()①靠近乳畜带和玉米带,原材料丰富②湖泊密布,冬季多暴风雪③城市数量多,市场需求量大④附近煤、铁资源丰富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答案】16.C17.A【解析】【16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所示为北美洲的五大湖区,地跨美国和加拿大,除了密歇根湖全部位于美国,其它四个湖属于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共有,A错误;由图可知,该地区铁路线并不全部与纬线平行,而是以芝加哥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延伸,B错误;五大湖附近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区,C正确;根据图中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北温带,热量不足,不可能盛产热带经济作物,D错误。故选C。【17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芝加哥位于美国的中部,靠近乳畜带和玉米带,可以为发展食品加工业提供原料,①正确;该地区是美国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所以市场的需求量大,③正确;冬季多暴风雪和附近的煤、铁资源丰富,不是芝加哥发展食品加工业的条件,②、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③对应的A正确,②和④所在的BCD错误。故选A。【点睛】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效率高,产量大,是世界农业强国,产值居世界前列。读甲、乙、丙三图,回答下面小题。18.关于甲图所示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所属大洲是非洲 B.图中国家属于亚洲国家C.尼罗河及其三角洲是主要农业区 D.该地区纬度较低,常年高温多雨19.关于乙图所示国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区与矿产地分布一致 B.该国亚洲部分的地势南高北低C.该国有世界最深湖泊 D.伏尔加河是世界最长的外流河20.关于丙图所示国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国地跨南北半球 B.混血种人的数量最多C.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D.该国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答案】18.C19.D20.B【解析】【18题详解】图甲中所属的大洲包括非洲和亚洲,埃及属于非洲国家,AB错误。尼罗河及其三角洲是主要农业区,C正确。该地区纬度较低,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少雨,D错误。故选C。【19题详解】图乙所示的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俄罗斯,其工业区与矿产地分布一致,A正确。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地势是南高北低,B正确。俄罗斯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C正确。伏尔加河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20题详解】图丙所示的国家是巴西,是一个跨了南北半球的国家,A正确。巴西数量最多的是白色人种,B错误。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正确。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D正确。故选B。【点睛】埃及位于中东地区,主要位于低纬度,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炎热干燥,尼罗河及其三角洲是埃及主要农业区。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亚洲和欧洲,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21.读俄罗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俄罗斯地跨____两大洲,位于其境内的两大洲的分界线A是____山脉。(2)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欧洲部分铁路密集,形成了以____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____”。(3)近年来,中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利用管道从俄方输入我国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我国也有大量生活日用品输往俄方出售,就因为俄罗斯____(填“轻工业”或“重工业”)不发达。【答案】(1)①.亚、欧②.乌拉尔(2)①.莫斯科②.亚欧大陆桥(3)轻工业【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俄罗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俄罗斯的位置、交通、工业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小问1详解】读图分析,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其境内的两大洲的分界线A是乌拉尔山脉。【小问2详解】读图分析,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运势方式,欧洲部分铁路密集,形成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小问3详解】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迟缓,我国大量生活日用品输往俄方出售,是因为俄罗斯轻工业不发达。22.位于欧洲西部的荷兰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近1/5的国土由人工填海造陆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荷兰特色的民俗文化,荷兰木鞋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气候湿润,潮湿多雨,地面泥泞。荷兰一所学校师生来到中国进行访学活动。下图为荷兰简图及礼物及简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木鞋防潮、易清洗,木鞋上绘制的风车是荷兰的文化遗产,风车用来排除积水、碾磨谷物、发电等,风车、木鞋是荷兰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产物,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荷兰畜牧业发达,主要得益于其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下图中与荷兰气候最接近的()A.A B.B C.C D.D(2)木鞋的特点反映了荷兰地理环境的特征是____,形成原因是西临____洋。(3)填海造陆破坏了海岸地带生态环境。荷兰近年来实施“退耕还海”工程,意义是____。(4)荷兰发展工业利用丰富的新能源____。【答案】(1)D(2)①.气候湿润,潮湿多雨,地面泥泞②.大西(3)保护生物多样性(4)风能【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荷兰简图及礼物及简介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荷兰气候、位置、“退耕还海”工程的意义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小问1详解】荷兰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图中A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B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C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D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正确,故选D。【小问2详解】荷兰的木鞋防潮、易清洗,反映荷兰当地地势低洼,潮湿多雨、地面泥泞,易积水,形成原因是西临大西洋,常年受来自大西洋的湿润西风影响。【小问3详解】荷兰填海造陆增加陆地的同时也破坏了海岸生态环境,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荷兰近年来实施“退耕还海”工程,意义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小问4详解】荷兰西临大西洋,常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发展工业利用丰富的新能源是风能。23.读“非洲气候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外贸易特点”图,回答问题。(1)非洲的气候以____为界南北对称分布。(2)非洲分布最广的是____气候,在该气候分布区,野生动物具有____的习性。(3)上图可以看出非洲在国际贸易中处于____(劣势或优势)可促进非洲各国经济发展的措施是____(一条即可)【答案】(1)赤道(2)①.热带草原②.定期迁徙(3)①.劣势②.加强区域内联合;发展本国民族工业;发展旅游业;农业发展多样化;重视教育,发展科技等【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非洲气候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外贸易特点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非洲的气候、经济发展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小问1详解】赤道穿过非洲大陆的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为主,非洲的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半球对称分布。【小问2详解】读图分析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该种气候的地区的动物具有定期迁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