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次
前言...............................................................................................................................................ii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方法原理.....................................................................................................................................1
4干扰和消除.................................................................................................................................1
5试剂和材料.................................................................................................................................2
6仪器和设备.................................................................................................................................3
7样品.............................................................................................................................................3
8分析步骤.....................................................................................................................................4
9结果计算与表示.........................................................................................................................6
10精密度和准确度.......................................................................................................................8
11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9
12废物处理.................................................................................................................................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质谱参考条件.......................................................................................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14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生态
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17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液相
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本标准验证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元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攀枝花市环境监
测中心站、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宜宾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南充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9年10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0年4月24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i
水质17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警告:实验中使用的标准物质具有较高的毒性或致癌性,试剂配制和样品前处理过程应
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时应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物。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17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邻苯二胺、苯胺、联苯胺、对甲
苯胺、邻甲氧基苯胺、邻甲苯胺、4-硝基苯胺、2,4-二甲基苯胺、3-硝基苯胺、4-氯苯胺、2-
硝基苯胺、3-氯苯胺、2-萘胺、2,6-二甲基苯胺、2-甲基-6-乙基苯胺、3,3'-二氯联苯胺和2,6-
二乙基苯胺等17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当采用直接进样法,进样体积为10μl时,17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1μg/L~
3μg/L,测定下限为0.4μg/L~12μg/L;当采用固相萃取法,取样体积为100ml(富集50
倍),进样体积为10μl时,16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007μg/L~0.1μg/L,测定
下限为0.028μg/L~0.4μg/L。详见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方法原理
样品经过滤后直接进样或经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后进样,用液相色谱-三
重四极杆质谱分离检测苯胺类化合物。根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内标法定量。
4干扰和消除
4.1当样品中存在基质干扰时,可通过优化色谱条件、稀释样品、减少进样体积以及对样
品进行预处理等方式降低或消除。采用固相萃取法时,还可以通过减少取样体积或增加试样
的稀释倍数降低基质干扰。
4.2当样品中存在同分异构体干扰测定时,可通过改变色谱条件提高分离度或选择不同的
二级质谱子离子消除干扰。
1
4.3当样品中存在余氯等氧化性物质时,可在样品采集和保存(7.1)时加入硫代硫酸钠(5.8)
消除干扰。
5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不含目
标化合物的纯水。
5.1甲醇(CH3OH):液相色谱纯。
5.2乙醇(C2H5OH):优级纯。
5.3甲酸(HCOOH):液相色谱纯。
5.4乙酸(CH3COOH):液相色谱纯。
5.5盐酸:ρ(HCl)=1.19g/ml。
5.6氨水:ρ(NH3·H2O)=0.91g/ml,优级纯。
5.7氢氧化钠(NaOH)。
5.8硫代硫酸钠(Na2S2O3)。
5.9盐酸溶液:1+1。
5.10甲酸溶液:φ(HCOOH)=0.005%。
准确移取50.0μl甲酸(5.3)于预先加入适量水的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至标线,
混匀。
5.11乙酸溶液:3+97。
用乙酸(5.4)和水按3:97体积比混合。
5.12甲醇溶液:1+9。
用甲醇(5.1)和水按1:9体积比混合。
5.13氢氧化钠溶液:c(NaOH)=1mol/L。
称取4g氢氧化钠(5.7)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
5.14氨水甲醇溶液Ⅰ:5+95。
用氨水(5.6)和甲醇(5.1)按5:95体积比混合。
5.15氨水甲醇溶液Ⅱ:1+9。
用氨水(5.6)和甲醇(5.1)按1:9体积比混合。
5.16苯胺类化合物标准贮备液:ρ=100mg/L~1000mg/L。
可用标准物质配制,标准物质纯度大于99.0%,用甲醇(5.1)溶解,在-10℃以下冷冻、
避光保存。也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参照制造商的产品说明书保存。
5.17苯胺类化合物混合标准使用液:ρ=1.00mg/L~10.0mg/L。
吸取适量苯胺类化合物标准贮备液(5.16),用甲醇(5.1)稀释,配制2-硝基苯胺和3-
硝基苯胺的浓度为10.0mg/L,其余苯胺类化合物的浓度为1.00mg/L的混合标准使用液,在
-10℃以下冷冻、避光保存,可保存1个月。
5.18内标贮备液:ρ=100mg/L。
推荐内标物为苯胺-d5,也可使用其他同位素物质。用标准物质配制,标准物质纯度大
于99.0%,用甲醇(5.1)溶解,在-10℃以下冷冻、避光保存。也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
2
参照制造商的产品说明书保存。
5.19内标使用液:ρ=1.00mg/L(参考浓度)。
将内标贮备液(5.18)按需要用甲醇(5.1)稀释,在-10℃以下冷冻、避光保存,可保
存1个月。
5.20替代物贮备液:ρ=100mg/L。
替代物为联苯胺-d8,用标准物质配制,标准物质纯度大于99.0%,用甲醇(5.1)溶解,
在-10℃以下冷冻、避光保存。也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参照制造商的产品说明书保存。
5.21替代物使用液:ρ=1.00mg/L(参考浓度)。
将替代物贮备液(5.20)按需要用甲醇(5.1)稀释,在-10℃以下冷冻、避光保存,可
保存1个月。
5.22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填料为苯磺酸化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高聚物,
150mg/6ml,或其他等效萃取柱。
5.23硅胶基质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填料为苯磺酸化的硅胶,500mg/6ml,或其他等
效萃取柱。
5.24滤膜:0.22μm或0.45μm聚四氟乙烯滤膜。
5.25氮气:纯度≥99.99%。
6仪器和设备
6.1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具备梯度洗脱和多反应监
测功能。
6.2色谱柱:填料粒径为3μm,柱长150mm,内径2.0mm的C18反相液相色谱柱或其他
性能相近的色谱柱。
6.3浓缩装置:氮吹浓缩仪或其他性能相当的设备。
6.4固相萃取装置:自动或手动(带真空泵),流速可调节。
6.5样品瓶:500ml磨口或带聚四氟乙烯内衬垫瓶盖的棕色玻璃瓶。
6.6微量注射器或移液器:10μl、50μl、100μl、500μl、1.0ml。
6.7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7样品
7.1样品采集和保存
按照HJ/T91和HJ/T164的相关规定进行样品的采集。样品采集时应充满样品瓶(6.5),
不留空隙。若采集后样品pH不在7~8之间,用甲酸(5.3)或氨水(5.6)调节其pH至7~
8,每500ml样品中加入40mg硫代硫酸钠(5.8),在4℃以下冷藏、避光保存。邻苯二胺
须在3d内完成分析,联苯胺和3,3'-二氯联苯胺在5d内完成分析或萃取,其余化合物在7d
内完成分析或萃取。
3
7.2试样的制备
7.2.1直接进样法
样品(7.1)经0.22μm滤膜(5.24)过滤,弃去至少1ml初滤液后,移取1.0ml过滤
后的样品于棕色进样瓶中,加入10.0μl内标使用液(5.19),混匀待测。
7.2.2固相萃取法
将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5.22)固定在固相萃取装置(6.4)上,依次用10ml
甲醇(5.1)和10ml水活化,保证小柱柱头浸润。量取100ml样品(7.1),加入20.0μl
替代物使用液(5.21),以不大于3ml/min的流速通过小柱。样品体积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
减少。依次用5ml乙酸溶液(5.11)和4ml甲醇溶液(5.12)淋洗小柱。然后用氮气(5.25)
吹扫或用固相萃取装置的真空泵干燥小柱10min,去除小柱中的残留水分。再用7.0ml氨
水甲醇溶液Ⅰ(5.14)洗脱小柱,洗脱液接收于收集管中。洗脱液经浓缩装置(6.3)在50℃
浓缩至略低于1ml,用水定容至1.0ml。准确移取500μl浓缩液,用水定容至1.0ml(试样
体积V1应记为2.0ml),加入10.0μl内标使用液(5.19),混匀后置于棕色进样瓶中,待
测。
注1:不同的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5.22)对邻苯二胺的回收率差异很大,若需净化样品中
的邻苯二胺等苯胺类化合物(2-硝基苯胺除外),可以选择硅胶基质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
(5.23),取样体积以1.0ml~5.0ml为宜,样品流速小于1ml/min,洗脱液为5.0ml氨水甲醇
溶液Ⅱ(5.15),其余操作条件与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5.22)相同。
注2:萃取浓缩后的试样如不能及时分析,应冷冻、避光、密封保存,联苯胺在4d内分析完毕,其
余苯胺类化合物在14d内分析完毕。
注3:悬浮物对联苯胺的富集影响较大。当悬浮物浓度过高时,可以减少取样体积,避免堵塞固相萃
取柱。也可以先用盐酸溶液(5.9)调节样品pH至3左右,摇匀样品后,用经过乙醇(5.2)浸
润的0.45μm的滤膜(5.24)过滤,过滤液用氢氧化钠溶液(5.13)调节pH至7~8,再进行固
相萃取。
7.3空白试样的制备
用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照与试样的制备(7.2)相同的步骤进行实验室空白试样的制
备。
8分析步骤
8.1仪器参考条件
8.1.1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流动相A:甲酸溶液(5.10),流动相B:甲醇(5.1),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流速:
0.2ml/min;柱温:40℃;进样体积:10μl。
4
表1梯度洗脱程序
时间(min)流动相A(%)流动相B(%)
0.0955
0.5955
10.01090
10.1955
15.0955
8.1.2质谱参考条件
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
监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其余条件参见附录B。
8.1.3仪器调谐
不同厂家的仪器调谐参数存在一定差异,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在规定时间和频次内对
质谱仪进行仪器质量数和分辨率的校正,以确保仪器处于最佳测试状态。
8.2校准
8.2.1标准曲线的建立
移取适量的苯胺类化合物混合标准使用液(5.17)和替代物使用液(5.21),用水稀释,
配制至少5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溶液,标准溶液中2-硝基苯胺和3-硝基苯胺的质量浓度分
别为10.0μg/L、50.0μg/L、100μg/L、200μg/L、500μg/L和1000μg/L,其余苯胺类化合物
和替代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μg/L、5.00μg/L、10.0μg/L、20.0μg/L、50.0μg/L和100μg/L
(此为参考浓度),移取1.0ml标准系列溶液于棕色进样瓶中,加入10.0μl内标使用液
(5.19),混匀待测。
按照仪器参考条件(8.1),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对标准系列溶液进行测定。以目标化
合物的质量浓度(μg/L)为横坐标,以其对应的响应值与内标物的响应值的比值和内标物浓
度的乘积为纵坐标,建立标准曲线。
8.2.2标准参考谱图
在本标准推荐的仪器参考条件下,目标化合物的总离子流色谱图见图1(2-硝基苯胺和
3-硝基苯胺的质量浓度为200μg/L,其余苯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20.0μg/L)。
5
1—邻苯二胺;2—苯胺-d5(内标物);3—苯胺;4—联苯胺-d8(替代物);5—联苯胺;6—对甲苯胺;7—
邻甲氧基苯胺;8—邻甲苯胺;9—4-硝基苯胺;10—2,4-二甲基苯胺;11—3-硝基苯胺;12—4-氯苯胺;13—2-
硝基苯胺;14—3-氯苯胺;15—2-萘胺;16—2,6-二甲基苯胺;17—2-甲基-6-乙基苯胺;18—3,3'-二氯联苯
胺;19—2,6-二乙基苯胺。
图117种苯胺类化合物和内标物、替代物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8.3试样测定
按照与标准曲线的建立(8.2.1)相同的仪器条件进行试样(7.2)的测定。
8.4空白试验
按照与试样测定(8.3)相同的仪器条件进行空白试样(7.3)的测定。
9结果计算与表示
9.1定性分析
选择1个母离子和2个子离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监测。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试样中目
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与标准样品中该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的相对偏差的绝对值应小于
2.5%;且对试样中目标化合物定性子离子的相对丰度(Ksam)与浓度接近的标准溶液中对应
的定性子离子的相对丰度(Kstd)进行比较,偏差不超过表2规定的范围,则可判定样品中
存在对应的目标化合物。
A
K2100%(1)
samA
1
式中:Ksam——样品中目标化合物定性子离子的相对丰度,%;
6
A2——样品中目标化合物二级质谱定性子离子的响应值;
A1——样品中目标化合物二级质谱定量子离子的响应值。
A
Kstd2100%(2)
stdA
std1
式中:Kstd——标准样品中目标化合物定性子离子的相对丰度,%;
Astd2——标准样品中目标化合物二级质谱定性子离子的响应值;
Astd1——标准样品中目标化合物二级质谱定量子离子的响应值。
表2定性确证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Kstd/%Ksam允许的偏差/%
Kstd>50±20
20<Kstd≤50±25
10<Kstd≤20±30
Kstd≤10±50
9.2结果计算
9.2.1直接进样法
样品中苯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μg/L),按照公式(3)进行计算:
i1iD(3)
式中:i——样品中第i种苯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μg/L;
1i——由标准曲线得到的试样中第i种苯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μg/L;
D——稀释倍数。
9.2.2固相萃取法
样品中苯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μg/L),按照公式(4)进行计算:
V
1i1D(4)
iV
式中:——样品中第i种苯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μg/L;
——由标准曲线得到的试样中第i种苯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μg/L;
V1——试样体积,ml;
V——取样体积,ml;
D——稀释倍数。
7
9.3结果表示
测定结果小数点后位数的保留与方法检出限一致,最多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0精密度和准确度
10.1精密度
10.1.1直接进样法
6家实验室对2-硝基苯胺和3-硝基苯胺的加标浓度为10.0μg/L、100μg/L和500μg/L,
其余苯胺类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1.00μg/L、10.0μg/L和50.0μg/L的统一空白加标样品进行
了6次重复测定: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15%、0.79%~11%和0.55%~10%;
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9.8%、3.2%~8.6%和3.1%~6.9%;重复性限分别为
0.1μg/L~2μg/L、1.3μg/L~17μg/L和4.9μg/L~66μg/L;再现性限分别为0.1μg/L~3μg/L、
1.7μg/L~21μg/L和6.7μg/L~73μg/L。
6家实验室对2-硝基苯胺和3-硝基苯胺的加标浓度为100μg/L和500μg/L,其余苯胺类
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10.0μg/L和50.0μg/L的地表水加标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实验室
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17%和0.59%~19%;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
10%和4.1%~8.3%;重复性限分别为1.5μg/L~21μg/L和6.1μg/L~99μg/L;再现性限分
别为2.1μg/L~28μg/L和8.2μg/L~126μg/L。
6家实验室对2-硝基苯胺和3-硝基苯胺的加标浓度为100μg/L和500μg/L,其余苯胺类
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10.0μg/L和50.0μg/L的工业废水加标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实验
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18%和0.68%~15%;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8%~
12%和5.9%~11%;重复性限分别为1.3μg/L~28μg/L和5.5μg/L~76μg/L;再现性限分别
为2.4μg/L~32μg/L和10μg/L~117μg/L。
10.1.2固相萃取法
6家实验室对2-硝基苯胺和3-硝基苯胺的加标浓度为0.400μg/L、2.00μg/L和10.0μg/L,
其余苯胺类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0.040μg/L、0.200μg/L和1.00μg/L的统一空白加标样品进
行了6次重复测定: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16%、3.6%~14%和1.1%~14%;
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6%~13%、3.4%~13%和5.0%~10%;重复性限分别为
0.007μg/L~0.10μg/L、0.032μg/L~0.46μg/L和0.13μg/L~2.0μg/L;再现性限分别为
0.008μg/L~0.11μg/L、0.039μg/L~0.89μg/L和0.20μg/L~3.0μg/L。
6家实验室对2-硝基苯胺和3-硝基苯胺的加标浓度为2.00μg/L和10.0μg/L,其余苯胺
类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0.200μg/L和1.00μg/L的地表水加标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实
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18%和2.1%~16%;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6.6%~13%和4.9%~11%;重复性限分别为0.034μg/L~0.66μg/L和0.14μg/L~2.1μg/L;
再现性限分别为0.046μg/L~0.77μg/L和0.21μg/L~3.4μg/L。
6家实验室对2-硝基苯胺和3-硝基苯胺的加标浓度为4.00μg/L和20.0μg/L,其余苯胺
8
类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0.400μg/L和2.00μg/L的工业废水加标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15%和1.1%~17%;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3.8%~16%和6.8%~14%;重复性限分别为0.057μg/L~0.82μg/L和0.27μg/L~5.1μg/L;
再现性限分别为0.062μg/L~1.6μg/L和0.42μg/L~8.4μg/L。
方法精密度汇总数据参见附录C。
10.2准确度
10.2.1直接进样法
6家实验室对2-硝基苯胺和3-硝基苯胺的加标浓度为100μg/L和500μg/L,其余苯胺类
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10.0μg/L和50.0μg/L的地表水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加标分析测定:加
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0.1%~112%和81.5%~105%,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
90.6%±18.4%~98.4%±12.6%和91.5%±15.2%~96.0%±9.4%。
6家实验室对2-硝基苯胺和3-硝基苯胺的加标浓度为100μg/L和500μg/L,其余苯胺类
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10.0μg/L和50.0μg/L的工业废水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加标分析测定:
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7.7%~116%和80.0%~107%,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
87.8%±13.2%~96.8%±15.2%和89.3%±15.8%~96.1%±11.2%。
10.2.2固相萃取法
6家实验室对2-硝基苯胺和3-硝基苯胺的加标浓度为2.00μg/L和10.0μg/L,其余苯胺
类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0.200μg/L和1.00μg/L的地表水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加标分析测定:
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5.0%~113%和70.4%~107%,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
82.8%±17.6%~90.9%±23.2%和83.7%±17.0%~90.5%±17.0%。
6家实验室对2-硝基苯胺和3-硝基苯胺的加标浓度为4.00μg/L和20.0μg/L,其余苯胺
类化合物的加标浓度为0.400μg/L和2.00μg/L的工业废水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加标分析测
定: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70.8%~112%和69.2%~115%,加标回收率最终值分别为
79.7%±11.0%~94.6%±22.6%和83.2%±23.0%~91.8%±21.0%。
方法准确度汇总数据参见附录C。
11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1.1空白试验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20个样品/批)至少测定一个实验室空白,其测定结果应低于
方法检出限。
11.2校准
每批样品应建立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应≥0.995。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20个样品/批)应测定一个标准曲线中间浓度点标准溶液,其
测定结果与该点浓度的相对误差应在±20%之内。
9
11.3平行样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20个样品/批)至少测定一个平行样,平行样的相对偏差应≤
25%。
11.4基体加标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20个样品/批)至少测定一个基体加标样,直接进样法基体加
标回收率应在70%~120%之间,固相萃取法基体加标回收率应在60%~120%之间。
11.5替代物
采用固相萃取法时,每个样品都需要加入替代物,替代物的加标回收率应在70%~120%
之间。
12废物处理
实验中产生的废物应集中收集,分类保管,并做好相应标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
理。
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表A.1给出了本方法中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固相萃取法以取样体积为
100ml(富集50倍)时计。
表A.1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直接进样法固相萃取法
序号化合物名称英文名称编号
CAS检出限测定下检出限测定下
(μg/L)限(μg/L)(μg/L)限(μg/L)
1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95-54-50.20.8——
2苯胺Aniline62-53-30.20.80.020.08
3联苯胺Benzidine92-87-50.20.80.0070.028
4对甲苯胺p-Toluidine106-49-00.20.80.010.04
5邻甲氧基苯胺o-Anisidine90-04-00.20.80.0070.028
6邻甲苯胺o-Toluidine95-53-40.10.40.0070.028
74-硝基苯胺4-Nitroaniline100-01-60.20.80.0070.028
82,4-二甲基苯胺2,4-Dimethylaniline95-68-10.20.80.0070.028
93-硝基苯胺3-Nitroaniline99-09-2280.10.4
104-氯苯胺4-Chloroaniline106-47-80.20.80.010.04
112-硝基苯胺2-Nitroaniline88-74-43120.10.4
123-氯苯胺3-Chloroaniline108-42-90.20.80.010.04
132-萘胺2-Aminonaphthalene91-59-80.10.40.0070.028
142,6-二甲基苯胺2,6-Dimethylaniline87-62-70.20.80.010.04
2-甲基-6-乙基
152-Methyl-6-ethylaniline24549-06-20.20.80.0080.032
苯胺
3,3'-二氯联苯
163,3'-Dichlorobenzidine91-94-10.31.20.0070.028
胺
172,6-二乙基苯胺2,6-Diethylaniline579-66-80.10.40.010.04
11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质谱参考条件
a)喷雾电压:5500V。
b)离子源温度:600℃。
c)雾化气压力:4.14×105Pa(60psi)。
d)辅助气压力:4.14×105Pa(60psi)。
e)气帘气压力:2.41×105Pa(35psi)。
f)目标化合物的多反应监测条件见表B.1。
表B.1目标化合物的多反应监测条件
母离子子离子驻留时间去簇电碰撞室入碰撞室出碰撞电
序号化合物名称
(m/z)(m/z)(s)压(V)口电压(V)口电压(V)压(V)
92.1*722
1邻苯二胺109.10.035610
65.1335
82.1*531
苯胺-d5
299.00.034312
(内标)
54.1741
77.0*-128
3苯胺93.90.037811
51.1-146
174.1*1329
联苯胺-d8
4193.20.037011
(替代物)
148.11134
167.1*1237
5联苯胺185.00.03797
141.2635
91.1*628
6对甲苯胺108.10.036110
65.11137
109.1*424
7邻甲氧基苯胺124.10.035610
92.1325
91.1*628
8邻甲苯胺108.20.036110
65.11137
12
续表
母离子子离子驻留时间去簇电碰撞室入口碰撞室出碰撞电
序号化合物名称
(m/z)(m/z)(s)压(V)电压(V)口电压(V)压(V)
122.1*519
94-硝基苯胺139.10.036010
92.1630
107.2*823
2,4-二甲基苯
10122.10.037310
胺
79.1533
93.1*224
113-硝基苯胺139.20.035610
76.1241
93.2*823
124-氯苯胺127.90.03577
111.1933
121.0*2115
132-硝基苯胺139.00.035510
90.91721
93.1*823
143-氯苯胺128.00.03577
111.0933
127.1*231
152-萘胺144.10.036710
77.0550
105.3*125
2,6-二甲基苯
16122.00.035310
胺
79.0329
91.1*1430
2-甲基-6-乙基
17136.10.034310
苯胺
117.11326
217.2*1130
3,3'-二氯联苯
18253.10.037510
胺
182.01441
105.1*428
2,6-二乙基苯
19150.20.034811
胺
91.3732
注1:带*的为二级质谱的定量子离子,另一个为定性子离子。
注2:对于不同质谱仪器,参数可能存在差异,测定前应将质谱参数优化到最佳。
13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表C.1~表C.4和表C.5~表C.6分别给出了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表C.1空白样品加标测定的精密度汇总表(直接进样法)
化合物加标浓度总均值实验室内相对实验室间相对重复性限r再现性限R
序号
名称(μg/L)(μg/L)标准偏差(%)标准偏差(%)(μg/L)(μg/L)
1.001.01.7~8.25.90.10.2
1邻苯二胺10.010.11.8~9.94.51.72.0
50.049.31.4~9.33.47.78.5
1.001.03.7~9.39.80.20.3
2苯胺10.010.11.4~7.56.81.62.4
50.049.42.1~7.05.46.39.4
1.001.03.1~9.08.00.20.3
3联苯胺10.010.12.2~8.24.71.72.0
50.048.81.4~6.15.76.29.6
1.0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大学森林资源专业大学物理下册开学考试试卷D卷-附解析
- 2022年大学心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月考试题-附解析
- 年度新型分子筛系列产品战略市场规划报告
- 环保型室内采暖系统施工方案
- 水土保持知识普及培训方案
- 机场跑道地基钎探技术方案
- 商业综合体内部装修方案
- 国庆节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 4S店售后服务质量提升方案
-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 低空飞行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参考范文
-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单词表
- 成语故事课件一诺千金
- 物业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 国内旅游出团通知书(新版)
- 赶工措施费申请报告
- 全桥逆变电路滤波电路设计步骤
- 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抑菌性能
- 4gl语言开发原则及规范--简化版
- 工程量确认单样本(管线)
- 区最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