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检测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北冥(mín)徙于南冥(xǐ)B.濠梁(háo) 男有分(fēn)C.槽枥(cáo) 一丈绫(línɡ)D.突兀(wù) 风怒号(hào)•
答案1.CA项,北冥(míng)。B项,男有分(fèn)。D项,风怒号(háo)。•
•
•
•
•
•
•
•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北冥有鱼(同“溟”,海)讲信修睦(培养)B.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C.选贤与能(同“举”,推举)男有分(分别)D.故虽有名马(虽然)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答案2.C“分”的意思是“职分,职守”。•
••
•
•
•
•
••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其视下也
其真无马邪B.故曰:教学相长也 故虽有名马C.是谓大同
其此之谓乎D.怒而飞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答案3.BB项,所以。A项,代词,代大鹏/表示加强诘问语气。C项,叫作,称作/说。D项,表承接/表转折,相当于“却”。•
•
•
•
•
•
•
•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B.系向牛头充炭直C.食之不能尽其材D.学学半答案4.AB项,“直”同“值”。C项,“食”同“饲”。D项,前一个“学”同“敩”。5.[原创题]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B.“四书五经”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C.矜,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答案5.DD项,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6.默写。(7分)(1)大道之行也,
。 (《大道之行也》)
(2)马之千里者,
。 (《马说》)
(3)《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的句子是:
,
,
。
(4)《卖炭翁》一诗中,反映卖炭老人处境艰难和矛盾的内心活动的诗句是:
,
。
答案6.(1)天下为公(2)一食或尽粟一石(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每空1分)7.[2021平顶山调研测试]名著阅读。(4分)
小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做了摘记卡,请按要求补全摘记卡。7.【答案示例】①伤寒病愈后,即将回基辅,到烈士墓前悼念红军烈士(1分)②受了重伤,病情日益恶化,失去归队的希望和战斗的能力,感到绝望、痛苦(1分)③面对生活的打击,对自己一开始懦弱地选择自杀感到自责、羞愧,回忆斗争历程后下定决心坚强地活下去,活出价值;表现出他不畏艰难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心理变化1分,性格特点1分。共2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掌握。根据自己对名著具体情节的了解,不难写出第①②空的答案。仔细阅读B段文字,可知这段文字表现了保尔不畏艰难困苦的性格特点以及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据此整理答案作答即可。答案8.班级将举行“和”文化综合探究活动,请你参加。(6分)(1)请你搜集古人与“和”有关的资料,如成语、名言、故事等,仿照示例,谈谈你对“和”的理解。(2分)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答案8.【答案示例】(1)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谦逊与认错。(2分)(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威仪尽失,礼崩而乐坏,政治上的多元状态造就了思想上的极度自由和解放。一时间,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如同绚丽的百花竞相开放,它们被称为“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由此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这为“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是泛指,其中对中国后世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诸子百家在几百年的发展中,思想不断地交锋与融合,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由此奠定。
读到这段历史,小明同学深有感触,想写一副对联,还没写好,请你帮他完成。(2分)上联: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多彩流派群芳绚下联:
,博采众长大美中华
(3)放学后,你和同学兴高采烈地跑到操场上准备打篮球。这时,又来了另外一个班的同学。“我们先到!场地该归我们。”“凭什么?场地又不是你们班的。”大家互不相让,此时,请你用“和”理念来劝说,化解这场争吵。(30字左右)(2分)答案(2)文化融合(1分)底蕴深(1分)(3)大家不要因小事争吵,不如各退一步?球场这么大,我们一起来玩吧!(2分)二、古诗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唐]杜甫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对这首诗节选部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B.“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细密连绵的特点。C.“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D.“长夜”既指诗人笔下凄风苦雨的秋夜,又暗指当时动荡艰难的时局。答案9.C“丧乱”指“安史之乱”。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3分)答案10.【答案示例】这两句诗写出诗人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的心愿,(1分)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2分)(二)[2021湖北恩施适应性考试]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北冥有鱼》)【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节选自《秋水》)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北冥有鱼 ()(2)怒而飞 ()(3)百川灌河 ()(4)东面而视 ()答案11.【答案示例】(1)同“溟”,海(2)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3)黄河(4)面向(共2分。每空0.5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作答时,注意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冥”,词类活用“面”等。还要注意古今异义词的正确翻译。•
•
•
•
12.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用“/”在句中标出。(限标两处)(2分)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3.翻译下面句子。(2分)(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答案12.【答案示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共2分。每处1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划分朗读节奏。首先要结合原文的语境,弄清语句的基本意思,然后把意思相对完整的部分隔开即可。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我将永远被真正的大名家耻笑。因此可知答案为: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3.【答案示例】(1)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1分。关键词:野马、息)(2)于是河伯欣然自得,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1分。关键词:喜、以)【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翻译这两句时,要注意关键词“野马”“美”的意思。14.庄子的散文想象丰富,意境雄阔,刻画的人物(角色)包罗万象。试简要分析甲文中“鹏”和乙文中“河伯”的形象。(2分)答案14.【答案示例】鹏: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河伯:骄傲自大但知错能改、勇于探索、勤于学习。(2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文本中的形象。分析人物(角色)的形象,需要结合文本中与该人物(角色)相关的描写。由甲文中的“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等可知,鹏硕大无比、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等。由乙文中“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等可知,河伯骄傲自大但知错能改,并且善于反思、学习等。15.庄子的散文因形象生动,说理深刻而备受推崇。毛泽东在给女儿李讷的信中说:“读了秋水篇,你不会再做河伯了吧……”他要勉励女儿什么?(2分)答案15.【答案示例】人不要有优越感,不要盲目自大,骄傲自满。(2分。意思对即可)【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主旨的把握。《秋水》中的河伯盲目自大,眼界狭窄,自以为了不起,有一点小成就便骄傲自满。毛泽东以河伯的例子劝勉女儿,告诉她不要盲目自大、骄傲自满。【参考译文】
【乙】秋雨按时而降,大小溪水都灌入黄河。水流的浩大宽广,两岸及河中水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伯欣然自得,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伯顺着水流向东前进,到达了北海,面向东方望去,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伯就转过他的脸,仰起头对着海感叹说:“俗话说:‘听了很多道理,总觉得都不如自己高明。’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孔子的见闻很少和轻视伯夷气节的话,当初我还不信。现在我目睹了你那望不到边的海水,难以穷尽,我若不是来到你的门前,那就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三)[2021西安交大附中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甲】张载①字子厚,长安人。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年二十一,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②,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载读其书,犹以为未足,又访诸释、老,累年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尝坐虎皮讲《易》于京师,听从者甚众。
熙宁初,帝以为崇文院校书。移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③,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有删改)【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注】①张载:北宋大儒,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②远器:有远大抱负。③道:道理。•
•
•
•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以书谒范仲淹()(2)有得则识之
()(3)敝衣蔬食
()(4)学必如圣人而后已
()答案16.【答案示例】(1)书信(2)记(3)破旧,破烂(4)停止(每小题1分,共4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实词释义。解答此题要做好课内外文言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如“一男附书至”(《石壕吏》)中的“书”的解释以及“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中的“已”的解释都可迁移至此。•
•
•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载读其书其一犬坐于前B.尝坐虎皮讲《易》于京师于我如浮云C.俯而读,仰而思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D.或中夜起坐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答案17.C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A项,前者为指示代词,可译为“那”;后者为代词,可译为“其中的”。B项,两者都为介词,前者可译为“在”,后者可译为“对于”。C项,两者都为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D项,前者译为“有时”;后者为代词,译为“有的,有人”。•
•
•
•
•
•
•
•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19.从【甲】【乙】两段文字看,作为“关学”创始人的张载具有哪些优秀品质?(2分)答案18.【答案示例】认为只知道人而不知道天,只求做贤人而不求做圣人,这是秦、汉以来学者的一大弊病。(2分。关键词:知、为、蔽)19.【答案示例】①知错能改;②勤奋刻苦;③生活俭朴;④志向高远。(2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结合选文【甲】“反而求之《六经》”“终日危坐一室”“敝衣蔬食”等,可以看出张载知错能改、勤奋刻苦、生活俭朴的优秀品质,从选文【甲】“学必如圣人而后已”及选文【乙】可见其志向高远。【参考译文】【甲】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年少时喜好谈论军事,以至于想纠集人去夺取洮西之地。二十一岁那年,他投书拜谒范仲淹,范仲淹一见,便知道他是个能成大器的人,于是就告诫他说:“儒者自有名教作为乐事,不必谈论军事。”于是劝他读《中庸》。张载读了《中庸》,感到还不满足,又访求佛、道二家之书,用一年的时间深研其学说,知道不会有收获,就返归而研求《六经》。他曾经在京城坐在虎皮上讲《易》,听讲的人很多。
熙宁初年,神宗让他做崇文院校书。张载称病而隐居于南山之下,整天在房中正襟危坐,左右都是书籍,俯身阅读,仰面而思,有心得就记下来,有时候半夜坐起来,点上蜡烛书写。探求道学,一刻也未曾停止,一刻也未曾忘记。穿着破旧的衣服,吃着粗劣的饭菜,和诸位弟子一起讲学论道,常常告诉他们遵循礼以养成道德、改变气质的道理,告诉他们学习一定要达到圣人的标准才可以停止。认为只知道人而不知道天,只求做贤人而不求做圣人,这是秦、汉以来学者的一大弊病。三、现代文阅读。(17分)[2021深圳初中毕业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马鸣风萧萧刘白羽①我有过一匹菊花青马,马鬃很长,性情柔和,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三下江南,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时,我骑着它,走过冰冷的松花江。②这匹马老了,虽然还竭尽忠心,努力报效,但终究气喘吁吁,不胜驱驰了,我不得不眼看着人家从我手里把它牵走了。我心里非常难过,抓把炒黄豆喂给它吃。它用柔软的嘴唇在我掌心里蠕动着,咀嚼着,而后,又伸长脖颈在我身上磨厮着。我忽然发现它两只眼眶里濡濡流下了两行泪水,这真使我的心房为之深深战颤。③但,马绝不是柔弱的生灵,马有马的烈性,正是这种烈性使它在狂风暴雨、枪林弹雨中任意奔驶,而且这种烈性,也会传导给人,燃烧起人的求战热望。有一回,当我勒了马屏住气息,等候前面传来爆裂的枪声时,我发现马的两只耳朵在簌簌抖颤,两只前蹄不断踏动,全身肌肉和鬃毛都发出一种渴望临战的精神。而后,当号声响起时,我刚翻身上马,它就像离弦之箭一样勇猛冲飞向前,那真是在飞,全身拉成一条直线。我伏在马上,马的烈性传到我身上,我感到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这是一种生命的强大的暖流啊!它把我和马融合在一起。风,那样锐利地劈面而来,呼啸而过,用不到我的鞭策,马自己就奔向火线。是的,那里有流血、有死亡,但这一切在这一刹那间都不在话下,只有一种胜利的快感••••在大大鼓舞着我们,马不畏惧战争,而是渴望战争。还有一次,我骑马夜涉辽河,水涨流急,又是漆黑之夜,伸手不见五指,但,在这紧急关头,马仰起脖颈微微嘶鸣了一声,甩了甩尾巴就踏入河身。我只觉得水在周围旋转,几次卷入旋涡,我一提缰绳,马便跳跃而起,后来,在最深的河心,它竟展开四蹄,浮游起来,它不但那样勇敢,而且那样机敏。④我真喜爱真正的骏马呀!它长得那样英俊、那样飒爽,它的眼光充满智慧,它的肌腱饱含雄健,它眷恋自己人时何等挚爱,它冲向敌人时那样猛烈,它的四蹄在大地上敲出鼓声,它的长啸给人带来豪情,它既像一缕柔情,又像万里雷霆。而今,距离战争时间很遥远很遥远了。就在战争后期,也由于换了吉普,而与马作别,但现在,我想起来,还是那样恋恋于我的战马呀!……前面,谈到我和那匹菊花青马分手时马的动情之处,我还没有说养这匹马的饲养员呢!他夜里伴着马睡眠,为了夜半更深起来喂上饲料,他给它引最清凉的水饮。每到宿营地,他看到马身上汗水淋漓,他就埋怨我不该骑得太狠。那天,人家牵了这匹老马走时,他竟坐在空落落的马槽旁边痛哭了一场。⑤我想不起人与畜之间,有什么比人与马更有深情的了,更生死与共、相依为命的了。有人也许举出猫,但猫是在热炕头上打鼾的动物。有人也许举出狗,但狗是欢喜向你谄媚的动物。马,不是这样,自有它独立不羁的风格、英雄豪放的骨气。⑥我再讲一个关于马的悲剧的故事。那是1938年夏天,在河北大平原上,青纱帐一望无涯,赤日烘烤着大地,我们从冀中驶向冀南,我骑的是一匹枣红马。那可真是一匹骏马呀!它红得像火炭一样,大概就是古小说里所说的“赤兔马”吧!那身个,那长样,都是充满豪情、充满灵气的。我们一行人骑着马涉渡滹沱河,就赶上平原上时常突现的狂风暴雨。先是一朵乌云,旋即倾盆大雨。我们放眼四顾,只有一片绿色大海的庄稼地,连个看瓜的窝棚也找不到,于是我们只有策马狂奔,人和马冲狂风迎暴雨,都淋得湿透。也许就因为一下赤日炙人,一下雨冷如冰,我们到了宿营地,那马竟然一夜不食不饮而死去了!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是怎样的一匹马呀!那是一只美丽的火鸟!但我爱它我却骑死了它……我记得当我们到达宿营地,我跳下马来,还爱抚着它那锦缎一样光滑的颈项,而它也把头伸向我,微微喷出鼻息,用柔软得像奶脂一样的嘴唇,灵巧而依恋地在我身上、手上、脸上摩擦着。是何等样的一出悲剧呀!我爱这匹红马,但我骑死了这匹红马。几十年时间流水一样过去了,可我的心灵里还存留着这匹马的景象,我的心灵里还充满对这匹马的疚仄之情……是的,这深沉的悲剧,使我更多地怀念起战争,只要一想到那峥嵘岁月,我还是不能不想起战马。现在我明白了,不正是由于我曾经乘马在战场上飞奔,我才最理解“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那诗的意境,那是多么豪爽、多么旷达的美的意境。我老了,但在我的一生中,我还是不能不为我曾经获得那一种意境而自豪呢!不过,上面说的那种疚仄也就更深更深地渗透了我的灵魂了。(有删改)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喂菊花青马吃炒黄豆的时候,内心的情感是疚仄的。B.马是有烈性的生灵,它渴望在狂风暴雨、枪林弹雨中任意奔驶,这种烈性能燃起人的作战激情。C.“风,那样锐利地劈面而来,呼啸而过”,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战争紧张的氛围。D.菊花青马的饲养员是文章中的次要人物,写他与马分别时痛哭了一场,是为了突出人与马之间的深情。答案20.A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项,由“我不得不眼看着人家从我手里把它牵走了,我心里非常难过,抓把炒黄豆喂给它吃”可知,作者在喂菊花青马吃炒黄豆时,心情是难过的,而不是“疚仄”的。21.文章中写猫和狗有什么作用?(3分)2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答案21.【答案示例】文中写猫和狗起对比(衬托)的作用。(1分)以猫慵懒打鼾和狗谄媚的特性来衬托马独立不羁的风格和英雄豪放的骨气。(2分)22.【答案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马光滑的颈项比作锦缎,把马的嘴唇比作柔软的奶脂,又赋予了马以人的特点,(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记忆深处,“我”和马之间亲昵互动的场面,表达了“我”对马深深的依恋与喜爱之情。(1分)23.为什么作者会说“我才最理解‘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那诗的意境”?(4分)答案23.【答案示例】“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意思是落日西照,旌旗猎猎,战马长鸣,朔风萧萧。(1分)作者曾乘战马在战场上飞奔,与马一起充满豪情,穿越狂风暴雨,无所畏惧地奔向火线。(1分)几十年过去,作者仍深深记得骑马奔驰在战场上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马的烈性、勇敢和机敏的赞叹。(2分)24.根据材料和文段,说说军旅生活熔铸了刘白羽什么样的精神品质。(4分)
【材料】他的文学作品,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与军旅生活密切相关,相当长的戎马生涯,锻炼了刘白羽的筋骨、体魄,熔铸了刘白羽的胆量、气质和灵魂。答案24.【答案示例】熔铸了刘白羽如马一样的满身烈性,驰骋于战场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奋勇精神;熔铸了刘白羽如马一样充满智慧、饱含雄健、满怀深情的纯粹品质;熔铸了刘白羽如马一样独立不羁的风格,英雄豪放的骨气。(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四、作文。(5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50分)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大量含笑的瞬间值得记住,也有接连不断的困难需要从容面对。
请以“含笑奔跑的少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请勿透露个人信息。答案25.【写作指导】“含笑奔跑的少年”为偏正短语,中心词是“少年”,它指明了文章所要写的对象。学生可以把“少年”定义为自己的同学、同伴,或者就定义为自己,可以写一个“少年”,也可以写多个少年或者一个由少年组成的集体。如果写自己的同学、同伴,则要通过具体事件的叙写,来表现他们在追梦路上如何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展现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如果写自己,则可以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机器人用立体摄像头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油藏模拟软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子保险丝芯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特殊需求三轮车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超精密非球面磨床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软件工程智能平台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1P储能锂电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漫画书出版商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自动血压脉搏测试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转型规划实施
- 商标基础知识课件
- 涉诈风险账户审查表
- 2023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模拟真题及答案
-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天天练4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寒假辅导提高班课件 第1讲 眼花缭乱的数据(66张PPT)
-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平行检测表部分
-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计划表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推荐病-2023版1-4-10
- HY/T 266-2018外压中空纤维超滤膜表面亲水性的测试接触角法
- 【英文原版小说】the things they carried《负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