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潮南区实验中学中考五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潮南区实验中学中考五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潮南区实验中学中考五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潮南区实验中学中考五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潮南区实验中学中考五模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潮南区实验中学中考五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他的身体垮了,不能再坚守阵地,唯有一条路可走——进后方医院。B.自总书记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观点后,“获得感”就成为中国社会的热词。短短三个字,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深层价值。C.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片尾曲《凉凉》,歌词中的“不思量,自难相忘”,化用了苏轼《江城子》中的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D.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船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A.不法分子无视消费者的利益,只将牟收暴利作为他们的不二法门。B.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C.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D.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脊梁(jǐ)濒临(bīn)浑身解数(jiě)B.恸哭(dóng)憔悴(qiáo)谆谆教诲(zhūn)C.静谧(mì)滞笨(zhì)粼次栉比(zhì)D.溺爱(nì)谀词(yú)诲人不倦(huì)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C.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5.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在人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心机)B.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C.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指海浪)D.张乡绅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指桑树和梓树)6.班级学习小组计划利用休息日,骑行去有“江南小延安”之称的白马镇李巷村,探访红色李巷,学习革命文化。请你根据右边的示意图写一段话,选择最优线路,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70字以内)。7.填空。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两章》)8.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1)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曾将《水浒传》的精神宗旨归结为一个“义”字,将《西游记》的精神宗旨归结为一个“诚”字。请你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书中的一个具体情节,谈谈该名著中的“义”或“诚”。①鲁智深②宋江③孙悟空④唐僧(2)请在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人物。①他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②屋中的灯还亮着呢。一见这个灯亮,他猛的木在那里。立了好久,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出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这自然不便明说,她总会明白的。③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父亲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④出得门来,高叫道:“是什么人,在我这里吆喝!”行者近前笑道:“我贤侄莫弄虚头,你今早在山路旁,高吊在松树梢头,是那般一个瘦怯怯的黄病孩儿,哄了我师父。我倒好意驮着你,你就弄风儿把我师父摄将来。”二、阅读9.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1.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2.词的下阕“无风水面琉璃滑”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上①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②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③,赦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④。”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⑤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联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①上:指唐太宗。②擢:提升。③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賞。④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⑤忿:愤恨,痛恨。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间:参与B.肉食者鄙鄙:鄙陋,目光短浅C.弗敢加也加:虚报D.忠之属也忠:忠心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刿曰:“肉食者娜,未能远谋。”乃人见。A.以衾拥覆,久而乃和B.乃重修岳阳楼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选文重点突出了战争过程,略写关于战争论述。B.(乙)面对齐军压境,庄公仓促迎战,乡人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恩惠的给予和祭神的诚实。C.文中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建议,严格依照法律对诈冒资阴者应予以杀之,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正直无畏、严于执法的人。D.(甲)(乙)两文写曹刿与庄公、戴胄与太宗的对话都很详尽,其目的都是让决策者取信于民。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国首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造“中国深度”新纪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它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深潜器长8.4米,高3.4米,宽3米,空重22吨;载人球壳舱直径2.1米,可容纳3名乘员。它具有四大特点:当前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的海洋区城;针对作业目标,具有稳定悬停就位能力;通讯系统具有实时高速传送图像和语音能力;配备多种高性能作业工具,包括潜钻取芯器、沉积物取样器和具有保压能力的热液取样器等。作为潜水器家族“三龙”之一,和无人无缆的潜龙号、无人有缆的海龙号不同,蛟龙号的优势在于定点悬停作业,科学家通过搭乘蛟龙号可以对海底进行直接观测和取样,对海底某个点进行“解剖麻雀”式精细化研究。“三龙”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点线面结合进行勘察。从2013年起,蛟龙号正式进入试验性应用阶段。2017年,当地时间6月13日,蛟龙号顺利完成了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最后一潜,标志着试验性应用航次全部下潜任务圆满完成。截至日前,蛟龙号已成功下潜158次,深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蓝色空间。作为我国正在应用的唯一一位能够下潜7000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探索深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蛟龙探海”等国家工的逐步推进,我国深海事业必将创造新的辉煌。上世纪90年代,中国提出了“上天、入地、下海”的战略规划。几年之后,“上天、入地”均有斩获,“下海”却苦寻无功。此时,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已经具备了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能力。而我国直到2002年,才开始研制“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各国载人深潜器相关数据(表1)名称作业起步年份下潜深度水下时长美国“阿尔文”号1964年4500米4小时法国“鹦越螺”号1985年6000米——俄国“和平一号”1987年6000米10小时日本“深海6500”号1989年6527米8小时中国“蛟龙号”2008年7062米12小时各国载人深潜器工作履历表(表2)名称主要经历美国“阿尔文”号阿尔文的职业生涯中,完成了包括在海中寻找“失踪”的核弹、探索深海热液喷口处的奇特生命体等重大使命。法国“鹦越螺”号深海中打捞泰尼克号残的成功记录;法航失事的海域,去寻找坠入海底的黑匣子。俄国“和平一号”抵达四千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是北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日本“深海6500”号是首次调查大西洋南部巴西附近海域的深海载人探测器。中国“蛟龙号”创下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材料二)近几年的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也促进了新一代深潜器研制技术的提高。中国在载人深潜器研制方面,进步很快。预计2020年,11000米载人深潜器“彩虹鱼”号,将潜入万米深海底探险!“彩虹鱼”号万米深潜器的耐压壳体,大量使用新型轻质耐压材料。载人舱的材质,则采用马氏体高强度镍钢,该型号钢的强度,比“蛟龙号”所用的TC4钛合金高1倍。采用完全锻铸造方式而非传统的焊接式制造载人舱。“彩虹鱼”号万米深潜器所用的浮力材科更轻便;高清水下摄像机,也大量应用于“彩虹鱼”号万米深潜器上;深潜器上的机械手、探测器、取样器等作业工具,都采用模块化设计,拥有统一的接口装置,科学家可以根据深潜器所执行任务不同,现场给深潜器装上合用工具。“彩虹鱼”号万米深潜器,还配备了高速、强抗干扰的水声电话等通讯系统。对话:中国已是深海探测强国广州日报:“龙号”研制成功后,中国已经可以去全球99%的海底,为何还要做深海探测项目?崔维成(“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潜航员,“彩如鱼”号总设计师):没错。但这最后的1%对地球生态、气候、海洋环境保护、地球生命起源研究、地震预报等均有重要意义,是未来海洋大国竞逐的核心区。载人潜水器涉及无人技术、材料技术、机械、液压等,而11000米的深海探测则需要将工业制造能力、材料制造能力、热处理等都推向极致,带动的测试面非常广,这是我们做这个项目缘由之一。广州日报:万米潜水器研发有何新进展?崔维成:近日,我国万米潜水器的核心构件——载人球舱冲压成功,球舱冲压成功为潜水器的建造莫定了基础,这是所有部件里最难啃的骨头。它是潜航员乘坐、驾驶潜水器的活动区,也是整个潜水器的心脏,要保证潜航员的安全,球舱的浑厚、只寸、性能、甚至圆度都有严的要求。这是中国率先在国际上研制的技术。广州日报:中国现在算不算深海探测强国?崔维成:中国己经是深海探测强国,我们己经进入深海探测技术发达国家俱乐部,和美日同层次。如果我们把11000米“彩虹鱼”载人潜水器做出来,那就是世界第一,以前“蛟龙号”是国际合作,60%的设备是买国外的,但现在做万米“彩虹鱼”潜水器,超过一半是国产。1.阅读有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蛟龙号载人水器是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并自主生产制造的深海载人潜水器。B.蛟龙号在目前世界上同类潜水器中拥有最深的下潜能力,这让它可到全球99%的海洋区域进行作业。C.潜龙号、海龙号、蛟龙号都具有定点悬停作业的优势,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点线面结合进行勘察。D.蛟龙号从诞生到使用,历尽艰难,仅试验性应用阶段就历时四年左右,其间完成下潜任务158次之多。2.下列关于各国深潜器特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具备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能力的国家,其载人深潜器可以探索深海热液喷口处的奇特生命体。B.日本“深海6500”号曾一度保持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深潜的世界纪录,直至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出现。C.在深海中成功打捞出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在法航失事的海域中顺利寻找坠入海底的黑厘子的是俄国“和平一号”。D.我国的载人深潜器研制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很快,创下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3.崔维成针对记者的提问作了回答,下列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最后的1%海底对地球生态、气候、海洋环境保护、地球生命起源研究、地震预报等均有重要意义。B.11000米的深海探测带动的测试面非常广,需要将工业制造能力、材料制造能力、热处理等都推向极致。C.我国万米潜水器的核心构件——载人球舱冲压近日已经成功了,这是中国率先在国际上研制的技术。D.做万米“彩虹鱼”潜水器超过一半是国产,进入深海探测技术发达国家俱乐部,所以中国是世界第一深海探测强国。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作为我国正在应用的唯一一艘能够下潜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探索深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与“蛟龙号”相比,万米载人深潜器“彩虹鱼”号在材料和技术方面有哪些先进之处?请分点简要概括。12.阅读陈起兴的《学以养德》,完成小题。①中国自古就有“以德立身,以诚信得天下”之说。所谓“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唯有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培养合乎社会发展的优秀品格,砥砺顽强的意志,铸造积极健康的进取精神,才不枉担负国家社稷之重任。②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并把德才关系分成四类:一是德才兼备,为上等之人,称之为“圣人”;二是德胜才者,谓之“君子”;三是无德无才,称为“愚人”;四是无德有才,那便是“小人”。若要在此四种人中选择,他主张:“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皆因“小人挟才以为恶”“恶亦无不至矣”。小人足智多谋,其“智足以遂其奸”,其“勇足以决其暴”,犹如虎之添翼,对社会之危害将更大。这是他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英国19世纪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也有同样的认识,他说人类文明中那些历久弥坚的优秀道德传统,如“诚实公正、耐心仁慈、勤奋节俭”等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会过时,人生的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遵循了这些古老的优秀道德品行,人们才能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功和获得幸福。③学习之要贵在养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大人之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但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只有“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孰先孰后?程子解释说:“明德为本,新民为末。”故《大学》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当然还要“正其心,诚其意,致其知”,这些均为修身之道。并进一步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意即无论高低贵贱,皆应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如若本末倒置,治国平天下便无从谈起。④中外人士谈及周恩来总理时,多强调儒家文化对他的影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指出:周恩来的教养,“来自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和‘上等人’应具有的品德、智慧、尊严、宽厚、仁慈、决心和刚毅”。周恩来对名利得失的超然与淡泊,使他“虽有荣观”之高位,依然能够做到“见素抱朴”和“燕处超然”,不受功名利禄所累,不改自然朴素本性。他低调谦逊,格外能够忍受劳苦。深厚的道德修养,造就了周恩来兼具温文尔雅、谨言慎行、诚实厚道、彬彬有礼的君子人格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⑤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伟大人物,但是道德修养却是人人必须谨守的为学为人之本。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学以养德,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司马光认为“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为什么说“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3.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5.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作简要说明。你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牡丹旁的寒枝许冬林①吴昌硕画牡丹,常常在酣然盛开的牡丹花朵边,冷冷地立一两根寒枝。这寒枝和鲜润饱满的牡丹花,似乎成了鲜明的对比。花是艳的,寒枝是冷色调的。花是华枝春满,寒枝是瘦削萧疏。花是姿态婆娑,寒枝是孤独挺立。②吴昌硕画牡丹,几乎从不漏下寒枝,大约是因为,那寒枝一直就长在他的生命里。他大半生困顿寒微,十七岁因战乱随父逃难,五年后回家,家中亲人俱亡,只剩他和父亲。③大画家任伯年曾画过他,题为《酸寒尉像》。此后,吴昌硕常常以“酸寒尉”自称。也真是酸寒。四十四岁,他在上海浦东郊区租了两小间民房,安顿家小,并寄希望于书画,期望自己能像任伯年一样靠一支画笔安身立命。但是,他的画卖不动。初冬之夜,寄身于低矮屋檐,看看环堵萧然,他在纸上写道:“夜漏三下,妻儿俱睡熟,老屋一灯荧然,光淡欲灭。”

④历经风波,他再去上海,矢志于以书画立足,已是二十余年后。他用西洋红画花卉,他笔下的花朵鲜丽饱满。他自谓“老缶画气不画形”,“老缶”也是他的名号,他的画郁拔苍劲,气势磅礴。他像牡丹花边的寒枝,从苦寒苍茫里劲挺而出,带着一身的寒气,可是,是倔强的、骄傲的、巍然的。⑤吴昌硕挑战命运,在艺术上也一身胆气。他说“自我作古空群雄”。他把自己撂到了书画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凛然上前,直面古人。他敢将大红大绿用于花卉,画家蒲华曾告诫他:要多用水墨,少用颜色。因为是文人画,要高雅,要“色不可俗”。可是吴昌硕偏不。他用色不守古法,变水墨为五彩,变重墨为重彩。⑥有人说吴昌硕最重要的贡献是,身处动荡年代,却彰显了中国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可是,我觉得,他作品里的劲挺自强之气,不是闲逸富贵给他的,而是苦难与执著给他的。就像他笔下的牡丹,最动人的不只是牡丹的色,还有花朵之后那些片叶不着的寒枝。一个人,大约只有尝尽人世冷暖,尘土至情,才会懂得,在姹紫嫣红时节,依然不忘在心里立上几根寒枝。⑦对于吴昌硕,虽然后来成名成家了,名利汹涌而来了,他依然记得早年那些忧患与颠沛,他记得自己来自民间,记得自己的身份。他也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所以,笔下牡丹开得再热闹,他依旧要种几根冷冷的寒枝在侧,给自己降温,也给世人降温。⑧吴昌硕笔下的寒枝不仅是瘦的,是枯的,也是高的。那寒枝高过花朵,高过绿叶,不摧不折,独对风日,挺向苍穹。⑨晚年,吴昌硕的艺术如一朵牡丹雍容明媚地盛开在中国画坛。那时的上海,曾经出现了“家家缶翁,户户昌硕”的盛况,可是,他却静静写下一副对联: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选自《深圳商报》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昌硕是一位绘画大师,他笔下的牡丹鲜润饱满。B.吴昌硕自称“酸寒尉”源于任伯年为他作过的画。C.中国文人画讲究高雅,多用水墨,要“色不可俗”。D.吴昌硕的经历表明:只有尝尽人世冷暖才能成才。2.吴昌硕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请简要概括。3.结合上下文品析词句。(1)如何理解第⑥段中“依然不忘在心里立上几根寒枝”的“立”?(2)品析文章第⑧段中画线句的语言特色。4.如果将题目“牡丹旁的寒枝”改为“牡丹与寒枝”,好不好?为什么?5.吴昌硕历经苦难,感受世情,在中国画坛明媚绽放。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吴昌硕所写对联“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的理解。三、语言表述14.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①经过四十多年的奋斗,中国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全世界都关注的成果。②曾经荒滩戈的塞罕坝,如今变成了茫茫林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场;毛乌素沙漠曾经黄沙漫漫,如今变成了宜居家园,成为联合国向世界推广的标杆。③这伟大的成就离不开奋战在植树造林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血汗,换来了这翻天覆地的改变。(1)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替换第①句中的画线内容_______________。(2)调整第②句中画线部分的结构,使全句表达更顺畅_______________。(3)第③句画线部分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15.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C【解析】

C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应用的是完整的诗句,所以句末句号应放在引号内。2、A【解析】

“不二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别无选择的方法。与语境不符。【点睛】成语辨析常设制的考点有是否望文生义、感情色彩是否恰当、与语境是否相符、语意是否重复、使用对象是否正确等。在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句意,根据句意进行判断。3、D【解析】

试题分析:A.浑身解数(jiě)-浑身解数(xiè);B.恸哭(dóng)-恸哭(tòng);C.粼次栉比-鳞次栉比;D.正确。据此,答案为D。4、D【解析】

D.“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与“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是并列关系,中间应用分号。5、D【解析】

D加点词语解释有误。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此词在句子就是“故乡”之意。6、(1)线路选择:①分龙岗路—246省道—东庐路—石头寨路,且表述准确简明。②分龙岗路—246省道—341省道—东庐路—石头寨路(珍珠路—高平大街—246省道—341省道—东庐路—石头寨路),且表述准确简明。③分龙岗路—交通路—长深高速—801县道—石头寨路。(2)示例:从学校出发,经分龙岗路向东,右拐上246省道向南直行一段距离后,再左拐沿东庐路骑行,最后经石头寨路到达李巷村。【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例中可以看出,从学校到骑行去有“江南小延安”之称的白马镇李巷村的距离最短,相对骑行较安全的路线是:分龙岗路—246省道—东庐路—石头寨路。依据方向的指示具体表述即可。其它的几条线路也可,但要绕远。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鼓作气曾益其所不能【解析】

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庇”“俱”“曾”等字的书写。8、(1)示例①:“拳打镇关西”中,为了搭救落难的金氏父女,鲁智深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因而丢了官职,被迫去作了和尚,体现了鲁智深锄强扶弱的正义、侠义。示例②:“私放晁天王”,晁盖打劫了生辰纲之后,朝廷四处捉拿嫌犯,白胜受不了刑罚而招出了晁盖等人,官府准备立刻捉拿晁盖,宋江得知消息后,及时报告给晁盖,使其逃过了官府的追缉,体现了宋江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示例③:“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变化的人形,一次又一次想把它打死,却被唐僧一次又一次责难。最后一次,师父傅念着紧箍咒,孙悟空忍着头疼还是打死了妖精。糊涂师父赶走了悟空,在被妖怪捉走后,才知道冤枉了悟空。悟空不计前嫌救出师父,继续西天取经,体现了悟空对师父的一腔真诚。示例④:“四圣试禅心”中,为了试探师徒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化身母女,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但是唐僧丝毫不为所动,毅然要继续西行取经,体现出了他取经的赤诚之心。(2)①武松②虎妞(虎姑娘)③衍太太④红孩儿(圣婴大王)【解析】

(1)要求学生结合原著内容,结合人物的相关的故事情节,阐述“义”或“诚”即可。如: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结合其阐述鲁智深的仗义,义气即可;唐僧,“四圣试禅心”中,为了试探师徒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化身母女,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但是唐僧丝毫不为所动,毅然要继续西行取经,体现出了他取经的赤诚之心。(2)结合“玉环步,鸳鸯脚”可知是武松。结合“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出他的储蓄”分析得出,这是祥子和虎妞的情节。应填“虎妞”。结合“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得出:出自《父亲的病》,人物是“衍太太”;结合“我贤侄莫弄虚头,你今早在山路旁,高吊在松树梢头,是那般一个瘦怯怯的黄病孩儿”分析得出,出自《西游记》中的《大战红孩儿》。人物是“红孩儿(或圣婴大王)”。二、阅读9、1.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2.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面的平滑、晶莹、澄澈。(意思对即可)3.表达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的闲适之情。【解析】

1.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2.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此句的意思是: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可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了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3.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此诗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表达出欧阳修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理和游览西湖时的愉快心情。10、1.D2.B3.D4.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5.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ABC正确;D有误,句意: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一类的表现。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故选D。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把握,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乃人见”的“乃”于是。A.才;B.于是;C.竟然;D.才。故选B。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两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A.有误,文章重点突出了略写战争过程,详写关于战争论述;B.有误,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不是恩惠的给予和祭神的诚实,而是取信于民;C.有误,“对诈冒资阴者应予以杀之”错误,没有杀掉;D.正确。故选D。4.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字词:之,的;狱,案件;虽,即使;以,按照。句意: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5.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句意:言辞像泉涌一样,皇上都听从他的,天底下没有冤案了。停顿为: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点睛】小题2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一)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二)译文:皇上(唐太宗)认为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皇上认为举荐入选的官吏中,多有伪造资历者,下令这些人坦白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伪造资历而未自首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上大怒:“你只管遵守法律,却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回答道:“皇上的命令多出于一时的喜怒,而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公布于众,取大信于民众的根据。皇上痛恨选拔的人当中有伪造资历的行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皇上说:“你擅于依法办事,我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皇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11、1.B2.C3.D4.“唯一”不能删去,因为“唯一”表范围,准确周密地说明了能够下潜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的蛟龙号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我国没有其它的载人潜水器;删去后就变成了还有其它的载人潜水器,与原意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所以不能去掉。5.①大量使用新型轻质耐压材料。②载人舱的材质采用马氏体高强度镍钢。③采用完全锻铸造方式。④浮力材料更轻便。⑤大量应用高清水下摄像机。⑥深潜器上的机械手、探测器、取样器等作业工都采用模块化设计,拥有统一的接口装置。⑦配备高速、强抗干扰的水声电话等通讯系统。⑧具有载人球舱冲压的成功技术。【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原文是“它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60%的设备是买国外的”,所以并不是“自主生产制造”。C.原文是“作为潜水器家族‘三龙’之一,和无人无缆的潜龙号、无人有缆的海龙号不同,蛟龙号的优势在于定点悬停作业”。D.原文是“2017年,当地时间6月13日,蛟龙号顺利完成了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最后一潜,标志着试验性应用航次全部下潜任务圆满完成。因此D项提到的158次与原文不符。故选B。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项应是法国的“鹦鹉螺”号。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D项,“做万米‘彩虹鱼’潜水器超过一半是国产,进入深海探测技术发达国家俱乐部”不是成为世界第一的原因,而是文中提到的“如果我们把11000米“彩虹鱼”载人潜水器做出来,那就是世界第一”。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可以说准确性是说明文的突出特征,为了实现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使用一些限制性词语,如:差不多、左右、大约、几乎等。“唯一”表范围,准确周密地说明了能够下潜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的蛟龙号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我国没有其它的载人潜水器;如果去掉,说法绝对且与实际不符。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要性。5.原文“近几年的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也促进了新一代深潜器研制技术的提高。”可概括出①大量使用新型轻质耐压材料。从【材料二】原文“载人舱的材质,则采用马氏体高强度镍钢,该型号钢的强度,比“蛟龙号”所用的TC4钛合金高1倍。”可概括出②载人舱的材质采用马氏体高强度镍钢。从【材料二】原文“采用完全锻铸造方式而非传统的焊接式制造载人舱。”可概括出③采用完全锻铸造方式。从【材料二】原文“彩虹鱼”号万米深潜器所用的浮力材科更轻便”可概括出④浮力材料更轻便。从【材料二】原文“高清水下摄像机,也大量应用于“彩虹鱼”号万米深潜器上”可概括出⑤大量应用高清水下摄像机。从【材料二】原文“深潜器上的机械手、探测器、取样器等作业工具,都采用模块化设计,拥有统一的接口装置”可概括出⑥深潜器上的机械手、探测器、取样器等作业工都采用模块化设计,拥有统一的接口装置。从【材料二】原文““彩虹鱼”号万米深潜器,还配备了高速、强抗干扰的水声电话等通讯系统。”可概括出⑦配备高速、强抗干扰的水声电话等通讯系统。从【材料三】原文“近日,我国万米潜水器的核心构件——载人球舱冲压成功”可概括出⑧具有载人球舱冲压的成功技术。12、1.学习之要贵在养德。(或:学以养德。)2.因为小人有才,足智多谋,如果用小人,其“智足以遂其奸”,其“勇足以决其暴”,犹如虎之添翼,对社会之危害将更大。3.举例论证。列举周恩来因为儒家文化使他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造就了周恩来兼具温文尔雅、谨言慎行、诚实厚道、彬彬有礼的君子人格,突出了“学以养德”的重要性,论证了中心论点。4.文章开头引用古语“以德立身,以诚信得天下”引出本文的话题,然后再引用司马光的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进行分析后,用周恩来的例子进行论证;最后得出“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学以养德,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结论。5.示例:思考:“学以养德”应当更好地运用于当今社会。说明: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合乎社会发展的优秀品格,砥砺顽强的意志,铸造积极健康的进取精神,这样才能担负起国家社稷之重任。【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仔细阅读文章可知,题目“学以养德”即是文章的论点。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提炼能力。仔细阅读第(2)段,司马光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得不到德才兼备那样的圣人或品德胜过才干的君子,与其选择才干胜过品德的小人,不如选择才干和品德都没有的愚人。司马光认为,君子会用才干干好事,小人会用才干干坏事。用才干干好事会干到极致,用才干干坏事也会干到极致。提炼“小人足智多谋,其‘智足以遂其奸’,其‘勇足以决其暴’,犹如虎之添翼,对社会之危害将更大”作答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第④段列举了周恩来因学习儒家文化而兼具温文尔雅、谨言慎行等高贵君子人格和大丈夫形象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学以养德”的论点。4.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每一段的论述内容作答。首先引用古语引出话题;然后引用司马光的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分析论述;接着列举周恩来的事例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学以养德,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点的把握和实际运用的能力。文章论述的观点是“学以养德”,即学习之要贵在养德。可以结合中学生学习生活、为人处世来提出思考,并阐明理由。如:“学以养德”应作用于每一个中学生的自身素养中。因为中学是学习知识和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技能,更应该培养优秀的德行,德才兼备才能造福于社会。13、1.D2.示例:吴昌硕坚持不懈,虽饱经磨难,依然敢于挑战命运;他不守古法,勇于创新,在艺术上一身胆气;淡泊谦逊,即使后来成名成家,依然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3.(1)示例:文中的“立”是挺立之意,既刻画出了画中寒枝劲挺之态,更体现了吴昌硕“自强”之气。(或者既是吴昌硕笔下的劲挺之态的寒枝,更是他的“自强”之气)(2)示例:第⑧段中画线句用“不仅是……是……也是……”这一关联词将吴昌硕笔下寒枝“瘦”、“枯”、“高”的特点连缀在一起,既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寒枝的外形特点,更强调了寒枝的“高”。这里的“高”不只高在外在形态,更喻指画家内心的高洁,不动声色地流露出对画家的赞美。4.示例:我认为“牡丹旁的寒枝”改为“牡丹与寒枝”不好。文中虽然提到吴昌硕的牡丹独树一帜,但本文大篇幅着墨的是他笔下牡丹旁的寒枝,要表现的是他像牡丹花边的寒枝般从苦寒苍茫里劲挺而出的不摧不折的气质。如果改成“牡丹与寒枝”与文意不符。5.示例1:吴昌硕所写对联勾勒了吴昌硕一生的际遇和对人生的深切体悟。他来自民间,尝尽人世冷暖,但他认为这些世事风波、困苦磨砺成就了他,他作品里的劲挺自强之气,不是闲逸富贵给他的,而是苦难与执著给他的。示例2:吴昌硕所写对联勾勒了吴昌硕一生的际遇和对人生的深切体悟。他来自民间,尝尽人世冷暖,但他认为这些世事风波、困苦磨砺成就了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依然保持清醒的认知,不忘尘土至情,始终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解析】1.D项理解有误,结合文中作者的观点“吴昌硕挑战命运,在艺术上也一身胆气”“他作品里的劲挺自强之气,不是闲逸富贵给他的,而是苦难与执著给他的”“吴昌硕身处动荡年代,却彰显了中国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一个人,大约只有尝尽人世冷暖,尘土至情,才会懂得,在姹紫嫣红时节,依然不忘在心里立上几根寒枝。”是他的苦难经历成就了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依然保持清醒的认知,始终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并不是“尝尽人世冷暖能成才”。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文中第④段“矢志于以书画立足,已是二十余年后。他用西洋红画花卉,他笔下的花朵鲜丽饱满。……他像牡丹花边的寒枝,从苦寒苍茫里劲挺而出,带着一身的寒气,可是,是倔强的、骄傲的、巍然的。”理解,吴昌硕坚持不懈,虽饱经磨难,依然骄傲;第⑤段内容“吴昌硕挑战命运,在艺术上也一身胆气。”“他把自己撂到了书画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凛然上前,直面古人。他敢将大红大绿用于花卉,画家蒲华曾告诫他:要多用水墨,少用颜色。……可是吴昌硕偏不。他用色不守古法,变水墨为五彩,变重墨为重彩。”他不守古法,勇于创新,在艺术上一身胆气;第⑦段“吴昌硕,虽然后来成名成家了,名利汹涌而来了,他依然记得早年那些忧患与颠沛,他记得自己来自民间,记得自己的身份。他也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他淡泊谦逊,成为名家后,依然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据此概括即可。3.(1)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结合下文语境“吴昌硕,虽然后来成名成家了,名利汹涌而来了,他依然记得早年那些忧患与颠沛,他记得自己来自民间,记得自己的身份。他也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理解,这里的“立”指挺立、傲然而立,写出了吴昌硕画中寒枝劲挺的姿态,突出了吴昌硕的“自强”之气。(2)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的赏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吴昌硕笔下的寒枝不仅是瘦的,是枯的,也是高的“”用“不仅是……是……也是……”这一关联词将吴昌硕笔下寒枝“瘦”、“枯”、“高”的特点连缀在一起,概括了寒枝的外形特点,强调的是寒枝的“高”。这里的“高”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指“寒枝”的形态,深层含义喻吴昌硕内心的高洁。4.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解答此题可先分析标题的含义,然后从其所蕴含的情感来分析绝妙之处。结合全文内容来看,本文大篇幅着墨的吴昌硕笔下牡丹旁的寒枝,目的在于表现他淡泊谦逊,即使后来成名成家,依然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他像牡丹花边的寒枝,从苦寒苍茫里劲挺而出,带着一身的寒气,可是,是倔强的、骄傲的、自强的、巍然的。“不摧不折,独对风日,挺向苍穹。”如果改成“牡丹与寒枝”与文意不符,没有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