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22/0B/wKhkGWZnU8uADYZqAAEq8PUx0vM131.jpg)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22/0B/wKhkGWZnU8uADYZqAAEq8PUx0vM1312.jpg)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22/0B/wKhkGWZnU8uADYZqAAEq8PUx0vM1313.jpg)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22/0B/wKhkGWZnU8uADYZqAAEq8PUx0vM1314.jpg)
![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8/22/0B/wKhkGWZnU8uADYZqAAEq8PUx0vM13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
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
文下册教案学弈,欢迎大家。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练习朗读。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19年以前基本是使用文言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
2.读课题,解题。
什么是学弈?请同学们通过阅读预习提示寻找答案。
(学弈学习下围棋。)
3.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
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
4.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孟子的资料?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肯定人
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二、自读课文,解决疑难。
1.按要求读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工具书和注释解决。
(3)掌握生字字形。
2.汇报交流
(1)字音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huiweihuzhuofuyue
诲惟鸿鹄弓缴弗若日
(2)解释古文词语的意思。
三、熟记课文。读正确、流利。
1.教师范读。
2.指导文言文读法。
3.学生练读。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两个人向弈秋学习下围棋,由于
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以学生自学为主,同桌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教师点拨指导。学生
质疑问难,全班讨论解决,老师辅导。
1.逐句理解。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下围棋最好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
(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
其一人专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其中一个人听得很专心,只要是弈秋说的,他都听。)
一个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讲着,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过来,想象着拉开弓用
箭射天鹅。)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虽然与第一个人一起学,但是不如他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2.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三、体会文章中心。
1.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
(第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凡是弈秋说的他都记得,比较用心,所以比第
二个人学得好。)
2.请大家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3.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
识。)
四、背诵课文。(分组背)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教案点评
《学弈》讲述的是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
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学中以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简单地介绍古文的特点和学习它的意义,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体感知课外的主要内容后,以学生自学为主,同桌合
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全班讨论解决,老
师辅导。最后在大家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中感悟文章的中心,在联系自己的实际
中明白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弈2
一、引读“单元导语”
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
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学习时要注意抓住
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
运用。
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
通过前几年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
我们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认真地读书写作,使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回忆导入,读懂题目
1.回忆总结,引导学法。
我们以前学过哪几则文言文?对于学习文言文,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引导学
生回顾总结“反复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文章说明的道理”是学
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2.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文言文二则》是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节课学习第一则文言文《学
弈》。
3.结合注释①,了解孟子其人和《孟子》一书,“学弈”的意思即是学习下
棋。
三、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1.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有困难的地方。
2.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1)老师范读。语速较慢,便于边读边思考;
停顿恰当,意思表达才清楚。
(2)再读课文,解决难读的语句。
例如“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需要理解重点字词
的意思后读好停顿,并引导学生掌握“理解了意思就容易读好停顿”的方法。另
外,“缴”和“为”是多音字,要注意读准在文中的字音。
3.领读课文,提升能力。
老师领读后,学生再齐读、自由读、抽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解决学生
文言文难读通顺的困难。
四、结合注释,理解内容
1.结合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
可以和同学讨论。
2.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如,“通国之善弈者也”一句是什么意思?结合注
释①已经知道“弈”的意思是下棋;
结合注释③知道“通国”的意思是全国。“善弈者”,揣摩“善”是“善于”
“擅长”的意思,“善弈者”的意思就是非常擅长下棋的人,句子的意思是“弈秋
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3.交流,理解大意。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句子的意思,再将每句话的意思
连起来,
说说课文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后,先自由练读,再抽读评价,最后齐读,
读出情感。
五、领悟道理,练习背诵
1.领悟道理。我们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或者三心二意。
2.背诵课文。
(1)引导学生提出背诵方法的建议,如,边读边理解边背诵,熟读成诵,同
桌合作互相提醒着背诵。
(2)自由练习背诵,最后集体背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弈3
教学目标
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
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
教学准备
由文言文改编的动画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学一篇古文,古代的文言文,和我们现在的白话文有很大的区别。
现代白话文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兴起的。古文与白话文有很大区别。比
如这个字(板书“之”),谁能为它组词?(光荣之家)
知道词语的意思吗?(光荣的家庭)其中的“之”字怎么讲?(当“的”讲。)
对,当“的”讲。这个“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个字。现在用它一般都当
“的”字讲;
但在古文中,它却有许多种讲法。我们今天这篇课文里,“之”字先后一共出
现了六次,大致有三种讲法。有时即使是同一个用法,所指的对象也不同,真的
有点复杂。大家一会儿读的时候要注意细心区分、理解。现在大家打开课文,读
一下课题。
师翻开后页的注释,看看这个“弈”字是什么意思。(下棋)
师“学弈”呢?(学习下围棋)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下面大家各自读读课文,尽量读通顺。(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能读给大家听吗?
敢读就很好!虽然有些地方读得比较吃力,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值得称赞。
这样吧,跟老师一起读。标记注释,理解字、词、句。给大家5分钟时间。(生开
始按要求自学课文)
师评价有进步!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同学们会读得更好。比如,出示第一
句“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句话怎么理解?你是怎么弄明白的?
师小结方法看注释,逐词翻译,把每个词语的意思连起来,注意把意思说通
顺,这样就能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请同学们运用这个方法自学课文,把不懂的句
子画下来。
交流汇报。你读懂了哪些句子的意思?哪些句子还不理解?
根据学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句话,再让学生试着全文翻译,
把握大意。
三、再读课文,熟读成诵
读古文讲究“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大家学习
方便,加上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
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有停顿。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
理解,听的人也容易懂。大家拿出笔来,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
点却停顿了,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板书画斜线“/”)为了大家便于听和画,
我读得慢一些,停顿也放长些。明白吗?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
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下面各自按照画出的斜线朗读一次,停顿的地方,可以夸张些。(学生各自练
习朗读)
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
(师示范)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
(学生练习)
大家读得真不错,敢站起来“晃一晃”吗?
再重读一下这一句。(示范“为是/其智/弗若与?")注意是问号。(多读几
遍)
谁再来读?(先后四人读课文,师随机指导、示范。再齐读。)
四、作业
抄写生字。
熟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听写生字词。
指名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
“弈秋”是什么意思?讲详细点。
①他的棋艺到了什么程度?
②该怎么读第一句话?生试着读。
③这句话中“者”字是什么意思?如作者、读者、胜利者中的“者”呢?
④这样看来,这个“者”字,严格地说应该当“……的人”来讲。你看你刚
才讲的作者一一作文章的人,读者一一读文章的人,胜利者一一获得胜利的人,
都是“……的人”。(生答是)
第二个问题作者假设弈秋干什么?(教两个人下围棋)
第三个问题比较难答,这两个学生表现怎么样?学习的结果怎么样?一个一
个说。
(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
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的教导,但一心以为有天鹅将至,想拉弓射箭。第二个
人不如第一个人。)
同学们很会利用注释,所以讲明白了,很好。这段话你是说明白了,但听起
来有点硬邦邦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你只是把注释原封不动地套了进去,显得
有点死板。其实你把注释的意思理解了,然后把它变成自己的话,很自然地讲出
来就行了。现在大家练习说一下,同桌的两个人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最后一个问题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
先把有关的原句读出来。大家一起读,看你们的想法一致不一致。
生(齐读)“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师谁能直接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
好了,这几个问题一讨论,课文内容就都明白了。谁还有不懂的地方,提出
来。
,三、拓展延伸
大家感觉到了文言文学习的滋味了吗?其实原文前面还有一句“今夫弈之为
数,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能自己理解一下吗?
你们需要什么?(注释数(shuh技艺,技巧。)
出示注释,学生自学,全班一起交流。
我对这句话有了一些改动,看能否懂。懂就自己给自己鼓掌。让我们把这句
话记在自己的心中。来,一起读专心致志,则得也!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抄写生字词。
课后习题
一、看拼音写字词。
xueyi()hong()鹄zhudnxinzhizhi()
二、请你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使弈秋诲(huihui)二人弈
日(yueye)非然也。
三、按要求写四字词语。(至少写四个)
(1)夸夸用心学习的人
(2)形容不用心学习的人
用上其中的两三个词语写一段话,注意把事情说清楚。
四、联系课文内容,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善弈()
A.好B.与“恶”相对C.擅长,善于
(2)其一人专心致志()
A.语气词B.其中C.他
(3)非然也()
A.对,不错B.然而C.如此,这样
五、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下列语句中“之”是什么意思。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人虽听之()
六、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是因为()。
课文中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一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
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
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
《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
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
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
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屈原与《天问》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由于受楚国统治阶级内部一些人的嫉
恨,他一生长期被流放,但他却九死不悔,深深地热爱自己的祖国。他在代表作
《离骚》中留下这样的千古绝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实,屈原也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他流传后世的25篇诗作中,他
以诗化的语言对宇宙的起源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天
问》。
在《天问》这首长诗中,屈原大胆破除了对天的迷信,敢于对天发问。在诗
中他共提了17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宇宙起源、天地万物的生成、自然界古往今来
的演变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充分体现了屈原思想的宏远博大和探索真理的
可贵精神。
显然,对天的起进行追问,在古代思想家那里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不进行
这种追问,人在天之下的生活便会因无知而惶恐不安。所以,当时有许多思想家
都对“开天辟地”提出了不同见解。一些人认为天地是神创造的;
一些人认为天地起源于“虚无”;
还有一些人则认为天地从来就是如此的,各种学说可谓五花八门。
屈原在《天问》中则以诗人的奇思妙想对这一问题作了如下种种的追究远古
开端的情况,是谁传述下来的?上天下地没有形成前,根据什么去考察它?昼夜
不分而混沌一片,又是谁能清楚地认识它?元气充满宇宙弥漫四方而没有形状,
如何去辨别?昼夜交替不休的原因是什么?阴阳两气结合产生了万物,可哪是本
原?天高有九层,是谁将它建造出来的?旋转的地轴又插在何方?天有多少曲
度?地有多少角落?太阳月亮怎么挂在天上?群星又如何安放得牢靠?
这些在今天看来几乎是常识的问题,在当时能提出来是非常了不起的。
屈原这些追问所显示出的探索精神比当时的天命论者和神秘论者要合理得
多。从诗人尖锐的提问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天地宇宙起源与演变的问题是
持唯物主义立场的。透过《天问》的字里行间,诗人其实告诉我们宇宙是自然生
成的,阴阳二气是天地间一切变动的根本原因。
《天问》对宇宙起源问题的唯物主义追问,对后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战国
后期荀子的《天论》,东汉王充的《谈天》《谈日》,唐代柳宗元的《天对》《天说》
和刘禹锡的《天论》,宋代朱熹的《天问注》,明代王廷相的《答天问》,都显示出
《天问》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深远影响。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学弈4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
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
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
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分析
- 变更地址申请书范文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质量检测题
- 万达大学生创业项目
- 专科选择之道
- 博士研究之路
- 心理咨询部申请书
- 法律职业客观题二-2025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卷二》模拟试卷6
- 心血管系统用药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综合报告
- 初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押题密卷5
- 公司办公室5S管理规定(实用含图片)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 JTT888-2020公共汽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_(高清-最新)
- 某天然气公司场站设备管理制度
- 临时码头施工方案
-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
- 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优秀课件
- 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如何提升管理办法
- 商场撤场申请书
- 塑料电线挤出模具设计
- 《建筑固定消防设施》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