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
生物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动植物结构上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是在细胞学说的修正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
【答案】B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
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
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动植物结构上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
性,A正确;
B、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
同的结构基础,B错误;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C
正确;
D、“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是魏尔肖在细胞学说的修正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D正
确。
故选Bo
2.显微镜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设备。下图是在用相同目镜下转换不同的物镜对同一
个标本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结合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图中①②④③的放大倍数依次增大
B.物像从③变为①,更换物镜镜头后须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C.观察到物像②的物镜镜头长度比观察到物像④的物镜镜头短
D.若用10x物镜看到有16个细胞布满视野,则换成40x物镜后至少可看到1个细胞
【答案】D
【分析】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亮度越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由此可知,图中①②④③
的放大倍数依次减少。
【详解】A、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亮度越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由此可知,图中
①②④③的放大倍数依次减少,A错误;
B、物像从③变为①,即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则更换物镜镜头后须用细准焦螺旋调
节焦距,B错误;
C、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长度越长,则观察到物像②的物镜镜头长度比观察到物
像④的物镜镜头长,C错误;
D、如果物镜为10x的情况下看到视野中布满了16个细胞,那么把物镜换成40x后,即
长度或宽度增大了4倍,则面积增大了16倍,所以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为16/16=1
个,D正确。
故选D。
3.近年来,乳酸菌和酵母菌共同发酵的制品酸马奶酒在治疗肺结核和胃肠疾病以及降
血压、降血脂等多种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酸马奶酒中两类菌种结构与代谢
过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壁且化学组成成分相同
B.都具有细胞核且遗传物质都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且都离不开线粒体
D.都能合成蛋白质且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
【答案】D
【分析】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乳酸菌的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酵母菌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几丁质,
A错误;
B、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细胞核,B错误;
C、乳酸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种细胞器,无线粒体,C错误;
D、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有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D正确。
故选D。
试卷第2页,共36页
4.尿液检查是诊断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其中尿糖试纸检测的原理如图所示。这种试
纸与尿液相遇时,会因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由少到多而依次呈现出浅蓝、浅绿、棕色或
深棕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葡萄糖鱼化悔过鱼化复能某无色物质尿糖标准色标
葡萄林《:>2葡萄标牧+HQ2H2o+o有电物质确定尿中葡萄摊含量
A.将上述两种酶固定在试纸上,就可检测尿糖
B.据图可知,尿液中葡萄糖浓度越高,过程②生成的原子氧越多
C.步骤③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
D.过程④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
【答案】A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检测尿糖时,需要把两种酶和某种物质都固定在试纸上才可以
检测尿糖,故A错误;根据题意,葡萄糖越多,生成的氧原子越多,颜色越深,故B
正确;氧原子具有氧化性,把无色物质氧化成有色化合物,故C正确;过程④为比色法,
若试纸呈现深棕色,说明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较多,故D正确。故选A。
5.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
B.核糖体、染色体、烟草花叶病毒都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C.P是ATP、NADPH、生长素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D.RNA和DNA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五碳糖和碱基种类完全不同
【答案】B
【分析】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有C、H、0、N,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0是含量最
多的元素。
【详解】A、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但是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0,A
错误;
B、核酸包括DNA和RNA,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
成,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故核糖体、染色体、烟草花叶病毒都主要是
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B正确;
C、生长素是由色氨酸形成的,元素组成是C、H、0、N,不含P元素,C错误;
D、RNA和DNA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五碳糖分别是核糖和脱氧核糖,碱基都有ACG,
故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Bo
6.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
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若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若为一段单链DNA结构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若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答案】B
【分析】1、核糖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与RNA中的五碳糖不同,
碱基不完全相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甘酸,核甘酸的磷酸和五碳糖通过磷酸二酯
键连接形成核甘酸链;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
个氨基酸的竣基反应脱去1分子水,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形成肽链;3、淀粉、纤
维素、糖原都是由单体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淀粉、纤维素、糖原的连接方式不同。
【详解】A、如果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中心碳原子,2表示肽键,3
表示R基团,其种类约20种,A错误;
B、如果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是碱基,
RNA中的碱基含有A、U、C、G共4种,B正确;
C、如果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脱氧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
是碱基,DNA中的碱基含有A、T、C、G共4种,C错误;
D、淀粉、糖原、纤维素三种多糖的结构模式图不同,该图不能表示三种多糖的结构,
D错误。
故选B。
7.2021年11月,我国首次实现从CO到蛋白质的合成:以钢厂尾气中的CO为碳源、
以氨水为氮源,经优化的乙醇梭菌(芽抱杆菌科)厌氧发酵工艺,22秒就可转化出乙
爵和乙酹《梭菌蛋白,该蛋白可用于饲料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醉梭菌蛋白合成加工过程中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参与
B.氨水中的氮元素经反应后,主要分布在乙醇梭菌蛋白的氨基中
C.饲料煮熟后,由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更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D.乙醇梭菌与硝化细菌具有相同的代谢类型
试卷第4页,共36页
【答案】C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工利用乙醇梭菌,以钢厂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为碳源、氨水为氮
源大规模生物合成蛋白质,这有利于降低工业尾气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也说明乙醇
梭菌可以一氧化碳、氨水为原料合成蛋白质。
【详解】A、乙爵梭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
B、蛋白质的氮主要分布在肽键中,B错误;
C、饲料煮熟后,由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变成多肽链或短肽,更易被动物消化
吸收,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乙醇梭菌厌氧发酵“,说明该菌是厌氧型微生物,而硝化细菌是需氧
型微生物,D错误。
故选C。
8.下图中X代表某一生物学概念,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列与此概念图相关
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若X为有机物,则①〜④是脂质、糖类、蛋白质、核酸
B.若X表示植物细胞的结构,则①〜④代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若X是组成单位为葡萄糖的物质,则①〜④代表麦芽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
D.若X为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则①〜④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答案】C
【分析】1、细胞器的分类: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
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
和中心体。
2、细胞中的有机物包括脂质、糖类、蛋白质和核酸。
【详解】A、细胞中的有机物包括脂质、糖类、蛋白质和核酸,A正确;
B、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正确;
C、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缩合形成的二糖,C错误;
D、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D正确。
故选c。
9.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经百年,下列关于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推测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
B.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提出细胞膜由蛋白质一脂
质一蛋白质组成
C.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对人鼠细胞膜上的糖被标记,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辛格和尼科尔森认为磷脂分子层在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提出细胞膜的
流动镶嵌模型
【答案】B
【分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
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
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
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
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
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一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
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
构。
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标记的是小鼠的抗体和
人的抗体;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详解】A、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
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而不是推测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
组成,这是后人证明的,A错误;
B、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构成,并把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把
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B正确;
C、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标记
的是小鼠的抗体和人的抗体,然后将标记的抗体分别加入到人、鼠细胞中,抗体分别和
人、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相应的抗原结合;用的方法叫荧光标记法,不是用放射性同位素
标记法,C错误;
试卷第6页,共36页
D、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在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D错误。
故选B»
10.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蛋白质外壳外存在一层病毒包膜,该包膜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包
膜上的糖蛋白S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结合是其侵入细胞的基础,研究还发现吸
烟会引起肺部细胞ACE2基因表达显著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包膜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其结构符合流动镶嵌模型
B.糖蛋白S与受体ACE2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受体ACE2在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过程中充当了载体的作用
D.与不抽烟的人群相比,抽烟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更低
【答案】A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表现生命活动。
2、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为胞吞,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详解】A、据题意可知,新冠病毒蛋白质外壳外存在一层病毒包膜,该包膜来源于宿
主细胞膜,细胞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结构符合流动镶嵌模型,说明包
膜的主要成分也为磷脂和蛋白质,其结构也符合流动镶嵌模型,A正确;
B、糖蛋白S是位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而病毒无细胞结构,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指发
出信息和接收信息的都是细胞,因此糖蛋白S与受体ACE2结合不能体现了细胞膜可
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
C、据题意可知,包膜上的糖蛋白S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结合是其侵入细胞的
基础,因此受体ACE2起识别作用,不能充当载体的作用,C错误;
D、据题意可知,吸烟会引起肺部细胞ACE2基因表达显著增加,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
ACE2数量增多,而且包膜上的糖蛋白S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结合是其侵入细
胞的基础,因此与不抽烟的人群相比,抽烟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更高,D错误。
故选Ao
11.“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反应的速率
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C.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气
【答案】C
【分析】1、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垛叠形成基粒来扩大膜面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
形成崎来扩大膜面积。
2、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1)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
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内或者膜表面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
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
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增加光合色素和酶的分布,
有利于提高光反应的速率,A正确:
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有序地进行,B正
确;
C、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没有中央大液泡,不利于根吸收水分,C错误;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气,D正确。
故选C。
12.施一公团队解析核孔复合物(NPC)高分辨率结构的研究论文,震撼了结构分子生
物学领域。文中提到,真核生物最重要的遗传物质DNA主要位于核内,而一些最重要
的功能蛋白和结构蛋白的合成却主要位于核外,因此真核生物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有一
个双向通道,组成这个通道的生物大分子就是NPC.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NPC的数量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
B.蛋白质和DNA等大分子可以通过NPC进出细胞核
C.附着有NPC的核膜与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直接相连
D.大分子通过NPC进出细胞核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A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真核生物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有一个双向通道,组成这个通道
的生物大分子就是NPC,则NPC的功能相当于核孔,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NPC是真核生物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有一个双向通道,可
以实现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故NPC的数量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A
正确;
B、NPC具有选择透过性,DNA不能通过NPC进出细胞核,B错误;
C、附着有NPC的核膜与内质网膜直接相连,但不能与高尔基体膜直接相连,C错误;
试卷第8页,共36页
D、大分子通过NPC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A。
13.对下面柱形图相关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则b最有可能是蛋白质
B.若y表示细胞干重的基本元素含量,则b、d分别表示氧元素、碳元素
C.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初始含量相同)占初始培养液的比例,则该培养液
中培养的植物,其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载体
D.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则在0.3g/mL蔗糖溶液中,
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
【答案】B
【分析】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0、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
少分别是C、0、N、H。组成活细胞的化合物中,水最多,蛋白质含量次之;而组成活
细胞的有机化合物中,蛋白质最多。
【详解】A、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b有机物最多,b最可能是蛋白质,A正
确;
B、细胞干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C、0、N、H,则b最多应为C,d应为0,B
错误;
C、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初始含量相同)占初始培养液的比例,则某种离子
所占比例越多,表示培养植物吸收的该离子越少,进而推断其根细胞膜上该离子的载体
越少,所以结合图示可知,植物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载体,C正确;
D、在外界溶液浓度一定时,细胞液浓度越大,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小。若
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由于b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a细
胞液浓度最小,则在0.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
D正确。
故选B。
14.将某高等植物细胞分成两组:甲组细胞置于溶液a(蔗糖溶液或KN03溶液)中,
乙组细胞置于等体积的溶液b(蔗糖溶液或KNCh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检测容器(盛
放甲、乙两组细胞的容器完全相同)中水分的变化量,以确定细胞的吸水能力,甲、乙
两组所得结果分别如图中的曲线A和B所示。据图判断以下哪个时间段内水分子进细
胞的速率大于出细胞的速率()
漏
注
腺
S-
:初始能力
::、B
。TiT2时间
A.A曲线的0~2时间段B.A曲线的TI~T2时间段
C.B曲线的0~「时间段D.B曲线的TI~T2时间段
【答案】D
【分析】由题分析可知,A曲线细胞的吸水能力一直在升高,表示甲组细胞置于蔗糖溶
液中,B曲线表示乙组细胞置于KNCh溶液中。
【详解】AB、甲组细胞置于蔗糖溶液中,细胞一直在失水,吸水能力逐渐增大,因此
A曲线的任何时间段内水分子进细胞的速率均小于出细胞的速率,AB错误;
C、B曲线表示乙组细胞置于KNCh溶液中,细胞在0~1时间段内失水,吸水能力逐渐
增大;在TI~T2时间段内吸水,吸水能力逐渐减小,因此B曲线在0~”时间段内水分
子进细胞的速率小于出细胞的速率,C错误;
D、在TI~T2时间段内吸水,吸水能力逐渐减小,水分子进细胞的速率大于出细胞的速
率,D正确。
故选D。
15.部分耐盐植物的根部细胞可以利用细胞膜上P型质子泵——H+-ATPase建立的跨膜
质子梯度作为驱动力,驱动根部的Na+运到细胞外。研究发现,耐盐植物的HKT基因
在根中能够大量表达,从而阻止Na+向地上部分运输而进入根中柱细胞(根中的一类细
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部细胞可通过跨膜质子梯度将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运出细胞
B.细胞对水分和离子的吸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不会相互影响
C.根中的HKT基因大量表达后能够将更多的Na+阻隔在根中,减少叶片中Na卡的积累
D.Na+浓度过高会占用Mg2+的运输载体,导致叶绿素合成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植物的
试卷第10页,共36页
光合作用
【答案】C
【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CO?、02、
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详解】A、根部细胞以P型质子泵(H+-ATPase)建立的跨膜质子梯度作为驱动力,
驱动根部的Na+运到细胞外,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
B、细胞对水分和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会相互影响,比如离子需要溶于
水中才能被吸收,B错误;
C、HKT基因在根中的大量表达可以阻止Na+向地上部分运输,从而减少叶片中Na卡的
积累,C正确;
D、膜上的载体均具有特异性,Na+无法占用Mg?+的运输载体,D错误。
故选C。
16.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
B.验证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进行结果的鉴定
C.给植物同时提供H2I8O和CI8O2,能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实验顺序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答案】A
【分析】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详解】A、加热时过氧化氢易分解,对实验造成干扰,A正确;
B、碘液能证明淀粉水解,但不能证明蔗糖是否水解,需要用斐林试剂,B错误:
C、不能同时提供,分别提供和CI8O2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
错误;
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实验顺序应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
错误。
故选Ao
17.萌发种子中的酶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干燥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
成。研究发现种子萌发时,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
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些酶、RNA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
B.干燥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低于萌发种子
C.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根本上来源于母体的光合作用
D.种子吸水后12h内新蛋白的合成不需要RNA参与
【答案】D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一是由干燥种子种的酶活化而来”“新RNARNA在吸水后12h
开始合成”可知有些酶、RNA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A正确;
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因此干燥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
比例低于萌发种子,B正确;
C、种子萌发时自身不能合成有机物,其消耗的有机物根本上来源于母体的光合作用,
C正确;
D、蛋白质是翻译过程中合成的,而翻译过程需要mRNA为模板,需要tRNA转运氨基
酸,D错误。
故选D。
【点睛】I、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与新陈
代谢的旺盛程度有关,新陈代谢越旺盛,该比值越高,否则越低。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
板合成RNA,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臼质,该过程需要mRNA作为模板,需tRNA
转运氨基酸,还需要酶、能量和原料(氨基酸)。
18.美国科学家在对四膜虫编码rRNA前体的DNA序列的研究中发现,一段DNA转
录产物可以将mRNA切断加工,也能够在特定位点切断RNA,使得它失去活性。科学
家将其命名为核酶。真核生物的mRNA3,末端都有由100~200个A组成的Poly(A)尾。
Poly(A)尾不是由DNA编码的,而是转录后的前mRNA以ATP为前体,由RNA末
端腺甘酸转移酶,即Poly(A)聚合酶催化聚合到3,末端,如果不能及时合成Poly(A)
尾巴,mRNA则不能在细胞质中被检测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酶的化学本质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核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核酶能识别特定的核甘酸序列并断开磷酸二酯键
D.Poly(A)尾很可能用于增强mRNA的稳定性,避免受到核酶降解
【答案】A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详解】A、从题中可知,核酶是基因转录的产物,化学本质是RNA,A错误;
B、核酶具有催化作用,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
试卷第12页,共36页
C、从题干可知,该酶能识别特定的核昔酸序列并断开磷酸二酯键,C正确;
D、Poly(A)尾可避免mRNA在细胞中受到核酶降解,增强mRNA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Ao
19.磷酸肌酸主要储存于动物和人的肌细胞中,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和磷酸肌
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磷酸肌酸(C〜P)+ADP-ATP+肌酸(C)
A.磷酸肌酸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B.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关联
C.肌肉收缩时,在磷酸肌酸的作用下使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D.可推测生物体内还存在着其他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如GTP、CTP等
【答案】A
【分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甘,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首,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合成
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而磷酸肌酸不是,其中的能量要转移到ATP
中才能被利用,A错误;
B、据题干可知,磷酸肌酸(C~P)+ADP=ATP+肌酸(C),故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
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偶联,B正确;
C、肌肉收缩时,磷酸肌酸可转化为ATP,故可使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
D、生物体内还存在着其他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如GTP(三磷酸鸟甘)、CTP(三磷酸
胞昔)等,D正确。
故选Ao
【点睛】
20.下图所示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B.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
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于ATP中
D.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
【答案】A
【分析】题图分析:①为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
是ATP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供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为
暗反应阶段;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④ATP水解释放能
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耗能的部位。
【详解】A、过程④ATP水解释放能量,所以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A正确;
B、过程①为光反应过程,该过程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的是
红光和蓝紫光,B错误;
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于ATP中,C错误;
D、过程②只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
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D错误。
故选Ao
21.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二
氧化碳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abcd
产生酒精的量(mol)96.560
产生CO2的量(mol)912.51530
A.氧浓度为a时产生的C0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
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答案】B
【分析】1、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C6HI2O6+6O2+6H2O上-6cO2+
12H2O+能量。
2、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l2。6上f2c2H5OH+2c02+能量。
3、结合酵母菌两种呼吸的反应式,分析图表可知,氧浓度为a时,产生酒精的量和产
生CO2的量相等,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b、c时,产生酒精的量小于
产生CO2的量,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产生酒精的
量=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详解】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故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
A错误;
试卷第14页,共36页
B、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02的量为12.5-6.5=6mol,有氧呼吸消耗的
葡萄糖为6xl/6=lmol,此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6.5x1/2=3.25mol,故酵母菌有氧
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B正确;
C、氧浓度为c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为15-6=9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
糖为9xl/6=1.5mol,此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6xl/2=3mol,故用于酵母菌的酒精
发酵的葡萄糖占3/(1.5+3)=2/3,C错误;
D、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30x1/6=5mol,氧浓度为
c时消耗的葡萄糖为1.5+3=4.5mol,氧浓度为b时消耗的葡萄糖为1+3.25=4.25mol,氧
浓度为a时消耗的葡萄糖为9xl/2=4.5mol,故氧浓度为d时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
葡萄糖最多,D错误。
故选Bo
22.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
量和0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水稻C0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物
,
和0C04
吸
出
8收
三
量
窗6
啾4
整
a2f/_____
o工x光照7度
u0
co?释放量
中乙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固定的CO2等于2个单位
C.图甲中的a点和图乙中的e点对应
D.图乙中,f、g点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光照条件下,细胞释放二氧化碳,不产
生氧气,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b光照条件下,有二氧化碳释放,说明光合作用小
于呼吸作用;c光照条件下,氧气的产生总量(总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a时的二氧化碳
的释放量(细胞呼吸作用强度),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d光照条件
下,氧气产生总量大于a时的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
强度。
图乙是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e点无光照强度,此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
用,f点是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g点是光的饱和点,g点以
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
【详解】A、光照强度为b时,C02释放量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
率,A错误;
B、光照强度为d时;02产生总量为8个单位,则光合作用总吸收CO?为8个单位,因
此单位时间内细胞固定的CO2等于8个单位,B错误;
C、图甲中的a点,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乙中的e点,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
图甲中的a点和图乙中的e点对应,C正确;
D、图乙中,f、g点产生ATP的场所还有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C。
23.将一株绿色植物置于恒温密闭的玻璃罩中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图1是在一定条件下
测得的罩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2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PSI和PSI是
两种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时间(min)
图1
A.实验60分钟后,植物所有叶肉细胞的总光合速率大于植株的总呼吸速率
B.PSI和PSII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且对不同波长光的利用效率不同
C.在叶绿体的内膜上,ATP合成酶能利用膜两侧H+的浓度差合成ATP
D.实验80分钟后,向玻璃罩内补充适量CO2,则图2中①②③过程均会增强
【答案】C
【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
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
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生成氧气、ATP和NADPH的过程。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
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
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和ATP的提供,故称为暗反应阶段。
【详解】A、由图I可知实验开始60分钟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中二氧化碳浓度开始
下降,说明叶肉细胞的总光合速率大于植物全部细胞的呼吸速率,A正确;
试卷第16页,共36页
B、由题干信息可知PSI和PSI是两种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其中的叶绿素可以吸收、
传递、转化光能,且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对不同波长光的利用效率不同,
B正确;
C、图3中的生物膜是类囊体膜,并不是叶绿体内膜,C错误;
D、实验80分钟后向装置内补充适量C02,则光合速率会加快,因此①水的光解、②CO?
的固定、③C3的还原均会增强,D正确。
故选C。
24.《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利用荫坑贮存葡萄的方法:“极熟时,全房折取,于屋下作
荫坑,坑内近地,凿壁为孔,插枝于孔中,还筑孔使坚,屋子置土覆之,经冬不异也”。
目前我国果蔬主产区普遍使用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臧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延长
了果蔬保鲜时间增加了农民收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减缓了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
B.荫坑和气调冷藏库贮存的果疏,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正常进行,第三阶段受抑
制
C.气调冷藏库中的低温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
D.气调冷藏库配备的气体过滤装置可及时调整气体的浓度及比例,延长果蔬保鲜时间
【答案】B
【分析】粮食储藏需要低温、干燥、低氧的环境,而水果、蔬菜储藏需要(零上)低温、
低氧、湿度适中,这样可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达到长时间储藏、
保鲜的效果。
【详解】A、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里温度低、缺氧,抑制了细胞的呼吸作用,进而减
缓了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A正确;
B、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里温度低,抑制了酶的活性,故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的
酶促反应也会受到抑制,B错误;
C、气调冷藏库环境里温度低,可以降低细胞呼吸过程中相关酶的活性,C正确;
D、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即降低了氧气的浓度,降低了
有氧呼吸作用,延长了果蔬保鲜时间增加了农民收益,D正确。
故选B„
25.图甲是测定温度与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变化关系的曲线。图乙是测定该
植物相关生理过程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可
耕(
W
周E
至
樨
涔
g蟠
o楼
o麋
乙
A.全天光照,则在25℃条件下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测净光合速率时,一段时间后若液滴不移动,此时该植物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一定
为。
C.若将乙装置中NaHCCh溶液换成蒸镭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
D.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24h后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在30℃条件下增加,
在35C条件下减少
【答案】D
【分析】利用种子探究呼吸速率时,有光无光均可以;利用植物探究呼吸速率时,需要
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甲图中,实线表示呼吸速率,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乙图中液滴是否移动取决于是否产
生或者消耗氧气。
【详解】A、在全天光照的情况下,30℃时C02吸收量与25℃时比下降的不多,但呼吸
作用增加的更多,故制造的有机物更多,A错误;
B、测量光合速率时,一段时间后若液滴对应的数据保持不变,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
速率,但植物非绿色部分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B错误;
C、将乙装置中NaHCCh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才可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C
错误;
D、由于12h光照、12h黑暗,30℃时和35℃时的净光合作用分别大于和小于呼吸作用,
所以30℃时有机物增加,35℃时有机物减少,D正确。
故选D。
26.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生物学规律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
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自变量是酶的种类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以洋葱鳞片叶作材料,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
试卷第18页,共36页
察
C.用纸层析法进行色素的分离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
D.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发现只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色带偏窄,可能是未加SiO2
【答案】C
【分析】1、生物学探究实验中,人为控制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改
变的变量称为因变量,对实验结构有影响的其他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
(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
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
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
绿素b(黄绿色)。
【详解】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的处理条件,
包括是否加热,是否加入催化剂等,A错误:
B、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以洋葱鳞片叶作材料,需要在低倍显
微镜下观察三次,B错误;
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会导致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起始
时间不同,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C正确;
D、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发现只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色带偏窄,可能是未加碳酸
钙,部分叶绿素被破坏,D错误。
故选C。
27.“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诗句生动的描绘了岁月催人老的自然现象。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不会引起炎症
B.凋亡细胞的DNA不会被降解
C.衰老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
D.生物体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是同步的
【答案】A
【分析】1、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
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2、细胞凋亡属于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序死亡。
【详解】A、细胞凋亡属于正常的生命活动,不会引起炎症,A正确;
B、凋亡细胞的DNA会被降解成小分子物质被其他细胞吸收利用,B错误;
C、衰老细胞内大多数酶的活性都降低,并不是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c错误;
D、生物体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不一定同步,如多细胞生物幼龄时期也发生细胞衰老,
D错误。
故选Ao
28.细胞自噬能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该过程中一些损坏的蛋白或细胞器能被双层膜
结构的吞噬泡包裹后形成自噬小体,随后送入溶酶体(动物)或液泡(酵母和植物)中
进行降解并得以循环利用。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自噬小体的膜结构可能来自内质网或高尔基体膜
B.自噬小体与溶酶体的融合过程体现出膜结构具有流动性
C.细胞自噬现象只发生在真核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
D.自噬小体上的通透蛋白可将水解产物运往细胞质基质
【答案】C
【分析】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溶酶体为细胞内由单层脂
蛋白膜包绕的内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
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
库”、"消化系统
【详解】A、自噬小体可由细胞的内质网或高尔基体膜部分脱落,闭合后形成双层膜结
构,将内容物包裹,A正确;
B、膜结构的融合现象可以体现膜结构具有流动性,B正确;
C、自噬现象发生在几乎所有细胞中,能够分解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器和蛋白质,是细胞
内结构或物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不同于自噬过程。细胞自噬可发
生在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C错误;
D、通透蛋白为自噬小体膜上的蛋白质,据图可知其可起到运输作用,可将水解产物运
试卷第20页,共36页
往细胞质基质,D正确。
故选C。
29.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般相同
B.若产生的精子为AX15:aXB:AY:aY=l:1:1:1,可能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期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若在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异常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与该精子同时产生的
另外3个精子为X13、aY、aY
D.若基因组成为AAXBXB的细胞中无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期
【答案】B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
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
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
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
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
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
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般相同,都是2个,A正确;
B、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精子是AX'5:aY=l:1或者AY:aXB-l:l,若产生的精子为AX13:
aXB:AY:aY=l:1:1:1,可能是因为发生了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B错误;
C、若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说明XY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而含A基因的染色
单体形成子染色体后未分离,故与该精子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子为X15、aY,aY,C
正确;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
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若基因组成为AAXBXB的细胞中无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处
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B„
30.如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
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错误的是()
图例
4n
3n照染色体数
2n
lnI目染色单体数
o留_幽,乌.DNA分子数
丙丁
A.甲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D
【分析】睾丸中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立定跳远》的教学反思
- 《快乐英语》第三册教案
- 体育场馆电缆网络顶管施工协议
- 城市绿化钻孔桩施工合同
- 环保产业园项目招投标资料
- 建筑工人休息室空调节能办法
- 公共交通枢纽防火门招投标资料
- 物业公司医疗保健人员合同模板
- 招投标合同变更法律风险
- 研发项目招投标实施细则
- 2024年沈阳水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大班阅读区角环境创设调查及优化建议分析(后含问卷)13000字(论文)】
- 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 第七章 作品的编辑构思
- 古建筑工程修缮施工组织设计
- 挖掘机使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四年级期中家长会课件
- 《量子力学》经典(北京大学,一共含546张)课件
- 公司股权结构图
- 《COPD诊疗新进展》课件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