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城南中学高一下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城南中学高一下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城南中学高一下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城南中学高一下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城南中学高一下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城南中学高一下生物期末考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图1和图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方框中的结构称为腺苷B.图2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D.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2.豌豆的粒色,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豌豆的粒形,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某黄色皱粒豌豆的测交后代及比例为: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则该黄色皱粒的基因型是A.YyrrB.yyRrC.YYrrD.yyRR3.人类的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儿子和一个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为杂合子的几率是()A.1/3B.2/3C.1/2D.1/44.在分泌蛋白质的形成分泌过程中,下列有关细胞中各种生物膜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小泡,小泡的膜与高尔基体膜融合,B.细胞质中的小泡与核糖体融合C.高尔基体膜突起形成小泡离开,实现了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的转化D.该过程中线粒体膜参与了能量的提供5.同一个体的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相差很大,与此相关的生理过程是A.细胞癌变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衰老6.唐氏综合征一般称为21三体综合征,又叫先天性愚型,是最常见的严重出生缺陷病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患者细胞中含有3条21号染色体B.一对均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夫妇所生子女中可能有正常的C.21三体综合征的形成可能是母方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后期异常所致D.若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基因型为AAA,则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只有一种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态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下表是三组不同的亲本杂交的结果:组合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红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阔叶白色窄叶一白色阔叶×红色窄叶41503970二红色窄叶×红色窄叶04190141三白色阔叶×红色窄叶427000(1)根据哪个组合能够同时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类型?_______________。(2)写出每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个组合的后代是红色阔叶,让它们自交,其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8.(10分)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1)废弃的农田演替至草本和灌木混生阶段时,与初始阶段相比,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其原因是____。(2)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态交错区又称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生态地带之间(或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生态交错区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生态交错区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在森林草原交错区,随着气候越趋干旱,草本植物逐渐占优势,直到最后该地区只遗留了大片的草原,这属于群落的___演替。(4)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的________,导致该种害虫的_______明显降低,从而减轻害虫的危害,上述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属于______防治。9.(10分)如图为甲(A﹣a)和乙(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1)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Ⅱ6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8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Ⅲ8和Ⅲ9婚配,则后代患乙病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包括孕妇血细胞检查、B超检查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亲本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组别表现型乔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蟠桃矮化圆桃甲乔化蟠桃×乔化圆桃410042乙乔化蟠桃×乔化圆桃3013014(1)根据组别_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的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11.(15分)下图甲、乙、丙表示生物细胞中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细胞可进行上图中的图____过程,对应的场所为____.(2)图乙表示_____生物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判断依据是_____。(3)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将其置于只含有31P的环境中复制2次,子代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数目之比为____。(4)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则基因N转录时以______链为模版。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T-A,其对应密码子的变化是______。(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转录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ATP中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集团,图1方框中含有一个腺苷和一个磷酸,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项错误;图2表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并释放能量,B项正确;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C项正确;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D项正确。2、A【解析】测交是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根据已有的基因关系,首先可以确定黄色皱粒的基因型是Y-rr,B、D错误。与yyrr测交后,后代中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说明控制黄色的这对基因类似于测交,亲本中的黄色皱粒应是Yyrr,A正确。如果亲本是YYrr和yyrr,后代都是黄色皱粒,C错误。点睛:判断亲本基因型时根据基因控制的性状关系,分析题干时先将已知的基因型写出,然后通过分析再填写出未知的部分即可。3、B【解析】4、B【解析】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小泡,小泡的膜与高尔基体膜融合,A项正确;细胞质中的小泡不会与核糖体融合,B项错误;高尔基体膜突起形成小泡离开,实现了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的转化,C项正确;该过程中线粒体膜参与了能量的提供,D项正确。5、C【解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详解】同一个体的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相差很大。故选C。6、D【解析】

21三体综合征是第21号染色体增加引起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21号染色体正常分离,未配对的21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详解】A、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患者细胞中含有3条21号染色体,A项正确;

B、一对均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夫妇,能产生正常的含有一条21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因而他们所生子女中可能有正常的,B项正确;

C、若双亲之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条21号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则可能产生含有2条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或精子,它们与正常精子或卵细胞受精时,会使后代患21三体综合征,C项正确;

D、若患者的基因型为AAA,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A=1:1,D项错误。

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根据组合三rrWW×RrwwRrww×RrwwrrWW×RRww红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阔叶:白色窄叶=9:3:3:1【解析】

分析表格:根据组合三,白色阔叶×红色窄叶→后代均为红色阔叶,说明红色相对于白色为显性性状,阔叶相对于窄叶是显性性状,且亲本的基因型为rrWW×RRww;组合一中,白色阔叶(rrW_)×红色窄叶(R_ww)→后代均为阔叶,且出现白色(rr)性状,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rrWW×Rrww;组合二中,红色窄叶(R_ww)×红色窄叶(R_ww)→后代出现白色(rr),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ww.据此分析答题.【详解】(1)判断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的方法:①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②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根据第三个组合可以确定亲本的显隐性关系,因为对每对性状来说亲本都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型,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2)根据分析,每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rrWW×Rrww、Rrww×Rrww、rrWW×RRww.(3)第三个组合的后代是红色阔叶,其基因型为RrWw,让它们进行自交,所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阔叶、白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窄叶=9:3:3:1.8、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竞争阳光和空间中处于劣势,大部分被取代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高,营养结构复杂丰富度次生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生物【解析】

1、在演替过程中是优势物种的取代,所以当废弃的农田演替至草本和灌木混生阶段时,接下来的优势物种应是灌木,而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于灌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所以数量大幅度减少。2、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详解】(1)废弃的农田演替至草本和灌木混生阶段时,与初始阶段相比,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其原因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处于劣势,大部分被灌木等高大植物所取代。(2)生态系统中物种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对此,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之所以高于农田生态系统,就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更高,营养结构更复杂。(3)生态交错区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凡是生态系统中原本的土壤条件存在,且还存在一些繁殖体,甚至是少量物种为基础之上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4)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某害虫种群的雄性个体,会破坏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而影响其繁殖能力,导致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达到减轻害虫危害,这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属于生物防治。【点睛】关键点:1.苔藓被草本取代,草本被灌木取代,灌木被乔木取代,原因都是后者高大,在环境中竞争阳光和空间处于优势。2.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与其物种多样性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9、伴X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BXAYbbXAXA

或bbXAXa1/4羊水检查基因诊断【解析】

根据图谱判断:Ⅱ3和Ⅱ4均无乙病,但却有一个患乙病的女儿,所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和Ⅱ6均无甲病,但却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所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题干信息“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可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病,乙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根据甲乙病的遗传方式,且Ⅱ6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6的基因型是BBXAY,Ⅲ8个体患乙病,Ⅲ7个体患甲病,则推知Ⅱ3的基因型为BbXAY,Ⅱ4的基因型为BbXAXa,则Ⅲ8基因型及比例是1/2bbXAXA或1/2bbXAXa。(3)Ⅲ9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2BBXaY或1/2BbXaY,若Ⅲ8和Ⅲ9婚配,则后代患乙病概率为(1/2)×(1/2)=1/4。(4)产前诊断包括孕妇血细胞检查、B超检查和羊水检查、基因诊断。【点睛】准确判断遗传方式是做本题的关键,根据无中生有是隐性的原则,再根据题干信息具体判断出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10、乙乔木DdHh、ddhh1:1:1:1蟠桃(Hh)自交(或蟠桃和蟠桃杂交)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2:1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3:1【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乙组中亲本均为乔化性状,而子代出现了矮化性状,即性状分离,说明乔化相对于矮化是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甲组和乙组后代蟠桃与园桃之比均为1:1,属于测交,已知蟠挑对圆桃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Hh×hh。据此答题。【详解】(1)由于乙组实验中,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乔化相对于矮化是显性性状。(2)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乔化对矮化为显性,则甲组中亲本乔化蟠桃×矮化圆桃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_H_×ddhh,又由于后代中乔化:矮化=1:1,蟠桃:圆桃=1:1,均属于测交,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ddhh。(3)若甲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其杂交后代应出现乔化蟠桃、矮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圆桃四种表现型,并且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4)实验方案:让杂合蟠桃与杂合蟠桃杂交,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②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点睛】分析本题首先根据乙组实验判断乔化和矮化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其次是能将两组杂交实验的表现型个体数转化为理论近似比,进而推测亲本的基因型和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三是判断两对等位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