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曲靖市西南名校联盟高一下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表示用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是杂交和测交B.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花药离体培养C.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Ⅳ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D.由③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玉米的基因A可控制叶绿素的合成,若无基因A或者无光照,则玉米均无法合成叶绿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的个体均能合成叶绿素B.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光下可能合成叶绿素C.叶绿素合成是基因A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D.在缺镁的土壤中,基因A控制合成的叶绿素的量会受影响3.在温室内栽培农作物,下列不可提高产量的措施有A.增大昼夜温差 B.延长光照时间 C.降低O2浓度 D.降低CO2浓度4.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B.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的物质都发生明显的变化5.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6.如图为生物变异的几种不同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图表示基因重组,交换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B.如图表示染色体易位,交换的两条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C.如图表示基因突变,a变成b后生物的性状就会发生改变D.如图可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___________,突变和_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2)物种指的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_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的统称,一旦出现生殖隔离,新的物种即已产生。不同物种之间、__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在对植物b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8.(10分)如图是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果蝇是___性果蝇,体细胞中有___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有___对常染色体。(2)该细胞中有___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有染色体数___条。(3)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一般认为分布于中国的鲚属鱼类有4种,即刀鲚、凤鲚、短颌鲚和七丝鲚,其中刀鲚和凤鲚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长江凤鲚和珠江凤鲚是凤鲚的不同种群,都具有河口短距离洄游的习性,凤鲚长江群体成熟个体主要分布在崇明3个岛附近,凤鲚珠江群体主要分布于广东沿海及河口。
(1)自然条件下,长江凤鲚和珠江风鲚不会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对长江凤鲚和珠江凤鲚两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片断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4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5%,这些差异属于_______________多样性层次。
(3)假设某刀鲚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2,a的基因频率为0.8,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
A.环境变化导致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化
B.隔离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C.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不存在隔离
D.生物进化必然伴随基因频率变化10.(10分)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能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填序号)。(3)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也会逆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为此过程提供载体蛋白和能量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4)⑧彻底水解可得到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丙图中⑪⑫⑬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11.(15分)图为某家族的某种遗传病的系谱(等位基因用A和a表示),请分析回答:(1)该遗传病属于__________(显性、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常、X、Y)染色体上。(2)7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3)如果3号与4号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I→Ⅱ过程为杂交育种,过程Ⅰ和Ⅱ分别是杂交和自交,A项错误;④Ab是通过Ⅲ过程培育而成的单倍体植株,所以Ⅲ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B项正确;从③培育出⑥的过程Ⅳ为多倍体育种,常用的方法Ⅳ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C项错误;由③培育出⑤即杂交育种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作物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A【解析】
镁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表现型是基因型与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详解】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若在无光照的情况下也不能合成叶绿素,A错误;
B、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光下能合成叶绿素,B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若无A基因或者无光照,则无法合成叶绿素“可知,合成叶绿素是A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D、镁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因此在缺镁的土壤中,A基因控制的叶绿素合成量受影响,D正确。
故选A。3、D【解析】
在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过程中,可以增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有机物的消耗;或白天的时候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室内CO2浓度等均有助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可以提高产量。【详解】A、适当增大昼夜温差能提高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A错误;B、延长光照时间能够增加光合产物,从而提高作物产量,B错误;C、降低O2浓度会减小呼吸作用,降低作物对体内有机物的分解消耗,间接提高了产量,C错误;D、降低CO2浓度会降低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制造量,使产量降低,D正确。4、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A正确;癌细胞一般比正常细胞的分裂周期短,B错误;病毒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癌细胞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应用能力。5、A【解析】
神经调节的方式为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的发生必须具有完整的反射弧。【详解】A、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因此,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应,A正确;
B、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和与之相连的特化的结构,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和腺体,B错误;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C错误;
D、低级的反射中枢有的位于脊髓中,有的位于脑干中,而高级反射的活动都位于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A。6、C【解析】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因此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产生新基因型。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相互交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详解】A、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正确;C、图示发生了DNA片段中碱基对的缺失,不一定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D、假如上面是一条正常染色体,则下面一条染色体缺失;假如下面是一条正常染色体,则上面一条染色体重复,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重组可育后代生物与无机环境没有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解析】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物种指的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的统称。3.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详解】(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2)物种指的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的统称,一旦出现生殖隔离,新的物种即已产生。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第一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则Dd的比例为20%,所以D的基因频率为10%+1/2×20%=20%,d的基因频率为80%。第二年,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则Dd的比例为32%,所以D的基因频率为4%+1/2×32%=20%,a的基因频率为80%.尽管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但基因频率并没有改变,因此,生物没有进化。【点睛】关键:一是熟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二是注意判断生物种群进化的依据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三是判断产生新物种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8、雌4324Ⅱ、Ⅲ、Ⅳ、Х【解析】
果蝇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据图可知,图中共有8条染色体,该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X,则该果蝇应为雌性。【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该果蝇是雌性果蝇,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有3对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属于常染色体。(2)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4条染色体。(3)一个染色体组包含三条非同源的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即Ⅱ、Ⅲ、Ⅳ、X。【点睛】染色体组特点:①从染色体来源看,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②从形态、大小和功能看,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各不相同。③从所含的基因看,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9、两者属于不同水域,且都具有河口短距离洄游的习性,所以存在地理隔离导致无法基因交流基因4%、32%、64%逐渐下降AB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因平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解答此题,应明确进化、隔离的实质,理解隔离对于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意义。(1)自然条件下,长江凤鲚和珠江风鲚属于不同水域,且都具有河口短距离洄游的习性,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不会发生基因交流。
(2)长江凤鲚和珠江凤鲚两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片断序列差异属于基因多样性层次。
(3)某刀鲚种群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a,A的基因频率为0.2,a的基因频率为0.8,根据基因平衡定律,AA的频率为(0.2)2=0.4,Aa的频率为2(0.2)(0.8)=0.32,aa的频率为(0.8)2=0.64;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逐渐减少。
(4)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的作用是选择有利变异,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变化,隔离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B项错误;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之间可能存在地理隔离,C项错误;生物进化必然伴随基因频率变化,D项正确。【点睛】隔离的实质和意义:(1)隔离的实质:使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2)隔离的意义:新物种的形成一般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地理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如多倍体的形成;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0、叶绿体④⑥⑥⑦④核糖体⑦细胞质基质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含氮碱基、氨基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楼梦教案设计思路与实践
- 生物识别技术研发合作协议
- 电子政务平台的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 2025年系列催化裂化催化剂项目建议书
- 物流配送服务免责承诺书
- 教练聘用合同
- 拇指姑娘旅行记读后感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观后感
- 2025年速释制剂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痛风的饮食禁忌与建议分享
- 如何在质保到期后提供售后服务
- 海尔集团周云杰发表主题为《无界生态 无限可能》战略报告
- 经典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 学生作业情况登记表模板(可打印)
-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 八年级英语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阅读专项练习试卷附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全册】
- 物联网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1例妊娠糖尿病的个案护理
- 光伏发电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方案
- 财务报表涉税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