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4/2F/wKhkFmZmguOAIHw4AAFoF3MDjqM200.jpg)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4/2F/wKhkFmZmguOAIHw4AAFoF3MDjqM2002.jpg)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4/2F/wKhkFmZmguOAIHw4AAFoF3MDjqM2003.jpg)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4/2F/wKhkFmZmguOAIHw4AAFoF3MDjqM2004.jpg)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2/34/2F/wKhkFmZmguOAIHw4AAFoF3MDjqM20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期中试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共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或不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
题,视为无效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氢气爆炸C.粮食酿酒D.纸张燃烧
2.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液氮B.铁C.氯化钠D.水蒸气
3.下列物质和颜色不对应的是
A.高镒酸钾:暗紫色B.二氧化锦:黑色
C.硫:黄色D.液氧:无色
4.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Z
B.滴加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5.臭氧(。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中氧元
素的化合价为
A.-2B.-1C.0D.+2
6.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3个氮原子——3NB.氯气----He2
C.2个氢分子——2HD.2个亚铁离子——2Fe3+
7.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是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的2倍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B.稀有气体只占空气体积0.03%,却有广泛的用途
C,工业上利用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可大量制取氧气
D.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细颗粒物等
10.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式为C8H9NO2,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关节痛、神经痛等。下列有关对乙酰氨
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乙酰氨基酚由20个原子构成
B.对乙酰氨基酚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对乙酰氨基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
D.对乙酰氨基酚中C、H、N、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9:1:2
11.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或操作
A区别铁丝和铜丝观察金属丝颜色
B验证酒精中含有氢元素点燃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分别向两份样品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镒,观察现
C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象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两份气体样品中,观察
D
含量现象
A.AB.BC.CD.D
12.如图所示为“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氢原子
*氧原子
•氮原子
A.丁的化学式为NH3B.该反应中只有一种物质是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13.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能量观: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转化观:氧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
1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
B.排水法收集满气体后,先将集气瓶取出水面,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C.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D.连接好气体发生装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15.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中%、/2(4</2)两个时刻各物质的
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8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甲一定是化合物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6.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2)实验室中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验证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3)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多次使用注射器(如图所示)。
①甲: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仍能推动活塞,这是因为分子o
②乙: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③丙:与用装置B制氧气相比,丙装置的优点是o
(4)如图是一种紧急供氧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使用时按动点火装置,金属粉末反应放热,使
NaClC)3药块分解持续供氧,同时有氯化钠生成。写出药块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氧气出口
点火装置
(金属粉末)一
NaCICh药块
+催化剂
17.水是生命之源。
(1)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C.园林采用喷灌、滴灌的方式可节约用水
D.农业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水体污染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将湖水转化为自来水”的部分净化过程如图所示:
湖水样品—j股剂厂在阳T嬴炭已一►自来水
ABC
①步骤A:取100mL湖水于烧杯中,加入少量______(填物质名称),搅拌使之溶解,静置沉降。
②步骤B:小王按图操作进行过滤,请指出图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改进后发现滤液仍浑浊,请写出
一种可能的原因.
宜
③步骤C:加入活性炭是为了去除湖水中的一些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3)小王查阅资料后发现,该湖水中由于含有较多,是硬水。
小王设计实验对此加以验证,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5mL清澈的湖水于试管中,____________该湖水是硬水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图甲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乙是氟
原子和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填字母)。
A,道尔顿B.拉瓦锡C.门捷列夫D.阿伏加德罗
(2)原子序数与原子的_____在数值上相同。
(3)由图甲信息可知,氮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氟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因为这两种原子相同。
(5)根据图乙信息,写出氟化钠的化学式并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o
19.随着碳中和、能源转型逐渐成为全球共识,氢能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竞相发展的新兴产
业。
(1)图甲中A、B两种原子和图乙中的(填字母)原子均属于氢元素。
质
•子
中
O子
子
•电
AB!CD
图甲图乙
(2)2023年3月,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一名原子■一氯原子
氨,加注
哥能源
2
发电L8一电网
池发电
电网供厂.■
电荷水制氢因嘉氢迩料
电系琉一—
体氢装置发电车
①将光伏、风力发出的电用于电解水制氢。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微观视角分析电解水
反应的实质是O
②目前常用的固态储氢材料是镁镁合金,在熔炼镁银合金时,需要通入氨气作保护气,这是因为僦气
(3)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分解制备氧化钙,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该方法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反应器1:在750℃时反应效果最佳,写出反应器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0
②反应器2: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一定条件下,CO和H2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甲醇,参与反应的CO和H2的体积比为1:2,请推测甲醇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0若28kge0
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甲醇的质量为kg。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0.如图中的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由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的元素组成的物质;D是一种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是一种红色粉末状物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一”表示
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
(2)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U分)
21.某校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验证,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1图2图3图4
(1)图1实验,反应结束后天平指针向右偏移,原因是。该实验(填“遵循”或
“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小李对图1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
到气球鼓起,天平指针最终向右偏移。小李多次重复该实验,仍得到相同结果,请分析原因
(3)图3实验,锥形瓶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中,红磷的质量若不足(填
“会”或“不会”)影响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该实验装置中气球除了用于形成密闭体系外,还具有的
作用是o
(4)小张进行了图4实验,锥形瓶中装有水和冰块,冰块与水混合后得到的是(填“纯净物”或
“混合物”)o待冰块完全融化,观察到冰块融化前后天平指针都指向刻度盘中间,小张认为该实验能够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但小王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填“小张”或“小王”)
的说法正确,理由是。
【拓展与延伸】小王利用加热高锈酸钾的方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小王将适量高锌酸钾装入试管,
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得反应装置(含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㈣;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
为匕再次测得反应装置(含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机2。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夕。
高隹殿怦
(5)加热高锦酸钾制得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o
(6)小王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叫-秋)。加,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他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其中
正确的是(填字母)。
A.一部分氧气溶于水中
B.试管中的高锯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C.待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时用量筒收集氧气
D.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九年级(上)期中试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共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或不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
题,视为无效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氢气爆炸C.粮食酿酒D.纸张燃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氢气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o
2.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液氮B.铁C.氯化钠D.水蒸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液氮是液态氮气,由氮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铁由铁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物质和颜色不对应的是
A.高镒酸钾:暗紫色B.二氧化镒:黑色
C.硫:黄色D.液氧:无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高镒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故A正确;
B、二氧化镒是一种黑色固体,故B正确;
C、硫是一种黄色固体,故C正确;
D、液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液体,故D错误。
故选D。
4.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详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
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故A操作错误;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
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B操作错误;
C、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C操作正确;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操作错误;
故选:C„
5.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中氧元
素的化合价为
A.-2B.-1C.0D.+2
【答案】C
【解析】
【详解】臭氧(。3)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单质的化合价为0。
故选c。
6.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3个氮原子---3NB.氢气----He2
C.2个氢分子——2HD.2个亚铁离子一一2Fe3+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故3个氮原子表示为:3N,故A正确;
B、氨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故B错误;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C错误;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
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
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Fe2+,故D错误。
故选Ao
7.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方程式等号左边为反应物,等号右边为生成物、等号上方标注的为反应所需
要的条件、通过配平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数量之比;但根据化学方程式无法知道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故选D。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约是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的2倍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A错
误;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B正确;
C、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约是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的2倍,故C错误;
D、镁条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B.稀有气体只占空气体积的0.03%,却有广泛的用途
C.工业上利用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可大量制取氧气
D.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细颗粒物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中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稀有气体只占空气体积的0.94%,却有广泛的用途,如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
电光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工业上利用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可大量制取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细颗粒物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
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o
10.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式为C8H9NO2,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关节痛、神经痛等。下列有关对乙酰氨
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乙酰氨基酚由20个原子构成
B.对乙酰氨基酚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对乙酰氨基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
D.对乙酰氨基酚中C、H、N、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9:1: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对乙酰氨基酚是由对乙酰氨基酚分子构成,一个对乙酰氨基酚分子由20个原子构成,故A
错误;
B、对乙酰氨基酚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12x8):(1x9):14:(16x2)=96:
9:14:32,则对乙酰氨基酚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B错误;
C、对乙酰氨基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x8)+(1x9)+14+(16x2)=151,故C正确;
D、对乙酰氨基酚中C、H、N、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x8):(1x9):14:(16x2)=96:9:14:
32,故D错误。
故选C。
11.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或操作
A区别铁丝和铜丝观察金属丝的颜色
B验证酒精中含有氢元素点燃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分别向两份样品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镐,观察现
C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象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两份气体样品中,观察
D
含量现象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丝是银白色固体,铜丝是红色固体,能够区分,故选项正确。
B、点燃酒精,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进一步说明酒精中
含有氢元素,故选项正确。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锦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产生气泡,水中加入二氧化锦无明显现象,能够
区分,故选项正确。
D、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用澄清石灰水,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燃着的木条只能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多少,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D。
12.如图所示为“光催化固氮合成氨”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氢原子
•氧原子
•氮原子
A.丁的化学式为NH3B.该反应中只有一种物质是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1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甲为N2,乙为H2。,丙为02,丁为N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剂
2N+6HO-3O+4NH。
22光23
【详解】A、由分析可知,丁化学式为NR,故A正确;
B、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所以乙H20是氧化物,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C错误;
D、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D正确。
故选Co
13.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能量观: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转化观:氧气和水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所以空气是由氮气分子、氧气分子等分子构成
的,故A错误;
B、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的变化,故B正确;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氧气和水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故C正
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1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
B.排水法收集满气体后,先将集气瓶取出水面,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C.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D.连接好气体发生装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故
A说法正确;
B、排水法收集满气体后,先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再将集气瓶取出水面,故B说法错误;
C、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防止发生爆炸,故C说法正确;
D、连接好气体发生装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防止装置漏气更换仪器造成药品浪费,故D
说法正确;
故选:Bo
15.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中乙、/2(4</2)两个时刻各物质的
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8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甲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乙是生成物,丙的质量增加,
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不变,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
【详解】A、甲是反应物,乙、丙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0g-2g):(7g-4g)=8:3,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D、甲是反应物,乙、丙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甲一定由不同
种元素组成,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故选D。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6.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中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验证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o
(3)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多次使用注射器(如图所示)。
①甲: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仍能推动活塞,这是因为分子o
②乙: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③丙:与用装置B制氧气相比,丙装置的优点是。
(4)如图是一种紧急供氧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使用时按动点火装置,金属粉末反应放热,使
NaClC)3药块分解持续供氧,同时有氯化钠生成。写出药块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氧气出口
点火装置
(金属粉末)一
NaCICh药块
+催化剂
【答案】16.①.铁架台②.水槽
MnO2
17.①.2凡02^^2凡0+。2个②.C或E③.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
为氧气
18.①.之间有间隔②.长颈漏斗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③.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催化剂小
19.2NaC1032NaCl+3O2T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仪器形状可知,仪器①为铁架台,仪器②为水槽。
【小问2详解】
B装置为固液常温型,即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锦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
2H2O2=^2H2O+O2TO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
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可以c或E装置。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
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小问3详解】
①甲: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仍能推动活塞。
②乙: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装置内压强减小,若观察到长颈漏斗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该装置的气密
性良好。
③丙:与用装置B制氧气相比,丙装置含有注射器,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
【小问4详解】
金属粉末反应放热,使药块分解持续供氧气,并有氯化钠生成,即NaC103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
催化剂小
氯化钠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K)32NaCl+3C)2T。
A.
17.水是生命之源。
(1)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不F卿的是(选填字母)。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C.园林采用喷灌、滴灌的方式可节约用水
D.农业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水体污染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将湖水转化为自来水”的部分净化过程如图所示:
湖水样品一)絮凝剂N过滤।"活性炭—”......”自来水
ABC
①步骤A:取100mL湖水于烧杯中,加入少量______(填物质名称),搅拌使之溶解,静置沉降。
②步骤B:小王按图操作进行过滤,请指出图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改进后发现滤液仍浑浊,请写出
一种可能的原因
③步骤C:加入活性炭是为了去除湖水中的一些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3)小王查阅资料后发现,该湖水中由于含有较多,是硬水。
小王设计实验对此加以验证,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5mL清澈的湖水于试管中,____________该湖水是硬水
【答案】17.ABD
18.①.明矶②.没有玻璃棒引流③.滤纸破损或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承接滤液的
烧杯不干净④.吸附
19.①.可溶性钙、镁化合物②.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③.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
【解析】
【小问1详解】
A、地球上的水总储备虽然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可利用的淡水资源
不到全球总储水量的1%,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体有自净能力,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错
误;
C、园林采用喷灌、滴灌的方式可节约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农业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水体污染,但不能禁使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BD;
【小问2详解】
①步骤A:取100mL湖水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矶,搅拌使之溶解,静置沉降;
②步骤B:小王按如图操作进行过滤,图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改进后发现滤液仍浑
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或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③步骤C:加入活性炭是为了去除湖水中的一些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小问3详解】
小王查阅资料后发现,该湖水中由于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是硬水;
取5mL清澈湖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的泡沫少、浮渣多,则说明是硬水。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图甲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乙是氟
原子和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填字母)。
A,道尔顿B.拉瓦锡C.门捷列夫D.阿伏加德罗
(2)原子序数与原子的_____在数值上相同。
(3)由图甲信息可知,氮的相对原子质量是o
(4)氟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因为这两种原子的相同。
(5)根据图乙信息,写出氟化钠的化学式并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18.C19.质子数
20.14.0121.最外层电子数
70+1T
22・NaF
【解析】
【小问1详解】
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故A错误;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故B错误;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正确;
D、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故D错误。
故选C。
【小问2详解】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小问3详解】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小问4详解】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所以氟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因为这两种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数相同。
【小问5详解】
根据图乙信息,钠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氯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所以氟化钠的化学式
及各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法
19.随着碳中和、能源转型逐渐成为全球共识,氢能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竞相发展的新兴产
业。
(1)图甲中A、B两种原子和图乙中的(填字母)原子均属于氢元素。
质
子
中
子
子
电
(2)2023年3月,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转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一氧原子3■一氧原子
r=氧气E注
哥能源
D
发电L8一电网
池发电
电网供_「.■
痂水制氧.固嘉力氢撰料
电系琉——
体氢装置发电车
①将光伏、风力发出的电用于电解水制氢。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o从微观视角分析电解水
反应的实质是
②目前常用的固态储氢材料是镁镁合金,在熔炼镁银合金时,需要通入氤气作保护气,这是因为氮气
(3)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分解制备氧化钙,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该方法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反应器1:在750℃时反应效果最佳,写出反应器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器2: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一定条件下,CO和H2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甲醇,参与反应的CO和H2的体积比为1:2,请推测甲醇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0若28kgeO
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生成甲醇的质量为kg。
通电小小
【答案】19.C20.①.21^0^2112^+。2T②.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
子③.化学性质不活泼
750℃
21.①.CaCO3+H,CaO+CO+H2O②.C:H:O=l:4:l③.32
【解析】
【小问1详解】
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都属于氢元素。C原子的质子数为1,D原子的质子数为2,所以图甲中A、B两种
原子和图乙中的C原子均属于氢元素。
【小问2详解】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2112丁+。21。电解水的反应实质:在
直流的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解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
凝聚成氢气;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凝聚成氧气。从微观视角分析电解水反应的实
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氤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小问3详解】
②反应器1为碳酸钙和氢气在750℃时反应生成为氧化钙和一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50℃
CaCO3+H2-------CaO+CO+H,O。
②反应器2: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一定条件下,CO和H2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甲醇,参与反应的CO和H2的体积比为1:2,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C、4个
H和1个O,由此可推测甲醇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C:H:0=1:4: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CO+2H2^^^CH4Oo若28kge。完全反应,设理论上最多生成甲醇的质量为兀
CO+2凡一定条件
CH4O
2832
28kgx
28_28kg
32-x
x=32kg
则理论上最多生成甲醇的质量为32kg。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0.如图中的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由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的元素组成的物质;D是一种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是一种红色粉末状物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一”表示
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
(2)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答案】20.SO2
点燃
21.3Fe+2O2^^Fe3O4
A
22.①.2HgO=2Hg+O2T②.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B是由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的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B是铁;D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
以D是二氧化硫;E会与C反应,都会转化成二氧化硫,所以E是硫,C是氧气;铁、氧气会转化成A,
所以A是四氧化三铁;F是一种红色粉末状物质,汞会与氧气反应,氧化汞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F
是氧化汞,G是汞;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推导正确。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D是SO2;
【小问2详解】
点燃
根据分析,B和C反应是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是3%+2。2・至,语304;
【小问3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执行中止申请书
- 学业奖学金申请书
- DB61T-地理标志产品 凤县大红袍花椒(凤椒)编制说明
- 初级公司信贷-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点睛提分卷2
- 企业数据转换与存储管理规范
- 高三补课申请书 范文
- 绿化工人用工合同(2篇)
- 100以内加减乘除基础知识回顾1000题(可打印)
- 2025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上学期二模英语试题(解析版)
- 颈动脉斑块讲稿课件
- 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编写理念和内容介绍
- 高质量SCI论文入门必备从选题到发表全套课件
- 民政局离婚协议书模板(8篇)
-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卷 新高考Ⅰ卷(含解析)
- (完整版)中心医院心血管学科的专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 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立法背景与创新黎建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 第三章 检测仪表与传感器
- 服装QC尾期查货报告(中英双语)
- 电机学辜承林(第三版)第1章
- 肩锁关节脱位的分型及其endobutton手术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