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
A.甲物体B.乙物体C.丙物体D.都一样
2.如图所示,长方形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从高度一半处将它沿水平方向切开,并将上半部分
拿去,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相比()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B.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减半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3.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
面积为§的水平凳面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
2
A.0.5PB.PC.2PD.4P
4.一阵大风吹来,伞可能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伞面被向下"吸"B.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5.同种材料,高度相同,体积不等的两圆柱体,体积之比V甲=2V乙,竖直放置时,它们对桌面的
压强之比PT:P乙等于()
A.2:1B.4:1C.1:2D.1:1
6.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值日时用的圆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桶乙,两桶质量相同,上口面积相同,
装相同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水桶对地面压强比乙大
B.乙水桶对地面压强比甲大
C.甲、乙两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相等
D.乙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比甲大
7.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其横截面如图所示,内装一定质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面的
作用情况是()
A.压强减小,压力增大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8.如图,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体内部A,B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
这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
•・比••
•・
A.PA>PBB.PA=PBC.PA<PBD.无法判断
9.如图所示的管里装有一定质量的水,管倾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i;竖直放置时,水对管
底的压强为P2,比较Pl、P2的大小,应是()
A.P1>P2
B.P1<P2
C.因为液体的质量没变,所以P1=P2
D.无法判断
10.同学们背书包时,肩部会有受压的感觉,所以,小红选择了一种双肩背的宽带书包.小红选择
这种书包的理由是()
A.减小压强B.增大压强C.增大压力D.减小压力
11.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
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2.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图顶尖很尖锐B.书包背带较宽
C.铁轨下铺设枕木D.穿滑雪板滑雪
13.某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
盒朝向不同方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那么,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A.在水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B.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
C.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
14.如图,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皮碗对吸B.
瓶吞鸡蛋C.
纸拖水杯D.
橡皮膜凸出
15.某同学自制一只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A.水银槽内水银过多B.玻璃管内进入空气
C.玻璃管太粗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16."远征号"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赴东海执行任务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B.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C.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小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D.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17.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
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18.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B.只要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合于液体,不适合于气体
D.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形状及浸
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19.一物体所受重力为G,放入水中后,会沉入水底.那么这个物体所受的浮力()
A.等于GB.小于GC.大于GD.不能确定
20.三个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甲、乙、丙分别悬浮在酒精、水和盐水中,则这三个球的体积
()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21.把体积相等的木块和铁块置于水中,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这时它们所受的浮力
()
A.F木<F铁B.F木=F铁C.F木>F铁D.无法确定
22.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放入足量的水银中,当它们静止时,浸在水银中的体积(
A.铜球最大B.铁球最大C.铝球最大D.一样大
23.将质量是200g的物体缓缓浸没在原盛满水的杯子中后,溢出160g的水,放手后,则物体最终
会()
A.沉入水底B.漂浮在水面C.悬浮在水中D.无法判断
24.三个体积相同的铜球,铁球,木球投入水中时静止如图所示.则哪个球一定是空心的()
A.木球B.铁球C.铜球D.都不是空心的
25.把一根密度计先后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那么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
A.甲最大B.乙最大
C.丙最大D.甲、乙、丙一样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如图所示,同一物体不同的放法,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FL、F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分别为P朴p乙、p丙则压力的关系是;压强关系是.
27.日常生活中把刀口磨得很簿是为了;建造房屋时,总是把房子的墙基做得比墙厚
是为了.
28.茶壶等是利用的原理来工作的.
29.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当他提起一只脚时,地面所受到的压力,压
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
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lPa=N/m2,所以IPa得含义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32.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但小明发现如图(a)所示的情
况,调节的方法是: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
(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
33.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
示的实验:
N
甲出实乙.把合金块浸没丙出桶和丁.测出
心合金块所在装满水的溢水杯排开的水所空桶所受
受的重力中.测出合金块所受的重力的重力
受的浮力,收集合
金块排开的水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
(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填"变
大"、"不变"或"变小").
(4)合金块的密度是
34.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
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甲乙丙丁
(1)上述四种情况,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有关.
(3)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四、计算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2分,共20分,g=10N/kg)
35.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lOOcn?,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
的水.求:
(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
(2)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g取10N/kg)
36.一个质量为0.6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g取10N/kg.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对地面的压强.
(3)若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后松手,通过计算判断该物块的浮沉情况.
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
I
A.甲物体B.乙物体C.丙物体D.都一样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分析对桌面的压力用公式F=G,对桌面的压强用公式p=F来分析即
s
可.
解答:解:
(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压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没有关系,质量
相同、重力相同、压力相同,所以三个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相等.
(2)由图知,甲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最小,在压力相同时,由公式p=]知,甲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最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压强大小的比较,判断固体对支持面的压强时,确定受力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所示,长方形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从高度一半处将它沿水平方向切开,并将上半部分
拿去,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相比()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B.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减半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F=G=mg,若将它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其重力减去一半,
对地面的压力会减小一半;但是其受力面积不变,由压强公式p=]即可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化.
解答:解:因为在水平桌面上,所以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F=G,水平切去一半后,G变小
减半,所以压力减半;
水平切去一半后,与桌面的受力面积不变,由p=F可知,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减半,则压强也
s
会减半.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压力、压强的变化,关键是弄清楚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变化,注意在水平面上的物体,
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3.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
面积为£的水平凳面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
2
A.0.5PB.PC.2PD.4P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1)箱子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F=G不变,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正方形桌面
中央时,受力面积为s;
(2)当将该箱子放在面积为£的水平凳面时,受力面积为B再根据压强公式求解判断.
22
解答:解:;箱子在水平桌面上,
.•.对桌面压力:F=G,
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上时,受力面积Si=S,箱子对桌面的压强P=F=£
SS
当放在面积为£的水平凳面时,受力面积S2=W,箱子对凳面的压强P,=W=2xg=2P.
22Ss
2
故选C.
点评:固体压强计算注意:一是在水平面上时F=G,二是分析清楚受力面积是指两物体的接触面积.
4.一阵大风吹来,伞可能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伞面被向下"吸"B.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解: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伞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
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
因为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伞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伞面受到一个向上的压
强差,伞被向上"吸
由上述可知选项A、C、D的说法都不正确,选项B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用流体压强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相关物理问题.解题关键
是看准伞面向哪弯曲,找出伞的上下方的空气流速特点.
5.同种材料,高度相同,体积不等的两圆柱体,体积之比V甲=2V乙,竖直放置时,它们对桌面的
压强之比PT:P乙等于()
A.2:1B.4:1C.1:2D.1:1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物体对桌面的压强p=F=S=^=_Ey§=B^=pgh,据此求出压强之比.
s§sss
解答:解:甲、乙的材料相同,密度相同,高度相同,由p=F=S=^=曰星=E§"=pgh可知,
SgSSS
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1.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一是均匀固体压强变形公式的推导;二是知道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
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6.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值日时用的圆柱形桶甲和底小口大的桶乙,两桶质量相同,上口面积相同,
装相同质量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和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水桶对地面压强比乙大
B.乙水桶对地面压强比甲大
C.甲、乙两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相等
D.乙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比甲大
考点: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推理法.
分析:(1)因为桶的质量相同、装的水的质量相同,对桌面的压力F=G=mg相同,SEF>S乙,所
以甲水桶对地面的压强比乙桶小.
(2)甲为圆柱形,F=ps=pghs=mg=G;乙为底小口大,F=p«=pgh,syG.由此比较容器底受到的压
力关系.
解答:解:(1)•••甲乙两桶都放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力:F=G=mg
又:桶的质量和装的水的质量相同
两桶对地面的压力相同.所以A错、B对.
(2)对容器底的压力:F=ps=pghs
甲水桶:Ftp=p甲sT=pgh甲s(p=G,
乙水桶:Fz,=p乙si=pgh乙s乙<G
F下>F乙,所以CD都错
故选B.
点评:(1)压强公式应用:固体对桌面先求压力F=G,再利用p』求压强,液体对容器底先求压
S
强p=pgh,再利用F=ps求压力;
(2)底小口大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G;
底大口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G;
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G.
7.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其横截面如图所示,内装一定质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面的
作用情况是()
A.压强减小,压力增大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压轴题;图析法.
分析:先分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由液体压强公式P=pgh,只需分析当把容器倒置过来后,h有何
变化,就可以得出压强如何变化.
分析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我们就需要用公式F=PS进行分析.而直接用这个公式还不能分析出水对
容器底的压力变化情况,因为倒置过来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h变大了),而容器底面积却变
小了,所以压强与容器底面积的乘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我们就无法判断出来.所以我们还需要
寻找一个量,通过这个量把第一次和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联系起来,从而进行比较.
第一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理由: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大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
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这部分液柱比容器中的水多,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理由: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小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
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这部分液柱比容器中的水少,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
由此就可得出第一次和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情况了.
解答:解:设如图放置时的底面积为S大,倒置过来后的底面积为S小,
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倒置过来后水的高度增大了,则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pgh可知,倒置过来
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了.
第一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pghS大,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大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
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部分液柱比水多,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如图:
第二次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j、=pghS小,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小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
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部分液柱比水少,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如图:
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判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情况.不同形状的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
水的重力关系是不同的.
圆柱形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窄下宽的容器,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压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侧壁,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侧壁会
对水有一个相对容器底斜向下方向的压力,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上宽下窄的容器,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压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侧壁,由于物体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侧壁会对水有一个相对容器底斜向上方向的压力,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小于水的重力).
8.如图,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体内部A,B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
这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
A.PA>PBB.PA=PBC.PA<PBD.无法判断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题意"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体内部A,B两点在同一水
平高度,"即H相同,设A、B两点的深度为hA、hB,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pgh,而p水大于
P酒精,故有此不能确定PA和PB的关系,应另辟思路.
采用切割法,将A、B以下部分"切割",对切割部分有VAH=VBH.又因为p水>p酒精,所以可以得出
被切割部分的质量mAH>mBH,然后可计算出切割后余下的液体重,由此可得PA,同理可得PB,然
后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设A、B两点的深度为hA、hB,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A=P水8卜人,PB=P酒精ghB,
而P水大于P酒精,故有此不能确定PA和PB的关系,应另辟思路.
采用切割法,将A、B以下部分"切割",对切割部分有VAH=VBH.
又因为P水>「酒精,
由111=「丫可知,被切割部分的质量mAH>mBH,则GAH>GBH,
切割后余下的液体重为G液二G液总-G切,
所以PA=%=G水-G㈣①
ss
PB=*2*②,
ss
由题意知G,k=G酒精,比较①与②,可得PA<PB.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计算,最关键的是知道液体中某一点的深度指的是这一点
到液面的垂直距离,而不是距离容器底的距离,这是最容易出错的.而此题中的“液体内部A,B两
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学生容易看成是液面到A、B的垂直距离,容易错选B选项,因此做题时一定
要认真审题.
9.如图所示的管里装有一定质量的水,管倾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i;竖直放置时,水对管
底的压强为P2,比较Pl、P2的大小,应是()
B.P1<P2
C.因为液体的质量没变,所以P1=P2
D.无法判断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顺推法.
分析:由公式p=pgh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分析压强是否变化,如何变化时围
绕液体密度和深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考虑.
解答:解:
无论试管如何放置,管中所盛液体都是水,所以压强的变化只与水的深度变化有关.水管由倾斜放
置到竖直放置,相当于深度增大.在密度一定时,深度增大,由p=pgh知水对管底的压强增大.
故选B.
点评:液体中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叫深度.水的深度和水柱的长度不是一个概念.理解“深
度”的含义是得到此题正确答案的前提.
10.同学们背书包时,肩部会有受压的感觉,所以,小红选择了一种双肩背的宽带书包.小红选择
这种书包的理由是()
A.减小压强B.增大压强C.增大压力D.减小压力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控制变量法;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
压强.
解答:解:小红选择了一种双肩背的宽带书包,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
膀的压强,使肩膀感觉比较舒服.
故选A.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11.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
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物理学方法.
专题:压轴题.
分析:杯中装满水后倒置或倾斜,纸片都不会掉下来,是因为被大气压给"支持"住了,即大气压向
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然后根据该实验是探究大气压的存在,因此探究的各环节应该围绕大气压存在
进行探究,该实验并不能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解答:解:该实验是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因此针对该实验可以提出问题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
有压强吗?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有压强;目的是探究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是否有压强;结论:大气
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过程,以及各环节的问题及结论的正确与否.
12.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图顶尖很尖锐B.书包背带较宽
C.铁轨下铺设枕木D.穿滑雪板滑雪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
增大压强.
(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
减小压强.
解答:解:
A、图顶尖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B、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背书包时舒服些.不符合题
C、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不符合题意.
D、穿滑雪板滑雪,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入雪中.不符合题
故选A.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把压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13.某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
盒朝向不同方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那么,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A.在水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B.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
C.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
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专题:图析法.
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应该以实验探究为前提.实验中用到的液体是水,观察图可以看出:金属
盒的橡皮膜深度没有改变,只是方向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没有发生改变.
解答:解:A、比较三次测量,金属盒的深度并没有改变,U形管中高度差也没有改变,所以不合
题意;
B、三次测量都是用的水,并没有换其它液体,所以不合题意;
C、三次测量,在同一深度,改变了橡皮膜的朝向,U形管高度差没变,所以符合题意;
D、三次测量结果,U形管中高度差并没有改变,说明压强相等,所以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在分析实验结论时,一定要注意探究过程与结论的得出应该是对应的,而不是把已知的结论
列举出来.
14.如图,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HLH
皮碗对吸
瓶吞鸡蛋C.
纸拖水杯D.D
橡皮膜凸出
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专题:实验题.
分析:大气压强的存在可以用实验来证明,我们学过的实验当中就有:马德堡半球实验;瓶吞鸡蛋
实验;覆杯实验等.
解答:解:A、皮碗对吸,类似于课本上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大气压把两个皮碗紧紧压在一起,
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B、瓶吞鸡蛋实验实际上是大气压把鸡蛋压入到瓶中,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C、纸托水杯实验中,水为什么没有把纸压下来,是因为纸下面有大气压给纸一个向上的压力,能够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D、橡皮膜向外凸出,是因为管中的水给橡皮膜一个向下的压力,是液体的压强,不能够证明大气
压的存在.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大气压强存在的证明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瓶吞鸡蛋实验;覆杯实验等.要
弄清楚大气压强和液体压强的联系和区别.
15.某同学自制一只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A.水银槽内水银过多B.玻璃管内进入空气
C.玻璃管太粗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分析:根据水银气压计的工作原理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测得的实验数据偏低,说明玻璃管中有一小部分空气,抵消了大气压的部分作用效果;
故选B.
点评:理解了水银气压计的工作原理,即可正确的进行选择.
16."远征号"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赴东海执行任务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B.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C.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小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D.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题.
分析:潜水艇从长江赴东海时,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其排水体积不变,根据海水和江水密
度的不同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潜水艇在江水中和海水中都处于悬浮状态,其排水体积不变,由公式FMP液gV排可
知,海水的密度大,所以在海水中所受的浮力大.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弄清题目中的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变
化情况进行分析.
17.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
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物体的沉浮有两种判断方法:
(1)比较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
当合力向上,则物体上浮;
当合力向下,则物体下沉;
当合力为0,则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
(2)比较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
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解答:解:如图所示,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处于悬浮状态,则该实心
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将该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后,每一块的密度不变,仍等于液体的
密度,所以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故选D.
点评:知道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18.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B.只要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合于液体,不适合于气体
D.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形状及浸
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浮力.
分析:浸在液体(或空气)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空气)的浮力;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
液体(或空气)受到的重力,浮力的大小与液体(或空气)的密度和排开液体(或空气)的体积有
关,而与所在的深度无关.
解答:解:A、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仅知道
液体密度的大小,不确定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不能判断浮力的大小,故A错误;
B、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物体体积大,不一定排
开液体的体积就大,故B错误;
C、阿基米德原理既适合于液体,又适合于气体,故C错误;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总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与物体的
形状及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掌握决定浮力的因素,排除无关因素
的干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9.一物体所受重力为G,放入水中后,会沉入水底.那么这个物体所受的浮力()
A.等于GB.小于GC.大于GD.不能确定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浮力.
分析:物体的浮沉情况要根据浮沉条件来进行判断,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
力时,物体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漂浮或悬浮.
解答:解:由题意"一物体所受重力为G,放入水中后,会沉入水底”.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当浮
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即这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小于G.
故选B.
点评:浮沉条件是我们应该熟知的重要知识,根据它可以判断物体浮沉,也可以在已知浮沉的情况
下判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20.三个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甲、乙、丙分别悬浮在酒精、水和盐水中,则这三个球的体积
()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浮力.
分析: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据此判断浮力的关系.
解答:解:因为甲、乙、丙的质量相同,那么它们的重力也相同,并且都悬浮在酒精、水和盐水
中,因此浮力等于重力,因此甲、乙、丙受到的浮力相等.P捻水>P水>P酒精,根据F浮=p渍gV排可
知甲的体积最大.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漂浮条件——FS=G>悬浮条件——FS=G,下沉条件
——F浮<G)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质量相等”这一个条件是本题的关键.
21.把体积相等的木块和铁块置于水中,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这时它们所受的浮力
()
A.F木<F铁B.F木=F铁C.F木>F铁D.无法确定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推理法.
分析:因为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木块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铁块和木块放入水中后,铁块
下沉、木块漂浮,又因为二者的体积相同,可得铁块和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
理判断二者受到的浮力关系.
解答:W:pg;>p7x>p
.••放入水中后,木块漂浮、铁块下沉,
♦.•铁块和木块体积相等,
.••铁块排开水的体积比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大,
浮=p水v排g,
铁块受到水的浮力比木块受到水的浮力大,即:F木<F铁.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能根据物体的浮沉确定铁
块和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22.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放入足量的水银中,当它们静止时,浸在水银中的体积()
A.铜球最大B.铁球最大C.铝球最大D.一样大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浮力.
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出物体所处的状态(P物<P液,漂浮;「物=「波,悬浮;「物>「浓,
下沉).
然后利用Fj?=pgV排或Fs=G可比较排开液体的体积.
解答:解:.••铜、铁、铝的密度都小于水银的密度,所以在水银中静止时,都处于漂浮状态,
受到的浮力都等于本身的重力;
•••实心铝球、铁球和铜球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
受到的浮力相等,
^^^F浮=p水银gV排,
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即浸入水银中的体积一样大.
故选D.
点评: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其密度与所浸入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漂浮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始终等
于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密度和体积大小无关.
23.将质量是200g的物体缓缓浸没在原盛满水的杯子中后,溢出160g的水,放手后,则物体最终
会()
A.沉入水底B.漂浮在水面C.悬浮在水中D.无法判断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浮沉的应用.
分析:本题要判断出物体的浮沉,就要比较物体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物体重力为G=mg,而浮
力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F浮=6排=111排8,根据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确定物体的浮与沉.
解答:解:要判断物体的浮沉条件,就要分别求出物体的重力和浮力
G物=m物g=200x10-3kgx9.8N/kg=1.96N,
F浮=6排=m排g=160xl(r3kgx9.8N/kg=1.568N;
***G物>F浮,
物体将下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
24.三个体积相同的铜球,铁球,木球投入水中时静止如图所示.则哪个球一定是空心的()
C.铜球D.都不是空心的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推理法.
分析:由图可知三球所处的状态(木球漂浮、铁球悬浮、铜球下沉);根据p铁、p铜、p木、p水的大
小关系,得出若为实心应该所处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比较得出答案.
解答:解: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无论木球为实心还是空心,都会漂浮在水面上;
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若铁球为实心,放入水中应下沉;由图可知,铁球为悬浮,所以铁球一定
是空心的.
铜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若铜球为实心,将下沉到水底;若铜球为空心,只要铜球受到的浮力小
于自重,仍会下沉到水底.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根据实心物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判断物体的浮
与沉(「物>「水,下沉;p物=p水,悬浮;p物<p水,上浮)是本题的关键.
25.把一根密度计先后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那么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
浮力()
A.甲最大B.乙最大
C.丙最大D.甲、乙、丙一样大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推理法;浮沉的应用.
分析:同一支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仪器,它是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制成的,由于密度
计在不同的液体中总是处于漂浮状态,它所受到的浮力总是等于其自身重力.
解答:解:
同一支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自身的重力,
所以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好密度计漂浮(F^=G)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I分,共10分)
26.如图所示,同一物体不同的放法,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L、F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分别为Pv、p乙、p丙则压力的关系是F甲=F-4=Fp;;压强关系是p甲<p乙内.
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1)由甲、乙、丙三个实心物体的体积、密度均相同可知其质量相同,从而可知其重力相
同;根据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其对地面的压力,比较三个压力的大小关系;
(2)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实心物体形状规则,显然S闪<S乙根据压强公式p=]不难
比较三者的压强的大小.
解答:解:从题意可知,甲、乙、丙三个实心物体的体积、密度均相同,
根据公式G=mg可知,GT=Gz,=G丙,
而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所以F,=F乙=F丙;
由图可知,S丙<S乙<S甲,
又因为F¥=F乙=F丙;
所以由P=F得:
P甲<p乙<p丙・
故答案为:FEF=FZ_=F丙;pep<p乙<P丙.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压力和压强的计算,知道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
重力;从图中得出S丙<S乙<S甲是解答此题的两个关键点.
27.日常生活中把刀口磨得很簿是为了增大压强;建造房屋时,总是把房子的墙基做得比墙厚
是为了减小压强.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
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
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解:把刀口磨得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房子的墙基做得比墙厚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减小压强.
点评: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
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
量法.
28.茶壶等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考点:连通器原理.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连通器是指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特点是:连通器内盛同种液体,液体不流
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很多.
解答:解:生活中常见的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过路涵洞等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连通器.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连通器中液体的特点: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
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29.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当他提起一只脚时,地面所受到的压力不变,压强变大.(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大小比较.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的大小既
与压力大小有关,又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分析压强的大小时应同时考虑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
的影响.
解答:解:双脚站立与单脚时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等于自身重力),人站立在地面双脚着地时,受
力面积等于两只脚的面积大小,单脚着地时,受力面积等于一只脚的面积大小,由于受力面积减小,
所以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
点评:本题考查受力面积、压力和压强的比较,关键是压强公式的应用,还要知道在水平地面上压
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最容易出错的是站立和行走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站立时是两只脚着地,
行走时是一只脚着地.能否判断出两种状态下受力面积不相等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
30.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
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应用题.
分析:潜水艇浸没在水中,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浮力不变;通过让海水进、
出压力舱改变潜水艇受到的重力,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是怎么上浮或下沉的.
解答:解:在水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F浮=p水v排g,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把压缩空气压入潜水艇的压力舱,将海水排出,潜水艇自重G减小,当F浮>G时,潜水艇上浮;
打开压力舱的阀门,让海水进入压力舱内,潜水艇自重G增大,当F浮<G时,潜水艇下沉;
当F^G时,潜水艇悬浮,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
由此可见,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的.
故答案为:自重,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知道潜水艇自身体积不变(排
开水的体积不变、受浮力不变)是本题的关键.
31.lPa=1N/m2,所以IPa得含义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考点:压强.
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根据压强单位的含义即可解答.
解答:解:lPa=lN/m2,所以IPa的含义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故答案为:1;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点评:此题考查压强单位的含义,属于最基本的知识,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要求学生牢记!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32.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但小明发现如图(a)所示的情
况,调节的方法是: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
(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或没有控制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
(a)(b)(c)(d)
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
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
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2)要判断两杯液体中哪杯是盐水,就要控制压强计的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助剂销售合同范本
- 公司销售授权合同范本
- 专属模特签约合同范本
- 北京新房二手房合同范本
- 上海小产权合同范本
- 刚果劳务雇佣合同范本
- 全国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四单元加工表达信息第二节《创作电子作品》教学设计
- 农村机井托管合同范本
- 办公空房出租合同范本
- 制衣小厂转让合同范本
-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三版)毛赞猷_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形近字组词参考
- 经销商授权协议合同书(中英文对照)
- 第三章走向混沌的道路
- 化探野外工作方法及要求
- 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工资标准表及套改表2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2021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公开招聘面试答辩PPT课件
- 举世无双的建筑师
- 常见导管的固定与维护PPT课件
-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