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烛
闻一多高中语文统编版《红烛》课件(共26张)高中语文统编版《红烛》课件(共26张)部编版红烛PPT优秀课件1部编版红烛PPT优秀课件1部编版红烛PPT优秀课件1部编版红烛PPT优秀课件1导入语: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闻一多,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在“五四”学生爱国运动中,闻一多始终站在广大爱国学生一边,指导和鼓舞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五四”运动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高中语文统编版《红烛》课件(共26张)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认识红烛的形象。2、梳理诗歌的抒情脉络。3、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手法。4、体悟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高中语文统编版《红烛》课件(共26张)高中语文统编版《红烛》课件(共26张)自主学习学习任务:
1、走进文本,初读诗歌(自由读)
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你所理解的)
2、边读边思考:
(1)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何以《红烛》为题?
(2)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3)细读探究,梳理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脉络,总结红烛的形象特点后教环节(1)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何以《红烛》为题?
(2)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
参考:本文以“红烛”为题,用红色的蜡烛象征诗人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
参考:“灰”与“泪”:2、3、4节——“灰”5、6、7、8——“泪”红烛火红赤诚(1)矛盾煎熬(2、3)救赎世人(4)心急流泪(5、6)慰藉人间(7)创造光明(8)只问耕耘(9)赞美困惑理解敬仰
激励感伤、忧虑劝勉认同期盼诗人的情感高中语文统编版《红烛》课件(共26张)高中语文统编版《红烛》课件(共26张)(3)梳理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脉络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知人论世,创作背景:
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高中语文统编版《红烛》课件(共26张)高中语文统编版《红烛》课件(共26张)红烛伤心的烛泪红烛的赤诚红烛的自我牺牲精神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之心为了祖国,不顾个人荣辱,可以自我牺牲红烛的责任诗人自勉自励,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诗人忧国之心。诗人要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觉醒。诗人红烛深情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红烛之泪,是先生流自心底之忧国热泪;红烛之光,是先生燃其生命所发之爱国之光。人与物化,意与境融
主题小结: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
这便是24岁的闻一多用诗歌告诉我们的人生信条——青春年少的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用某一物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鉴赏托物言志作品,要了解“物”与“志向”、“感情”的内在联系,了解物的主要特点与诗人的志向和意愿的相同点和相似点。
比如:诗人闻一多在《红烛》一诗中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红烛精神,表达了自己献身祖国、勇于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手法总结:咏物诗常见表达技巧
1、“红烛啊”贯穿全诗,这用什么修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明确:是反复的修辞方法,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使诗歌有了优美的旋律,便于诗人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给读者带来一咏三叹之感,使诗歌感情浓郁,抒情性强。它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
。
探究答疑、心得共享:
2、《红烛》一诗,第2节中说“一误再误”,而第3节却说“不误,不误!”前后是否自相矛盾?
明确:前后并不自相矛盾。“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
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3、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明确: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只有做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耕耘者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结束语
早先所知的闻一多先生,并非诗人,而是斗士。这与他的死有关,一副斗士的铁骨,被那最后的演讲承载着,撞击过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由此想到了屈子,虽赴死的方式不同,却都感天动地,悲壮激越。有人道:屈子首先是政治家,而后才是诗人,因为政治家使其择死;然而让后人年年端午而祭,则是诗人之死,死的诗意。我想闻先生震撼人心之死,大概亦如此吧。如果说屈子的香荃使之永恒,闻先生的红烛则使斗士不朽!
作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麻醉协议书范文样本
- 2025年矿产地质堪查服务合作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婴儿用品行业发展分析及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夹爪组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2025年七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计划
- 2025-2030中国商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供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咖啡杯和茶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含羞草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反无人机技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集装箱化和模块化数据中心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防腐新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护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北京市第四中学顺义分校高三零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全国第9个近视防控月活动总结
- 智能传感器研发-第1篇-深度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快速换模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举办科普月的活动总结(3篇)
- 2025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关于鸿沟的思考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