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徐州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PM2.5俨然已成为中国当下最敏感的话题之一,1月30日全国雾霾面积已达到143万平方公里,社会各界呼吁尽
快出台治理空气污染,各城市和地区开始探索治霾之道。
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C.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就是寻找人作为文化的人应该得到的一个朴素宁静的安居的住所。
D.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心力在一两个字上,这一两个字常常使诗歌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
果产生出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社会物质主义文化盛行,青年群体在自我表达上半?会关注消费和享受。他们较多地从个体感受与有限经验
的层面来对具体的现象表达细致而长久的关切,较少宏观性话语,将自己的价值观和诉求狰能于微观叙事中。“晒文
化”的这种浅表化倾向会使青年越来越近遒于所谓的绝对隐私而无法自拔,(甲)无视对民族、社会、政治、宗教、信
仰、历史等宏观命题的关注与思考;它用“个体”不断挤压“社会”,(乙)加速青年公共意识的萎缩,使他们热心物
质超过热心精神,热心享乐超过热心理想,热心权利趣过热心责任。
学者们认为,应该构建和谐向上的青年“晒文化”。(丙)对此有人建议要多引导大家关注公共议题,在自我表达
中更理性、更积极、更正面。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以及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在倡导和
谐“晒文化”的过程中,应避免西医隼犯的说教模式,而应更多采用青年群体能接受的新语言、新方式。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难免B.弥散C.沉溺D.高屋建瓶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批评的文艺不是完整的文艺,没有批评的文化不是正常的文化。遗憾的是,当前文艺界掷地有声的批评并不
多见,因此大量批评文章不受读者待见。当批评成为没有读者的自说自话,也就失去了其效用。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
上是批评自身出了问题,也即批评文风有问题,至少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语言过度学理化,导致批评文章无法被一般读者理解和接受。毫无疑问,大多数读者并不具备专业理论素养,对
学理性文章理解起来有困难。而很多批评家动辆用高深莫测的理论与繁复生僻的表达方式,导致笔下文字越来越拗口。
好的批评并不依靠高深的理论和拗口的文字堆砌,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历久不衰,首要原因就是作者没有修改其
演讲体这种与受众亲近的文风。在中国,李健吾、宗白华等人的批评文字流传至今仍不失效力,也与他们的亲和文风
不无关系。
批评语言西化严重,削弱文章可读性。很多从国外翻译进来的理论批评著作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翻译体,
如大量使用长句、从句,语序混乱等,一些批评者在中文表达上对此进行模仿,普通读者接受起来就非常困难。有些
批评者为了炫技,大量套用西方批评模板,把西方理论强加在作品之上;有些批评者为与外国理论挂钩而过度诠释与
强制阐释,搬出譬如心理分析的“力比多”、女性主义的“凝视”等等。批评文章成为西式名词的大杂嬉,而读者更
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批评语言不灵动,阅读体验不佳。批评不只是明辨是非,也不只是盖棺定论,而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味。钟噪《诗
品》对诗人的排序引起不少异议,但因其独特的体例和优美的文笔历经千年而不衰;王国维《人间词话》得以流传很
大原因在于其本人精于诗词而使得批评著作有了诗性。鲁迅在《门外文坛》提出“将文字交给一切人”,也可看作对
批评文字的要求。当下有不少作家的序跋和创作谈流传较广就是源于这些文字是发自内心、愿意交给所有人的。灵动
的批评不仅需要作家“腹有诗书”,更需“情动于衷”“文气贯通”。
总之,文风问题首先是态度问题,抱以真诚交流的态度,抱以好好说话、推心置腹的态度,才会有真诚流畅、直
指人心的批评文字。消除语言接受障碍并不是说批评家必须彻底转向通俗、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进而迎合受众,而是要
端正批评的态度,富有批评耐性,打磨出生动而富有灵气的批评文字,用优质的作品召回读者。
(摘编自刘小波《僵化文风是批评大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批评文章用高深的理论与生僻的表达方式,自然无法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B.”没有批评的文艺不是完整的文艺”强调了文艺批评对文艺创作的重要性。
C.运用演讲体、书信体、序跋等形式写出的批评文字一定会拥有大批的读者。
D.灵动的批评语言有内容、有味道,是真诚流畅、直指人心的口语化的语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化整为零,从三个方面论证僵化文风是批评大敌,论证自然充分透彻。
B.文章结合批评者语言西化严重的实际来分析,接地气,特别富有现实针对性。
C.文章以钟嶂、王国维、鲁迅等作家的作品为例,论证了批评语言灵动的重要性。
D.文章不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而且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论证结构完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批评自说自话,做不到掷地有声,那么不受读者待见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B.无论是外国的福斯特,还是中国的李健吾、宗白华,其批评文字都具有亲和性。
C.批评语言严重西化,表现为批评者大量使用长句、从句,大量使用西式名词等。
D.批评文字少用或不用西方理论,多用或全用中国传统理论,其文风自然不会僵化。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相较于享誉中外的佛教圣地九华山,紫蓬山似乎名不见经传,但谁又能想到,历史上,它曾是淮军将领的摇篮。
②虽然苏轼一直被卷入政治漩涡中,但他风并羿月,超脱于蝇营狗苟的政治斗争之外。
③小时候的张衡半夜数星星,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大学问家,没想到一季感谶,后来,他成了汉代著名的天文学
家。
④从中国书法史来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了一条重要的规律。但不容置喙的是,艺术作品的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
⑤历史专业出身的石晓明,不愿像其他同学一样埋首钻研,皑苜为号,著书立说,而是毅然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去甚
远的工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⑥《本草图经》中年代较早的一些版画,因为出于各地画师之手,风格到茬本源,精粗详略也有差异,但总体水平较
高。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⑥
5、阅读下面这诗,完成各题
渊明携酒图①
[宋]梁栋
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苦恨无酒钱,闲却持杯手。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惜
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试问刘寄奴②,还识此人不?
注:①此诗是一首题画诗。梁栋(1242—1305),湘州(今湖南长沙)人。咸淳四年(1268)进士。宋亡,不愿为新朝
效力,先归武林(杭州别称,以武林山得名)闲居,后又隐居在大茅山中。②寄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陶潜曾
与刘裕同官晋朝。刘裕代晋称帝后,陶潜耻事二姓,作品只称甲子,不用刘宋年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绘画只能表现一刹那的景象和意态,而本诗从“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这一颇富想象的片段生发开来,不是
工笔,而是写意,意在传神。
B.“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两句,写出了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高洁志趣。
C.“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两句中,一个“惜”字,既写陶渊明无共酌之人,也写诗人自己的的孤寂感。
D.此诗基调闲适恬淡,诗人借赞美陶渊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
2.这首诗最后两句诗以诘问句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按要求填空。
(1)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2),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扬州慢》)
(3)《登金陵凤凰台》中,“,”两句用陆贾《新语•慎微篇》中“邪臣之
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之意来表达自己的忧虑。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湖北的曾国,不见于文献。一般认为,它就是史传中的随国。随国曾经是汉水北岸的姬姓国家中最强大的,是荒
国北上的最大阻碍。《左传》和《史记•楚世家》都讲了楚武王三次伐随的故事,有趣的是,两部书的说法完全不同。
公元前706年,楚武王第一次伐随。《左传》写这一战的部分,算是散文名篇。不过写得像是一场辩论赛:楚国反
省自己的战略,说我们应该放松对随国的进攻,相反提高随国的地位。这样,随国就会抛弃盟国而妄自尊大,然后我
们就可以寻机下手了。随国方面,则有一位贤大夫大谈治国之道,尤其是提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
后致力于神”的结论,堪称早期民本思想的典范。最终结果,是“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看样子随国还略占上
风。
这些议论,《史记》统统没有。《楚世家》关注的是:这次事件之后,随国向天子转达了楚国想提升爵位的要求。
一个诸侯国跑去向天子说这事,当然非常无礼,换句话说,随国应该是已经被楚国打怕了。
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再次伐随。《左传》说,随国有奸臣有忠臣,结果国君只听奸臣的意见,被打得大败。但楚
国也是倒霉像的,居然在战场把奸臣活捉了,于是觉得,这是上天要替随国治病(因为随国从此要听忠臣的了),可见
灭随的时机未到,也就撤了。
《史记》则强调,这一年楚国得知了自己称王的要求被天子拒绝,所以这次征伐似乎是对随国办事不力的惩罚。
另有个《左传》未提的大事件,楚武王宣称“王不加位,我自尊耳”,楚国从这年开始称王了。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第三次伐随。《左传》说:出兵前,楚武王告诉妻子:“余心荡。”他的夫人立刻做出判断,
国君将不久于人世,但她又说:如果出兵没有失利,那么君王死在行伍之中,也是国家的福分。果然,楚武王在军中
去世,但楚国的将军们秘不发丧,继续前进,以楚王的名义进入了随国,最终便随屈服。
《史记》又没有这些动人的细节,但交待了这次伐随的原因:因为尊楚为王,倒霉的随国被周天子叫过去数落,
而这件事又让楚国认为随国背叛了自己,所以才发兵讨伐。
综合起来看就是,《左传》中随国是楚的劲敌,楚国用尽了计谋和武力,才将之征服。而《史记》里,随国只是一
个夹在楚国和周天子之间的可怜虫,楚国不灭随,只是想留着它作为缓冲和中介,让他去和天子对话,比自己出面更
方便而已,后两次征伐,其实已经不是收拾敌人,而是教训小弟。
讨论春秋的历史,学者们通常重视《左传》胜过《史记》。但这件事上,《史记》恐怕另有很有分量的史料来源。
难得司马迁毫无讲故事的热情,却把三次征伐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梳理得非常清晰。而且,联系到后来的楚随关系,
《史记》这种讲法显得更合理。
早有学者注意到,“楚国和随国关系在春秋中期以前,互相征伐,战争不已,而春秋中期以后到战国初年,忽然
变得十分友好,几乎到了同呼吸共命运的程度。”就拿曾侯乙编钟来说,其中有一枚楚惠王送的铸钟。楚惠王为什么
要给曾侯乙送钟呢?就有学者推测说,当年随国顶住吴国的强大压力,救过惠王的父亲楚昭王的命,因此惠王要对随
国表示感激。
转变何以发生?按照《左传》很难解释。但如果接受《史记》的叙事,这个问题就无需费心了:因为根本就不存
在所谓的“转变”,早在春秋初,随国就已经是楚国的仆从国,春秋中期以后,被调教得更加服帖了而已。
(摘编自刘勃《小国的生存之道》原载于2018年8月2日《南方周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史记》记载,公元前704年,楚国不顾周天子反对,自立为王。
B.关于楚国三次伐随,《左传》的叙述充满了动人的细节,而《史记》则没有这些细节的叙述。
C.《左传》中楚随是劲敌关系,《史记》中楚随是大国与仆从国的关系。
D.如果按照《史记》的叙事,那么楚随关系后来的转变就不合情理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司马迁的叙事笔法和战国初年的楚随关系这两个因素,本文更认同《史记》的记载。
B.有学者提出曾侯乙编钟中有一枚楚国送的铸钟,这证明了楚随关系在春秋中期至战国初年好转。
C.本文通过正反对比论证,证明了《史记》中关于楚随关系的记载更可信。
D.本文引用了古籍史书的叙述和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且让它们产生了逻辑联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楚国第一次伐随,《左传》借楚人之口,为读者讲述了“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
B.按照《史记》的叙事,随国可以调解楚国与周天子之间剧烈的正面冲突,这正是楚国没有灭掉随国的主要原因。
C.《史记》把三次楚伐随事件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梳理得非常清晰,不符合《史记》忽视故事情节间联系的写作特点。
D.虽然《左传》的史学价值大于《史记》,但在楚伐随这件事上,《史记》给我们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史料来源。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留余
侯发山
康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可是,康百万发现,康家的摊子大了,利洞倒没怎么上升。难道是里面有人捣鬼?他通过
调查,发现大相公以及各个行当的相公、账房先生及小相公,都是按照他的旨意在循规蹈矩地做事,并没有投机取巧,
更没有吃里爬外。原因出在哪里呢?他愁肠百结,百思不得其解。
这天后晌,康百万信步来到了神都山下,想散散心,排解一下心中的郁闷。黄河黄,河面宽阔,像一幅闪光的黄
绸;洛水清,水流平静,河面如清绒的地桎。如果说黄河有男子汉的粗犷,则洛河有女子的婉约。两条河交汇后,一
黄一清界限分明,绵延数里后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经过一番激烈“搏斗”,最终洛河融进了黄河里。据说,伏羲创
造的八卦图就是根据这一景象画出来的。黄河里走着不少大大小小的船只,船工的号子抑扬顿挫,此起彼伏……一个
头戴草帽的老汉,站在河边的树下,拿着一个大舀子——漏水的勺子,一动不动地盯着水面。
康百万来到老汉身边,顺势坐在河岸上,观看老汉捞鱼。
老汉看了康百万一眼,没有说话,转眼盯着水面。
康百万瞅了瞅老汉身边的鱼篓,发现鱼篓里只有两条二斤左右的黄河鲤鱼,皱着眉头问道,大叔,您啥时候来的?
老汉说,大清早就来了。
康百万不禁惊讶地问,大叔,大半天您就弄到这两条啊?黄河里的鲤鱼不是也不少吗?
你是说我捞鱼的水平很臭吗?老汉似乎不高兴了。
康百万忙说,大叔,没有,我没有那个意思。
忽然,老汉猛地一甩胳膊,舀子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似乎瞬间完成了下水和出水的过程。一条鱼被舀子捞着了,
这条鱼不小,有三斤多重。老汉把鱼丢进了鱼篓。
康百万发现了秘密所在,忽然笑了,快嘴快舌地说,大叔,您的舀子的洞太大了,只能捞到大鱼,一斤以下的小
鱼都捞不到啊。
老汉气呼呼地说,如果舀子底部没有腐窿,想“一网打尽”,大鱼小鱼都不放过,怕是一条鱼也捞不到。
为什么?康百万顺嘴问道。
老汉说,有句古话叫做“漏水的勺子才能舀到大鱼”。这是为啥?因为漏水的那些孔,不但没有影响俺们捕鱼,
反倒如渔网一般,减轻了水的冲击力,捕大鱼如探囊取物。
大叔,您说的好像有一些道理。可是,像您这种捞法啥时候才能把鱼篓捞满呀?康百万感到不可思议。
老汉瞪了康百万一眼,恶狠狠地说,我不稀罕小鱼!
康百万闹了个大红脸,不明白老汉为何会发这么大的火。
话不投机,好半天两人都没有说话。康百万觉得无趣,准备起身离去。
老汉瞄了康百万一眼,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康百万说,如果连小鱼也不放过,天长日久,河里还会有鱼吗?
不留鱼,俺们渔民日后咋生活?后世子孙咋生存?赶尽杀绝那是自掘坟墓!
“……”康百万张嘴说不出话来。仔细琢磨老汉的话,不禁对老汉肃然起敬,他的话太有哲理了。
当天晚上,康百万失眠了。留鱼?留鱼?留余?康百万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心里一下子亮堂了,兴奋得差点
叫起来。
不久后,康百万召集家族会议,大刀阔斧地改变经商策略,其中最主要一条就是,做生意只赚取利润的百分之六
十,要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均衡,保持人与社会、自然各种关系的和谐,相伴相生,正常谋利,谋正当利,适可而
止。他说,留余忌尽,忌盈忌满,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心机不可用尽,留余不但是昌家之道,也是做人之则。
随后,他让当朝文状元牛底雕刻“留余匾”挂在客厅,作为家训让后世子孙铭记。
此后,康家世世代代秉承留余思想,一直富裕了四百多年。
(原载《天池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故事情节虽然谈不上紧张激烈,但布局谋篇的技巧纯熟,例如开头写康百万找不出生意利润无法提高的原因,
巧设悬念,吸引了读者。
B.作者善用动作、神态等细节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写康百万“忽然笑了,快嘴快舌地说”表现了他对老汉的不屑与
嘲弄,为老汉生气做铺垫。
C.小说的语言应该与文章的内容相贴合,为内容服务,例如本文人物对话语言十分契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具有明显
的生活化、个性化的特点。
D.作者擅长借故事说道理,虽然只叙述了一件平常无奇的小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哲思,在当代社会也颇有现实
意义,让人读来深受启发。
2.文中第二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本文标题“留余”有哪些深刻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粮液与冰激凌合作,火了;大白兔奶糖限量版唇膏,一支难求……近年来,老字号一次次走新路,引爆市场不
小的热度,以至于国货有了新名称——“国潮”。“国潮”就是中国的潮流。如今,“95后”“00后”对国粹、国货
重新追捧,被视为促进传统文化商业裂变的重要因子。现在一些年轻人穿着唐装汉服上街交友、参加活动,对于国货、
国粹、国风等“国字号”的热情,更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
“潮”,往往代表了一种时尚潮流、流行趋势。在追逐、热捧“潮”中,年轻人表达了强烈的自我欲望,能够体现
出自我风格和生活态度,获取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而且,一种潮流、风尚中,融进了社会热点、时代精神,最
终年轻人在追逐文化潮流的过程中,寻找到了一种精神的契合。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文化越来越被看作是一个国
家和民族的软实力,重视和挖掘我们深远的传统文化,保持文化的自信、自觉是多么重要。
(摘编自《“国潮”,为何深受年轻人热捧》)
材料二:
20182019
天猫18成交破亿国货品牌占比(来源:智通财经)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怀旧国潮风”盛行,回力、飞跃等老牌运动鞋也重焕生机。但与其他运动品牌不同的是,回力的产
品品类较为单一,主要以帆布鞋为主,还有少量儿童凉鞋,并没有服装等品类。目前回力和飞跃店铺内的商品价格主
要在100元至199元之间,基本上没有超过200元的商品。对于顾客而言,并不太接受此类品牌的产品超过200元的
价格。
在鞋服行业,人们很容易接受怀旧潮流,所以老牌国货是具有优势的。如果能挖掘出深层的文化内短,以现代的
包装方法予以展现,或将取得较高的关注度。可喜的是,目前无论是飞跃还是回力都己经和其他品牌进行跨界联名合
作,例如和百事可乐、迪士尼联名推出鞋款,和一些自媒体推出合作款。试图凸显品牌的个性,吸引年轻消费者。专
家表示,联名款是比较讨巧的推广形式,但要选择好符合产品调性的合作品牌。
(摘编自《“怀旧国潮风”盛行回力们该如何逆袭》)
材料四:
沿着时间轴回望,中国品牌曾经无比兴盛,也曾经百般落寞。20世纪70年代前,中国人生活的空间几乎全部为
中国品牌覆盖,一批老字号、老品牌不仅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几代人的成长记忆。永久自行车、牡丹电视机、雪花冰
箱、海鸥相机、双菱牌手表……一批老国货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大约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本土品牌
一直缺乏自信和骄傲。虽然“国货当自强”的呼声不断,但廉价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便宜货也曾大行其道。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同时,中国互联网用户量居世界第一,工业互
联网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阶段相契合,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产品精准研发,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线
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营销服务体系不断试水。消费升级的浪潮推动产业升级,“90后”“95后”渐渐成为新一代的消
费主力军,盲目崇外已经成为过去时。通过科技、文化等赋能的“新制造”,正在重新塑造中国品牌。通过向高端高
新产业举升,中国品牌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和地位。
(摘编自《老国货成为新“国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轻消费者把对“国字号”的热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客观上促进了传统文化商业的变化,激发了国货的自信心。
B.从天猫18两年来成交破亿品牌中国货品牌所占比例来看,人们购买的国货量不断增加,“国潮”也逐渐走入人心。
C.在鞋服行业中,老牌国货因怀旧潮流而具有优势,特别是其低廉的价格、现代的包装方式等使它们有可能取得高
关注度。
D.目前,中国己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我们要努力重新塑造中国品牌,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
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自我的肯定、获取身份的认同等是年轻人热捧国货的重要原因,他们在追求“国潮”中寻找到一种精神的契合。
B.过去的生活中,我国有过一些物美价廉的老国货,但因为原材料价廉造成便宜货流行,这批价低质劣的老国货日
渐衰微。
C.老国货与自媒体联合推出合作款是一种比较好的推广方式,无论结果如何,从商品的宣传角度看会有一定的效果。
D.中国商品在过去的一段时日里曾经是特别兴盛的,有些老字号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这当然与当时的国情密不可分。
3.从商品本身看,老国货变“潮”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处子齐渚》。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
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嫌、
吕晏,并从光武,因共荐异,得召见。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
光武日:“善。”异归,谓苗萌日:“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
也,可以归身。''苗萌日:“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及光武为司隶校尉,道经父城,异等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
异为丰普,苗萌为从事,以至洛阳。及王郎起,从破王郎,封应侯。
异为人为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
军中号日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别击破铁胫于北
平,又降匈奴于林暧顿王,因从平可毛。林式二年春,定封异阳夏侯。引击阳翟贼严终、赵根,破之。诏异归家上冢,
使太中大夫赍牛酒,令二百里内太守、都尉已下及宗族会焉。
异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上书思慕阙廷,愿亲惟幄,帝不许。后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斩长安令,威权至重,百
姓归心,号为“咸阳王”。帝使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谢日:“臣本诸生,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
以立微功。在倾危混般之中,尚不敢过差,而况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测乎?诚冀以建敕,遂
自终始。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
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六年春,异朝京师。引见,帝谓公卿目:“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既罢,使中黄门赐以珍
宝、衣服、钱帛。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后汉书•冯异传》节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B.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C.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D.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武,是东汉开国皇帝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也是东汉的第一个年号。光武,是刘秀死后的谥号,后人常用“光
武”来指代刘秀。
B.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
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
D.《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其作者是春秋时期著名
的军事家孙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异早年为王莽效力,在父城抵御汉军。后在出巡属县时被汉军抓获,经苗萌劝说投降刘秀。
B.冯异为人谦虚,治军有方,深得下属拥戴,在调整将领并分配各自的属官时,大家都表示愿意跟随冯异,他因此
得到光武帝的赞赏。
C.冯异因屡立战功得到封侯之赏,还享有奉诏回乡祭扫祖坟、朝廷官员送牛酒、当地大小官员及同族人陪同祭坟的
特殊待遇。
D.冯异位高权重,遭人嫉恨弹劾。光武帝让冯异看弹劾他的奏章,一方面是信任,另一方面暗含试探告诫之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2)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伏念明主知臣愚性,固敢因缘自陈。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寄舍弟墨第四书
凡人读书,原拿不定发达。然即不发达,要不可以不读书,主意便拿定也。科名不来,学问在我,原不是折本的
买卖。愚兄而今已发达矣,人亦共称愚兄为善读书矣,究竟自问胸中担得出几卷书来?不过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
尔钓名欺世。人有负于书耳,书亦何负于人哉!昔有人问沈近思侍郎,如何是救贫的良法?沈日:读书。其人以为迂
阔。其实不迂阔也。东投西窜,费时失业,徒丧其品,而卒归于无济,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
信此言,则富贵,不信,则贫贱,亦在人之有识与有决并有忍耳。
(乙)
板桥自叙(节选)
板桥诗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或有自云高古而几唐宋者,板桥辄呵恶之,曰:“吾文若
传,便是清诗清文;若不传,将并不能为清诗清文也。何必侈言前古哉?”明清两朝,以制艺取士,虽有奇才异能,
必从此出,乃为正途。若漫不经心,置身甲己榜之外,辄曰:“我是古学。”天下人未必许之,只合自许而已。老不
得志,仰借于人,有何得意?
1.作者在甲文中说自己“便尔钓名欺世”是为了说明
2.甲文中说沈“不迂阔”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作答)
3.对乙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板桥的诗文)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意思,说理归结到圣贤,文章必定切合于实际。
B.(板桥的诗文)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意思,说理一定引用圣贤名句,文章具有使用价值。
C.(板桥的诗文)都是表达与众不同的想法,说理归结到圣贤,文章必定适用于生活。
D.(板桥的诗文)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意思,说理归结到圣贤,文章必定涉及日常生活。
4.甲、乙两文都谈到有关读书作文的内容,而甲文重在阐述读书;而乙文主要反对一味现象。
5.上面两个文段中都有超越当时一般人的见识。任选其中一个亮点,谈谈你的认识。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的祖辈世世代代仰望星空,祈愿能一赌嫦嫉真容;今天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
我们的历代海防守护者以海为家,坚守海防,祈愿万里海万里拱卫;今天,双舰合璧,逐梦深蓝。
我们的祖辈千百年来一直祈愿“民亦劳止,泡可小康”;今天,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中华民族甘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难;但是,这都不能动摇我们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我们一直坚信,
,,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栉风沐雨,朝乾夕惕;天道酬勤,力耕不欺。
2020年,鼠年,开启新一轮生肖纪年。新的开端,新的使命,作为时代有为青年,你必有新的愿景。请写一篇“我的
新年祈愿”主题班会发言稿,描述你的新年愿望,表达你的情感体验,阐述你的观点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
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社会各界呼吁尽快出台治理空气污染”成分残缺,“出台”后
面缺少宾语中心词“……的有效办法B项,“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语意重复,“随便”与“苟”重复,“苟同”
意思是“随便地同意”。D项,“这一两个字常常使诗歌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产生出来”结构混乱,“这一
两个字常常使诗歌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语义完整,后面的“产生出来”多余。故选Co
2、1.D
2.C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语法
功能等角度加以分析。
A项,难免:不容易避免,形容词。这里说青年群体避免不了关注消费和享受。使用正确。
B项,弥散:原指指烟雾、气味等向四周扩散,分散开。这里是说将自己的价值观和诉求散落于微观叙事中。使用正
确。
C项,沉溺:多表示人十分喜欢某人、某事、某物,所表现出的状态。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这里是说青年喜欢绝对
隐私而无法自拔。使用正确。
D项,高屋建令瓦,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有全局性思维。这里是说应避
免的说教模式,应改为“居高临下”。
故选D。
2.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一是要对各标点符号表示的作用要清楚地了解,二
是要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具体而言:(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正
确的书写位置;(3)注意标号与点号连用时的规范。题干要求选择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
C项,“更理性、更积极、更正面”属短语间并列且作谓语,顿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C.
【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看词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看词语意思与所处的语
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看词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看词语适用的对象、范围
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看词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看词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3、1.B
2.C
3.D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
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
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无中生有等问题。
A项,范围扩大,“自然无法被读者理解和接受”错误。原文是说“无法被一般读者理解和接受”,选项删去了“一
般”。
B项,正确。
C项,说法绝对,“一定会拥有大批的读者”错误。依据“文风问题首先是态度问题,抱以真诚交流的态度,抱以好
好说话、推心置腹的态度,才会有真诚流畅、直指人心的批评文字”可知,运用演讲体、书信体、序跋等亲民形式只
是受读者欢迎的必要条件,不能用“一定”。
D项,曲解文意,“口语化的语言”错误。依据原文“文风问题首先是态度问题,抱以真诚交流的态度,抱以好好说
话、推心置腹的态度,才会有真诚流畅、直指人心的批评文字”“消除语言接受障碍并不是说批评家必须彻底转向通
俗、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进而迎合受众”可知,灵动的批评语言应有内容、有味道,是真诚流畅、直指人心,但不一定
是“口语化语言”。
故选Bo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C项,“鲁迅”错误,依据“鲁迅在《门外文坛》提出'将文字交给一切人',也可看作对批评文字的要求”可知,
引用鲁迅作品、名言是为了说明“对批评文字的要求”。
故选C。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
筛选出正确答案。
D项,说法绝对,“其文风自然不会僵化”错误。原文的说法是“有些批评者为了炫技,大量套用西方批评模板,把
西方理论强加在作品之上;有些批评者为与外国理论挂钩而过度诠释与强制阐释,搬出譬如心理分析的'力比多'、
女性主义的‘凝视’等等”这并不能证明“少用或不用西方理论,多用或全用中国传统理论”是“文风不僵化”的决
定性因素。
故选D。
【点睛】
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
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
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提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
4,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
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
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①名不见经传:名字在古籍中没有记载,指人或事物没有什么名气。使用正确。
②光风霁月:形容清新明净的气候和景象,也用于比喻襟怀坦白,心胸开阔的高尚品德。使用正确。
③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感情色彩不当。
④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用在此处不妥,可改为“毋庸置疑”。
⑤皓首穷经:指钻研儒家经典到老。也泛指勤奋苦读一生。使用正确。
⑥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远,形容高低悬殊。此处用来说风格不同不适合。
故选A。
【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5、1.D
2.①(不说陶潜不愿臣服新朝,却说刘寄奴“还识此人不”)表达诗人对陶渊明高尚人格美赞美之情(或向往之情)。
②表明自己的洁身自好之志(或甘于归隐的淡泊之心)。③表达了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决心(或表现了诗人不与元朝
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
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
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
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D项,“基调闲适恬淡”分析错误,据诗句“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写陶渊明无共酌之人,也表达作者感到世
无知音的孤寂;“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在貌似淡泊的情感中有一丝无奈和悲愤;”试问刘寄奴,还识此人不”
则带有一点嘲讽还可结合注释“宋亡,不愿为新朝效力”理解。可见本诗的基调并非“闲适恬淡”。
故选D。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
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最后两句是“试问刘寄奴,还识此人不?”,解答时先概括诗句的意思,再按照表现“陶渊明”什么和表现“作者”
什么的顺序由浅入深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试着问问刘裕,还认识这个人吗?”根据注释“陶潜曾与刘裕同官晋朝。
刘裕代晋称帝后,陶潜耻事二姓,作品只称甲子,不用刘宋年号”,可知作者通过诘问的方式委婉地表达对陶渊明高
尚人格美赞美之情。再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陶渊明,表明作者也希望能像陶渊明一样,有甘于归隐的淡泊之心;再联
系注释“宋亡,不愿为新朝效力”,可知表达了作者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决心。
【点睛】
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
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
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6、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纵豆蔻词工姜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和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考查情境默写和直接默写两种类型,要求考生
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
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授”“蔻”“夔”“蔽”等字,默写时要
写准确。
文学常识题需要学生识记、积累,根据朝代、流派等有条理地学习。《扬州慢》是课本上的诗歌,作者姜夔,难度较小,
需要学生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7、1.D
2.C
3.A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不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
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
D项,”如果按照《史记》的叙事”错误,依据最后一段“转变何以发生?按照《左传》很难解释。但如果接受《史
记》的叙事,这个问题就无需费心了”可知,应该是按照《左传》的叙事,楚随关系后来的转变就不合情理了。
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关系,论点和论据间
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
论证等方法。选项提到的论点、手法等要仔细比对,选出最佳答案。
C项,“正反对比论证”错误,依据第九段“但这件事上,《史记》恐怕另有很有分量的史料来源……后来的楚随关系,
《史记》这种讲法显得更合理”可知,原文没有用正反论证。
故选C。
3.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比对选项和原
文在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
B项,“随国可以调解楚国与周天子之间剧烈的正面冲突”中的“调解”表述不当,依据第八段“楚国不灭随,只是
想留着它作为缓冲和中介,让他去和天子对话,比自己出面更方便而已”可知,应当是“缓冲”;
C项,“不符合《史记》忽视故事情节间联系的写作特点”有误,依据第九段“难得司马迁毫无讲故事的热情,却把
三次征伐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梳理得非常清晰。而且,联系到后来的楚随关系,《史记》这种讲法显得更合理”可知,
这里只说司马迁毫无讲故事的热情,没说“《史记》忽视故事情节间联系的写作特点”,故C项于文无据;
D项“《左传》的史学价值大于《史记》”错误,依据第九段“讨论春秋的历史,学者们通常重视《左传》胜过《史
记》。但这件事上,《史记》恐怕另有很有分量的史料来源”和“《史记》这种讲法显得更合理”可知,“《左传》的
史学价值大于《史记》”的表述以偏概全,与原文不符。
故选A。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关系,看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是否合理。比对词语,要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比
对:指代词、范围词、程度词、时间词等。
8、1.B
2.①从人物形象上看,以黄河、洛水的瑰奇景象为捕鱼老汉的出场做铺垫,并衬托了老汉看似普通平凡,实则有大智
慧的形象。②从思想主旨上看,以黄河浑浊、洛水清澈交汇融合,暗示凡事皆应有所调和,有助于下文谋利亦须留余
的主旨的传达。③从表达效果上看,此段描写生动形象而富有文化气息,营造了历史文化的背景,调节了叙事节奏,
丰富了文章内容。
3.①“留余”是做事之法。无论捕鱼还是做生意,都不可过于贪婪,只图眼前利益,而要适可而止,从长计议。②“留
余”是发展之道。家族的昌盛,社会长远发展,都要考虑人与自然等各方面的和谐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③“留
余”是做人之则。为人处世要修身养德,留有余地,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心机不可用尽,这是中华民族应该世
代传承的美德。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
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
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表现了他对老汉的不屑与嘲弄”错误。结合“康百万发现了秘
密所在,忽然笑了,快嘴快舌地说,大叔,您的舀子的洞太大了,只能捞到大鱼,一斤以下的小鱼都捞不到啊”分析,
康百万笑是因为发现了大叔的秘密所在,并不是对老汉的不屑与嘲弄。故选B。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
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
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
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
可得出答案。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
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
分析。语段主要写黄河、洛水的景物及特点,描写生动形象。结合“两条河交汇后,一黄一清界限分明,绵延数里后
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经过一番激烈'搏斗',最终洛河融进了黄河里。据说,伏羲创造的八卦图就是根据这一景象
画出来的”分析,营造了历史文化的背景,丰富了文章内容。结合“黄河里走着不少大大小小的船只,船工的号子抑
扬顿挫,此起彼伏……一个头戴草帽的老汉,站在河边的树下,拿着一个大舀子一一漏水的勺子,一动不动地盯着水
面”分析,写黄河和洛水的特点,以黄河、洛水的景象为捕鱼老汉的出场做铺垫,并衬托了老汉的形象。结合“黄河
黄,河面宽阔,像一幅闪光的黄绸;洛水清,水流平静,河面如清绒的地毯”“两条河交汇后,一黄一清界限分明,
绵延数里后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经过一番激烈'搏斗’,最终洛河融进了黄河里”“要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均衡,
保持人与社会、自然各种关系的和谐,相伴相生,正常谋利,谋正当利,适可而止”分析,以黄河浑浊、洛水清澈交
汇融合,暗示凡事皆应有所调和,有助于下文主旨的表达。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本标题内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
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
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
是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留余”,结合“如果舀子底部没有窟窿,想'一网打尽',大鱼小鱼
都不放过,怕是一条鱼也捞不到”“如果连小鱼也不放过,天长日久,河里还会有鱼吗?不留鱼,俺们渔民日后咋生
活?后世子孙咋生存?赶尽杀绝那是自掘坟墓”“做生意只赚取利润的百分之六十”分析,是做事之法,无论做什么
事情,都不可过于贪婪,要适可而止,从长计议。结合“要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均衡,保持人与社会、自然各种关
系的和谐,相伴相生,正常谋利,谋正当利,适可而止”分析,开头说康家所有人员都“寻求利润最大化”,结构利
润不升;结尾说康百万改变策略,“只赚取利润的百分之六十,要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均衡,保持人与社会、自然
各种关系的和谐,相伴相生,正常谋利,谋正当利,适可而止”,结果康家”一直富裕了四百多年”,对比之中就可
以知道“留余”是发展之道。结合“留余忌尽,忌盈忌满,福不可享尽,势不可使尽,心机不可用尽,留余不但是昌
家之道,也是做人之则”分析,“留余”是做人之则。
9、1.C
2.B
3.①着力挖掘商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引发消费者的怀旧情怀;②运用现代包装方法,加强跨界合作,突出品牌个性,
吸引年轻消费者:③通过科技、文化等赋能,推出高端高新产品。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
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
语境。
C项,“低廉的价格、现代的包装方式等使它们有可能取得高关注度”错误,材料三说“挖掘出深层的文化内蕴,以
现代的包装方法予以展现,或将取得较高的关注度”,不包括“低廉的价格”。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
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
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
干的选项。
B项,“这批价低质劣的老国货”有误,从原文看不出老国货都是“价低质劣”的,只是廉价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便宜
货。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
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
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在鞋服
行业,人们很容易接受怀旧潮流,所以老牌国货是具有优势的。如果能挖掘出深层的文化内蕴,以现代的包装方法予
以展现,或将取得较高的关注度”“试图凸显品牌的个性,吸引年轻消费者。专家表示,联名款是比较讨巧的推广形
式,但要选择好符合产品调性的合作品牌”“通过科技、文化等赋能的‘新制造',正在重新塑造中国品牌。通过向
高端高新产业举升,中国品牌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和地位”等分析概括即可。
【点睛】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
(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
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
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
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
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
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私募股权投资协议
- 赛事保证金协议书样本
- 河堤道路硬化施工协议
- 花艺摄影工作室合作合同
- 电脑店租赁合同范本
- 体育赛事赞助与品牌合作协议
- 玻璃幕墙定额计价施工合同
- 生态治理工程合同管理实训
- 2024年供应链合同终止协议3篇
- 2024人才租赁借调及电子商务服务合同3篇
- 农商银行信贷客户经理管理办法
- 人才公寓建设实施计划书
- 2024传染病预防ppt课件完整版
-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卷
- 病理性跳楼的心理咨询技巧与方法
- 2024年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精神疾病护理常规课件
- 2024年中煤平朔发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国家电投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原子发射光谱法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工程伦理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