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高脂血证_第1页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高脂血证_第2页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高脂血证_第3页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高脂血证_第4页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高脂血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高脂血症解读内容提要IIIIIIIV概述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辨证论治V预防调摄概述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致使血液中的总胆固醉(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一C)、甘油三醋(TG)等升高的病症。其中主要是指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醋血症。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高脂血症多有家族遗传倾向,原因未明;继发性高脂血症多继发于糖尿病、肾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一、高脂血症概念、分类研究背景传统中医学中没有高脂血症的病名,现代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认为,一般将之归属于传统中医学的“痰浊”、“血瘀”范畴。中医虽无血脂的概念,但对人体“脂”“膏”则早已有所认识,常把膏脂并称,且由于过多的膏脂浊化而成湿浊、痰饮,使气血运行障碍。脏腑功能失调,而成高脂血症。这是渊源于《内经》的中医“膏脂学说”,是认识本病的理论依据。二、中医有关“脂”的认识概述经大量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与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发病有直接相关关系。“亚太心血管疾病和中风调查”显示,随着亚洲人饮食中的胆固醇含量不断增加,亚洲人患上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将会越来越高。亚洲人体内的胆固醇每增加一单位(1mmol/L),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几率就增加35%,和血管有关的中风几率增加25%。三、高脂血症流行病学现状临床表现早期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轻: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超重与肥胖。重:头晕目眩、头痛、气短、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AS,产生CHD和周围血管病。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少数高血脂还可出现角膜弓(老年环)。临床表现黄色瘤动脉粥样硬化角膜弓诊断要点分层血脂项目mmol/L(mg/dl)

TCLDL-CHDL-CTG合适范围<5.20(200)<3.12(120)≥1.04(40)<1.70(150)边缘升高5.23-5.69(201-219)3.15-3.61(121-139)

升高≥5.72(220)≥3.64(140)≥1.70(150)降低<0.91(35)辨证论治高脂血症主要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加之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水聚痰饮,痰浊不化,痰瘀结聚,变生膏脂;老年肾虚,五脏衰减,更易发为本病。本病本虚标实,涉及肝、脾、肾三脏,应以健脾化湿,行气化痰,活血祛瘀,补益肝肾为治疗原则。治疗原则辨证论治1、湿热蕴结证证候:头晕,口干口苦,肥胖,疲乏,烦热,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利湿。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g,黄芩9g,生地黄15g,栀子9g,川木通6g,柴胡9g,当归9g,车前子109g,泽泻9g。加减:湿重,加茵陈15g,薏苡仁15g以清热化湿。中成药:桑葛降脂丸,口服,1次4g,1日3次。辨证论治2、痰湿内阻证证候:胸院满闷,胃纳呆滞,头晕身重,大便不畅,舌苔白腻,脉濡滑。治法:化痰祛湿方药:温胆汤加减。陈皮9g,半夏9g,茯苓15g,枳实9g,竹茹9g,白术9g,胆南星6g。中成药:①脂可清胶囊,口服,1次2-3粒,1日3次;②血脂灵片,口服,1次4一5片,一日3次;③月见草油乳,口服,1次lOml,1日2次。辨证论治3、痰瘀结滞证证候:头晕身重,胸胁胀闷,肢体麻木,口干纳呆,大便不爽,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脉滑或细涩。治法:化痰行瘀。方药: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陈皮9g,半夏9g,茯苓15g,柴胡9g,白赤芍各15g,生地9g,当归9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等。加减:血瘀重,加三棱、莪术以破血化瘀。中成药:通脉降脂片、山庄降脂片。辨证论治4、脾虚湿盛证证候:倦怠乏力,腹胀纳呆,头晕身重,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濡缓。治法:健脾利湿。方药:胃苓汤加减。陈皮9g,厚朴9g,紫苏叶6g,茯苓15g,苍术9g,猪苓9g,车前子15g,泽泻9g。加减:脾虚甚者,加黄芪15g,白术9g益气健脾;湿重者,加薏苡仁15g健脾化湿。中成药:健脾降脂颗粒等辨证论治5、肝肾阴虚证证候: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头晕耳鸣,右胁隐痛,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治法:滋补肝肾。方药:一贯煎合杞菊地黄丸。当归9g,枸杞9g,生地黄15g,山药15g,茯苓15g,山茱萸6g,泽泻9g,牡丹皮9g,菊花6g,北沙参9g。加减:阴虚津伤,加葛根9g,黄精9g以益阴生津。中成药:降脂灵片等。辨证论治6、脾肾阳虚证证候: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脘痞腹胀,夜尿频多,大便不实,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治法:补肾健脾方药:右归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熟地9g,枸杞9g,杜仲9g,菟丝子9g,附子9g,肉桂6g,山药9g,党参15g,白术9g,茯苓15g,白扁豆15g。中成药:丹田降脂丸,口服,1次1-2g,1日2次。其他治法1.单方验方:决明子,泽泻,山楂切片水泡代茶饮。2.针刺:

2.1体针:取穴内关、间使、神门、通里、合谷、曲池、足三里、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公孙、太白、曲泉等,每次选取3一5穴,交替使用,日针1次,留针20-30分钟。2.2耳针:取饥点、口、肺、脾、内分泌、直肠下段等穴,或取敏感点,用短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贴压。3.推拿:揉内关,先左后右;揉屋翳、渊腋、辄筋等穴,重点揉左侧,每穴揉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